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应急预案精品(1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食堂应急预案应包括火灾、食品安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确保人员安全和食品卫生,如何有效应对?下面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食堂应急预案精品”,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食堂应急预案精品

食堂应急预案 篇1

根据上级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学院及总公司对安全工作的要求,现结合餐饮公司工作实际情况,为切实维护学院的平安,经研究特制定出本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组长:餐饮经理

副组长:督查员

成员:各食堂目标责任人及验收员

二、各类应急预案:

(一) 遇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其办法是;1、一旦出现食品中毒的征兆,炊管人员无论谁先发现,应立即停止可疑中毒食品的食用和销售,防止中毒面扩大,并立即上报餐饮及总公司,然后由办公室向学院领导和市卫生执法监督所报告,简要说明中毒地点、发生食物中毒的时间、人数、有无死亡、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倘有中毒人员死亡,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与此同时,组织人员协助抢救和安置中毒病人,将中毒病人尽快送附属医院进行抢救治疗,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控制场面局势。

2、食物中毒的现场处理:在卫生部门未到达之前,应保护好中毒现场或可疑食物,对剩余的可疑中毒食品不要急于销毁或倒掉,应妥善保管,接触或盛放食品的工具、容器。如刀、墩子、抹布、菜筐、盆等不要急于清洗消毒。若有病人呕吐或排泄物应保留,以供采样检验,查找中毒原因,

3、原因调查:在卫生部门到达现场进行调查时,有关人员有责任协助卫生部门人员调查,如实反应与本次食物中毒有关的情况,详细协助说明供应食品的种类、品种,病人进餐的食物、进餐时间、就餐人数、已知发病人数、可疑中毒食品的来源、食品质量情况、保藏条件、烹调操作方法、回执温度与时间、食品是否烧熟、烧好后用何容器盛放、容器的卫生状况、是否专用、吃前存放多长时间、食品烧好后有无经过改刀、改刀时的操作卫生状况,必要时由当时操作的有关人员按可疑中毒食品的实际操作方法进行模拟操作,共同分析判断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

(二)学生在食堂内与食堂炊管人员发生争吵、打架事件等纠纷的应急的处理。

其办法是:

责任人员应立即上前制止,平息事端,疏散围观人群,将一方或双方带到一边解决。必要时报请总公司与学院相关部门处理解决。

(三)学生在进餐时不慎被热汤烫伤的应急处理。

其办法是:

餐饮公司及食堂工作人员无论谁在现场,都应立即采取措施,抹去其油汤,若烫伤严重,管理人员应立即通知总公司办公室安排人员送到院医务室或学院指定的医院治疗。

(四)炊管人员在操作时遇;

(1)手指被刀等切伤

(2)开合开关时触电

(3)被蒸汽,开水灼、烫伤

(4)油锅起火

(5)碰电引起失火的应急处理。

其处理办法是:

(1)若刀伤软微,应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在管理员处领帮迪一个贴上,同时提醒该同志八小时内伤口处不能沾水,伤口未痊愈不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岗位,若刀伤较重,需立即到校附院包扎处理,同时通知餐饮公司,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2)应立即关掉电总闸,用干木棍等绝缘体分开导体与人的导电接触部位,必要时通知办公室。

(3)马上将贴在身上的衣物掀开或脱下,及时到院医务室或附院上药,同时报告总公司,

(4)不要惊慌,立即加入冷清油,再将火源灭掉或覆盖,然后搬移周围易燃物品。

(5)立即关闭所有电源,取下灭火器进行灭火,并立即通知餐饮公司。

(五)失盗的应急处理,

其办法是:

发现者应立即上报餐饮公司并保护现场,以便有关领导、公安人员观察现场或到现场取证。

(六)遇临时停电而后备电源又不能正常工作的应急处理

其办法是:

1、主机关闭,各组将各厨房售饭机统一开在独立售饭状态。

2、由微机操作员逐一进行挂失处理。

3、各厨房售完饭菜后,详细记录每台售饭机的售饭金额、人数后,立即关机。

4、由微机操作员统一逐机汇总并详细记录,观察汇总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

(七)锅炉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最早发现者立即报告餐饮公司经理,并同时向保卫处报警,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2、保卫处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消防队和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3、指挥部成员应首先报告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若有继发火灾和毒气泄漏,还应立即与消防119和医疗卫生等相关部门联系,并同时派人保护现场,采取相应措施。

4、发生事故的锅炉房,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或泄漏部位)并找出原因,凡能经适当补救或切断物料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并同时向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

5、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若是有毒物,还需戴上防毒面具)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人员伤亡,以最快速度将伤者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若是有毒物时,根据当时的风向、风速,将受伤人员疏散到上风向。

6、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况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7、后勤服务总公司、保卫处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的部门,在查明原因后视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炉的决定。

8、治安队到达现场后,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纠察,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如当毒气扩散危及到学校内外人的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友邻单位及过往行人在区、市指挥部协调下,向上侧风方向的安全地带疏散。

9、应急救援队到达现场后,与消防队配合,立即救护伤员或中毒人员,对伤病人员应根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入医院抢救。

10、抢险抢修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进行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

11、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二个专门工作小组:

(1)由纪委、国资基建处、计财处组成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事故防范措施。

(2)由后勤服务总公司锅炉作业人员和发生事故部门组成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食堂应急预案 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切实提高学校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特制定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成员

成立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组织和领导。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食品安全副校长

成员:学校食堂负责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各班班主任、校医

(二)工作职责

1、组长:负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食品事故发生;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总体协调,组织、指挥等应急工作安排;

2、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在接到班主任、校医、食堂负责人等报告的疑似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时,负责立即核实并向组长汇报,按规定向教育主管部门、卫生部门、餐饮服务监管部门报告;在组长的.领导下及时展开工作,并做好家长情绪稳定工作,配合协调解决问题;

3、学校食堂负责人:贯彻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防范食品安全事故;负责向副组长报告发生在食堂管理范围内的疑似食品安全事故,配合做好病员救治、现场调查、封存、采样等相关工作;

4、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具体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督促学校食堂采取措施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配合做好现场调查、封存、采样等相关工作;

5、各班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习惯,正确应对疑似食品安全事故;负责本班学生的晨、午检,询问并记录学生发热、腹泻、呕吐、头晕、头痛、面色异常等患病体征;负责向副组长报告本班学生疑似食品安全事故信息,配合做好病例筛查、患病学生救治、情绪安抚、心理疏导等工作;

6、校医:负责校内疑似食品安全事故的监测,向副组长报告疑似食品安全事故信息,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病例排查、病例救治等工作;

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各班班主任、校医要提高对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敏锐性,对发现的可疑线索要立即调查核实并向副组长报告,查明事因,及时落实相关工作安排。

