关于莲的故事范例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关于莲的故事范例最新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关于莲的故事【第一篇】

《革命家庭》影评

<<革命家庭>>这部电影是196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一部关于革命题材的黑白电影。此片描述了农村姑娘周莲与师范学院学生江梅清结婚后,逐渐懂得了革命道理。北伐期间,江梅清参加了北伐军,但失败被杀,于是周莲参加了上海地下党。大儿子立群留苏归来,不久和母亲一起被捕。敌人对周莲威逼利诱,并用立群生命作交换条件。周莲为了革命利益而牺牲骨肉,直至对日抗战开始才被释放出狱。共产党组织把周莲和儿女送到党中央所在地延安。这部电影由夏衍爷爷编剧,主演有:于蓝、孙道临、张亮、刘桂林等。 这部电影曾获得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62年)最佳编剧奖。此片按照年份分段来拍摄,以一个老人给孩子们讲故事开始;虽然我没经历过革命,但从这部电影中,我知道了革命十分艰辛,以至于人们连生存之地都很少有安全感,而且革命时期每个家庭都并不十分富有,房子都很小,加上一家有三、四口人,只能挤一张床,吃饭也要定量,有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而且战火不断。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参加革命的家庭还是很多,大家都支持革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创造奇迹解放了全中国!影片一些对话与场景都拍的很细致,夏衍爷爷的剧本也是写的环环相扣与时代相符。这部电影,让我们了解了一个革命家庭参加革命的故事,让革命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发扬光大!<<革命家庭>>这部电影真是革命电影中的一部佳作啊!

濮家小学万家校区六年级(2)班

关于莲的故事【第二篇】

关键词:莲香;女性学视角;蒲松龄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张爱玲写过有关男人梦想的小说——《白玫瑰与红玫瑰》。在男主人公佟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一个是如白玫瑰般圣洁的妻,一个是如红玫瑰般热烈的情妇。于是,张爱玲说出了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的小说中,就写出了佟振保在两个女人之间的纠结。他娶了纯洁的妻子,又觉得妻子不够大胆热烈;与大胆热烈风情万种的情人在一起,又觉得缺乏了那种意味深长的绵绵情意。笔者以为,男主人公的这种纠结,其实就已经表明了他们的主张,他们都需要这样的两个女子,同时生活在他的世界里,性格互补,该是多么美好的人间幸事啊!

这样的幸事,早在清代文言短篇小说作家蒲松龄那里就出现过。这就是《莲香》。

基于女性学视角,笔者对莲香的行为和思想表示欲哭无泪。

一、被社会文化建构下的莲香——犯贱

《莲香》的故事是这样的:桑生是一个读书人,很勤奋。于是,被狐女莲香所倾慕。可是,莲香的“倾国之姝”、“三五宿辄一至”,依然不能使桑生满足。后来,“觌面殊非,年仅十五六,軃袖垂髫,风流秀曼,行步之间,若还若往”的李氏又来献殷勤,他亦来者不拒。不过,这一李氏实则为鬼。根据小说的说法,女狐有好有坏,但女鬼一定是害人的。所以,后来莲香再次来桑生处,就发现了这一点——桑生日渐赢弱,可能招邪了。但是,桑生以为她嫉妒,并拒不承认。后来,莲香甚至为桑生治病,桑生依然以为莲香的猜测是出于嫉妒。之后,莲香离开很长时间,李氏依然不断与桑生约会,直至桑生没有了一丝气息。这时,莲香适时出现,拯救了濒临死亡的桑生,还让李氏帮忙喂药。后来,李氏为了不再害人,为了能够与桑生在一起,最后竞魂附女体,嫁给了桑生。三人过起了幸福的日子。莲香为桑生生孩子后死去,在桑生与燕儿(李氏附体)年年纪念她之后的一年寒食节,死而复生。

小说的结尾这样写:

燕谓生曰:“妾与莲姊两世情好,不忍相离,宜令白骨同穴。”生从其言,启李冢得骸,舁归而合葬之。亲朋闻其异,吉服临穴,不期而会者数百人。余庚戌南游至沂,阻雨,休于旅舍。有刘生子敬,其中表亲,出同社王子章所撰《桑生传》,约万余言,得卒读。此其崖略耳。

