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实用大学之道读后感 大学之道读后感500字5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0字]实用大学之道读后感 大学之道读后感500字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大学之道读后感200字 大学之道读后感500字篇1
《大学》读后感
《大学》这样的一部经典古典佳作,对于我这样的未入道的,又不是什么书香门第的,又总想徘徊在夫子门前的初学者或是门外汉来说,看这书真是有些举步维艰。第一次读实在实不知所曰,只到一半就扔在一边不想再去读了。几日过后在次拿起,坚决的读完了,对其意思依旧是模模糊糊。在网上找到其译文读完后,更让我惊叹,给我一种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之感。
大学这部书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读过、研究过,并有无数感想、评论,都是很一致推崇褒奖,但观点各不相同。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来说,我也有自己的观点,个人肤浅的认为大学之道,讲的既是成人之道,也是儒家“入世”之道,同样也是传入21世纪的古代哲学典籍。
首先很附和前者认为大学之道所讲是成人之道。所谓成人之道我认为是成人之君子非小人尔。如书中首句所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一译文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虽是表面简单深思实则其意宏博大道。
君子这个词在古与今都是被人们看的极高的。也是人们追求目标,向往的境界。我们无从知道君子在古代的真实状况是怎样的。但可以从很多书籍里认识到,在古人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诗经》中如: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在物。《学记》中:故君子至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本书中也更是多次提到君子自不必说。就算是小人也最初也是追求的也是君子,只是为尽然心诚坚持到底。但其也总还是想着当君子,所以也就有了伪装,就是“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
君子明明德,要严于律己,修身养性,就是在穷也是独善其身。书中说,《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君子的态度是“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自我修炼的精神是“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庄重而开朗,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仪表堂堂威严而大方。诚其意,毋自欺。自谦,恶恶臭,好好色。
其次认为大学之道是儒家“入世”之道。儒家文化在孔子的带领下曾繁盛一时,其巨大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儒家儒道思想将“仁”“人本”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此看到最终的目的是平天下,平天下而福百姓。同时也说了平天下的道理“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恰好是儒家所提出的为社会为百姓造福的具体的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层次有步骤,在现实意义上说是积极可行的方法。作为现代人面对纷杂的社会,更应该如此积极、开朗、豁达以勉励自己。
第三是古代哲学典籍。细究一下书中的论述,就可以发现里面蕴含了很多现代唯物主义哲学。关于“治国平天下”提出了原理找到了方法论。关于君子与小人论述了原因,分析结果。君子明明德,诚其意,毋自欺,充分认识了内因之于外因的关系及作用。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承认矛盾等。把思维慎密,逻辑鲜明的哲学思想贯穿全文。
总之,《大学》中所囊括所的内容之丰富,所蕴藏的道理之浓厚,非一人两语三言而能详尽。温故而知新,多次读来实有朝闻道、夕死可乎的清爽。
本文地址:http:///zuowen/
大学之道读后感200字 大学之道读后感500字篇2
“大学之道”四个字,说明孔子言论的着眼点与《礼记·学记》、《白虎通·辟雍》之类的史笔文字不同,概乎言之所表达的主要是孔子个人对古之大学的宗旨、功能及主要特征的理解,大学之道读后感。但孔子抓住了古之大学“学为君”、以先王为政之道为诉求的本质,加上其虞、夏、商、周诸古圣先贤的为治之实有着的,①春秋以降礼崩乐坏的社会变动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总结朱子所谓“三纲领”与解析朱子所谓“八条目”才能超越简单的文献学意义,提炼出了王道政治的模式,而且指出了在了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承继其精神的方法和途径,使得《大学》短短的文字成儒家乃至整个文化中地位独特的经典。
当然,这对《大学》的理解和定位。下面即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分析,来对此验证。②
先说“明明德”。德者得也。从学的角度说,得,是得自于图腾。在图腾崇拜中,先民都相信自然的某种动植物与某种特殊关系,生命个体源于它又复归于它,在生命的过程中,个体即叫mana的神秘物质与之相联。有人类学家,“天生德于予”中的德,“道在我躬”的道,与mana“没有不同”。③这是颇有道理的。
但由得自图腾的神秘物质得,转进为社会价值属性的品性德是经历有人文的发展和提升的。“德”的与“天”沟通,与“明”搭配这一过程中值得关注的或事件。农业经济的生产中人们靠天吃饭,自然之天很容易就被赋予化育万物的慈父形象和仁者品格。当天被视为万物根据的时候,人的“则天而行”的愿望和期望很自然就被人应当顺应内在于人的“得”或“德”逻辑理路来论证和说明。
二者同物异指,互相又互相区别。说,“得”主要表征人之与天的关系,是神秘的规定,则“德”主要表征人与人的关系,是良善的。人事实上并无先验的善之禀赋。上只是自利自为的生物,其的善恶是很难把握预测的。王道政治时代之“竞于道德”是因为当时的历史情势使然。后来时移世变,社会博弈的游戏规则种种原逐渐向“争于气力”“逐于智谋”方向演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选择或采用何种手段策略行动,主要取决于其所能带来的自我及其所属群体的福利增量之大小。在早期社会,博弈是以部落为展开。就部落之间的竞争而言,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掠地风险非常高,而“让”反而容易使天下“共主”,从而眼光长远的部落领袖们所的策略选择。①《论语·尧曰》即谓:“宽则得众,信则民任,敏则有功,公则悦。”当然,孔子没有对这些命题有效的条件或条件性给出说明。
在部落内部,个体之间血缘相同,组织的规模也较小,付出与回报容易维持对称均衡,“以道为术”能够为部落带来较高的行动,从而使得选前述策略的部落在竞争中优势位置而胜出。《左传》成公二年云:“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正义》曰:“禹、汤、文、武四王之王天下也,立德于民而成其同欲。”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的“命定论”有助于赋予君主神性,有助于管理从而其合法性的话,那么“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命正论”则必将因其在现实的社会运作过程中显示出更高的而对前者的取代。②当然,取代并不意味德与天的联结即便告中断,而只能说是人文和理性的色彩更浓更重了。
