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2023【汇集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2023【汇集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第一篇】

姜xx,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旅行服务公司xx高铁餐饮管理分公司副总经理。他带领团队不断丰富高铁餐食品种,推出17项技术革新和小发明,荣获全国铁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及局集团公司最美工匠、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从瓜子、花生、火腿肠,到大虾、肥牛、鳗鱼饭,中国高铁实现“从追赶到领跑”,高铁餐饮也不断迭代升级,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旅行生活。

他为旅客倾心送上美味餐食,积极攻关高铁餐食课题,用心守护旅客用餐安全;他参与并精心打造xx“高铁中央厨房”,使所在企业成为全路首家获得国际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体系HACCP质量认证和ISO22000认证的食品企业。他就是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旅行服务公司xx高铁餐饮管理分公司副总经理姜xx。

精钻细研“家”的味道

10月21日12时许,G206次列车上,旅客吕女士用手机在“掌上xx”小程序下单的“海珍品套餐”被送到座位。揭开包装,鳗鱼、腰果虾仁、红焖牛肉等菜品香气扑鼻,吕女士先拍了照片发朋友圈,然后惬意地品尝起来。

这款广受旅客欢迎的“网红套餐”正是出自姜xx团队之手。近年来,他们坚持精品理念,精钻细研,不断丰富餐食品种,满足旅客多样需求。

姜xx带领团队立足xx美食特点,深入xx各大菜品销售市场、各大线路高铁动车调研,对旅客餐饮需求及当地菜品销售情况、季节餐料变换情况等要素进行分析。

着眼提升高铁餐饮生产工艺,他们潜心推出特色套餐、时令套餐、营养套餐、普通套餐四大套餐,极大丰富了旅客的餐食选择,打造出高铁餐饮“家的味道、家的感觉”。

“开发新菜其实是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姜xx说,当初尝试研发红烧排骨盒饭,结果把排骨全都炖烂脱骨了,根本没法用。后来经过反复尝试,采用先“蒸”后“淋汁”的方法,才将排骨完好无损地放进饭盒。

“试错”也常有意外之喜。一次,姜xx在涮火锅中得到灵感,打算尝试研发肥牛盒饭。一开始团队并不看好,但在姜xx的坚持下,肥牛盒饭试吃版出炉,大家品尝后都赞不绝口。随后,他们丰富汤汁种类,研发出金汤肥牛、麻辣肥牛等多种口味,一经推出便广受旅客喜爱,成为高铁餐饮的主打产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高铁餐饮关乎中国高铁的声誉和形象,不能有半点马虎。”姜xx从食品安全的源头抓起。食材通过正规渠道向社会招标,采用优质原材料。他们还专门建设了品控室,对原料农残进行化验,同时对盒饭进行抽样检验,把好食品生产安全关。

姜xx紧紧抓住周末、暑运、小长假等黄金期,特别是打响“两坚守两实现”攻坚战以来,他带领团队结合线路地域特色,研究优化配餐方案,进一步丰富配餐品种,提高餐品销量,努力增收创效。

他带领团队先后研发出鳗鱼饭、麻辣大虾、酱牛肉、熏鲅鱼、海带面等36种特色美食,口味从咸鲜、麻辣拓展到金汤、酸菜、咖喱等,融合川菜、湘菜以及日式料理的特色,让旅客在高铁列车上就能饱尝天下美味。

“精心精细精致、品味品质品牌”和“食品安全大于天”的管理理念,让xx高铁餐饮管理分公司成为一流餐饮管理企业的标杆。该公司连续保持了“食安山东”年度示范企业称号。姜xx因在行业内表现出色,被授予“中国饭店协会”食品安全管理师、中国美食营养师等称号。

创新提升餐食品质

做好高铁餐饮是门大学问。与平常做饭不同,在高铁动车上,盒饭经过微波炉二次加热后,要保持营养和色彩不流失,这是一大难题。

为此,姜xx将食材搬进研发室,邀请100多名体验者对菜品进行品尝和投票,根据食客的切身体验,对高铁营养餐使用的菜品和工艺进行改进。

与此同时,姜xx带领团队积极破解“锁绿”难题,通过速冷方式锁住食品的营养和色彩,进一步提升套餐的色香味。由此,食材选用的范围大大扩绿色作文网展,高铁旅客的菜单中又多了西蓝花、莴苣等绿色蔬菜。

