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论文论文【汇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科学论文论文【汇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教学论文【第一篇】

当今文坛,文学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主要标志是:文学阅读人数锐减,文学期刊举步维艰,文学经典遭遇恶意调侃,文学研究浮躁庸俗。曾经作为“武器”“轻骑兵”“代言人”在中国现代社会历次变革运动中风光无限的文学,何至于此?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学的边缘化是命该如此,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正常现象,因为过去把文学的地位抬得太高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科学技术必须优先发展,以往被不适当地拔高了的文学艺术向后站一站、边缘一点也是理所当然的。”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深入分析的话,文学边缘化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就外部原因来说主要有两点。第一,市场经济的商品消费导致文学边缘化。在市场经济中,任何物体都可以变成商品,物物交换刺激着人们的消费观,使物质追求压倒精神追求成为社会观念的主流,文学也被商品化,成为消费产品。这样,文学传播不再是传统深度式的文化思想交流,而是现代快餐式的文化产品流通,缺少了思想内蕴和艺术性的理性审视,光凭感性的流行色彩来消费文学,文学被异化为商品代名词的同时,也加速了自身危机。怪不得有研究者认为,“‘文学边缘化’实质是文学性的危机,即:在市场化与消费主义的策动下,虽然文学的某种形式与名义仍然存在,但其‘文学性’已经在整体性的娱乐化中被消解或转化了。”第二,视像化时代的图像霸权导致文学边缘化。现代传媒与高科技手段的结合,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有别于传统文字阅读的“读图时代”。首先是摄影技术的发明,出现了光学图像,接着是电视的发明,出现了电子图像,最后是微型电脑的发明,出现了数码图像。尤其是数码图像,其制作能力之强,复制数量之多,传播速度之快,清晰程度之高,互动性之深入,改变了人们以往认知世界和欣赏文学的传统模式。据统计,现代读者在业余时间里大都是看画报、看电视、看网络视频,这些精心制作的图像借助它们的视觉优势使人们在感官上赏心悦目,迷醉其中,很少有人费神费脑阅读文学作品,那些自觉捍卫“文字魅力”的人显得“物以稀为贵”。就文学内部原因来说,文学自身的非功利审美性导致文学边缘化;文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在于非功利性,与其他意志形态的区别在于审美性。文学创作和欣赏其实是一种审美活动,正如前苏联文学理论家阿•布洛夫说:“艺术引起人的一种我们称之为审美的状态,而根据艺术家本人证实,艺术创作本身的特征首先是具有这种状态,没有它,艺术作品无论如何不可能被创造出来。”作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观照,创造出一个充满真善美品格的艺术世界,读者通过文字阅读、想象、再度创造、把握住作家的情感和美的意蕴,从而获得精神的自由与愉悦。文学非功利审美性既是文学的优点也是缺点,优点是有助于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发挥特有的美育功能,缺点是不利于人们直接去实践应用和创造物质财富,不如自然科学那样实用便利。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文学自身劣势暴露无遗,原有的本性、旨趣、功能通常会发生根本性逆转:由张扬审美理想、呼唤自由、批判现实转向媚俗堕落、哗众取宠、追求功利。这样的年代,文学不再神圣崇高,而是稗官野史,遭人亵渎轻视。

二、文学边缘化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文学边缘化意味着以文学作品为主要载体的大学语文教学难免遭受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教师教学的知识工具化和学生学习的实用功利化。美育是大学语文独特魅力之所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实施美育首先用诗歌来激化人的志向,再用礼来促进人的自立成长,最后通过音乐来完善理想人格。这说明文学对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格、理想智慧等方面有着难以估量的基础作用。但是随着实用主义的盛行,工具技能的强调,一些大学语文教师误以为多讲些理论知识有助于大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从而把大学语文当作一种知识工具来看待,忽略了课文的审美属性。课堂上张嘴就是这个理论那个观点,闭嘴就是这个空前那个绝后,课堂成了“满堂灌”“填鸭式”的知识教学。原本鲜活的审美欣赏和情感体验淹没在理论知识的泡沫中,大学生情操不仅得不到陶冶,反而会钝化。难怪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颇有感触地说:“有些学生刚上大学的时候还挺有灵气,有悟性,但训练了几年,似乎占有一些理论,但文学的想象力和悟性反而减少了,离文学也远了。”如果说知识工具化主要是教师的教学状况而言,那么学生学习的日益实用功利化也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突出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就业竞争的压力下,功利性阅读和学习,成了大学生的普遍心态。很少有大学生能够保持一份平和的心境,将读书当作陶冶性情,享受艺术之美的方式,而更多把学习作为一种寻求更高社会身份与经济地位的“敲门砖”。在大学校园里,复习外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占据着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考研、考公务员是学生学习的理想目标。语文课堂上学生昏昏欲睡,呵欠连连,考证辅导班上则是耳、眼、手三箭齐发,有板有眼做笔记。学校周围的书店里,各类考试用书热销到断货,而文学作品堆放在角落里,备受冷遇。无论是教师教学的知识工具化还是学生学习的实用功利化,都毫无疑问表明文学已经失去了昔日“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身份地位,大学语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处境。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

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一门学科能否继续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文学日益边缘化所造成的冲击,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

