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4篇】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应包括监测、报告、隔离、救治和宣传等措施,以保障公众安全,如何有效实施?下面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1
为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工作措施,积极预防学生非正常出走,坚决维护学生的人身安全,采取正确有力的处理措施,切实做好师生员工及家长的思想工作,确保校园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预防在校学生离校出走,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处理工作,将在校学生离校出走事件对人员、财产和学校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程度,最大限度地保护离校出走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二、适用范围
一旦出现学生上课期间私自离校,立即启动本预案。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学区主任、各班主任
主要职责:
①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强化校园巡视工作,规范学生请假外出手续,完善门卫管理制度。
②各班主任做好本班所有在校学生的基本信息收集工作,政教处收集整理全校学生的基本信息。
③制定并宣传《预防学生非正常出走的安全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
④突发事件时,领导小组要在最短的时间做出决策,采取相应措施。
⑤突发事件后,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做好各项善后处理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加强课堂管理,有学生缺席时,科任教师应及时通过科代表报告班主任老师。
2.加强校园巡逻,对游散的学生进行登记、询问,督促学生及时回到班级指定位臵,并通知班主任老师。
3.加强门卫管理,学生上课期间离开学校,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学校教师陪同;
(2)学生家长(监护人)陪同;
(3)持有班主任老师、级部主任亲自签名的`请假条或者加盖了各处室公章的请假条。
(4)发生意外伤害时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抢救的学生;
(5)执法机关按正常程序需要带离学校的学生。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2
中心小学师生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提要:医疗救护组迅速观察病情,对症处理,采取抢救措施。同时保留中毒人员的呕吐、排泄物,对其他进食过同类可疑食品的人员进行追踪、观察。
中心小学师生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一、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校园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校长)
副组长:x
组员:x
职责:全面负责食物中毒的应急指挥、协调、救援等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若干工作小组:
1、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
组员:x
职责:全面负责食物中毒的`应急指挥、协调、救援等处置工作。
2、通讯联络组:
组长:x
组员:x
职责:负责情况报告及各方面的联络沟通。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向上级报告抢救处置情况。
3、警戒保卫组:
组长:x
组员:x 职责: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交通,引导救护车辆,劝离围观人员。
4、医疗救护组:
组长:x
组员:x
职责:负责对中毒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置。
5、思想工作组:
组长:x
组员:x
职责:负责师生及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做好安抚慰问,保持情绪稳定。
6、物资保障组:
组长:x
组员:x
职责:负责及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机动车、药品、消毒用品等抢救物品的供应。
7、善后处理组:
组长:x
组员:x
职责:负责中毒学生及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善后事宜,配合进行相关调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 报告程序
1、 校园内出现疑似食物中毒或三人以上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后,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认为有必要时,要及时拨打医疗急救电话120,报告内容:“ x小学 年级 班发生 人食物中毒(或疑似中毒),中毒人是 ,可疑中毒食物为 ,表现症状为 ,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
2、领导小组即刻向区疾控中心报告。
3、校(园)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向教育局报告。
4、校(园)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立即通知各工作小组到位,进入应急状态。
5、通讯联络组立即与学生家长联系。
三、应急处理程序:
1、医疗救护组迅速观察病情,对症处理,采取抢救措施。同时保留中毒人员的呕吐、排泄物,对其他进食过同类可疑食品的人员进行追踪、观察。
2、立即停止可疑食物的生产、供应和食用,必要时暂停一切食品供应待查。
3、警戒保卫组疏通学校道路,劝离无关人员。指定保人员在指定路口等待引导救护车辆
4、警戒保卫组负责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5、班主任和教师负责协助护理患病学生。
6、保卫组人员引导救护车车到达学校救护现场。
