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读后感实用精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卜算子咏梅读后感实用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卜算子咏梅读后感【第一篇】

教材分析:

这首词是毛泽东主席1961年12月读了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毛泽东主席在词中赞扬了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坚强品格。体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为人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革命胸怀。

陆游先于毛主席填了《卜算子·咏梅》,虽有其成词技巧,但格调低沉,远远不及毛主席高雅。毛主席反其意后,使梅的高尚品格跃然纸上。“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梢。”毛主席仅用寥寥数语就将梅的勇气写了出来,令人对梅的勇敢精神肃然起敬!“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主席赞扬梅是报春的使者,春来了,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一年之计在于春,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寓意多深啊!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赞颂了梅花不怕困难,英勇无畏的品格;“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赞颂了梅花谦逊的品格。

词中恰当地使用了夸张、比拟的修辞方法,如:“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中,不是说真有百丈,这是夸张的写法;目的是突出天气非常寒冷。词中把梅花当作人来写;从“她在丛中笑”可以看出来。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理解词中梅花的特点,学习梅花的品格。

3、理解这首词表达上的主要的特点:气魄宏大,文词俏丽,并且处处蕴含着强烈的对比。对毛泽东的词作有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词中的对比;。

2、在朗读中想象体会词中梅花的特点和品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梅花吗?学生交流对梅的认识。

梅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她具有色、香、姿、韵的外形美和内质美,一向被视为坚贞高洁和顽强不屈的象征。

二、1、解题,介绍背景。

分别介绍两首《卜算子咏梅》的`写作背景:毛泽东此词的创作,是对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的“反其意而用之”。陆游是个酷爱梅花的人,在他的诗稿文集中,梅花诗、词不下百首。陆游的那首梅花词表现了受到挫折而不屈节的品质,但也流露着伤感,表现出脆弱。毛泽东的这首梅花词,表现的也是受到挫折而不屈节的品质,但充满昂扬的斗志,高洁的品格,创造出时代先驱者的崇高意境。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从词中找出关键字词,确定这两首词的感情基调。

俏、笑;(朗读基调应是豪放的、乐观的)。

愁、香。(朗读基调应是深沉的、孤高的)。

3、学生用普通话表达每句词句的意思,可先自言自语,再与同桌交流。

这首词用普通话表达,大致是:

风风雨雨刚把春天送走,漫天大雪又把春天接回来了,悬崖上已经结下百丈坚冰,仍然有梅花盛开,花枝俏丽。

俏丽的梅花不同桃李争春,只是把春天的消息向人间报告。等到山花灿烂开满山野,那梅花早已隐在花丛中露出微笑。

4、找出词中描写梅生长环境的句子,请以“这是一株__的梅”为题,归纳出梅的特点。

5、合作探究。比较两首《卜算子咏梅》中梅的生长环境、形象的异同点,结合两首词的写作背景,分析象征意义。

两首词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一是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二都表现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三是都赞颂了梅花的高尚品格;。

四是两位诗人都以梅花自居。

不同之处:一是梅花的形象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这里的梅花象征了屡受排挤打击的主战派。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形象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她象征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共产党人,必表现了中国革命者在20世纪60年代面临国际国内巨大困难的时候,那种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是两首词的感情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积极乐观,充满信心;陆游的词,低沉孤高。

卜算子咏梅读后感【第二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词的上片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无人照看与护理,其生死荣枯全凭自己。“断桥”已失去沟通两岸的功能,唯有断烂木石,更是人迹罕至之处。由于这些原因,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无主”既指无人照管,又指梅花无人赏识,不得与人亲近交流而只能孤芳自赏,独自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而已。“已是黄昏独自愁”是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身处荒僻之境的野梅,虽无人栽培,无人关心,但它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也终于长成开花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野梅不平凡的遭遇使它具有不同凡响的气质。范成大《梅谱序》说:“野生不经栽接者,······谓之野梅,······香最清。”可是,由于地势使然,野梅虽历经磨难而独具清芬,却无人能会,无人领略其神韵。这犹如“幽居见。野梅偏在黄昏时分独自愁,是因为白天,它尚残存着一线被人发现的幻想,而一到黄昏,这些微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这也如前人闺怨诗所说:最难消遣是黄昏。不仅如此,黄昏又是阴阳交替,气温转冷而易生风雨的时辰,所以,除了心灵的痛苦之外,还要有肢体上的折磨,“更著风和雨”。这内外交困、身心俱损的情形将梅花之不幸推到了极处,野梅的遭遇也是作者已往人生的写照,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片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读者可以从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可以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

