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旅版三年级全册教案精彩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陕旅版三年级全册教案精彩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陕旅版三年级全册教案【第一篇】

1、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3、 使学生能够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4、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1、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3、 能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口算乘法中的进位口算

2、 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

3、 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7课时

:第1~2周

小树有多少棵

p2~p3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挂图、数字卡片。

一、 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 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4、讨论算法。

20+20+20=60 2×3=6,20×3=60

5、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法:2×3=6所以20×3=60

6、教师再提哦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三、 拓展应用:

1、 3×2 5 × 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给予肯定。

2、完成p2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 1~2 学生独立完成。

第一题先认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再解答。

第二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算,然后再做。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学得怎样?

p4~p5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挂图、幻灯、小黑板。

一、 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

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 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陕旅版三年级全册教案【第二篇】

1、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认识、记忆周边的事物。

2、大胆运用色彩、线条表现对生活的感受与记忆。

3、激发学生热爱健康、热爱生活的情感。

一、积淀情感。

二、创作构思。

在创作前先进行构思:

首先确定自己要表现的内容;

其次是绘画中如何布局画面;

最后还要思考怎样借助色彩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创作表现。

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大胆的运用色彩线条来表现,要求学生在绘画时尽可能地表现得深入与细致。

四、评价交流。

作品完成后,可以采用自评、互评的方式彼此谈谈自己的所画内容,在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谈给学生听。

陕旅版三年级全册教案【第三篇】

(一)音乐与舞蹈:

《春江花月夜》。

1.内容介绍:

1962年在第八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会”获舞蹈比赛古典舞金奖,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表演者陈爱莲是我国著名的舞蹈家。

2.教法建议:

(1)此曲的音乐旋律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主要让学生在观看影象时观察舞蹈是怎样用其肢体语汇表达音乐春、江、花、月、夜的美景。

(2)让擅长舞蹈的同学跟着影象学做几个动作或身段造型。

(二)音乐与诗歌:

《秋湖月夜》与《念奴娇过洞庭》。

1.内容介绍:

《秋湖月夜》:

《念奴娇过洞庭》:

注解:

洞庭——两个相连的湖泊名。

玉鉴琼田——玉一样光洁的镜子。宝石一样的地面。比喻湖水明澈安详平静。鉴,镜子。琼,宝石,玉石。

著(zhu)——挨上,附着其上。

会——会意,体验。

岭海经年——岭海,岭南两广一带。经年,一年(以上)的时间。作者曾江府兼广南经略安抚史,后被去职,不久又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

萧骚——形容草木、水被在风中发出的声响。比喻发短而稀疏。

“尽挹”二句——指北斗七星当成酒杯,把天地间万物请来做宾客,一起把西来的江水当成美酒,尽情畅饮。

拍舷——拍打船舷。

今夕何夕——化用《诗经绸缪》成句:“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今天是什么好日子,竟遇到这个人!)。

2.教学建议:

(1)音乐是在流动的,当找到吻合的地方,可以马上举手回答它对应了诗中哪一句。

(2)对于同一题材的不同艺术表达形式,主要还是要从整体去理解,意境的联系,每一乐句未必能找到对应的诗句,反之,每一诗句也未必能找到对应的乐句,更何况诗的长度与音乐的时间是无法吻合的。

(3)看注解,理解诗意,并进行听听谈谈的活动。

(三)创造与拓展。

题(一)。

1.答案:

这类音乐作品一般都表现出宁静、安谧、甜蜜或忧伤的情绪色彩。

2.教学建议:

(1)作曲家描绘月光的手法(一度创作)是多种多样,同时欣赏者理解月光,表达月光的手法(二度创作)也可以多种多样:口头描述,美术绘画,摄影,手工艺品制作,诵读名诗佳作,想象画,色块、图形、舞蹈等等都可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这里,用名诗佳作的.诵读、色块、图形来表达月光尤为有效。

题(二)。

教学建议:

(1)歌曲旋律简单,通谱采用135三个音写成,又有乐句的重复,很通俗朴实,较能为全体同学所接受,故建议全班同学一起参与此活动。

(2)尽量放松,手脚并用,全身舞动,口中欢呼,无须顾虑动作的整齐划一,规范精确,能随韵律踏准节奏即可。

(3)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及彝族特有的五拍子节拍要与击掌(打击乐)和人声的伴奏节拍合得天衣无缝,不要错位。

题(三)。

教学建议:

