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原文及译文实用4篇
【导言】此例“《前赤壁赋》原文及译文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苏轼前赤壁赋1
黄州位于长江北岸,赤壁在黄州古城之外。那时候,我家住在黄冈地委大院内,向西穿过全城唯一保存完好的青石板路,迎面可见黄州的古城门――清源门。城门洞开着,任时光荏苒,城是古城,门是古门,砖是古时之青砖,上面生长着青苔,仿佛岁月的遗痕。
出了城门便见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崖石赭赤,形若鼻悬”,人们称它为赤鼻矶。又因“断岸临江”,亦被称为赤壁。清代康熙皇帝为了将其与赤壁之战(今湖北蒲圻市)的赤壁相区别,赐名东坡赤壁(亦“文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眉上。
在我的记忆中,早前黄州赤壁公园的周围是菜地,门票很便宜,游人稀少,园内十分清静。闲暇时,我经常走进公园,背靠着放龟亭的廊柱上看书,任时间在字里行间中流淌。
令我耳熟能详的,便是黄州人津津乐道的苏轼在黄州的诸多传说。如苏轼耕种的荒地,苏轼种下的青竹,特别是苏轼烹饪的红烧肉,苏轼做的饼,如今都被冠以“东坡肉”、“东坡饼”而家喻户晓,代代相传。
而眼下,昔日长江之水流经赤壁的那种惊涛裂岸、水落石出、山高月小的景象已不再现。如今长江退出五里之外,让出一片宽阔的江滩,勤劳的黄州人辟江滩为广场,开渠引水,环绕赤壁,又在广场上修建了许多仿古建筑,增加了不少的游览项目。园内是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
那背靠群山一脉、面对滔滔长江的矶头上,竹木参天,楼台亭阁,气势恢宏。始建于西晋初年的古建筑群落,即二堂(二赋堂,雪堂)、三楼(栖霞楼,涵晖楼,挹爽楼)、二阁(碑阁,留仙阁)、一斋(慨然斋)、一像(东坡塑像)、一峰(剪刀峰)、九亭(放龟亭,睡仙亭,坡仙亭,酹江亭,问鹤亭,快哉亭,览胜亭,望江亭,羽化亭)依山势而蜿蜒,参差错落,古朴典雅。最是那碑阁四壁,镶嵌着清光绪年间摹刻的《景苏园帖》,计石102方,均由苏轼所书各体中之精品,笔润而韵胜,风格秀逸豪宕。
黄州赤壁的声名远扬,源于北宋文坛泰斗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贬谪到这里做团练副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从“杜门念咎而已,平生亲识亦断往还”的消沉中摆脱出来,恢复到豁达、乐观的性格。每有闲情,常与友人泛舟壁下,借明月、清风、激流、碧波抒怀壮志,给后人留下了辉耀古今、风格豪放的词赋佳作。林语堂赞道“坡这位天纵大才,所给予这个世界者多,而所取自这个世界者少,他不管身在何处,总是把稍纵即逝的诗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而使之长留人间,在这方面,他丰裕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他这时所过的流浪汉式的生活,我们很难看做是一种惩罚,或是官方的监禁。在享受这种生活时,他给天下写出了他笔下最精彩的作品。
苏轼这位才华横溢、文风奔放的大文豪,以他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使这个不名的小镇成了一处文学圣地。又因他躬耕于古城东坡之上,遂自号曰“东坡居士”而闻名遐迩。
苏轼既是宋代文坛上的一位奇才,也是一位“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文艺全才。其文与欧阳修齐名合称为“欧苏”,诗与黄庭坚并举合称为“苏黄”,词则更是豪放派的创始人且和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书法也是独树一帜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即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绘画上则“朱竹”别具一格;文艺理论上则提出了文章要“行云流水”。时至今日,这颗中国文学史上的明珠依然锃亮闪耀。
就是这样一位22岁考中进士,一位身居湖州太守,一位宋朝举足轻重的文学大家,竞因“莫须有”的“乌台诗案”,就像“驱犬鸡”一样被捕入狱,又因才华出众而获得宋神宗的欣赏被免刑贬谪黄州。
苏轼为何遭此噩运?可用其弟苏辙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余秋雨先生更直接:“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碜,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了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三国魏人李康在所作的《运命论》中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然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并可以相互转化的,坏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好事。这一闪现着人类智慧光芒的哲理在苏轼身上得到了生动体现,并大放异彩。正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使坡在经历了政治灾难、精神灭寂和痛苦反思这段炼狱般的生活之后,才从迫害、孤独和物质生活的艰难中脱胎换骨,其艺术才情也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于是,我们才读到了这样一种“圆润而不腻耳”、“明亮而不刺眼”、“高峻而不陡峭”的通达高迈的伟大作品。而黄州,则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豪放者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壮丽对话。
