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的小说解读【通用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傲慢与偏见的小说解读【通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傲慢与偏见的小说解读【第一篇】

不知为何,“纯情小说”之类的东西已经不能勾起我丝毫的兴趣,也许我会在某个花好月圆之夜,触景生情而冲动地去翻开一本“纯情小说”的第一页,然而,我很难保证我会读到第三页。何为“纯情小说”?在个人看来,就是那些为写爱情而写爱情的矫情之作,通篇下来,只是看到男女主人公尽做些无聊至极之事,而这些情节又常常让人发笑,笑过后只是会让人断定作者和主人公们一样低智商、低趣味。所以,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我会在一大堆小说中留意着描写爱情故事的小说,但有怀着它不要让我失望的强烈希冀。毕竟,我一向相信爱情,超过婚姻的相信。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作品,当我还是17岁时我就大概了解了它,而仅仅限于了解,这就是说我只知道它是描写爱情的。想想看,现在我20岁了,直到昨天我才把这部作品看完,不过我也难以断定我从此就读懂了它,和它交上了朋友。这样说来,我仰慕它确实有这么长的时间了。

好比一个景点,入口处能引人入胜的话,那确实能给游客带来无限的遐想和憧憬。“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就这样开了个头,一个有着五个单身女儿的家族是如何将女儿们嫁出去的故事就接连着展开了。讽刺而幽默的笔触,营造了整篇的轻松氛围,我想挺适合在这个鸟叫蝉鸣的暑假里来消遣时光,更何况再过几天就是七夕了呢!

就爱情主题来说,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女士和男主人公达西先生的结合是比较富有故事性的,“首因效应”(人们交往时往往第一印象会给人带来先入为主的效果)使伊丽莎白女士认为达西先生是个自高自大、傲慢无礼的家伙,而这个评价就当时舞会上达西先生的表现来说,也并没有冤枉他。“她还可以,但还没有漂亮到打动我的心,眼前我可没有兴趣去抬举那些受到别人冷眼看待的小姐。”换做是任何一个单身小姐,听到一个陌生男人这样含沙射影般地评价,都会生厌,何况伊丽莎白女士是个有着明亮眼睛的聪明善良而聪明的女人。自此,“傲慢”便成为达西先生的代名词,当然,至少在伊丽莎白女士前期的心中是这样认为的。而这个标签是否就是合情合理的呢?当然,随着故事的发展,“偏见”也越发冒头了,当伊丽莎白女士拜访了达西先生的庄园起,她就意识到自己对达西先生确实缺乏公正了。可以说,是“偏见”的消解促成了他们的幸福。伊丽莎白女士存在偏见,而达西先生又何尝没有偏见呢?他看不惯她父母亲的行为举止,也看不上她家的地位和财势,尤其是她家还有几个穷亲戚,而除了她和她姐姐吉英外,她的三个妹妹他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满意。于是,他就越发傲慢了,更做出了妨碍她姐姐吉英和彬格莱先生的爱情的事情。

就社会性来说,小说的讽刺之剑透过几对眷侣的终成击中了社会的某些风尚和流弊,而这也正增加了小说的社会意义,不至于与我先前所说的“纯情小说”同流。虽说伊丽莎白女士和达西先生的爱情婚姻是以美满幸福结束,但他们在交往过程中的傲慢和偏见的形成正反应出社会的一些问题。当班纳特太太一心一意只为财产地位着想而不顾女儿们的真正幸福时的丑态,在让人捧腹之余,又生发出许多心酸。当婚姻成为攀附权贵的阶梯时,爱情的影子在哪里?柯斯牧师和卢卡斯小姐的婚姻,想想就不可思议,他们两个都是“聪明人”,在婚姻的路上考虑得“面面俱到”,结果就干成了如此蠢事。如果说他们俩是有思想有见地的成年人,那韦翰先生和莉迪雅小姐的婚姻简直就是一场骗局、一场寻欢作乐的游戏。

傲慢与偏见的小说解读【第二篇】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作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

“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以这样一句话作为本书的开头,让人不由想到这会是一部清喜剧,来讲一个皆大欢喜的爱情故事。

在本书中,女性的社会角色是很明显的,即便是有钱的太太、小姐们,充当的角色也只是家庭主妇而已。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现象十分严重。如班纳特家中有6个小姐,可是没有男嗣,因而,班纳特家的财产不得不由班纳特先生的侄子继承。这样致使6位班家小姐的嫁妆只有从其母亲当年的嫁妆中分得,嫁妆的卑微常常使的年轻的小姐们不得不选择一条像夏绿蒂那样的路,通过婚姻来为自己将来的温饱作打算,自然会将婚姻视为金钱至上的买卖。