1.转变教育观念,发挥美育作用

改革首先是观念的更新,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传统语文教学是以课本知识的传授为重点,忽略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教育由学科本位转向社会本位,以社会服务为宗旨,注重课程与社会市场需要的联系,这一转变更是加深了人们对审美教育的忽略。正如有学者说:“今日,大学之最流行的形象不是‘象牙塔’,而是‘服务站’了。社会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大学不知不觉地社会化了,市场化了。在这种情形下,大学已非一独立研究学问之地,而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的工厂,大学与社会间的保持清静思维的距离也消失了。”在这里“清静思维”隐含的意思就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的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重视美育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明辨是非、辨别美丑,防止现实世界急功近利思想的侵蚀。基于此,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情况下进行语文教学,发挥美育作用是关键。

2.挖掘思想内涵,注重人文情怀

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崇高理想的培养、人格的熏陶、良好习惯的养成、视野的拓展、创新能力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长久以来,人文教育一直被许多教育家看作是智慧启蒙、理想开发的教育和大学永恒的使命,如英国教育家纽曼指出:人文教育追求的是心智上的卓越,受到完备的人文教育会使人“拥有受过教养的心智,精致的品位,正直、公平和冷静的头脑,以及生活行动中的高贵而又有理性的姿态……所有这些,都是一种博大知识的固有性质。它们正是一所大学的目标。”可见,与美育一样,人文教育对克服当代大学生浮躁功利心理、精神危机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讲授课文时,挖掘人文思想,注重人文情怀也是教学的关键。

3.更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

研究论文【第二篇】

1993,Neubert&Shreve1992)论文。尽管翻译研究的纷呈不一,但近年来可以说有两大派别占据了主导地位:一派以广义上的语言学(尤其是语篇语言学和话语)为基础,致力于建构和发展经验性质的翻译科学;另一派则从历史的角度通过描写的方式来研究翻译问题,意在揭示翻译实践与研究中蕴含的文化与因素(参见Venuti,

1997)。

本文旨在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三本西方译学研究代表作的考察,来看西方翻译研究新发展的一些特点。这三本著作分别为巴兹尔·哈廷姆(Basil

Hatim)所著《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语篇语言学》(1997);哈罗尔德·基特尔(HaraldKittel)与阿明·弗兰克(Armin

Frank)主编《跨文化性与文学翻译的历史研究》(1991);丁达·戈尔莱(DindaGorlee)所著《符号学与翻译问题》(1994)。就这三本书来说,哈廷姆的著作可视为上文提到的第一大研究派别的典型著作,基特尔与弗兰克的书则是第二大派别的一部代表作。这两大派别尽管大相径庭,但有一个突出的共同点,即具有较强的经验性。与此相对照,戈尔莱的《符号学与翻译问题》一书则是纯理论研究的代表。通过对这三本书的考察,我们不仅可以管中窥豹,看到当今西方两个主要译学研究派别的某些特点,而且可以对西方的纯理论研究略有了解。

近二十年来,对比语言学、语篇语言学和翻译理论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将这三者结合起来研究的论著尚不多见。哈廷姆的《跨文化交际》一书在这方面作出了可喜的努力(详见Shen

1999)。哈廷姆在书中提出了一个语篇处理的理论模式。它包含语境、语篇结构和语篇组织这三大部分。在探讨语境时,哈廷姆主要采用了语域理论(the

theoryofregister),但将符号学和语用学(主要用于意图研究)也纳入了语域分析,如下图所示(Hatim1997:22):

哈廷姆认为“规约性交际”(InstitutionalCommunicativeTransaction)、“语用行为”(Pragmatic

Action)和“符号互动”(SemioticInteraction)这三种语境成分对于语篇类型、语篇结构和语篇组织起决定性的作用。他以该模式为框架,以与阿拉伯语之间的翻译为分析对象,对语篇类型、语篇结构和语篇组织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就语篇类型来说,哈廷姆区分了说明文和论证文这两大类。就语篇结构而言,哈廷姆主要对段落划分、嵌入主文本中的次文本的作用等展开了讨论。至于语篇组织,哈廷姆探讨了文本中的主谓递进、句间衔接手段、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等多种因素。该书在围绕作者提出的语篇处理模式进行了充分讨论之后,又扩大范围,针对语篇类型与礼貌策略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待来自两个不同文化的文本以及如何翻译非虚构性文本中的反讽性成分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总的来说,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1)与众多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译学研究论著相类似,该书以一个理论模式为中心,逐层推进地展开讨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2)

与传统的语言学翻译理论形成对照,该书十分强调情景语境的作用。譬如第11章在探讨语篇中表达情感的语言手段时,注重对权力关系和和意识形态之的探讨。(3)

该书探讨的是超过句子这一层次的语篇类型、语篇结构和语篇组织,并关注这三个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参见Nord1991)。(4)该书还注重对翻译总体策略的探讨。譬如在探讨直接/间接引语时,哈廷姆指出阿拉伯人在写新闻报导时,习惯用间接引语。在将新闻报导中的直接引语译入阿语时,译者应采用一种间接的或者“半直接”的形式,这样方能在修辞功能上达到对等。由于以上这些特点,该书较好地揭示了语篇的组合机制和交际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因素,为译学研究提供了不少新的洞见。正如诺伊贝特和施莱夫所言,语篇语言学模式将翻译对等建立在“语篇和交际的层次上,而不是句子和词汇的层次上”,因此为译学研究提供了“比句子语言学更为强有力的分析工具”(Neubert

&Shreve1992:24)。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不仅致力于将对比语言学和语篇语言学运用于翻译研究,而且注重通过翻译研究来检验和丰富这两个语言学派。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仅仅将语言学模式当作工具的译学研究。该书证明“在进行对比分析时,若不以话语为基础就无法达到完整。同样,缺乏对比基础的话语分析也难以达到完整。翻译则为语言对比提供了最为适用的研究框架。”(Hatim

