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优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优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第一篇】

教学目标: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第二篇】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乘法的口算和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是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学生认识能力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本节课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数学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实中寻找学生学习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计出有24人去春游,每位同学的车费是12元的情境图。以学生春游为背景素材,这样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为新课的学习酝酿了良好的情绪。

(二)自主探索,研究算法。

1、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数学课堂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首先让学生在情境中搜集出“24人”“每人12元”这些数学信息,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接着问“你能估一估大约要付多少钱吗?”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

2、尝试解决。

估算之后,暂且不做评价,采用设疑,“是这样吗?”接着,引导学生“你能试着算一算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与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3、寻找方法。

确算法。在竖式计算是基本方法的意识渗透里,我让学生进行自悟,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由多种算法向基本算法过渡。

4、算理沟通。

当选择了竖式计算后,我先从横式出发引导学生沿分步算式去寻找竖式中的对应数位、两层积及两积之和。组织质疑:

a、你能发现横式与竖式之间的联系吗?

b、第一步横式在哪?第二步横式呢?但横式明明是240,而不是24呀?

c、0写不写一样吗?接着我又组织学生从竖式的各层积出发质疑其横式中的实际含义,“48是谁与谁相乘得到的?表示什么?竖式中的24呢?”“假如把计算过程分成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你觉得哪个步骤最关键?”并有机借助板书把算理进行有序的梳理,指引学生在反复体味中感悟竖式与横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延伸至思维深处。

5、验证结果。

在笔算中,验算是最好的验证方法。因此,让学生交换24和12的位置再乘一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出乘法的验算方法。

(三)巩固强化,推广应用。

在练习设计上,我将多样性、趣味性、综合性、循序渐进性为一体,把练习题呈现在不同的春游背景中巩固强化。

(1)补充竖式中第二部分的积(补充设计的)。

(2)游戏:智闯魔宫。

(3)走哪条路回家?

以上三题是基础练习,为了强化第二步积的过程以及加强验算养成良好的习惯。指导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互相说一说,交流经验。

(4)改错:它是一个逆向思考过程,考察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综合性强。因此,指导学生先观察,再找错,然后分析错误原因,最后订正,强化难点。

(5)游戏大转盘:分小组进行,小组成员轮流旋转,旋转到哪两个两位数,就开始笔算。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缓解学生疲劳紧张的学习情绪。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进行总结。课后的拓展,与课前情境呼应,如果全年级都去春游,要付多少车费?(192×12)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尝试思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归纳、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本节课我在设计上主要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二)加强估算。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估算的次数,远比精确计算的次数多得多。所以在计算课中应不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这对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探求计算结果。由于学生各自特点不同,所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在学生出现了各种不同算法后,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四)让课堂充满活力。当学生出现差错时,我不仅让学生体验失败的苦涩,还帮助学生创造再次努力获得成功的机会,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情感律动、生命成长的舞台。

(五)作业的设计上富有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轻松愉悦地获得新知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第三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的积的书写位置。温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成功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优点:

一:整体结构合理,教学过程流畅,环环相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老师在讲解每道题时都非常详细,第一题时,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及教师的小结将笔算时要特别注意的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两个关键之处强调了多次。进行这样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二:讲练结合,练习题内容都是精心设计的。计算题让学生及时多次用竖式计算,并到黑板前展示交流,说出自己的做题过程,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这个特色体现在本节课的例题和应用题中。我相信,通过学习,学生们都能切实体会到计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人无完人,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不足:

一:教师声音太小,后面的学生听不清。

二、学生的展示环节,学生若到黑板上板书再讲解,效果会更好,更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观察列竖式的过程,并更清晰的讲解。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第四篇】

好的地方:

1、情境导入以旧引新,渗透先分后和解题策略。

2、注重了算理的直观呈现。

3、练习设计有层次。

探讨的地方:

(1)充分发挥点子图的作用,培养几何直观。

教学。

时,李老师先让学生把想法用点子图表示出来,然后交流汇报。这时要有效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在探索、交流中体会“先分后合”的解题思路。但李老师在这个的教学环节占用了较大时间。

在研究笔算方法的算理时,应充分利用点子图,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笔算过程中每一步的意义,培养几何直观。在研究竖式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再在点子图上分一分,并把四次相乘得出的结果都在图上圈出来,沟通算理与算法的关系。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的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教师追问:为什么最后要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学生自然就会理解。

(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在交流14×12的多种算法时,在感受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计算方法和点子图的比较、归纳和分类,体验方法的异同,掌握解题的策略。例如,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方法都是‘先分后合’”“分开以后,数变小了,就会算了”“‘分’”了以后就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答了”,体会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可能还会比较每一种方法的优劣,“把12分成10和2,比较好计算”“把12分成两个6,两部分的数相同,只要计算一次乘法再加就可以了,也比较好计算”,在比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优化意识。这方面我觉得李老师引导不够。