如书中所描写的,每一位太太在后半生的愿望便是嫁女儿,让她们未来在丈夫的资产庇护下得以生存。因而难怪郡里一旦来了一位有钱的绅士,母亲们便认定他为自己的准女婿。所以当班纳特太太得知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的求婚后十分气愤,责怪女儿不明智。以柯林斯在金钱方面的条件而言,可以保证伊丽莎白将来有安定、温饱的生活,在其母亲看来,放弃这样一棵“摇钱树”是一种无理取闹。在她年轻的时候,也是通过婚姻来衣食无忧,现在她更有义务要求女儿们以此获得“幸福”,没有原因,这只是一种规律,是英国社会当时的婚姻法则。

傲慢与偏见的小说解读【第三篇】

今早凌晨1:45正式熄灯,早8:15正式起床。

是因为看小说看得很晚。《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想象以后诸如此类的事情应不会少啊,但看的应该是课内书。

其中伊丽莎白和达西使我最喜欢的两个人。而简使我最想成为的人。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达西,可能是由于我与性格与他有些相似的缘故吧。

一开始,他给人的形象并不是那么的好,有一种瞧不起人的傲气,这可能与他看透了人与人的虚伪,所以觉得真正值得他欣赏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可是从小说中其他的一些人物来看,他的感觉又不尝不是正确的呢?贝内特夫人及小说中的好几个人物形象都有势利卑微的毛病,而像贝内特家中的几个小姐妹粗俗放荡。正因为他善良真诚的品性,所以对于他所认识的人的品性有很高的要求。他很少说话,他说话时也总是带着评论家的语气,贝内特一家的几个姐妹在他眼中是没有高贵可言的,所以他的性格有一些偏激。

非常自信的他在受到伊丽沙白的数落之后,逐渐明白了自己性格的弱点,所以后来也变很随和,而且说话做事彬彬有礼。他的性格的突变是爱的结果,爱的力量是巨大的,正是由于他对伊丽沙白的爱,爱的挫折使他认识到自己的弱点,从而实现了质的飞跃。

他对爱情的观念由柯斯林变成了彬格莱。在生活中,有许多男子他们不也是有着许多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吗,可是他们总是固执己见,即使有了失败的爱情也不去分析自己的性格弱点,让爱情一次又一次地擦肩而过,这是多么的令人惋惜啊!

傲慢与偏见的小说解读【第四篇】

在《傲慢与偏见》这本书里,mr。bingley的妹妹强烈反对mr。bingley计划和jane结婚,因为jane是benn-ets的大女儿,而benn-ets家里没有钱,一年才挣5000英镑,养活一大家人,并且社会地位比bingley他们家低。由此可见,一位不太富裕的女人想要嫁给一位有钱人,还是有很多障碍的,由于这些社会关系的影响,是不允许他(她)们结婚的。

《澳门与偏见》这本书里面还透露出另一种现实,就是幸福的生活需要积极去争取,不论能否争取到,只要有机会就要去争取。这一点写的很积极。在职场中多年的我,反省自己,我曾经有很多可以提升我自己生活层次的机会我去积极争取了没有?结果是没有,在职场多年就形成了一种惰性,这种惰性让我总是想着我不是在为我自己而工作,这是错误的。我现在依然记得我几年前去创维面试硬件工程师的经理给我说的一句话:“一个人是否是一个精英,在一个岗位上3年足以看出来,而不必要看出生。”当时我出来社会上已经超过3年了,他的眼里,只能给我指一个方向。我后来很快理解了这句话,回忆这几年的时间,我依然没有成为一个精英。

当然,《傲慢与偏见》这本书也有不足,可能是由于时代的差异与社会形态的差异造成,我现在对于当时的社会的无法理解透彻,书中的故事情节处处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方式对人的影响,看不到社会保障体系的踪影,所以处处需要有钱才能有安全感。现在的社会不一样了,思想不一样了,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本世界文学名著,《澳门与偏见》渐渐产生了时代局限性。

作为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一位读者,我们还是要好好吸收其精华,变作自身进步的能量!

傲慢与偏见的小说解读【第五篇】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作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

其实这本书,在初一时已经接触过了,但当时对于剧情的繁杂很没有耐心,看了几章就没有了兴致,便一直搁在一旁,直至今日才重新拾起。

不过再看开头几章时还是觉得很无趣,到后来明白才这里是在为以后的情景埋伏笔。一眨眼,三十几章已经过去了,人物的性格也很明显地被作者刻画出来了。

这本书中似乎只有两种人:聪明的和愚蠢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骗子韦翰也许除外。他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讨人喜欢”的仪表,迷住了伊丽莎白,不停地为自己洗刷冤情,中伤达西。可笑他的话里充满破绽,而聪明过人的伊丽莎白虽能与彬格来小姐辩驳,与咖苔琳夫人顶撞,却还是被韦翰牵着鼻子走。

