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风险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经济发展风险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经济发展风险1

从当前的市场运行模式来看,当前商贸经济的发展获得资本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企业内部资金的积累,二是通过银行信贷的手段来获得资金,三是通过金融市场来获得大量的资金。前两种方式由于受到自身规模和银行业借贷业务繁琐程序的影响,在当前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的功效都还极为有限。反之,风险投资较为宽松的投资环境使得众多企业开始重视与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这对缓解当前商贸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

风险投资机构本身,就有着相对完善和高端的人才管理战略和管理技巧,风险投资机构在对企业进行注资以后,会获得企业的相关股权,这种股权的获得就会使得风险投资机构在企业的发展运营中所发挥的作用会有所差异,风险投资机构通常为了保证自己的收益,会引进最先进的管理战略和管理技巧,这样就会带来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升级。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选择。而风险投资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当它在面对众多的风险投资的项目的时候,必须要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判断的准确与否也通常会成为衡量投资成败的非常关键的因素。而如果要是想对风险投资能做到准确的判断,将风险降到最低,那么就需要在进行投资之前能够用公正、客观的眼光对整个投资项目做一个充分的考察以及了解,这样是做出正确判断的必要前提。

2风险投资与商贸经济发展绩效管理研究

风险投资在当前商贸经济发展中的实例分析

风险投资对我国商贸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风险投资的案例中,既有失败的典型,也有通过对风险资本的正确运作促进企业的转型和发展的。从对风险投资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一个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对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本文以知名度较广的蒙牛企业为例,简单介绍风险投资是如何介入蒙牛并迅速扶植蒙牛成为中国乳业巨头的。1999年,在中国乳业老大伊利当了10年生产经营副总裁的牛根生被开除了,失业的牛根生注册成立了“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蒙牛在第一个年头剩下的3个半月就实现了3730万元的销售收入。2000年是亿元,2001年升至亿元,2002年再升至亿元,2003年跃过40亿元!产量由初期的5万吨增至2003年的90万吨。根据AC尼尔森在中国24个省份的调查,2004年1月蒙牛液态奶的市场份额为%(以销售额计)。2002年已驶入快车道的蒙牛对资金仍然十分渴求,资本的注入对其成长至关重要。当时国内握有数亿资本的投资人不在少数,而蒙牛却是被顶级国际投资人相中的。2002年10月和2003年10月,摩根、英联、鼎辉分两次向其注入了约5亿元资金。当蒙牛在第一轮投资过后,他们的业绩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速度是十分令人惊讶的。对于残酷的市场竞争来说,企业如果不能持续的向前发展,那么就只能被其他的企业远远地甩在后面。在这种情况下,蒙牛只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而要想扩大发展,就需要获得大量的资金。这时的蒙牛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在资金上的缺口也是很大的。这个期间,蒙牛上市似乎已经指日可待,但是由于各方面的时机还不成熟,因此错过了第一年最好的发展机会,直到三家机构再次向蒙牛注资之后,蒙牛才开始有了充足的资金。到2003年,蒙牛上市已经水到渠成,丰硕的果实等待着收获。在2004年的时候,蒙牛终于可以在香港挂牌上市了,而这次一共发售总计35亿股,股价达到元。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冻结资金280亿港元。但当时的香港股市恰好处在比较低迷的阶段,而蒙牛的股票定价又比较高,因此这轮投资当中最大的赢家当属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三家机构两轮投资共支付6120万美元(亿港元)。本次IPO原计划售出1亿股蒙牛股票,由于市场反应热烈,三家机构如果全额行使“超额配股权”增加售股额至亿股,可套现近6亿港元。上市后,三家机构执有的股票市值为亿港元。第二轮投资是以认购可换股票据形式注入的,将于上市后12个月转换为亿股,总股份将达亿股。