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可能会被认为“自命清高”、“别有用心”,甚至是“出洋相”。正像梅花“无意苦争春”一样,对他物的侮辱、误解也一概不予理睬,而是“一任群芳妒”,听之任之。同时,不论外界舆论如何,梅花以不变应万变,只求灵魂的升华与纯洁,即使花落了,化成泥土了,轧成尘埃了,它的品格就像它的香气一样永驻人间。这精神正是作者回首往事不知悔、奋勇向前不动摇的人格宣言。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片的'寂寞无主、黄梅花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结果,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梅花的命运很是悲惨,令人不忍卒读。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做出生命的表白。悲忧中透出一种坚贞的自信。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不媚俗,不屈服,清真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这首咏梅词,通篇来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且作者以梅自喻,物我融一。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纵观全词,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像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卜算子咏梅读后感【第三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重点难点:

理解词作内容,领略词作意境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比较毛泽东与陆游的词,理解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这是理解本课的一个难点。

教学准备:

歌曲《红梅赞》音乐视频、配乐朗诵磁带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了解梅花吗?学生交流对梅花的认识。

2、学生观看、听歌曲《红梅赞》音乐的视频。

老师小结:梅花在中国传统诗歌中,和松、竹一起并称为“岁寒三友”,因为它们都是以在严寒节令中保持生机,作为逆境中精神气节的象征。同学们,我们学过《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古诗,学习这三首古诗时,我们接触到了中国诗词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那就是――托物言志。谁能解释托物言志是什么意思?对,就是借助对一件是物的描写、歌咏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思想与情感。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毛泽东的一首咏梅词。

二、自主阅读,以读悟情。

请同学们反复地读读课文,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带着饱满的感情来读课文。每个人在小组内读,小组推荐人读给全班听,最后大家齐读。

三、交流讨论,激趣导学。

(1)卜算子词牌名(介绍词牌名的有关知识,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

咏梅。

题目“咏”是什么意思?(依着一定的腔调缓缓地诵读)。

哪些古诗题目上也有“咏”字?

(2)这首词是毛泽东主席读了陆游的咏梅词后写的。作者咏梅要抒发自己怎样的感情呢?

2、学习上阕。

(1)梅花生存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飞雪(寒冷的冬天)、悬崖(险恶)、百丈冰(寒冷)总结:寒冷艰险的环境。

“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等词语烘托出了梅花生长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梅花坚韧不拔的性格,“风雨”与“飞雪”的并存点出了梅花盛开的季节是早春,这也为下片赞颂梅是报春使者做了铺垫。

(2)理解: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百丈冰:形容极度严寒。犹:尚且,还。

尽管冰凌垂挂于悬崖,北风怒号于幽谷,但是梅花还是开放了,是那么美丽。

现在,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指导背诵上阕。

3、学习下阙。

(1)梅花还有什么特点值得诗人赞美呢?

出示: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争春”是什么意思?

春天到了,百花怎样?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用什么词来表达?

出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姹紫嫣红花枝招展。

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百花怒放(齐读)。

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读出梅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谦逊的作风。

(2)当其他花争奇斗艳时,梅花怎么样?

出示: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4梅花在哪儿笑?怎样笑?笑什么?