(1)听一下歌曲(无伴奏合唱)的录音,先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

(2)此曲较适合人声模仿与口风琴演奏,口琴若是半音阶的也可吹奏。

(3)奏唱时,注意音与音之间的连贯。

(4)可让一部分同学唱歌曲,一部分人奏歌曲,做到人人参与,唱奏齐全。

题(四)。

1.答案:

《静夜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中秋》、《十五夜月》等等。

2.教学建议:

(1)唐诗宋词中描写月色的名篇很多,也很经典,可从语文教材及课外文学作品中寻找一些。

(2)描写月色很少有纯自然景色的描写,作者大多数是借景抒情的,学生在选配音乐时,先要搞清楚古诗所传递的是怎样一种情感:愉悦的,还是忧伤的?然后有针对性地配上音乐。

(3)准备一些砚台、砚墨、对联字画、纸扇民乐等作为道具与背景,进行情景朗诵。

陕旅版三年级全册教案【第四篇】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4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本课知识,必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一个阶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难点是会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熟悉的广播操、跑步、相册等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熟悉的广播操入手,通过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的,加深学生对行列的认识,同时也巩固了几个几。

(二)注重发现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从一个小方阵,很自然地呈现出书本的例题:三个大方阵,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题中所呈现的数学信息,再出示问题,形成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解答,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一题多解的思维。当然,此时的'教师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在看,而是以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题的教学,意在使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理解并能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法,而其余学生只要掌握自己理解的那种方法即可。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这里我安排了三个练习,第一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第二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索,在反馈时重点让学生来说说是怎样想的,第三题安排了一题让学生自己来提问,并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回顾,然后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来提出“一家五口一共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这两类两步计算问题的不同有一个初步的比较,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陕旅版三年级全册教案【第五篇】

教学设计:

1.看图编写童话故事,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能抓住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能了解童话故事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培养一定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简单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想象力的培养。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故事,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多媒体:(上课开始,多媒体大屏幕上出现白雪公主的画面。)。

随着画面的出现,教师给学生讲《白雪公主》的故事。

2.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课前我们请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童话故事。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简要地说说大概,然后选出最有趣的故事在全班讲。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结并板书课题: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让我们今天也一起走进童话世界。(板书:走进童话世界。)。

二、点拨角度,开阔思路。

1.教师结合同学交流的故事及《白雪公主》的故事加以点拨,明白什么是童话。

2.教师讲解:童话故事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感情。同时童话故事总是把恶和善极端化,通俗地说,就是坏人非常坏,好人非常好。

[出示多媒体:童话特点:(1)大胆的想象(2)有趣的内容(3)生动的语言]。

三、自主审题,明确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读习作的要求。

2.小组讨论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

四、观察动物,展开联想。

1.出示投影:有关动物活动的片断内容。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联想。

3.指导写作:

(1)故事的人物不宜选得过多,可以是书上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选择的。

(2)想象“故事”要注意说清楚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么发生、怎么发展、结果怎样。

(3)你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可以直接写出来,也可以蕴含在故事里面。

4.选择动物,编写故事。

(1)学生选择几种动物做主人公,想象一下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

(2)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写作。

二、交流展示,互相学习。

1.把写好的故事读给同学听,分享习作的快乐。

2.教师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吸取别人的长处,并能根据别人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

3.学生修改作文。

三、学生把修改好的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

如需下水文请点击:《习作3我来编童话》习作指导(含下水文)。

教学反思:

要大胆地让学生去想象,创新,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从而使学生体验创作童话故事的乐趣。引导学生在讲述故事时不_于严谨,能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即可。

陕旅版三年级全册教案【第六篇】

1、握棋盘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通过棋盘的整体布局渗透浅显的设计意识。

3、相互交流合作,体验学习与游戏活动的乐趣。

一、游戏体验。

利用简单的道具玩大型的探险游戏。

二、观察了解。

1、结合游戏,引导学生思考棋盘设计的基本规律。

2、教师示范,体现棋盘设计的步骤、方法。

三、分析认识。

1、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探险棋盘中遇到的关卡。

2、总结关卡的表现内容:人物、动物、植物等。

3、对比欣赏学生作业。

四、学习获得。

1、提出作业要求。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个想法独到、线路清楚、关卡有趣的游戏棋盘。

2、开展交流与讨论:

(1)你们的棋盘将围绕一个怎样的主题进行设计。

(2)你们在集体创作中会怎样分工呢。

3、学生合作表现,教师指导。

五、游戏体验。

1、作业评价。

2、在自己设计的棋盘中玩游戏。

陕旅版三年级全册教案【第七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六面体细节也随六面体产生变化;表现六面体细节,体现六面体的立体感。

过程与方法:观察六面体细节,辨别对错,尝试画出六面体的特征;用六面体的组合绘画创作出身边的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物品学习六面体,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的情趣。学生在绘画中感受表现生活物体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绘画六面体的细节。

教学难点:

表现六面体细节的立体感。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能画出六面体物体的细节,表现独有的特征。

拓展层面:能用六面体物体作为画面的主体,完成一幅画。

教学准备:

学具:勾线笔、涂色工具。

教具:勾线笔、涂色工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巩固与回忆。

1、复习上一课的六面体立体感表现。

2、学生上黑板画出六面体。

3、寻找教室中的六面体。

生:讲台、电视机、饮水机的底座、粉笔盒、黑板擦……。

4、回忆生活中的六面体。

生:微波炉、电冰箱、橱柜、大楼、电话机、大巴士……。

二、尝试与交流。

1、播放课件:把六面体添加细节,变成紫藤架。

2、学生尝试添加成自己喜欢的物体,表现物体特征。

3、反馈。

师:有些学生画出的物体怎么这么别扭?总觉得哪里不对。

4、交流成功与不成功的经验。

三、指导与绘画。

1、出示两幅六面体物体的作业图,师:为什么同一个六面体最后画出来的效果不一样?请学生辨别对错。

2、学生观察,从两幅画中挑选正确的细节添加图。

3、教师指导:添加细节时要注意,角度产生了变化,细节也产生了变化。

4、范画:如何添加细节。

5、学生练习。

6、鼓励学生用六面体物体作为画面的主体,完成一幅画。

四、展示与评论。

1、展示作品。

2、自评:

自己作品中哪个地方表现得不足。

3、互评:

发现哪些作品中六面体细节表现得很好。

4、教师评讲。

陕旅版三年级全册教案【第八篇】

教学要求:

1.能读懂例文《日记一则》,知道例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

2.能借助“习作要点提示”,通过欣赏优秀日记,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业要求,写出1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难点: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教师日记本。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日记本四本:猜猜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学生传看。

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5.清楚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

6.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记下来?

(不,应该选择有意义的材料。)。

7.小结所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这次学写日记,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义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动情的。

2.怎样写好这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读懂例文吧。

3.学生阅读思考。

(1)这则日记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4.检查阅读思考情况。

5.巧作点拨后,师生共同小结。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

4.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记录。

(2)真实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再读例文《日记一则》,体会写好日记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作为作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内容:写1篇日记。要求:

(1)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

3.幻灯片出示其中的两3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这些日记选材的范围很广,有写人的,记事的,也有写景物的,状物的,不但内容具体,而且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4.知道教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

(1)能够善于观察。

(2)已经养成了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日记来!

5.从这几篇优秀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又准备选择怎样的材料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6.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7.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

(1)写什么事?

(2)表达怎样的心情?

(3)按什么顺序写?

8.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这次习作指导我带着学生把课本上的习作读了几遍。然后和同学们探讨了一下日记的格式问题。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我很欣慰,下次再上课的时候我会多加一点和同学们的互动时间,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陕旅版三年级全册教案【第九篇】

一、教材设计说明。

4祝你胃口好。

一.教材设计说明。

a.齿轮的转动速度。

提出研究问题实施研究计划。

教材的设计在这样一个大的框架下,在三个不同的主题探究活动中,设计了两条主线:

第六单元饮料瓶能告诉我们什么。

教材设计说明。

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单元,由《饮料瓶的知识》、《饮料瓶的材料》、《饮料瓶与环境》三个活动组成。本单元的二级目标是“能对提出的探究问题独立做出书面计划”――就“计划与组织”的能力培养而言,重点在于“独立”二字。

1揭开神秘的面纱。

要点。

制订研究计划,并对做出的计划进行评估与选择;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

目标。

(1)训练和培养学生制订研究计划,并对做出的计划进行评估与选择的探究过程能力。

(2)通过查阅资料和观看音像材料,使学生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和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

(3)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艰辛和不怕曲折的精神,呵护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怎样进行。