风险投资与商贸经济经营绩效分析

风险投资对商贸经济的绩效分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很显然,风险投资参与商贸经济的发展一个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如何对这些价值进行判断和分析是我们在进行绩效研究时的重要问题。对风险投资的绩效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选取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其中一个就是风险投资对商贸经济发展的经营绩效分析。经营绩效是商贸经济使用风险投资后一个较为直观的呈现,风险投资的效果好坏也能通过这一个侧面比较明显的反映出来。Barry等(1990)对美国1978年~1987年间的433家有风险投资支持企业和1123家无风险投资支持企IPO时的表现进行了比较,比较的结果证明,很多企业如果有风险投资的支持,这样他们的抑价的程度都会比没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低一些。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有很多从事风险投资的企业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这就是风险投资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一些增值的服务而产生一些这些企业资产优良的印象。而Muggings和Weiss(1991)采用样本配对方式研究了美国1983年~1987年间的320家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和320家无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其所处行业与发行规模尽可能与创投支持企业相匹配)IPO时的状况。而从结果对比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有风险投资的企业与没有风险投资的企业相比较而言,具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在上市的时候往往会比没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成立的时间更短,同时账面的价值也会更大,这样也会导致权益的比率会更加高。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市场投资者比较认同风险投资专家对于在风险投资当中所起到的正面作用,比较相信他们所做出的判断。

风险投资与商贸经济长期市场绩效分析

Brave和Gompers(1997)共同对于风险投资者的参与是否会影响公司的绩效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调查的过程当中,他们先后比较了934家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与没有风险投资支持的参与管理的3407家企业,从对比研究当中可以看出,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5年后持有期的平均收益率为%,而没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相应的收益率为%;IPO5年后有%的无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退市,而退市的有风险支持的企业仅占%。而这样的研究现象也同时表明了有风险投资进行支持的企业与没有风险的企业相比会具有更加长期的绩效。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有很多人认为风险投资专家对于企业的参与会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这是因为这些风险投资专家会对企业的综合信息的掌握更加全面和充分。而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就是风险投资之后的管理可能会对被投资的企业具有更加积极向上的意义,也可以这么说,风险投资专家对于风险投资活动的参与可能会提高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绩效以及长期的市场绩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4篇经济发展风险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经济风险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世界经济的七大风险2

为应对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应加强G20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加强货币、财政和结构改革政策三者的配合并推动国际金融经济开放与合作。

为推动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合作,围绕2016年G20的篮子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牵头设计了“二十国集团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G20国家近百家顶级智库参会代表及IMF、UN、WB、OECD等国际组织的参会代表。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世界经济主要存在七大风险和挑战。

第一,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有超过65%的智库学者认为,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是2016年世界经济存在的主要风险,主要表现为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加剧、全球债务上升、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放缓和缺乏有效政策协调造成汇率震荡、资本无序流动和高债务风险等。 未来油价还将持续下跌,可能在40-60美元。

第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超过50%的学者认为目前全球短期总需求增长乏力、全球经济缺乏活力和动力、长期潜在生产率持续低迷、结构性改革动力不足以及要素技术生产率短期内难以出现突破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第三,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低位徘徊。大部分学者认为,受全球需求不足、生产国因市场竞争难以减产、美元加息信号不断和美国解禁石油出口、页岩气资源开发和产业利用速度加快等因素影响,未来油价还将持续下跌,油价的均衡价格也将由页岩气成本决定,未来可能在40-60美元。也有22%的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油价将回暖。还有少部分学者认为油价将继续保持稳定或者会出现大幅波动。

对油价下跌可能造成的影响,学者的基本共识是:低油价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给出产国带来严重的收入下滑效应,而需求国的节约效应未必能充分转化为需求的增加。2)油价降低使得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使用目标的实现变得困难。3)石油生产企业的流动性风险易带来银行系统风险。4)产油国财富基金的投资放缓,导致资本市场压力上升。5)主要石油输出国之间的利益协调十分困难,可能加剧区域性政治、军事冲突风险。而油价下跌的有利影响是,对石油进口国是利好消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助推进口国的结构调整和价格的市场化。但个别学者认为应警惕未来油价大幅波动的风险。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有30%的学者认为,中国增长放缓可能给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带来挑战。中国的风险点集中于增长放缓、汇率政策、债务积累、资本外逃和国内金融市场改革等。

