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水学论文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建筑风水学论文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建筑风水学论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 建筑风水 布局与选址

0. 引言

当我们提到传统文化这个概念时,我们通常会糊涂一下,文化是什么?传统又是什么?我们求学多年,学到文化没有?其实,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由此可知,中华民族传统的风水理念及其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上以“看风水”为业的阴阳先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经过时代的淘洗、筛选以及“被科学化”后,已经促使传统风水学被赋予了崭新的科学与学科的含义――“人居与环境学”(参见图1)。当代风水学即“人居与环境学”秉承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最高理想,遵循天、地、人和谐互补的原则,达趋利避害之目的,追求走长期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建筑风水的概念

古代风水学说

历史上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人郭璞,他在《葬书》中提出:“葬着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清人范宜宾为《葬书》作注云:“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这就是说,风水是古代的一门有关生气的术数,只有在避风聚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生气。什么是生气呢?《吕氏春秋―季春》云:“生气方盛,阳气发泄。”生气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是能够焕发生命力的元素。对于风水一词,《辞海》的定义是:“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学者们近年来对《辞海》的定义持不同见解,主要倾向是不同意将风水与迷信划等号。尹弘基在《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一期撰文说:“风水是为找寻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将它简单称为迷信或科学。”潘谷西教授在《风水探源》序言中指出:“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含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称阴宅,涉及住宅方面的称为阳宅”。最近台湾学者又提出“风水是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学”。由是观之,风水大有被“驱邪扶正”之趋势。

在论及风水学说时,我们既要充分理解和吸收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风水学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一种有关阴宅与阳宅的理论认知,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积淀。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学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宇宙星体学、地球磁场方位学、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合一的综合性科学。

风水学与建筑

风水是文化?是科学?是技术?是迷信?风水学是中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风水学、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学共同构成了中古代中国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风水实际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复合于一体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它是关于“理、数、气、形”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内含“自然的法则、自然的数值比、自然的气息、自然的外形”等具体的运作技艺。因此可以说,风水既是一门综合性自然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通过对客体的安排,从建筑选址、奠基到室内装饰,力图对一定场所内的气势施加影响,从而有助于人们利用自然力和阴阳的平衡,来获得吉祥之气,以促进健康和增加活力。

二、阆中古城简介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向为古代巴蜀军事重镇。阆中土肥水美、气候适宜、物产丰富。阆中汉为巴郡,隋时改称阆内县,宋以后称阆中,历代多为州、郡、府治所。古城阆中的建筑风格高度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从风水格局看,阆中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山水均呈蟠龙蜿蜒之势,活灵活现,腾挪欲飞,不同凡响。按风水学的专业眼光,阆中古城的地理布局局,完美地具备了“龙、穴、砂、水、向”的所谓“地理五诀”,形成了“丽水成垣”和“金城环抱”的风水绝胜之地,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的完备典范(参见图2)。明清时期,阆中一度成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9年。基于独特的区域优势,在古代历史长河中,阆中一直是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尤为重要的是,阆中古城的风水文化独具特色。阆中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的中游,其是由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交汇聚结形成严密缠绕合护的形胜之地。“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一体。其城市选址是按照我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为指导进行的,非常符合“地理四科”即“龙”、“砂”、“穴”、“水”的意象。在四川省旅游局制定的旅游总体规划中,已将其列为“中国风水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

此外,阆中古街巷是巴蜀古建筑的实物宝库。徜徉在阆中古城,最令游客称奇的是那些纵横勾连的肥肥瘦瘦、长长短短,犹如长短句一般的古街、古院、古屋以及点缀着沧桑之意的古树,繁复中见别致,玲珑中显精巧,堪称我国建筑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阆中山、水、城如唇齿般相衬相倚,人居环境妙趣天成,堪称典范。自战国中期巴国迁都阆中以来,历代帝王都将其视为辖治西南的重镇,竞相在此设置郡、州、府、道并苦心经营。三国时期,阆中已成为声名远播的“古城”。唐初鲁王灵夔、滕王元婴相继镇守阆中时,按宫苑格局大兴土木、广建殿堂,使阆中的建筑格调骤然上品位、成规模,始有阆苑之称。此后历代王子皇孙,朝廷命官在羁留这块“风水宝地”期间,也纷纷广聘能工巧匠,或兴土木以建府第,或择佳处以修别殿,逐渐使古城形成了独特的唐宋格局及明清风貌(参见图3)。如今保存下来的古街巷达61条之多,而古院落更是数以千计,总面积达平方公里。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原汁原味的古城风貌,已经成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不可多见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专家学者誉之为“巴蜀古建筑的实物宝库”。

另外,阆中还原有丰富多样的古民居。如张家小院的“海棠古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形成“串珠式”、“品”字型、“多”字型、“倒插门式”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这些建筑群和谐相处,相得益彰,为古城营造出浑厚而带有神秘色彩的文化氛围。叩开古街巷一扇扇厚重的双扉兽环木门,无论是张家大院、马家大院、蒲家大院,还是孔子第76代孙的孔家大院,那恬淡雅静的亭台楼榭,那一窗疏影映出的几枝素竹,那几峰假山衬出的一壁浮雕,那砌工精湛的花台、花园和葱茏的古树名木,以及回廊和画宇下的笼中画眉,青石阶沿下花缸中的嬉戏游鱼,组成了一幅幅声色俱佳、动静和谐的立体图画,给人以无尽的遐思和审美愉悦。在这样的人居环境里,古院人家尽情享受着一份生活的恬美和艺术文化的滋养。