7、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随中毒学生到医院护理并及时掌握和报告相关情况。
8、思想工作组负责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负责家长的接待和疏导工作;协助学校领导做好善后处理事宜。
9、医疗救护组和相关部门配合收集有关病情信息、食物及原加工材料,协助卫生部门进行有关调查、处理。
10、在卫生部门指导下,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对中毒现场、食品加工场地、工具、用具、设备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11、善后处理组做好学生及家属的安抚及善后处理工作,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12、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向教育局报告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检测结果。查清原因后以书面形式作出全面报告,分析情况,明确责任,总结教训,提出预防整改措施。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3
食物中毒多因食品、饮料保洁不当所致,其中毒症状多见于急性肠胃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为保障住店宾客及全体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预防食品中毒事故,保证酒店客人及所有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预防措施:
(一)饮食安全事故的种类及预防措施:
1、肉、蛋、家禽、水产类及乳类等引起的沙门氏毒中毒,多由于对带菌食物加热不足或运输贮藏时再次被污染,在食前又未加热灭菌而造成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由剩饭、剩菜、熟肉制品、死螃蟹等引起的病源性大肠杆菌中毒。
预防措施:
a、生熟食品的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
b、食品低温冷藏5摄氏度以下保存,抑制细菌生长;
c、食用采购回的熟肉制品前再高温处理一次,杀死细菌;
d、禽蛋类在食用前必须煮沸8分钟以上;
2、由带菌者污染了熟食而引起的痢疾杆菌中毒,中毒食物为肉、奶等熟食。
预防措施:
a、患者和带菌者严禁炊事操作;
b、 熟食品的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
c、 用采购回的熟肉制品前再高温处理一次,杀死细菌;
d、 生吃的蔬菜要清洗干净;
3、由海产品、暴腌蛋品、肉类、凉拌菜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中毒。
预防措施:
a、炊具分开,注意洗涮、消毒,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b、 物烹制时要煮透,防止外熟里生;
c、 盐渍海蛰等水产品时保存需用40%盐水浸渍保存,食用前反复用清水洗净,外加食醋或蒜泥。
4、由剩饭、牛奶、糕点、熟肉、冷荤等引起的葡萄球菌中毒。常见肉类、鱼类及其制品引起的产气荚膜梭菌中毒。由剩米饭、熟肉、奶制品、鱼类、肉菜汤等引起的蜡样芽孢杆菌中毒。
预防措施:
严禁化脓性皮肤病患者操作食品、食具,以免污染,杜绝质量不合格的牛乳。
a、有计划做饭,尽量不剩或少剩;
b、剩米饭食前应高温灭菌;
c、剩米饭不得掺入新米饭中微温即食;
d、有异味、变质面食不能再吃,不得掺入面粉中发面食用。
5、由发酵豆谷类制品、肉类和罐头等食品引起的肉毒梭菌中毒。
预防措施:
a、自制发酵豆谷类食品时,制作前要做加热灭菌;
b、贮存发酵后的食品,需回锅加热后食用。
6、由霉变玉米、茶生、小麦、大米等引起的黄曲霉素中毒。食用霉变甘蔗轧得汁、腐烂的生姜造成的中毒。
预防措施:
a、粮食水份应保证在14%以下,湿度不超过70%;
b、霉变的食物不能食用;
7、赤霉病毒中毒,常见为被禾谷镰刀菌污染了的`粮食或面粉。
预防措施:采购来把关,杜绝食用霉变的粮食;
8、吃了没炒熟的四季豆、芸豆,鲜黄花菜、鲜蚕豆、鲜木耳、没煮熟的豆浆。
预防措施:厨房要按照程序、工艺加工。
二、重要领导、贵宾重大宴会预防食物中毒措施
1、采取专人、专购、专人验货、专人管理。
2、专人进行制作烹制。
3、专人服务上桌。
4、食品留样待查。
5、质检部全程跟踪检查。
三、应急处理机构组织体系与职责:
(一)餐饮部:检查后厨房日常菜品操作与食物储藏的规范,如遇紧急事故,做好留样工作;
(二)采购部:严格把好采购关,对购进原料的质量负首要责任;
(三)人资部与财务部:在总经理的指挥下紧急事故发生时负责资金主调配工作;
(四)保安部:维持酒店正常工作秩序,负责伤员疏散、护送工作;
(五)工程部、管家部、餐厅部,协助保卫部进行伤员的护送工作;
(六)质检部: 不定期对后厨房的食品卫生进行抽查。
(七)行政办公室:负责车辆运送及本部门员工调配。
四、紧急预案
1、中毒事故发生后,无论是员工或是顾客,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保安部负责人,分管副总。及总经理,最迟不超过五分钟。
2、各负责人到达现场后,了解中毒人员身体状况,身份国籍、中毒原因,数量,分管副总根据情况上报总经理,由总经理决定是否报警和拨打急救中心“120”电话急救。
3、无论是否报警,保安部负责人要第一时间安排保安,保护现场清退闲杂人员。
一、不报警,不报急救中心。
如果现象很轻微,总经理确定不报警,视中毒人员身份分别处理,如果是员工,中毒严重且人数较多则由部门负责人、行政办公室人员、人力资源部人员,陪同分散就近就医,由行政总监安排车辆运送。如果中毒者是员工不严重,则由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负责人做好安抚工作。如果中毒者是客人无论轻重,则由大堂经理,分管副总经理立即就近送医院治疗,并做好安抚。
二、报警、报急救中心。
1,总经理确定报警后,由保安部经理负责向公安机关报警,由大堂经理向急救拨打“120”中心呼救,若中毒者情况危急可由行政办公室安排专车送就近医院抢救。并通知中毒者单位或家人。
2,保安部应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到现场保护,不让任何人接近有毒或可能有毒物品如药物、容器、饮品、食物残留、呕吐物等。
3,保安部负责安排车位,人员等候警车、急救车到来及离开。
4,保安部负责维持现场秩序,防止闲杂人员围观
5,大堂经理协助对中毒者私人物品进行登记,并一式两份留存、上报。并记录警车、急救车到来离去时间,警方人员姓名等资料登记备案。
6,如怀疑有人投毒,保安负责人应排查可疑人员,发现后保安部立即滞留并交警方处理。
