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论文格式(最新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标志论文格式【第一篇】

摘要:在标志设计中,汉字作用巨大,对其应用体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的象征,使得标志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因此,要重视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不仅具有保存以及传播信息的功能。汉字是世界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同时也是上古时期各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到今天的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汉字逐渐形成了汉字七体:甲骨文、金文、纂书、草书、隶书、行书、楷书。每种字体都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艺术风格,能展现出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力。所以可以说,汉字是现代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

标志是指表示事物特征以及性质的符号,是由古代的图腾符号发展而来的,从古至今标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才逐步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商业标志。从21世纪开始,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如今的标志是设计师经过精心设计而形成的同时兼具了实用性和艺术性,对企业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说到汉字标志设计不得不谈传统的印章文化,印章从我国秦汉就已经出现了。例如代表着帝王权威的玉玺、各级官员的官印,还有平常老百姓的个人私印等等,这些印章不仅仅起到了维护权利的作用,同时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浓重的一笔。印章的艺术风格多样,印章上的汉字无论是笔画的变形,还是排版方式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模仿学习古代印章的效果,在形式上比较简洁大方,风格定位明确,识别性强,具有比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利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既可以表现出生动活泼的艺术风格,也可以展现出历史斑驳的设计效果。

汉字作为一种语言,它天然是信息的载体,所以用汉字来设计的标志,一般来讲传递信息是比较快速和准确的,风格也格外独特。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今对标志设计的要求除了传递信息以外,更要使汉字富有美感和寓意,还要体现企业单位的核心精神理念,因此在标志中使用的汉字,要重视观赏性和艺术性,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汉字的特征和艺术变形的方法。

我们可以从一些优秀的汉字标志设计作品中,分析出研究汉字在标志设计中最常用的几种设计类型,以此来总结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特点以及常用方法。

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直接用完整的汉字或词语来组成标志作品。因为文字本身兼具传达信息的功能,与此同时文字本身也是具有装饰性的图形图案,因此这种类型的标志使用的频率比较高,适用的范围也比较广。近些年,汉字的美术字的形式和种类越来越丰富了,每种美术字的艺术风格和应用领域各有不同。有时甚至可以直接用美术字作为标志设计的元素,或是在美术字的基础之上稍作变形就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艺术效果。另外,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可以运用不同的字体和变换不同的排版方式,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书法毛笔字来表现。有很多传统老字号的标志正是使用了此种类型的标志设计,给人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浓郁的传统文化韵味,传达的信息也比较准确。例如篆书与标志设计相结合,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往往能够体现出它的华贵、厚重以及深沉的历史感。此种方法的运用,使得形式与内容更加完美的结合和统一。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汉字的寓意性来设计标志。寓意就是寄托或者是蕴含某种含义的意思,这也是汉字的特点之一。其实有很多汉字都有非常美好的寓意,如果我们在标志设计中直接使用这些文字,就会非常自然的给这个标志孕育出一种美好、吉祥的气氛。此外,如果直接将具有吉祥含义的文字装饰在标志上也是一种不错的设计手法。此种方法运用得当的话,可以达到一个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还可以使用汉字的图形化这一种设计方法。每个汉字都是通过笔画构成的,我們可以为汉字进行一系列设计。采用设计过的汉字进行标志设计,不仅可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还能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情怀。

除了上述三种方法以外,还可以使用汉字与外文字体相组合的技巧而设计的标志设计。在使用汉字设计标志同时,也没有必要排斥外文字母,相反如果运用得当,能使二者有机地相组合在一起,这样设计出来的标志中西合璧,既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传统韵味的同时,也能够体现出西方特有的异域情调,也是一种不错的设计理念。具体的设计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将汉字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一个笔画用外国文字替换,达到整体和谐,局部精彩的艺术效果。第二是把汉字和外国文字通过精心的排版等方式排列组合在一起,达到排版精美、现代感强烈的效果。

以汉字为元素设计的标志设计有众多的优点,但是并非没有缺陷。既然汉字是一种语言,那么必定表示全世界只有一部分的人能够识别和理解。如果一个汉字标志设计得非常精美,形式美感强烈、寓意丰富,但是如果受众不认识中文汉字,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那就根本看不懂这个汉字标志的'意思,更谈不上明白体会其中的美好寓意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对事物理解的不同,这也是以汉字为元素设计的标志设计运用中最明显的缺陷之一,那么怎样改进?有没有方法能够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文化内涵,这也是设计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此外,用汉字作为元素设计标志,还应该注意加强其现代感。根据观察,现如今的标志设计主要是用于商业,所以不断增强现代感非常的重要。标志设计不能单单借鉴传统元素,更应该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使传统文化在设计师的手中传承传统文明的血脉的同时,也绽放出现代文明的光芒。