异史氏曰:“嗟乎!死者而求其生,生者又求其死,天下所难得者,非人身哉?奈何具此身者,往往而置之,遂至腆然而生不如狐,泯然而死不如鬼。”

从蒲松龄写作此篇的篇幅及情感看,他对莲香与李氏双美共事一夫的事情,充满了艳羡与赞赏。这两个女子,情同姊妹,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桑生好,可以不顾一切。生而可以死,死而可以为生。她们之间似乎没有任何矛盾。要说一开始她们之间的矛盾,那完全是因为她们不清楚对方的底细,以为对方是主动害桑生,希望拆散桑生的幸福生活的。这样的误解,才使得她们在一开始的未曾谋面中,存在忌恨。后来,桑生彻底得病后,两人便尽释前嫌。

性别的文化建构论认为,“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性别的概念和行为规范会按照当时当地的习俗被建构起来。比如,亚洲文化要求女人被动和柔顺,亚洲女性的人格特征就会被这样建构起来。女性主义不仅强调社会性别的文化建构,还强调性别不平等的文化建构,性别构成的权力关系。”也就是说,女人的行为规范是被文化传统不断的建构完成的。

笔者以为,在这个故事中,莲香与李氏能够和谐共处,共同服务于桑生,就是源于普遍的社会文化建构导致。那一时代,一个男人有几个老婆很正常,并且普遍的社会要求都提示女人不能嫉妒,要忍耐,要坦然面对这样的生活现实。其实,就女人的内心世界来说,有哪一个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样的现实呢?是社会集体意识一步步扼杀掉了女人内心的真实需求。另外,我们认为蒲松龄在这个故事里,其实还写出了一个男人心理世界对女人的要求和裁定。一个纯洁如女狐莲香,一个热烈如女鬼李氏。双美共同侍奉一个男人,是一个男人一生中最好、最美的事情。在蒲松龄这里,这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了完美的解决,而不像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只能在纠结中选择一个。

在这个故事里,写莲香的到来,拯救桑生。这个曾经背叛了自己的感情,也背叛了自己的承诺的伪君子病了,她依然要来拯救。这样的女人确实有些犯贱。记得张爱玲写过1篇很短的散文,叫《有女同车》。在文章中,她描述了电车上几个女人的对话。她们的所有谈话,几乎都是围绕男人而展开。这里的男人,不是丈夫,就是儿子。这是在传统文化建构和影响下女人的悲哀。最后,张爱玲不无悲哀地说:“电车上的女人使我悲怆。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笔者以为,漂亮又有能力的莲香,在桑生对其行为表示怀疑时,她依然为拯救桑生而不顾一切,显然属于犯贱。

二、被作家理想化了的莲香——悲哀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个故事比较诡异。从那一时代的女性角度来看,她们所做的不过就是顺从社会对女人的要求,忍气吞声地接受男人可以同时拥有多个女人的事实。并且,还要表现出大度不计较,以示自己的宽厚。可是,在这个故事中还有更深入的思想移植。我们从男性的角度看发现,他们已经在女性这一行为意识的基础之上又前进了一步,即一个男人应该拥有两个具有互补特性的老婆;一个纯洁高贵,一个热烈如火。

我们知道,就一个女人来说,不可能同时拥有这样的两种水火不容的性格。纯洁的女子一般喜静,而热烈的女人却喜欢热闹。一动一静,相互对立,显然不能在一个人的身上得到体现。

可见,蒲松龄能够这样写莲香和李氏,其实是他作为男人,写出了男人在性幻想过程中的一厢情愿。故事中,看似莲香的主动投怀送抱,解决桑生之病痛,并告诫他,就像一个妻子面对男人应该做的。这是蒲松龄想象中好妻子的标准。试想,丈夫与别的女人欢好留下的祸患,她会毫无妒意?还会细心为之处理后患?这简直不是女人,应该是没有七情六欲的女神仙。