1997:xiii)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翻译的历史文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值得一提的是,与以语言学模式为基础的译学研究形成对照,采用历史描写主义方法的译学研究一般仅关注文学文本。基特尔与弗兰克主编的《跨文化性与文学翻译的历史研究》是这一新的译学研究潮流的代表。这部论文集的作者均为德国戈廷根文学翻译研究中心的学者。该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含3篇论文,集中探讨在18世纪的德国,通过法语这一中介将英文作品间接译入德语的翻译实践。第1篇论文根据法国语言文化对译文影响之大小和德国译者对于法国的不同态度,将间接翻译英国小说的译者分为四类,并对造成他们之间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此揭示出18世纪德国翻译文化的复杂性。第2篇论文通过实例论证指出:虽然以法语为中介的文学翻译在1770年左右就已销声匿迹,但在非虚构性文本之范畴,这种间接翻译一直延续至18世纪末。该文对造成这两者不同步的各种历史文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第3篇论文专门探讨了以法语为中介的本雅明·福兰克林自传的德译。该文分析了福兰克林自传的不同译本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及其蕴含意义,并挖掘了造成这些不同特点的意识形态、美学和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动态因素。

第二部分探讨的是美-德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和译者的不同译法。该部分由4篇论文组成。第1篇集中分析T·S·艾略特的《荒原》在不同的法文和德文译本。该文旨在建构一个由数种参数组成的模式,用于描写原文中的文化指涉(cultural

references)和译者在译文中对这些文化因素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六种参数:1.文化指涉的明晰度(从最为微妙的文化内涵到明确无疑的文化上的陈词滥调);2.

范围(或者特属于某个地区、某个阶级,或者属于某个国家,或者具有文化普遍性);3.性质(宗教、文学、、、生活方式等等);4.历史维度(文化指涉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5.

语篇类型;6.一体性或者融合性(在何种程度上文化指涉与作品融为了一体)。这六种参数为分析不同译者对《荒原》中文化指涉的不同译法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框架。但该文指出,对其它作品的译文或者其它文学/语言/文化之间的翻译进行研究时,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新的参数或者删减既定参数。此外,在一个情景语境中显得十分重要的参数,在另一个情景语境中可能会变得无足轻重。同样,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源文化中最为平淡无奇的文化指涉有可能会在译入文化中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该部分第2篇论文集中分析德国译者在翻译杰克·伦敦的《荒原的呼唤》时,对于物质文化词语的不同译法。该文认为,这种分析可以达到三个“特殊的”(distinctive)目的。其一,就同一原文而言,可以发现不同译文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二,可以揭示出译者对于原作品、原作者和翻译艺术的看法。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两个目的为文学翻译研究所共有,而不是文化词语译法研究所特有的。只有第三个目的方真正具有特殊性,即揭示同一文本的先后译者对于原文中与背景的不同熟悉程度。该文十分注重探讨译者由于不熟悉原文中的文化背景而偏离原文的各种现象。第3篇论文将研究焦点对准政治文化,探讨了德国译者在政治审查制度的影响下,对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所进行的各种更改。该文证明在这一方面进行跨文化研究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因为“通过译文与原文的比较,我们可以比仅仅研究原文更为准确地估量审查制度所带来的后果”(Hulpke

1991:74)。第4篇论文探讨德国译者在翻译马克·吐温的《田纳西州的新闻业》时,对于美式幽默的处理方式。鉴于德国和美国在对于幽默的看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译者有意识地对原文进行了各种改动,并增加了一些原文中没有的成分,以求在德国读者中产生类似的幽默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该部分的论文有一个共同点,即注重对描写模式的建构或对普遍的挖掘。作者只是将具体文本当成说明描写模式或者具有普遍意义之问题的实例。

第三部分由3篇论文组成。第1篇论文探讨戏剧翻译中,人物名字和头衔的译法及其社会历史文化含义。该文采用历史描写的方法,对三个世纪以来法语-波兰语和波兰语-德语/英语的戏剧翻译进行了系统研究。就人物名字而言,主要有以下五种译法:1.

照搬不译;2.根据译入文化的拼写和发音规则来同化原名;3.用译入语的对应名字来替代原名;4.仅翻译原名的意思(语义翻译);5.仅传递原名所用的某种艺术手段(以反映出人物某些方面的特征)。至于人物头衔,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

省略;2.添加;3.照搬;4.更改;5.语义翻译;6.替代。如该文所示,人物名字和头衔是文化身份的重要标示因素,在翻译中常常会导致两种历史语境、两种社会文化规约之间的冲突,面临这些冲突的译者不得不采取各种对策来进行处理。该部分后两篇论文均围绕可译性这一理论问题展开讨论。可以说,它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偏离了该书采用的历史描写主义的正轨。(详见Shen

1995)

总的来说,该书展示了译学研究中历史描写方法的主要特点和作用。它揭示了译者在特定情景语境下的种种不同译法,挖掘出各种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此外,还在实际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具有一定普遍性和指导性的翻译程序、翻译方式、翻译原则以及研究参数。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仅对一些问题作出了揣测性的回答,不少结论也带有推测性。这反映出历史描写方法难以克服的一种局限性:今天的翻译研究者在探讨过去某个历史时期的翻译时,难免会遇上缺乏确切“事实”或第一手资料的障碍,故只能根据已知情况作出种种推测性的判断,但这些判断往往不乏洞见和启迪意义。