或者说,没有苏轼被贬谪黄州,便没有流芳百世的《赤壁怀古》,没有赤壁,便不能成就一位世界级的伟大诗人。而代表苏轼词风杰作的《赤壁怀古》,不仅表露了他被贬黄州后的心路历程,也是他思今而抒发的一种心绪、寄托的一种情怀的承载。遥想时年44岁的苏轼,年富力强、又蒙受如此冤屈,每当站在“赤鼻矶”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每当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付之东流……都会触动他的神经,以至俯仰古今,浮想联翩。而词中“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并非他不知悉那场惊天动地的三国赤壁之战是在湖北蒲圻打的,而不在黄州。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4篇《前赤壁赋》原文及译文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前赤壁赋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苏轼前赤壁赋范文2
[关键词]苏轼作品 乐观旷达 壮志难酬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2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当下,不少中学生遭遇挫折后无所适从,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诗歌具有强大的熏陶感染功能,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并从中思考、领悟。语文教材中,作家的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积极态度,为学生模仿榜样提供了可能性。榜样应充满生命感,不能只讲其优点,而对其缺点只字不提。
苏轼,是中学生的榜样。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何正臣弹劾苏轼,上奏苏轼任职湖州后所进的谢上表,其用语暗讽朝政。接着御史李定等王安石一派的官员,从苏轼的诗文中寻找罪证,指控他有谋反之心。后苏轼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也称“乌台”,因御史台内柏树上多乌鸦筑巢栖息。这起文字狱被称为“乌台诗案”,最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笔者查阅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发现苏轼被贬黄州后的作品共有7篇。这些作品分别为元丰四年(1081)作散文《方山子传》,元丰五年(1082)作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赋《赤壁赋》、散文《游沙湖》,元丰六年(1083)作散文《记承天寺夜游》。而《游沙湖》中苏轼游蕲水清泉寺所作的词即《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一、乐观旷达的精神
“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轼履险如夷,尽显其乐观旷达。
《游沙湖》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病愈后,与主治医生庞安常同游蕲水清泉寺。苏轼看见寺边兰溪的水往西流,作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告诉我们,纵使时光流逝,我们仍应老当益壮,奋发有为;“休将白发唱黄鸡”,即不要因人老就唱起“黄鸡催晓”等消极悲观的歌曲。
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苏轼去沙湖看田。他在归途中遇雨,便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行皆狼狈,而苏轼却持竹杖,穿芒鞋,一边吟诗长啸,一边逍遥前行。他不怕,只需一件“蓑衣”就可以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程中的风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他对天气变化毫不介意,实际上是他不为人生忧患而动摇的修养。
元丰五年(1082),苏轼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所游为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之地。由于当地传说赤鼻矶就是周郎赤壁,苏轼也不妨把它当成真的赤壁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壮美的大江,引发了苏轼对主帅周瑜的赞赏。周瑜年轻有为,在赤壁之战中从容指挥,最终打败曹操。而此时的苏轼,功业未成,早生华发,便感喟“人生如梦”。这种感触并非颓废和悲观,他最后还是做出了举杯邀月,酒酹于江的壮举。这一举动,与词中所写的壮丽江山、千古英雄融合在一起,营造了深沉、雄浑的意境。
元丰五年(1082)农历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客在赤壁之下泛舟游玩,并进行了一段精彩的主客间的对话。月下的主客问答,是苏轼人生态度的两个层面。作为“主人”的苏轼,表现了他的乐观旷达;而作为“客”的苏轼,表现了他的消极悲观。先分析作为“主人”的苏轼。面对“客”所发出的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主人”苏轼解释到,就像水会流逝,月有盈虚,生命就个体而言,是如此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万物与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既然这样,我们不如享受大自然,随遇而安,拂江上清风,赏山间明月。
元丰六年(1083),苏轼作散文《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与好友在承天寺悠闲地观赏柔和的月景,庭中的月色如水般澄澈明净,“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微风吹拂,竹子和松柏在月光的照耀下舞弄着自己的影子。
二、壮志难酬的慨叹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苏轼被贬谪后,偶尔慨叹壮志难酬,也是可以理解的。