三、阆中古城风水格局分析

风水是城镇选址的文化风俗原则。无论是城镇乡场,还是一般的乡居选址也都很注重 “看风水”。这既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观念,也是流行的民间习俗。四川本是山川奇异多变之地,选择理想的宜居环境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地理基础。

风水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环境观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风水作为中国古代关于阴宅及阳宅,小至村落房舍,大至城市陵寝的一种方法理论与操作技巧方法,虽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有其封建迷信的臆说成分,但就其本质意义来讲,它毕竟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居住环境选择、营建实践经验的积淀和总结。从文化和美学上看,它具有较多的积极意义;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看,也具备相当程度的科学内涵。藉此可以认为,中国风水学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自然观的生动与具体的体现,是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规划学三大理论支柱之一。以现代建筑文化观来审视中国建筑文化,可以认为营造学是中国古代房屋建筑学,造园学是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学,风水学则是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学和城市规划学。这三者构成了中国古典建筑规划的理论体系,而风水理念及风水文化则是贯穿于其中且具有核心价值的基本理念。

概括地讲,风水流派主要有形法峦山派(形势宗)和理法方位宗(理气宗)。前者讲求观势喝形,根据山形寓意围合态势走向选择吉地,后者讲求崇山四正,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以南北方向定位。四川风水是以山形为主,兼顾方位。形法主要源于江西风水,而四川移民有不少来自江西,想必当有其一定的影响,但四川风水传统源远流长。唐代是中国风水学说的成熟高峰期,风水学说以易经为理论基础,有唐一代正是“易学在蜀”。古城阆中是唐王朝全国24个观星台中最大的一个,成为皇家观测天文的中心,历代天文学家多聚于此。如汉代的落下闳,东汉的任文孙、任文公父子,三国时期的周舒、周群、周巨祖父孙三代人,他们都是阆中人。唐代著名星相家袁天罡、李淳风皆驻于此,并葬于此。这些人都是一代风水宗师。所以,阆中确为川内一大风水宝地,其古城风水格局堪称风水典例而独步天下。

按风水看地法的“地理五场”――龙、砂、穴、水、向的五大基本构成要素的要求来透视,阆中古城堪称典型风水环境模式的杰出代表,可用如下要诀来归纳其特征――“前有照,后有靠,青龙白虎层层绕;金水多情来环保,朝案对景生巧妙;名堂宏敞宜营造,点穴正位天心道;水口收气连环套,南北主轴定大要。”

这种城建模式充分体现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德者美人”的居住追求观,化为风水方术而流行于川内各地。如四川农谚“房盖弯,坟造尖”。意思是“阳宅应选在山弯避风处,阴宅应选在丘岗避湿处”。因此,看风水、相土尝水作为场镇选址的第一步,包括布局规划营建莫不以风水为本。按上述风水要诀,形成选择吉地的操作要领即“背负龙脉镇山为屏,左右砂山秀色可餐,前置朝案拱卫相对,曲水冠带怀抱多情,明堂宽大形如龟盖,天心十道穴位均衡,气脉水口关锁周密,南向而立富贵大吉”,这些原则都是中华民族先人生活实践和审美经验的精华总结。

按上述要诀和原则一一观照阆中古城,其山水环境格局确如李约瑟博士赞美中国风水形象是大地的“宇宙图案”。这种人居选址作为大地人工景观,其意义在于:一是将自然生成的山水环境用人文精神来点化并与人工环境营造相结合,使自然环境拟人化,人工环境自然化;二是以生态关联的自然性求得共生,以环境容量的合理性求得共存,以构成要素的协同性求得共荣,以景观审美的协调性求得共乐,以文脉经营的承续性求得共雅;三是培育山水环境美学观念,输入人生哲理文化内涵,以其天人合一,人杰地灵,追求最为吉祥和优美的人居环境,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价值,以达成物质与精神相协同的理想文明境界。

进一步地讲,作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阆中,其山水大观,实乃形胜之地,四周环山拱卫,一水三面环绕。按风水宝地之说,“千里来龙,千里作结”,此为山水作结之节点。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于此交汇聚结,风光如画,美不胜收,故有阆苑仙境之称。古城坐北朝南,背靠主山蟠龙山是为镇山,为阻挡北方寒风之屏障,并迎纳南来阳光暖气,其后龙脉绵长,大帐气势磅礴,衬托城市景象深远。青龙白虎方位,东有白塔山,西有伞盖山、仙桂山,层层叠叠。南向相对为朝案山的锦屏山,其山形似天马行空,崖壁如锦缎绚烂,成为奇妙之对景,故成为阆中标志曰“阆中山”。城南锦屏山上一望无际,万千砂山美妙而不可言也。《阆中县志》称:“阆中为治,蟠龙障其后,锦屏列其前,锦屏适当江水停蓄处,而城之正南亦适当江水弯环处”,这实际上既彰显出了城市的风水文化意向,也协调了景观与交通便利。街巷常与城周景观成为对景,如笔向街取名即将街的走向对景城东白塔山。其他主街巷大多对景于城外山水佳美之处,视线廊道开通,尽将周围自然美景引入城中,足见古城原规划上考虑人工建筑环境与自然美景呼应联系和互为对景之巧妙构思。所谓“人杰地灵”,乃“环境育人,文风鼎盛,代有名人云集,进士状元辈出”。历代文人墨客持续不断地对阆中的风水文化内涵加以充实丰富。这种赋予城市充分的文化意义,并以“天人合一”及“诗境”的规划原则来指导聚落布局营建,创造出一座座富有文化个性特色的城镇,是典型的中国建筑风水文化的基本特征。