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可以读出百花盛开之时,梅花却无比欣慰地飘落从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

(3)再读下阙,想象画面。

(4)介绍毛主席写词背景,再读诗词,体会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四、由情导读,因读成诵。

1、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对这首词有了深入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读。

2、播放名家配乐朗诵,让学生学习朗读的技巧。

3、播放音乐,让学生自己配乐朗诵。

五、作业。

1、背诵毛泽东的咏梅词,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用简笔画把它画出来。

2、预习陆游的咏梅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背诵毛泽东的词《咏梅》。

2、练习默写,相互订正。

二、学习陆游的《咏梅》。

1、范读。

3、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开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

更著:更加受到。

3、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对比阅读,深入感悟。

1、阅读陆游咏梅词,简介创作背景。

(乾道二年,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受到了卖国派的打击,被罢免了隆兴通判的职位。在山阴寂寞地度过了四年,便开始了西行万里的远游。作品里风雨交加的黄昏、孤独绽放的梅花,正是陆游受打击后心境的写照。)。

6道“曩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鲜明地写出了两首词中梅花的不同形象与两位诗人的不同心境。

2、再读毛泽东的咏梅词,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试着画一画,并给自己的画写上一个题目(引导学生自己给画命题时要有创意,有文采)。

3、展示为本课试所配图画及音乐,有感情地背诵咏梅词。

四、作业。

背诵并默写两首词。

卜算子咏梅读后感【第四篇】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卜算子咏梅读后感【第五篇】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每每读到这首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我眼前恍忽出现一片银白——天寒地冻之时,雪花纷风之时,她傲然挺立在雪中,洁白的花娇艳绽放在寒风中,幽幽的暗香,飘扬回荡在空谷中。

我爱梅,不仅仅是爱它的美丽,爱的是她的精神。

梅花坚强,她在凛烈的寒风中顽强地拼搏,不畏一切。每当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我都对自己说,要坚强,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要像那寒风中傲然绽放的梅,不畏风寒展现自己的风采。一次,在钢琴比赛中,我失误失误再失误,练好的曲子一错再错。走下台时,我终于哭出了声;不甘心,明明已经很努力为什么结果却还是如此强差人意呢?面对已然失败的结局,我无言已对,曾经信誓旦旦的我要当钢琴家的诺言,曾经我要弹最美的音乐的理想,曾经对音乐一成不变的热爱与追求,都在我退场的那一刻瞬间即逝,化为泡影。我开始想放弃——再见了,我的音乐梦。这实际上就是一场噩梦,是梅的一缕暗香将我从梦中唤醒:不要屈服于挫折,勇敢面对才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梅,让我学会了坚强。

梅花无私,她将自己那诗一般梦一般的花季选择在了寒冬,只是为冬增添一抹光彩。每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毫不犹地伸出援助之手,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我相信,在爱的长河中,每个人都在无私地奉献!一次下雨,我打着伞走出校门,看到一位小妹妹没带雨具,蹲在门口无肋地哭泣。我本想送她,可转念一想,万一送她还得绕远道怎么办?回家太晚妈妈会着急的,更何况,我有好多事呢!算了吧。这时,小妹妹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我,“姐姐,送我回家吧!”我的眼眸中忽然摇曳出梅花的影子,无私地奉献,才能使世界充满爱的芬芳:那眼神使我的心酸楚地一缩,我立刻柔声道:“好,我送你。”是梅让我学会了无私。

梅花谦虚,她不与群芳争春,只将春的音讯传遍四方。在生活中,我深信: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次考试,我语文考了99分,高兴得不得了,心想我是全班第一了!妈妈肯定会夸我。果然,我一路哼着歌回到家时,妈妈笑着对我赞扬了一番,“……你很棒,但……”妈妈突然话锋一转,“不要骄傲,继续努力!”“切!”我不屑地撇撇嘴,并没把这话放在心上。之后的日子,我开始骄傲起来。同学向我请教问题,我不答理他们;同学叫我出去玩,我都懒得说话;同学想与我一起回家,我连正眼瞧都不瞧他们一眼。渐渐地,大家都开始疏远我了,连好朋友也不理我了。可我依旧把头抬得高高的,孤芳自赏。有一天,体育课上我忽然发现没人与我玩了,我孤零零地站在操场中央,看着同学们三三俩俩地说笑,孤独像潮水般向我涌来。这时,梅花那圣洁的花朵,在我心里绽放:谦虚才是获得友谊的密诀!我忽然醒悟,向同学们道歉,请他们原谅。渐渐地,我又找回了原来的自己。是梅,教会了我谦虚!