工艺流程的优化更是高铁餐饮美味的保证。“熟练工1分钟可以处理近30条小黄花鱼,平均每条鱼不到3秒。”姜xx介绍,他们针对小黄花鱼、海昌鱼等海鲜特点,规范剪鱼时的下剪位置、下剪深度、处理标准。

此外,他还根据食材特点规范食品加工工艺流程标准,推出三步焖米法、分装定量勺、分拣台等17项技术革新和小发明,解决了封膜技术参数校订等问题,极大提高流水线生产效率。

与供应高铁用餐的冷链不同,热链要保证餐品温度,对出餐、配送的速度要求极高。2017年,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在xx国际会展中心召开,27000份热链盒饭订单落在了姜xx等人的肩上。“必须在盒饭装好之后2个小时内送到客户手中。”对此,姜xx团队专题攻关,完善热链套餐的生产模式,攻克了热链盒饭生产工艺、生产品类、生产流程等难关,顺利完成会议配餐任务,迈出了走向社会市场的第一步。

“高铁中央厨房”冷链盒饭的生产工艺,需在冷却区使用YW300隧道式网带单体速冷机和SW150隧道式网带单体速冻机。职工每日在低温环境中工作,虽然配备了暖手套、护膝、棉衣等保暖用品,但仍然治标不治本。

姜xx决心进行技术革新,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他成立攻关小组,经过多次试验,在两台冷却机隧道口处加装封闭装置,减少冷气外泄,给现代化流水线戴上一个有科技含量的“口罩”,既解决了冷气直吹的问题,又极大减少能源消耗。

2013年,姜xx所在的公司通过了QS(现称SC)认证,之后又顺利通过国际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体系HACCP质量认证和ISO22000认证,成为全路首家获得此认证的食品企业,69项营养套餐生产标准被山东省卫生厅定为“调理盒饭”行业标准。

倾力打造“高铁中央厨房”

10月18日,在xx“高铁中央厨房”内,生产线稳步流转——海昌鱼炸酥出锅、米饭焖熟备用,烹饪好的食材经过分装、打包、检验、速冷等环节进入冷库。

姜xx跟其他员工一样,包裹在严实的防护服里,只露出一双眼睛,熟练地复查流水线上的盒饭,做入库前的最后抽检。

“别看我们这条流水线仅30多人,日产量最高能达到16000份。”从生产车间出来,46岁的姜xx介绍道。

2017年,xx“高铁中央厨房”在运营投产4年后迎来首次扩能改造。施工时间仅有1个月,任务繁重,姜xx始终盯控在现场,协调大型设备入场及现场施工作业,对包装套餐冷却隧道进行优化改装。双胞胎儿子打来视频电话:“爸爸,你啥时候回家?想让你陪陪我们……”看着视频里的孩子,姜xx忍不住哽咽。

扩能改造也带来了该公司餐饮产品的全面升级。他们不断拓展团餐热链配送市场,陆续承办了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日兰高铁日曲段开通、潍莱高铁开通等重大活动的配餐服务,热链业务逐步成熟。

2020年下半年,严防境外输入成为战“疫”重中之重,姜xx团队承担起xx市区入境人员隔离餐的热链供应服务。为保证疫情防控万无一失,他们配置了臭氧离子发生器等消毒设备,每天晚上利用臭氧进行二次杀菌,为高铁餐饮上了双保险。

如今,xx“高铁中央厨房”每日套餐产量从2013年公司成立之初的2000份攀升至8000份,最高时可达到12000份,推出的各类套餐得到广大旅客和社会团体的高度认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姜xx荣获全国铁路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及xx局集团公司最美工匠、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我会始终站在高铁餐饮第一线,为旅客提供更多的美食美味,不断提升旅客出行品质和幸福感,为旅客出行更温馨、更美好贡献力量!”姜xx说。