说实话,我并不认为伊丽莎白被骗说明他是一个”愚人”。人,总是先入为主,达西先生傲慢、无礼的样子早已进入伊丽莎白的头脑,还怎么对他产生好感?对于旁人的点评又怎能轻易的置若罔闻?对达西产生偏见是很正常的。

傲慢与偏见的小说解读【第六篇】

傲慢与偏见当然不是什么特别坏的东西,至少于我来说并不是。它们当然有不好的影响,地域黑,种族黑,还有鄙视链,拿读书人来说,读武侠的看不起读言情的,读青春文学的看不起读武侠的,读村上春树的看不起读青春文学的......但我依旧觉得它们的存在很有必要,以前总有人说我太过自以为是,那大概是我初二到高一的时期,那时候我特别喜欢炫耀卖弄学识,对历史想法在那个年纪的人群和老师的严重也显得很偏激。但我还是感激自己能在那个阶段受到别人的启发,爱上文学和历史。这让我成为了唯一的那个人,我有独立的思想。人一旦拥有一些东西,就会上瘾,傲慢和偏见也会上瘾的,像是鸦片,有时候并不是幻觉,我们能察觉清楚察觉到别人的愚蠢和无知。如果下了正确的判断,那就应该换个说法,那是明智,证明自己是个睿智的人。如此可见,这的确是种难以明状的感觉。

虽然我上面的话过于偏激,但这恰恰证明我就是一个充满傲慢与偏见的,六根斑驳的俗人。虽然我也很可能那么做,但我就是看不惯一群脑残为了谈恋爱几年下来不得安宁的故事。

接下来轮到我的感性发言,我当然是一个充满感性的,中二的年轻人。要是问我对爱情的看法,我当然会给出很中二的回答,比如我认为只有两个善良并且智慧的人在一起,才能有几率收获幸福。但现实很残酷,大多数情况下,一对情侣,至少有一个脑残,书里的人像达西,简伊丽莎白那种的当然是,明明当面几句能说清的话非要拖那么久,搞得天下不太平。当然这是小说,小说历的家庭和社会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触发剧情。在现实中我当然也是这种人,就像我一看见长泽雅美那张脸,别说她是神经病了,就算我每晚有生命危险我都愿意和她结婚。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遭到拒绝,老实说这很难想象,因为班纳特太太一心想把她们嫁出去,更别说达西是富豪公子,虽然有误会的成分,但伊丽莎白主要是觉得达西太傲慢,太装,身上的阶级性太重。拒绝他两次,直到达西谦逊得多了以后两人才结婚。这其实对于一部爱情小说来讲相当难以令我理解。倘若伊丽莎白因为达西的傲慢而存有顾虑和厌恶不愿结婚,后来又结婚了。从这些情节看起来,爱情的成分好像不是特别重要,伊丽莎白对婚姻的稳定性的要求高于对某人的好感,简和宾利也是,都在追求一种相敬如宾的状态。

我试图用文字解释爱情的荒唐。其实也不用我解释,爱情本就是荒唐的,人人都知道,就像我爱长泽雅美,但是十年后她年老色衰后我就不会那么喜欢她了……我不认识她啊,我们没有共同的记忆,没有一起游过西湖,登过雪山,没有一起从街头走到街尾,更没和她牵过手,睡过觉,生过孩子。我当然没有机会那么做。这也是爱情的可贵处,爱情本身是记忆的表现,因为有了时间和记忆,两个人之间羁绊越来越深重。可能回有孩子,可能没有,可能彼此误会了很多年后重逢也就解释清楚凑合过。这都是爱情的意义,时间的意义,爱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时间能赋予它意义。文字本身就只是一个个没有意义的符号,但当曹植喝醉了酒哭着写下洛神赋的时候,文字就意义非凡了。

傲慢与偏见的小说解读【第七篇】

读了简·奥斯汀写的《傲慢与偏见》,我有一种想再看一遍的冲动。有太多美妙的感觉让人回味无穷。这部小说讲述了四对恋人的婚姻和爱情故事:伊斯特林和卡洛蒂的结合讲述了利益和找到一个家,丽迪雅和韦翰的轻浮和放荡的结合,简和彬格莱的平静和温柔的结合,最值得称道的是达西和伊丽莎白在摆脱傲慢与偏见后的结合。他虽然反映了贵族情怀和婚姻故事,但其中渗透的婚姻道德观念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我最喜欢的角色是达西。也许是因为我的性格和他很相似。一开始,他的形象不太好。他看不起人们的骄傲,这可能是因为他看穿了人们的虚伪,所以他觉得真正值得他欣赏的人太少了。但是从小说中的其他一些人物来看,他的感觉对吗?贝内特夫人和小说中的几个人物都有势利和卑微的问题,就像贝内特家里的几个小姐妹一样,她们粗俗放荡。