综上所述, 我国风水源远流长,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我们从历代古建筑中不难看到风水学发展应用的痕迹。中国文化传统讲究“天地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相辅相成、协调统一,这与风水学的主旨高度一致。风水学的科学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虽然现代环境、空间、生态、心理等科学在一定程度上与一些风水理论不谋而合,但风水学中的很多玄学理论仍然充满神秘的色彩,因而对待风水学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诚然,当前有不少建筑师也在研究风水,但他们是因建筑设计所需去研究,并非要将“风水学”当作一门独立科学对待。其实,中国传统风水理念还受到中国传统的儒、道、释等诸家哲学以及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刻影响,因此它是一门涵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性技艺。

参考文献

[1] 李先奎。四川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余德林。建筑风水概论上课笔记[Z].2011.

[3] 史幼波。阆中:中国风水文化之都[J].中国西部,2004(0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的5篇建筑风水学论文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建筑风水论文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建筑风水论文2

重新读解中国风水学应是站在科学的合理性心理学、伦理学、建筑学、景观学、地质学、星象学、水文地质地理学、宗教民俗文化经济学宏观角度出发的,因地制宜,怎么合理就怎么设计。

从选址建筑设计风水学解析

原则一:依山傍水原则。对生活环境追求安全、稳定、可靠是人类寻求生存基本的愿望。因背有山有靠山,面有“S”型河水环绕,有水源滋养。这种有山有水(而且要好山好水)较适合生存,所以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的选择。自古以来人类往往容易汇集这种地理环境生存,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的源泉,依山傍水是中国风水学的最基本原则之一。清代姚延銮在《阳宅集成》卷《丹经口诀》中强调“阳宅须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骨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在旺门庭。”也就是说这种背山面水易使人得到生存,易于生存便易于产生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最后得到物质经济文化的繁荣。这里必须强调的选址讲究依山傍水原则时,同时要避开强地震带上、火山周围、海啸堤堰边、劈山山脚下、飓风经过带等自然灾害将要发生的明显地带。原则二:选址应该避免直接前后或左右接邻寺庙、医院、礼堂、祠堂、监狱、水坝下游……俗话说,寺庙前后事必多,按现在心理学来说,谁也不愿意每天面对寺庙、医院、礼堂、祠堂、监狱、……长期居住必然会影响居住者的身心负担。除商业用房外其他建筑不宜设在小路的尽端或者丁字路的中心点处,这些不合理之处就是因为他们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长期会给人们带来心理压力,从视觉上看也是符合心理学,因为所有的车辆、行人都笔直朝建筑而来,可能造成心理恐慌,必影响居住人的工作与心情。原则三:选址应环境优美,但必须与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相结合。就比如说美国的大峡谷环境优美,但不适合居住,因为那个地方没有任何物质经济文化。故选址不但要环境优美、而且还要要求地理位置交通发达、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满足建筑的经济文化一定的需求,古时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典型的案例,其原因就是在于怕人文环境影响孟子的身心教育;原则四:建筑选址不能选在核电站、变电站、高压电塔、电信收发站附近、大楼玻璃幕墙、水镜面、天桥、菜市场……附近或接邻容易带来磁场干扰、光污染、噪音、空气等污染,这些容易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原则五:对地质、水质的讲究。自古以来就有风水师亲临现场相地,用手研磨、用嘴嚼尝泥土———挖土井察看深层的土质、水质———俯身贴耳聆听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这些看似装模作样,其实却存大道理。因为地质、水质决定人的体质。其对人的影响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土壤中含有锌、钼、硒、氟等元素属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这些微量元素在太阳光的作用下放射到空气中,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山海经》也记载了不少地质与身体的关系,特别是由特定地质生长出的植物,对人体的体形、体质、生育都有影响。第二、潮湿的地质,会导致人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皮肤病等。潮湿的地方是细菌的天然培养基地,是产生各种疾病的根源。第三、磁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被磁场包围的星球。强烈的磁场可以治病,也可以伤人,甚至引起头晕、嗜睡、或神经衰弱。中国很早就认识了地磁,战国时就有了司南,到宋代已普遍使用指南针。风水师常说巨石和尖角对门窗不吉,实际是担心巨石放射出的强磁对门窗里住户的干扰。第四、是有害波的影响,如果在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双层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复杂的地质结构,都可能放射出长振波或污染辐射线或粒子流,导致人头痛,旋晕、内分泌失调等症状。第五、水白而甘,水黄而糗,水黑而苦。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典型的少,云南省腾冲县是典型中的一个“扯雀泉”,泉水清澈见底,但无生命存在,飞禽走兽一到泉边就会死掉。后经科学家调查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氢的巨毒物质。如在这样的水源附近是不合适作为建筑选址的。但中国的绝大多数泉水都可以用于生活,由于泉水是通过地下矿石过滤的,往往含有钠、钙、镁、硫等矿物质,以之口服,冲洗、沐浴,无疑有益于健康。风水学理论主张考察水的来龙去脉,辨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优化水环境,这条原则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建筑形体及建筑坐北朝南朝向、门窗朝向风水学解析