这“德”、“明德”、“明明德”产生的语境。“德”就其得之于天而言,它是“应然”的性;就其施之于人而言,它是美善的根据。所谓“明德”将本之于天的应然之美善落实为。《诗·鲁颂·泮水》:“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明明鲁侯,克明其德”。这些诗句所指涉者偏于人君主与天的关系能够顺应天之意旨。《书·康诰》“明德慎罚”中的“明德”意义与此不同,但仍一脉相承。《左传》称:“明德慎罚,文王造周也。明德,务崇之之谓也,读后感《大学之道读后感》。慎罚,务去之之谓也。”这里的“明德”一词,显然按韦昭的理解更合适。③韦昭注《国语·周语上》“先王耀德不观兵”谓:“耀,明也。明德,尚道化也。”指的是以道化民的行政措施。
说“明德”和“克明其德”意义如彼,那么,“明明德”又当如何解读才于义为允切呢?简单地说,“明德”主要是天而为言,即君主根据上天好生之德以道化民众;“明明德”则主要是古圣先王而为言,即贵族弟子效法古圣先王的施政之方,将有“成命”在身的贵族弟子先天所具的德性呈现。
贵族子弟之德异于寻常人等至少在当时是社会的共识,它是由后天的建构才得以的。《诗·大明》云:“有命自天,命此文王。”特殊之德亦谓“明德”,作美德解。其来历亦与“尚道化”:“明明在下,赫赫在上。”郑笺云:“明明者,文王、武王施明德于天下,其征应炤晢于天,谓三辰效验。”上天可以察知之谓“明”。由“明明”之见信于天而使“明德”之“明”语意上生成美好之义,即由善而转换成美自是自然而然。《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王室子弟来说,既美好又神圣的“明德”已是与生俱来的资质了。④
但此“明德”资质,就如同当初得之于天的德一样,仍然是有待于来证明或“懋昭”的。《诗·昊天有成命》所述颇适合用以诠释此情境。“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郑笺》云:“昊天,天大号也。有成命者,言周自后稷之生而已有王命也。文王、武王受其业,施行道德,成此王功,不敢自安逸,早夜始信顺天命,不敢懈倦,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已有“王命”,但仍须“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成此王功”,兑现其与天之间的契约,以天命。《正义》云:“《中侯·苗兴》称尧受图书,已有稷名在录,言其苗裔当王。是周自后稷之生,已有王命,言其有将王之兆也。《传》训命为信,既信,必将顺之。”因为商纣曾经“居天下之大位,而又殷之正嫡,以其为恶之故,天乃绝而弃之,使其教令不通达于四方,为四方所共叛,而天命归文王。是为天命难信也。”《大学》的传文也引《诗》来说明这点:“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殷,峻命不易。”
可以说,“明明德”是要唤醒的神性自觉责任感或使命感,顺信天命以行,而言要承继先王志业,以道化民。《大学》传文在对“八条目”逐条疏解后即总结道,“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宋汪焯编《曾子全书》时将此篇定名为“明明德”,应该说不无道理。
“亲民”一词意义明白,即以民为亲,泛爱民众。爱父母子女是容易的,因为这是天性自然。君王来说,却限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还追求“民亲”。分而言之,说“明明德”受教于太学的贵族子弟来说偏重于培养神性的自觉责任感或使命感的话,那么“亲民”则是将自觉转化落实为的操作。
亲原本指父母。《说文解字》段注云:“亲,父母者,情之至者也。”情感,它既是最朴素的自然,又是最高的人文。孔子说,“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孟子在区别使用时,将它置于仁、爱之前以明“用恩之次”:“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大学之教要使贵族子弟“亲民”的理念。儒家对这一理念到春秋战国时代已系统的论说,因为事实上它三代先王为治的组成部分。《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的说法既是对先王为政之实然的追记,对天子这一现实角色应然的要求。儒家相信,圣人应当是“以天下为一家,以为一人”。
“德配天地”的神秘说法,对君主来说制约的意义与歌颂的意义各占一半。儒家对“亲民”的解释论证或说明体现两个命题上,即“孝弟者仁之本”和“爱与敬,政之本”。孔子在《礼记·哀公问》中说,“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欤!”爱与敬这两种情感来自于家庭的生活。《孟子·尽心上》:“人之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长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最后一句“无他,达之天下也”,是说为政的最关键处将亲亲之仁与敬长之义创制立事的原则。《礼记·祭义》说“立爱自亲始,立教自长始”,可使孟子的话更明白。“亲亲”与“孝”,“敬长”与“悌”显然是对待关系。爱与敬是仁的内涵,分而言之,仁是爱;合而言之,仁兼爱与敬。“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的“仁者爱人”这义,可以把上述思想描述为“孝——仁——政亲民”的三级结构。“孝”是自然情感;“仁”是对这一情感的提升与放大;“政”是圣君之所为:“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当然,这也仍是对古圣先王为政之道的总结,从《诗经》和《尚书》里可以找到的范例。《书·君陈》载成王称颂周公,“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正义》云:“父母,尊之极。兄弟,亲之甚。缘其施孝于极尊,乃能施友于甚亲。言善事父母者必友于兄弟,推此亲亲之心,以至于疏远,每事以仁恕行之,故能施有政令也。”“推”字,正好道出了由“别亲疏”的礼向“泛爱众”的仁之抽象升华过程中所具现实蕴涵。
大学之道读后感200字 大学之道读后感500字篇3
大学之道读后感(一)
大学之道讲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作者曾子本人就是传承道统的中坚骨干,所以将人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它的歪门邪道。明明德与亲民、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三纲。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
这对于一名教师就比较重要了。因为教师通常肩负明德和明明德的双重责任。
所谓明德是规范的体例,说起来并非难题;关键在于明明德,这又是一个双向的行为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循循善诱,通过传道释疑解惑,激发学生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同时,在言传的同时更可以身教。以教师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学生使其可以不断地明明德,日积月累而达到教学双方自立并立人。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体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德性,由此同样再去施之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确实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亲民,至善既不难;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不难。这就是通过《大学》篇学习受到的教益和启迪。
大学之道读后感(二)
大学,中学,小学。似乎这样一个排列有些有趣,如果把握的成长经历看做一个数,那这个排列就是我的倒数。这样说并不为过,因为在20年的生存里,他们占据了13年了。从儿时就在求学道路上兢兢业业,对大学充满憧憬。那么在捧起《中国语文》这本课本时,不料与《大学之道》这篇文章碰上面,开始了我对大学的思索。