由于他善良真诚的性格,他对所认识的人的性格有很高的要求。他很少说话,总是用批评的语气说话。贝内特家族的几个姐妹在他眼里并不高贵,所以他的性格有点极端。在被伊丽莎白责骂之后,他逐渐明白了自己性格的弱点,因此变得非常随和、有礼貌。他性格的突变是爱的结果,爱的力量是巨大的。这正是因为他对伊丽莎白的爱。爱情的挫折使他认识到自己的弱点,从而实现质的飞跃。他的情感观念从科斯林变成了彬格莱。在生活中,有很多男人。他们不是也有很多缺点,但他们总是很固执。即使他们有失败的感觉,他们也不会分析自己的性格弱点,让自己的感觉一次又一次地过去。多么遗憾啊!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也很可爱。她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所以她不受普通人的约束。起初他喜欢的不是达西,而是他对韦翰的钦佩,韦翰文雅而坏。然而,她在不断成长,从她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她自己的理性中不断成熟。达西的信是小说的重点。这使她改变了对达西的看法,并逐渐爱上了达西,她过去坚决拒绝了达西。

她的个性非常鲜明。她是如此聪明、活泼、机智,这使她不像她姐姐那样犯同样的错误。她不仅外表漂亮,而且有良好的品德。我认为她后来喜欢达西的原因之一是,她在冤枉达西后感到内疚,这变成了她对达西个性的钦佩。如果要说她的价值,我认为是她开朗活泼的人格魅力。她敢于对待蔑视家人的人,因此她不仅坚决拒绝达西傲慢的求婚,而且还斥责了他。后来,当她爱上达西时,她表现出了简在凯瑟琳夫人的阻挠和干涉下所没有的坚韧。她主动为自己的幸福而奋斗。与那些娇嫩、成熟、爱而不爱的人相比,她的精神是多么宝贵。

伊丽莎白了解韦翰的真实面目,目前对他充满了好感。然而,她的姑姑说,这样一个年轻人不会一辈子幸福,因为他没有财产和稳定的收入。伊丽莎白理解这种观点,并主动克制自己的感情。

傲慢与偏见的小说解读【第八篇】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这是英国著名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的开篇1段话,引出了一段发生在十九世纪初英国的关于爱与价值的经典故事。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正如她自己所说,是在两寸象牙上细细的雕刻。这部反映婚姻问题的小说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作品生动的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其社会风情化似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她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的小说家,在英国小说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家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对爱情对婚姻的想法:单单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以金钱为目的的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在书中,女性的社会角色是很明显的,即便是有钱的太太、小姐们,充当的角色也只是家庭主妇而已。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现象十分严重。那里的每一位太太在后半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嫁女儿,让她们未来在丈夫的资产庇护下得以生存。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在当时的金钱社会中得以舒适生存的唯一办法是,出生前就挑个名门旺族,但这仅凭机缘,更多不幸出生于普通家庭的,便只能向生活屈服。可悲的是,她们从不发现这是社会的弊端,而一直认为是自己出身贫寒。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就像是花瓶,等着有一天被一位出手阔绰的人买走,仅凭运气,与爱情无关。这便是那一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婚姻怪圈只是她金钱至上的一个体现。社会的不平等性在成了那一时代的婚姻典型,享受爱情是一种奢侈。出于当时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班纳特一家的五个姑娘和他们神经痛的母亲生活的一个重心就是嫁人,最好是能嫁给富有的年轻单身汉。这些中产阶级出身的女士活着的目的就是想嫁个好丈夫,而无所谓生活。班纳特太太是一个神经质虚荣心十足的女人,将每个女儿嫁出去是她这一生唯一的大事却从不费心管教女儿的举止,而班纳特先生是个顾家的老绅士,却放任妻子和女儿的不得体行为,宁愿躲进图书室寻求平静。简·班纳特是班纳特家的大女儿,容貌美丽、性情温柔、沉静;伊莉沙白·班纳特是班纳特家的二女儿,个性活泼大方、聪慧与美貌并俱;三女儿玛丽容貌不若其它姊妹出色,因此便在品德及知识上用功,但也造成她的自大态度;排行第四的凯蒂个性浮华,与小妹丽迪雅最热忠跳舞,举止常失礼而不自知;小女儿爱慕虚荣、注重享乐、跳舞和与军官斗闹取乐是她生活的唯一目的。作品中,作者并没有说五姐妹追求爱情,也没描绘爱情的模样,而是通过四段婚姻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婚姻是美满的,而什么样的婚姻的徒有其表的。