(三)应急处置程序

同一班级有1名以上、同一年级有2名以上或全校有5名以上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时,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班主任或校医等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向副组长报告,副组长应迅速组织人员核实首发病例、典型症状等相关信息并向组长汇报,由组长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预案启动后,学校行政领导、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按以下程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1、及时组织人员将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的学生分散就近送医(禁止急救车直接到校接学生);安排人员守护,做好患者的思想稳定和心理舒缓工作,配合医院、医务人员救治病人,做好呕吐物、血液、大小便等检材的采集,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个案调查,及时汇报、解决和处理问题;

2、指定人员对有共同就餐史的学生进行排查。采取分批分散方式,注意排查询问用语、方式,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造成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等严重后果;

3、副组长立即向地方政府及教育、卫生、餐饮服务监管等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发生时间、主要症状、人数等疑似食品安全事故初步情况;如怀疑或者有人死亡,应同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

4、开展心理疏导,稳定师生、从业人员的情绪,禁止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更不得进行渲染和扩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5、指派专人保护食堂现场,禁止人员出入,保管好食品原辅料、留样样品及食堂监控视频资料,防止人为破坏;

6、将食堂从业人员召集到加工间外的指定地点等候;

7、配合做好现场调查、采样等工作,按照监管部门的指导,做好现场的后续处理;

8、安保人员做好外来人员出入登记、交通疏导、现场秩序维持等工作,防止校外人员涌入学校影响正常工作。

(四)后期处理

1、善后处理

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人员安置、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善后工作,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消除事故影响。

2、责任追究

对在食品安全事故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工程中存在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责任人,配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检察院、纪检监委等部门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3、总结报告

事故善后处置结束后的10个工作日内由学校食品安全应急工作小组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告应总结分析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及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

食堂应急预案 篇3

食品卫生工作是学校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我校全体师生食品卫生的安全,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定,特制定我校食物中毒处理预案。

一、食品卫生预防处理领导机构:

组长:王树云(校长)

副组长:邹建军夏东芳李百淼

成员:杨锦华夏步俊陈建元、各班班主任、生活老师

二、预防措施:

为了确保全校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学校必须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学习、宣传、教育,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要求。

1.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教育、宣传,坚持上好健康教育课,定期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安全知识教育。

2.教育学生讲卫生,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

3.教育学生坚持饭前便后洗手,坚持每天早晚刷牙。

4.每天坚持“两扫一拣”,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不留卫生死角。学校公共场所、食堂等坚持定期消毒,作好记载。

5.食堂采购食品必须在取得合法经营权的、手续齐全的正规经销摊点定点采购。采购的蔬菜要新鲜,要用清水浸泡多次冲洗清除残留农药。不得加工变质腐烂的蔬菜,不得加工凉拌菜。每天坚持试尝、留样制度,并作好详细、准确的记录。

6.严禁他人随意进出食堂,要有进出、检查记录,生熟食品存放要分开,熟食配餐间由专人负责。

7.从业人员加工食品时,必须穿戴清洁卫生的工作衣帽。不留长指甲,不留长发,不吸烟,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8.小卖部出售的定型包装食品必须有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不得出售变质、过期和不干净的食品。

9.严禁采购和加工霉烂变质、污染、未经检疫的.物品,特别是未经化验鉴定许可的野生动植物和病死的家禽、家畜不得加工食用。

10.制作食品应当烧熟煮透。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加工生熟食物的刀、菜板应当分开,并有明显标识,剩余食品应冷藏保鲜,食用前应仔细检查并高温加热。

11.食品储藏柜应当保持干燥、阴凉、通风,防止食品霉烂变质,严禁将非食品、有毒物质与食品存放在一起。

12.每年化验饮用水一次,蓄水池应当加盖加锁,定期清洗、消毒,防止污染和坏人投毒。

三、食物中毒处理预案:

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涉及到社会和家庭的稳定。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后果不堪设想。为了确保学校教育秩序的稳定和师生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学校食物中毒处理预案。

1.如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学校行政领导迅速赶赴现场,及时组织教师和相关人员抢救治疗食物中毒人员,尽可能按就近、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抢救处理。

2.立即用电话向市疾控中心、卫生执法监督所、市教育局、当地政府汇报,报告中毒情况、发生时间、主要症状、中毒人数等。

3.全力保持学校的稳定,全体教职工统一认识、统一思想,作好舆论导向和家长群众的安抚解释工作,避免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人员因不必要的恐慌而引起混乱。如怀疑是人为投毒,应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告。

4.呕吐有利于毒物排出,病人发生呕吐时,切忌止吐。学校安排人员配合医院、医务人员妥善救治病人,并派人到医院守护中毒病人,有什么情况便于及时汇报、解决和处理。

5.学校领导应派有关人员保护好现场,保管好供应给学生的食物,对可疑的食物和留样食品立即封存。待现场调查取证结束后,按照教育局、市卫生执法监督所的要求进行处理。

6.学校领导和有关人员要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工作,对发生食物中毒的学生逐一进行个案调查,内容包括主要症状、最早发病时间,如实说明24-48小时前的进餐情况等,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让学生积极配合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治疗,遵守医嘱,争取早日康复。

7.伙管处迅速通知班主任、生活老师到现场,安抚本班学生,校医到现场指导急救办法。并由校长报教育局申请该班或全校停课。

8.集中患者,以便急救车能迅速运输患者。后勤人员、保安到现场维持秩序,关闭校门,疏导急救通道,防止校外人员涌入学校影响正常的急救工作。

9.班主任组织其余学生回到教室,并从心理学角度疏导学生的心理,避免造成群体臆病现象,等待学校领导的通知。

10.患者送往医院后,当班行政、政教处人员留守学校外,其余行政人员、涉及班的班主任应到医院慰问、安抚患者。

为认真落实中心食堂卫生安全工作、及时排查不利于安全稳定工作问题、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经中心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研究,特制定食堂卫生安全的应急预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岗位职责:

后勤服务管理部经理是中心食堂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管食堂的司务长和炊管人员是食堂膳食卫生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中心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食堂膳食卫生安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纳入年度经营管理责任目标考核,切实做好此项工作。

后勤管理服务部经理要经常督促、检查食堂卫生情况,责任落实到人,成立食堂卫生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责任目标分解,层层负责,人人有责的良好机制。

二、建立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坚持从业人员按规定时间体检,持有健康证才能上岗,食堂有《卫生许可证》并健全卫生安全管理规章及岗位责任,公示上墙,接受用餐者监督,加强食品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强化食堂卫生工作的过程性管理、监督,规范运作,科学管理。

三、建立切实可行的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

1、发现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司务长、炊事人员或第一发现者立即通知部门领导的同时,报告总值班领导、住站中心领导。

2、应急小分队立即奔赴现场,查明原因,及时用药,控制病情。

3、信息联络员第一时间上报安管科,通知县卫生部门,详细告知单位住址,职工数量,食物中毒情况等具体内容。

4、情节严重的,后勤保障提供车辆,资金保障及时送医院。

四、责任追究:

因管理人员不到位,造成重、特大卫生安全责任事故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的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食堂应急预案 篇4

1.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食堂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在突发停水、停电、停气的情况下,实现服务工作良性运行,保证食堂正常营业特制定本预案。

