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用4篇】
【导言】此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创新;生命线;时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3-0039-02
一、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阶级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
在一个社会的多样价值体系中,总有一种处于主导、支配地位,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以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本价值体系,这就是核心价值体系[1]。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的精神风尚和发展方向的灵魂,是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都是在统治阶级主导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阶级性。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在中国古代,先秦典籍《管子・牧民》就提出过“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后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说融入儒家礼教思想之中,形成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精神动力。但是它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长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资产阶级以此为思想武器赢得了反封建斗争的胜利,为西方近现代文明的兴起和繁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发展资本主义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为实质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当代西方国家公开标榜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掩盖不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消极和没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核心价值体系强调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在科学原则中强调历史必然规律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在价值原则中,强调中国工人阶级利益、中国人民利益、中华民族利益和人类社会利益的辩证统一。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公正、共同致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归宿点和检验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及国家核心利益的观念体系,它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一种富有时代特征、人文内涵、中国特色和普遍认同的崭新的现代价值体系,它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进步的价值体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执政党的行动指南、国家的主心骨、民族的灵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结论,是我党最新理论成果。它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变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凝聚力量、科学发展的理论武器
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但面对的挑战也十分严峻。机遇大于挑战,但我们必须十分清醒地认清挑战。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势头十分强劲。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严峻斗争。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的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生活、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日趋多样化。我国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发展环境,面对着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以及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明我党正视这些挑战,积极并有针对性予以应付。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已经并将继续给我国社会带来深刻变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性的制度和要求相适应,必然需要一个主导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碰撞进一步扩大,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明确的界定和科学阐释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昭示人们不论在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的情况下,不论在人们价值取向发生了怎样变化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位是坚决不能动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整合力和号召力,成为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成为我们凝聚力量、科学发展的理论武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发展目的、制度体系、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生命线”
旧社会的解体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先声,新社会的诞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先导,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完善为支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业,需要在探索中不断丰富、完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为其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的共同理想为其发展指明了奋斗目标,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其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的荣辱观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道德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指明了根本前进方向,即富强、民主、文明和社会和谐。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一种更加科学的认识框架之中,置于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状态和科学文明的价值取向之中,从而在根本上消除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上的神秘性、盲目性。它不但具有理想的感召力,更重要的是还具有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整个社会主义建议就会迷失方向。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 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关键,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不仅是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行为建设。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 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应该是相对稳定的,长期起作用,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必将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个价值体系不应该是封闭的,而应该是开放的,必须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更重要的是,这个价值体系需要在全社会宣传推广,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所掌握,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社会心理形态转化,从价值评价向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社会心理形态转化,从价值评价向价值行为转化,使价值评价机制转化为人的行为机制。一句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
每一种新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才能最终达到完备,逐步社会化、大众化,并真正成为人们自觉遵循的价值标准即成为帕斯卡尔所言的“第二天性”[2]。因此,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按照“铸造灵魂、突出主题、把握精髓、打牢基础”的基本要求,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融入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撑[3],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并以此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价值体系,它首先应该在社会先进分子的价值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社会先进分子的价值实践就是先进的价值示范,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证明。价值示范的社会导向作用,比起价值规范的社会导向作用,更有说服力,教化效果更明显。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是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行为建设。建设社会主我核心价值体系的成败关键在核心力量的践行和引领。中共拥有7000多万党员,数百万党员干部,只有这个巨大的“核心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合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获得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同,才能取得建设实效。要通过社会先进分子特别是党员干部的身体力行,使价值示范与价值规范吻合。党员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要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表率;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理想的表率;做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表率 ;做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严格要求自己的表率。总书记要求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实践,是通过转变领导干部作风搞好价值示范的有力举措。这将有力地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示范和良好教材,带动全党全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永利,李建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逻辑关系
十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在贯彻落实十报告这一要求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充分发挥了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这本教材的内容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总纲编写的。但是,随着十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思修》教材与时俱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念吸收了进来。这样,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如何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关系的问题。目前,这个问题也逐渐引起了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笔者根据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体会,试就此问题阐述自身的一些认识,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中共中央坚持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并对其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做了明确的界定;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包括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适时提出,使得当代中国社会的各项事业有了核心的价值指导和价值遵循,从而为人们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努力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向着民族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以积极奋进的精神状态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先进国家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任何一个社会,都会确立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系。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所提倡的自由民主和平等博爱,还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三纲五常”和仁义礼智信等,都是属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范畴的东西。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为了调动最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也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基本的价值规范,进而大力提升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党的十召开后,在十报告中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念,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理念,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三个角度,提出了人们应该遵循的价值规范。这就是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014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我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所必须和应该遵循和践行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关系
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个重要理念之间是怎样的一种逻辑关系呢?