建议:课题出示应置于学生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算式后;机智把握课堂教学失误,教师出错要学会把出错原因“推”给学生,鼓励学生及时发现错误并敢于提出。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第五篇】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以及本单元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后续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及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的。其实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过程中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所以学生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笔算除法的全过程,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一般方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试商、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一)复习铺垫,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1、口算。

60÷30= 40÷20= 90÷30= 320÷80= 240÷60=。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90÷3= 42÷7= 56÷7= 96÷4=。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解决问题(1)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笔算时,在学生尝试、探索的基础上,应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小棒等直观图解决商的书写位置。

2、学生根据所学完成p81做一做。(四生板演,全班齐练)。

学生完成后,互相检查,找出出错的地方,进行纠正(主要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

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现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在教学时,让学生列式,说出意义,并进行估算。在整个过程中,注意形象具体的事物,引导学生用小棒代替故事书。通过学生分小棒的过程,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每班30本”这句话在题中的意义,同时,要求学生观察92根小棒,每堆分30根,可以分几堆。分的结果可以告诉学生92里面大约有3个30,并判断分的结果与估算是否吻合,既充分体现估算的作用,又让学生知道商是一位数,而且就是“3”。把摆小棒操作跟竖式建立联系。摆小棒操作是为理解笔算竖式及算理服务的。当学生摆完小棒时,就要求他们用竖式把分小棒的过程表示出来,接着要求学生说出竖式中各数表示的意思,以及商“3”所在的位置,并要求说出为什么“3”必须在个位上。加深对笔算除法算理的理解。

4、解决问题(2)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140÷30=4……20。

这里重点要引导学生结合直观图或其他方式理解“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圈格子图,圈的结果告诉学生140里面大约有4个30,也就解决试商环节,即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的道理。

小结:比较92÷30,140÷30的竖式,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结果商都是一位数?初步感知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5、完成p82做一做1题(三生板演,全班齐练),完成后集体订正。

6、学生独立完成p82做一做2题,完成后相互交流,抽典型的作业在展示平台上展示,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上下两题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思路有什么联系。

(三)练习:自主练习第1、2题。

为了顺利完成以上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安排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为了以旧引新,找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联系,也为学习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后,通过比较归纳得出笔算两位数除法的方法。

2、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

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这正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需要的教学。在本课时中结合读书日分书这样一个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景,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数量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计算意识。

3、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以往的计算教学,把总结、记忆计算法则作为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本课时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探索除法的现实问题情境,而且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两道例题的教学前,不忘让学生先估一估,这也是新课程中比较重视的方面,同时也是初步检验计算正确的方法。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例1(1)中通过92÷30为什么要商3和商要写在哪一位上?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来帮助理解。

例1(2)中结合学生自己圈格子图来引导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在活动中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学生蠃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第六篇】

昨天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这是在上学期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教学15×3时,我让孩子们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生1:把15分成10和5,10×3=30,5×3=15,30+15=45。生2:我是想笔算的过程,3乘5等于15,向十位进1在个位写5,1乘3得3,再加进位1等于4,所以15×3=45。接着口算150×3,120×30我还是让会口算的学生说说口算方法,然后让中等生和学困生说,最后总结口算方法。

通过课堂上的提问和练习,我觉得效果还可以,想着这么简单的口算,孩子们应该没有问题。于是在午自习时,我们做了一次作业。批改过后我发现班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掌握很好,三分之一的学生会算错1、2道,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错的比较多。

这引起了我的反思:这么简单的口算为什么学生掌握的不好?回想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问题出在:我只是让学生说了口算方法,思维敏捷的学生一听就会,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可是对于另外一些反应较慢,空间想象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就有了难度。要是在教学时,我能利用方块图或实物图,以直观表象作为支撑,数形结合,引导学生亲历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效果可能就好多了。

根据学生口算能力较弱、方法掌握不熟练的现象,我又进行了一次口算练习课。首先进行简洁的口算训练。先让学生说算法,然后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算理,接着在一步步的练习中掌握算法。最后在具体情景中巩固口算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5题和第9题用“开火车”的形式,比一比哪列火车开得快?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以“争当最快小火车”为动力,培养集体意识,提升口算能力。第6题以学生喜欢的糖葫芦为载体,继续训练两位数乘整十数,并学会用“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第10题让学生利用“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式解决(1)、(2)两个问题。第(3)小题是供有余力的学生解决的。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充分读题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解题方法。李响是我们班比较聪明的学生,他站起来说:“先用20×22算出羚羊跑的路程是440米,再用20×31算出豹子跑的路程是620米,620―440=180米,180>150所以豹子能追上羚羊。”这时刘紫征的小手还不放下,我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只见这孩子胸有成竹地说:“先用31―22=9米,算出豹子每秒比羚羊多跑9米,再用20×9=180米,180>150所以20秒后豹子能追上羚羊。”刘紫征刚说完,吴耀辉就迫不及待的站了起来,说:“我还有一种方法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前两步和李响说的一样,先算出羚羊和豹子20秒跑的路程,然后用羚羊跑的440米加上150米等于590米,小余豹子跑的620米,所以豹子能追上羚羊。”我真的没想到孩子们能说出这么多的解题方法,不禁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真是太棒了!老师只想出1种解题方法,你们竟想出了三种。看来还是团结起来力量大啊!”

