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德育报心得体会范文家长篇精彩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德育报心得体会家长篇【第一篇】

教育德育是教育事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一直在教育德育工作中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德育目标的确定、教师的示范引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学生自主性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确定德育目标是进行德育工作的基础。在教育德育中,我们要明确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有责任心的品质。因此,我们需要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德育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只有明确了德育目标,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让学生在这种积极向上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和发展。

其次,教师的示范引领是德育工作的核心。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典范。在我的实践中,我经常通过引导和示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品德意识。例如,我会在课堂上表现出真诚和友善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我的关怀和支持。通过我的示范引领,学生们逐渐形成了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品质。

第三,情感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在学生的情感发展中,我们需要及时发现他们的情感问题,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常常通过关怀学生的家庭环境、沟通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感体验来进行情感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学生们逐渐变得更加自信、开朗、积极。

第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德育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在德育中,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我常常通过讲授典型人物的事例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对于自己和社会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德育活动,我发现学生们逐渐树立起积极向上、正确的人生观,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最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性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在我看来,没有自我管理和自主性的学生是无法成为有责任心的人。因此,我会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逐渐成为自律、自主、积极向上的人。

综上所述,教育德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对于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确定德育目标、教师的示范引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学生自主性,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让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有责任心地成长和发展。

德育报心得体会家长篇【第二篇】

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科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就我自己而言,在参与了三年的德育工作后,我深深意识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以下是我对德育科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德育科负责对学生进行内心观察和关注,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关爱和教育。德育科需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和关注,了解他们的意愿、想法、忧虑和困难。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工作中多花时间、耐心和精力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关注和引导。

第二段: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一个好的德育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优点,并帮助学生巩固和发掘这些方面的潜能。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优点和天赋,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特长和优点充分发掘,就可以帮助学生在学术和生活方面均取得成功。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多与学生交流,发现他们的优点和天赋,并根据这些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

第三段: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德育科的关键工作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这项工作旨在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品德和道德。为此,德育科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根据社会的规范和标准去评判事物,从而帮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第四段:严格管理课堂纪律和学生行为。

管理学生的行为和约束行为的纪律对德育工作者尤为重要。严格的纪律和规矩有助于减少学生的自我放纵和捣乱,同时也能增强课堂和学校的安全性。德育科需要填补课堂纪律和学生行为在校园内的问题,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来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

第五段:充实自己,努力提高专业素养。

德育科工作需要持续学习和专业素养提高,这能让德育工作者为学生提供更为优秀和全面的服务。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保持敏感性,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此外,我们也应该不断学习和深入了解教育形势,从而适应和应对变化。

总结:

通过这三年的德育工作,我深刻意识到德育工作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德育科是学校的心脏,要想让学校茁壮成长,就必须认真对待德育科工作,从内心深处关爱学生,为他们提供更为优秀、全面和周到的服务。我们一直在学习中成长,而我们的奋斗也必须在学习中持续进行。摧毁一块,建起一块,让我们带着责任心,心存信念,不断进步。

德育报心得体会家长篇【第三篇】

德育是指培养人具备良好品德、思想和行为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新德育开始逐渐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摸索着新德育的思路和方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新德育注重个性发展。传统的德育注重的是制定规则,规范学生的行为和言语,但有时候这样的方式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而新德育则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比较自由的环境中自主探索。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其次,新德育注重情感教育。传统的德育往往强制推行,也很容易被学生抵触或者感到压抑。在新德育中,我们注重发掘学生的情感需求,用关怀和理解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商和情感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接受他人,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将本着情感教育的思想体现在人际交往、家庭教育、个人情感以及社会体验等各个方面。

第三,新德育注重与实际联系。只有真正将德育理论转化为实践行动,才能实现德育的真正效果。新德育中,我们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领悟德育的内涵。例如,在集体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义卖活动等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东西方德育的联系和联系等。

第四,新德育注重素质教育。在现代社会,学生除了应该具备传统的文化素养、技能和知识外,还要具备了解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在新德育中,我们注重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开拓视野,勇于探索、开拓前进。

