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报告集聚(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报告集聚(精选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报告【第一篇】

20**年春季,落叶松毛虫在我暴发成灾,危害及为严重。灾情发生以后,林业局在森防总站、森防站的指导下,采取了地面喷药、人工摘除虫茧、赤眼蜂卵期生物防治、1-2齡幼虫期利用杀虫烟剂化学防治等措施进行了防治,防治效果明显,但虫口基数仍然较高,明年还有大面积暴发成灾的趋势。为准确预测明年落叶松虫发生情况,提前做好防治准备及拟定防治措施,按照林业厅检[20**]588号《林业厅关于做好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和防治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要求,我在全范围内针对落叶松毛虫寄主林分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落叶松毛虫调查及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叶松毛虫调查领导保障措施

我政府及林业局对此次落叶松毛虫调查工作极为重视,政府责成林业局按照厅文件要求全面落实好此项工作。

局及时转发了《林业厅关于做好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和防治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政府下发了《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和防治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林业局下发了《林业局关于加强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和防治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确保落叶松毛虫调查工作及时、有序、准确的开展。

林业林业局成立以孙国臣局长为组长的“落叶松毛虫调查和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森防站,贾中鹏站长任办公室主任。召开了全各林场、林业站领导和森保员参加的落叶松毛虫调查落实工作会议。

二、落叶松毛虫调查工作的布署及开展情况

1、森防站对林场、林业站的主管领导、森保员、技术员进行了落叶松毛虫调查培训,从寄主林分的`登记、调查方法、发生情况统计标准进行了详细讲解;场、站森保员对虫情调查员进行培训。

2、森保员对辖区内的寄主林分以小班为单位进登记,按照登记地块逐小班进行标准地调查。采取树上调查虫茧和地面调查幼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

3、森防站领导及技术人员深入到各林场、林业站,随机抽查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并现场讲解落叶松毛虫的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4、为方便地面调查,使调查结果更加高效、准确,森防站为各林场、林业站制作了1000件调查工具。

三、落叶松毛虫调查结果

1、此次调查工作,对全公顷落叶松毛虫寄主林分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覆盖率100%。

2、落叶松毛虫在我分布面积为公顷。其中低虫口面积公顷;发生面积公顷(其中:轻度发生公顷、中度发生公顷、重度发公顷)。

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报告【第二篇】

名称:落叶松毛虫

学名:Dendrolimussuperans(Butler)

类属:鳞翅目枯叶蛾科

分布与危害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superans(Butler)]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国内分布于北京、东北、内蒙古、新疆北部,是我国东北林区的重要害虫,除为害落叶松外,也为害红松、油松、樟子松、云杉、冷杉等针叶树种。

为害特点食害针叶,爆发时吃光针叶,使枝干毕露形同火烧,严重时使松树成片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色变化较大,由灰白到棕褐色。体长25-45mm,翅展69-110mm。前翅外缘倾斜度较小,中横线与外横线深褐色的间隔距离较外横线与亚外缘线的间隔距离为阔;外横线呈锯齿状,亚外缘线有8个黑斑排列呈3字形。小抱针长过大抱针的1/2,中前阴片接近等腰三角形,中央凹下部分明显。老熟幼虫体长63-80mm。头褐黄色,中后胸节背面毒毛带明显,体侧由头至尾有一条纵带。各节带上白斑不明显,每节前方由纵带向下有一斜斑伸向腹面。

发生规律

1年1代,少数2年1代。以3-6龄或5-6龄幼虫在树干基部枯枝落叶丛中卷曲过冬,次年4-5月份上树为害。6-7月份老熟幼虫结茧化蛹,7-8月份羽化为成虫,数天后产卵,经过10-12天孵化成幼虫,8-10月份新生幼虫为害。11月份下树越冬。幼虫昼伏夜出,白天下树躲藏,晚间上树为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营造针阔混交林,改造人工纯林为混交林,做好封山育林,防止强度修枝,提高林木自控能力;注意修剪有虫枝,在害虫蛹期(6月下旬),人工摘茧,幼虫盛发期人工捕捉毛虫,捕捉时注意毒毛。

(2)物理防治。

在成虫羽化盛期,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

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4)生物防治。

①人工挂鸟箱,招引益鸟,如大山雀等,5个/hm2。

②每年7月上中旬,在成虫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以虫治虫,用量40-60卡/hm2。要在无大风的睛天,上午9时左右挂卡。每公顷放蜂点50处,蜂卡固定在背荫处。