姜xx用心探索“家”的味道

创新打造“舌尖上的高铁”

一道道美食

为旅途增色

让体验升级

优秀铁路人物事迹【第二篇】

周xx,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站虹桥车间客运值班员、“心尚”服务工班工班长,曾获全路爱岗敬业好青年、火车头奖章、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xx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xx市巾帼建功标兵、全国铁道团委春运立功竞赛先进个人等荣誉。

3月的xx,海棠悄然展颜。家门口的美景,周xx无暇欣赏。身材娇小的她换上制服,准时来到xx虹桥站,走进“心尚”服务工作室,带领班组为重点旅客开启美好旅途。

10多年来,这位“85后”xx姑娘扎根在运输繁忙的xx虹桥站,用心服务,奋力书写精彩人生。

“只有用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才能绣出服务品质品牌。”

2010年xx世博会举行,周xx和铁路结缘,担任中国铁路馆的讲解员。从那时起,她爱上了铁路,最终选择在铁路工作。同年,xx虹桥站投用,周xx加入这座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高铁站服务团队。走出校门不久的她,对标最高水准、最优品质,向最好的学、跟最好的比,一有空就到一墙之隔的虹桥国际机场讨教,在服务细节上下绣花功夫。

一日午后,周xx正在巡视爱心候车区,旅客张先生慌慌张张地来到“心尚”服务工作室,身上背袋里的婴儿哭个不停。她上前询问后得知,孩子出生才21天,妈妈生病还住在医院,张先生一个人先带着孩子回老家。

第一次做爸爸的张先生惭愧地告诉周xx,他不会换尿布,也没带尿布。周xx接过孩子,娴熟地为婴儿换上干净的纸尿裤,可宝宝还是哭个不停。

“应该是饿了。”刚做妈妈不久的周xx猜着,让张先生从包里取出奶粉和奶瓶。她将直饮水调至45度,一边冲泡一边摇匀。在奶温适合饮用后,她左手拿着奶瓶,右手抱着婴儿喂起来,宝宝喝到一半就睡着了。

xx儿童医疗资源相对集中,而xx虹桥站正是大多患病小朋友往来xx的落脚处和出发地。每次发现生病的小朋友,周xx都会把他们请到爱心候车区,悉心照料。在她的提议下,车站及时改造母婴候车室,将布帘遮挡改成门锁,更好地保护女性隐私,还在放置吸奶器的位置配上了电源插座。害怕小宝宝躺着不舒服,她还将母婴哺乳室的尿布台由原先的薄款充气垫升级为厚实的小床垫。

每天不断回答旅客问询,久而久之,周xx了解了旅客最需要什么。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她总结出“七心”服务法:乘降服务放心、资讯服务贴心、办票服务顺心、救护服务安心、衔接服务舒心、温情服务暖心、环境服务赏心。同时,根据车站特点,他们班组推出集购票方式、票务处理、周边交通、信息资讯、交通换乘、遗失物品查找、重点旅客服务于一体的“七色服务卡”,受到旅客广泛欢迎。

10多年来,周xx热心帮扶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4万余人。面对1000余份旅客表扬信、感谢信和锦旗,周xx感慨道:“只有用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才能绣出服务品质品牌。”

“服务无止境,只有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服务无止境,只有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周xx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她加强英语、法语学习,自学手语,掌握心肺复苏等抢救技能。

偌大的xx虹桥站内,日均开行高铁列车超过400对,日均到达发送旅客超过40万人次,几乎每一天都会碰到火烧眉毛的事,周xx二话不说,总是带领同事冲在前面。

旅客刘先生提起那次死里逃生,总说是周xx救了他的命。2020年7月12日下午,刘先生在检票口突然倒地,不省人事。正在20号检票口巡视的周xx听到对讲机呼叫,叫上驻站医生,赶紧奔过去。途中,周xx脑中一闪念,转到服务台,抄起除颤仪。突然,对讲机又传来“旅客发生心跳骤停”的声音,此时,周xx已赶到。经过10多分钟的不懈努力,旅客终于恢复心跳。“感谢你们从死神手里救回了我儿子。”事后赶来的刘先生父母一再说。