2.设施保障

设施到位,未雨绸缪,购置电炒锅、饮水机、微波炉等;防停水、停电、停气必备的设备。

3.保证措施

做到科学预防,措施得力,确保停电、停水的情况下,食堂就餐和饮用水的供应。

4.细则

(1)组织机构

成立食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厨师长组员:食堂工作人员

(2)小组成员工作职责

1)组长:负责公司对食堂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指挥、组织协调,具体全面负责和协调应急处置。

2)副组长:负责现场整体工作安排,配合组长对应急处置的布置安排。

3)小组分工:

①联络组:及时上报组长,联系相关部门,查明原因,及时通知用餐单位。②保障组:维持应急事件现场秩序,对就餐人员做好解释工作安排食堂工作人员,及时清理冷藏食品、冰箱、储存水源等。

5.停电

食堂因临时停电,或遇跳闸等特殊情况时,食堂餐厅在正常营业期间,应做好以下工作:

(1)餐厅厨师长应第一时间上报食堂管理员,食堂管理员联系相关部门询问停电原因,如果是食堂内部供电设备问题应立即检修。如果是地区停电,或其他原因无法解决,应向就餐人员表示歉意并做好解释工作。

(2)若因停电无法用餐,要及时通过公司总部配餐或已联系好的外卖公司送餐。

(3)联络组负责解释、沟通稳定就餐人员情绪。迅速开启应急灯或点燃蜡烛。(备足蜡烛放在固定位置,方便取用。)

(4)停电将影响冷藏设备运作,在停电期间,冷藏保存的食品或原料的保质期应缩短,在化冰后执行常温保存条件下的保存期限,预计不能在期限内使用原料或食品时,可考虑转让或转库等措施以减少损失,超过期限的,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6.停水

(1)食堂现场管理人员查明停水原因是食堂内还是食堂外,若是食堂外原因,应立即拨打自来水公司,问清事故发生地点和事故原因及停水时间。若是食堂内原因,应立即通知负责后勤水电工到场,迅速进行维修。

(2)自来水公司因检修或其它原因提前告知停水情况,食堂现场管理人员应提前做好储水准备,充分利用已备的所有装水容器。

(3)对于不能在短时间内修复,食堂储存水又不够的情况下,造成食堂无法正常用水的,食堂现场管理人员应及时上报食堂主管,并采取以下措施:

1)调换操作方式,尽量做一些少用水的食品;

2)立即联系公司总部配餐或拨打已联系好的快餐公司送餐;

3)利用有限时间对食堂原材料进行毛变处理。

7.停气

(1)食堂现场管理人员查明停气原因是食堂内还是食堂外,若是食堂外原因,应立即拨打燃气公司,问清事故发生地点和事故原因及停气时间。若是食堂内原因,应立即通知负责后勤水电工到场,迅速进行维修。

(2)燃气公司因检修或其它原因提前告知停水情况,食堂现场管理人员应提前做好准备,充分利用现有电器设备生产。

(3)对于不能在短时间内修复,食堂电设备不够的情况下,造成食堂无法正常做饭的,食堂现场管理人员应及时上报食堂主管,并采取以下措施:

1)调换操作方式,尽量做一些少用气的食品;

2)立即联系公司总部配餐或拨打已联系好的快餐公司送餐;

3)利用有限时间对食堂原材料进行处理。

8.预防食物中毒

在食堂就餐后三小时内15人以上出现腹泄、呕吐、发烧、四肢无力等不适症状,应作如下处理:

(1)对病人的处理

(2)停止食用疑似中毒食品;

(3)收集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标本,以备检查;

(4)医务室应及时对病人进行救治,病情严重的.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急救治疗,包括急救、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

1)对中毒食品的处理

①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可疑中毒食品;

②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③及时报告备案

9.消防安全事故应急方案

(1)发现火情,在场人员要立即引导室内人员进行有序疏散,并迅速利用室内的消防器材控制火情,争取消灭于火灾初级阶段。

(2)如不能及时控制、扑灭火灾,在场人员要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如切断电源等),防止火势蔓延。

(3)在场人员要以最快的方式向领导组成员汇报,尽快增加援助人员,协力救火。(4)领导组成员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到达火情现场,并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

(5)师生疏散及逃生预案

1)火情发生后,按照灭火预案,管理人员及各工作人员要立即通知学校领导组领导,尽快增加援助人员,如发生重大火情,同时向“119”报警,并根据火情发生的位置、扩散情况及威胁的严重程度逐个区域通知人员撤离。

2)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应该正确引导撤离师生奔向疏散通道,并将正确的逃生方法告知负责同志,其余人员按照既定位置,统一使用灭火器灭火,并进行伤员抢救等工作。

3)为更好地应付紧急情况,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必须一切听从现场指挥部的指挥。

餐饮有限公司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食堂应急预案 篇5

一、目的和依据

为了在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够及时、有效的组织救援,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公司要求,结合食堂实际情况,拟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餐厅、厨房、食品库房。

三、火灾的发现

火灾的发生一般会出现:烟、味、光等现象,任何人在食堂区域内发现火情后,都应迅速做到以下事项:

(1)迅速判明起火位置,起火性质(电器、油火、物品)火势情况,报告餐厅管理员;

(2)迅速利用附近的灭火器材灭火,阻止火势蔓延;

(3)当部分起火发展到整体着火后,根据现场最高指挥员的指令,拨消防火警专用电话119通知消防队支援灭火;

(4)报告火情时应报明火警具体位置,火势情况和自己的身份,报告词应迅速、准确、清楚。

四、消防灭火方法和注意事项:

(1)、先救人,后灭火的原则。

(2)“火警就是命令”,食堂员工无论在任何场所发现火情,都应勇敢迅速地使用附近的消防器材或灭火物品扑灭火灾,决不能临阵脱逃;

(3)指挥小组的成员既是灭火责任人,又是现场指挥员,应迅速组织员工扑灭火灾,将火灾控制在起火阶段;

(4)消防灭火时,首先应关闭排风机、鼓风机、餐厅空调开关,切断火源,根据火势情况切断电源,关闭防火门,防止火势蔓延;

(5)正确使用消防器材,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一般火灾采用灭火器喷射灭火,较大火灾应用高压水龙喷射灭火,但要切记,厨房油锅着火或电器着火,严禁用水灭火,以免油锅溢出散布火苗扩大火灾面积或损坏电器;

(6)职工必须懂得“三懂三会”。三懂(懂得哪些是生产操作中的不安全火险隐患、懂得火灾预防措施、懂得扑救初起之火的方法)。三会(会报警,会使用各种消防器材、会扑救初起之火)。

五、疏散方法和注意事项

(1)疏散时机:现场火势较大,无法控制,可能危及到人员安全,应组织人员疏散。

(2)疏散方式:火势较大无法控制,可能危及到全体人员的安全,应组织全体人员疏散。

(3)疏散指令的发出:疏散指令的发出由现场最高领导者根据火情发展情况决定发出,任何人不得随意发出疏散指令或疏散警报信号。

(4)发布疏散指令的方法:由值班人员通知疏散小组的人员,疏散人员用口头通知用餐客人撤离食堂。

(5)餐厅的疏散:餐厅管理员负责人员疏散的总协调;工作人员负责组织餐厅人员疏散;