7,保安部负责人配合急救中心医护人员的抢救工作,情况严重时随中毒者前往医院,适时做好对中毒者的访问记录。
8,如中毒者已死亡,应保护好现场,按总经理指令,配合公安人员、法医的工作。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4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的实际,在加强对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力度的同时,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维护校园稳定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协调
1、成立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小组,明确分工,明确任务。在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预案,学校领导根据“事件”的实际情况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到位,争取时间,积极救治患者,统一协调,实施“事件”处理。
2、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
(1)组长:校长
(2)副组长:总务主任、政教主任
(3)成员:由班主任、食堂主管、校医组成
3、各成员职务职责:
(1)组长:全面负责协调处理“事件”的一切事务
(2)副组长:协调组长处理事件;
负责组织联络和传递信息工作;根据“事件”态势,如实向有关部门汇报;协调处理相关课程的调整等。
(3)各班班主任:对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必要时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临时控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做好学生及家长的稳定工作;维持校园稳定等。
(4)校医: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初步的抢救工作;
收集“事件”发生的可疑中毒食物,并将可疑食物送医院化验检查,以便确定中毒原因;联系相关的救治医院;统计患者人数及病情,及时向领导汇报事件动态情况;向新闻媒体和卫生执法部门公布事件的真实情况等。
(5)总务和德育主任:及时调动交通工具接送患者去医院救治;
做好患者家长接待等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在校学生的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及时与中毒学生家长联系;必要时可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监督执法部门汇报情况,配合这些部门的处理工作。
二、处理流程
学校有关人员和食堂主管在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到达之前,应保护好现场,并采取以下措施:
1、在情况未判明前,禁止继续食用和销毁剩余的可疑食物;对可疑食物进行现场封存。
2、进行现场初步急救处理。
3、联系救治医院并及时转送。
4、搜集可疑食品及中毒者排泄物交调查人员检验。
5、逐级上报有关部门。
三、报告制度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小组应坚持不夸大,不隐瞒,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向区教育局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5
为使我园发生突发性急性食物中毒或者传染病流行时,能够及时有效和有序地做好中毒病人的抢救治疗工作,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研究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一、防止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组长:z
副组长:z
小组成员:zz
二、一旦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幼儿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幼儿园发生群体性食物毒物时,须立即采取措施,将中毒病人就近送有关医疗机构病防治,防止事故扩大,同时须立即向市卫生局、市劳动局、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报告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学校防治领导小组立即协助有关医疗机构,组成医疗救护组迅速赶赴现场,对中毒病人进行抢救治疗;
(二)将发生中毒的有关情况报告市政府,并通知市劳动局、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
(三)协助市疾病控制中心的有关人员,携带相关仪器赶赴现场,进行现场调查,并对毒物现场进行监测,确定毒物的性质、种类和现场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为中毒病人的抢救治疗和鉴定提供依据。
三、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校医应采取的措施
将中毒病人就近送有关医疗机构进行抢救治疗,防止事故扩大,同时须立即向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报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当地政府。上报的'内容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一)保健医生协助卫生防疫、临床医护人员赶赴现场,对病人进行及时抢救治疗,对疫情流行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组织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严密监视疫情或者病情,并将疫情变化情况随时上报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按规定通报有关部门。
四、领导小组具体任务
发生重大传染病或者群体性食物中毒,学校要成立重大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任务是:负责指挥、协调、监督、检查园内的疫情防治组织、人员、物资、资金等方面的落实情况,通报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五、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6