(1)引入活动。

单元页是一个“招聘启事”及卡通的对话图,并设计了“我们去报名”的连环画,旨在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入活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看连环画,也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活动引入教学。

(2)提出问题。

学生对月球会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时先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了解,其中可能有美好的传说,有大胆的幻想,有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等,这些是引领学生深入探索的重要前提和重要资源。围绕月球提问题是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的重要步骤,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始,让学生将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并进行交流。

(3)计划与组织。

本单元的二级目标是指导和训练学生对作出的计划进行评估与选择,本课是落实这一目标的第一训练点。教学时先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研究相同问题的学生主动结合成小组,并制订书面研究计划,然后分组展示和交流研究计划。接下来着力对组员作出的计划进行评估与选择,教学方式可以是讨论,可以是送给他人一句话,并引导学生总结怎样评估和选择研究计划,教材在竖栏内对怎样评估与选择进行了适当引导,这都是为了细化培养的过程。

(4)分组探究,集体分享。

本单元的设计和编写尝试以小组学习的教学形式展开和呈现。在对研究计划进行评估与选择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大家的建议完善和修正我们的研究计划,选择最佳研究计划分组展开探究活动,然后集体交流和分享各组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展示一:

“穿越时光隧道”活动,展示的是探探小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收获。学生通过亲历这一活动,能够了解人类探索月球奥秘、揭开月球神秘面纱的艰辛历程,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满足与生俱来的探究欲和好奇心。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决不能只让学生读一读书、看一看图片就算完成教学任务。

为了丰富学习形式,教材还设计了一个“做中学”活动。引领学生探究环形山的成因,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疑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预测再验证,然后推想环形山的成因。

2多样的面孔。

要点。

探究月相的成因。

目标。

(1)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知道月相的成因。

(2)学会合作,尊重他人。

(3)积极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怎样进行。

在分组探究活动中,究究小组按照研究计划探究了“为什么月球会有圆缺变化?”这一问题,教材展示的就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展示二:

(1)首先,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猜想,培养猜想能力。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学生知道月球是个球体,本身不会发光,所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光,知道月球在围绕地球转动,是地球的卫星,这些都为猜想创造了条件。

(2)月球的圆缺变化与它的运动有关系吗?如果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呢?这是学生很自然的猜想与疑问。围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三人一组,做“角色扮演”的活动。

活动一:三个学生分别扮演月球、地球和太阳,模拟它们的运动规律。

活动二:引领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与体验月球围绕地球转动时,地球上的人所观察到的月相。

为了确保活动效果,教师要精心准备器材和场地,特别要在地面上提前画出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轨迹。还要对活动方法进行强调。

(3)在“做中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和推想为什么月亮会有圆缺变化。92页的示意图能够指导学生理解月相的成因,有利于他们对月球圆缺变化的过程有一个整体认识,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所以,教师要切实用好这幅图。

3招聘部长。

要点。

综合运用月球知识和生活经验,培养创新精神;评价和选择开发方案。

目标。

(1)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月球知识,培养大胆想象的创新精神。

(2)通过评价和选择开发方案,强化二级目标的落实。

怎样进行。

本单元是以招聘月球开发部长为主线设计的,力图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和整体探究的特点。为落实教学目标,本课创设了知识竞答、设计月球开发方案等活动形式,给招聘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1)引入活动。

全体参聘学生进入招聘现场,让学生扮演成月球开发部筹备委员会主任,介绍评审小组成员,宣布评选和招聘的办法和规则,然后活动开始。

(2)知识竞答活动。

参考书上内容设计好答题卡,也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自主设计。活动时,由评审小组成员发给参聘学生每人一张答题卡,严格限制答题时间,统一收缴答题卡,统一批阅。

(3)设计月球开发方案活动。

本活动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大胆想象的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教材里对设计月球开发方案活动作了提示。由于设计方案不是学生凭空想象的,课前要让学生准备相关的书籍,设计方案时允许查阅资料,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给学生讲清设计方案的要求。教材里的方案样张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

(4)综合评审。

设计的开发方案要进行公开展示和介绍,由评审小组进行认真评选,评出最佳方案。然后与知识竞答成绩综合,最终评选出“月球开发部长”候选人。接下来可以组织一个采访活动,采访优胜同学和评审小组成员。

第八单元走向两极。

一、单元设计说明。

本单元为“探究的探究”单元,由《挺进南极点》和《跟随位爷爷到北极》两个活动标题组成。“计划与组织”是本学期探究能力的训练要项,本单元旨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周密的计划与组织是成功的保证,这是本单元探究能力培养的“二级目标”(见表1-1)。