建筑形体上分析:中国古代易经曾提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土质也不是一样的,从北到南,土壤是从黑土———黄土———红土。建筑外观形式也呈现各地域文化的特色。中国现存的建筑都是因地制宜。西北干旱少雨,人们就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人们就采取干阑式竹楼居住。北方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为住宅,便于随水草而迁徙。中原、华南、华北但是大体上是一致的,基本都是木构架斜屋面坐北朝南为主,赋有中国特色古建筑文化代表。建筑坐北朝南位置、门窗朝向分析:

(1)我国处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归线(北纬)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便于采取阳光。因此,古代把南视为至尊,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北为阴,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门窗开的位置是根据其各种具体的地理环境采光通风及避开夏季阳光直射。

(2)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季节型气候。冬天有西北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坐北朝南的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性情,安居乐业。寺院和道观正是看正了这一点,均将庙宇建在了背靠青山,面临绿水的深山密林之中。而这里面正含了这科学道理——————背(北)靠青山,冬可挡住凛冽的寒风,夏能迎接清凉的南风。潺潺溪流提供了必需的水源,深山密林又营造了清新的空气。

(3)自古以来我国的主要外患均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因此,在中国人的心理上,常存有要提防北方的心理。这一潜意识的心理防范,逐渐的对朝北开门形成了一种心理的负担。所以,房屋不坐南朝北,是有其原因的。当然,若是把门开朝北,。这也是不开“北”门的另一个因素。

建筑细节水学解析住宅篇

(1)入户门原则开门忌讳见堵见梯,比如见近距离山(假山)、上下楼梯、虎头(另一座建筑物的尖角或者特殊的建筑物)门前有堆积物……气流容易受堵,有一种压迫感存在;开门不可直通到底到底,与后门不可相穿,也就是不可同处于一条直线上;入户有整洁清爽的门面,能带给人一个好的心情……传统风水主张入门:1、开门见红,红色的屏风、图腾给人一种喜气洋洋、温暖如春的感觉;2、开门见绿,科学已经证明绿色的视野最大,也能使整个空间充满生机,给予一种盎然生机勃勃解除压力,“生”指生机茂盛,尤以叶大或叶厚的黄金葛、橡胶树及巴西铁树等最为适宜,不宜种植有刺的仙人掌类植物,否则弄巧成拙。3、开门见“福”(主要起到体现文化品味和调节紧张劳累作用)。这“福”主要源于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画、吉祥云……例如:“鱼跃龙门”、“福禄寿”、“五福临门”……

(2)客厅原则客厅要明亮,主沙发不要背向大门,主沙发背后要靠墙或者背后要端景台或屏风弱化,坐在客厅里宜看到风景优美的地方;

(3)厨房原则厨房一定要有窗户,采光通风一定要好,不要在完全封闭的房子里。入户不宜直对厨房门,但也不宜入户后饶一大圈到厨房避免采购生食物与其他空间穿叉;厨房的形状要方正,最好不要三角形;厨房忌讳两水夹一火,比如夹在洗菜盆与洗衣机之接,火炉不要跟水龙头连在一起。

(4)餐厅原则餐厅最好单独一个空间,与厨房相连最好,这样方便使用。一进大门就见餐桌可在餐厅间适当位置用屏风隔挡,也设计一堵高度不高于米高的装饰矮墙,以避大门之冲煞。餐厅与厨房不宜共享一个空间,因为炒菜时积留的油烟气、现代厨房家电辐射等空气气场会影响用餐卫生。饭桌颜色应以选择有生命力的颜色为主,以便刺激食欲,但纯黑色与纯白色为不宜。传统的中国饭桌大多以圆形为主,在风水学上来讲,三角形及有锐角的饭桌不宜选用,因为尖角具有杀伤力,对饮食健康有害。

(5)卧室原则卧室床头不要背对门,床头板不宜用三角板,床头后不要有窗及卫生间,梳妆台不要照床头,房门不可对镜子,卧室带卫生间的卫生间门不宜直对床铺。

(6)卫生间原则卫生间是洁身、排泄的地方,容易产生湿气、秽气。因此浴厕地点宜隐蔽,不宜直接对客厅、餐厅,如不可避免设计应做干湿分区过渡及做些隐藏式美观设计例如:就利用干湿分区过渡(不会闯味),及在干区入口处加设置门同客厅电视墙统一化装饰隐藏式美观设计,达到坐在客厅、餐厅在心理、视觉不到卫生间就在傍边;打开卫生间门不宜见大镜子、马桶……