为了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预防学生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食物中毒预防应急小组
组长:朱吉焕;
副组长:许志芬;
成员:谢凌枫、单利波、杨爱雪及全体班主任。
二、建全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学校的食堂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以及关于《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三、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的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学习普及有关的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预防食物中毒。
四、前期工作
1、食品原料进货关。学校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关,定点采购,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有关的规定,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关。
2、严把食堂仓库关。学校食堂仓库的钥匙由专人保管,责任落实到人,库房门口有明显标记,规定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食堂库房。定期对库房里的原料进行检查,发现变质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变质的原料流入餐桌。
3、把餐具消毒关。学校食堂对餐具按规定进行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防止出现因交叉感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
4、对每餐的饭菜要做好留样,取每餐的饭菜250克保存24小时。
五、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
1、凡就餐后,师生出现不明病因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水泻等症状,各班主任、值周值日教师应马上报告校长室。
2、迅速与医院联系、诊治,采取救护措施,并向教育局、镇政府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包括:时间、地点、中毒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3、保护现场,做好预留食品、蔬菜的取样工作,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急于冲洗,以备卫生部门检验。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查询他们的.身体状况。
5、根据事态发展情况,迅速与家长联系。
6、如实汇报有关情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工作。
六、对中毒食物的处理
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立即停止食用。在卫生部门已查明情况,确定的食物中毒源,可采取煮沸15分钟掩埋或焚烧。食品用具、容器可用1—2%碱水溶液、消毒液等消毒。
七、分析事故原因
根据查明的事故原因,向上级领导和卫生部门递交书面事故分析报告,对发生的事故做到“三不放过”,对所有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引以为戒,并对造成中毒的责任人、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其责任。如故意破坏造成中毒事故,将当事人交司法机关处理,如因工作疏忽造成中毒事故,对当事人进行扣发工资、辞退或进行行政处分的处理。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7
一、概述
食物中毒是由于误食被细菌、毒物等污染或含有读物的食物后,引起人体损害产生中毒症状的疾病。为了正确处理食物中毒给人员带来的危害,确保员工身体健康,避免由于突发事件造成混乱或职责不清楚造成指挥失灵,延误抢救时间,结合项目部实际制定应急豫案。
二、领导小组
项目部成立相应的食物中毒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组员由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其他部分人员组成。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名单报公司领导小组备案。职责如下:
1、 组长:接到报警后,应迅速了解事故情况,作出指示决策,下达应急抢险命令。
2、 副组长:根据组长下达的抢救命令,组织人员开展抢救工作,并做好事故的通报和事故处理工作。
3、 相关部门
①办公室:值班电话设置于办公室内,负责事故的接报;配合主管领导做好事故的评价及传递、上报等信息处理工作;做好事故现场拍照、收集证据工作;根据领导指示、决策,做好上传下达,协调有关工作事宜。
②其它职能部门/单位:根据现场抢救机构的指令,及时组织调配抢险物资、设备和技术人员,投入现场抢险工作。
三、食物中毒的分类
1、 细菌性食物中毒:由于吃入食物被某些细菌及其毒素所污染而致;
2、 毒素(真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为有害真菌;
3、 植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本身含有有毒物质,如毒蘑菇及发芽的马铃薯。
四、食物中毒的特点
1、 在集体食堂或家中用餐,可因吃同一种有毒食品而爆发中毒,来势凶猛,发病率高,危害性大;
2、 潜伏期短,大多在摄入有毒食品后半小时到24小时内发病;
3、 临床症状大多相似,一般以急性胃肠炎症为主。
五、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1、 催吐:只要胃内尚有毒物存在,都应作催吐处理,催吐是排出胃内毒物的最好办法;
2、 可用硬羽毛、匙柄、筷子、手指等搅触咽喉壁使之呕吐,同时口服清水,反复刺激呕吐,以胃内为清水为度
3、 将食盐8克溶于200毫升温水中反复口服;