上文提到的两本著作均具有较强的经验性。与此相对照,戈尔莱的《符号学与翻译》是纯的一部代表作。该书将查尔斯·S·皮尔斯的符号于翻译理论研究。除了对皮尔斯的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的阐述之外,该书还对一些具有“辅助性”或者互补性的理论进行了探讨,包括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沃尔特·本雅明的语言理论和罗曼·雅克布森有关三种翻译的理论。这些理论均在符号学和翻译理论之间起着某种桥梁的作用。

该书的中心主题可以用简短的一句话来概括:翻译是符号阐释过程(translationissemiosis)。符号阐释过程(semiosis)涉及三种因素:符号、该符号的所指物、该符号的阐释符号(interpretant)。“阐释符号”指阐释者在阐释原符号时,自己头脑中产生的新的符号。符号阐释过程具有开放性和无限性。第一个阐释者在对一个符号进行了阐释之后,就生成了一个新的阐释符号。第二个阐释者又可以对这个阐释符号进行阐释,从而再生成一个新的阐释符号。这个过程可以无穷无尽地延续下去,生成一个连绵不断的阐释符号的链条。也就是说,阐释过程构成一个不断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观察,翻译可视为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变化的进化过程(见下文)。此外,根据皮尔斯的符号理论,阐释过程对于符号的生命至关重要。符号只有通过阐释/翻译,才会富有意义。当一个符号再也得不到阐释/翻译时,其生命就会终止。从这个角度来看,翻译的目的就不是再现原文的意思,而是体现和调动身为符号的原文的意义潜势,使其能够不断获得新的生命。

应当指出,这个“翻译是符号阐释过程”的概念实际上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对译者提出了难以调和的两种不同要求。若追根溯源,则不难发现,这主要是因为这一“符号阐释过程”有两个不同的重点:或者是所指物,或者是阐释符号。当该过程以所指物为重点时,一系列翻译行为的目的就是使符号和所指物逐渐达到对等──对等就是阐释/翻译过程的终点。戈尔莱区分了三种翻译对等:指称对等(referential

equivalence)、意义对等(significationalequivalence)和质量对等(qualitativeequivalence)。“质量对等”指译文和原文具有同样的感官或者物质特性,譬如“同样的长度、段落划分、押韵结构和/或标点选择”(Gorlee

1994:175;参见申丹1997)。就这样的翻译对等而言,可以说戈尔莱的符号学翻译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并无多少本质区别。

与此相对照,当这一过程以阐释符号为重点时,注意力就从翻译对等转到了如何帮助符号(原文)这一问题上。译文作为阐释符号,其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原文不断生长。皮尔斯说,“倘若一个符号不能把自己变成另一个发展得更为充分的符号的话,那么它就不是符号”(Gorlee

1994:121)。同样,思想必须不断在“新的更高的翻译中生存和发展,否则它就不是真实的思想”(同上引)。根据这一进化性质的理论,译者“应该能够而且乐意破坏他们的‘传统’职责,偏离常规”,应该创造性地“通过增加来背叛[原文]”并“通过减少或者歪曲来背叛[原文]。不然的话,他们所生产的只会是呆板的直译,没有生命的复制品。假如翻译仅仅只是制造原文的影像,那么它就只会使符号阐释过程走向衰竭,因为它编织出来的是千篇1律,缺乏差异,甚至完全雷同的图案”(Gorlee

1994:195)。显而易见的是,这个以发展为宗旨的观点与上文提及的以对等为宗旨的观点互为矛盾,难以调和。在书中,这两种观点有时相互渗透,混淆不清。它们对译者提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要求,译者很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如果说,以等值为重的观点容易为译者所接受并身体力行的话,以发展为重的观点则是相当难以付诸实施的。该书要求译者破坏他们的‘传统’职责,背叛原文,但是却没有通过任何实例来说明怎样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该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翻译实践相脱节。值得注意的是,皮尔斯将翻译与同一语言内部的符号阐释等同起来,忽略了翻译这一跨语言文化的符号阐释过程的特点。戈尔莱在书中也不时表现出类似的片面性。如前所述,皮尔斯的符号阐释过程呈线性递进形态:原符号[通过阐释者的阐释]导致第一个阐释符号的诞生,后者又[通过阐释者的阐释]导致第二个阐释符号的诞生,后者又导致第三个阐释符号的诞生,如此等等。戈尔莱将这个阐释符号生成阐释符号的模式直接用于描述翻译:原文[通过译者的翻译]导致译文甲的诞生,译文甲又[通过译者的翻译]导致译文乙的诞生,译文乙又导致译文丙的诞生,如此等等。但实际上,除了通过一种中介语言的间接翻译,一位译者通常不会翻译前人的译本。无论前面已有多少译本,后面的译者还是会翻译原文。从实际情况出发,我们不妨这么描述翻译中的符号阐释过程:原文本符号[原文]导致第一个阐释符号[译文甲]的诞生;然后,[已经经过一次翻译的]原文本符号导致第二个阐释符号[译文乙]的诞生;然后,[已经经过两次翻译的]原文本符号导致第三个阐释符号[译文丙]的诞生,如此等等。此外,还应该考虑到前面的译文对后面的译文或大或小的。也就是说,从第二个符号阐释行为开始,我们在考虑原文本符号时,不仅要考虑原文,还需考虑已有的译文在译者阐释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详见Shen

1996)

总的来说,戈尔莱的《符号学与翻译问题》一书有两大长处。一是综合了各种与翻译有关的语言符号理论,将之应用于翻译理论研究,可以说这是一个可喜的跨学科研究的尝试。二是借助皮尔斯等人的有关理论,为考察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将翻译视为一个旨在帮助原文不断获取新的生命力的进化过程。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不注重实际,该书的理论探讨有一些脱离实际之处。这是该书的一大弱点,也可谓译学的纯理论研究或大或小的一个通病。

以上探讨的三本著作各具特色,各有其特定的分析原则、阐释框架和研究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考察,我们管中窥豹,分别看到了当今几个较有影响的译学研究派别的一些特点,看到了其不同的长处和局限性。当然,西方译学界派别繁多,研究纷呈不一,本文主要通过三本著作所展示的画面难免具有笼统性和片面性。但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探讨,帮助增进对西方译学研究新发展的了解。

引用书目

Gentzler,E:Routledge.