(6)物资的'疏散:保管员负责利用最近的疏散门把重要物资搬离火灾现场。

(7)要掌握好疏散时机和疏散方式,过早疏散易造成影响,过迟疏散可能造成损失;

(8)疏散必须统一指挥,统一组织,有秩序地进行,防止混乱,疏散指令的发出必须由总指挥或现场最高领导决定发出,任何人不得随意发出疏散指令,食堂员工接到疏散指令后,应迅速组织不得迟疑,以免造成损失;

(9)疏散时必须严格按照疏散程序进行,保持安静,避免惊忧周围不该疏散的人员,以免造成影响,并且要先保证就餐员工、食堂工作人员;

(10)疏散时必须严格按照疏散方案组织实施,防止遗漏,应确保顾客生命财产安全;

(11)疏散后,应关闭所有的门窗和防火门,关闭所有电源灯光、电器设备,熄灭所有的炉火和烟头。

六、抢救结束后的处置

1、事发12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及时将事发经过、原因分析、处理结果及整改措施形成正式报告,报生活服务公司。

2、保护好现场以便调查火灾原因。

3、对冷藏、冷冻食品经防疫部门检验后方可食用。

4、事故处理完毕后,由食堂管理员总结应急抢救工作的经验教训,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完善预案。

5、填写应急演练登记表,做好资料的存档工作。

食堂应急预案 篇6

为了切实提高学校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根据《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特制定我校食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食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组员:、呼救员:

安全员:

上报员:

二、工作小组成员职责分工:

组长:负责总体协调,组织、指挥、做出相应的应急工作安排。

副组长:协助现场整体工作安排,收集记录相关情况,形成文字材料。

组员:负责现场救治,与卫生、防疫、医疗等部门联系。

呼救员: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准确地向临近医疗单位发出求救信息。

安全员:提供一线的情况,查明事因,及时落实相关工作安排,并向师生及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上报员: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向上级教育以及食品安全主管部门报告。(九华山风景区中心医院电话:2823538九华山风景区教育科电话:2821156九华山风景区食药局电话:2821803)

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具体处置对策

1、立即拨打电话120,对中毒人员急救,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卫生管理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2、组织人员认真细致地调查中毒原因,同时保护好现场呕吐物,为公安部门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第一手资料。

3、立即查封学校食堂,对当天出售的'饭菜留样进行封存,待相关部门取样检测。

四、责任制度

1、事故报告制度:必须在事发5分钟内向学校报告,学校在事发10分钟内向教育主管部门、食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在事发半小时内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事态发展情况。

2、事故追究制度:对事故有延报、慌报、瞒报或处置不当,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须组织力量做好学生及亲属的安抚工作,确保不让事态扩大,任何个人不得自行散布事故情况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食堂应急预案 篇7

为保证食堂就餐人员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确保食堂正常运营,广州八月八餐饮特制定员工食堂应急预案,主要应对食堂突发情况,避免食物中毒出现,做好日常防范工作,应对紧急事件处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一、停水、停电应急预案

1、提前接到停水通知,计划做好蓄水工作,变更菜单,尽量使用用水量少的菜式。

2、如果忽然停水、停电,我们將安排1台送水车及大号煤气灶随时准备待用。

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日常防范

1)食堂所有工作人员日常做好“厨房六常管理”工作,熟悉《食品加工安全规范》及《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按执行食堂操作规范,不加工制作冷荤凉菜,不得擅自加工制作四季豆、扁豆类菜品,杜绝出品未熟透的菜品。在加工时发现食品外观及味道异常或有变质可疑时,经确认后,应立即停止加工,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

2)食堂常备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仪,每批鲜菜必须经检测后方可进入操作间切洗。

3)当餐每个菜品存留一小份样本,放置专用冰箱48小時,并成立以每个食堂经理或主管为组长的`“食堂安全应急小组”,专设食堂中毒预案,定期做食堂食品安全培训与演习。

2、紧急处理

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时,应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同时将不适者送往最近医院,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取证。紧急处理流程如下:

1)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到位;

2)安全值班人员:立即拨打电话报警,并向所在单位领导汇报。由单位领导向市卫生疾病控制中心汇报。市急救中心电话:120;

3)卫生监督员:保护好48小时留样食品、进货记录及库房食品,以备上级卫生防疫部门采集;

4)食堂主管: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食堂各部位负责人:作好24小时轮流值班,以防其它意外事故;

6)应急领导小组: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必要时报告公安部门,由公安部门介入处理;

7)应急领导小组会同各方妥善处理事后工作。

3、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1)对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食物中毒或其它食原性疾患的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及罚款处理;

2)对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三、突发事故注意事项

1、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2、稳定职工人员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3、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有关领导同意,未经同意,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4、发现职工有类似食物疑似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5、迅速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局报告;

6、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若是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7、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人员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8、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食堂应急预案 篇8

员工餐厅停电、停水、停气的应急预案如下:

1、停电应急预案

1)计划性停电

①部门接到停电通知后,立即告知分部负责人具体停电时间及恢复供电时间,并提前做好工作安排和准备。

②让部门全体人员知晓。

③在停电前10分钟,将本部门区域内的电源及用电设备关闭。

④厨房提前做好备餐事宜。

⑤恢复供电前10—20分钟,各分部、岗位负责人确认各岗位电器、设备处于关闭状态,避免电压不稳烧坏设备。

2)突发性停电

①各部门人员突遇停电时,应保持镇定,不要慌张,统一听从领导指挥,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②前厅应及时汇报部门主管人员,听从主管人员统一安排。安抚客人,做好解释工作。如光线昏暗,应及时为客人点上蜡烛,并告知客人问题正在处理中。在宴会厅、包间等有窗帘的区域,可立即拉开窗帘,让光线进入,安抚客人,保证区域内秩序。看好自己所负责的区域,做好服务工作。领班级以上人员要做好投诉处理工作。

③厨房各岗位人员应保持镇定,注意操作安全,及时点上蜡烛照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好菜品烹制及供应。未加工制作的食品或正在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尽可能保存控制好质量。遇停电时,应迅速关闭鼓风灶煤气阀门和正在运行中的电器开关。墩子岗位员工应注意在停电时各种刀具的使用,以免伤手。应做好与前厅的协调配合工作。

3)突发停电的预防措施

①工程人员应经常检查应急照明和紧急广播系统,确保正常。

②应准备临时照明设备。

2、停水应急预案

1)计划性停水

①部门接到停水通知后,立即告知分部负责人具体停水时间及供水时间,并提前做好工作安排和备水准备,并让部门全体人员知晓。

②关闭本部门区域内的水龙头或阀门。

③相关部门应提前备足用水。

2)突发性停水

①各部门人员突遇停水时,应保持镇定,不要慌张,统一听从领导指挥,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