古时的人们上学,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似乎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而在大学里辅导员给我们上的第一堂班会时,大学两字被放大化的排在了黑板之上,而在大字下面重重的划上了标记符,然后开始了对这包含丰富的大字进行阐述。它不仅仅是指教学楼等建筑规模的大,更多的是指在这个环境中充斥着大知识,大智慧,大思想。大学里的大楼,大湖,大门,大道等不是支撑大学之大的支柱。而大学里的大师,大事,大人物,大图书馆等才是铸就大学之大。简简单单的一个对大字的阐述包含着的是千言的劝学,万语的启示。
一位先哲有说育人为主,德育为先,而恰恰的在《大学之道》的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的提到德对于一个人的至关重要。而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在《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将这段文字概括为三纲八目。三纲便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纲指的便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我从大学之道开始联想。道,是道路,是通向目标的途径。用道路比喻事物背后的规律,给人的感觉更直观。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讲的正是人可以通过学习思考掌握事物发展的一定规律,但是,今天可行之道,明天不一定可行,事过境迁也。他强调了人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也强调了人认识事物的局限性,更强调了世界万物的变化无常。这和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有相似之处,当然,老子的道讲的更多的是自然之道,孔子的道更强调的是人之道。大学之道,就是掌握上等学问的方法和途径。成人学国学,从大学开始,朱子等也说十五岁以后开始入太学。之前,是小学,主要学习的是洗扫应对,初级礼仪和文字基础。十五岁以后,学有余力的人而又有远大理想的人,开始学习大学之道。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学》中,强调修身为本。修身,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和接近正道。正如人驾驶车辆的时候,需要不断修正方向,才能不偏离正道。人生的实践也是这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明什么?按儒家讲是发扬人本性中好的德行,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理解为发扬自己的长处,也就是说,不是什么都明,而是有所侧重,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了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并去发扬它,那就是明明德。亲民按儒家传统解释应该是推广儒家的理想和道德理念,对一般人来讲,就是发挥所长,勇于实践,有所作为。有所作为的目的是什么呢,按《大学》讲就是止于致善。对致善的理解,广义上讲是达到儒家提倡的最高理想境界,如建立大同社会。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界定自己的理想目标。重要的是过程和方法。
通过修身使自己德行和能力提高以后,接下来就是进一步的扩大实践范围,也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学习感悟人生之道并且不断的实践演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探讨人生之道,是一个更快乐的事,就算没有人理解我们的才学,或者没有机会实践我们的理想,但我们不依然是一个活的很充实的君子吗!
走过古时大学,踏入现代大学。每个上过大学的人对于大学都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但不可置否的一点是:大学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每个人对大学生活都有自己的感悟,在我看来,我第一件就是充实的大脑和良好的思辨能力。无论你是否对自己所学专业报以兴趣,还是不想在本专业继续研究下去,毕竟本科教育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做学问的,但是书却不能不读,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多读书、读好书。书可以填充读者精神上的满足,丰富认识视野。读书是获取大脑所需营养的最好方式,而且大量的阅读可以塑造人的思辨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第二件就是要培养和发展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在大学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竞争,有时你会发现有一个特长会带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大学里,有特长的人会显得更加自信。运动场的飒爽英姿、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喉、下得一手好棋,都能带给你无尽的自信,即使让你的文字偶尔见诸于报刊杂志,都能给你带来才子才女的佳号。第三件就是在大学里要有几个真心、知心的朋友。人无友则无趣。在大学里是很容易受到寂寞和无聊的侵袭的。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份寂寞,也会多一份快乐,朋友是生活的助推器:一方面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你本身变得有趣起来。
大学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后感。当我们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是充满好奇和憧憬的,希望我们每个人能认真地读好这本书,愿我们合上这本书的时候,留下的是一段经久而美丽的回忆。
大学之道读后感(三)
昨天晚上终于把已更新的《大学之道》看完了,长长的五卷,一百多章,有时看得我不愿关电脑,可有时也让我厌烦,但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有那么高的点击率。
我想就我看的这些做个记录:林晓这个人是不是有点悬乎呢,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这样的原型吗?但不管找不找得到,我还是很佩服、敬重他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漂亮女生为他而受伤呢?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猛将为他而拼命工作呢?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林晓和韩冰之间的爱情,在现实社会里,能找到几对像他们一样,为了对方等待十几年,虽然段天和方芸的爱情也很让人感动,可怎么也不会有林晓他们那样的煽人泪下。想想林晓为了追寻韩冰的影子(还有就是完成母亲的遗愿),在事业的巅峰时期毅然引退江湖,走进高考补习班,然后考进楚天大学,并且在楚大低调地学习、生活,开学第一天居然还跑到图书馆的工地上去做苦工。但不管怎么低调,他在各个方面都让人有一种领袖风范,他的意见、建议都很有见地,让人不得不注意他,也让人不得不喜欢他!而在事业方面,他又是一个有想法,敢行动的人,并且很懂得与人交谈,让小女很是佩服!