最后,新德育注重社会责任感。在现代社会中,人类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每个人都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在新德育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而言之,新德育是强调个性发展、注重情感、与实际结合、注重素质、注重社会责任感的一种德育方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探索新的德育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德育报心得体会家长篇【第四篇】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新德育则是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更加贴合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发展与个性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了一些新德育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德育透过教育,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新德育的理念下,我们不仅为学生提供机会去克服自身的缺点,同时也为他们打造一个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比如,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一些公益活动,例如义卖等等,这个时候老师会给学生们讲解人类需要守护环境的观念,也激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让我们的培养更多样化。这种德育效果非常好,让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段,新德育注重个性发挥,在教育上不再一刀切,而是让学生根据自身特性发挥潜力。在我一次小学教育中心的德育中,有一个同学精通绘画,而其他同学都对他十分敬仰,而这时候,我便将他的优点发挥出来,在小学展示中心,特地请他作画教室墙壁,并以此宣传他的优点。在这种新德育环境下,学生们的个性与创造潜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实现了个性化培养。

第三段,新德育不仅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在中小学教育中,我们发现品德教育同样非常重要,如果不注重品德培养,学生可能会走入错误的道路。在新德育环境下,我们可以进行风纪教育,学校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行为规范,学生们有了规范的自我约束。

第四段,在新德育环境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更好地相关社会。新德育鼓励学生增强自我认识、增加社区互助的现实意识。这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方式。在这种新德育环境下,学生们可以更加直接地参与到志愿活动等一系列的社区活动之中,增加个人的社会意识,从而让学生受益无穷。

第五段,新德育应该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可以快速习得知识、增长经验、提升能力和素质。老师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具和教育技术来给学生更好的教育体验。例如自习课堂,在本来的自习环节中增加其他的学科补充,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给学生上一些基础的编程课程,这些都是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的各具特色的方式。

总之,新德育是应当被极度重视的。只要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注重新德育,我们就可以创造一种富有生机和潜力的新一代,这也正是我们笃信不疑的信仰。

德育报心得体会家长篇【第五篇】

在改期开放的新时期,班主任不但要用常规的教育方法处理好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遇到和各种矛盾和各种复杂的关系,还要针对现代学生的特点和遇到的新问题,采用讲究的'艺术性教育方法才能更好的达到育人效果。

我们都知道现代教育提倡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但并不是说不批评,而是说要会批评,才能使学生更快的成长进步。班主任在使用批评时,要多一点含蓄,比直截了当效果会更好。有人说“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你所有的教育是徒劳的。”正像学习案例中所说的既需要雨露的滋润,也需要暴雨的洗礼;既需要浇水施肥,也需要剪枝打杈,既要科学地表扬,也要艺术地批评。而对照自己平时的工作,表扬真的是太吝啬,我也要养成表扬学生的习惯,多用大拇指,不用小指,注意选准表扬对象、找准表扬内容、选择恰当的表扬方法。在批评中要把握批评的基本原则:教师批评学生不是为了出气,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学生最怕的不是批评,而是不公正的批评;批评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认错,而是让学生改错;教育目的不是把学生制服,而是让学生成长。批评中也要选择适合的批评方法,还要选择批评的时机和场合,努力让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性更讲究。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作为班主任既要在思想、学习、行为上规范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心和真情的关心,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严与慈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我看到案例中成功的经验中无不渗透着为师的爱,真可谓是严字当头,爱在其中,使我不禁想到自己在工作中更多的是严而缺少的是爱啊,这也就难怪我的学生为什么表面上对教师是恭敬的,而实际却没能达到自己所做工作的预想效果的原因所以,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尝试去做到严之有理,爱之有情;严而有方,爱而有法。

总之,这次班主任培训让我学到了太多太多,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让我找到了更好的班主任工作策略,犹如一场春雨洒向了老师们的心田,让我们学得那样的解渴,同时也真心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时时有,让我们这些农村的老师有更多更好的学习充电的机会,从而更好的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德育报心得体会家长篇【第六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可见,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通过四年的小学教育,我对小学德育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众星捧月,从小养成了为所欲为、唯我独尊的不健康心理,不仅社会观念淡薄,是非观念差,连起码的家庭观念也极淡薄。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可是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又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正处于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正处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阶段,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儿童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变得更加优秀。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则将使儿童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就成了大家眼中的"坏孩子"。因此加强小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摆在我们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它对于人品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让小学生及时了解思想道德的内容,他们就可以用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行为,知道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知道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因素

通过与学生谈话,家长沟通和查阅相关资料显示学生出现不良道德品质的因素有: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1) 学生自身因素。当前的小学生,在家中大都是娇生惯养,稍遇不顺,便会发脾气,情绪冲动产生不良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由于受智力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对社会性的感知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较低,道德认识不明确,甚至出现错误的道德认识。