梅总在风雪中,将我引向正确的人生之路。“……待到山花灿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首词,是最令我感动,令我难忘的成长之歌!

卜算子咏梅读后感【第六篇】

一、教材分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一生孜孜以求地收复中原,报效国家,却屡遭主和派打击、排斥,晚年甚至受到好友杨万里的诗讽。他一生很爱梅花,因为梅花象征着气节。他的这首咏梅词正寄寓了他忧国伤时、坚守节操的情志:在孤独和寂寞中,他坚守心灵的恬定;面对悲剧性的消亡,他矢志不渝。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接触过该词,词的大意稍有了解,教学的重点不必拘于此点。因此,引导学生学习、掌握鉴赏诗、词、曲的方法,培养他们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是该课的重点。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文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总结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把握作者感情。

教学重点分析词的意象;理解作者词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词里的艺术形象,学习归纳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

知识目标了解陆游的生平以及爱国情感;理解梅花的形象和品格内涵;背诵本词。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把握作者的情感;掌握鉴赏诗、词、曲的方法。

情感目标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积极健康审美情趣。

三、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分析与设计:

(一)教法设计。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结合该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学会学习”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讲授法:

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卜算子·咏梅》中梅花的形象,讲解作者的生平,介绍作者写词的时代背景,串解本词的意境。

(2)启发式教学法:

适时运用多媒体等手段抛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挖掘学生思维潜能,帮助学生提高解决疑难问题的实践能力。

(3)知识迁移法: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在学习《卜算子·咏梅》时,引导学生概括归纳鉴赏诗词的方法,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可行性前提,再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方法去鉴赏其他的诗词就水到渠成了。

(二)学法设计。

(1)观察分析法。

在导入部分,播放梅花的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梅花的人格魅力。再结合日常对梅花的了解,概括常态的梅花具有的人格内涵。

(2)诵读法。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寐时,咏其文,见其义,所得多矣。”利用诵读法可以使学生在读书时眼观其文,口读其声,耳听其音,脑思其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耳、脑。同时,诵读法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理解,加深记忆。

(3)小组讨论法。

促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学会总结归纳,进行知识迁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在民主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总结提升,最终能够独立鉴赏任意的诗词。

四、教学过程:

(一)由多媒体课件——“梅花”的图片导入。

(二)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

(三)初读——释义——了解词的大意。

(四)讲授“意象”与“意境”的相关知识点。

(五)再读注意节奏与情感。

(六)总结鉴赏诗、词、曲的方法。

(七)拓展巩固:马思远“天净沙·秋思”

(八)作业。

(九)教学反思。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学习诗歌的方法之一。朗读指导可在学生基本了解词意、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指导的基本方式是: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示范指导——再练读——再试读。还可以创设情境,如展示图片、配上激昂欢快的乐曲等,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词的朗读与古诗略有不同,同样讲究节奏与韵律,但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更加连贯,上下阕之间停顿略长一些,注重意境的营造。这首词在语言形式上接近现代汉语,便于朗读时情感的酝酿与抒发。教师可启发学生讲一讲词的大意,对讲错的地方,师生互相补充修正。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课后延伸: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把诗词朗诵用录音机录下来,同学之间相互欣赏,激发学生诵读和积累古典诗词的兴趣。

五、预期教学效果。

(一)本堂课的主要特色。

以梅花的图片导入,配合廖昌永的《梅花引》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对梅花所具有的人格内涵进行思考。

注重“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分析诗词的意象和梅花的品格将作为整堂课的重点,学习之后学生能概括总结出鉴赏方法并能迁移运用到鉴赏其他诗词中去。

(二)教学效果预测及应对措施。

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采用多媒体播放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壮美景色,加上音乐的渲染,有声有色,具有直观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为学习新知识架设了桥梁。这个环节学生基本上注意力比较集中,兴趣会比较高涨,能独立概括出梅花的坚强、冰清玉洁的特点。陆游资料的恰当引用补充了学生认识上的空白,对于理解诗词的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

但本课容易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倾听。所以在理解诗词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当学生感觉不知从何下手时,老师再及时地点拨。