傲慢与偏见的男人们,达西与宾利一表人才,出身高贵,家底殷实,堪称完美,于是完美的那两段婚姻当然属于他们,威科姆外表非常出众,但是个出身卑微的穷小子,因此也只能配一段失败的婚姻,而腐朽的令人作呕的柯林斯,还好有体面地工作和不错的家产才不至于孤独终老,长相普通的老姑娘夏洛蒂跟他共筑一段有名无实的婚姻。虽然说达西和宾利完美的人品也好,但作者着墨更多的是他们的身份地位和财产,连教养也是前两者的连带物。虽然这让人很难接受,但在那个年代有这样婚姻,这样的看法,却很自然。

看完第一遍的时候我觉得这部小说很浅显。像是灰姑娘童话的后生,又像是现在诸多偶像剧的前生。看看现在的偶像剧,一个多金、帅气又傲慢的“富二代”碰上一个贫穷、自尊心强的“第二眼美女”,美女由于富二代的傲慢而对他产生了偏见,不过在不断的交锋过程中,彼此发现了保护膜后面的彼此,然后相爱了。

不过再仔细读上两三遍却发现了这书中隐没的冰山主体。书中,达西代表着“傲慢”,伊利莎白代表着“偏见”,他们一开始就都能被自己的情绪所牵引。接着一连串对达西不利的流言,更让伊利莎白对达西反感。当达西向伊利莎白求婚而遭到拒绝时,他说了一句:“要是我刷一点手段,把我内心的矛盾掩饰起来,一味的恭维你,使你相信我无论在理智方面、思想方面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对你怀着无条件的纯洁的爱,那么也许你就不会有这些苛刻的责骂了。可惜无论是怎么样的伪装,我都痛恨。”达西没有为了讨好伊利莎白,而改变他的傲慢性情。伊利莎白也表现了很真实的自己,彼此都不刻意去营造给人的印象,表现出了最真实的一面。伊丽莎白几乎齐全了所有女性的优点,她聪慧机敏、可爱俏皮、善于思考、爱憎分明、开朗活泼、敢说敢做??在那样一个社会环境下,人人都希望嫁个有声望和地位的丈夫,她虽优秀但她不,她勇敢的不畏世俗,她敢于正面对待瞧不起她们家族的人,勇敢的拒绝自己当时还并不喜欢甚至厌恶但尽管富有的西达的求爱,勇敢的突破世俗观念拒绝母亲强烈推荐的克斯林的求婚,勇敢的认清对西达的误会并对他和对他的感情重新定位,当她爱上达西以后,又勇敢的面对达西舅妈凯瑟林夫人的羞辱,勇敢的和达西一起努力说服自己的父母而去实现自己的幸福。她表现出一种简所不具有的刚毅。她主动争取着自己的幸福,比起那些娇柔造做、有爱却不爱的人,她的这种精神是多么的可贵。而达西也是历尽“艰难”,他首先爱上了对他无好感甚至厌恶感一直增加的贫家女子,在终于鼓起勇气前去求婚的时候却遭到拒绝,这对一向高高在上的他来说不仅仅是求婚的失败,更是一次人格的巨大挑战。本以为他会怒斥伊丽莎白,没想到他做的却是反思自己,并在心爱的人误会他的情况下依然选择默默的帮助她。最后的达西也算是“守的云开见月明”,终于与爱人化解误会,长相厮守。

傲慢与偏见是人性弱点中最常见的,但往往是最常见的弱点,也最容易扭曲人性,使人失去理智。每一个人其实都很容易被自己的主观印象所驱使,因而容易对别的人下不正确的注解,进而造成了彼此之间的误会。一个人所给予的第一印象固然可以影响到很多事,但并非一定不会改变,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理智的区了解。人是不能以富贵而分贵贱的。做人在人格上,学识上和教养上天生自然是平等的,没有可以以后来的经济富有,地位高巨而傲慢鄙视他人。同时也不能以经济上的贫困而自卑,我们处理事情前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冷静的头脑。

英国学者有句名言:“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伊丽莎白,五千金中最理性的一个,理所当然的,她获得了奥斯汀笔下最美满的一桩婚姻。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傲慢与偏见的小说解读【第九篇】

《傲慢与偏见》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傲慢的达西与对达西有偏见的伊莉莎白的爱情故事。达西出生贵族,而伊莉莎白则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较富有的普通人家里。他们相识在达西的朋友宾利的避暑山庄里。一开始,达西就爱上了美丽,聪明的伊莉莎白。可是,伊莉莎白并不喜欢达西,甚至是厌恶达西。伊莉莎白一开始就对达西有偏见。所以,前面只能说达西先生在单相思。后来,在伊莉莎白的表哥的家里,只有达西和伊莉莎白的时候,达西向伊莉莎白表白了。伊莉莎白虽然拒绝了达西,但是她发现,自己以前一直错怪了达西先生,很是愧疚。后来,伊莉莎白发现自己爱上了达西。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18岁那年,在同桌的极力推荐下,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当时,我不解莉迪亚与威克姆欲望和冲动的爱情;讨厌夏洛特与柯林斯金钱和权利的爱情;向往伊莉萨白与达西纯洁和美好的爱情。