(2) 家庭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政策的落实,许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对孩子提出的任何物质上的要求都尽力去满足而忽视运用正确方法对子女进行品德教育。父母离异的残缺家庭,孩子过早地推动父爱或母爱,在单亲照顾下成长。这样,很容易出现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修改倾向;有的推动心理平衡,甚至产生心理变态。出现偷窃、斗殴、浪荡、内向、怯弱、忧郁等行为和性格特点。

(3) 学校因素。在学校,小学生没有任何方式可以免于从教师那里获得道德态度,道德信仰和施行行为习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始终是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强有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对待小学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小学生品德的发展。学校环境中,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如果一间学校或一个班级的主导因素不健康,将会影响到该集体的绝大多数人员。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盗窃行动,老师放任不理,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班级中几乎人人都会染有盗窃的恶习。

(4) 社会因素。当今信息社会,学校教育往往抵抗不住社会不良风气的渗透,学生会自发地或偶然地接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活生生的不良事例比学校教育来的更加直接,易于接受,在教育与现实的矛盾中小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差,不能理性地处理问题,逐步影响着小学生的思想。

3 小学生德育教育策略

小学生思想品质受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完成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1) 学校方面。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因此教师要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牢固树立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信念。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把政治理论水平、育人效果、师德作为衡量教师的重要内容,而不要单一凭分数论高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把班主任单独评议改成与自评、互评、家长评议相结合;缩短评议时间,及时与家长沟通。保护学生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发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对差生不体罚、不歧视,尊重爱护他们,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在集体中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看到希望,感到有了前途,有了奋斗目标,有了人生价值,认识到个人成长离不开集体,要为集体的荣誉而奋斗。良好的环境,正确的班风、学风对小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很重要。当然,学校良好的环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采取"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教育方法,使学生"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 家庭方面。"养不教,父之过。"作为家长,千万不可过分溺爱孩子。应该重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孩子基本生活技能,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姑息迁就,用巧妙的方法来解决孩子的思想教育,如给孩子讲有意义的故事。家长应积极地为孩子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作为教师应该爱护、尊重学生,对出现打架、骂人、旷课等行为的孩子要正确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改善他们与群体的关系,不能强制,以免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加快不良品德形成。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通过家访,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使学校的教育要求被学生家长所了解。这样有了家长的督导,学校的教育,使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

(3) 社会方面。校内校外教育结合,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并把实践活动作为考评的依据之一。让学生走出去,设立校外德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带领学生参观民兵营,让他们在跟军人交流中理解德育道理。去看望孤老院开展帮助老人活动,通过帮助老人与老人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做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还可以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区假日小队"、"扶助残疾儿童"、"参观污水处理厂"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做什么。学校只有开展好这些活动,才能减少学生接触社会不良分子或受到不良的教育的机率。

德育报心得体会家长篇【第七篇】

会会长、上海建平教育集团冯恩洪校长的报告。报告会上,冯校长将自己精深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独特的人生体验结合起来,以生动的语言、翔实的案例给老师们上了精彩的一课,让我受益匪浅。

一、教育理应走进“享受”教育!

学生厌学,触目惊心:如今,中国有近5000万听不懂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我们按照一个标准,一个重点、一样的难点去教学,行吗?肯定不行,所以我们需要告别书本,走进生本。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释放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抛弃接受、远离忍受、走进享受。

二、传统的教不能走向未来!

哈佛大学教授研究显示,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两周后的知识巩固率差别很大:讲授教学法两周后的知识巩固率为5%;阅读教学法为20%;调动多种感官教学法为30%,合作、交流和讨论教学法为50%;探究获得知识为70%;教别人掌握知识为90%,后三种称为高效教学法。冯教授强调,孩子们上课不睡觉的原因,在交流、合作和讨论!

一个特点,那就是少讲,学生能讲的让给学生讲,同学之间能互相启发的就合作交流,有困难的老师才画龙点睛。教师要少讲,不要和学生争夺话语权。每个学生的潜能至少有一点会超过老师,把学生的潜能释放出来就不得了。课堂是学生潜能展示的舞台,课堂展示给他的成就感,是一种当明星的享受和满足。四、能力成长的平台是合作!

世界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信息管理能力,有效表达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正确思想能力,好奇心想象力,创新变革能力。现成的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效课堂,需要结束讲授,走进合作,结束单干,走向小组。课堂走进合作,就会出现“期望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

五、标准虽然重要,但适合永远比标准更重要!