希望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最好是林晓能和韩冰在一起,也不枉费他们等了彼此十二年!
大学之道读后感200字 大学之道读后感500字篇4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1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200字]实用大学之道读后感 大学之道读后感500字5篇”,供您参考阅读。
大学之道读后感1大学之道讲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作者曾子本人就是传承道统的中坚骨干,所以将人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它的歪门邪道。明明德与亲民、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三纲。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
这对于一名教师就比较重要了。因为教师通常肩负明德和明明德的双重责任。
所谓明德是规范的体例,说起来并非难题;关键在于明明德,这又是一个双向的行为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就需要循循善诱,通过传道释疑解惑,激发学生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同时,在言传的同时更可以身教。以教师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学生使其可以不断地明明德,日积月累而达到教学双方自立并立人。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体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德性,由此同样再去施之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确实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亲民,至善既不难;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不难。这就是通过《大学》篇学习受到的教益和启迪。
大学之道读后感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是指“大人”之学、君子之学。道是指自然、社会规律的大学问,是大智慧之学。这里的道还应该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明德是指人本身所潜在的、天生的良好德性。儒家对于人性的基本判断是主张人本性善的,所以,儒家学者普遍认为一个人天赋中本来就具足良好的品德。在这一点类似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观点,人人皆有佛性。亲民按照朱熹的说法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不仅要自明其德,还要推己及人,去帮助他人获得良好的品德,亲民还可以理解为友爱他人、亲近他人,这两种解释并无矛盾。止在这里是指达到目标,致善则是指人生的最高目标和境界。
“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致善”被称为“大学”的三纲领。
这一个开头虽然只有不多的几个字,但其含义确是极其深刻和重要的,是《大学》的核心思想所在。
做人的学问和方法在于发现人的天性和本性,人的天性和本性就是符合天人合一的天道和地道。做人的正确道路不仅仅要自己做符合天地之道的人,还要帮助他人按照天地之道去生活和工作。做人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成为一个道德符合天地之道的人和一个自我完善之人。用道家的道理讲,一个致善的人就是一个道法自然的人和一个清净无为的人。用佛学的道理讲,一个致善的人就是一个摆脱贪、嗔、痴的人和一个彻底觉悟了的人。所以,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思想家在最根本的做人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是具有一致性的。
学习经典的意义决不在于背诵,而在于运用经典中的思想指导人们的人生,使每个人都懂得珍惜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会虚度年华,更不会无知地堕入地域之中。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一段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但其重要性在于指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是一个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最高的人生目标。一个人如果知道了自己的人生最高目标是要道法自然、要善待他人和要彻底觉悟,他就能够最终实现这个目标,从而实现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学到逻辑推理的妙用。从经典的学习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人对于事物的逻辑是有着很深的研究,并达到了非常熟练运用的程度,这一点仍然非常值得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认真学习。
现实中和历史上的很多人没有成功,甚至会堕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搞懂人生真谛,而虚度了人生。
一个人彻底弄懂了自己的人生远大目标后,他就能够安定自己的心,而不会为外境所迷;一个人的心安定了,他就能够做到心静如平静的海面,在人生旅途上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一个能够做到心静和心净的人自然心态就会变得安稳,这样的人就会远离浮躁;一个心态安稳的人就能够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更加客观地分析与看待世界;一个善于思考和客观分析事物的人最终就一定会达到他的远大目标,就一定会最终实现他的个人理想。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细枝末节之分,任何事物也都有其始终,如果一个人能够搞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的结构和层次;如果一个人能够懂得事物的发端和结局;如果一个人能够知道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先后次序,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懂得大学之道的人了,也可以称为具有大智慧的人了。
认真研读此段,会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人性的弱点和克服人性弱点的方法。现实中的人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确立自己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因此,多数人在生活中会受到外境及其变化的指引,而随波逐流。这样的人是无法做到安定的,他们也无法做到心静和心净,他们更无法做到心态安稳和慎思远虑。所以,我们看到世上多数人都是终其一生,无所作为,他们只有在人生的终点附近发出无力的呻吟和慨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也是读经典的一大意义和价值所在吧?