况且,即使女神仙也是在意自己心上人对自己的忠诚态度的。在古希腊神话中,就描写了匹刺摩斯和提斯柏因相爱而殉情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意义,就是在于歌颂爱情的真挚和忠贞。所以,我们认为蒲松龄把莲香写成了这样,是极端违背人的本性,是对人性的摧残和迫害。

还有一个细节,我们必须得提。小说中,写莲香拯救垂死的桑生。有这样的叙述:

莲解囊出药,曰:“妾早知有今,别后采药三山,凡三阅月,物料始备,瘵盅至死,投之无不苏者。然症何由得,仍以何引,不得不转求效力。”问:“何需?”曰:“樱口中一点香唾耳。我一丸进,烦接口而唾之。”李晕生颐颊,俯首转侧而视其履。莲戏曰:“妹所得意惟履耳!”李益惭,俯仰若无所容。莲曰:“此平时熟技,今何吝焉?”遂以丸纳生吻,转促逼之,李不得已,唾之。莲曰:“再!”又唾之。凡三四唾,丸已下咽。少间,腹殷然如雷鸣,复纳一丸,自乃接唇而布以气。生觉丹田火热,精神焕发。莲曰:“愈矣!”

莲香竟然能够眼看着李氏与桑生接吻,并且是自己要求的。这是莲香对待桑生的爱情吗?

在生理学范畴内,人们这样解释爱情:“人体会分泌多种分泌物,如唾液、肾上腺素和雌、雄型激素等。正如巴普洛夫的著名实验,摇铃与狗流唾液之间会产生的反射关系。人在遇到符合交配条件的异性时,也会分泌相应的激素,使人进入亢奋状态,之后再次遇到或想到该异性时,都会分泌激素,反复进入亢奋状态。这种感觉被称为‘爱情’。激素的分泌量有限,一般指向某一个异性。面对其他异性时,不再发生类似分泌现象,因而说爱情是‘专一’的。”说白了爱情就是相互依恋,并且是一种很专一的、排他的情感。

在莲香的这个故事里,我们无法证明他们之间的感情是专一的。特别站在桑生的角度看,就是如此。关于排他性,这也是恋人之间所存在的一种心理必然。如果莲香对桑生真爱,能忍受这样的场景?除非不爱!这样的男人,没有定力,自己不在时,又寄情于别的女人,还有什么值得莲香去爱?

很显然,莲香让李氏与桑生接吻,这本身就是一种变态。尽管是为了拯救桑生。当然,这样的故事细节是作家蒲松龄安排与设计的。他津津乐道于莲香与李氏的这种行为,可见他是充满了欣赏的态度的。

这一切,我们只能说蒲翁那么倾心描绘的不过是一出畸恋而已。这根本不是发自肺腑的真心真情真意。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让人意外。莲香到来,李氏意识到是自己无意间最后伤害到了自己的情郎——桑生。她们之间有这样的对话:

莲顾问:“何以处郎君者?”李赧然逊谢。莲笑曰:“恐郎强健,醋娘子要食杨梅也。”李敛衽曰:“如有医国手,使妾得无负郎君,便当埋首地下,敢复腼然于人世耶!”

两个女人之间不仅可以开玩笑,还可以为了同一个男人而发誓,且无嫉妒和争斗。笔者认为,即使在那一时代,两个面对同一个男人的女子,可以表面上相安无事,但却不可能把这样的感情放下,并快乐的与人分享。蒲翁这样写,是为了教育女人要所谓的大度,还是希望自己能有这样的福气享受如此的人生?

关于莲的故事【第三篇】

这里,却是一个真实的《姐妹易嫁》的故事。郎君不是那个衣锦荣归的头名状元又改扮成落榜者的毛纪,而是一个入伍七年的老战士杨宝根;新娘不是张素梅式的高门闺秀,而是一个共青团员,农村青年社员张喜莲。

故事是从一九七三年开始的。中学毕业的杨宝根光荣入伍了。崭新的军装,更给这精干的小伙子增添了几分俊气,引起人们的羡慕。曾是宝根同学的女青年小张心情更是不能平静。

这年年底,有人给小张和宝根搭鹊桥,姑娘心中立即荡起幸福的波涛:部队最能出息人,要是将来……姑娘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甜蜜一笑,满口答应了这桩婚事。从此,小张在女伴们面前为自己有一个光荣的未婚夫而自豪,天天念着“心上人”,封封火热的情书,跨过黄河,飞向渤海前哨,……在这炽热的爱情面前,憨厚的杨宝根陶醉了。