如今,在周xx的倡议下,xx虹桥站内已配备8台除颤仪,同时在枢纽地区的地铁、机场旅客必经之地也配备了除颤仪。周xx经常跨单位和“姐妹们”交流急救神器的使用方法和经验,密织枢纽地区旅客急救网。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xx)距xx虹桥站直线距离仅1。4公里,每逢盛会举办,车站就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高绿色作文网铁形象的窗口。

2018年11月,来xx参加第一届进博会的印度尼西亚井里汶卡斯普汉皇宫的工作人员到了酒店,才想起山东省临沂市政府赠送给皇宫王子的古琴遗忘在了列车上。他火急火燎地跑到xx虹桥站“心尚”服务工作室寻求帮助。周xx得知情况后,一边安慰失主,一边迅速联系列车工作人员。经查看视频,得知古琴仍在车上,但列车已驶入存车场检修,周xx当即带着失主赶往存车场,找到了古琴。后来,来自印尼皇宫的感谢信中写道:“我们被中国铁路的效率和路不拾遗、乐于助人的精神感动了,对与中国‘一带一路’合作更有信心了。”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周xx领衔的xx虹桥站“心尚”团队始终冲在抗疫第一线。2020年初,武汉疫情刚暴发,一名3天前刚去过武汉的旅客来到服务台称身体不舒服。周xx立即把这名旅客引导到一个空置房间内,在充分了解旅客病情后,一边记录进站、候车线路和接触人员,一边安抚旅客、联系120急救。“家中还有5岁的孩子,说不怕那是假的,但关键时候就得冲在前。”周xx说。2年多来,“心尚”工作人员共发现处置发热旅客近千人,转运境外重点旅客2000余人。

“畅行无忧,既展现‘xx服务’的魅力,又体现国际化大都市的温度。”

作为国内最为现代的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xx虹桥站逐渐成为进出xx的门户。周xx常说:“畅行无忧,既展现‘xx服务’的魅力,又体现国际化大都市的温度。”

出行无障碍,一路有真情。周xx坚守一线,常常用脚步丈量候车室。在她的建议下,车站设置多层次、多种类中英文对照指示标牌,运用色彩引导理念制作带有距离、时间度量的彩色地标,为旅客构建立体化的导向系统。

去年3月4日,周xx牵头“心尚”服务工作室与xx地铁10号线虹桥火车站“小煜流星轮”服务台、xx虹桥国际机场吴娜“安捷组”工作室等5家“青”字号服务品牌,组建虹桥区域畅行联盟,联手推出铁路、地铁、机场、街道重点旅客接续服务,为行动不便的旅客进站、乘车提供方便。

“现在,铁路和地铁的接续已经从路内延伸到路外,从线下预约扩展到线上。”周xx说,原来在xx、南京、杭州、北京等这些大型客站实施的重点旅客进站、乘车、出站的联程服务延伸到了路外,旅客在高铁与地铁换乘时,也可以提前预约享受相关服务。

视障女孩朱苓君家在无锡,在xx盲校上初中时与周xx结缘。每周,周xx都会提前和小朱父母联系好,哪趟车到xx,什么时候回家,与地铁联系,安排好接力线路。每次,周xx都会提前买好车票,接送到地铁站,牵着小朱的手,护着她搭乘电梯、穿过大厅、上下站台。这段路,一走就是7年多。接到复旦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朱苓君感激地说:“我的成长离不开周xx姐姐和‘心尚’小伙伴,将来我要像他们一样去帮助别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网络购票、智能出行,在为年轻旅客带来便捷顺畅的同时,也给老年“脱网”旅客带来新的烦恼。日常服务中,周xx格外关注老年人等“脱网”群体服务体验。休班后,她带上网络购票宣传易拉宝,走进居民社区,帮助老年旅客注册12306账号,手把手教他们使用方法,推介重点旅客预约方式。回到车站,她又带领班组成员从购票、进出站、验健康码等环节入手,实施硬件设施微改造、服务流程微调整,努力把繁琐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脱网”旅客。