4、 病情严重者在应急处理的同时急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旧址。
六、食物中毒的预防
1、 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制度,不食用有毒食物是预防中毒的根本措施;
2、 提高警惕,克服麻痹思想,作好食品民事行政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
3、 掌握如下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和重要环节:
① 禁止销、购有毒或变质食品;
② 防止食品污染或变质;
③ 食品的采购、加工要有计划性,防止变质或污染;
④ 加强食品的制、贮食用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变质或污染;
⑤ 食堂和家庭应做到有计划的采购和烧煮食物,尽量不积压;
⑥ 从事炊事人员应定期检查身体,凡患传染病或未愈之前,不得从事炊事工作;
⑦ 消灭蝇、鼠、蟑螂等传染媒介,建立必要的卫生设施和食品卫生防护设备。
4、 食前消灭病原体
① 检查食品质量、腐败、变质、污染的食品做到不买、不做、不吃;
② 饭、菜要煮熟、烧透、剩饭菜一定要回锅,烧煮后方可食用;
③ 吃凉菜时,用开水短时烫炒,用凉开水冲洗,并加醋调味,以消灭病原体。
5、 广泛开展宣传工作
① 认识有毒动物、植物,以防误食中毒;
② 养成卫生习惯,不可随意摄食;
③ 不用锌、铜、铁、锑等器具烧煮或贮存酸性等食物,避免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
④ 严格遵守农药的管理和使用制度,防止食物污染而导致中毒。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8
一、防止食物中毒措施
(一)健全食物中毒报告
餐厅要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以及关于(食物中毒报告办法)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二)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卫生管理水,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1)防止细菌对仪器污染:食品工业和食品商业系统,以及集体食堂,应对食品加生管理,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奶类等动物性食品,要防止在生产加工和供销过程中污染。须知到专车运输,低温贮藏,工具售货,食品从业人员要重视个人卫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事食品工作病患者或带病者,应及时调换工作。
(2)细菌污染,细菌生长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温保藏。按照食品低温保藏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3)杀灭病原菌。杀灭病原菌措施主要是高温灭菌,当肉类食品深部温度达80度时,经12分钟可彻底杀死沙门氏菌。隔餐熟食品和剩菜饭,在销售或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预防
(1)有些化学物质与食用面碱、淀粉、食盐等形状相似,以常发生误用,误食而造成中毒。因此,对备有有毒化学物质单位,要加强管理,要严格执行保管和领取,严禁把有毒化学物质带回家中使用。
(2)加强农药管理和使用。农药要专库保管,不能与食品同仓存放,防止污染食品。并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有关规定。
(3)包装或盛放有毒化学物质容器,不得用来包装或盛放食品。
(五)有毒动植物中毒预防措施
有毒动植物往往与某些可食食物相似,人们如不加以识别而误采食用,就会引起中毒,如有毒蕈类和野果等。因此,要加强宣传,提高对有毒或无毒动植物识别能力,防止误采误食,对不能识别有毒动植物,须经鉴定,确认无毒才能食用。
二、食品卫生中毒事件应急措施
1、在酒店内发现任何人有中毒症状,无论是误服或故意服毒,应立即报警,并向总经理汇报;
2、由大堂副理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呼救,等待医务人员求援;
3、经同意后查看中毒者证件等物品,由通知中毒者单位或亲友;
4、保护中毒者所在现场,不要让任何人触摸有毒或可疑有毒物品(如:药物、容器、饮品及食物、呕吐物等);
5、将中毒者私人物品登记、保管或按要求交给,并签收;
6、将有关资料(警车、救护车车号;到达及离开时间、负责人姓名等资料)登记备案;
7、发现者或可疑人员时立即滞留,交处理;
8、属在酒店用餐客人,除做好以上工作外,还应把客人用餐菜肴和餐具及残渣封存,交由化验、鉴定。
在以上突发事件范围以外特殊事件应急处理参照以上措施进行安排。
此预案演练由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实施。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9
为有效预防师生食物中毒事故、及时处理师生食物中毒事故,防止事态的扩大,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处理预案。
一、可能引发师生食物中毒的原因:
由于食品供应部门向师生提供的食品的质量问题,或是因操作不当引起食物变质、不符合食用要求及个别人的恶意下毒等原因造成食物中毒事故。
二、事故的预防:
1、学校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有效措施,责任到人。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厨房。
2、加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管理。按规定做好从业人员的体检和日常晨检工作,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严禁无健康证人员在学校食堂上岗工作。
3、加强学校食品操作程序的日常管理。学校食堂、食品供应部门严格把好食品质量关,杜绝不洁、变质及三无产品流入学校;规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做到烧熟煮透,加工好的食品及时放入密封间;严格熟食间的管理,防止熟食二次污染;做好留样食物的记录并签名,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所有餐具经餐具消毒中心处理。
4、规范师生饮用水供应工作,师生饮用水要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身体要符合卫生要求,饮用水存放环境整洁,并加强日常检查,一旦发现变质,立即停用;饮水机由供水商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消毒。