一九七六年,杨宝根第一次探家。在那些日子里,姑娘与宝根形影不离。她把宝根请到家里,盛情招待。她邀宝根进城游玩,合影留念……年轻的战士,饱尝着爱情的甘泉,高高兴兴地提前返回部队。

一晃就是五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姑娘的心事越来越多,她示意宝根早日结婚,姑娘日夜盼望着幸福的时刻。她向宝根表示:“我们的友谊长存,万古长青,海枯石烂,誓不变心。我永远爱你。”

喜莲看着姐姐的举动,探测姐姐的秘密,真为姐姐和未来的姐夫高兴,在心底里为他们祝福。

生活,是不平静的。海未枯,石没烂,姑娘的心却变了。

一九七七年七月,小张当上了信用社的营业员。可是,杨宝根仍是个战士。她还看到,和宝根—起入伍的战友,复员后重新抡起了锄头。难道我等了几年就为等一个农民吗?真是后悔呀!

爱情,失去了它的魅力,山盟、海誓,化作一纸空文。亲爱的不亲了,不爱了。燃烧着的爱情之火,熄灭了。

温差的骤然变化,也引起了杨宝根的注意,但他却想得太简单了。一九七八年初,老战士复员工作即将开始,宝根又听到有支边的消息。他想:自己是个共产党员,需要我去边疆,我坚决服从;需要我回乡务农,我也乐意为家乡的农业现代化献青春。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结婚的打算写信告诉了小张。

几天以后,宝根收到了回信:“……关于结婚问题,七年以后再考虑,你要等就等,不等就将军下马,各奔前程。”杨宝根明白了将要发生的事情。指导员与连长给小张写信,无济于事;公社、信用社给小张做工作,一切等于零。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连队批准杨宝根回家处理这件事。然而,小张如见仇人,冷眉相对。宝根不愿陷在失恋的痛苦中,又一次提前归队。

小张变心的事,把母亲气得浑身发抖,妹妹喜莲心上象压上了铅块。母女俩一起多次劝

她与宝根重归于好。劝说、责怪、软的、硬的,完全付诸东流。有一次,姐姐冲着妹妹大吵大闹:“你同情他,看他好,你不会嫁给他!?”这话,象一把尖刀刺向喜莲善良的心。她又羞又气,伤心地大哭了一场。

痛苦中,喜莲想到了宝根失恋后的痛苦。她以母亲的名义,给在千里之外的宝根写信:你为祖国站岗,人民永远爱戴你。愿你挺起精神,把工作做好……这信,给了宝根极大安慰。他回信表示感谢。

信一封封来,宝根一封封回。慢慢地打动了喜莲的心。她想:宝根人品好,参军七载安心服役,为什么不值得爱?战士为祖国为人民献青春,我们的爱情为什么不可以献给他们?

爱情的种子发芽了,爱情的火焰在她胸中升腾起来。

怎么开口?宝根会怎么想?社会舆论怎么看?妈妈同意不同意?

初恋的姑娘,在爱情的大门口徘徊。

她向母亲流露了自己心中的秘密,母亲高兴地笑了:“只要你相得中宝根,不象你姐姐,妈支持!”

社会舆论有什么可怕?喜莲想起了《姐妹易嫁》中的素梅,我是一个共青团员,难道还不如封建社会的一个小姐?!

主意打定,喜莲向宝根发出了第一封情书。她告诉宝根,姐姐不义,我决不让你白等。解放军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你也是我……话儿比过去甜蜜多了。

杨宝根收到这封奇妙的信,感到喜莲可亲可近,却看不透姑娘的心。他把信拿给指导员,指导员边看边笑地说:“傻小子,喜莲向你求爱啦!就冲这下子,中!”