首先,党的十报告是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部分内容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理念的。采取这样的架构安排,很明显地说明,党的十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部分内容提出的。也就是说,从逻辑关系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被看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样理解的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顺理成章地扩展为五个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原先的四个组成部分,在体系中有着各自的地位和功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被看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居于统领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在原先四个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再加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人们的价值判断问题。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从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了核心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就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机统一性。
再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它各部分的逻辑关系来看,也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核心地位。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现实立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依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理论基础提出的。不管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理念,还是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进程中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我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美好理想和价值追求;每一个人都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这是我们每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个人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重要理念成果,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在当代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具体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提出,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现实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提供了价值保障。 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应该树立的共同理想,而这一共同理想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确定自己核心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并为之努力奋斗;在每一个人努力践行我们自身的价值目标基础上,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再来实现社会价值目标和国家价值目标。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的实现,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变成了现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能够变成现实,离不开社会主义建设者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价值保障。或者也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够稳步、健康发展的基本价值保障,就是个人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达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国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具体化和价值依托。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奠定了理念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理论观念上的具体化和价值依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既需要从个人层面体现出来,也需要从社会层面体现出来;既需要个人层面的价值体现,也需要社会层面的价值体现。个人和社会就构成了国家,从而需要国家层面的价值体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理念便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上述三个层面的具体体现和价值依托,也是其理论意义所在。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追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提供了最基本的标准和规范。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给出了明确的标准和答案。个人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离不开相应的价值判断,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尤其是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判断标准,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价值依据。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依归,与各个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正如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第31页。
[2]同上。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延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力;感召力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024-02
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不同时期所培育和形成的关于价值理念、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的概括和诠释,但二者都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都是与时代结合的产物,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延安精神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理论渊源与精神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延安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延安时期作为一段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但延安精神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具有穿越时空的旺盛生命力,它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已经得到人民大众的广泛认同。今天我们正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践行,需要我们更加自觉的弘扬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体系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深入人心,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意识,最终外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
一、弘扬延安精神,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真理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论体系,它成功的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是我们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与灵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性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延安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它本身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光辉典范。延安精神的产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延安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完全一致的。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又不拘泥于马列著作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结论,将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思想。在思想逐渐成熟的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轰轰烈烈开展了运动与大生产运动,发起了向张思德、白求恩等同志的学习运动,在这样的自觉运动中,我们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等,这些就是延安精神的内容展现。可以说,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与精神财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必须弘扬延安精神。
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把延安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之中。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思想文化领域交锋激烈,西方敌对势力极力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空想论”“失败论”,推行、输出以资本主义价值观为准则的“普世价值”,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攻击。国内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一些消极腐朽的社会思潮又沉渣泛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现边缘化危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面对空前挑战。必须看到,意识形态越是复杂,就越需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性。我们要继续发扬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在今天,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十以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二、弘扬延安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是延安时期党和根据地军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政治保证,也是延安精神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坚定不移地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使自己的政治主张成为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与灯塔,通俗地讲就是干什么、追求什么。延安时期,我们的政治方向就是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亡,并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它代表着当时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也正是确立并坚定了这个政治方向,竖起了这面大旗,才凝聚了人心,吸引了民力,鼓舞了士气,指引着全国人民最终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顽固派,建立了新中国。