(7)公共走道原则住宅内走道设计不宜过长,超过整套住宅的2/3的长度会产生阴磁场;

(8)室内绿化原则有些人喜欢在室内绿化植物,植物本身是绿色节能,但种值数量要适当,比如,大面积的爬藤植物、绿墙围绕,根茎未处理妥当,易造成室内环境的阴冷潮湿,青苔密布,过多的则成为阴宅。商业办公篇原则一:商业大门朝向要有气场、门厅一定要大气,橱窗宽敞……达到人(经营)建筑、环境和谐,才能招财进宝。原则二:办公桌后勿靠大窗,背窗而坐,光线从身后进来眼睛不舒服办事不方便,从风水学观点来说,有“空门”,一切生意徒劳无功,负责人办公室要有“靠山”位置才能坐得安稳,且后背墙不可装镜子,因为镜子会将负责人的反映给别人;原则三:从设计角度来说又忌讳办公桌正对门,气场太杂,容易分神;原则四:座位不能在影印机或外溢磁场比较强的地方,如座位靠太近或在电脑正后方,久了容易影响到本身的磁场,造成身心方面的障碍,间接地也会影响运势。最好是保持距离,不然在中间放盆阔叶植物也可以,但植物要定期更换,否则也会变成第二个污染源。原则五:采光顺其自然,座位上不能光线不足或没有窗户座位上的光线如果太弱,会造成太阳能不足、地磁能过多的“阴气重”现象,久了会让人怠惰消极,也比较容易悲观……所以商业办公设计风水学要根据周围的地理、水源、气候及其具体的办公楼地理位置而定,上有利的天时、地利、人和才可一生风生水起、兴旺发达。地域性文化篇例如一:前文所述的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画、吉祥云……;例如二:还有中国最有特色的汉字的谐音和象形字给中国人带来影响:就比桂花与“贵”谐音,葫芦与“福禄”谐音……;如四合院不能没有种树,没有树木,就好像大口里只有人,这样成了象形字“囚”,也不能只种一棵树,因为成了象形字“困”……例如三:中国文人喜欢“四君子”指的是中国画中的竹、兰、梅、菊四种性情高雅,意境悠远的四类植物。它们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君子”之称。开门见竹、兰、梅、菊很好文化品味,比如“竹”同“足”,同时又能体现人品的高风亮节的品德如右图所示……

2总述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风水学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做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更应当科学、理性的认知风水学,更加人性化的指导业主的需求,我们不但要摈弃伪科学风水学,更要吸取风水学上的蕴含科学合理成分,让建筑设计使建筑、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更加合理、生态、节能、经济、美观及科学的迎合业主需求。

建筑风水论文3

2005年初秋的十朝古都南京,传统风水同样也披上了“龙袍”,拉开来“龙来了”的序幕,于是,一场“风水三幕戏”便在中国大陆悄悄地上演了。当然,不论出于善意还是恶意,那些入戏的人们无不是为了一睹“龙袍里面包裹的究竟是不是龙的真身”。

本期,我们先说这场“风水三幕戏”的第一幕:风水也想步入启蒙的殿堂。

据2005年9月5日,《金陵晚报》头版的《“建筑风水”正式登上  南大讲坛》的文章透露:南京大学易学研究所将与建设部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中心合作,共同举办一个建筑风水知识培训班,同时验发“建筑风水文化执行官(师)”的资格证书。当时,海内外许多知名媒体都迅速转载了这条消息,一场关于“风水学说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的争论便一下子将两个主办方推上了前台。由于包括清华、北大、武大等中国知名高校教授所组成的“当代风水学院派”欣然加入,这场论战的“文化性”便远远超过了民间“山头门户”之间的骂战,长久以来被社会习惯地称之为蒙昧的风水,在其为自己验明正身的同时,似乎更想展现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启蒙作用。

自然,由现代科学执掌牛耳的社会并不允许已经被贴上“蒙昧”标签的风水声称自己既具有文化,更不允许风水“发挥启蒙作用”。依靠网络等媒体所展开的论战并没有持续多久。在有关方面的干预下,原定于10月1日在南京开班的“风水培训班”延期了。在“纯属个人行为”的一纸申明下,校方将这次培训班的责任指向了主要发起人。过了一个多月,论战逐渐平息下去,反对者们也不那么咄咄逼人了。这样一来,关于风水的论战悄悄转了自己风水,培训班也适时地变身成为了研讨会。于是,在新中国的历史上,2005年11月29日到12月2日期间,“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住宅环境研讨会”终于第一次在北京国务院第二招待所悄然地召开了。