综上所述,在标志设计中运用汉字既能够体现出现代精美,也可以表现出特有的古朴风韵。优秀的汉字标志能够直观、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设计师想要表达的设计意图的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很高的艺术性以及民族性。中国的汉字是语言的同时,也是种深厚的民族艺术,我们应该努力将汉字中丰富的内涵与文化挖掘出来,为我们的标志设计所用,为我们的标志设计增辉,这无疑将会是一种拥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必将是兼具悠久历史文化以及现代艺术特征的标志设计作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设计更加贴近生活,理念更加出彩。作为一名设计师,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的重担的同时,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外来设计手法以及设计风格,使其更加完美。古今相溶,中外结合,放眼未来,与时共进,让我们的汉字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3]李强.汉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0.

-->

-->

-->

标志论文格式【第二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历史内涵较为丰富.随着历史的变迁,给现代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而独有的汉字文化就是文化遗产中的重要部分.汉字承载着悠久的中国历史和古人的才学,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汉字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流传,造就了它与身俱来的艺术特性.因而在当代标志设计中利用它替代了许多的造型元素,从而展现出不一样的东方魅力.伴随着社会的改变,汉字文化将以特有的艺术天性,弘扬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和年代精神相融合,创作出即蕴含民族文化又富有时代感的汉字标志设计.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当代标志设计。

现如今设计者的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信息社会,标志则成为了人们表达讯息的一个主要手段,它不仅含意深刻、构思巧妙、简单明了、代表性强,同时还具备巨大的视觉表达能力.目前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拉丁文字开始了大规模的使用.从日常的生活中可以看到,标志设计的好坏是能够体现一个企业品牌和形象的.无论是什么行业、从事任何事业,他们都将自己的标志中添加英文内容,从而体现其是具有跨国意义的公司企业.而与之相比起来,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却显得贫乏,甚至少之又少,所以中国的设计师,需要多加的运用汉字文化,启发人们对汉字的回忆和领悟,将其融入到设计者的标志设计中去.在现代社会标志设计的种类繁多,可以利用不同的形态使汉字标志的自身特色也随之增加,融入汉字的标志设计也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发展趋向和新动向.

1汉字的由来和延续。

中国汉字的变化在长期的考古探索中,距离今天数千年的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珍稀陶瓷,设计者在这些陶器上发现了一些类似文字的刻画和彩绘符号,它们的出现成为了汉字的起源,经过大量的考古探索发现,能够计算出,在夏代的前期是汉字出现的时期,距离现在大概有40的历史.春秋时期后的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相继争霸,当时的各国在汉字上未能统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一个词语会出现多种或不同的表达和含义,所以造成了交流困难.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他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文字并实施,把之前不必要的麻烦变的一目了然,但是还是会有不足之处.跟随着历史的变革,逐渐出现了隶书这种字体.从而到了魏晋时期,楷书这样的新式字体被人们创建出来,并且在视觉上更加简洁明了,赏心悦目.楷书这一字体正式以方块的形式将汉字结构化,从而又出现了结构式.汉字具有的深层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也有着根本的变化,从原来的繁体字逐渐演变为笔画简单的简体字,形成了更加全面的字体结构,从而它的符号性质也得以改变.汉字同时也拥有非常特殊的表达方式.它的组成方式和“六书”是紧密相连的,所谓“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其中最主要的形象特征就是象形.象形是通过临摹大自然里的事物,再通过一些概括的手法将之提取而来的,汉字的魅力就体现在可以运用简洁的笔画来展现它的艺术特征,同时也可以从书写方法上来表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

汉字成为标志的演变过程标志作为物体自身的代表符号.它把这种简单、易懂被人们记忆的事物形象、符号文字、和图案图画演变成直接的语言特征,不仅可以表达、替换也能表述其意义、表达感情和命令等等一系列的动作.在设计者平时的生活中这些标志都是拥有自身的价值的,例如商场这些公共场合的标志、道路警示标志、还有大多的商品标志等等.标志本身可以从不一样的角度来表达人们之间的交流还有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提高了我国文化、经济、政治的高速进展,保护了大家的利益.最初的标志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图腾文案,在古埃及时期就发现了一些象形文字的图案和标志.在古希腊前期,人们早已开始运用标志,同时在古罗马和庞贝、巴勒斯坦这些古国的建筑里设计者可以找寻到一些标志,它们是专有的.设计者会发现在南京的明城墙上每一块的城砖上都会有建造者的姓名和住址,虽然这些不是特有的,但是同样具有一定标志性.在我国古代,人们早已有了自己的专有标志,与其他人进行着区分.造纸在不同时期也有其不同的标志,比如唐代在纸上就出现了纹路,在宋代商品标志也得以运用,他们更将汉字作为标志也是常见的显现,例如各个商铺前直接以一个字作为商标.标志与汉字的共通之处标志在日常生活中是极为常见的,设计者可以将一些具有意义的图案与文字相结合,运用这样一目了然的表现形式来向人们传达其自身的意思.在设计标志的时候设计者要注意四个方面,它的认知性、象征性、审美性、符号性.从这四个方面设计者可以了解到,人们可以把汉字与标志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进行变化,使之具有一定的性质.可以举例说明,例如“和”其本意是谐调和睦,加以引申后的意义是平稳、协调、和解等,如果设计者想表达这样的意思或者含义的时候,“和”字就可以作为一个设计元素穿插在设计内容当中.汉字中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独特的汉字,这个和标志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而字母却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因此,与字母之间的组合相比较文字标志存在着自身具备的特色.