2、停水应急预案

为了应对突发停水的情况,各部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①工程人员需要经常检查供水管道和供水阀门,及时发现异常并报修。

②在突发停水的情况下,各用水部门需要迅速关闭水龙头,非急需用水部门应严禁用水,待供水恢复后再使用。厨房需要与用水部门协作,做好用水安排,并向客人做好解释工作。

3、停气应急预案

为了应对突发停气的情况,各部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计划性停气时,部门需要及时告知分部负责人具体停气时间及恢复供气时间,并提前做好工作安排。关闭本部门区域内的所有气阀。如无法保证用餐供应,需要提前制定出工作调整方案并准备执行,由相关部门提前通知客人。

2)突发性停气时,厨房人员需要保持镇定,不要慌张,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前台,统一听从领导指挥,坚守岗位,做好本员工作。关闭本部门区域内的所有气阀。如在用餐时间,需要立即制定备用方案,保证客人用餐,前台向客人做好解释工作。

3)为了预防突发停气的情况,应经常检查燃气管道和燃气阀门,及时发现隐患并报修。在突发停气时,应关闭所有燃气管道及阀门,以免发生意外。

三、火灾应急预案

在火灾发生时,各部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员工需要按响离自己最近的紧急报警器(手动报警按钮),并用最近的灭火器材阻止火势蔓延。

2)当员工餐厅发生火警时,管理人员需要立即赶赴现场查看,确认发生火灾后应立即通知所在楼宇消防控制中心。员工餐厅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向总负责人汇报火势情况,并按照总负责人的指示及时报警。

3)员工餐厅工作人员需要控制闲杂人员进入的同时引领消防车进入员工餐厅。总负责人需要向全体人员通告火情,调节控制好大厅和包厢以免造成混乱场面。指派专人组织客户疏散,让客户不要惊慌有秩序地疏散出去,到集合点集中。

4)派人对员工餐厅每个区域进行检查,看是否有未熄灭的蜡烛、固体酒精炉、烟头等物要将它们彻底熄灭,抢救贵重物资。

5)在疏散时,要使用最近的楼梯疏散。如果某楼梯被烟雾封住时,尽可能使用其他楼梯疏散。进入疏散楼梯后,要沿着楼梯往下走,不要因为下面的烟雾大而试图往上走。

5、在走廊充满烟雾时,应当寻找紧急指示灯,并朝着指示灯的方向前进,以免走错方向。

6、当无法直立行走时,应该弯腰前进或跪在地上爬行,因为底部仍然有新鲜空气。

7、其他楼层都有直接通往楼外的安全门,到达一层后应该往楼外走,而不是继续沿着楼梯走到地下室。

8、在疏散到员工餐厅外后,应该前往安全场地集合,不要离开随意走动。

3、事后处理

1)总负责人应指示有关人员搞好现场警卫工作,保护现场,防止死灰复燃和现场遭受破坏。

2)协助消防人员或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处理。

3)各部门应进行人员集结,清点本部门人员是否有缺少。

4)迅速组织所属人员撤离现场。

四、盗抢和破坏事件应急预案

1、高度重视,积极预防。项目员工应熟悉各个重点部位的位置、存放物件以及可以逃离的线路,尽量避免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2、参与搜索和抓捕行动的人员必须配备相关设备,并注意对方是否持有凶器。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应及时扭送公安机关。

3、如果员工发现犯罪分子情绪激动或持有凶器,应保持冷静,首先确保自身安全,与犯罪分子保持距离,耐心周旋,等待警方到达。尽可能记住歹徒的外貌、年龄、性别、身高、体型、口音、服装、车辆特征以及逃跑方向。

4、目击盗抢的员工应尽快记录所经历的'情况,以免遗忘。

5、对于已发生的盗抢案件,应首先保护好现场,不要触摸现场的任何物件,留下目击证人,等待警方到达。在警方到达前,不可乱发议论。

6、清点财物,登记被盗现金和物品数量,确认损失,并上报领导。

7、案件发生后,应认真分析案件原因和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同时做好善后工作,并进行书面总结,呈报上级主管部门。

五、触电急救处理应急预案

1、范围定义

电流通过人体称为触电,触电情况有三种: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体内部器官的伤害,使人出现痉挛、窒息、心颤、心跳骤停,甚至造成死亡;电伤则是指电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如电烧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等。

2、防触电措施

1)设施设备维护部门应定期派专业人员巡检电气线路,及时维修短路、断路、绝缘破坏等故障情况。裸露的带电线头必须及时用绝缘材料包好。检验时应使用专用的验电设备,任何情况下都不应用手去鉴别。

2、水灾防护应急预案

1)项目管理人员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水位变化情况,做好防范措施,防止水灾发生。

2)定期检查建筑物周围的水利设施是否畅通,如沟渠、下水道等,及时清理堵塞物,确保排水通畅。

3)在水灾来临前,应及时将易受水淹的物品和设备转移到安全地带,如电器设备、重要文件等。

4)在水灾期间,不要靠近深水区域,避免发生溺水事故。如必须涉水行走,应穿戴防水鞋、雨衣等防水装备。

5)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应急预案工作,员工应听从安全小组的指挥,有序疏散到安全地带。

3、地震防护应急预案

1)项目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地震的应急能力。

2)定期检查建筑物的抗震设施是否完好,如支撑结构、防震减灾装置等,及时维修和更换。

3)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到安全地带,如桌子下、墙角处等,避免站在玻璃、墙壁、大型家具等易倒塌的物体下。

4)地震后,应及时检查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如有损坏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5)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应急预案工作,员工应听从安全小组的指挥,有序疏散到安全地带。

餐厅应急小组人员在发现风灾时,应立即关闭电、气、油等系统,清查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所有人员应当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迅速开展现场救护工作,并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送往救护站。在设施、设备受损时,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紧急抢修。部门人员应当及时清扫、处理管辖区域内的积水、落叶、杂物、尘土等,维护员工餐厅的整洁环境,并配合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在水灾期间,项目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天气变化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安排。部门人员应当注意楼宇外壁客户窗户的外面挂物,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提示客户将在室外悬挂的物品收回,关严窗户,防止发生坠落伤人事故。员工餐厅就餐者应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进行疏散。餐厅应急小组人员应立即关闭电、气、水等系统,清查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所有人员应当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迅速开展现场救护工作,并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送往救护站。在设施、设备受损时,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紧急抢修。部门人员应当及时清扫、处理管辖区域内的积水、落叶、杂物、尘土等,维护员工餐厅的整洁环境,并配合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针对地震,部门员工和客户应当了解地震逃生的常识。在地震发生时,首先要懂得自救。各部门应当切实做好防震措施,包括准备急救箱和灭火器,了解使用方法,知道煤气、自来水及电源的开关方法,不要将笨重物品置于柜顶等高处,找好单元内的安全避难处等。在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关闭电源、火源及煤气阀门。人员应迅速打开出入门,躲在坚固家具、桌子下或者靠近建筑物支柱躲避,切忌靠近窗户,以防玻璃震破伤人。如果来不及撤离,应尽量躲避到跨度小、比较坚固,靠近水源的地方(如卫生间),等候救援。震后应察看周围的人是否受伤,如有必要,予以急救。