人生就是一个人不断克服自己的人性弱点,并通过学习和修身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不断提升和净化的过程,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虽然要经理各种痛苦,但实在是有人生难得之大乐存在于其中。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个段落里出现了《大学》的八目,这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家对组成这八目的字词并不陌生,但对其深刻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就可能不甚了解了。何以见得?,每个人看一看自己的日常行为举止,再看一看周围人的行为举止,结论不言自明。所以,古人早就指出,言易而行难。
古时候,希望自己具有美德而彰显于世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则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必须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就必须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必须先探求自然、社会和事物的规律性知识。
要想获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事物的规律性知识,人们就需要与事物进行深入而密切的接触,这样才能全面和透彻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属性;人们在了解了自然和社会的基本规律和本质后才能达到意念的真诚;人们在诚意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具有正确的思维和见解;人们具有了正确的观念和价值观后就能够自觉地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人们具有高尚道德修养后就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人们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使每个家庭都和睦和和谐了,一个国家也就得以治理了;当所有的国家都得到了好的治理后,天下也就自然变得太平了。上到天子下到平民百姓,都应该以修身为本。
在这里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儒家思想家运用逻辑推理方法的妙处,他们通过说理把如何成为君子的方法说得清晰明了和通俗易懂。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只要人们按照“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的顺序去自觉地修身,终究会获得圆满的人生。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本是指事物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末是指事物的细节。这一段讲的道理是,一个人的本质如果存在大问题,他就不可能做好人,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得道的高人。这个思想用在做事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如果没有抓到事物的核心本质,他就不可能做好事情,包括事物的细节方面也是如此。上述理论可以引申出如下的道理,一个人没有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就无法做更大的事情,更谈不上治国和平天下这样的大事。一个修养深厚的人不可能做出浅薄而无理的事情,而一个不注重修身的人,也不可能自动自发地做出什么好事情和完成一件大事。这里讲的道理完全符合自然界的因果法则,没有种因,哪里会得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确是千古不变之真理!
学习《大学》使人们懂得人生要及早修身养德,只有先修好自身,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也才能够不枉来人世间一次。愿天下有更多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人类文化的经典,不断提升自身的品德,为造福全人类的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大学之道读后感3“大学之道”四个字,说明孔子言论的着眼点与《礼记·学记》、《白虎通·辟雍》之类的史笔文字不同,概乎言之所表达的主要是孔子个人对古之大学的宗旨、功能及主要特征的理解,大学之道读后感。但孔子抓住了古之大学“学为君”、以先王为政之道为诉求的本质,加上其虞、夏、商、周诸古圣先贤的为治之实有着的,①春秋以降礼崩乐坏的社会变动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总结朱子所谓“三纲领”与解析朱子所谓“八条目”才能超越简单的文献学意义,提炼出了王道政治的模式,而且指出了在了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承继其精神的方法和途径,使得《大学》短短的文字成儒家乃至整个文化中地位独特的经典。
当然,这对《大学》的理解和定位。下面即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分析,来对此验证。②
先说“明明德”。德者得也。从学的角度说,得,是得自于图腾。在图腾崇拜中,先民都相信自然的某种动植物与某种特殊关系,生命个体源于它又复归于它,在生命的过程中,个体即叫mana的神秘物质与之相联。有人类学家,“天生德于予”中的德,“道在我躬”的道,与mana“没有不同”。③这是颇有道理的。
但由得自图腾的神秘物质得,转进为社会价值属性的品性德是经历有人文的发展和提升的。“德”的与“天”沟通,与“明”搭配这一过程中值得关注的或事件。农业经济的生产中人们靠天吃饭,自然之天很容易就被赋予化育万物的慈父形象和仁者品格。当天被视为万物根据的时候,人的“则天而行”的愿望和期望很自然就被人应当顺应内在于人的“得”或“德”逻辑理路来论证和说明。
二者同物异指,互相又互相区别。说,“得”主要表征人之与天的关系,是神秘的规定,则“德”主要表征人与人的关系,是良善的。人事实上并无先验的善之禀赋。上只是自利自为的生物,其的善恶是很难把握预测的。王道政治时代之“竞于道德”是因为当时的历史情势使然。后来时移世变,社会博弈的游戏规则种种原逐渐向“争于气力”“逐于智谋”方向演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选择或采用何种手段策略行动,主要取决于其所能带来的自我及其所属群体的福利增量之大小。在早期社会,博弈是以部落为展开。就部落之间的竞争而言,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掠地风险非常高,而“让”反而容易使天下“共主”,从而眼光长远的部落领袖们所的策略选择。①《论语·尧曰》即谓:“宽则得众,信则民任,敏则有功,公则悦。”当然,孔子没有对这些命题有效的条件或条件性给出说明。
