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全篇(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滕王阁序全篇(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滕王阁序全篇范文1

文/刘锴

唐代大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是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更是流传千古,传诵不衰。对于句中的“落霞”一词,百度和教科书的解释为“晚霞”。其实,这是一种文化的误读:这里的“落霞”和“霞”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指的一种飞蛾!“落霞”,确切的解释为“零散的飞蛾”。

很多书对“落霞”的解释有两个释义:其一指晚霞。举例即是王勃这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其二指琴名。举例为唐人陆龟蒙的《夜问会答》诗:“落霞琴,寥寥山水扬清音。”而前一种词义显然是一种误读。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赣江之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路过,即席而作。当时是举座皆惊,尤其是阎伯屿,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时,“矍然曰:‘天才也!’”《滕王阁序》写的是南昌地区的风物,因此,理解“落霞”的含义必须放在南昌的地理环境中去分析。宋人吴曾在其《能改斋漫录·辨霞鹜》一文中写道:“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原来,当时的南昌地区,八九月间,田野里活动着一种飞蛾,数量极多,在江上飞舞时,纷纷坠落水中,引得江鱼群游争食。当地人管这种飞蛾叫做“霞蛾”,简称为“霞”。“霞蛾”纷坠如雨,也引得野鸭(鹜)游来争食,于是便出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奇异场景和壮观画面。

对于“霞”指“霞蛾”之说,后世学者也多有考证。宋代学者俞元德在其著作《莹雪丛说》中指出:“落霞者,飞蛾也,非云霞之霞。鹜者,野鸭也。野鸭飞逐蛾虫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齐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是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之句,描写的是当地的一种自然景观。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霞蛾飞舞,自上而下;孤鹜争啄抢食,自下而上;两物相交,好似齐飞。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尤为让人称叹的是,这一句对仗极为工整:“落霞”、“孤鹜”与“秋水”、“长天”相对,精巧绝妙,而且上句写“动”,下句写“静”,动静结合,合成画面,既美丽又壮观。

“绝对”拾趣

在我国千姿百态的对联中,有一些上联,因构思奇巧,令人难以对出贴切的下联,一时成了无人能对的“绝对”。

古时一位书生去拜望岳母,小住一日便欲归去,岳母苦留不住。这时,天上雷声骤响,下起了大雨,岳母灵机一动,要与女婿对句,对上了才可回去。

岳母出的上联是:“下大雨,空中雳,鸡蛋豆腐留女婿。”书生仔细一想,被难住了,因为,这上联正是“夏大禹、孔仲尼、姬旦(周公)、杜甫、刘禹锡”5个前贤、文豪的谐音。据说,这一上联至今也没人对出下联。

民间还流传着一副以三国时人名、地名串成的“绝对”:“鸟在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这一上联以音义双关为奇巧;笼中谐音“隆中”,孔明(有光亮的缝隙)、张飞(展翅飞翔)、关羽(翅膀被锁),同时是三国时的3个人名。

清朝同治年间,长沙有位文人作了一上联征对:“烟沿艳檐烟燕眼”。上联7字都同音,而且说了一件事的过程:门前的烟沿着艳丽的屋檐冲到了燕子窝里,熏了燕子的眼睛。下联也要求7字同音,且说明一件事的原委,确是有相当的难度。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4篇滕王阁序全篇就到这里了,希望在滕王阁序全篇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滕王阁序全篇范文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来源:文章屋网 )

滕王阁序全篇范文3

关键词:《滕王阁序》 层次感 纵深感 呼应感 全方位 多维度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W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节选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第二段开篇句“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紧扣标题中“秋日”,点明气候节令---三秋时节。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开笔第一句写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呈现紫色。诗人首先抓住秋水和秋山两个代表性意象,以及最显著的的秋色特征来写秋景:上句设色淡雅(“清”),下句设色浓重(“紫”),在强烈的浓淡对比中,写尽九月秋景色彩变幻之美,同时秋水之“清”为下文水天一色(“秋水共长天一色”)做好了铺垫。

“俨骖W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驾着整齐的马车驰骋在奔赴滕王阁的高高山路上,在崇山峻岭间观望欣赏风光景色。这句点明诗人第一次观景所在即路观,写路趋明楼赏沿途之景。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耸翠,翔丹”极言其色彩之艳,苍翠的绿色与欲滴的当红映照鲜明。同时诗人借助视角的俯仰变化,使得眼前的层峦与飞阁出重霄临无地,上下相映成趣。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由近及远,笔墨铺展写沿途周围:汀渚宫殿诸般景物依山水之体势纷至沓来而又蔓延开去,组成一幅有高低层次感和远近纵深感的画面。