甲骨文字甲骨文是我国的古代文字,也是作为一种标志的存在.可以说标志就是要让表达出的信息与设计者理解的内容相符合.甲骨文作为这种图文标志这点上是符合标准的.例如“旧”这个字体,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画一个圆圈,然后在其中画一个点,然后这就是图画.这样的字体存在不仅可以让设计者中国人民所理解,同时其他国家的人们也可以理解,正是因为这种图画形式的存在,他们是不受国家限制的.象形文字就是把主观和客观的认识相结合,这种文字的滋生就是一种全面的标志设计.甲骨文这种标志可以说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一方面,甲骨文在历史方面源远流长,形象美.第二方面,在其它国家,他们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甲骨文是具有一定的神秘之处的,同时甲骨文是一种极具特色的象形文字,不仅拥有汉字的美感,同时也具有自身的一种神秘,从而形成一定的艺术气息,更为突出的是它具有中国特色,要想让世界了解中国,它将是一重要信息.设计者可以在许多博物馆、展览馆、高等学院都能够看到甲骨文作为设计理念被融入到标志设计中去,甲骨文是极具特色的一种符号文字,它在表达事物的层次上,拥有丰富的文化意义.

汉字书法中华民族的书法文化已有几千年历史.同时也具有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的是千姿百态的笔画和写意的形象,同时它变化多端的造型特点为书法的创作打下了基础.在书法的表现手法里面设计者可以分为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在许多的标志设计里都会运用书法的各种字体.不同的字体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草书乱中有序、方正丰富,楷书横平竖直,隶书蚕头雁尾,篆书均匀齐整,行书浓淡相融,疏密得体.书法里不仅包含各种字体同时也有篆刻、篆印.坚固具有柔韧的`笔画线条表达了坦率的品行.细挺者如钢针尖锐遒劲;粗拙者尽显风蚀之含蓄隽永.吴昌硕师《石鼓文》,打破常规的将行草与篆体结合“既雕既琢,复归古朴”,“既能险绝,复归平止”,使之与设计者的标志设计有殊途同归的意义.这些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渊博的意义为标志设计提供了大量资源.同时设计者的标志设计可以围绕着设计内容或者设计内涵进行联想,选择一些可以表达其内涵的手法,例如在广州亚运会的会徽,将广州两个字运用了草书的形式组成,正因为这种字体特有的笔画特色,赋予了广州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城市精神、人文精神和亚运精神.从而展现草书的灵动洒脱的艺术特点.同时也让设计者的标志显得舒畅、自在、活跃、展现出了现代的律动.因此这个作品成为了书法融入到标志设计里的代表作品.