第五,地缘政治动荡带来的不确定风险。地缘政治动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为均衡的两派。持有较大影响观点的一方认为:1)地缘政治动荡增加了经济复苏的困难和区域性经济的不确定性风险。有30%的学者担心英国脱欧、希腊退欧等可能使欧洲未来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不稳定性,并对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带来不利影响。2)大国干预与角逐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世界经济、政治关系格局;3)难民和恐袭问题会打击国家本已脆弱的信心并导致一体化进程倒退,也导致选民容易支持极端政治主张。4)美国加息周期、日本负利率和欧洲难民危机等地缘冲突引发的国际资本异常流动对金融市场的冲击。持影响有限观点的一方则认为:目前地缘政治大部分是区域性的,涉及的也多是政治问题,如果没有对贸易投资造成太大影响,那么经济影响就会很有限,因此短期影响不突出,但长期影响需要关注。

第六,全球贸易投资放缓。20%的学者认为当前贸易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弱。增速放缓、规则弱化以及保护主义抬头对长期增长不利。

第七,区域冲突。15%的学者提及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化和区域性军事冲突、恐怖主义等可能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影响因子。

此外,其他因素比如美国大选、美国经济放缓、新兴市场增长放缓、国家间和区域间增长分化、全球增长缺乏领导者等可能对世界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对此,G20智库学者的首要建议是加强G20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第一是加强货币政策的协调。50%的学者赞同通过货币政策协调解决货币无序贬值、资本无序流动、金融市场波动问题。协调主要是协调汇率政策和利率效应,目的是稳定预期和全球金融市场,避免二次危机。

第二是加强贸易和投资政策的协调。其旨在克服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加强WTO框架下的世界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合作。学者认为TPP等巨型FTA应更多发挥探索性、试验,不应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替代品或“绊脚石”。

第三是加强金融市场稳定政策的协调。学者们建议要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预防国际汇市大幅波动;同时强调重塑全球金融架构的重要性。他们建议协调的主要着力点要放在金融监管和国际资本流动监测、债务规模和融资去向的监管、资本管制政策、SDR增资及危机救助等方面。

第四是加强结构改革政策的协调,激发经济增长潜力,提升全球经济增长,包括关注2030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但多位学者指出这一政策见效慢。

第五是加强其他政策的协调等,包括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共同识别创新障碍、加强各国间的相互学习和经验交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与交流,传递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协调的信心,避免G20沦为精英的盛宴和闭门的会议。

其次,加强货币、财政和结构改革政策三者的配合。

20%的学者认为应该通过货币政策、增长友好型财政政策和财政整顿计划和结构改革提升各国增长潜力,建议G20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一过程要优先考虑不同类型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其次,建立宏观经济协调的框架和指南,尽量减少存在负面外溢效应的政策,避免保护主义措施。此外,重建财政空间,保持货币政策的合理稳健,对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革,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21%的学者建议加快结构性改革,建议G20推动各国就结构调整达成共识,并加强进程评估,评估结构调整的有效性;建议G20成立识别结构性失衡的工作组,基于此重新调整外部合作和内部再分配政策。

最后,学者建议要推动国际金融经济开放与合作。

35%的学者认为要通过开放与合作激发增长潜力,包括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加强WTO机制的作用,多边贸易协定要更加开放和有弹性;G20需要共同推动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投资合作,促进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提供有效的财政支持与金融合作,带动世界市场扩大和促进民间投资活力;在政治和军事上,要减少大国对抗,消除大国对区域性政治、军事的干预,恢复稳定国际经济秩序。

经济发展风险3

一、虚拟经济下的金融风险因素分析

虚拟经济是一种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经济形势,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快速扩张的资本经济又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系数。对于虚拟经济而言,实体经济是其产生的基础,虚拟经济是在实体经济取得发展和进步的时候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经济的相应发展。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改革的深化,社会经济中的各种资源配置以及使用效率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另外,证券化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等虚拟经济的组成部分提供的套期保值等服务,给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使实体经济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成本、价格、汇率等风险因素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降低。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是,虚拟经济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的同时,还造成了金融风险的急剧上升,其中经济泡沫风险是一种危害较大的风险形式。