28岁那年,又一次拜读这本书,我喜欢达西和伊莉萨白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我希望大家少一些成见,多一些谦让和鼓励,我想这样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快乐。有些时候我们难免会言不由衷,但我们一定要坚持立场本分的做人。我们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就好。

至今38岁的我,再一次拜读这本书,我钟情于达西对爱情的坚持不懈。要是第一次被伊莉萨白拒绝后,他气馁的话,岂不是断送了自己的终成幸福,他与伊莉萨白美好的爱情也就此结束。其实,人生之中,不凡有许多的结束,或许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无论成败,皆有所获,成功得到成就,失败取得经验,以作为下一次成功的要素。因此再多的挑战,都必须迎面接受,决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在追求人生目标中,不是经常如意,但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面对现实,在失败里,过错是难免的,因为经验累积不够,如果勇于面对,检讨过程,将能通向成功。正如伊莉萨白开始对达西心存偏见,而对威克姆心存好感,这是她对生活经验累积不够所至。明理事情真相后,她勇于面对以前的过错,最后与达西终成眷属。所以,种种的失败是未来成功之母,过程中的经验,将是日后成功的基础。铁杵皆可磨成绣花针,那么人生中的一点挫折考验,也是在雕琢我们,带领我们走向完美,也就是成功。俗话说: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人生不过如此,各种的考验皆是使自己成长。唯有经得起考验的人,才能成功。

这本书我看了好几遍了,每看一次,对书中内容的体会就更深些。

傲慢与偏见的小说解读【第十篇】

[摘要]冯友兰在《贞元六书》中系统论述了其对艺术的独到见解。

艺术创作须致力于“以技进道”,基于对宇宙、人生和本然艺术的深刻觉解,努力寻找最佳的艺术表示,其最高境界是“技进乎道”;艺术鉴赏须对艺术品多元评判,既要移情入境,又要超然旁观,要根据艺术的本然样子、多数人的观感和时间的标准来对艺术品进行评判;艺术功用要力求“美善相乐”,实现艺术作品调情理,敦教化,引发善的道德行为的社会效果。

这些艺术观点对今天的艺术生产和艺术发展仍俱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冯友兰,艺术思想,艺术创作,艺术鉴赏,艺术功用。

抗战时期,冯友兰在颠沛流离中努力构建着自己的哲学体系。

这个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其思想精髓统汇于其代表作——《贞元六书》之中。

冯友兰在书中全面论述了其对宇宙人生、世间百态的看法,其中包括对艺术创作、艺术鉴赏、艺术功用的独到见解。

本文将对他的这些艺术思想进行考察,以期对当今的艺术生产和发展有所助益。

一、艺术创作:致力于“以技进道”

(一)艺术创作须基于对宇宙、人生和本然艺术的深刻觉解。

冯友兰认为人对某类事物有觉解,这类事物便对人有价值,有意义;觉解的程度愈深愈多,它对人的价值便愈大,意义便愈丰富。

并根据人对宇宙人生觉解的程度不同,将人划分为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每一重境界都有其独特的内涵。

艺术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人类活动,它与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密切关联:精神境界愈提升,其对宇宙人生的觉解便愈全面愈深刻,其对世间事物所属某类某性之特点的体认便愈明晰愈真切,对创造性的艺术创作便愈有利。

且境界的提升,还有助于创作者突破先天才力的限制,在精神方面臻于自由解放,这对于讲求气宇融和、精神洒落的艺术创作来说大有裨益。

当然,艺术创作也离不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的深度广度,常决定着创作主体对宇宙人生和本然艺术的觉解程度。

因此,艺术创作不能“凭虚别构”,而应立足实践,在实践中观察自然,体验生活,思考人生,把对生命的理解融入到艺术创作中。

而所谓“本然艺术”,则是指艺术的内在之理。

冯友兰认为,万物皆有其理,艺术也不例外,其内在之理就是“本然艺术”。

艺术又分很多别类,每一别类“都有一本然底艺术作品,与之相应”。

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都须以这一“本然底艺术作品为其创作的标准”。

凡艺术作品,“若有合乎其本然样子者,即是好底;其是好之程度,视其与其本然样子相合之程度,愈相合则愈好。”因此进行艺术创作时,创作者须对本然艺术有深刻的体认了解才行,同时要将自己暂时置于旁观者的位置,以虚静之心进行艺术创作,这样可更好地“心赏”事物,构思意象,运用高超技艺将事物的神韵、意境表现出来。