美术字在美术字体中运用最多的就是黑体、宋体、楷体等这些美术字.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的演变出了丰富多彩的字体样式,传统的字体已经供不应求了,所以以传统字体为模本而演变而来的美术字体也慢慢的成为了当下标志设计的运用对象.同时这种美术字体在整体上没有被传统字体的笔画所局限住,则是运用了象形等特点,把文字的形体结构更改为了图画符号来表达其意义,展现了主旨,将字体重新打乱,然后大胆的创作,使文字自身的精神意境得到更大的传播.同时也为了体现出字体的形态美和律动美,设计者主要通过文字的字体结构和书写笔画来表达,不仅要有笔法美、构造美,还要有境界美,能够为汉字标志设计带来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提供前提与方法.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运用了字体与图形的结合,也是标志设计里的代表作.在这个标志中,设计师利用了中国古代的货币形状将“中”字与之结合,在表达银行的功能的同时,也能够直观的表现出中国银行字面上的含义,在造型上简洁明了,内容上寓意深刻,具有较高的功效价值.在对中国的包装协会的标志进行研究,它在突出包装技术特点和表现“中国”这个意义的时候,设计师们不仅对“包”这个字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在笔画的外部形态上做了大量的改变,在保留原字体的基础面貌之外,也遗留了小部分的辨识度,使其的基本形态类似于一个包裹器皿,展现出了具有特色的时代背景.通过对这个设计的展现,可以看出设计师的文字功底和涵养,所以这个标志在当下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汉字的构图手法汉字构图就是运用汉字本身的外形特征,通过一些夸大处理的艺术手法,灵巧的创造出能够表达事物本身意义的标志图形.这里可以举例说明,例如永久牌的自行车,它的标志就是用永久两个字,在设计上把两个字运用抽象的形式表现出了自行车的样貌,外观细致精美,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要求.中国的铁路标志是由工人二字创造出来的,在整个外形上它就像一个行驶的工字列车头,构思新颖,成为我国标志设计的代表作品,同时也具有时代的意义.也可以用过这样的设计理念将其融入到平日的教学实例中去:例如参与中国白金标志设计大赛中去,其主题为“敦品”,“敦品”作为民族品牌,整个大赛要求设计者能够利用汉字文化做出一系列的规划.规划1:设计者可以将这两个字想象成为立方体进行改变,方形的图案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将这两个字与之共享,能够凸显品牌的民族形象.规划2:利用风筝这种造型将“敦品”这两个字融入其中,使之变形,从而体现品牌形象特征.通过以上案例的表述都能够体现出设计者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特色之处.汉字形体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主要是通过保留汉字形体的前提下,运用一些艺术手法对其进行改变,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种方面:(1)运用传统的汉字形体.中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在整个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历经了各朝各代,主要有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草书、行书等,每一种书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形态,设计者可以结合每种字体的含义和历史意义进行思考,从而将这些字体运用到整个标志设计中去.(2)篆刻方法的运用.“篆刻”这种艺术表达形式作为我国特有的,主要可以分化为阴刻、阳刻两种形式,这种雕刻的形式不同于国外的雕刻,不论是阴刻还是阳刻,其展现出来的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成型的篆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构图和结构方式,篆刻本身也属于一种标志,因此也可以运用到标志设计中去,北京奥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运用汉字的偏旁、笔画进行创作中国的汉字主要是由偏旁和笔画组成,但是由于受到其数量的限制,所以在汉字里经常会发现相同笔画或偏旁的字.设计者在进行标志设计时,要想运用汉字来表达出一种特有的意义,可以将汉字的笔画偏旁共同使用,形成一种新的组合.例如在设计带有水含义的字时,如波、涛等,可以将部首“氵”用波纹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表达带有水的含义,诸如此类的汉字不在少数,都可以按照偏旁部首等进行在创作,从而加深其设计的含义.添加纹案在文字的外部在文字的外部添加一些纹案是为了凸显标志的本身,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显而易见的.这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也是极为常见的.例如北京王府饭店的标志设计,其中纹饰的加入是为了加深其标志的内涵,从而彰显公司企业的文化深度.所以,上面所出现的各种表现形式都是可以互相利用的,随意发挥.在设计标志的时候在主要图形出来后,还可以在其周围加入一些拼音或者英文进行装饰,由于每个字母的形态不同,也可以将不同的纹案对其进行装饰,还能将笔画偏旁共同使用.

5结语。

汉字将成为设计者当代标志设计的重要元素.运用其自身意境与当代文化相结合,融入不同的形式,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文化底蕴,展现了中华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依靠民族文化来提炼更多的创作空间,迎接世界的挑战.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已经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在汉字标志设计里设计者也将把这一理念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4〕薛文峰.多样与统一的多形态标志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02):9-12.

〔5〕刘菲菲.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艺术表现[j].戏剧之家,2016(01):150.

标志论文格式【第三篇】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写作不仅是一项复杂的心理语言任务,也是英语诸多知识点的综合运用。随着社会语言学研究高潮的到来和人们对语篇分析兴趣的日趋浓厚,人们更为关注作文中超民句(supra-sentential)方而的问题。教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在写作中感到困难的不仅是语法、词汇和修辞方法的差异,还有一些其他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外语功力不足。

一、学生外语功力不足的原因。

以英语作为外语的一些学生在修完了学校英语课程后,可能对英语句子结构并不感到有多人困难,但是却可能无法写出一个正确的段落来。这类学生的困难并不仅仅在于对构成英语话语基础原则的无知,而在于下列两个方而的贫乏:一是写作各类民句的能力。_是恰当使用衔接手段和衔接词语的语义知识,尤其缺乏用于构成句子与句子之间联系的衔接手段知识。