宝根心里怦怦直跳,他了解喜莲,也爱喜莲,但还有些不放心。他在信中对喜莲说:“我可是个当兵的。”

“我就爱你这个当兵的。”姑娘坚定地说。

信,这个爱情的使者,把杨宝根、张喜莲相隔千里的两颗心连结在一起了。

金秋十月,张喜莲千里迢迢赶到渤海前哨,与日夜想念的宝根相会了。杨宝根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望着这个纯朴的姑娘,紧紧握住了她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你爱我,我也爱你,可我家条件差。”

“不怕!”

“我复员要当社员的。”

“不嫌。”

“我兄弟多、房子少。”

“没事。”

姑娘是如此真情。

要办喜事,也该置办置办哪!喜莲对宝根说:“不能浪费。你还有弟弟,将来也要结婚,咱们要带个好头。”

关于莲的故事【第四篇】

关键词:症候式分析法;苏童;妻妾成群;颂莲;梅珊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11-02

精神分析法是众多文学批评方法中重要的一种。批评家蓝棣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症候分析批评理论”, 即“以文本的各种悖逆、含混、反常、疑难现象作为突破口,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寻找这些现象的意义。”①笔者重新细读苏童的《妻妾成群》,发现如果用症候式分析法解读小说人物,特别是四太太颂莲和三太太梅珊,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一、人物、情节设计的吊诡

苏童在《我为什么写》谈到自己的写作目 “是不是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关于‘痛苦和恐惧’的故事呢?”,“假如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那我对这篇小说就满意多了”。②由此可见,这是1篇关于“痛苦和恐惧”的故事。纵观全文,几乎每个重要人物都有各自痛苦和恐惧的事情,唯独梅珊除外。在她身上看不到痛苦与恐惧。那么,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个另类的形象呢?这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实,仔细阅读文本,还可以发现许多细微之处隐藏的悖逆、反常现象。在小说中,颂莲与大太太、二太太都有过正面冲突,却唯独没有和三太太梅珊有过大的矛盾,在听她唱戏时还产生了共鸣,这是为什么?文中写梅珊唱戏、颂莲听戏一共写了三次,恰就是颂莲在陈府地位变更的三个时期,这又暗示了什么?颂莲在进陈府之前是一个“没有一般女孩莫名的怯懦和恐惧”③的人,但何以一进了陈府就变成一个被恐惧和痛苦缠绕的女人?是作者刻意制造这种改变,还是在写作时无意识地将颂莲替换成另一个人?笔者作出一个大胆的推测:颂莲只是作者塑造的主人形象的一部分,是表相部分,而梅珊则是这个形象的本相部分。换句话说,颂莲只代表了四太太这个身份,而梅珊则真正代表了颂莲这个人。

二、本相的退后

阅读小说不难发现,颂莲在进入陈府之后经历了一次身份的转变。从“颂莲”到“四太太”,是一种从人到符号的一种转变。其实,这种转化是充满仪式感的。没有进陈府之前,颂莲约陈佐千在西餐厅见面,要了一份蛋糕:“颂莲把小蜡烛一根一根地插上去,一共插了十九根……说完颂莲就长长地吁了口气,噗地把蜡烛吹灭。陈佐千听见她说,提前过生日吧,十九岁过完了”。④这是一段关键性的描写。首先,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道具,蜡烛。除了生日,蜡烛还在另外一个场合频繁出现,那就是葬礼。不管是“长长吁了口气”还是最后一句“十九岁过完了”,颂莲的“生日”都丝毫没有生日该有的喜庆气氛,反而充满了无奈、哀伤。在笔者看来,颂莲的这一次生日更像是一种仪式,是为过去自己的一次祭奠。通过这种方式,颂莲完成了告别过去的本真的自我,开始陈府姨太太的生命。

除此之外,小说一开始写颂莲进陈府后用井水洗脸,“井”在《妻妾成群》中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带有一些鬼魅、轮回、死亡的气息。用井水洗脸,可以看成是颂莲到了陈家接受的第一套“洗礼”,颂莲洗掉的不仅是尘土,还有过去的自在生活。通过这种仪式,颂莲完成了与过去的分裂,在井水中得到了重生。从此,颂莲以陈府四姨太的身份新生,完成了从本质到表面的转化。