对此,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于希贤教授在接受香港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栏目访谈时说道:“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包括美国最著名的伯克利大学在1973年就开始招风水的博士研究生。日本有2200所大学,其中110所大学都正式地开风水班。在这种形势之下,风水首先是在国际上热起来了。他(比尔・盖茨)跟我的朋友讲,他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要开微软公司的分公司的时候,选择住房都要请风水师看的,风水师不看过他不敢用这样的房子。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中国文化最高的境界,就是要追求和谐。什么是吉祥的好风水?什么是好风水的住宅,好风水的城市,好风水的乡村?就是一种和谐的这个环境。所以,风水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调节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一种和谐的、吉祥的一种方术,也就是一种艺术。”南京师范大学的张栋杰教授认为:“风水学说的理论体系相当庞杂,但总的来说,风水学说追求的就是四个字‘天人合一’。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表达,就是让住宅及其周边环境与居住者达到最和谐的状态。”

其实,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于2004年4月份的《2004年健康住宅技术要点》中已经明确指出:“住宅风水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有深远的影响。它既含有科学的成分,又含有迷信的成分。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风水理论,正确理解住宅风水与现代居住理念的一致与矛盾,有利于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注居住与自然及环境的整体关系,丰富健康住宅的生态、文化和心理内涵。”接着,在2004年下半年成都举行的建筑创新研讨会上,西南交大建筑系教授、四川省建筑师协会副会长张先进首次提出自己的“风水建筑理论”,让到会专家耳目一新。他认为,“修建房屋是要讲究风水的,风水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被蒙上了迷信的灰尘,现在到了需要将灰尘拂去的时候了。”他说,风水归属于传统的八卦理论,始于人类最初朴素的环境观,它的内核其实就是中国人古老的人居环境,包括水源、林木、阳光、地磁、山脉走向、地形、温度、湿度等多方面自然生态条件有机的结合。张教授说,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之后,“风水建筑”已经被蒙上迷信的色彩,所以很多人修房造屋要选时辰、杀鸡等,拂去这些迷信的灰尘之后,风水有其相当多可以吸纳和研究的精髓。

风水学说的支持者似乎都有这样一种共识,这就是“城市规划不合理让传统风水抬了头”。北京建工学院的韩增禄教授认为,古代风水学说的优秀之处,实际上已经部分地被现代人所忽略了:“风水讲究城市整体布局,整体协调,强调建筑之间的合理距离,强调人在其中要舒适自在。这都是现代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也认为:“我们的建筑理念和信仰,确实出现了问题。”“风水是建筑和城市的传统评价标准,打破传统风水观念许多年后,人们忽然发现城市和建筑反而变得更加糟糕了,人们需要寻找新的信仰和规则。”

当然,反方也是紧急跟进:2005年9月6日的《扬子晚报》发表了名为《“风水文化大师”且慢进大学》的评论文章,对风水培训班表示了质疑。它认为:“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风水一直作为唯心主义、作为封建迷信受到批判和否定,(开设风水培训班)真不知道这是在张扬科学还是为迷信张目。”9月7日,《工人日报》也发表名为《让人看不懂的“风水”培训》的新闻观察,作者尖锐地表示:“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大学殿堂,尤其应该规避这种带有迷信色彩的东西。风水培训,还是不搞的好。”同一天,《南方日报》也发表了题为《穿上“名校马甲”,风水它还是风水》的评论,表达了对风水培训班的反对态度。

在回顾为什么风水会在2005年引起学术界大论战时,俞孔坚教授是这样认为的:“风水和科学是两回事,它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着中国人协调人与环境的理想,是中国人几千年经验积累下来的感性认识。今天风水又热起来,只能说明我们发现缺少共同信仰和自信,并希望在风水传统中找回点什么,尽管它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很明显,俞教授的说法倾向于有条件接受风水中隐含的文化观念。

建筑风水论文4

中国古代风水说被历代君王和平民所推崇,风水学又称为“玄学”,其实是一门综合性的理论。古代人们在选址和营造建筑时非常注重风水,有些时候成为建筑规划和设计的指导性依据。在徽州大到设州治府邑、通商大镇,小至街头路角、营宅造园、门向灶台、墓葬坟冢,无处不留下风水意识的痕迹。现今保留下来的地方志和族谱对此均有记载,迄今仍有诸多风水的遗存和故事。程朱理学的倡导者朱熹所推崇的一套风水论,被徽州人奉为经典。他认为,风水的灵魂是地气,地气充实,则风水佳。被朱熹推为理学开山的周敦颐,以“太极图”为框架,论述了儒家一系列重要学说。理学注重礼义,尤重丧礼。出于礼制目的而倡导的丧礼,客观上促进了风水的盛行和发展。朱熹与夫人刘氏合葬于建阳九顿峰下的龙归后塘,相传是朱子生前与蔡元定所卜。徽州号称“程朱阙里”,“为朱子桑梓之邦,则宜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自持,而以邹鲁之风传子若孙也”。朱熹在徽州的影响不容置疑,徽州人自然相信风水论,形成了风水习俗。在现代人看来,如果可以排除神秘的风水术迷信成分,用科学的眼光辩证地对待风水,从美化建筑环境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角度去考量和研究,那么追求所谓的“风水宝地”也是可行的,是人们所向往的。受传统人文思想和风水意识的影响,一种古建筑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会受当地人文思想、社会经济、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还与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分不开。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风水术”便成了解决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有效途径。因此,“风水术”对徽州古建筑的布局和结构影响很大,使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基本特征。