1.民句问题。

假如我们检查一下儿本中级efl(英语作为外语)的教科书,也许会发现,用于讲解和操练的句子一般有两个并列简单句或有一个主句和一个从句构成的复杂句。虽然这类句子是必要的和十分有用的,但是它们无法传达正在成熟的学生们想要表达的颇为复杂的思想,而且事实上他们已用母语表达了十分复杂的思想。现在所需要的是由众多各类独立句和从句组成的句子,组织这类句子是学生们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本族语和日的语民句结构的差异常常使学生感到颇为困难。

2.衔接手段问题。

与语言功力不足的另一个原因有关的是衔接手段。

英语中使用众多的衔接手段,除了用衔接手段将段落连接起来外,还有人量用于民句和句子内部的衔接。这些衔接手段可以是并列连接词,诸如,md,but等;从属连接词、副词、形容词和代词等,例如:that,because,when,which,who等;副词,例如:similarly,certainly等;词组,例如:asamatteroffact,inconclusion等。这些衔接手段包含了非常)’一泛的意义:对比、比较、强调、让步、举例、原因、结论、结果等。

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一般在惯用法和语言运用方而的训练达不到精通娴熟的地步,而学生的本族语水平已达到可以运用众多的手段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3.修辞方而的差异。

第二个主要原因与学生本族语和英语之间的修辞方法的差异有关。除了上述并列句或从句以及衔接手段的使用不同外,更重要的差别也许是与段落基本概念、段落构成的方式和组织整个话语和展开主题思想的差异有关,然而,英语的段落是文章写作的主要单位。而本族语言可能具有不同的话语单位概念。

英语段落中主题的展开是亚里士多德的线条式的,(aristotelian一一linear),主题句通常在句首,采用诸多不同的方法扩展主要观点:列举、定义、比较、原因与效果等。

为了达到连贯和统一的日的,舍弃不相干的材料,禁用任何离题的话语。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发展主要观点―也就是说,不要遗漏任何重要论据材料。如同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其他语言不使用这一展开主题的相同方法。

许多教师将英语和他们的本族语言进行了对比修辞研究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修辞差异不仅存在,而且对以英语作为外语的学生的英语写作产生迁移性的消极影响。

二、矫治方法。

教师们可以采用一些什么样的实际方法来矫治这种情况昵?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笔者建议将其分为两个部分。

1.预备写作阶段。

(1)经常用阅读材料有系统地介绍一些英语的主要修辞特点。这些修辞特点不应只局限于粘合手段的应用,还应包括段落整体结构的布局和展开主题思想的各种方法。

(2)勤做笔头练习,要求学生应用适当的衔接手段把句子连接起来。这种练习不一定只限于两个句子,可以扩展至两个句子以上,以操练学生并列句和从句的使用技巧。

(3)在这一阶段,标点练习也是至关重要的。标点符号应该有系统地进行介绍,讲解其功能并进行人量练习,这种练习可以有数种类型。

(4)将打乱的句子重新组合成适当的段落。这个练习可以先从记叙文和描述文着手,以后再用于说明文。毋庸置疑,这些练习和语言应该控制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2.正确写作阶段。

(1)典型段落。阅读和分析在主题句子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一种展开主题思想的修辞手段。这里推荐儿种技巧。

a.辨别或写出主题句和支撑句(supportingsentences)。

b.辨认和写出衔接或转折手段以及每一个手段的功育旨。

c.辨认和写出标点符号。

d.填补遗漏的句子部分,尤其是遗漏的从句部分。

e.辨认和写出文章的开首句子的类型和段落中的句子结构。

f.写新段落时,主题句要上下遥相呼应。

g.最后,新段落应基于新的主题,同时应尽可能采用同一的展开手段。

h.这种训练应持续进行,直至把展开段落的全部修辞手段学完。

(2)讲解修辞技巧和展开段落的其他典型手段。根据英语修辞规则,这一入门阶段应把重点放在掌握写作段落上。通过上述预备写作阶段的练习,使用衔接手段,把各利‘常见错误减少到最小限度或完全消除。

(3)帮助学生摈弃在其母语写作过程中养成的习惯。

这一步骤应在学生进入写作篇章训练之前就采用。

(4)将一主题扩展为数个段落的过程应该是缓慢的和有系统的。这一问题民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那种认为能够正确写作段落,同样能够写作更民的篇章是错误的。除掌握上述提及的训练技巧外,还可以尝试以下其他技巧,例如:。

a、可以用典型的三个段落的文章来帮助学生辨认整篇文章的结构,区别段落之间的转折手段和照应手段,理解每一段落的功能,掌握文章的各种句法和词法手段以及其他一切手段。

b、在这一阶段,列提纲写作的技巧应该成为训练的主线。先让学生就阅读过的或讨论过的文章列出提纲来,然后让他们填补教师列出的提纲中所遗漏的部分。最后,要求就布置的短文写作列出提纲。

c、达到较高水平后,进一步培养学生辨别风格之间的差异。应该看到,语体层次(levelsofformality)、说话的方式和词语的选用等文化差异是相当人的。

参考文献。

[1]蔡基刚,英汉写作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人学出版社2001,[2]胡壮麟,语篇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4.