试分析《赤壁赋》中作为“客”的苏轼,他从眼前的赤壁壮景,想起了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英雄人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了,他便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
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3
简介:赤壁赋
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四部丛书》本)。宋神宗元丰3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先进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五年(1082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赤壁赋本文是第1篇,又称“前赤壁赋”。赋:一种讲究辞采体物铺陈的文体,有古赋,悱赋,律赋,文赋等。
北宋苏轼作。有前后两篇。写于作者两度游览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赤鼻矶)时。《前赤壁赋》较有名。赋中凭吊古迹,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但也有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赤壁赋分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倾轧的***。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苏轼前赤壁赋4
苏轼的《赤壁赋》,远在直接阅读原作之前,我们其实早就通过明朝魏学的《核舟记》而接触并掌握了其中的名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从对联创作角度言,苏轼《赤壁赋》名言在此之出场,用专业名称来讲就是“集句联”。所谓“集句联”,就是摘取前人作品中的词句组合而成的对联。
作为文学名篇,人们对苏轼《赤壁赋》阅读、理解和接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它为源而生发出了许多的集句联,而台湾东吴大学文学系刘宗烈教授个人成联就达三十副,其中八言十八副,十言一副,十一言三副,十二言一副,十四言两副,十六言三副,二十九言、四十九言各一副。
本文拟对源自《赤壁赋》的集句联进行分类介绍,这样既能显示《赤壁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大影响,也可使读者一窥“集句联”和创作特点,在写作上获得相应的启发。
一、“全一原”式。就是集句联,无论上联或下联,全都直接引用《赤壁赋》语句。
如《核舟记》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以及刘宗烈教授如下两副对联:
1 玄裳缟衣,遗世独立;桂棹兰桨,顺流而东。
2 挟飞仙以邀游,吾生须臾。知不可乎骤得;泣孤舟之嫠妇,今者薄暮,予亦悄然而悲。
二、“全一化”式,就是集句联,无论上联或下联,虽然全都引用《赤壁赋》语句,但有直接引用的,也有间接引用的f包括语序都作了调整)。如“扣弦而歌,风起云涌;举酒属客,月明星稀”。
又如题写在东坡赤壁二赋堂上的对联:
月色如故,江流有声。
上联概括《前赤壁赋》所写之“月”,八百多年前曹操“月明星稀”之“月”和八百年后东坡所见之“月出于东山之上”之“月”,是同一个月亮――江山依旧。但隐含其间的却是。曾为“一世之雄”的曹操“而今安在哉?”的人事已非之感。下联直接用《后赤壁赋》句子写“水”,由此也可隐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感慨。全联仅用八个字写景,但因为与苏轼・的著名词赋构成了“互文关系”,所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一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景理融为一体的画卷,耐人寻味。
梁羽生《名联谈趣》曾经抄录清末民初文学家樊增祥题黄冈赤壁联云: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霜露既降。木叶尽脱,适有孤鹤掠予舟而西。
下联“适有孤鹤掠予舟而西”,乃是《后赤壁赋》中“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之浓缩。此集文联对仗工整,大气超然,尤其难得。
其它,如刘宗烈教授下述六副对联:
1 游赤壁下,风起水涌;过黄泥坂,月明星稀。
2 纵所如,凌茫然,一苇万顷;取无禁,用不竭,明月清风。
3 望美人兮天一方,予怀渺渺:谋诸妇日我斗酒,其声呜呜。
4 步雪堂,归临皋,日月几何,行歌相答;破荆州,下江陵,舳舻千里,顺流而东。
5 抱月长终,渔樵江渚上,侣鱼虾,友麋鹿,踞虎豹,登虬龙,悄然而悲,肃然而恐;遗世独立,徘徊斗牛间,梦道士,挟飞仙,寄蜉蝣,渺沧海,虚者如彼,逝者如斯。
6 舟游赤壁下,水波不兴,纵一苇,凌万顷,击空明,溯流光,逝者如斯,是无尽藏,浩乎冯虚,扣舷歌之,舞幽壑之潜蛟,来横江之孤鹤;月出东山上,霜露既降,从二容,望美人,梦道士,挟飞仙,吾生须臾,而又何羡,划然长啸,饮酒乐甚,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
三、“半-原”式部分,就是集句联,仅只上联或下联,是直接引用《赤壁赋》语句,另一联则来自他人的作品。如‘清末民初学者王均卿(名文濡,别署学界闲民,又号新旧废物)曾撰了许多楹联悬于室中,其中之一系集《徐文长传》、《后赤壁赋》句而成:
乌衣葛巾,纵谈天下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黄冈赤壁题有这样一副对联: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上联化用俞文豹《吹剑录》:“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下联虽是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但已被苏轼以直接引用的方式纳入《赤壁赋》,故也算是《赤壁赋》语句。
而广东珠江亭则有这样一副对联:
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上句出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珠江亭,在海珠桥上。海珠桥,横跨于广州市区的珠江上。因桥跨珠江,临江面海,行人如流,熙来攘往,上联正反映了桥上的热闹情景,集句可谓恰到好处。下联描绘了清风水波之景,寥寥两笔,点出好一派悠游氛围。联语上下句相对,虽为集句而自然天成,不露痕迹,即使读者不知道其中在用典,也不影响理解这副对联中含义,知道它在用典,更觉得意味无穷。
四、“半一化”式,就是集句联,一联来自他人的作品,另一联虽然来自《赤壁赋》,但却是间接引用的(包括语序都作了调整)。如刘振威先生所作一联:
携酒与鱼游赤壁:随蜂伴蝶赏东篱。
上联明嵌一“酒”字,下联化用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蜂”、“蝶”、“东篱”隐示一“花”字,一明一晦,令人回味。
而福建省连江县青芝寺则有这样一副对联:
翁所乐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
上联化用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句意,因为下联已有“水”,所以上联的“山水”改用“山林”。集句成联,虚词相对,天然巧合,天衣无缝,可称佳作。
五、“点一化”式,就是集句联,并非上联或下联,而只是上联或下联中的部分,是化用《赤壁赋》语句的,其它部分则全都来自他人的作品。
如晚清诗人、书法家何绍基题安徽省桐城徐勇烈故居诸雪堂联:
雪壁写东坡,大好江山,天与此堂占却;芳樽开北海,无边风月,我如孤鹤横飞。
徐勇烈,名丰玉,字子逢,号石民,清安徽桐城人。官至湖北粮储道。后于田家镇与太平军作战,兵败自刎而死。“雪壁”句:徐丰玉驻节黄冈县时,作者曾到其地,徐礼遇之,“馆诸(之于)雪堂”,作者遍游黄州东坡赤壁诸胜迹,醉书此联。徐氏死后,其后人将此联原件带回,悬之于厅堂。
东坡,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此堂:指黄州赤壁的“雪堂”,系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而来。北海:汉末孔融曾为北海相,世称“孔北海”。他曾自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孤鹤”系化用苏轼《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联语即事写意。借景抒怀,对仗工整,意境高远,极有气势,堪壮厅堂之气象。
清代诗人顾复初题杜甫草堂联: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异代”二句,化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
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同时,又借用了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的诗意。“月白风清”来自苏轼《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这副对联意境开阔,词采风流,文气伟岸,感慨深沉:时代不同了,江山依旧,历代龙蟠虎卧的诗人又有几个呢?怀才不遇的杜甫,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却写下了“长留天地”的不朽诗作,留下了“月白风清”的不朽草堂。
除此之外,顾复初还曾在成都市望江楼公园浣笺亭题联:
引袖指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
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上联写山。“引”、“拂”,衬出楼阁高耸人云,给人以无限遐想。第二句即时景生情。苍茫,形容意境旷远迷茫的状况。以下两句写四周云山连绵,一派春意,剑外。指剑门关以西、以南地方,不是指剑门关外。下联写水。首句摘自谢胱《移病还园示亲属》:“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意即停下抚琴,等待新月上升。“予怀浩渺”,化用苏轼《前赤壁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襟怀浩荡,乡思种种,意想随着锦江水,乘舟回到故乡东南。“绿到江南”,化用王安石《泊舟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联语绘景抒怀,意境深远,格调闲雅,融情人景。“看”、“送”两字,给人以舒展之感,“青来”、“绿到”写活了自然界景色,有生意盎然之趣。
晚清诗人李振钧题安庆大观亭联:
秋色满东南,自赤壁以来,与客泛舟无此乐: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更何人。
上联化用苏轼《赤壁赋》“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指作者乘船由湖北东下至安庆。下联化用南朝诗人谢《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和唐朝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联语借苏轼泛舟赤壁和李白独酌的韵事,怀古寄意。虽有“无此乐”之寂寞感,但表露出乐在其中之心情。
郑烨题杭州西湖湖心亭联:
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度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此联极富想象。自坡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以来,从此就有了“西子湖”的美称。而此联又把湖心亭比作西子泛舟湖上的扁舟,可谓佳喻巧思。“雨奇晴好”化用坡《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月白风清”化用东坡《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此联富于想象,灵活清新。
上一篇:历届政协主席【4篇】
下一篇:岳飞《满江红》赏析(精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