每名学生都有差异。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是21世纪人类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目前,我国有39万所中小学都让学生接受标准教育。标准虽然重要,但适合永远比标准更重要!教育要把挑选合适教育的学生转变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让每一个学生享受适合的教育,需要学校做四件大事,即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做到关注差异、注重情感、释放潜能;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文化要注重发展学生多种能力,即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

六、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把学生管住而是让学生感动冯教授认为,比课程教育还薄弱的是德育教育。学生要掌握规范,学会负责:对己讲仪表,对自己负责;对人讲礼貌,对别人负责;学习讲勤奋,对集体负责;回家讲孝顺,对家人负责;社会讲公德,对生命负责。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存。

七、有合适的目标,决定你会走多远。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有思想的教师,是善于学习的教师,是会演讲的教师,是能出质量的教师,是学生喜欢的教师。如果这么几点到位,你的生命就会因三尺讲台而精彩。做老师就要做最好的老师,实现自我需求的价值。记住:当一个老师不愿意当好老师的时候,就已经在“误人子弟”了。

当冯教授结束这次演讲的时候,把经常用来勉励自己的一首小诗送给老师们: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我们当老师就是播种,播种信念、播种行动、播种习惯、播种性格,帮助学生收获幸福!

德育报心得体会家长篇【第八篇】

从1999年毕业参加工作,到2014年升任德育主任,我认为我一直在做的就两件事:一是教学;二是德育。在德育方面,我从班主任,再到德育主任。以下是我在从事德育工作中,总结的点滴经验,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希望大家给予指正:

一、德育是个什么活儿?

有人说,德育是细活儿,小活儿,长期的活儿,大家很有同感,因为一语道出了德育工作的艰辛,繁杂琐碎,不易出成绩。我想这也是主任们自谦的词吧,其实德育是大活儿,而且是难干的活。说德育大,是因为教育的根本在育,育什么?育德。德行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德育是大活儿。说德育难干,是因为德育的隐性、广泛性和迟效性。智育可以用分数来衡量,是显性的,但德育工作做好了,用什么衡量,恐怕不好说,一个学生的品德好往往是隐性的,是模糊的,没法量化。德育又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学生一进门就处处是德育,见人问好,不随地扔垃圾,乐于助人......时时是德育,在家里家长的言传身教,在学校老师的榜样......,如此广泛,就不容易把握,你尽心竭力的有意教育会在不知不觉间被那些无意的教育消磨掉。德育是迟效的,立竿见影的事儿有,但少,更多的是在成长过程中一步步显现出来,甚至在成人后才显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忙了半天,自己也许享受不到成果。

做什么事最难?与物打交道,物是死的,人是活的,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应该比较好办。与本人打交道就难多了,俗话说“人心叵测”,人是多样的,也是多变的,人的心理更是复杂难以预测的。做学生的德育工作就更难了。首先,我们的学生处在于幼稚与半成熟之间,即容易受到伤害,也很容易去伤害别人。其次,做德育工作不仅是与学生相处,而且要让学生接受你的思想教育,改变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这与一般的与人打交道大不一样,难度更大。

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两个家长教育一个小孩,就经常报厌孩子不听话很难管,而我们教师们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再加上孩子的家长,这难度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越是困难的工作,就越具有挑战性。知难而上,这是我们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人的精神。今天,坐在这里的老师们都是德育工作“冲浪者”,勇于面对德育的海洋。

我认为德育首先是种子,然后才是阳光、空气和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人在童年时的所听所见所感如刀刻般深刻,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用同等力度去刻,大脑对此事的记忆也不如童年时深刻。所以,德育的首要任务是播种,播下善良的种子,播下感恩的种子,播下责任的种子.....让孩子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应当怎么做,让孩子在长大成人后,有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即使迫不得已没有按照原则做也心灵不安,心存畏惧,这是我对德育最朴实的认识。同时,德育也是阳光、空气和水,创造适合种子成长的环境。比如良好的校风,教师的榜样的力量,适时的德育活动,耐心地提醒,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人说德育处专门负责个别学生的处置问题,比如打架了,比如上课跟老师顶牛了......如果德育处管这些,那么再配上几个德育专干恐怕也干不过来。德育处应当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定位,不能总被个别学生和临时问题牵着鼻子走,要有计划,要防患于未然,要做老师的后盾,而不能总是救火,补缺,包办代替。在这里我觉得由于历史的原因,德育工作存在思路提法太笼统与工作随意过乱过细包办代替的问题。