食堂应急预案 篇9

食堂消防安全工作,是关系到全校师生及食堂职工生命安全的大事,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平时工作中必须严格按消防管理的有关规定办事,并成立食堂消防管理领导小组。在定期检查的基础上,认真落实食堂重点部位安全保卫责任区,做到防范于未然,切实做到食堂消防安全无事故。为应对突发事件制订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一、火警通报顺序:

一旦发现火警,要立即打电话报119和学校保卫处,并联络值班领导和消防安全小组,办公室、总务主任、医务室、同时及时组织扑救。

二、全体人员注意事项:

1、当某处发生火灾时,全体人员应保持镇定,及时报警并迅速依据任务分工和组长的命令担负起扑救任务,不要坐等消防员前来抢救而延误时机;

2、迅速切断配电箱总电源;

3、消防人员抵达现场后,除参与抢救工作外,其余人员应从速远离现场,以免影响或妨碍抢救工作。

4、现场有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迅速搬离。

三、各组成员注意事项:

1、灭火组:

①了解食堂建筑格局及出口;

②了解电及石油管道铺设的线路;

③清楚食堂所有消防设施的放置地点;

④了解消防设备的'保养维护与操作方法;

⑤了解火势情况是否能控制。

成员:各楼层厨师、锅炉工、部分职工。

2、警戒组:

①了解食堂建筑格局及出口;

②当某处发生火灾时,应迅速确定安全出口控制师生;③在警戒线负责拦阻无关人员进入火灾现场。成员:保卫人员、政教处成员。

3、救护组:

①应接受紧急救护工作;

②应配备急救箱;

③应了解一般药物的使用情况。

成员:校医室成员。

4、疏散组:

①了解食堂报警设施和广播所在地;

②了解食堂内楼房装修材料的性质;

③了解消防设施放置地点;

④了解消防设备的保养维护与操作方法;

⑤了解火的走势;

⑥清楚指定逃生路线。

成员:各班主任、食堂职工

四、火灾原因调查:

火灾发生后,食堂办公室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机关查明火灾原因,提供必要的信息,属人为的火灾事故按照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

食堂应急预案 篇10

为建立健全我校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根据食品安全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组织机构

成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职责:

1、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应在第一时间迅速落实救援工作,并及时报告镇政府、教体局;

2、接受上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及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对学校食堂、学生在校用餐造成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及组织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一)轻微食品安全事故事件报告范围和程序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轻微食品安全事故或事件:

1、发现中毒病例1—3例或疑似中毒病例3例以上,可能造成一定危害的;

2、校园周边有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群体食品安全事故,可能对学校师生造成严重危害的。

若学校发生普通食品安全事故或事件1—3例,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第一时间以电话或其他有效方式报告镇政府、教体局分管领导。

(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事件报告范围和程序

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分级处理的办法,根据事故的分级,学校应作出相应的反应,具体如下:若学校发生一般食品安全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一经发现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以电话或其他有效方式向镇政府、教体局报告。并在2小时以内以书面形式报告。

(三)报告要求

事故报告分初次报告、阶段报告和总结报告,具体要求为:

1、初次报告。应尽可能详细报告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第一时间进行口头报告,2小时内再书面报告。

2、阶段报告。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重大和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实行态势变化进程报告和日报制度。

3、总结报告。包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四)事故的应急响应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迅速组织人力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器材和物资,将病患受害人员就近送往惠东华侨医院进行救治。

2、全体教职工要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要及时了解事故情况,研究确定救治工作事宜。

3、立即停止学校饮食摊点、食堂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向镇政府和教育局报告,并封闭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稳妥安排好其他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做好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员的接待工作。

(五)应急救援过程的人员和物资保障

(1)在事故发现后应立即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入应急救治、救援工作状态。

(2)如需要医护人员到现场医疗救治或需要专家到现场评估事故的,应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请求援助并及时调集必需的药物、医疗器械等资源,支援现场救治和防疫工作。

(3)安排专人负责与镇政府、教体局联络和医疗救治组联系,必要时向镇应急指挥部或相关部门请求援助,以保障应急救治的顺利进行。

1、加强日常监管

学校总务处、食堂管理人员、校务室等相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食堂、宿舍),尤其是食品采购、操作加工过程、贮藏、消费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对师生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发展趋势,及时作出预警。 2、报告制度

(1)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校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中心校、卫生院及有关部门报告。

(2)责任报告人

①校园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②从事食品行业的工作人员;

③学校师生员工。

(3)报告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中毒人数、临床表现、初步原因分析、责任主体、采取的措施等;

(4)报告的程序:事发当事人报告—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立即赴现场了解基本情况(所进食物、进食时间、中毒人数)—报告中心校应急工作小组—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中毒人数、临床症状、所进食物、动态、已采取的措施)—形成文字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食堂应急预案 篇11

编制目的

1.职工食堂属于公共聚集场所,燃料使用关系广大职工生命安全。一旦发现甲醇泄漏(火灾)事故,尽量使可能引起的紧急情况不扩大,并尽可能地排除险情。

2.甲醇泄漏(火灾)将导致广大职工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和直接的经济损失,为确保一旦事故发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能积极而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给予妥善的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职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提高后期的抢救成功率。

3.做到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使承担抢险、救援的人员和队伍分工明确,各项工作有程序、有步骤,使应急处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迅速展开,达到迅速控制危险源、及时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救治的目的。特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职工食堂甲醇泄漏(火灾)的应急处理

应急工作的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救人第一”的方针,当发生或将要发生紧急甲醇泄漏(火灾)事故时,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团结协作,遵循快速有效处置,要动用本公司及公司所在地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紧急救援,防止事故范围扩大或升级。

2.应急组织机构各职各部门要立即按职责分工进行紧急救援。

危险源概述

1、甲醇原料特性

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有毒液体,略有酒精味。分子量,相对密度(空气=1),熔点-℃,沸点℃,闪点℃,自燃点℃,蒸气密度,蒸汽压 KPa(100mmHg21.℃),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6~%,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属第类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短时间吸入出现中枢神经麻醉、头疼,甚至昏迷。

2、甲醇储存罐区概况

甲醇为职工食堂炉灶使用原料,食堂现有1座固定地面卧式储罐,单罐储量为6吨,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罐区四周砌筑了防火墙,配套了相应消防器材。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分工

(1)组织机构

副组长:协助指挥、负责事故报警,向上级汇报与外界联络救援。

成员:在组长的领导下:

XXX:负责组织人员关闭阀门、灭火、冷却;

XXX:负责警戒、保卫、疏散、道路管制;

XXX:检查电气设备、断电;