三、本相的浮现

既然颂莲成了“四太太”,那么真实的颂莲又去到哪里呢?如果仅仅将一个表相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显然是有悖常理的。梅珊,就成为了颂莲的延续,是颂莲依着本性生活的形象,是她的本相。

首先,从人物的取名上可见端倪。苏童曾说他的创作“最初起源于儿时对人名的虚构热情,而现在的写作灵感往往首先被某个人物的名字所激发”。⑤可见,苏童对小说人物的取名十分讲究。《妻妾成群》所有女人的名字中只有梅珊和颂莲的名字和花相关。作家分别以“莲”和“梅”为其命名,可见颂莲与梅珊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同一般的联系,甚至是某种相似性。

小说中梅珊唱戏,颂莲听戏的情节一共出现了三次。这三次恰巧正是颂莲在陈府地位转变的时期。在这三次唱听互动中,梅珊无论是出现的形象或者选择的唱段都充满了鬼魅色彩,而颂莲的反应无一例外都是感动,共鸣。最后一次唱戏后不久,梅珊就被投入井中。这一次颂莲是在自己房里屏息而听。听之前,小说有这样一段描写:“颂莲彻夜未眠,心乱如麻……每每想到自己,一切却又是一片空白,正好像窗外的雪,似有似无,有一半真实,另外一半却又是一片空白。”⑥从这些描述中可以发现,作者在无意识之中已经将颂莲这个“自己”一分为二:一半是真实,另一半是空白;一半是梅珊,另一半是符号化的颂莲——陈家四姨太。

类似暗示性的描写还有一处。在梅珊和高医生的奸情被发现的前一天晚上,颂莲做了梦,梦到死去的雁儿回来复仇,用长簪把颂莲刺死了。醒来后的颂莲坐在床上,“她不相信死是个梦。她看见棉缎被子上真的插了一根长簪……这也是千真万确的,不是梦。那么,我怎么又活了呢……下雪了,世界就剩下另一半了。另外一半看不见了,它被静静地抹去,也许这就是一场不彻底的死亡。颂莲想我为什么死到一半又停止了呢,真让人奇怪。另外一半在哪里?”⑦“另外一半在哪里”?小说紧接着给出了答案:第二天梅珊被人扔到井中淹死。颂莲的梦具有很强的暗示性:“我怎么又活了呢”?其实真实的颂莲会被投井而死,活回来的颂莲只是一个表相;“另一半看不见间了,它被静静抹去”指的就是颂莲的另一半,也就是她的本相,梅珊,她即将被静静抹去,而作为表相的四姨太颂莲仍旧存活,因而“世界就剩下另一半了”,造就了一场“不彻底的死亡”。

四、本相死亡与自我找寻

纵观梅珊和颂莲的命运,颂莲爱飞浦而不得,梅珊却和高医生暗通款曲,一定意义上说,梅珊实现了颂莲的欲望。梅珊被害,颂莲精神失常,有人说那是兔死狐悲。但果真如此吗?颂莲虽有心与飞浦相好,但最终飞浦拒绝也就说明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不伦关系,用兔死狐悲解释颂莲的失常显然不合理。如果把颂莲的精神失常解释为因为失去了她的另一个本真的自我,那就顺理成章了。梅珊死了,真正的颂莲也就随之而去了,失去灵魂的四姨太的结局也只能是疯狂。颂莲没有跳井,她将继续以符号的身份生活,而失去了本真自我的四太太,只能“绕着废井一圈一圈地转”⑧,寻找另一个失落的自己。

注释:

①梁妍,蓝棣之。什么是“症候分析批评理论”。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苏童。我为什么写。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③苏童。妻妾成群。苏童作品精选。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④苏童。妻妾成群。苏童作品精选。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⑤王干。苏童意象。苏童研究资料。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页。

⑥苏童。妻妾成群。苏童作品精选。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⑦苏童。妻妾成群。苏童作品精选。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⑧苏童。妻妾成群。苏童作品精选。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参考文献:

[1]苏童。苏童作品精选[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2]孔范今等编。苏童研究资料[C].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3]张学昕。南方想象的诗学[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樊春喜, 黄磊。原型与再生—《妻妾成群》读解[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第38-42页。

48 536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