[3]胡美珠,如何评阅学生作文[j],中国英语教学2002,(1.

标志论文格式【第四篇】

在近年大规模扩招的压力下,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培养面临着临床技能、科研能力的双重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合理规划培养方案,使得临床技能提升与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共发展是每一位研究生导师面临的考验,我们结合近几年带教研究生及研究生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总结,探讨临床技能与科研创新双进步的可能方法。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成为临床、科研的主力军,是医学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培养和教育的质量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尤其是临床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处于科研、临床技能学习的双重压力之下。

本文仅对临床专业型研究生临床阶段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及临床技能培训等浅谈几点看法。

1.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培养存在的主要矛盾。

专业学科深度与广度与基本技能之间的矛盾。

我校就读的临床型研究生多数来自于大学本科毕业生,也有少数有较短的工作经历。

由于考研的压力,许多学生大学实习期间忽视了基本技能的学习,导致研究生阶段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基本技能培训。

此外,目前普遍存在临床研究生医学基础知识的广度与专科知识的深度不够的问题;同时,由于现代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专业技术和操作分工更为明确,加上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范围,专长趋于窄而精,无疑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带来新的问题[1]。

科研创新能力与临床技能培养的矛盾。

临床医学研究生是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对他们而言,科研训练和实验室经历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

但我们的临床专业研究生,目前的培养计划主要用于相关专业科室轮转,根本没有安排实验室学习时间;如果安排实验室工作,就必须缩减在本专业科室学习时间,这对于原本就专业知识欠缺的学生也是很不利的,可能影响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分配。

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目前许多临床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尚显不足,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更加困难。

因而,如何能在这么短的学习期间,即学习临床本专业知识、相关临床理论,又增加深度、培养创新能力,成为摆在导师及医学院校面前的难题。

2.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培养质量的思考。

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文献的阅读。

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关键。

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在于是否具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否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导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定所要阅读的参考书、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杂志期刊,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定期组织学生共同交流。

改变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式的输入的教学模式[2],“让学生自己讲”是很好的激励措施。

要求研究生学会查阅国内外文献,并随时关注国内外同类课题的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为第二步的选题做充足的准备。

加强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和能力必须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实践活动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创新能力是思维与实践结合的产物,只有实践才能检验和发展人们的创新能力。

科研实践不能随意杜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踏踏实实的进行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的训练。

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科研活动的全过程。

选题是科研工作的核心,正确的选题、严密的设计是科研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要求研究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发展方向和存在问题,所选课题的方向和意义,使选题既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又有较强的实用性。

研究生通过基础理论学习及大量的文献及参考书的阅读对本专业的现状及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进入临床阶段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学生个体特点,采用以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教育方法,使学生可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3]。

导师则在自身研究方向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设计空间,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发挥更大的创新能力[4]。

要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学习,研究课题的目的不只为了写毕业论文,而是去探索、发现及创新的过程。

课题的.设计一定要重视细节,要精确合理,病例数目一定要充分,研究方法要具有可行性,要仔细推敲和研究,不要在课题设计上就存在致命的缺陷。

培养严谨的科研作风。

研究生必须具备严谨的科研作风。

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实验数据不能修改,更不能编造。

要锻炼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技能的培养。

三基能力的训练。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因为专业方向较为明确,这就要求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

但由于每个分科都有它专业的特殊性,导师在研究生第一年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时给研究生选择选修课就要选择一些与临床医疗密切相关的医疗技术课程。

要重视研究生的临床三基学习。

临床思维的学习和建立。

临床思维能力包括临床观察、判断、分析、综合和预测能力。

这种能力往往通过分析病例、解决具体问题表现出来,是在临床工作中逐渐建立并得到强化的。

在培养过程中,导师要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临床工作能力等提出具体的要求。

严格规范基本技能、基本操作的训练,杜绝不规范医疗操作;从患者接诊、检查到治疗,全套正规程序严格要求。

跟随上级医师查房、定期的教学查房都是提高临床技能的重要环节。

查房时,研究生汇报病史的过程就是检验其临床思维的过程。

定期进行典型病例、疑难病例的讨论,讨论时要要求学生准备,并发言。

跟随导师上专家门诊,也是临床学习积累的重要环节。

按我院研究生管理规定,临床学习期间,研究生有10个月的相关科室的轮训,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医学专业临床课程教研室标准化2。