XXX:负责报警,引导救援车辆,XXX:负责现场伤员救护工作。

救援装备的配置

①甲醇罐区配备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3个,消防锹2把,灭火桶3个,及喷淋降温设备2套,这些消防器材由专人负责维护保管,确保管材和设施完好,保证使用时方便好用

②食堂大厅操作间配备干粉灭火器6台,客饭操作间配备3台干粉灭火器,面案操作间配备3台干粉灭火器,就餐大厅配备12台干粉灭火器。配备30米临时水管2条。

预案的实施

(1)预案的启动

如果食堂操作间突然出现大量甲醇泄漏或着火事故,接到报告后,食堂管理人员必须立刻赶到现场,确定事故源,如果发现现场情况比较严重或发现现场有人员受伤,立即汇报同时启动预案。

(2)预案启动后由现场总指挥安排人员拨打救援电话(119、120)同时向公司、部门领导汇报、协调车辆、电力供应、及相关救援事宜。

(3)甲醇泄漏处理切断火源,尽可能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排入废水槽,打入甲醇防火堤内回用,降低甲醇挥发灾害。

(4)四周不准立即动用车辆,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5)储罐设备及管道部位泄漏着火

①发现火情应立即组织自救,并及时通知相关领导,如有人员伤亡应及时抢救受伤人员。

②立即使用消防器材扑救,并监视火势蔓延情况。

③在泄漏处周围50米范围内设置警戒区,并通知毗邻区域停止用火。

④事故现场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关闭移动电话等。

⑤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入着火区域,直到火扑灭为止。

⑥如果火灾较大,无法控制时撤离现场。

⑦安排人员连接消防、救护车辆。

(6)在储罐装卸时大量泄漏时

①应及时关闭阀门,并向部门领导报告,采取相应措施。

②现场总指挥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警戒,检查附近的'一切火源,并布置消防器材。

③对现场已漏、冒产品用砂土围住通知毗邻区域注意危险。

④记好泄漏损失,做好记录台帐。

⑤检查确认无其它危险隐患后继续装卸。

⑥分析跑置泄漏原因,书面报告部门领导。

事故的预防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法规安全责任制及岗位操作规程;

(2)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遇有隐患及时处理;

(3)重点部位、危险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①储罐区:定期检修通气管,阻火器避雷针接地阀门、管线、电器设备等,确保完好无损,罐区严禁明火。

②保管员:雷雨天不卸、不付货、严禁穿铁钉鞋作业,并严禁使用可产生电火花的工具作业。

③卸车:雷雨天不卸货,定期检查静电接地装置,操作时严禁产生火花,不准携带火种进入场所。

(4)发生事故时,立即通知相关区域和居民做好事故的防范和疏散工作

人员医疗救护

(1)食堂工作人员都要学会简单受伤包扎,一旦发生事故出现伤员,首先做好自救互救。

(2)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时,立即拨打救护中心电话(120)联系,派救护车和医护人员现场救护伤员。

紧急安全疏散

发生重大火灾时,指挥部立即拨打火警报警(119),同时通知友邻单位人员或居民疏散,同时派人看管好重要部位(配电室)。

应急预案的演练

食堂全体员工从灭火、抢险、救护、通讯四个方面进行业务学习及培训,并定期进行演练,使每个员工都能基本掌握有关应急救援技能,能自行处理,如管道泄漏,火灾初期扑救,并配合消防队有效控制险情,抢救伤员等工作。

上报

事故发生后,由总指挥全面了解事故发生部位原因、性质、涉及面、人员受伤、事故控制等方面情况详细向公司管理机关汇报。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此次事故进行总结、通报、学习等相关事宜。

食堂应急预案 篇12

目录

第一条:编制目的

第二条:编制根据

第三条:合用范围

第四条:应急工作的原则

第五条: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食物中毒防止

第七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第八条: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

第九条: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防止

第十条:火灾应急预案

第十一条: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第十二条:触电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第十三条:机械人员伤亡事故预案

第十四条:突发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

第十五条:应急结束

第十六条:处理与改善

第十七条:工作规定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防止、及时控制和消除我院食堂范围内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防止和杜绝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及时、有效地组织救援,把损失减少到最小,保障全院患者、职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本着“防止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结合医院的实际状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条:编制根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卫生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原则AQ/T 9002—)和有关部门的规定。

第三条:合用范围

本预案合用呼伦贝尔市心脑血管病医院食堂食品安全卫生事故的应急处理

第四条:应急工作的.原则

1、坚持“防止为主、常备不懈、救人第一”的方针,当发生或将要发生紧急事件时,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团结协作,遵照迅速有效处置,要动用单位及科室所在地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紧急救援,防止事件范围扩大或升级。

2、应急组织机构部门要立即按职责分工进行紧急救援。第五条: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院办公室。电话:

详细分工如下:

1、组长负责对出现事故及紧急状况时的应急预案的实行;

2、安全科是安全应急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确定潜在的事故、事件和紧急状况,组织制定应急计划,并对实行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3、办公室负责对食物中毒、事故现场紧急状况的处理;

4、企业文化科负责发生事故及紧急状况下的信息传递和报警工作;

5、医务科、护理部负责中毒、事故发生后的人员救治和人身伤害有关的善后处理工作。

第六条:食物中毒防止

一、食堂从业人员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制定各项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二、加强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健康体检,持有效证件上岗。

三、采购食品严格执行索证制度,重要食品蔬菜定点采购,配置食品卫生安全检查人员及时进行安全检查、验收,把好进货质量关。

四、食品生熟分开,配置专门熟食间,保证卫生安全,保证原料新鲜。对确实需过夜留存食物,做到冷藏保留。

五、食堂操作区内严禁外人(非工作人员)进入。

第七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一、发生食物中毒后,发现人有责任第一时间上报医院防保科,并向医院分管院长汇报。假如相似病例发生三起以上,由防保科向食品卫生监督所汇报。

二、分管院长立即赶往现场组织、指挥急救工作,并根据状况立即告知医院有关科室负责人和有关医务人员做好院内急救准备工作,同步立即将中毒病人送医院有关科室急救治疗。

三、停止供膳,保卫人员与食堂有关人员负责保护、封存导致食物中毒或也许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四、食堂有关部门应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采用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五、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做好食物中毒原因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第八条: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

一、健全食物中毒汇报制度。食堂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以及《食品中毒事故处理措施》的精神,积极采用防治措施。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止措施

1、必须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认真遵守食品卫生“五四制”,严把“病从口入关”。食堂必须两证齐全,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2、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五四制”,严禁购置、储存和销售过期、腐败变质食品。切实保证炊具、用品的消毒,做到生熟分开、标识清晰。必须保证餐料新鲜,用餐安全。加工豆角、加工青菜时必须浸泡30分钟以上,豆角要炖熟炖透,并严禁加工凉拌菜。

3、食堂不许剩饭剩菜,特殊状况必须冷藏保留,下餐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后食用。

4、加强防蝇、防尘冷藏设施建设,餐具、炊具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保证一餐一用一消毒,以保证用餐安全。

