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面前不低头 敢把荒漠变绿洲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内蒙古考察调研。每次,都会讲到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三北”工程开始实施的1978年,正值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只争朝夕的时代大潮下,党中央极富战略定力和历史远见地将目光锁定至下个世纪的2050年,擘画了一个跨度73年的宏大工程。
内蒙古横跨三北,荒漠化防治战线长、任务重,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防沙治沙工作。要坚决打赢标志性战役,确保如期完成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任务,配合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漠中正在铺展的绿色,成为美丽中国的生动注脚。
起步—造林治沙
驱车穿行于赤峰市敖汉旗南北,村庄与大山被树木覆盖,已看不出昔日黄沙漫天的模样。在70年的治沙征程中,几代敖汉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见证了敖汉旗由黄变绿的艰难嬗变。
“沙进人退”是敖汉人不堪回首的历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敖汉旗沙化土地面积达259万亩,沙区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一半。“农民在房子里晚上睡觉时好好的,第二天早上流沙堆满窗台,顺着窗缝就能流到炕上,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要清理炕上的沙子。”沙区百姓对此深有体会。
严酷的现实,坚定了敖汉旗人民根治沙害的决心和信心,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改善生态环境和生存、生产、生活条件的防沙治沙大决战。敖汉旗有近60万人,其中50万人进了荒山荒漠,他们套上驴车,拉上干粮和行李,一年干三季,入冬才歇工。
“在北部流沙区,把豆秸铺在沙丘上,下面撒上草籽,第二年蒿草成活,一棵一棵移栽在沙丘上,再在上面种柳树。在南部山区,植树前要开展小流域治理……”对敖汉旗三义井林场工人来说,这些都是在治沙工作中摸索出的经验。
经过敖汉旗几代人几十年如一日植树种草,治理荒漠化,敖汉旗现有林面积达到580万亩,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6倍、是1978年的倍,森林覆盖率达%,是“全国人工造林第一县”“全国人工种草第一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再造秀美山川先进旗”。2002年6月,敖汉旗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生态环境“全球500佳”荣誉称号20xx年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
从满眼黄沙的不毛之地到郁郁葱葱的绿色屏障,这是一笔经济账,更是一笔多赢的生态账,敖汉大地上,绿色果实处处喜人,昔日黄沙换上新颜。
攻坚—沙海绿洲
从漫漫黄沙中,谋求绿色生存空间,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在敖汉的治沙史上,每一抹绿色的背后都有一个奋斗的故事。
敖汉旗总土地面积1245万亩,现有林面积580万亩,森林覆被率达到%,森林蓄积量760万立方米。草原面积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20xx年全旗林草产值达到亿元,农牧民年人均林业收入2000多元。
多年来,敖汉旗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全力培植林产品精深加工、水果经济林、林下经济、草产业、碳汇、生态旅游等林草六大主导产业。
敖汉旗山杏林保存面积113万亩,其中结实面积85万亩,年产山杏核8500吨,产值可达8500万元;沙棘林保存面积16万亩,年产沙棘果4800吨,产值可达4800万元。全旗现有林产品深加工企业4家,其中内蒙古沙漠之花生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门从事沙棘、杏仁系列产品的研发,目前已形成了以沙棘果汁饮料、野山杏仁饮料、沙棘油为主体的产品体系。
敖汉旗林下经济产业以林下间种和林下采集食用菌为主,为充分发掘利用敖汉旗丰富的林地资源,近年来敖汉旗积极发展林药种植业,依托祈蒙股份有限公司和延泽药业有限公司,积极筹建集中蒙药材种植、采收、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中蒙药材全产业链。20xx年全旗林药间种面积达5000多亩,主要分布在黄羊洼镇、古鲁板蒿镇、四道湾子镇、三义井林场、双井林场等地,主要栽植品种有苦参、黄芪、北沙参、赤芍、苍术、甘草、防风等。
敖汉旗现有草地面积万亩,其中天然牧草地万亩,人工牧草地万亩,其他草地61万亩。20xx年,天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天津津垦牧业集团有限公司入驻敖汉旗,成立了内蒙古津垦牧业有限公司,现阶段主要从事牧草种植,正逐步打造集种植、养殖、畜产品加工、有机肥生产、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
20xx年,敖汉旗委、旗政府决定开发林业碳汇项目,通过考察选择了北京天德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敖汉旗开发碳汇项目合作伙伴。目前,全旗已完成了碳汇项目地块外业小班数据调查和内业数据整理工作,为碳汇项目制作设计文本提供了基础数据。
8000年的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已打造敖汉温泉健康城森林康养基地等多处休闲旅游场点。
蝶变—绿富同兴
20xx年11月,敖汉旗林草局经逐级推荐评选,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
1978-2000年的23年间,敖汉旗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一、二、三期建设工程,完成营造林380万亩,100万亩农田、150万亩草牧场实现林网化,带网片、草灌乔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初步形成。
2001-20xx年的10年间,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完成营造林178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20xx-20xx年的10年间,面对部分林分退化的严峻现实,以提升林分质量,调整树种结构为重点,减少退化林分100万亩,新增鲜果经济林万亩,文冠果木本油料林8万亩,樟子松基地万亩,实施山杏改接扁杏7万亩,沙棘抚育改良万亩。
科技的全程支撑,是科学治沙、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以后,敖汉林草人发明、制造和应用了开沟犁造林技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造林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30%以上。在此基础上,敖汉旗提出了“不整地、不造林”的技术措施,形成了深沟大坑整地、良种壮苗、苗木保湿、浸苗补水、适当深栽、扩坑填湿土、分层踩实、培抗旱堆等八个以开源节水为中心的抗旱造林系列技术,在三北地区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千秋大业,任重道远,敖汉人将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他们知道,治沙造林,营造绿色长城是跨世纪工程,驰而不息,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