5、加强师生的教育。教育师生不吃无证摊贩的不洁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事故的'处理:
1、立即组织人员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抢救。
2、在1小时以内向区教育局、区卫生监督所报告。
3、学校主要领导应立刻召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研究情况,并根据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快速落实人员分工。
4、学校卫生导师要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专项登记工作,包括:班级、人数、姓名、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处理情况等,并积极协助区卫生监督所、区疾控中心等部门做好调查工作,在区卫生监督所等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关工作。
5、积极做好中毒学生的就医陪护工作,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如实向学生家长阐述事故经过,并认真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与谅解。
6、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认真做好理赔工作。
四、责任追究:
在师生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报告和处理过程中,有关处室和个人未按规定履行职责、违反操作规程、瞒报或玩忽职守者,学校将予以严肃处理并报区教育局,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组织机制:
1、组织领导: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制,一旦发生事故,实行逐级负责,校长在由校长指挥,校长不在由分管校长指挥,以此类推。
2、人员分工:
总指挥:x
教育、稳定小组:(东)x (南)x (西)x
协调、管理小组:(东)x
(南)x
(西)x
报告小组:(东)x (南)x (西)x
登记、协助调查小组:各校区卫生导师
陪护病员小组:(东)x (南)x (西)x
联络员:x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10
为提升院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中,确保众多全体师生的健康和人身安全,提升院校解决食物中毒事件或食源性疾病紧急事件的处理工作能力,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情紧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院校一旦发生疑是食物中毒事件或食源性疾病等紧急事件,应该按照下列程序流程解决处理。
1、终止配餐:
马上终止高校食堂或小卖铺供货的食品类。
2、立即汇报。
(1)标准:有5人(含5人)之上疑是食物中毒事件或食源性疾病病症。
(2)程序流程:发觉老师学生有似食物中毒事件或食源性疾病时,应快速汇报院校,与此同时拨通“120”手机或立即送医院开展解决。学校要快速向相关部门及疾病预防单位汇报。
(3)具体内容:
①疑是食物中毒事件或食源性疾病的数量、病症及第一例发生时间。
②院校的校址、责任者、住址和电话号码。
③供货企业的名字、责任者、住址和电话号码。
④现阶段情况、事情的.经过和应急处理措施。
⑤报告时间和报告人。
3、运行紧急程序处理[文中来自]
(1)立即将生病老师学生送至就近原则医院门诊,帮助医疗机构救护病人。
(2)搞好排摸调查工作,收集信息。
(3)立即通知父母。提升家校合作(派专职人员接通父母热线电话)以防耽误抢救时间。
(4)在事情出现的第二天搞好随诊工作中,再次排摸调研,计划专职人员搞好父母表述工作中,并把相关状况立即书面材料教育部门,直到全部生病老师学生所有恢复入校授课。
4、保护现场:保存导致或造成疑是食物中毒事件或食源性疾病的食物以及原材料、专用工具、设施和施工现场。
5、配合调查:相互配合卫生部门开展调研,按卫生部门的需要事先给予相关原材料和试品。
6、操纵局势:贯彻落实卫生部门规定采用的其他对策,把局面操控在最少范畴(包含课堂秩序和下一餐就餐等)。
7、商业保险干预:与此同时通知保险公司干预。
8、必要时汇报公安机关、工商局等单位。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11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联防联控做好学校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保定市教育局《关于学校集体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的通知》的规定,预防学校食物中毒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成立保定二中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
主要负责人:xx
监查组:xxx
信息组:宿舍学生会生活部、学生处生活教师
服务组:xxx
二、职责:
1、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平时加强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负责组织抢救中毒师生、安排检查现场、调查事件的起因,负责安排善后工作
2、副组长王永来主任负责小卖部的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并制定管理措施及检查的各项措施,并与市防疫部门联系接受监督。如果发生食物中毒立刻报告,对小卖部的食品展开全面检查,确定为小卖部的问题要在组长的领导下及时展开工作,抢救中毒师生解决善后工作,如不为小卖部问题要积极参加工作,配合协调解决问题
3、副组长李立泽主任负责食堂的食物、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并制定检查的各项措施及管理措施,并与市防疫部门联系接受监督。如果发生食物中毒立刻报告,对食堂的食品展开全面检查,确定为小卖部的问题要在组长的'领导下及时展开工作,抢救中毒师生解决善后工作,如不为食堂问题要积极参加工作,配合协调解决问题