在部落内部,个体之间血缘相同,组织的规模也较小,付出与回报容易维持对称均衡,“以道为术”能够为部落带来较高的行动,从而使得选前述策略的部落在竞争中优势位置而胜出。《左传》成公二年云:“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正义》曰:“禹、汤、文、武四王之王天下也,立德于民而成其同欲。”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的“命定论”有助于赋予君主神性,有助于管理从而其合法性的话,那么“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命正论”则必将因其在现实的社会运作过程中显示出更高的而对前者的取代。②当然,取代并不意味德与天的联结即便告中断,而只能说是人文和理性的色彩更浓更重了。
这“德”、“明德”、“明明德”产生的语境。“德”就其得之于天而言,它是“应然”的性;就其施之于人而言,它是美善的根据。所谓“明德”将本之于天的应然之美善落实为。《诗·鲁颂·泮水》:“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明明鲁侯,克明其德”,读后感《大学之道读后感》。这些诗句所指涉者偏于人君主与天的关系能够顺应天之意旨。《书·康诰》“明德慎罚”中的“明德”意义与此不同,但仍一脉相承。《左传》称:“明德慎罚,文王造周也。明德,务崇之之谓也。慎罚,务去之之谓也。”这里的“明德”一词,显然按韦昭的理解更合适。③韦昭注《国语·周语上》“先王耀德不观兵”谓:“耀,明也。明德,尚道化也。”指的是以道化民的行政措施。
说“明德”和“克明其德”意义如彼,那么,“明明德”又当如何解读才于义为允切呢?简单地说,“明德”主要是天而为言,即君主根据上天好生之德以道化民众;“明明德”则主要是古圣先王而为言,即贵族弟子效法古圣先王的施政之方,将有“成命”在身的贵族弟子先天所具的德性呈现。
贵族子弟之德异于寻常人等至少在当时是社会的共识,它是由后天的建构才得以的。《诗·大明》云:“有命自天,命此文王。”特殊之德亦谓“明德”,作美德解。其来历亦与“尚道化”:“明明在下,赫赫在上。”郑笺云:“明明者,文王、武王施明德于天下,其征应炤晢于天,谓三辰效验。”上天可以察知之谓“明”。由“明明”之见信于天而使“明德”之“明”语意上生成美好之义,即由善而转换成美自是自然而然。《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王室子弟来说,既美好又神圣的“明德”已是与生俱来的资质了。④
但此“明德”资质,就如同当初得之于天的德一样,仍然是有待于来证明或“懋昭”的。《诗·昊天有成命》所述颇适合用以诠释此情境。“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郑笺》云:“昊天,天大号也。有成命者,言周自后稷之生而已有王命也。文王、武王受其业,施行道德,成此王功,不敢自安逸,早夜始信顺天命,不敢懈倦,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已有“王命”,但仍须“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成此王功”,兑现其与天之间的契约,以天命。《正义》云:“《中侯·苗兴》称尧受图书,已有稷名在录,言其苗裔当王。是周自后稷之生,已有王命,言其有将王之兆也。《传》训命为信,既信,必将顺之。”因为商纣曾经“居天下之大位,而又殷之正嫡,以其为恶之故,天乃绝而弃之,使其教令不通达于四方,为四方所共叛,而天命归文王。是为天命难信也。”《大学》的传文也引《诗》来说明这点:“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殷,峻命不易。”
可以说,“明明德”是要唤醒的神性自觉责任感或使命感,顺信天命以行,而言要承继先王志业,以道化民。《大学》传文在对“八条目”逐条疏解后即总结道,“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宋汪焯编《曾子全书》时将此篇定名为“明明德”,应该说不无道理。
“亲民”一词意义明白,即以民为亲,泛爱民众。爱父母子女是容易的,因为这是天性自然。君王来说,却限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还追求“民亲”。分而言之,说“明明德”受教于太学的贵族子弟来说偏重于培养神性的自觉责任感或使命感的话,那么“亲民”则是将自觉转化落实为的操作。
亲原本指父母。《说文解字》段注云:“亲,父母者,情之至者也。”情感,它既是最朴素的自然,又是最高的人文。孔子说,“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孟子在区别使用时,将它置于仁、爱之前以明“用恩之次”:“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大学之教要使贵族子弟“亲民”的理念。儒家对这一理念到春秋战国时代已系统的论说,因为事实上它三代先王为治的组成部分。《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的说法既是对先王为政之实然的追记,对天子这一现实角色应然的要求。儒家相信,圣人应当是“以天下为一家,以为一人”。
“德配天地”的神秘说法,对君主来说制约的意义与歌颂的意义各占一半。儒家对“亲民”的解释论证或说明体现两个命题上,即“孝弟者仁之本”和“爱与敬,政之本”。孔子在《礼记·哀公问》中说,“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欤!”爱与敬这两种情感来自于家庭的生活。《孟子·尽心上》:“人之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长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最后一句“无他,达之天下也”,是说为政的最关键处将亲亲之仁与敬长之义创制立事的原则。《礼记·祭义》说“立爱自亲始,立教自长始”,可使孟子的话更明白。“亲亲”与“孝”,“敬长”与“悌”显然是对待关系。爱与敬是仁的内涵,分而言之,仁是爱;合而言之,仁兼爱与敬。“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的“仁者爱人”这义,可以把上述思想描述为“孝——仁——政亲民”的三级结构。“孝”是自然情感;“仁”是对这一情感的提升与放大;“政”是圣君之所为:“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当然,这也仍是对古圣先王为政之道的总结,从《诗经》和《尚书》里可以找到的范例。
大学之道读后感4昨天晚上终于把已更新的《大学之道》看完了,长长的五卷,一百多章,有时看得我不愿关电脑,可有时也让我厌烦,但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有那么高的点击率。
我想就我看的这些做个记录:林晓这个人是不是有点悬乎呢,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这样的原型吗?但不管找不找得到,我还是很佩服、敬重他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漂亮女生为他而受伤呢?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猛将为他而拼命工作呢?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林晓和韩冰之间的爱情,在现实社会里,能找到几对像他们一样,为了对方等待十几年,虽然段天和方芸的爱情也很让人感动,可怎么也不会有林晓他们那样的煽人泪下。想想林晓为了追寻韩冰的影子(还有就是完成母亲的遗愿),在事业的巅峰时期毅然引退江湖,走进高考补习班,然后考进楚天大学,并且在楚大低调地学习、生活,开学第一天居然还跑到图书馆的`工地上去做苦工。但不管怎么低调,他在各个方面都让人有一种领袖风范,他的意见、建议都很有见地,让人不得不注意他,也让人不得不喜欢他!而在事业方面,他又是一个有想法,敢行动的人,并且很懂得与人交谈,让小女很是佩服!
希望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最好是林晓能和韩冰在一起,也不枉费他们等了彼此十二年!