为全面掌握落叶松毛虫越冬情况,确保下一年度预测预报有序进行,阿里河林业局森防站十月初开始组织技术人员集中开展落叶松毛虫越冬调查工作。

落叶松毛虫多发于背风、干燥稀疏的落叶松纯林内,结合今年发生、危害情况,调查以固定标准地1m×1m的方式进行,技术人员用专业工具扒开枯枝落叶层查看落叶松毛虫越冬幼虫数量、分布范围,计算有虫株率及虫口密度,并详细做好记录,为明年落叶松毛虫的发生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防治依据。

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报告【第三篇】

摘要:落叶松是我国东北地区分布广泛的松树品种,具有耐寒、耐旱生和长速度快等优点成为东北地区绿化和营林的主要松树品种。落叶松毛虫是落叶松的主要病害,由于林地品种单一、林下杂草茂盛、林间生态结构失衡以及防治措施不力等因素导致落叶松毛虫病害的发生,落叶松对于东北区域有重要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落叶松毛虫的研究工作。本文简述了落叶松毛虫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落叶松毛虫病害综合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征危害症状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东北是我国林业资源主要集中区域,同时也林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在科学和集约化发展的大前提下,东北地区林业需要更快更好的提升。由于经济和历史上的综合原因,东北地区林业欠账较多,表现为林业资金投入长期不足,林业资源日益减少,因此,新时期应该加强东北地区的林业资源的恢复工作,通过营林和生态建设,转变目前林业发展的困境,落叶松、红松和樟子松是我国东北地区分布广泛的松树品种,具有耐寒、耐旱生和长速度快等优点成为东北地区绿化和营林的主要松树品种。落叶松毛虫是落叶松、红松和樟子松的主要病害,在林地品种单一、林下杂草茂盛、林间生态结构失衡以及防治措施不力等因素影响下落叶松毛虫病害的发生就成为必然,出于落叶松、红松和樟子松对于东北区域有重要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的考虑,有必要加强对落叶松毛虫防治的研究工作,应该从科学认知落叶松毛虫入手,了解落叶松毛虫产生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找到综合防治落叶松毛虫病害的措施,保护珍贵的落叶松、红松和樟子松资源,增加林业发展基础。

1、落叶松毛虫的概述

落叶松毛虫的生物学简介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superans(Butler)]是落叶松、红松和樟子松的主要害虫,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幼虫体灰黑色,体侧有长毛,两侧密被灰白色绒毛,老熟的虫体长54cm一70cm,一年两代。以4龄或5龄幼虫在树干基部的树皮中及树木根际周围的杂草或裂缝处越冬,次年4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上树危害。6月中旬结茧化蛹,7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

落叶松毛虫的危害

落叶松毛虫在幼虫时期主要啃食落叶松、红松和樟子松松叶,在一定区域内落叶松毛虫过多将导致大片落叶松、红松和樟子松的针叶被其吃光,若连续多年在同一区域内发生病害,将会导致大量落叶松、红松和樟子松死亡。

落叶松毛虫病害的原因

首先,人工造林的过程中,纯林面积过大,落叶松、红松和樟子松广泛分布的区域落叶松毛虫发生的概率就比混交类型的林地要大得多。其次,林下植被主要是杂草,将导致落叶松毛虫的生存和繁衍空间扩大,极易产生落叶松毛虫病害。其三,林间生态食物链失衡,特别是大面积人工林,在林间没有完整的食物链系统,松毛虫的天敌赤眼蜂数量不足,不能抑制落叶松毛虫大量繁殖。最后,对森林病虫害的总体防治措施不力,由于林业病虫害资金保障不力,防治力量不足,不能做到预防、观测和治理的体系化工作,导致落叶松毛虫病害长期、大量和反复性发作。

2、落叶松毛虫的危害及其综合治理

加强对营林工作的管理

首先,用营林的手段防止落叶松毛虫的危害就是要创造不适应落叶松毛虫生长、繁衍的环境和条件,抑制落叶松毛虫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其次,有目的地营造针阔混交林地。针阔混交林对减轻松毛虫危害有明显作用,应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营造针阔混交林。但在松毛虫猖獗发生的年份,如不采取其他防治措施,松毛虫仍能蔓延成灾。因此,营林措施必须与其它防治措施相结合。其三,加强林间经营管理。松毛虫的生长发育要有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因此,合理密植,加强抚育管理,保护灌木及地被物,促进林木速生、郁闭,避免一次性强度间伐。最后,参与林间生物群落建设,创建不利于落叶松毛虫生存而有利于其天敌的栖息的生态环境。