摘要:探讨临床医学课程的特点,分析教研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标准化教研室建设的内涵和目标,提出教学医院标准化教研室建设的措施和经验,使临床医学课程教研室工作有章可循,促进教学建设、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临床课程;教研室;标准化。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1]。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内部实行的是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教研室是处于基层的教学管理组织。

高等教育学指出,教研室是按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学、科研和师资培养诸方面工作;它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教学工作、教学法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师资培养、进修教师和研究生培养、学生自学指导、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验室与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等等。

因此,教研室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执行者,也是学科课程的载体,在教学运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研室建设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能否提高。

几年来,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现代高等医学院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许多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系与附属医院、附属教学医院合并成立临床学院,承担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由此,教研室的组织、管理形式也发生很大变化,致使高等学校完整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管理出现部分缺失,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结合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在教学建设中实施标准化教研室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临床医学课程的特点。

临床课程涵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大部分,这个阶段要求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转化为临床综合技能。

通过理论授课、实验课、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四种方式实施。

教学周期从大三到大五,跨度长,内容多,课程间内容相互关联,授课进度相互衔接要求高,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着更高的要求。

完善评价考核方法,建立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全过程评定体系;加强医教结合,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严格临床实习过程管理,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2]。

这对教研室、教师、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实施这样的要求又存在一些困难,从教师工作性质上,他们既是医生又是教师,同时肩负医、教、研三重工作任务,且医疗工作任务繁重,科研工作与个人发展密切相关,教师的教学精力受到很大影响。

从学生学习方面来讲,学习的是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诊治绝对不允许出现差错、事故,学生面对各不相同的患者个体,千变万化的病情,既需要掌握医学知识,又需要运用医学伦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学习中还要严格执行卫生法规、医疗制度,防范医疗纠纷,较其他类别课程学习难度加大。

如果在制度和工作安排上没有科学的设置,必然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实现,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二、临床医学课程教研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医学院校将临床医学系和附属教学医院合并成立临床学院,进而教研室和医院专业科室合并。

这在扩大教学资源,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等方面有利于教研室的建设。

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是随着医院现代化发展进程,临床分科越来越多,临床医生专业分工也越来精细,教师和本科全面医学教育及专业课程相对应的离散度越来越大,这导致承担一门临床课程的临床业务科室和专业课教师数量增加,教研室建立在多个临床专业科室的基础上,增加了教研室的管理难度,教研室的职权、工作机制、教学任务统筹都面临新的问题。

教师还存在学校的教学编制和医院的临床编制之分,在人事管理、培养目标、职称晋升、进修学习、绩效管理等方面也有不同。

由此导致现在部分教研室不能全面开展工作,只完成教研室职能中部分任务,致使出现教学的自由化倾向,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这种现象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觉。

重温教研室的性质与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对照教研室性质与任务建立责、权、利明晰的管理体制,成立院(系)教学督导组织,检查指导教研室的工作,统一实行标准化管理,提高工作水平已刻不容缓。

标志论文格式【第五篇】

摘要:随着平面设计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思维与创意方式流入到了设计当中,如何设计出一个好的标志,如何使标志具有非凡的艺术效果错视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现象能够导致视觉影像与客观真实的矛盾,使人的视觉系统产生兴趣点。

一、错视艺术图形的应用概况。

随着平面设计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思维与创意方式流入到了设计当中,如何设计出一个好的标志,如何使标志具有非凡的艺术效果,成为了平面设计专业人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对于标志设计的新思路、新创意、新手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错视艺术原理及艺术领域中视错视现象的分析,重点针对标志设计中的视错视图形作以论述阐述,使人们对错视艺术及错视艺术图形问题有一个更为系统与深刻的认识。本文旨在通过探索这种特殊的图形形式来丰富标志设计的视觉语言,同时,对于视错视的合理利用必然给予标志设计诸多灵感和启发。

纵观国内外的标志设计,没有那个国家与地区的设计是停滞不前的,所有的创意思想都在变化与创新,所以新的事物与思想总是会被人们探究的,也是人们所向往的。国内的标志设计过于格式化,流行的风格太过于统一化,一种流行元素会在整个标志设计中占有较大的比率时间,更新创意风格的速度较慢,很少从意向上来设计标识的内涵意义。