大学之道读后感5大学,中学,小学。似乎这样一个排列有些有趣,如果把握的成长经历看做一个数,那这个排列就是我的倒数。这样说并不为过,因为在20年的生存里,他们占据了13年了。从儿时就在求学道路上兢兢业业,对大学充满憧憬。那么在捧起《中国语文》这本课本时,不料与《大学之道》这篇文章碰上面,开始了我对大学的思索。
古时的人们上学,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似乎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而在大学里辅导员给我们上的第一堂班会时,大学两字被放大化的排在了黑板之上,而在“大”字下面重重的划上了标记符,然后开始了对这包含丰富的“大”字进行阐述。它不仅仅是指教学楼等建筑规模的大,更多的是指在这个环境中充斥着大知识,大智慧,大思想。大学里的大楼,大湖,大门,大道等不是支撑大学之大的支柱。而大学里的大师,大事,大人物,大图书馆等才是铸就大学之大。简简单单的一个对“大”字的阐述包含着的是千言的劝学,万语的启示。
一位先哲有说育人为主,德育为先,而恰恰的在《大学之道》的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的提到德对于一个人的至关重要。而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在《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将这段文字概括为“三纲”“八目”。三纲便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纲”指的便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我从大学之道开始联想。道,是道“路”,是通向目标的途径。用道路比喻事物背后的规律,给人的感觉更直观。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讲的正是人可以通过学习思考掌握事物发展的一定规律,但是,今天可行之道,明天不一定可行,事过境迁也。他强调了人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也强调了人认识事物的局限性,更强调了世界万物的变化无常。这和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有相似之处,当然,老子的道讲的更多的是自然之道,孔子的道更强调的是人之道。大学之道,就是掌握上等学问的方法和途径。成人学国学,从大学开始,朱子等也说十五岁以后开始入太学。之前,是小学,主要学习的是洗扫应对,初级礼仪和文字基础。十五岁以后,学有余力的人而又有远大理想的人,开始学习大学之道。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学》中,强调修身为本。修身,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和接近正道。正如人驾驶车辆的时候,需要不断修正方向,才能不偏离正道。人生的实践也是这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明什么?按儒家讲是发扬人本性中好的德行,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理解为发扬自己的长处,也就是说,不是什么都明,而是有所侧重,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了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并去发扬它,那就是明明德。“亲民”按儒家传统解释应该是推广儒家的理想和道德理念,对一般人来讲,就是发挥所长,勇于实践,有所作为。有所作为的目的是什么呢,按《大学》讲就是“止于致善”。对“致善”的理解,广义上讲是达到儒家提倡的最高理想境界,如建立大同社会。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界定自己的理想目标。重要的是过程和方法。
通过修身使自己德行和能力提高以后,接下来就是进一步的扩大实践范围,也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学习感悟人生之道并且不断的实践演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探讨人生之道,是一个更快乐的事,就算没有人理解我们的才学,或者没有机会实践我们的理想,但我们不依然是一个活的很充实的君子吗!
走过古时大学,踏入现代大学。每个上过大学的人对于大学都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但不可置否的一点是:大学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每个人对大学生活都有自己的感悟,在我看来,我第一件就是充实的大脑和良好的思辨能力。无论你是否对自己所学专业报以兴趣,还是不想在本专业继续研究下去,毕竟本科教育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做学问的,但是书却不能不读,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多读书、读好书。书可以填充读者精神上的满足,丰富认识视野。读书是获取大脑所需营养的最好方式,而且大量的阅读可以塑造人的思辨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第二件就是要培养和发展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在大学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竞争,有时你会发现有一个特长会带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大学里,有特长的人会显得更加自信。运动场的飒爽英姿、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喉、下得一手好棋,都能带给你无尽的自信,即使让你的文字偶尔见诸于报刊杂志,都能给你带来才子才女的佳号。第三件就是在大学里要有几个真心、知心的朋友。人无友则无趣。在大学里是很容易受到寂寞和无聊的侵袭的。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份寂寞,也会多一份快乐,朋友是生活的助推器:一方面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你本身变得有趣起来。
大学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后感。当我们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是充满好奇和憧憬的,希望我们每个人能认真地读好这本书,愿我们合上这本书的时候,留下的是一段经久而美丽的回忆
大学之道读后感6科区看了一下,没想到,有一本书竟是这样的法人深省,虽然虽然4个小时站着读书有点幸苦,可是读有价值的书却好似一种身心的享受,想将其摘些如下:
德雷克·博克在1971年之1991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他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美国大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本科教育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作者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有长获,但是在写作、批判性思维、数理能力和道德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还远未达到期望的水平。多数大学高年级学生认为,他们在外语口语、文化和美学养成,以及准备成为活跃而富有知识的公民方面并未取得长足的进步。总体上看,虽然美国的大学拥有充足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几百门课程,但是它们不敢自信地说,如今的大学生比50年前的学得更多。
德雷克·博克进一步指出,现在很多重要的大学课程都由缺乏经验的教师在担任。虽然已经出现了诸多教学方法,很多教授依然沿袭那些业已证明是低效的教学手段。而在课程改革时,教师们却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教师们讨论得更多的是教学内容,殊不知,对大学生影响更深远的是教学方法。
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就改善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向大学教师和大学的领导者们提出了若干建议。美国大学取得的成就固然可喜,但作者向教师们提出的批评却是振聋发聩的。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反观我国的高等教育,我们不难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远远不止于这些,那作为一种学习借鉴,我想至少当代的大学生应该从以下方面来提高自己:
一、学会表达(主要是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建议大学在初学中开设写作课和口语实践课。
二、学会思考。学生应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的精神。
三、培养品德。
四、培养合格公民。
五、生活在多元化的校园。
六、为全球化社会做准备。
七、培养广泛的兴趣。
八、为职业生涯做准备
我想虽然我们目前的教育是达不到这种要求,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此时我们要做的只是从自身出发,提高自己,这样每个人都进步了,那我们所期待的教育结果也应该是 可以实现的。
大学之道读后感7什么是大学之道?德雷克·博克在他的《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这本书的题注是“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乍一看,似乎是给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看的,对我们普通的大学生而言,看了之后似乎比较适合发发牢骚。可是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何尝不能以此为针对,弥补所受教育的欠缺呢?