4、监督组每周五实行大检查制度提出发现的问题,并责令限期改正,不定时进行抽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确保师生安全
5、宿舍学生会生活部要每天坚持卫生检查并客观填写记录表,对发现的如饭菜过期、有异味等及时报告以便检查
6、生活教师坚持每天的检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报告学生处
三、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程序
1、学校如发现集体中毒事件要立即启动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2、一旦发现食物中毒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校有关领导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3、由副组长负责组织把中毒的师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确保在第一时间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
4、由组长负责组织调查事故原因,如怀疑有人故意投毒,向公安部门报告并进行立案侦察;防疫站同志到达后立即提取24小时的留样并进行检查;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询问相关的人员,弄清中毒事件的起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把中毒人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配合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工作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12
为了确保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和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根据《食品卫生法》制定我司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如下:
一、成立应急小组
1、成立应急小组。蒯卫国为组长,张玉兰为常务副组长,朱洪武、邓昌明为副组长,各部门经理为组员。
2、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经理为主任。
二、报告制度
1、发生食物中毒时,中毒者或知情者应立即向分部领导报告病情,后报人力资源部。同时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2、应急小组接到食物中毒事故信息后,立即互相通知,立即按其职责进入应急状态。
3、根据食物中毒的情况,由公司向上级部门报告中毒地点、中毒人数、中毒时间,基本症状和可疑食物。
4、任何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
三、救治中毒人员
接到食物中毒事故信息后,应急小组及时联系救护车辆,护送中毒人员去医院治疗。必要时,电话通知中毒员工的家人。
四、封存可疑食物及食堂
1、接到食物中毒事故信息后,应急小组责令食堂工作人员对发生食物中毒的食堂、可疑食物进行封存,令其停止生产、出售可疑食物。
2、保留现场,收回售出的可疑食物。配合市、区卫生防疫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样品。
3、对发生食物中毒的食堂从业人员实施监控,接受调查。
五、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
1、发生食物中毒的食堂必须接受卫生防疫站的调查、取证和处理。
2、根据公司《食品卫生安全责任状》的内容,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3、写出食物中毒的专题报告,报总公司。
六、预防食物中毒措施
1、全体食堂从业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食品卫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规范操作,杜绝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2、食品的`采购严格《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严禁采购一切有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的食品及原料,从源头上做到万无一失。
3、严格食品贮存”分类、隔墙、离地、上台上架”的原则。严禁一切有毒有害物品进入食堂。
4、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食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食品的卫生安全工作。
5、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患有妨碍食品卫生安全的疾病时立即下岗休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非工作人员一律禁止进入食堂操作间。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13
为了保障全体师生健康地学习与生活,保证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幼儿园后勤工作的管理和规范,防范饭堂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切实有效地降低和控制中毒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与影响,结合我园实际情况和有关部门要求、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领导机构与职责:
1、机构设置:
成立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2、机构职责:
全面领导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街道学校实际,研究制订工作意见,并对办公室、预防检查小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统一指挥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幼儿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定期组织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并负责对各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年度考核与评价。