前不久,一位81岁的阿婆从美兰湖转两趟地铁,拿着一封亲手写的表扬信来到服务站。阿婆说,之前,86岁的老伴需独自一人乘高铁到贵州,自己和女儿要赶当天的飞机,由于时间冲突,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服务站。周xx不仅将老人送上火车并和列车长交接,还与机场服务台联手帮助阿婆和她的女儿尽快登上飞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近年来,在周xx的带领下,“心尚”服务工作室荣获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等称号。

3月的江南,春暖花开。周xx迎着盎然春意,用铁路人的精细、精致和温情绣出国际化大都市窗口最为绚丽的窗花。

事作于细业成于精

周xx用心服务“绣”出了精彩人生

10多年如一日

在平凡的岗位上

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新时代铁路榜样典型事迹【第三篇】

2008年,一座隧道开工建设,一位青年大学生毕业。走出兰州交通大学校门的韩xx,来到xxxx大山深处的大理至瑞丽铁路大柱山隧道中国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工地。原计划只有几年工期的建设项目因为施工难度不断延期。打通“世界最难掘进隧道”成为建设者们的执念,韩xx坚守在横断山区,和隧道一起“成长”。

12年后的2020年,超级工程大柱山隧道贯通,“技术小白”韩xx也成长为出色的铁路工程师。12年的青春、在大柱山隧道里的4000多天,执着、理性、乐观、自信的韩xx成为这个时代铁路青年美好形象的代表。

韩xx

中共党员,中国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曾获得中铁一局集团杰出青年、xx省劳动模范、xx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12年,青春无悔

横断山,路难行。位于四川xx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的横断山脉,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险峻的山脉之一。

滇缅公路、成昆铁路,百年里中国人在横断山以生命筑路。被联合国称为“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的成昆铁路,从横断山脉边缘通过,而2008年开工建设、330公里长的大瑞铁路,穿越横断山脉。

2008年的一天,汽车在山路上颠簸着开向大山深处,韩xx带着简单的行李住进了半山腰的工棚。第二天清晨,他戴上安全帽来到大瑞铁路建设现场,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远方,他的同龄人正穿着白衬衫走进城市里的办公室。然而,对他来说,更大的人生考验还在路上。

大瑞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完善路网布局、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项目之一。作为中缅铁路通道的重要干线,大瑞铁路连接南亚、东南亚国家,推动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开通后将结束xx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

从横断山脉腹部穿越的大柱山隧道是大瑞铁路全线最高风险隧道,其恶劣的地质环境让建设工期从最初的5年半先是调整为8年,后又调整为13年,足以见得项目推进之艰难。

大柱山隧道一共穿越12条断层,在燕子窝断层,韩xx和同事们24小时轮班施工,26个月只掘进了156米,平均每天掘进约20厘米。

“在其他地方,用手指抠都能抠这么长……”韩xx说。然而这里是横断山脉,地质复杂程度超过了建设之初的预想。

在大柱山隧道里,有些区段温度在40摄氏度以上,尽管放有冰块降温,但待2个小时以上,人的体力就会大幅消耗。7座抽水站的56台大水泵接力抽排隧道内部涌水,地质带来的涌水、突泥频繁发生,建设中的大多数时段,建设者们都在应对和清理突然涌出的大水和泥浆。

xx市xx区水寨乡平坡村,奔腾不息的澜沧江边,时间一年年过去,韩xx和同事们住的彩钢板房老化了,重建又重建……

打通全长14484米的大瑞铁路大柱山隧道,是韩xx的执念。

身边年年有人离开。“我也想过离开,可是这条铁路肯定得通。与其留给后面的人,为什么自己不成为那个打通的人?”对于坚持,韩xx这样解读。

在努力打通大柱山隧道的第9年,1篇来自铁路记者的报道这样写道:“火车只需7分钟就能穿越14。5公里的大柱山隧道,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7分钟的畅通……要付出13年的青春。”报道一推出就被几十家媒体转载,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络热点。