“披绣闼,俯雕甍。”打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的屋脊。点明诗人第二次观景立足所在即阁观,写临阁登楼赏山下之景。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俯瞰滕王阁满眼秋山秋水,但一改之前“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的色彩角度,转而换为空间视角“旷”与“纡”,使得秋日山川形色兼备起来。诗人目光由近及远顺山水之体态延展开去,正面描摹(“旷”与“纡”)与侧面烘托(“盈视”与“骇瞩”)相结合进一步突出山川的辽阔,纡远。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俯瞰视角转向山川之外的居民区屋舍和渡口船舰,动词“扑”“迷”的渲染力及“钟鸣鼎食”(鸣钟列鼎)“青雀黄龙”(雀舫龙舟)借代手法的综合运用,极力突出洪州地域繁华富庶之貌。同时其描摹的洪府的人文风貌与上句的山川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极大丰富了画面内涵。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不经意一笔,展现出晴雨变幻之美,其“雨霁”“区明”也暗暗为下文水天一色“秋水共长天一色”,打好底色,做好铺垫。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一齐飞翔,秋水和长天浑然一色。句式工整,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句中自成对偶。霞艳鹜洁,点面一体,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晴天碧水,浩荡辽阔,“清”(潦水尽而寒潭清)“明”(彩彻区明)相接;秋水碧而连天,长天净而映水,故曰一色。整幅画面色彩明丽,动静相宜而又浑然一体。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渔人在傍晚唱着歌归来,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排成行列的群雁被寒气惊扰,叫声消失在衡阳的水边。“渔舟唱晚”和“雁阵惊寒”既实写目见之景,又凭借听觉联想,构想出目力难及的虚景。虚实相间的描摹,既体现具体感受,又开拓视野,视通万里,同时人文气象“渔舟唱晚”与自然情趣“雁阵惊寒”相融一体,画面感更加丰富。而且这句丰富的画面又与与“落霞秋水”句结合形成视听声色的景观全维度构建。

滕王阁序全篇范文4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效果

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不但丰富了教学手段,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课型特点,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做到事半功倍,我试着从以下几点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投影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

如在《滕王阁序》教学中,利用网络寻找与课文名句相配的图片和文字。有关王勃作《滕王阁序》的最初记载,滕王阁位置、风光图片等,丰富的内容,都可利用课件快速地展示出来。很多同学都没见过滕王阁,我就展示了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能容易的结合课文感受它的美,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很难为学生提供可感直观的画面。我们通过这些素材不仅可以很好地带领学生进入课文,走进古人,同时也利用素材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特点让学生较好地记住了相关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想象力、分析力、创造力的培养。

二、创设文本情景

情感总是与情景相伴随的,感受文本所描绘的情景是产生丰富真切情感体验的基础。借助图像的烘托,音乐的渲染促使学生进入文本所描写的情景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产生共鸣。

如学习《边城》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小说中表现的湘西风光美、人情美、人性美,我一边给学生播放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湘西民歌,一边让学生欣赏一组有关湘西的人物风光图片,很快将学生带进了那古朴、优美、宁静的境界。学生入境入情,他们真切而丰富的情感被诱发,于是深入研讨,各抒己见,充分体验到了文本的美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学习《滕王阁序》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着画面(这时多媒体可出示不同的景物图片,帮助学生入境)(从浩大的祖国版图收缩到洪州,再收缩到滕王阁,又从滕王阁极目远望)走进滕王阁,走进王勃的内心世界,带着感情朗读,从句子的内容体味其思想感情,

三、高效介绍相关知识

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可以多角度、全方位立体的展示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极大的扩充课堂的容量,提高教学的效率,为扩大学生的视野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我们要理解烛之武的英雄形象,就有必要简介秦晋围郑形势,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事实、了解交战三国的地理位置,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如黑板加粉笔式,光是绘制一张交战各方的形势简图,就要花大量工夫,还不易解释清楚,但用多媒体显示“秦晋围郑形势图”,教师对照地图讲析,秦、晋、郑三国复杂的关系,与此文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也就不难弄清楚了。而弄清了当时交战三方的形势,我们就更能理解烛之武在国家危难面前,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机智善辩,以及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

至于介绍作家作品,由于涉及到一些人名、地名、篇章名,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作家相片,介绍其生平事迹、创作历程、名篇名句,学生观其像、识其人、知其文,更容易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中,总会高效介绍相关知识有一些重点、难点需要靠学生的抽象思维完成的环节,而有些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时会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就会在视觉和听觉上与课文里的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融为一体,帮助他们很好地领会文章的主旨。

例如学习《祝福》时,文中对祥林嫂眼睛的三次描写: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时是“只是顺着眼”,第二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时是“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睛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临死前是“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作者在文中多次刻画祥林嫂的眼睛可以写出她的性格特点,揭示出她受封建礼教迫害的时间之长,程度之深,从而通过她眼睛的变化揭示文章主旨。针对这种情况,我将电影《祝福》中有关她三次眼神变化的情节进行了剪接,插入了课件中,当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看到影片中祥林嫂眼神变化后,对作者想要表达的“封建礼教能将一个活生生的人吃掉”的社会现实就理解了,这样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五、学生自主地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

如在《作为生物的社会》一课教学前,我发现学生对一些群居动物的生活资料了解甚少,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是,学生的信息来源之一——校图书馆这方面的资料很少,因此我直接组织学生上网查询,上网进行拓展阅读。

当学生坐在电脑前,便会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没有陌生感,没有约束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学习。这样,他们有了更独立的思维空间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体现,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以变革,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学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48 5168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