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组织是安排分散的人或事物使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或整体性。计划能力与组织能力是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现代科学研究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因为现代化的科学研究不再是“单枪匹马”式的个体研究,而是“协作式”的团体研究;自然也是小组合作式探究顺利展开的重要保证。

考虑到学生年龄小,不可能亲身实际的参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故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科学研究读物,组织学生对探究活动的细节进行讨论(如讨论科学家们研究的问题、分享的“陕旅版三年级全册教案精彩10篇”,使学生学习到“探究活动需要探究主体如何做计划、怎样组织”的知识,并了解到科学知识是如何获得的。

在学生活跃的思维状态下,对探究活动的方向、任务、目的的选择,方法、方式的选择,步骤的确定,人、财、物、时的安排与分配,与活动结果的分析与活动计划的修正等环节,均是发挥学生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良好机会,可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由“指导性探究”向“自主性探究”发展,为五年级“自主性探究”水平的学习做准备。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第一部分《挺进南极点》;第二部分《跟随位爷爷到北极》。《挺进南极点》是描写二十世纪初英国科学考察队和挪威科学考察队先后到达南极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以漫画的形式出现,采取鲜明的对比手法,使学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可观察到两支科学考察队在“计划与组织”的要素。《跟随位爷爷到北极》一课中,通过介绍我国极地科学家位梦华教授和他提出的极地考察队员的挑选标准,进行模拟练习活动促进学生“计划与组织能力”的形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周密的计划与组织是成功的保证,从而实现二级目标。

1挺进南极点。

要点。

了解“计划与组织”的要素。

目标。

(1)使学生对科学考察、科学研究产生兴趣。

(2)了解南极的地理特征、代表动物、使用的交通工具等方面。

(3)了解极光、经度、纬度等概念。

怎样进行。

1、引入活动。

纵横比较法进行连环画故事阅读:比较两个科学考察队在相同阶段在计划和组织环节上有何不同,完成教材中的对比表“准备表”、“物价表”、“冬季活动表”、“旗的安插方法”,另外,引导学生找出两队还有哪些不同点,比如两位队长的品格有什么差别、两个队队员的态度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总结哪些是有利于考察的因素,哪些是不利因素;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哪些是我们应当避免的。

2、拍卖活动。

该活动一定要把握好教学时机,插入在阅读“2、他们各准备了什么”这一部分后进行,在开始阅读“3、建造大本营”之前完成。每个小组4000英镑,按自己的意愿购买机动雪橇、矮马、狗等到南极点的交通工具。拍卖活动有利于各小组学生对财务的用途、购置、分配做出计划,同时促使学生进入角色。如,选购了机动雪橇的小组就会和斯科特的率领的英国队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而选购狗的小组则会和阿蒙森率领的挪威队同喜同忧。

3、计划与组织框图。

让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总结两个队各做了哪些计划和组织。借鉴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框图,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总结计划与组织的要素和方法。

2跟随位爷爷到北极。

要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周密的计划与组织是成功的保证,从而实现二级目标。

目标。

(1)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为全人类科学事业发展做贡献的志向。

(2)促进学生“计划与组织能力”的形成,

怎样进行。

1、引入活动。

播放录像教学“中国第一次组队考察北极点”。也可以搜集我国进行南极考察的录像或图片资料,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北极方面的知识,了解我国在两极科学考察方面的进展,激起民族自豪感,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志向。

2、对照讨论和模拟活动。

对照位爷爷选拔北极科学考察队小队员的四个标准,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谈谈如何完善自己。“如果你作为中国少年北极考察队的队长,请拟写一份北极考察计划书。”

3、交流展示活动。

我的科学探究经历——计划组织篇。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一学期的学习中“计划组织”的经历。活动前做了哪些计划组织,人、财、物、时等是如何安排的;活动过程中做了哪些调整;活动后对计划组织工作的评价是什么。填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讨论并交流。科学教师要给学生们留出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分享他们自己的科学体验,促使学生对自己的科学体验的反思。

陕旅版三年级全册教案【第十篇】

一、教学内容:

p2~p14。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3、使学生能够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4、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

1、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3、能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1、口算乘法中的进位口算。

2、口算除法中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

3、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五、课时安排:

7课时。

六、教学进度:

第1~2周。

48 2347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