(二)艺术创作要“抗志希古”,努力寻找“最好表示”。

一个民族的艺术,始终处于生长发展之中,有生长发展,便会有更新变化。

时间是最好的选家,“经过它的法眼以后,未经它淘汰底,都是好底作品。

”后人进行艺术创作自须大力借鉴前人优秀成果,努力融合前人创作经验。

所以冯友兰提出艺术创作要“抗志希古”,“以经过时间选择底作品为法”,继往开来,推陈出新。

对待民族的传统文艺,既不能抱残守缺,泥古不化,又不能妄自菲薄,空言创新,而要把它当成“活底东西,养育培植,叫它生长发展。

”冯之所以有如此观点,是因为他对民国时期文艺创作欧化的倾向非常不满。

他认为文艺创作可以现代化,但不可欧化。

欧化尽失民族特色,且不易为民众所了解,很是可鄙。

艺术家们要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使民族文艺得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焕生机。

此外,艺术创作还须努力寻找“最好底(艺术)表示”。

他认为“人在某种情形下所有底某种情感,在某种文艺中用某种方式,只有一个最好底表示。

”这个最好的艺术表示能最佳地揭示事物所属某类某性的特点,亦能最传神地表达艺术的气韵和神魄。

因此,艺术创作要在对宇宙人生和本然艺术深刻觉解的基础上,对传统文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并努力寻找那个最佳的艺术表示。

(三)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是“技进乎道”。

在中国哲学和艺术领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技道之辨”。

冯友兰认为,“技进乎道”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其中,“道”既是宇宙论中的最高理念,又是人生观中的理想境界;而“技”则是形上之“道”的具象体现,又是进于理想境界的有效途径。

冯认为,道可思不可感,而世间实物却可感可觉。

进乎道的艺术就是借助高超技艺,以艺术表示的形式,将创作主体对事物赏玩的经验展示出来,使受众在欣赏玩味时能有所觉解,从中悟道。

进乎道的艺术应如庖丁解牛般心手相应,指与物化,达到以道驭技、以技致道、技中见道、技道相融的理想境界。

且事物是极其复杂的。

每一事物其所属之类、所有之性,不知凡几,所以表示一事物个体特点的艺术只是末技,不能进于道,而表示一事物所属某类某性之特点的艺术,才是进于道的艺术。

因为后者能用可觉的事物将那不可觉的“道”表示出来。

文学讲求“言外之意”,音乐追寻“弦外之音”,绘画构建“画外之境”,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技进乎道”体现出来的是一位艺术家的“最高艺术精神”。

艺术创作既要将艺术经验化作创作实践,又要深化对宇宙人生的认识,提升精神境界。

二、艺术鉴赏:坚持多元评判。

(一)艺术鉴赏要“移情入境”,也要“超然旁观”。

冯友兰认为,艺术鉴赏首先须对艺术品做一番“理智底了解”,“同情底了解”。

所谓“理智底了解”,就是对艺术的内容、形式、风格、特点等艺术生产的要件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以此作为评判艺术品的根据。

如果缺乏这种了解,便不能很好进行艺术感知和艺术想象,也无法成功地对艺术品作出回应。

而所谓“同情底了解”,则是因为艺术品通常是艺术家在一时一地特殊情境中有所感而作的成果,如不对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有完全的明了,则不易进行评鉴。

因此,艺术鉴赏必须设身处地,了解艺术品的创作情境。

这种“同情底了解”,其实是孟子“知人论世”说的进一步引申和发展。

冯友兰据此提出了艺术鉴赏的具体路径:要“目观”,也要“心赏”;要“移情入境”,也要“超然旁观”。

所谓“目观”,就是以感官观物,所谓“心赏”就是对艺术品进行赏玩。

冯在这里特意指出,艺术鉴赏不同于纯理智的哲学思考,因其带有情感,所以不能“心观”,只能“心赏”。

而“移情人境”是指好的艺术品通常会引起欣赏者一种情感经验,此情感经验与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经验相通或相合,是引起双方情感共鸣、思想共振的原因所在,所以艺术鉴赏要通过移情进入到艺术作品情境中,用心赏玩其中的意境和神韵,达到物我两忘、主客合一的完美境界。

譬如欣赏绘画要能产生一种人在画中游,情随景迁的感觉。

“移情入境”注重发挥鉴赏主体的感性直觉,“以意逆志”,将主体情感经验投射到审美客体中,消除主客体之间的距离感,从而“悟”入境界,产生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

而所谓“超然旁观”则是指在艺术鉴赏“移情人境”的同时,亦能对艺术品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将自己置于旁观者的位置,对艺术品的意蕴、创作者的经验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品味,从而深化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巨大飞跃。