说实话,课前我在看这道题的时候,只想到用两者间的速度差乘时间得出追及路程(刘紫征说的方法)这一种方法,没有多想。孩子们一说我才想到原来还有这么多的解决方法啊!看来平时鼓励孩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做法是对的。孩子们又给我上了精彩的一课!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第七篇】

1.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笔算中的进位法则.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重点。

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难点。

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全班口答):

2.用竖式计算: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做,4名同学板演.

(二)指导探究:

1.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位数乘法.(:一位数乘法)。

2.师生共探讨的算理算法.

(1)学生自己探索:

在黑板上写出的算式,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相互商量一下.怎样计算都可以,不限制方法.

a.汇报结果。

学生汇报:有可能得92,有可能得72,还有可能得612……等等,让学生充分汇报,把答案依次写在黑板上.

b.师:究竟哪一个答案对呢?先请大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讨论得92或612的同学答案对不对,然后让得72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可能)生1:我是这样想的,3乘4得12,3乘20得60,60加上12得72.所以.

过程:

(可能)生2:,,所以()因为表示3个24连加.所以我把3个24连加就可以算出的积.

(可能)生3:我是想:

(可能)生4:我是笔算的,先用3乘被乘数千位上的4得12,写2进1,再用3乘被乘数十位上的2得6,6加1得7,十位上写7.

c.这时4种方法都摆在黑板上,大家讨论哪种方法好,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第4种方法好具有普遍性.而前3种方法有局限性,这时大家把共同的学习目标转向笔算竖式.

d.操作演示:

师:那么个位满十为什么要向前一位进一呢?我们不妨用小棒图来帮帮忙.

边说边出示小棒图。

师:现在图中应该有几捆?为什么是7捆?

生:因为原来有6捆小棒,3个4根是12根.其中的10根又可以扎成1捆,6捆加进上来的1捆,共7捆.

师:进上来的1捆就相当于这里的“1”(手指笔算竖式中个位满十进上来的1).所以应该用2乘3再加上进来的1.

师:为了避免漏加1,我们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用彩粉笔写)。

3.尝试练习.

出示,同座互相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动笔计算.

反馈练习:

订正时,重点提问第3题的计算过程.

4.进一步探究算理,明确算法:(十位满几十向百位进几)。

(1)出示例4,

(2)全班动手试做:

(3)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

重点提问:90乘4得多少?该怎样写?随着学生的回答,出完整的竖式.

(4)反馈练习:

(5)观察对比:

师问:例4与例3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

反馈共同归纳:

相同点都属于进位的笔算乘法,都从个位乘起,用乘数依次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

不同点:例3被乘数是两位,例4被乘数是3位;例3在计算时是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例4是十位满几十,向百位进几.

先由学生说,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最后总结出: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巩固练习.

1.用竖式计算:

2.改错练习:

设计。

例3 24×3。

点评:

针对进位的重点难点“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让学生先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尝试。积累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动态展示,使学生理解进位的基本原理,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第八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该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学生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基础。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定上,只借助了教材中的两幅情境图,并不是教材中某一既定内容。

把计算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接着学习探讨计算方法,进行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2.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2.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学前准备、新知学习、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四个部分。

(一)学前准备。

在学前准备中,我安排了两项复习内容,一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二是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通过复习,再现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和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为学生应用已掌握的计算知识去探索新知作准备,这样才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口算,在教学时我首先课件出示:星期一早晨,邮递员叔叔正在挨家挨户地送报纸,拿到报纸的一个叔叔非常关心地问邮递员:“你每天送多少份报”,邮递员说:“我每天送要送48份报纸。”然后提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能给同学们讲一讲吗?”再引导学生从对话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最后课件出示两个问题,邮递员工作10天、2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让学生口算并交流口算的方法。

2.笔算。

(二)新知学习。

首先课件出示小男孩和小女孩对话情境,邮递员每天要送48份报纸,72天要送多少份报纸,然后提问:小男孩说了什么?小女孩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出示算式48乘72,先让学生估算,再课件演示讲解48乘72的笔算过程。最后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中,共分两部分,交流判断题和书面作业。我首先用小黑板出示一题判断题25乘36,提供4种计算情况,只有一种计算是正确的,错的指出错在哪里,其中3种错误的计算都是学生在计算中易出现的失误情况,此题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而正确的计算习惯。接着分发书面作业,书面作业中共有2个小题,每一小题是笔算题,第二小题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练习的方式是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老师检查组长,组长检查组员,每组评选出2名计算正确,书写工整的同学奖励加盖小红旗。

1.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2.接着乘完,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48 2140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