书中所提出的大学教育目标,就是学会表达、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培养品德、培养合格公民的素质、学会在多元化校园生活、为全球化社会做准备、培养广泛的兴趣、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等等。
或许在大学中,教育的体制并不尽善尽美,但我们自己又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呢?
课堂上、实践活动中,我们是否能勇敢地走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面对身边乃至社会上有争议的问题,我们是否能做出独立而公正的判断?除了学习专业课程,我们是否能真正做到投身校园的多元文化中去?面对这个联系日趋紧密的世界,面对一切皆有可能的未来,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职业、人生的规划?
我想这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必须反复拷问自己的问题。
大学之道读后感相关文章:
1.《大学之道》读后感
2.大学之道读后感3篇
3.大学之道文言文翻译
4.《大学之道》注释与译文
5.关于大学之道的句子
6.《回归大学之道》的读书笔记
7.《大学之道》小学生读书笔记
8.大学之道演讲稿范文
9.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800字: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读后感200字 大学之道读后感500字篇5
---《大学之道》读后感
09体教男二班邵杨***
大学,中学,小学。似乎这样一个排列有些有趣,如果把握的成长经历看做一个数,那这个排列就是我的倒数。这样说并不为过,因为在20年的生存里,他们占据了13年了。从儿时就在求学道路上兢兢业业,对大学充满憧憬。那么在捧起《中国语文》这本课本时,不料与《大学之道》这篇文章碰上面,开始了我对大学的思索。
古时的人们上学,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似乎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而在大学里辅导员给我们上的第一堂班会时,大学两字被放大化的排在了黑板之上,而在“大”字下面重重的划上了标记符,然后开始了对这包含丰富的“大”字进行阐述。它不仅仅是指教学楼等建筑规模的大,更多的是指在这个环境中充斥着大知识,大智慧,大思想。大学里的大楼,大湖,大门,大道等不是支撑大学之大的支柱。而大学里的大师,大事,大人物,大图书馆等才是铸就大学之大。简简单单的一个对“大”字的阐述包含着的是千言的劝学,万语的启示。
一位先哲有说育人为主,德育为先,而恰恰的在《大学之道》的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的提到德对于一个人的至关重要。而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在《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将这段文字概括为“三纲”“八目”。三纲便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纲”指的便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我从大学之道开始联想。道,是道“路”,是通向目标的途径。用道路比喻事物背后的规律,给人的感觉更直观。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讲的正是人可以通过学习思考掌握事物发展的一定规律,但是,今天可行之道,明天不一定可行,事过境迁也。他强调了人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也强调了人认识事物的局限性,更强调了世界万物的变化无常。这和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有相似之处,当然,老子的道讲的更多的是自然之道,孔子的道更强调的是人之道。大学之道,就是掌握上等学问的方法和途径。成人学国学,从大学开始,朱子等也说十五岁以后开始入太学。之前,是小学,主要学习的是洗扫应对,初级礼仪和文字基础。十五岁以后,学有余力的人而又有远大理想的人,开始学习大学之道。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学》中,强调修身为本。修身,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和接近正道。正如人驾驶车辆的时候,需要不断修正方向,才能不偏离正道。人生的实践也是这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明什么?按儒家讲是发扬人本性中好的德行,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理解为发扬自己的长处,也就是说,不是什么都明,而是有所侧重,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了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并去发扬它,那就是明明德。“亲民”按儒家传统解释应该是推广儒家的理想和道德理念,对一般人来讲,就是发挥所长,勇于实践,有所作为。有所作为的目的是什么呢,按《大学》讲就是“止于致善”。对“致善”的理解,广义上讲是达到儒家提倡的最高理想境界,如建立大同社会。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界定自己的理想目标。重要的是过程和方法。
通过修身使自己德行和能力提高以后,接下来就是进一步的扩大实践范围,也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学习感悟人生之道并且不断的实践演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探讨人生之道,是一个更快乐的事,就算没有人理解我们的才学,或者没有机会实践我们的理想,但我们不依然是一个活的很充实的君子吗!
走过古时大学,踏入现代大学。每个上过大学的人对于大学都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但不可置否的一点是:大学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每个人对大学生活都有自己的感悟,在我看来,我第一件就是充实的大脑和良好的思辨能力。无论你是否对自己所学专业报以兴趣,还是不想在本专业继续研究下去,毕竟本科教育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做学问的,但是书却不能不读,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多读书、读好书。书可以填充读者精神上的满足,丰富认识视野。读书是获取大脑所需营养的最好方式,而且大量的阅读可以塑造人的思辨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第二件就是要培养和发展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在大学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竞争,有时你会发现有一个特长会带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大学里,有特长的人会显得更加自信。运动场的飒爽英姿、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喉、下得一手好棋,都能带给你无尽的自信,即使让你的文字偶尔见诸于报刊杂志,都能给你带来才子才女的佳号。第三件就是在大学里要有几个真心、知心的朋友。人无友则无趣。在大学里是很容易受到寂寞和无聊的侵袭的。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份寂寞,也会多一份快乐,朋友是生活的助推器:一方面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你本身变得有趣起来。
大学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后感。当我们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是充满好奇和憧憬的,希望我们每个人能认真地读好这本书,愿我们合上这本书的时候,留下的是一段经久而美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