Gorlee,,WithSpecial

,GA:Rodopi.

Hatim,municationAcrossCultures:TranslationTheoryand

:UniversityofExeterPress.

Hulpke,“CulturalConstraints:ACaseofPoliticalCensorship.”

Kittel,HaraldandArminPaulFrank,

:GottingerBeitragezur

:ErichSchmidtVerlag.

Neubert,Albrecht&GregoryM.:

KentStateUP.

Nord,Christi,Methodology,

andDidacticApplicationofaModelforTranslation-OrientedTextAnalysis.

:Rodopi.

Shen,“Review:InterculturalityandHistoricalStudyofTranslation.”

Babel(InternationalJournalofTranslation)41:245-248.

Shen,“Review:SemioticsandtheProblemofTranslation.”Babel

42:53-57.

Shen,“Review:CommunicationAcrossCultures.”Babel45:185-188.

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B/S架构;MVC模式;JSP;MySQL;论文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5-1039-02

大学教育已经普及,大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学生论文数量的不断增多。如果按照原来手工作业进行论文管理,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错,更不方便老师批改和同学的查阅。因此,需要为大学生开发一套论文管理系统,解决高校论文管理工作中的信息量大、数据难以统计、数据更新困难等问题。该文设计开发的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充分依托校园网搭建的B/S结构办公平台,采用MVC设计模式的JSP+Servlet+JavaBean网站开发技术进行动态网页的设计,用户只要打开浏览器登录使用该系统,即可方便快捷地实现论文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论文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网络化、无纸化、数字化,为真正实现数字化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系统要实现两个基本功能:一是管理员的管理功能,包括学院维护、系所维护、人员维护和角色权限维护等。它是整个系统管理的基础,系统管理员登录后,完成对学院、系所、人员的基本信息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分配人员权限;二是论文管理功能,包括论文和进行论文管理、学术报告等,它是实现系统功能核心。

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论文管理系统平台主要包括四大功能模块,系统登录、网站布局、管理员管理、学生管理等功能模块。其中系统登录模块主要包括管理员登录及学生登录;管理员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管理员管理学院、管理员管理系所、管理员管理学生用户、管理员管理角色权限等功能;学生管理主要包括学生进行论文管理、学生进行科技专著管理、学生进行学术报告管理等。

论文管理系统平台总体模块,如图1所示。

3 系统实现

系统的开发平台采用免费的开源平台,以MySQL 作数据库服务器,Tomcat 作Web应用服务器。采用基于B/S的三层架构,MVC设计模式的JSP+Servlet+JavaBean网站开发技术进行动态网页的设计。从系统的安全性方面考虑,运用Java Bean对程序的内部逻辑进行封装。系统提供添加论文,修改论文,删除论文,查询论文,用户信息管理,学院系所管理,角色权限管理功能。系统主界面图2所示。

登录模块设计与实现

用户要进行论文管理,必须进行登录,这是任何一个系统管理功能保密性的需要。系统登录模块主要包括管理员登录及学生登录,在用户登录界面中,包括用户名和密码的输入文本框,还有提交登录的按钮。系统管理员用户为admin,密码为admin。此界面除了用户管理员登录以外,还可以用于学生登录,凡是管理员新增的用户都可以通过它来进入系统。在登录界面上需要提供学号和密码的输入文本框作为身份验证的依据。

论文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学生登录系统后,要论文,就要提供论文的界面。论文提交时需要填写的字段有论文编号、学院、作者、刊物名称、论文名称、收录情况、影响力、影响因子、引用次数、第几作者和备注。其中论文编号、作者、论文名称为必填字段,因此需要加以标记,用*号区分。收录情况和影响力是数据字典中的数据,在此处也需要提供选择和添加的入口。界面设计的结果如图3所示。

学生在完论文后,需要查阅和修改等管理工作,因此就需要提供管理的操作界面。在此界面中,首先需要对论文的基本信息进行提取显示,包括论文名称、作者、刊物名称、收录情况、影响力、引用次数、备注。为了查看论文的详细情况,需要提供查看链接,本处从论文标题进行链接。对于每1篇论文,都需要提供修改和删除的按钮。

本系统具有界面简单,操作容易,实用性强,成本低的特点。系统使用基于数据库操作类的开发模式和基于标准的MVC设计模式,把应用逻辑、处理模式和显示内容分成不同的组件实现,同时充分地考虑了代码重用机制,将模块组件化,使这些组件可以交互和重用,高效实现了大学生论文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 宋波。Java Web应用与开发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徐慧慧,叶达峰。JBuilder编程技术与实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 王国辉,吕海涛,等。Java数据库系统开发案例精选[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4] 王国辉,李文立,杨亮。JSP数据库系统开发完全手册[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体育期刊论文;网络文献;文献引用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8-2-0066-04

