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6篇
扎根基层,倾听民声,推动发展,关心群众,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展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篇1
自2020年3月担任_镇_村第一书记以来,本人始终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做好角色转变,积极投身到驻村工作中。一年来,通过全面摸排掌握村情民情,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协助指导村集体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扎实有力地推动驻村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经过一年来驻村工作的切身体验,我认为应该从“乐、勤、善、严”四个方面做起,进一步理清思路,把握形势,创新举措,调动大家积极性,加快发展。
乐是一种心态
面对老百姓,始终要有一种乐观的心情去处事。一要乐于走访。对农民要带着感情,多走走才会有一个大家庭的感觉。二要乐于交心。关注不同群众的声音和意见,应该平等地交流,诚心地沟通,只有你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才肯听你的话。要放下架子,平等相待,相互交流。三要乐于服务。要心里装着老百姓,一心为老百姓谋幸福,对村里困难群众,逢年过节,天寒地冻,都要去嘘寒问暖,让老百姓感受党的温暖。四要乐于解忧。人与人之间,邻里之间,总有些矛盾,要善于去化解,使老百姓感受到你是依靠。
勤是一种态度
一要勤于做事。要瞪大眼睛、拉长耳朵、多方收集信息,深入开展入户走访,广听善跑,争取上级的项目及资金支持,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挖掘本地资源,在基础产业、传统农业上面做文章。在打造一村一品的基础上,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谋划2020年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同时推进2020年至2020年三年规划进程,逐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要勤于帮困。对于农村低保、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要真正落实到最困难、最需要的特困群众身上。同时,要把关注关怀倾注到特殊对象身上,对建档立卡户、贫困户、残疾人要真诚关心,关心关注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和需求,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建立台账,及时上报镇扶贫办、县扶贫办、县委组织部和县扶贫包片领导,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和协调处理。
善是一种能力
一要善于思考。对上级、老百姓都要一致,这是处事方法,也是组织原则,也是民本理念的体现。二要善于教化。要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大扫黑除恶力度,加深村民思想道德教化,加强村风民风和移风易俗养成。通过建立健全本村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以十里长街墙体画为宣传抓手,表彰全县移风易俗示范户、廉洁齐家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及好媳妇、好婆婆等本村优秀典型,营造村民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为全村文明治理奠定基础。2020年底,本村成功创建银川市文明村和贺兰县移风易俗示范村。
严是一种境界
对自己要用比普通党员更严格的道德标准和纪律条规来进行约束。一要严于律己。思想要纯洁,做决策办事情,不能流于形式。二要严于公正。要坚决服从管理,坚持民主决策制度,村内事不论大小,都要按“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决策,不搞“一言堂”;坚持党务、村务、政务公开,工作要经得起翻晒,经得起监督。三要严于守信。答应别人办的事,要有叫有应,要维护组织承诺,真承诺,真兑现,样样落实。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篇2
盛夏的xxxx镇xxxx,太阳毒辣无比,村里静悄悄的,只有树上的知了还时不时发出些许响声,“第一书记”xx却并没有像别人一样找个地方避暑,他心里还惦记着村里刚刚修好的水管是否能正常工作,正与村干部一起到村民家中查看供水情况……
原来,前一阵子村里的饮用水水泵年久失修,难以为村民们正常供水,对于xxxx的村民而言,人畜的用水问题一时成为了最急迫的事情。xx得知这一状况后,结合自己的职业优势,努力协调各部门,通过xx福利管理处为村里安装了一台水泵,解决了困扰村里的一大难题,村民纷纷称赞他:“多亏了孙书记,给我们修上了水管,在家又能吃上甘甜的自来水了!”这只是xx在xxxx任“第一书记”以来所做的诸多工作中的一项而已。
今年4月初,xx从区xx局来到xxxx担任“第一书记”,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铺下身子,走家串户,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平时做完手头的工作之后,他便走上街头,与群众聊聊家常,了解百姓们关心的各种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xx对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农业开发、农民的.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一说起来可谓是如数家珍,为“第一书记”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xxxx大多数村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生活并不富裕。xx来到这里之后,首先便对生活有困难的特困家庭和低保户展开帮扶活动,为他们发放了救助金和面粉、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缓解了这些家庭的生活困境。此外,村里还有几户患病的村民,xx便为他们跑了村上跑镇上,最终为几户患病村民争取到了大病救助金,解决了这些家庭面临的难题。
建设新农村,任重而道远。xx深知自己的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他时时刻刻都在考虑今后该怎么为村民办实事。眼下,他正计划着帮助村里再修一条路,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让村民们感受到交通方便带来的实惠,使“第一书记”这个职务变成群众与党之间真情的纽带。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篇3
xxxx是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副主任科员,今年5月份,他被委派到xx区抱古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他把扶贫扛在肩,致富抓在手,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举措,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xxxx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扶贫,走村入户,推动各项扶贫措施落实到村组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话生产,了解村情民意,和村民同吃同住,将驻村帮扶当做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务,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逐户制定帮扶计划。他跑遍了抱古村11个自然村,走访580多户,切实感受到贫困群众的“难”,找出了制约该村发展的“症结”。兰玉光是大隆水库移民,大儿子在5岁时患上了软骨病,欠下了一大笔债。在xxxx的帮扶鼓励下,兰玉光大胆地试种了皇帝蕉,年收入突破8000多元。
立足村情,坚定了引进香水莲花种植和建设立番村共享农庄产业项目的决心。20xx年8月,抱古村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组织了首批13户贫困户,成立了抱古村香水莲花专业合作社,首批种植睡莲200亩,探索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抱古“莲花世界”品牌。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脱贫致富铺平了道路。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篇4