按照正常的虚拟经济发展来看,正常的虚拟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在与实体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的前提下,但是,现在虚拟经济正在朝着一个相对独立的方向发展。金融泡沫一直伴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是金融资产与实体资产在价值角度上背离的表现,从金融泡沫的实质上来看,虚拟金融泡沫根本无法实现真正的市场价值。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各种金融机构如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迅速发展,这些机构之间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各自的金融服务项目逐渐增多,从而使得金融资产不断扩大,而相应的金融工具并没有相应的得到提升,致使各种金融投机行为日益严重,金融泡沫风险不断增加,在金融市场中,各种不良资产以及债券是最重要的金融泡沫产生形式。

在现实中利用资产的扩张这种方式来实现财富增长的形式,只是对经济中实际资源的价格进行了改变,使资源的真实价值被过分的夸张,而资源的实际使用效率却在逐渐变小。考虑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些非贸易品因供给弹性较低,价格也会较快上涨。非贸易品对贸易品比价的上升,意味着实际汇率的升值,出口竞争力随之被削弱。因此价格泡沫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资金的流向,破坏了实际经济活动。当然经济过热和价格泡沫都不会无限制的持续下去,增长的速度终会因某些瓶颈而趋于放缓。泡沫破裂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经济体系当中可以投入该资产市场的资金是有限的。何况,泡沫对实质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消费和投资的财富效应都将进一步降低资金的供给。

二、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风险管理

(一)对实体经济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

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自身的工业化水平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发展,同时还需要面对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实体经济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实际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首先,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形式进行有效的转变,逐渐朝着内涵式的方向发展,增加科技、教育以及设施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而为集约式的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其次,加大对我国经济结构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对科研成果尽快实施产业化生产,以发展技术性商品为重点,不断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不断进行实体经济的创新,增加实体经济的竞争力;最后,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法人智力结构的建设,在企业中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责任约束机制,不断引导企业朝着创造财富、避免投机的方向发展,从而增强实体经济,限制金融泡沫的产生。

(二)调整现有的金融结构

对当前我国金融结构的调整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对银行中的各种不良资产进行必要的处理,在进行不良资产处理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存量和增量的问题,前者主要是针对于过去而言,而后者的处理主要关系到当前和未来。所以说,在进行金融结构调整时,应该尽量降低不良资产的增量,从而保证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当前,我国主要实施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因此,银行应该将信贷服务主要的提供给那些快速增长、效益突出的企业,进而有效的降低呆账、坏账的发生比例,这就要求在进行信贷服务时,消除一些不平等的规定,减少政府的干预,使银行在公平、合理的条件下选择信贷客户。

在进行我国金融结构的调整时,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完善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最大缺陷和不足就是对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也就是所谓的风险投资。开展风险投资可以有效促进资本与科技的结合,提升我国产业的技术含量,使科技更好地转换成经济效益。

总之,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泡沫经济是一个重要的金融问题,同时也和实体经济以及虚拟经济之间的制度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想要达到消除金融泡沫,遏制金融危机的目的,就必须从实体经济结构以及金融结构两个方面入手,从而保证我国金融的安全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瑶。金融风险与防范对策探究[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01).

[2]梁丽红。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与金融风险[J].科学之友,2009(33).

经济发展风险4

关键词:地方财政;投融资;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的投资对资金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仅靠各级有限的财政收入,已很难满足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如何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和信用优势,主动为各级政府承担融资压力,建立健全地方财政投融资体制,规避财政风险,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

1.地方财政投融资的作用

财政投融资是指以政府为主体,采取有偿的手段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筹集资金,并按照政府特定的政策目标进行资金投放,以形成固定资产为主要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资金筹集和资金运用活动。其主要作用为:一是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加速推动产业发展。首先,财政投融资以信用形式筹集资金并以经营成果偿还本息,不会给财政增加负担;其次,在实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依据产业政策调整,向相关行业提供政策性低息贷款或投资参股,并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引导社会资金在各个行业有效合理的流动和配置;再次,财政投融资资金的运用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在投资过程中主要发挥社会资金的导向和集聚作用,形成财政投融资资金与社会资金的“导向——跟踪”模式,促进社会产业形成规模。二是有效地解决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对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均属于准公共产品,其工程建设具有高投入、低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回收期长等特点,若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这类项目年收益率将很低,若由市场自发调节供给,将直接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成为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财政投融资具有明显的优势,政府可以利用BOT、优惠利率贷款、投资参股等方式引入更多的市场化机制对项目进行运作,有效地缓解财政支出的压力,纠正财政支出结构上的不合理。既使闲散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增值,还能很好地解决由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滞后而拖累社会经济增长的问题。三是有效地填补财政预算无偿投资和一般商业金融投资的空白。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信用原则组织经营。财政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准公共产品,这类产品若完全依赖财政无偿投资,因财力有限势必出现供给不足;若完全依靠企业筹资,银行融资,由于准公共产品“效益外溢”的特点,供给更加不足、甚至无人投资。所以,在私人产品与私人投资、纯公共产品与财政无偿投资大体对应平衡的情况下,财政投融资介于二者之间,填补了准公共产品投资的空白。