二、徽州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经营布局

徽州建筑善于利用适当空间营造园林,这是徽州建筑的布局原则,其选址依山傍水,因地制宜,自然生长;村落的大小分合,房舍位置的前后错落等都因环境的各种自然条件而变化,是人工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具有鲜明的乡土特征。外部环境是建筑或建筑群存在的前提,外部环境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改造的。营造好外部环境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建筑(群)与自然相互协作关系,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点。徽州建筑的迷人之处就在于那种“天人合一”的意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建筑选址的慎重。徽州地处山区,可用于建筑和生活的平地极其珍贵,故造就了徽州人“因地制宜”“遵循自然”的营造理念。徽州人对于土地的珍惜尤为突出,建造房屋尽量不占用平地,因为平地是农业耕种的最佳用地,所以徽州人对房屋的朝向及周边环境的选择尤为慎重。再加上徽州人重风水的理念,故徽州村落看似不经意点缀在自然环境中,却在许多至今还保留的建筑群中直观地感受到一种和谐。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黟县“西递村”以及黟县的“南屏村”为代表。二是营造宜人的小气候和人文环境。徽州村居祖先在营造小气候方面非常擅长,他们根据村落的独特方位和山区气候条件,将村落布局为扁平形状,充分利用天井的通风、降温优点在房屋周边营造水系保持空气湿润温和,提升舒适性。徽州人们十分珍惜和利用房外的空间,往往在住宅前面、旁边建花园,造果园、菜园,除了能够美化居住环境,还有利于节省土地。他们利用有利的空间建鱼池、栽盆景等,使居住之处处处可以利用,处处可以见景。营造优美环境在徽州随处可见,以安徽黟县“西递”“宏村”为典型代表。三是善于营造良好的水环境。水作为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生活资源,其重要性可以和空气相提并论,居住区的水资源的好与坏,利用水资源的妥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质量。徽州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可利用的水资源却时常考验当地人的智慧,而徽州人对于水的利用却是得心应手。首先,徽州人会利用天然的水系。例如,在选址建村的时候,水系是首要条件;其次,徽州人会利用天然水系结合人工开发,让水可以零距离地和人们接触。水可以饮用、灌溉、防火甚至可以制造景观。对水的利用在徽州随处可见好的范例,其中黟县“宏村”的水系利用可谓让现代人都叹为观止。

三、徽州建筑的外部形态特征

徽州建筑多朝向东南,以利于纳阳采光,但无固定模式,主要根据具体环境灵活变通,以天井、马头墙、斗拱、三雕等部件构成有机统一的外部造型。徽州马头墙高低错落,起伏跌宕,有“五岳朝天”之称,墙顶线条流畅,手法简练,形式多样,韵律感很强,与周边环境、天际线等和谐相融。粉墙黛瓦,黑白素雅,是徽州建筑的主色调,大面积的白色粉墙可以充分反射阳光,底层无窗,楼上小窗以增强安全感,宽街窄巷,明暗对比,有良好的光影效果,坚实而装饰华美的对外门楼,又是身份和文化的象征。

四、徽州建筑的内部结构特征

徽州建筑主体平面布局多为对称式,其顺序排列大致可从庭院开始,出于风水的考虑,庭院的门一般不会和大门成一条直线。进入室内左右有偏房,一般是储存功能为主,也可能是二楼楼梯的入口所在。然后就是房屋的中心—天井,天井功能众多,通风、采光是其最主要的功能。由于徽州建筑大多窗户很少且很小,所以内天井可以创造一个室内明亮的庭院,成为室内居家的中心位置。天井中布置盆景、片石假山、太平池(缸),为居室增加了景致、生机与美感。天井过后是明堂,明堂是徽州建筑最庄重的地方,是一家议事、会客、展示的空间,一般会设八仙桌、太师椅、案几等家具。天井左右是回廊,与前厅明堂构成合院,是徽州建筑内部结构特有的形式。明堂左右两旁是厢房,主要功能是主人居住空间。明堂两边向后就是内室。主要是家庭人员起居场所,里面会设厨房和餐厅,一般客人是不会进入内室的,内室一般是女主人活动的场所。如果由多个天井相连则可组成多进建筑群,充分体现空间处理的智慧。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评判徽州古建筑的风水意识和人文思想,我们或许会认为有着当时年代的局限性,但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和辩证的思想来看待徽州古建筑,不可否认徽州古建筑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精神结合的典范,为中国古建筑积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建筑风水论文5

为此,合理的、有效的将风水与建筑设计结合在一起,设计出舒适的、美观的、

具有现代感和文化气息的建筑,既符合当下年轻人对现代感的需求,又满足老年

人对舒适感的需求。因此,本文就建筑设计与风水的结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风水;现代感;传统文明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一提到风水,绝大多数人会想到“迷信”这个词。事实上,风水是具有科学