为什么说思路提法太笼统?比如几乎所有的校长老师都在提养成良好习惯的问题,但小学低、中、高年级、初中应当培养哪些习惯,通过什么方式培养,一个习惯的养成大约需要他律提醒多长时间却很少有人思考与研究,使得培养习惯成了一句空话。

为什么说工作随意过乱过细包办代替?比如在课堂上一个学生和老师顶牛,本应当由老师自己解决,德育处却包办代替老师解决,所谓解决其实就是给老师一个面子,给学生一个批评,对师生关系毫无益处。因为这样的事儿太多,致使工作随意性很大,大家还会感觉忙忙碌碌。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出了问题必须由老师来处理,或由老师拿出初步处理意见,然后由德育处核实落实即可,这样我们的全员德育的想法才能实现。

四、德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德育的内容是广博的,小到见面问好,大到爱国主义,都是德育教育的内容,那么我们应以哪些内容为核心呢?我以为,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是非观、荣辱观,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荣,哪些是辱,如果一个孩子在小的时候,这些基本的东西是模糊的,那么他成人后是很可怕的。其次是利他和责任教育。由于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以自我为中心,胸中无他人,难与人合作,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利他的精神,所谓道德就是利他,要让利他成为孩子们的一种思维习惯。责任感也是要着力培养的,要从小让孩子单独承担工作任务,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培养责任意识。最后就是理想和信念。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活着就失去了目标。在理想的问题上不要提得过高,要教育孩子脚踏实地,胸怀理想,要以区间的方式呈现给孩子一个有血有肉的理想,区间的最低点要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区间的最高点要让孩子有自己对人生的向往与追求,理想是在人生历程中不断累积的,自己感悟的,大人告诉式的不叫理想,叫灌输,灌输的理想孩子自己没有实现的动力。

我们所有的德育活动,都应当围绕这些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来开展。应当由学校所有成员达成共识,共同来培育。

五、德育不要和教学打架。

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要面对德育教学孰重孰轻的问题,这也是个老问题。我觉得德育和教学,不管学校下设部门是分是和,都要搞好这两项工作的整合,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双赢。工作能分割,但人——我们的教育对象不能分割,看一个学生,不能分裂为德育怎么样,跟教学没关系,教学怎么样,跟德育没关系。“教”和“育”合在一起方才构成“教育”一词,从这不难看出“教”与“育”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与德育是并行的铁轨,缺其一,则路难行。教师上课要备课,备课即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知道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材施教,做好教学工作。而德育工作做的正是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教育学生的工作。所以,德育与教学要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共同发展。

六、德育工作的形式简单,但其实质是复杂的、系统的工作。学生德育工作的形式无非就是几种:开班会布置学校的任务、处理学生的日常行为琐事,迟到、早退、旷课、染发等等,但是,仅仅做好这些工作就是能把德育工作做好吗?我们不能仅把德育工作停留在水面上、形式上。德育工作是教育学生的工作,是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对话,是存在着情感交流的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人的感情丰富多彩,有喜、怒、哀、乐,而且也变化摸测,要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交流和共鸣,的确是不容易的。情感浅吧,师生情谊不“牢固”,情感深吧,师生“混同”也有不妥,如何把握“度”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把握。

德育工作的实质是重要的,但形式和手段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形式和手段,实质的工作就无法开展,在进行形式的工作时,要用心去做,切实把实质的工作渗透进去。

七、德育工作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我们的观念是否与时俱进,看待问题是否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事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一分的关怀的眼神,多一句的赞赏语言,也许将改变他们的一生。

八、德育工作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德育工作是件付出巨大,收效甚微的“力气活”,德育工作的效率,是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教育学生要怎样做,我们就应该首先做到。例如:教育学生要爱护卫生环境问题,一面我们要求学生要爱护卫生、保护卫生环境,一面我们却在做破坏卫生的行为,这样的教育能取得怎样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九、德育工作要勤于记录。

我们勤勤恳恳,但“百密终有一疏”,如何来预防这“一疏”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后果?要勤于记录,将日常的工作,无论繁琐和大小,都记于工作本中,形成书面的证据,这将成为我们面对责任的盾牌。

今天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也许注定我们将清贫一生。为人做事情不一定要图财图利,不要将因德育工作的付出与收获的巨大差异而产生的不平衡心理带到工作中来。既然我们今天担当了这份任务,就应当做好。与其应付了事,不如认真尽力而为,不求完美,但求更好,这才是我们教师的本份,付出终究会有收获。

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

李德。

48 2041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