5、要加强卫生防疫宣传教育,在肠道病高发季节,每月要搞一次防止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板报宣传,以提高职工的防病意识,并对本单位食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实保证食品卫生安全万无一失。

6、加强灭鼠工作,防止鼠源传染病的爆发流行,食堂库房要设防鼠板、毒耳站,要实行灭鼠、防鼠相结合,每年进行2-3次突击灭鼠。

第九条:化学性食物中毒预案

一、化学物质与食用的面碱、淀粉、食盐等形状相似、此前常发生误用、误食而导致中毒,因此,要对有毒化学物质的部位加强管理,严格执行保管和领用制度,严禁把有毒化学物质带入食堂和食品加工场所。

二、加强绿化用植物杀虫剂及灭蝇药的管理和使用,要专库保管,不能与食物一起寄存,防止污染食品。并严格遵守有毒药物使用的有关规定。

三、包装或盛放有毒化学物质的容器,不能用来包装或盛放食品。

四、有毒动植物中毒的防止措施

有毒动植物与某些可食的食物相似,不加以识别而食用,就会引起中毒。要加强宣传,提高对有毒或无毒动植物的识别能力、防止误购误食。对不能识别的有毒动植物须经鉴定后确认无毒才能食用。

第十条:火灾应急预案

一、当食堂发生火警时,值班人员接警后,须立即赶赴现场查看,确认发生火灾后,应立即告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组员到事件现场,组织人员按火场岗位安排开展疏散、灭火、救援工作。初起火灾,现场人员应就近取材,进行现场自救、扑救,控制火势蔓延。必要时,应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二、自救、扑救火灾时,应区别不一样状况、场所,使用不一样的灭火器材。

1、扑灭电器火灾时,应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用水或泡沫灭火器,防止触电。

2、扑灭油类火灾时,应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泡沫灭火器。

3、遇有火势较大或人员受伤时,现场人员在组织自救的同步,应及时拔打火警电话“119”或公安指挥中心电话“110”求得外部支援;

4、值班人员及时向院办汇报火势状况,并按照院办的指示及时报警;

5、保证前、后门畅通,在控制闲杂人员进入的同步引领消防车靠近餐厅;

6、维修人员坚守岗位,作好泄水准备,配合消防人员启动有关消防联运设备;

7、义务消防队员引导对应人员疏散;

8、同步应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准备疏散用湿毛巾送往火场,急救宝贵物资;

9、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组员组织本部门义务消防队员构成医疗后勤组,负责伤员护理、运送;

10、火灾扑灭后,食堂负责火灾现场保护,协助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

11、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出具事故汇报,分析火灾原因,改善防火措施。

第十一条: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当食堂受到水灾、雷击、暴风、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事故的侵袭时:

一、确认受灾范围:

1、当水灾、雷击、暴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后,餐厅应立即确认受灾范围,并告知值班经理组织值班人员对部门辖区内的受灾状况进行清查。

2、值班人员告知办公室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其他组员赶到餐厅,成立救灾小组,指挥人员消除灾害,恢复生产。

食堂应急预案 篇13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火灾中不幸遇难,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工作场所。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编制一份完善的员工食堂火灾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员工食堂火灾应急预案,以便企业相关部门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一、应急组织机构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建立一个紧急的应急组织机构。首先需要确定应急小组成员和指挥者,由应急小组成员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指挥者的.指示行动,确保对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进行有效的保护。应急小组成员应包括值班员、消防监督员、医疗卫生人员等。指挥者应具备一定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实时与应急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和指挥。

二、应急资源准备

在员工食堂的安全管理中,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建立消防设施和保护措施。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水龙带、消火栓等,保护措施包括制定员工规章制度、培训员工日常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等。在应急中,消防设施和保护措施要立即发挥作用,将火灾控制在最短时间内。

三、应急预案流程

1、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小组成员第一时间进行紧急处理,并通知指挥者。

2、指挥者收到通知后,应确认火灾的地点、性质和危害程度,并及时通知应急小组成员到达现场。

3、应急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后,应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开展灭火、救援、疏散等工作。

4、在应急小组组织下,进行现场调查和初步处理,必要时通知公安和消防部门前往处理。

5、对火灾进行评估,保证现场带有标记,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6、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确定事故责任。

7、员工食堂应在灭火后进行清理和消毒,以保证食品安全。

四、协调与交流

在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应急小组成员之间需要保持紧密沟通,特别是指挥者和其他人员之间应建立充分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同时,应急小组应与相关单位、社会组织建立联络,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以便及时获取外部有关信息和资源。

五、应急预案的培训教育与演练

应急预案只有在实际应急之前进行培训教育和专业培训,才能够确保应急小组成员熟悉应急预案规定和具备必要的技能。同时,为了加强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应每年定期组织演练。

结语:

在现代社会中,各类灾难事故时常发生。只有切实做好食堂的安全防范工作,增强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才能够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食堂应急预案 篇14

学校食品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保障学校的食堂食品安全则是基础。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成立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郑发平

副组长:柳其敏

成员:熊宣政 丁绍国 杨晓玲 各班班主任 工作原则:

全程预防、全程控制:本预案所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在学校食堂餐饮等环节中发生食源性疾患以及学校负责组织提供的集体用餐导致的学校师生食物中毒事件。造成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时启动应急预案。

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学校按照“校长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落实各自职责。

应急措施:

学校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时,由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救援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应当机立断,以人为本采取果断措施,

安排教职工各就各位采取求助措施。根据人员中毒情况及时与当地卫生医疗机构取得联系、送医院救治。同时要摸清情况,如果是群体发病的还应彻底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名册,防止遗漏。

及时报告。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向上级部门及食品安全管理有关部门报告。

联系家长。学校发生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要做好学生家长的安抚我作,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尽力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病源保护。学校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封存食物样品,保护好现场,以便有关部门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取证、采样。

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食品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必要时可向中心学校领导请示抽调其它各校人员进行支援。所需人员要听从指挥,确保到位,落实职责。 要保障广大师生及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并根据情况定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不谎报,对一些谣传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协调各方面力量做好学校稳定工作,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学校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处置突发事件成绩显著的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处置工作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对处置不当,贻误战机,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都应视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或报请上级部门进行处理。

工作要求:

严把采购质量关,食品加工过程要坚持烧熟煮透的原则,坚持以预防事件发生为主。

建立食堂从业人员体质健康管理制度,每年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体检,建立健康状况档案。教育食堂从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食堂食物要求专人管理 ,专库存放,要建档立卡。严把食物采购关,要认真落实伙食管理程序,填写伙食流程表,坚持饭菜留样制度。食堂禁止加工变质发霉食品、四季豆、野生菌和凉拌菜。要加强对饮用水的管理,坚决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要保持食堂卫生。食堂用的各种炊具、用具、桌、柜、地面等要时时清扫,做到干净整洁,无蝇蚊、蟑螂等。学生餐具要按要求消毒。

学校应对全体师生及食堂从业人员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及食堂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最大限度减少学校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8 4218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