下发上级有关文件和本办制订的.各项文件、通知。
接到事故报告,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随时掌握应急处理进展情况,协调各方关系,具体负责人员调度,组织后勤保障,保
障应急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根据工作计划和领导小组的指示,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预防工作,并组织人员对幼儿园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检查情况,提出阶段性工作建议。
二、日常工作开展:
1、完善制度。在街道下发有关制度和工作意见的基础上,对本园食品卫生安全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并上报教办。
2、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由办公室牵头,以各项食品卫生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幼儿园其它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结果以通报形式反馈到各办公室。
3、落实职责。园长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幼儿园兼职安全员为直接责任人,各教师和从业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
4、加强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特别是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知识讲座等形式,丰富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5、添置设备。幼儿园对照配备标准,逐步落实食品卫生设施的配备。
三、事故应急处理
1、在食品供应过程中或幼儿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可疑或有变质可疑时,经确认后,立即撤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第一时间内通知所有学生停止用餐。
2、在幼儿园范围内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时时警惕食物中毒事件
的发生,班级老师在发现学生就餐后有类似食物中毒可疑病情后,及时报告卫生室,由卫生保健教师初步检查确定,做出以下措施:
(1)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2)如确定食物中毒,做好以下工作:
1)初步诊断、治疗、护理患病的师生。
2)立即报告幼儿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园进行紧急排除,通知有疑似中毒现象的学生紧急集中校医室进行临时处理,如中毒幼儿较多,情况紧急,可打120进行送院急救,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抢救措施。
3)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收集相关病情信息,协助卫生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处理。
3、幼儿园主管领导立即指挥抢救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抢救。向教育局主管部门报告,指挥以下部门工作:
(1)责令食品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2)由幼儿园保健医生负责立即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报告时间间距离发病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3)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4)班主任负责协助校医护理患病幼儿,如发现人数较多,治疗护理在班级进行。对已确定重病师生负责转送医院治疗。
(5)幼儿处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负责家长的疏导工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作;向新闻部门解释工作;协助学校领导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6)卫生室要深入各班级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7)总务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抢救机动车、药品、消毒用品到位,保障抢救中心必须品的供应。
(8)食堂负责人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四、事故责任追究
1、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
2、对事故瞒报、谎报和不及时上报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3、对事故处理中的玩忽职守、推诿扯皮等影响应急方案顺利实施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篇14
在酒店如发现任何人有中毒情况,无论是误服或故意服毒,应立即通知值班总经理或夜值经理,在值班经理的指挥下需采取以下措施:
1.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呼救,如医务人员没有及时赶来,中毒者有生命危险,要将中毒者送附近医院抢救,并通知中毒者的单位或亲友。
2.保护中毒者所在现场,不要让任何人触摸有毒或可疑有毒的'物品(如:药物、容器、饮品及食物、呕吐物等)。
3.安排好车位以便警车和救护车到达及离开时用。
4.将中毒者的私人物品登记并交与警方。
5.劝阻闲杂人员围观。
6.将有关资料(包括警车、救护车到达及离开之时间、公安机关负责人姓名等资料)登记备案。
7.发现投毒者或可疑人员,立即滞留,交公安机关处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