韩xx的这份执念和坚持在2020年4月28日8时36分收到了回报:大柱山隧道全隧贯通。

一座隧道,12年,韩xx和他的同事们从青春年少到鬓生白发。青山之中,这一份青春无悔如此震撼。贯通那一刻只有欢笑,没有艰辛。

掌子面,炼就真金

“水深火热”是大柱山隧道广为人知的施工环境。受澜沧江断裂带影响,大柱山隧道的涌水能轻松灌满21个西湖。这种围岩裂隙水最高涌水量可达每小时3300立方米,最大水压3兆帕。可以打透岩石的钻头,在这里有时竟然打不进去。“硬岩富水”四字,形象描述了施工地段的地质特点。

韩xx和同事们在隧道掌子面水平钻孔,放入防水工业内窥镜对探孔内出水点、岩性进一步观察判定,制订了“远水近排、泄水降压”的施工方案。

在涌水掌子面附近,韩xx和同事们打出50多个泄水孔,每个孔长50多米。总长度超过2500米的钻孔成功将掌子面涌水量从每小时3300立方米降至每小时150立方米,水压从3兆帕降至0。2兆帕。硬岩富水段顺利实现带水作业,掘进工作快速推进。硬岩富水段的这一泄水降压工法在大瑞铁路其他隧道得到了推广应用,并被评为省部级优秀工法。

韩xx认为,现在再面对横断山脉的断层,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以处理。“开始时我们太没有经验了。经验是在处理现场问题中积累的,特别珍贵、有用。大柱山隧道就是我的另一个大学,我在这里学习了10多年。”

韩xx和同事们自行设计加工了隧道二衬混凝土喷淋养护台车,接通水源后不需要持续盯控;自行设计加工了单线铁路隧道仰拱背模,破解了单线铁路隧道空间狭小、仰拱及二衬矮边墙一体浇筑的难题。

对断层施工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效的处理方案和横断山脉地质特点深度思考总结后,韩xx主持编写了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断层处理中采用的多项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

隧道里,技术人员需要经常穿过“水帘洞”般的地段到掌子面查看围岩地质及出水情况。即使穿着雨衣,韩xx每次也会全身湿透。这些地下水只有18摄氏度左右,他的身体每次都要承受冰寒的痛苦。

施工记录里写道:一次掌子面突发管涌,掌子面可能整体失稳,必须尽快使用袋装水泥封堵。现场作业人员不愿靠近,韩xx抬起一袋水泥第一个冲到管涌位置。现场作业人员随后加入,最终化解了这次险情。

回忆这次险情,韩xx说:“现场作业人员不敢靠近,是因为他们不懂地质情况,无法综合判断,担心人身安全;我懂、我能判断,所以我才敢冲上去。这不是我有多么大无畏。要冲上去,首先要确定人身安全没有问题。排在大无畏前面的,一定是‘安全第一’!”

这位“80后”技术带头人在施工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智慧、理性、冷静和担当,留在了许多建设者的记忆里。

“兄弟团”,共克难关

“大柱山隧道的建设驻地在大山里,最近的集镇在8公里外:那是一条只有100多米长的小街,刚来时只有几个杂货铺,现在已经有小超市了。我最怕深夜手机响,手机一响,一定是现场有麻烦事了;机械日夜不停地轰鸣,人在隧道里常常不会想到隧道外的事情;一年回家乡乌鲁木齐一次,那里有父母、妻子,平时最怕知道他们生病;哪有什么娱乐,根本没有多少空闲的时间……”

韩xx的语气里总是透着一种轻快,说上面这些的时候也不例外。

一个地方、一座隧道、10多年,为什么你能如此?面对记者的提问,韩xx说:“不是我,是我们。我是我们。”然后,他说出了姜栋等一大堆名字。这些人都是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

“不是我一个人,我们都在这里。因为粗线条、乐观,所以我们才能坚持下去,隧道才能尽快打通。”

“我大学毕业就来到这里,一待就是10多年。也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辛苦,许多人比我更辛苦、更有压力……”

韩xx一次次强调。

在铁路建设现场,“兄弟”这个词常常听到。在大柱山隧道建设者的口中,这个词出现得更频繁。从开工到现在,进入第13个建设年头,青山和隧道中的并肩携手,漫长的建设时间和一次次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施工困难,让他们成了感情深厚的血肉“兄弟团”。