卜算子咏梅读后感【第七篇】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呼吸着梅花的幽香,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梅花》来。

也许是有什么心灵感应,公园里突然飘飘悠悠下起了雪,雪精灵在天空中漫天飞舞。虽是大雪,但犹有一枝花在笑呢!她非常俏美,但俏美也不与春天抢风头,只是把春天来到的消息告诉大家。等到山花烂漫的时候,她就会在丛中尽情地展放自己。

孩子们忽然看到了那一抹绚丽的色彩,走近细瞧,是状如蜂蜡,开得最早的“东风第一枝”——蜡梅花呀!她散发着缕缕清香,沁人心肺,千姿百态。在这下着雪的时节,到处茫茫一片,唯有这蜡梅花亭亭玉立地站在那儿,引来人们的夸奖与赞赏。

正是蜡梅花这种不畏严寒的精神,才受到了人们的赞赏。

梅花默默地开放着,为人们送去那一阵阵清香。古往今来,古人用古诗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昨夜深雪里,前村一直开”,这是唐朝诗人齐己对梅花的赞赏。“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是元朝诗人王冕用借花喻人的手法写出了梅花高尚的品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朝诗人林逋对梅花的赏识。

听了古今的名人对梅花的赞赏,我们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该学习梅花凌寒怒放的品质,不畏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像梅花那样,时时早、时时早,做“东风第一枝”

卜算子咏梅读后感【第八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译文。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赏析。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陆游一生力主抗金,却履遭群小的嫉妒诽谤和排斥打击,处地孤危,境遇苍凉。梅花在陆游的笔下涵蕴着一个失意志士的秉性坚贞、矢志不渝。所以前人评价其末句想见劲节,沉沦不遇者,读之一叹。

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驿外断桥、暮色、黄昏,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化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这着实、妙!

下阕,托梅寄志。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在这里,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说争春,是暗喻人事;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读者在此时已融入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只是尽自己之能,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即使是凋落了,化为尘了,也要香如故。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劲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劲节得以想见,正是由于此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此时,已将梅花人格化。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鉴赏二。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咏梅之诗多至百余首,且认为只有节义之士,脱俗之笔才配得上题咏梅花。他在《梅花绝句十首》中说到:子欲作梅诗,当造幽绝境。笔端有纤尘,只恐梅未肯。陆游酷爱梅花,因为它象征着气节。他的《落梅》诗说: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梅花开时不畏严寒,落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陆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他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对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希望终身与梅花为伴。

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上片感遇。驿外二句,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说梅花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

下片咏梅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从中不难看到作者身世与人格的投影。陆游早年因爱国议论触犯秦桧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免职。他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时忌,但爱国斗志始终不衰,甚至老而弥笃。此词或许是他晚年所作,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虽然不免有自悼自伤的消极成份和孤芳自赏的意味,但主要精神是积极的,他在词中对周围恶浊的环境、群芳嫉妒的卑劣行径以及自身遭受的种种迫害,所表现出的高度蔑视,也是令人感佩的。咏物词贵在不离不即、不粘不脱,做到托物寄意,物我相融。此词不雕镂梅花形貌,而着重摄取其神韵,借以自我写照,是咏梅的上乘之作。

《卜算子.咏梅》一诗是托物言意之佳作,作者以梅花自喻,在梅花那种虽凋犹香的神韵中寄托了作者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而梅花那种寂寞凄凉,屡受摧残的遭遇,也正是作者政治上备受排挤的写照。他青年及第,好兵书,习剑术,胸怀报国之志,并始终坚持抗金,以收复中原,统一中国为己任。但是,由于受到投降派的打击排挤,他屡遭贬嫡。特别是在他的晚年,竟至于潦倒至衣食无着。但他虽穷益坚,不坠爱国之志,临终之时还吟《示儿》诗,教诲儿孙们不要忘记北定中原的事业。

作者在此词中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苦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此首《咏梅》当为宋代咏梅诗词中的杰作。另外,此诗词言语朴实深沉,明白流畅,更实践了他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骨气多的文学主张。

48 1401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