2.财政投融资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财政投融资作为政府以市场运作方式合理利用资金的形式,虽然在减轻财政负担、使财政支出结构趋于合理、促进产业发展、加速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都有相当明显的优势,但这种制度是以信用为前提,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的,那么政府就不可避免地承担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一是社会闲散资金不足将制约财政投融资发挥作用。财政投融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闲散资金,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各行各业的投资机会较多,闲散资金将趋于减少。如果财政投融资挤占私人投资的部分资金,虽然可以发挥财政投融资的作用,但势必会引发私人资本对资金的过度需求,而使利率上升,加大财政投融资利用资金的成本,抑制其继续挤占私人投资所需资金的趋势,这将不利于财政投融资各项投资计划的实现,削弱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二是有偿性原则使财政成为风险最后的承担者。由于财政投融资资金的利用不以营利为目的,只要投资收益能弥补资金利息支出且略有盈余即可,这就增大了资金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来说,一旦实际投资收益率低于项目要求回报率,则闲散资金利息支出就会很大。而对于高风险的产业政策行业的投资,若没有较高的利润盈余留存,一旦某一项目投资风险显现,不但利润无从谈起,就连投资成本也将很难收回。这两种风险都将缩小财政投融资的规模,减弱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三是对财政投融资政策运用和认识存在误区。有些人对财政投融资的理解,局限于利用政府信用融资并直接投资于各项产业以拉动经济发展,许多地方政府将借来的钱投资于投资期短、见效快的竞争性行业,导致了不公平竞争。在与民争利的同时挤出了许多民间资本,而且由于政府经营这类企业容易出现在内控上的风险,最终导致亏损,将风险转嫁给财政。这种错误的操作方式,既减少了民间资本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降低了财政对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

3.转变政府投资观念,规范财政投资行为

针对地方财政投融资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及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尽快转变投资观念,强化和创新投资责任机制,规范财政投资行为。第一,抛弃计划经济观念,树立现代市场观念。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习惯于建设靠国家计划、给指标定项目,指挥或干预企业和社会投资活动,导致不能准确依据市场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受政绩和地方利益驱动互相争项目,搞“政绩工程”、“拍脑袋工程”,盲目投资,重复投资,导致各地产业雷同,效益低下,浪费严重。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加强学习市场经济下财政投融资知识、投资风险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转变投资观念,规范财政投资行为,以效率和效益为评判标准来选择和确定财政投融资项目,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抛弃依赖财政思想,树立开拓意识。在当前各地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大部分地方搞开发和建设依然依赖国家财政直接投资。不少地方认为“财政的钱是公家的钱,不要白不要”,这种“等、靠、要”思想,直接导致财政资金投向分散、大家抢项目争投资,造成决策失误、投资效益低下。因此,在完善地方财政投融资体制过程中,必须抛弃过分依赖财政投资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意识。第三,严格界定财政投资领域,发挥财政投资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由市场机制运作的事情应由市场去完成,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运作或“市场失灵”的,则由政府介入运作。目前,我国财政投资范围可说遍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行业,既包括无法按市场机制运作的社会公共事业投资、基础建设投资,也包括完全能按市场运作的大量的竞争性产业投资项目,导致投资范围和领域过宽、过广。因此,有必要对财政投融资的范围进行严格界定和调整。如公共产品、基础产业开发投资领域,应该由政府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来;而对能够通过市场调节实现自我发展的产业开发投资领域,财政投融资不应介入。

48 620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