由于通过网络信息具有快捷、便利、阅读面广、成本低廉等特点,其已成为各国政府部门、国际或区域性组织和团体、媒体等信息的重要平台,同时它也已成为民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当前,通过网络获得学术信息已经成为继期刊、图书之后的第三渠道。程宁将网络文献定义为“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和储存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总和”。[1]刘建伟等则进一步将网络文献解释为“以电子形式储存在光、磁等载体上,以节点为中心,通过通信技术,在因特网上传递,并能在网络终端得以再现的文献信息单元或文献信息集合”。[2]邓宏炎等根据因特网上文献的形态将网络文献分为:网络期刊、网络报纸、网络图书、网络广播、网络电视5类。他们还指出,如果根据传统的文献分类法,网络文献还可以细分为16种形态,其中包括了网络学位论文、网络会议记录、网络专利文献等。此外,他们认为传统文献分类中没有的网络数据库以及电子公告等也应当归为网络文献。[3]

美国心理学会所制定的投稿指南中以举例方式对网络文献范围进行框定,包括:(1)通过网络的期刊论文,它包括经数字物件标识(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的论文,也包含了其他未经标识的论文,例如印刷中的论文,个人或机构准备发表的论文;(2)电子图书;(3)来自于数据库、机构或个人网站的学位论文;(4)包括学术会议投稿论文、墙报的摘要;(5)书目资料;(6)课程或讲座资料;(7)书评或论文的评注;(8)网络工具书,包括各类百科全书、网络辞典、手册,还包括了维基百科;(9)原始数据(含数据制作的图表);(10)电脑程序、软件;(11)灰色文献(gray literature),主要指学者、政府部门、公司企业、独立研究机构等的信息;(12)报纸、影像或网络出版物;(13)无发表日期的论文;(14)来自网上论坛的信息。包括在新闻集团、网上论坛、网上讨论栏目等。[4]由此可见,网络文献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而许多未经审查的信息也包含在其中,因此这就要求学者在引用时需要认真加以甄别。

而在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中“网络文献”这一新形式的引文类型赫然出现在参考文献中。近年来,体育领域学术期刊也和其他领域一样,所发表的论文中网络文献的引用率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引用规范性、可靠性、可检索性等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出来。为此,本文对被CSSCI检索的体育期刊近10年网络文献的引用情况进行计量学统计,就网络文献的引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我国主要体育期刊论文中网络文献的引用状况

(一)检索对象及方法

检索对象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1―2010年间收录的10本CSSCI体育类期刊(不含扩展版)的论文。

检索方法为:首先输入杂志名称,将检索时间限定为2001―2010年,检索这一时段收录的论文;然后将检索项指定为“参考文献”,在检索词内组合输入“http”“等关键词,检索出所有论文后对论文逐一浏览,剔除不属于学术论文类的文章,如投稿须知、编辑部通知、会议消息、领导讲话等;最后统计每一年度各期刊引用网络文献的论文数、各论文引用网络文献的数量、中英文网站的区分,以及引用个人博客文献的论文数量。其中标注在论文脚注中的网络文献也纳入了统计范围。部分论文书写参考文献的格式不规范,因此使用本研究的检索方法有可能未被检索到,但是本文统计数据可以大致反映2001―2010年我国主要体育期刊中网络文献引用概况。

(二)CSSCI检索体育期刊论文网络文献引用情况

从CNKI收录的情况来看,2001―2010年被CSSCI检索体育期刊共刊载25891篇论文,其中有2317篇论文中引用网络文献,总引用文献量为4768条。尽管这10年各期刊总量变化不大,但是引用网络文献论文逐年增加,至2010年已达到441篇,相当于2001年倍。近几年引用网络文献论文数量的增加幅度有所趋缓,但仍然呈上升趋势。单篇论文引用网络文献的数量平均为条,从10年间变化看,2001―2006年,除2003年单篇论文引用网络文献的数量超过2条,其余均低于2条;2007年后单篇论文引用网络文献的数量均超过2条,整体显示逐渐增加的趋势。根据引用文献的题名、网址等判断,文献引自于英文网站的约占21%。一般涉及国外的研究论文中网络文献引用量明显增加,发表于《体育学刊》的《中美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比较》一文引用网络文献多达19条,所有参考文献均来自于网络,其中14条来自于英文网站。这说明网络已成为我国研究者获取国外信息的重要途径,尤其在获取国外近期举行的大型赛事、体育活动等方面的信息时对网络的依存度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外体育机构组织十分注重网站建设和信息更新,将网络视为重要信息平台。

(三)网络文献引用的学科特征

网络文献的引用呈现明显的学科特点:社会科学类研究论文中网络文献的引用率明显高于自然科学类,而且社会科学类论文的单篇引用数量也高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类研究中较少引用网络文献可能与获取文献的渠道较多有关,尤其是国外自然科学类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许多方法获得。例如通过医学检索等检索机构就可以获得许多所需文献的全文,此外,许多综合性高校订阅的国外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类数据库较全,通过校内网络就可以获得论文全文。尽管这些文献的获得渠道是通过网络,但是这部分文献是来自于学术期刊的电子版,明确标注了的时间、卷号以及页数,因此按照惯例在列入论文参考文献时一般按照纸质版期刊处理,而不是提供网络链接归为网络文献。同时,自然科学研究领域通常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文献的认可程度较低,尤其是较少引用未经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这也是影响网络文献引用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类研究涉及的信息面较广,而许多信息从网站获取比传统的文献渠道更为快捷,并且目前网络已成为获取国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社会科学类研究的论文中引用网络文献较多。