革命年代虽然过去了,但延安精神所体现出的对正确政治方向的始终坚定永远不会过时。今天,我们要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找到这个正确的政治方向,找到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共同理想。这个政治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目标和根本方向,集中表达了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今天,我们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就要坚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动摇、不懈怠,以此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弘扬延安精神,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坚持改革创新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五千年传统精华基础上的形成伟大民族精神,尤其表现为“抗日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延安时代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最为高涨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全民族的根本利益,高举“抗日救国”旗帜,吸引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又从延安奔赴全国各地,投身于伟大的民族革命中,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充分表现了高尚的爱国主义奉献精神。同时,延安精神也是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延安时代是一个富于创新开放的时代,在此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创新,更包含着创新。在具体的边区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创立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新制度、新政策,如“三三制”、减租减息、精兵简政、民主选举等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这样说,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晶,是中国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今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的重要精神渊源。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自觉把延安精神融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与践行之中,继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一切优良传统,同时又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紧紧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髓。
四、弘扬延安精神,打牢社会主义道德基础
在社会急速变革时期,道德规范缺失很容易显现,社会成员因此很容易陷入道德迷茫的境遇,这样的阶段必须要打牢公认的道德规范系统来支持。所以,今天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全社会形成人们普遍认同的、共同遵守的基本社会道德规范。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界限,以及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都旗帜鲜明,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基本价值原则与行为准则。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永恒精神家园,其中有着中国共产党人崇高道德品质与风范的充分展现,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最好诠释,可以说是我国道德文明的集中体现。作为道德范畴的延安精神具体表现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求实精神;时刻心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等等。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党根植于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形成的核心道德观念,其性质则完全是社会主义的,所以,也是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它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根本一致的。延安精神所体现的崇高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不但对以往革命的胜利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仍是推动我国人民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是克服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取的强大武器。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就要弘扬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把延安精神所体现的道德情操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寻找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一致的道德风尚,把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统一起来,旗帜鲜明的以此凝聚多样化时代的道德共识,引导公民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最终使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真正内化为人民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延安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自诞生以来,一直鼓舞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前赴后继。当今,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国内思想文化领域各种意识形态交锋激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紧迫而严峻,所以我们应自觉把延安精神融入其中,以延安精神的生命力增强核心价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有林。论延安精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郭必选。延安精神论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3]罗东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
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四篇】
Abstract: Society the principle core value system is containing the rich materialistic dialectics thought. The tru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and understood that this core value system ha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compulsory part. Only then insisted that truthful and the value, the integrity and the hierarchical, traditional and the contemporaneity,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global dialectical relations can construct the socialism core value system in the dialectical unification.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内涵 辩证统一
key words: The core value system connotation unifies dialectically
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当代中国价值精神的凝结和精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确立的,它是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顺应时展的合乎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及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最终目标,“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一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又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即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都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两大根本原则;真理与价值在实践的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依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求相关真理。真理的发展推动价值的实现,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真理的发展。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在精神层面上表现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二、整体性与层次性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要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层次分明,各自有具体的内涵规定。共同的理想是一个民族团结奋斗的目标和追求,没有理想和追求,就没有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在这面旗帜下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指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的价值认同,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开拓进取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指的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三、传统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这一精髓充分地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传统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够激发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根基。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要求,成为爱国主义的新形态与时代精神的核心。这种时代精神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相互交融的,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四、民族性与全球性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民族性和全球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具有中国传统内核的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中,强调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强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伦理美德;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体现出中国特色和民族气韵。离开了中国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念,离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就得不到民族的广泛认同,就谈不上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既要坚持本民族价值观的独特性,在人类文化中发掘中华文化的特殊性,又要在中华文化中提炼人类文化的一般性,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上把民族性与全球性协调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学习出版社 2006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