现在,大柱山隧道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大瑞铁路共有40多座隧道,大柱山隧道通了,大瑞铁路开通运营就胜利在望。

大柱山隧道贯通后,建设难关渡过、“兄弟团”被打散。作为技术精英的韩xx被分派到其他建设项目。

在大柱山隧道,韩xx心怀“一定打通隧道”的执念,从见习生到技术员、隧道技术主管、工程部部长、总工程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隧道工程技术管理者。“80后”韩xx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给了大柱山隧道,而大柱山隧道也给了韩xx非同寻常的回报。那段经历带来的成长,已让他在新的工作中成为同龄同业者的楷模。

青春只有一次

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韩xx将宝贵的12年青春

奉献给了大柱山隧道

奉献给了中国铁路建设事业

他以“80后”的智慧攻克了难关

并将以理性、严谨、抗压、乐观

迎接新的挑战

优秀铁路人物事迹【第四篇】

张xx,中共党员,1978年出生,现任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供电段动力设备车间接触网作业车工区工长,先后获得火车头奖章、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10月份的xx,秋风瑟瑟。在京哈线一间堡站接触网施工改造现场,一名身穿橙蓝相间工作服的中年男子全神贯注,熟练操纵着接触网起重吊车的手柄。不一会儿,接触网钢柱基础稳稳落到基坑里,所有操作一气呵成。

他叫张xx,今年43岁,是中国铁路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供电段动力设备车间接触网作业车工区工长。参加工作以来,他安全起吊1万杆,安全出车5000余台次,用责任和担当诠释了无私忘我的责任担当。

“工作就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张xx出生于铁路世家,爷爷、父亲和母亲都在铁路工作。小时候,张xx经常缠着爷爷,让他讲述当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抢修钢轨的故事。爷爷的故事,让张xx从小就有了“铁路梦”,并立志成为一名光荣的铁路人。

1998年,年仅20岁的张xx从锦州铁路司机学校毕业,来到原xx水电段任电力工。实习一年后,他正式调到xx供电段xx北电力工区工作,先后担任电力工、接触网工等。

上班之初,工长就告诫他:“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句话成为张xx的人生格言,至今仍影响着他。2002年3月,张xx考取铁路机车车辆驾驶证,正式成为一名接触网作业车司机。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张xx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工作初期,他也经历了许多坎坷。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接触网作业车司机,不仅要学习车辆专业知识,要全面掌握各种规章制度并熟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及时应对作业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

一次作业途中,作业车突然失去动力,这让刚刚上岗的张xx乱了阵脚,情急之下只好打电话求助师傅,在师傅的电话遥控指导下,成功排除了故障。

“接触网作业车司机临时性、突发性任务较多,只有掌握过硬的业务技术和高超的机车驾驶能力,才能出色完成任务。”张xx回想起那时的场景,至今仍然感慨万千。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尽快提升业务能力,张xx一有空闲,就到作业车上研究机车构造,熟悉电路图,揣摩操作要领,模拟各种故障并自检自修。同时,他还与师傅探讨车辆设备原理、应急处置知识,拆解组装车辆部件,结合说明书反复研究,熟悉掌握常见故障,看着图纸找设备,对着设备想原理。

有心人,天不负。很快,张xx就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接触网作业车的行家里手。

2003年7月,张xx考取了特种设备操作证,成为接触网作业车和轨道起重车司机“双料”司机。2010年,因工作表现出色,他被任命为xx供电段动力设备车间接触网作业车工区工长,成为工区的“领头雁”。2012年,在xx局集团公司供电系统接触网作业车司机职业技能竞赛中,张xx一路过关斩将,将“技术状元”称号收入囊中。

“我要冲在前、干在先、作表率!”