根据的,其在当今是一门学问,被称为风水学。风水学无论是在古代时期还是现

代社会中,其都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风水主要应用于建筑设计环节中,

对建筑外部环境和内部格局从风水学的角度进行调整,促使所设的建筑物能够有

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从而打造出集现代感与文明气息融为一体的建筑。因此,

在建筑领域中将建筑设计与风水进行完美的结合,能够设计出既美观又有益于健

康的建筑物。

一、建筑与风水

风水是从古沿袭至今的一种文化现象,一种趋吉避凶的术数,一种广为流传

的民俗,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风水学在

现代城市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人们是非常讲究风水的,尤其是

建设建筑物时将风水摆在首位。建设建筑物前一定要进行风水研究,确定建筑位

置、建设方向以及周围环境等各个部分后才能够进行具体的建设。在经过几千年

时间的推移,风水依旧是建设建筑物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风水主要应用于建

筑设计环节中,为建筑设计提供人文与自然协调的艺术,促使现代建筑物既保证

了现代化的合理性,又给人们带来自然与人文协调结合的艺术气息,为人们提供

舒适自然的居住环境。

很多人认为风水是一种迷信。其实不然,风水学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为

从分水学的角度分析建筑的整体结构,能够调整人们对自然界中磁场与超微离子

对人身体有害的说法。例如,建筑物正门需要添加镜子的说法,就是改变人们对

地下磁场错误认识的一种风水概念。可见,风水对建筑物的建设有很大帮助。尤

其是对当下需求较多的用户来说,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风水理念能够适当的减轻

人们的心理压力。

二、建筑设计与风水的结合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风水理念能够调整建筑物的建设风格,促使现代感很强的

建筑物中融入自然气息和人文气息。可见,建筑设计与风水合理的结合能够创造

更加舒适的、轻松的建筑物。针对建筑设计与风水的结合,笔者从建筑外部环境

和建筑内部格局两方面进行探讨。

1.建筑外部环境

建筑物的外部设计也是非常讲究的。由于人们对建筑物的评价首先是从外部

开始的。因此,在进行建筑物外部环境设计时一定要非常谨慎,从科学、美观等

方面出发合理的设计建筑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加深人们的印象。与此同时,

从风水角度设计建筑外部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风水学中,需要考虑外

部环境的煞气和阴气,两者都会给建筑物外部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在风水学中,煞气是指因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不利

于自身的磁场。例如,当下建筑设计中比较流行应用玻璃幕墙装饰建筑物的外部,

但是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说,玻璃幕墙反射的阳光照到工作人员身上,将会影响工

作人员的工作心情,促使工作人员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在风水学中称这种情况为

光煞。除了光煞会影响建筑物外部环境外,还有刀煞、电磁煞、路冲煞等等。

阴气是指能够影响人们心情,使人们产生负面影响的磁场。建筑外部环境中

具有阴气,将会影响人们的心情,促使人们消极的面对事情或者从悲观的角度看

待事情,这不仅影响人们做事效率,还可能影响到自身的身体健康。可见,建筑

物外界环境中的阴气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2.建筑内部格局

在设计建筑物内部格局过程中结合风水也是非常必要的。相对建筑外部环境

而言,建筑内部格局更为讲究。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大门的设计

在设计大门时要讲究门。大门的设计直接影响大门的磁场。在风水学中将大

门区域称为名堂。名堂的大小、明亮程度、通透效果、造型等相关方面都会影响

大门的磁性。例如,大门内外明亮,将会增加大门阳性磁场,有利于事业的发展。

客厅格局

客厅是待客的地方,其大小、光线、方向等会给会给客人产生不同的感觉,

如客厅过大,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风水中称之为散气之象;客厅阳光明亮,给

人以舒适的感觉,风水中称之为生旺气之象。除此之外,客厅一定要设计在卧室

前面,最好不要设计在卧室之后,这将会影响家中财气,被称之为退财之所。

厨房格局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结合风水学进行厨房设计是选择其最佳的厨房格局,不仅

能够美化建筑物内部整体感觉,还能够有益于身体健康。可见,在设计建筑物厨

房时需要合理的、有效的结合风水学的相关知识。在风水学中认为厨房最不易位

于住宅的西方、西北方、北方。相应的所设计的炉气灶既不要临窗也不要近门,

这样才能够避免人们的身体受到厨房气流的影响和干扰而危及到身体健康。除此

之外,还需要注意的一个基本风水常识是厨房的大小一定要与房间的大小成正

比,也就是房间大,厨房就大;房间小,厨房就小。这样不仅符合人们的正常思

维模式,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利于房间采光,使整个就建筑内部磁

场良好,促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康健。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各行各业都有了

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建筑领域中,能够体现出其发展的莫过于各种不同类型建筑

物的建成。由于先进技术的采用促使当下所建设的建筑物具有多种功能。尽管如

此,作为组成传统文明一部分的风水在现代城市建筑中依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风水主要应用于建筑设计环节中,就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与风水学相冲突的

部分进行调整,使得设计出来的建筑物不仅有时代感还具有自然和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马媛媛。风水文化与“生态环境建筑学”[J].楼市,2005(14).

[2]尼书军,李思源,宋彩霞。建筑设计之我见[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

文集(2007)[C].2007.

[3]刘秩君,陈亮。建筑与自然――浅析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意识[A].河南省土

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

[4]赵媛媛,陈齐腾。浅析建筑设计构图与人文因素的结合及意义[A].土木建

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

48 666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