运用生物的手段防治落叶松毛虫

首先,用落叶松毛虫的寄生性天敌和捕食天敌防治病害,松毛虫平腹小蜂、松毛虫赤眼蜂、松毛虫绒茧蜂、松毛虫狭颊寄蝇、马蜂和黑蚂蚁等都是落叶松毛虫的天敌,可以通过投放和引诱的方式增加林地内落叶松毛虫天敌的数量。其次,用易致病细菌抑制落叶松毛虫繁衍,东北地区可以喷洒苏云金杆菌防治落叶松毛虫。最后,用捕食性鸟类防治落叶松毛虫,在东北地区捕食落叶松毛虫的鸟类有四声杜鹃、麻雀、喜鹊等多种。

综合性防治措施

首先,灯光诱杀落叶松毛虫。利用落叶松毛虫成虫向光的特点,诱杀林地内落叶松毛虫成虫,降低林地内虫口的密度,一般采用黑光灯、高压汞灯等做光源诱杀落叶松毛虫成虫,抑制成虫数量。其次,在面积小、林木较矮,虫口密度大的林区,可采取人工捕杀,这种方法迅速有效,适于落叶松毛虫幼虫时期灭虫,人工捕杀时应该做好防护工作,幼虫及虫茧的表面有一般有毒毛分布。其三,应用性外激素阻断落叶松毛虫的繁衍过程,对落叶松毛虫性外激素的提取和应用将会引诱落叶松毛虫雄蛾,阻断落叶松毛虫的繁衍过程。最后,采用水盆型诱捕器与灯光诱杀结合使用,能显著提高灯光诱杀雄蛾的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落叶松、红松和樟子松是我国东北地区分布广泛的松树品种,落叶松毛虫是落叶松、红松和樟子松的主要病害,在林地品种单一、林下杂草茂盛、林间生态结构失衡以及防治措施不力等因素影响下落叶松毛虫病害的发生就成为必然,应该了解落叶松毛虫产生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营林管理、运用各种手段,使用综合性防治的办法,保护珍贵的林业资源。

参考文献

[1]李惠兰,闫志刚,郭宝刚,刘世民.牡丹江市城区落叶松毛虫天敌寄生的自然控制作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6(03)

[2]毕湘虹,李俊,于军,李文宝,高俊平,曹丽萍.内蒙古牙克石林区落叶松毛虫天敌种类调查[J].森林病虫通讯.1997(04)

[3]余恩裕,尹泰龙.落叶松毛虫虫情预测的研究——食叶量、残害量、总危害量及林分针叶蓄积量的测算[J].吉林林业科技.1980(02).

落叶松毛虫发生情况调查报告【第四篇】

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根据省林草局的相关要求,于近日完成了2020年秋季落叶松毛虫下树情况的调查工作。

尚志管局8个国有林场在2018年和2019年两个年度个别地块松毛虫发生严重甚至成灾,今年松毛虫发生面积减少、发生程度降低,但是,尚志管局仍然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防治。在松毛虫的不同虫态,分别采用了释放烟剂、无人机防治、绑塑料环、杀虫灯诱杀、释放赤眼蜂、人工摘茧等多种措施进行了的全力防治。经过防后效果调查,防治效果显著。为了更加详细地掌握松毛虫的越冬情况,秋季各单位又组织人力对松毛虫发生严重地块的越冬虫口密度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包括红松和落叶松林在内的21440亩林分、25块标准地中松毛虫下树情况调查,发现落叶松林中越冬松毛虫要比红松林中严重一些。其中,红松林中最大虫口密度为9头,平均虫口密度1头,有虫株率30%,平均有虫株率5%;落叶松林中最大虫口密度为22头,平均虫口密度头,有虫株率50%,平均有虫株率17%。共计发生面积为2200亩。

尚志管局将根据越冬代松毛虫的虫口密度,对2021年的松毛虫发生情况进行科学研判,对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发生范围进行科学预测,并提出合理化的防治建议。

48 2594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