冯友兰的艺术鉴赏观就是建立在其对宇宙人生和本然艺术的深刻觉解基础之上,体现的是其对艺术心理的深刻洞见。

(二)艺术鉴赏要根据艺术的本然样子、多数人的观感和时间的标准来对艺术品进行评判。

在冯友兰看来,评判艺术作品的标准既客观,又主观,两者不相矛盾,因为“有许多理,其中本涵有可能底主观的成分。”具体言之,其评判艺术作品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合乎艺术本然样子”的标准。

好的艺术作品能“使人感觉一种境,而起与之相应之一种情,并能使人仿佛见此境之所以为此境者,此艺术即是有合乎其本然样子者。”凡合乎艺术本然样子的艺术作品,便是好的艺术作品;相合程度愈高,则艺术作品愈好。

好的作品能以人类共通的情感经验打动人心,产生一种相应的情境,引起情感上的波澜。

这种艺术感染力往往亘古弥新,具有穿越时空、永恒的生命力。

二是多数人的标准、一般人的标准。

凡艺术作品能感动一般平民大众,使其内心有所觉解,进而产生一种善的道德行为的',便是好的艺术作品,反之亦然。

但是现实生活中常存在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一件艺术作品因受时地所限,狃于所习,而不能很好地为多数民众所感知,所了解,即所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者是也。

那么对于此种艺术作品,又该如何评判呢?冯友兰对此提出了第三条标准:时间。

他认为,可将这些一时有争议的艺术作品留待后世去评判。

当然这后世公论,自然仍是一般人、多数人的看法。

若这些作品在后世仍不能感动一般大众,永远和寡,则这些作品便不是好的作品,而只是创作家或宣传家的空谈妄想而已。

可见,冯友兰在评判艺术作品时,非常注重对其所处时空环境的具体考察,这合乎其对艺术品抱持“同情底了解”的一贯态度。

三、艺术功用:力求“美善相乐”

(一)艺术可以调情理、敦教化。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认为,艺术创作要“发乎情,止乎礼”,讲究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注重艺术的社会功用。

具体来说,艺术之于人的力量是感动。

所谓感动,是指美好的艺术能以情感人,在潜移默化中驱人为善而不自觉。

“使人有知识靠教,使人有道德靠化。”任何一种艺术都有教育的功用,都可作为教育的工具。

就个人而言,艺术可以调情理,悦身心。

好的艺术作品往往陶冶性情,美化心灵,形塑思想,造就健全人格。

孔子曾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王羲之亦说美好事物能“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所以说,好的艺术作品能给人以一种美的体验,使人在颐养身心、汲取知识的同时有所觉解,有所感悟。

而就国家社会而言,艺术的教化功用则更大。

它可以厚人伦,敦教化,易风俗,对个体、对群体皆大有助益,值得每一个社会成员去用心体验,倍加珍惜。

(二)美的艺术作品可以引发善的道德行为,实现“美善相乐”的社会效果。

冯友兰认为,艺术作品是美的,道德行为是善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美的艺术作品往往引起善的道德行为。

这是因为:首先,美的艺术作品通常深具民族特色,广受民众欢迎。

“一个民族,只有对于它自己‘底’文学艺术才能充分地欣赏,只有从它自己‘底’文学艺术里,才能充分地得到愉快。”因此只有深具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才能历久弥新,才能感动民众,才能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其次,美的艺术作品往往反映社风国风,体现时代精神。

冯友兰认为,“某一社会于某一时有某一种社风,某一国于某一时有某一种国风。”其所以强调“某一时”者,是因为社风国风常更新变化,时代精神亦随时转移。

艺术生产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才能尽善尽美。

“一时代的大作家,即是能将一时代的平民文艺作得最好者,惟因其如此,所以他的作品,才是活底,才是中国底。”美的艺术作品应该“广接地气”,反映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精神,满足民众需要。

第三,美的艺术作品能够适宜社会生活。

美的艺术作品“能使人觉有一种境而引起一种善底情”。

这种善情适宜于社会生活,并能激发民众将情感所得物化为道德实践。

总之,美的艺术作品可以打动人心,引起人们精神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振,使人在潜移默化中迁善而不自觉,将内在的精神体验化作外在的道德实践,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冯友兰把这种“用美底艺术作品,以引起道德底行为”的社会效应称之为“美善相乐”。

这种“美善相乐”的艺术观点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注重和谐,讲求美善统一的辩证思维,反映了冯友兰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深刻理解。

冯友兰的艺术观点对今天的艺术生产和艺术发展仍大有启发和借鉴。

当前,我国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大艺术工作者身处其间,自应加强修养,提升境界,在立足社会实践基础上,大力推进艺术创新,制作出更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艺术精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質文化需要,努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48 3070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