“机车也是有生命的,你对它好,它就会加倍对你好。”翻开张xx的工作日志,字迹工整的话让人眼前一亮。他把对机车和工作的热爱,写在工作日志扉页,也写进了自己心里。

接触网作业车经常要在封锁区间反方向行驶,并频繁进行调车作业,安全风险高、危险系数大。为保证安全,张xx严格执行作业标准。作业前,他组织召开施工例会,向职工布置作业的走行径路、内容、封锁范围等内容,绘制施工车辆走行径路图,标注停车次数和地点;作业中,他坚持与职工同出库、同运行、同入库;作业结束后,他与当班司机一起探讨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同类问题不再发生。

“每次应急抢修出车,工长总是坚持参加出车监控,确保作业安全万无一失。”工区职工于洪涛说道。

一次,在xx北站转线施工现场,由于岔区密集,当班司机在瞭望信号时发生误判,正在监控的张xx及时发现信号机尚未开放,果断采取停车措施,避免了由于车站进路开放不到位造成的冒进调车信号事故。

张xx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总是冲在前、干在先,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2018年12月,张xx参加中国中车xx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供电线施工改造。施工现场邻近既有线,且地面障碍物多,组立支柱距离远,接触网线错综复杂。为了将1。2吨的钢支柱稳稳立在基础当中,他多次到现场观察环境,在心中模拟作业,预判安全风险。

回到工区后,他冒着零下20℃的严寒反复练习提钩、起吊、放绳等作业环节,一练就是两个多小时,直到手指冻得麻木。最终,他克服了极寒天气下吊车钢丝绳性能降低、风雪天气视线不良等不利因素,在1个多月的施工中吊放钢支柱118根,根根精准入位。职工们十分敬佩,戏称他为“神吊大侠”。

工作多年,张xx先后参加过xx供电段曲线改造、xx站站改等大型施工会战,成为段里参加施工作业最多、完成任务最好的人。

“把技术传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张xx说:“身为工区工长,我要以身作则,要带领大家安全、优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岗位变动后,张xx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安全盯控和传帮带上。他不仅把“安全高于一切”当成自己的工作标准,还把这种责任意识传导给班组的每一名职工。

张xx所在班组共13人,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有的青工年龄小、学习劲头不足,张xx便与他们谈心事、谈理想,引导他们珍惜岗位、努力工作。

他还组织老职工与新职工签订师徒合同,将年龄较小的青工赵旭带在自己身边,手把手教技术、传经验。在他的引导下,赵旭很快成为工区的业务骨干,并在段里举办的技术比武中获得了好成绩。

为提升接触网作业车司机技术水平,张xx与车间技术人员共同努力,按照1:1的比例研发制作了接触网作业车模拟教学车。教学车主要包括制动系统、电气系统、GYK设备等,全部采用真车零部件制作,各管路、线路连接方式和原理与实际完全一致,既方便职工学习原理、熟悉部件,还能模拟故障,让职工在动态处理中提高实战能力。这种教学设备的研发填补了该段作业车司机实作教学的空白,为有效开展实作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职工实作技能提供了探索和借鉴。

几年来,在张xx的努力下,工区学技练功蔚然成风,职工多次在xx局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其中3名职工获得“技术状元”称号、3名职工获得“技术标兵”称号。接触网作业车工区安全出车5000余台次,从未发生过一起线上作业车途停故障和人身安全险情。

“两坚守两实现”攻坚战打响后,张xx带领工区职工紧盯安全生产和节支降耗,开动脑筋,担当作为。一次,DX2型接触网架线作业车的力矩限制器出现故障,张xx立即联系厂家,得到的答复却是无法修复、只能更换。更换零件不仅需要产生额外的费用,还影响秋季设备整修与正常行车。

张xx对照车辆图纸反复琢磨,又找来同类车型比对,决定自己修复。在车间支持下,他带领团队成员反复试验、测量,仅用一周时间就修复了DX2型接触网架线作业车的力矩限制器,不仅节约资金3。8万元,而且保证了施工生产不受影响。

奋斗即精彩,实干结硕果。参加工作以来,张xx先后获得火车头奖章、全国铁路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光环之下,他不骄不躁,继续以忘我的工作热情,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使命。

在行车生涯中

他始终保持对安全的敬畏之心

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

他一步一个脚印

用奋斗实干成就梦想

张xx的故事再次证明

把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

就是不平凡!

48 213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