(四)体育期刊论文引用网络文献的来源

一是政府网站。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网站作为信息的重要平台之一。随着我国政府推进信息公开工作,政府网站已成为信息的主要途径。各种文件公报、政策法规、统计数据、领导讲话、新闻等等都通过网站,政府网站已经成为比较具有权威性的信息来源,包括与体育相关的信息在内。

二是世界性、区域性机构组织的官方网站。从引用的网络文献看主要来自于体育领域的各类机构组织网站,例如国际奥委会、国际足联、亚洲田联等世界级、大洲体育协会组织,还包括国内单项协会的网站。这些网站和政府部门网站一样,其的信息权威性较强,有较高的可信度。体育领域之外的组织机构,如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中华慈善总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等也是部分研究者访问的网站。

三是大型赛事或学术活动等临时性网站。大到奥运会、世界杯、世界锦标赛等世界级比赛,小到国内某一地区的体育比赛,都会通过网站各类与比赛有关的信息。同时,举行与体育相关的学术交流等活动时网络平台也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信息途径。

四是综合性网站或媒体网站。新浪、搜狐、网易等综合性网站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网站的信息也常被引用。这类网站的新闻、领导讲话等成为主要的引用内容。

五是教育机构网站。国内外高校均建立有各自网站,这些网站提供涉及学校学科设置、课程内容、学校管理等内容。国内外许多中小学也设有各自的网站,虽然网站提供的信息不如大学丰富,但是对于研究者来说也是获得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

六是其他网站。除以上网站外,各类数据库、文库、知名运动员的个人网站、学者的博客等形形的网站提供的信息包括体育信息都成为研究者引用的对象。但是这部分网站在引用中所占的比率较小。

二、体育期刊中网络文献引用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纸质版文献是公开出版发行的,可在较大范围内传播,通常具有半永久性保存的特点,因此通常在可检索性上不存在问题。但是网络文献是以电子形式储存的,尽管在网络上可以供许多人浏览,但是其信息源通常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说人们只能通过特定的网址才能获得特定的信息,一旦出现数据保存的问题或者其他影响信息公开的问题,就使得读者无法再次获得。再者,以电子形式储存本身就具有不稳定性,如果缺乏必要的维护,也很容易导致信息的丢失。因此从文献所应具备可检索性这点看网络文献就存在一定缺陷。Spinellis[5]曾从ACM(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和IEEE数据库1995―1999年收录的论文中抽取4375条引用自网络的文献,进行再链接实验。结果表明,2000年已有28%网页无法访问,而4年后这一比率上升至40%―50%。段宇锋等[6]将网络信息内容变化、消逝现象称为“linkrot”,在对1995―2008年发表于《中国图书馆学报》论文引用网络文献进行再检索时发现,1997年至今已有%网络信息无法访问,其中还不包括网页可以访问但是内容已经改变的情况。

(一)我国体育期刊引用网络文献可再检索率的下降

根据10种体育期刊2001―2010年引用网络文献记载,访问参考文献中书写的网址,确认其链接状况。具体确认范围为:2001和2002年引用的全部网络文献,对2003―2010年引用的网络文献每年度随机抽取50条,合计确认476条网络文献。本研究确认是否可再次检索仅根据论文中网络文献中所提供的链接网址进行确认,凡是不能追溯到该文献的均认定为不可再检索。部分文献使用其他网络检索工具根据文献题名可以检索到的仍认定为“不可再检索”。随着时间推移,网络文献的可再检索率逐渐下降,两年以后就下降到50%以下,而10年前的网络文献几乎已经无法再现。

(二)体育期刊网络文献不可再检索的原因分析

首先,网站已不存在。网站消失是导致无法访问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站消失的原因可能来自多个方面,由于部分网站本身就是临时性网站,例如大型赛事的网站,一般赛事结束后常常在维持一段时间后就停止使用,即便维持(例如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也会大幅度改动原来的内容;而一些小规模的体育赛事或学术活动网站则维持时间更短。

其次,时效性问题。在体育期刊论文中引用的网络文献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政府机构、世界性组织、知名网站等,这些网站本身的运营较稳定,但是会定期更新信息,具有时效性的新闻、讲话类保存时间可能较短,而数据类、资料类信息保存时间则较长。因此,当使用原有的文献链接再次访问时常常只能显示网站主页,却无法链接引用原文。

再次,网址录入错误。通常作者会将所引用网络文献的网址复制后列入参考文献,理应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是从录入的网址来看确实存在录入错误。有些可能是在反复修改稿件以及编辑排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增加了空格。然而有些录入错误,如网址的字母、标点、符号、数字的书写错误更可能发生于论文作者在编写参考文献时。

最后,文献链接网址的书写过于简单。有相当一部分作者在描述网络文献的链接时只写网站名,而不提供详细链接,例如:http:///。面对这类网站,尤其是不具备站内搜索功能的网站,读者要想找到特定的文献简直如同大海捞针。有些网站对过去的资料文献保存时间较长,例如新浪网北京奥运会的专题部分至今仍然保存,从中可以检索大量信息。但是有作者在书写文献链接时仅标明了该专题的首页,因而无法寻找到该作者引用的文献。