(一)什么是错视。

错视是一种令人们感兴趣的视觉现象,因为错视不仅能够引起人们心理上的不安,也能给人们带来惊喜和快乐。

人们的眼睛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是眼睛和大脑共同劳动的结果。人们的眼睛和照相机的构造非常的相似,但是,照相机仅仅是对物体直接的物理反应,而人眼的功能却不仅如此,还要将其所摄取的影响作为情报以某种信号的方式转送到大脑。根据最近生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眼睛所摄取的情报在转送到大脑途中,会因为情报信号的复杂程度而多少有所损耗和取舍,更重要的是情报转送到大脑之后是怎样进行处理的,至今仍有许多神秘的面纱没有揭开。错视,不仅仅是生理学者和心理学者研究的对象,对于艺术家和设计师来说错视是不容忽视的视觉现象。

(二)什么是错视艺术图形。

看上去能使人的眼睛产生错视效果的图形都可归纳为错视艺术图形。

错视的种类有许多,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自然界的错视、归纳的错视、双重个错视、反转的错视、限于平面可能的错视、回转的错视、透明的错视、深度空间的错视、间隔的错视、其他的错视等。

错视艺术与错视图形有许多许多,能用到标志设计当中的错视艺术大致有这几种:

1.归纳的错视。

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任何物质都能均等地按照统一的方向接收自然的光照,但是其反射的方向却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行光照的方向以及光的接收量等的研究,其结果能成为我们了解物体形态特征的重要手段。在声音的场合下,即使是单独地使用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比如,某种声音能使我们产生恐怖的心理作用,但是,在视觉的刺激的情况下,单纯的使用往往是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的。在感知物体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刺激必须建立在综合视觉作用的基础之上才能产生作用。所以,视觉同其他感觉相比较,同周围物体的关系便显得更加重要。平时,我们只要随意的看一下自己周围的环境,就会察觉所见物体在形态、尺寸、方向、明暗等方面所具有的差异,或者是说,人类自身对应如眼帘的物象,有从视觉要素的角度去追求表现形式的强烈倾向。

2.双重的错视。

距离不同产生的错视在感知形态的时候如果视觉条件不好,就会产生用尽可能少的要素去构成形象的简洁化倾向,这就是在上面提到的人们在感知物体的时候,物的全体形象比局部更容易收到注视。在昏暗的地方,长时间经过的场合下,对象在运动的时候,从远处去注视时,视觉条件比较恶劣的场合确实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原因,在这里,我们以排除距离意外而所有条件都具备的条件为前提去论述其视觉的特征,这些现象,都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在绘画展览一起其他何种展览的视觉环境中也都含有这些因素。在特殊的情况下,即使是在十分恶劣的视觉环境中,仅仅改变其观看的距离,即使是同一个形态也能够产生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像这样的造型形式,可以追溯到古代10世纪前后以及印刷技术还没有晋级的时代,那时候的书籍全靠手工书写,所以数量非常有限,书籍在当时属于贵重物品,因而,让书籍更加漂亮,对所有的拉丁文字都进行了特别的设计。另外,又与书籍没有普及,文盲比较多,为了让文字具有亲密感而且容易记忆,能够引起人们月读兴趣的设计是必要的所以许多文字造型采用了双重错视的视觉设计手法。

3.反转的错视。

图形也背景能够相互反转的图像,是由两者之间的线决定的。一般情况下难以辨认的线,通过人们的视觉而能够明了地揭示其变化以及所构成的形象,这是因为一根线具有为两个图形同时服务的功能。在三维世界里,决定图形和背景关系的一般来说是有多种多样因素的,而这在平面上反转的知觉世界里几乎是不存在的,平面上制约判断的因素比较单一,就比较容易产生的错视的现象,这是因为,在平面上用轮廓线表示图形使之容易符号化。

4.限于平面可能的错视。

一般来说世界上有两种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第一,在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事,如,一个人横渡日本语澳大利亚之间的太平洋;第二,在理论上不可能实现的事,比如与2加3等于7相似的事。

5.回转的错视。

回转的错视,主要是指物象随着自身上下回转、倾斜而引起人们视觉认知上发生困难、产生错视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有些东西,即使是司空见惯的,如果将其倒起来观看,仍能够产生完全意想不到的视觉结果。印刷字体将其上下到过来看还能够勉强辨认,而在手写体的情况下一般是很难辨认的。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在平面艺术艺术领域,错视的技法既是一种比较普通的艺术造型表现技法,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只是由于我们对错视的艺术造型技法了解的不多,或者说对其他正了解的不够深切,因而对错视得艺术难免经常有视而不见的情景,当然就更谈不上对其特殊的功能性给与足够的重视,到了20世纪以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人们才对错视的造型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对其语言表述的特殊功能能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对错视艺术的研究也从一个比较涣散的状态,逐步形成了一个既有特色的又有学术价值的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现代艺术家们也充分认识到错视艺术独特的表现能力,积极地将错视的加法应用到了现代艺术表现创作当中。

48 1602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