(三)体育期刊网络文献引用中潜在的学术道德风险

网络的各类信息纷繁芜杂、良莠不齐,而虚构事实、虚假信息的现象屡有发生。从我国体育期刊所引用网络文献的来源看,多数来自于管理较规范的网站,尤其是政府部门以及较有影响力及权威性组织机构的网站通常都会严格审查的信息和数据,因此其真实性及可靠性方面的问题较小。在对网络文献进一步分类分析时发现,共有74篇文献引自于个人博客,还有部分网络文献来自于民间的小型商业性网站,这些博客或网站的信息大多未经过严格的审查,属于文责自负,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可能存在问题。应注意的是,在网络文献的大量引用的背景下潜在的学术道德风险也随之发生。这类风险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抄袭和侵权行为的发生。现在抄袭检索软件只能检索投稿论文是否存在抄袭发表于正式期刊上的论文,而大量于网络的非正式发表文章却不在其检索之列,这样就使得抄袭行为更难发现。二是由于网络文献的可检索性较低,从而对引用的文献无法验证,因此有可能出现根据论文需要任意篡改引用文献的原意,甚至杜撰文献等现象。

三、规范体育期刊网络文献的对策

(一)扭转研究者对参考文献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妥这一普遍现象

对参考文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学术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研究者把参考文献看作是论文的附属部分,即便不正确也不会影响论文质量,因而不重视对参考文献的确认和格式书写;也有人认为文献著录格式是杂志编辑的工作,作者只负责把论文正文写好即可,从而导致论文后参考文献在准确性、规范性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Panduranga等[7]随机抽取89篇发表于Journal of Cytology的论文,对其参考文献进行核实分析,发现约%的论文参考文献存在作者姓名、杂志名称、引用文章页数等录入错误。为呼吁研究者重视参考文献,曾任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院长的英国著名学者Martin Joseph Roath有过一句名言:“先生,常确认一下您的参考文献吧,您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练习”![8]Taylor[9]将参考文献的作用归纳为4点:(1)通过引用具有权威性的文章或研究成果支持自己的观点;(2)在不影响正文主流的前提下进一步引申与前人相同或不同的论点;(3)为验证参考文献的真实性和质量提供详细线索;(4)引导读者通过参考文献查阅详情而减少文章篇幅。为此,作者应当以高度的责任心选择引用、准确描述每一条参考文献,不能将其看作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此外,由于参考文献是反映研究目的和意义的重要背景材料,甚至是立论的根据,因此,从学术道德规范的角度看也有必要重视参考文献引用的准确性,以备编辑和读者核实。

(二)加强对网络文献引用的著录格式的规范化

通常网络文献的著录格式包括:电子文献的责任者、题名、文献出处和详细链接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以及作者访问日期。近年来我国各体育期刊对网络文献的著录格式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是仍然可以发现部分网络文献的著录格式不太规范,存在各类问题。因此需要编辑人员严格把关,在对稿件进行格式审查时凡是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内容存在严重问题者应要求作者修订后重新投稿。尤其是应当明确要求作者投稿时必须明确标注文献责任者以及文献题名,以备通过其他检索工具查验。建议在投稿指南中对网络文献的著录格式提出更具体的要求,或者以示例的方式引导投稿者规范文献格式。

(三)加强对网络文献引用准确性的审核

由于网络文献具有可检索性较低的特征,需要加强对网络文献引用准确性的审核,以杜绝“虚构引用”现象的发生。在文献著录格式方面应当逐渐改变参考文献与正文不相对应的现象,清晰标注正文中引用内容的出处。这一做法不仅是对被引用者的尊重,也为确认引用文献提供了方便,有利于编辑人员及评审人员确认。考虑到网络文献可检索性较低的特点,应当要求投稿者提供所引用网络文献的网页快照,并标明所引用网络文献的具置。这样既可以方便阅稿人审核,又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虚构引用”和“引用不真实”现象。

(四)规范网络文献的引用

有关网络学术资源的认可被称为是“政府没规定,学者没共识”问题[10],是否应当限定网络文献的引用范围,是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的话题。从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可弥补国外信息渠道不足以及学术自由的角度看,不应过度限制网络文献的引用范围;从学术道德风险以及文献的真实性等问题看又有必要对可引用网络文献适当加以限制。从国外体育领域期刊的投稿指南看,几乎均未对网络文献的引用加以明确的限制。如上所述,美国心理学会指定的网络资源范围达到14类。通常,在国外网络文献引用的判断基准主要由学者自己掌握,国外学者大多具有较强的自律意识,引用不当会影响自己的学术声誉,因此对引用文献的选择一般都会比较谨慎。但是,目前我国体育领域投稿作者的学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作者自律意识较差,如果对网络文献引用采用放任的态度,凡是网络的信息均可作为参考文献,不仅有较大的学术道德风险,而且将有损学术论文的科学性和严肃性,降低论文的学术水平。因此学界有必要对体育期刊网络文献的引用范围展开讨论,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制定引用标准,进一步规范网络文献的引用。

参考文献:

[1]程宁。对参考文献引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9).

[2]刘建伟,束春德,栾淑莉等。参考引用网络文献的调查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1).

[3]邓宏炎,叶娟丽。网络参考文献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4]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APA Style Guide to Electronic References[EB/OL].http:///site/media/msvu/,2011-12-01.

[5]Spinellis decay and failure of web reference[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3(1).

[6]段宇锋,赵燕芳,刘璇等。对学术文献引用网络信息的反思[J].图书情报工作,2010(8).

[7]Panduranga C,Kirtilaxmi of references in Journal of Cytology[J].J Cytol,2011(4).

[8]Hare importance of references to a peer reviewed article[J].Can Vet J,2004(10).

[9]McD Taylor D .The appropriate use of references in a scientific research paper[J].Emerg Med (Fremantle),2002(2).

48 1220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