xxxx是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副主任,今年5月份,他被委派到xx区xx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到任以来,他严格落实驻村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用心为xx村解难题、办实事,村民们称赞他“踏破鞋底真扶贫,扎实干事谋发展”。
xx村一直戴着软弱涣散党支部的“帽子”,xx就任后,坚持把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作为首要任务,带头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把2名公道正派、想干事、群众信任的村干部吸纳为村委会成员,短短半年时间,整个xx村党支部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此后,xx便全身心投入到xx村脱贫攻坚工作中,磨破鞋底,白天奔走xx村各个角落,晚上挨家挨户开展调研工作,在找准了制约贫困户脱贫的关键因素和要害问题后,先后帮助xx村董静雄、董开生等4户贫困户引入了光伏产业,帮助李森盛、周琦、胡春妹等48名贫困人员和边缘户解决了公益性岗位就业问题。xx一次又一次为xx村争取到了建设“福利”,如巩卫经费12万元,垃圾清运环卫车15辆,治安维稳巡逻车1辆。联结福返热带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xx龙源泽水产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办起了合作社,彻底改变了xx村长期无集体经济收入的尴尬局面。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篇5
被残疾人称为好帮手、贴心人的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阙柳松同志,1991年至1994年曾兼任第一届县残联理事长,1998年5月,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到残联任理事长。到残联后,他所面对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但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功夫不负有心人,阙柳松同志带领全县残疾人工作者实施的松阳县残疾人扶贫攻坚工程得到了组织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01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国家部委评为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6年来,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怀着对残疾人,特别是被贫穷的锁链羁绊着的那些贫穷残疾人的一片诚心、爱心和热心,竭尽工作,默默奉献,连续几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
他,是一位古道热肠和充满事业激情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到残联后,阙柳松同志是怀着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投入到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中去的。带着这种感情,使他产生了为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奔走呼号的源源动力。刚巧在1997年县残联开展了一次全县贫困残疾人调查工作。当时,松阳县乡镇的贫困人口多,家境贫寒的残疾人也多。据调查统计,全县有贫困残疾人2950名,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6%。面对众多贫困的残疾人,特别是在下基层时听到那些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残疾人那强烈而悲切的呼声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
由于当时县残联是个不起眼的小单位,资金相当缺乏,扶贫资金就更不用说了。面对如此困境,他深知残联一个单位的力量是渺小的,恰似一滴水珠,沧海一粟,只有数不尽的水珠汇入扶贫攻坚计划的大海,才会产生翻江倒海的力量。于是,他把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作为实施该计划的突破口来抓,运用电台、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宣传实施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为了筹措残疾人扶贫基金,他多次跑县委县政府找领导。他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1998年8月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发文件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开展了向残疾人扶贫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资,献一份爱心活动。他的真诚,他的耐心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感动和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节省下自己的一天工资将爱心献贫困残疾人的热情,加入扶残助残的行列。这次捐款,为扶持残疾人打下了基矗同时,发动机关部门和企业单位与中小学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结成长期帮扶助学对子,这些学生每学年人均能得到600元的捐助资金,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大东坝镇二滩坝村一位近不惑之年的盲人梅立科,从小双目失明,而妻子是个精神病人,女儿又不是亲生的,家庭经济毫无来源,是乡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1998年10月,阙理事长知道这一情况后,让工作人员找上其家门,并亲自与大东坝镇领导协商,送他去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如今,老梅在残联的帮扶下开了家盲人按摩院,生意日益红火。面对阙理事长的帮助与支持,他感慨地说:阙理事长是我生命中碰到的最重要的人,没有他,我真的以为这个世界永远是黑暗的。
多年来,阙柳松与残疾人广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鱼水关系。他的真情深深触动了松阳的残疾人,他们有话愿跟他讲,有困难愿找他帮忙,都把他当成贴心的娘家人。这种真情,是最撩人心弦的。
他,是一位对工作孜孜不倦和富有奉献精神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阙柳松同志干工作有一股子拼劲,凡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实干家。他常说在其位,谋其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经过他的努力,县政府相继出台了残疾人优惠政策、扶助残疾人若干规定及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形成了县乡两级残疾人服务社的组织网络,以上措施办法的出台,为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矗通过政策扶持,残疾人真正得到了实惠,有1248名贫困残疾人享受减免照顾,残疾人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1998年以来,残联围绕扶贫计划的总体目标,根据松阳县的山区特点,通过万人结对、万人种养、共奔小康及进千村万户、扶贫奔小康等扶贫行动,走出了一条有松阳特色的扶贫之路。期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贫困残疾人的状况,先后开展了三次全县性的贫困残疾人情况调查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阙柳松同志爬山越岭,走进千家万户,有时要走山路30多华里,晚了就在残疾人家中住宿,与残疾人同吃同住,有时一住就是几天几夜不回家。
在扶贫帮困的路子上,阙柳松认为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如果让更多的残疾人学得一技之长,则可以带动一大批人勤劳致富。于是,他想方设法开展送科技下乡扶贫活动,每年免费在乡镇举办3—4期残疾人科技培训班,组织残疾人进行香菇、名茶、干水果、蔬菜类的培育管理,畜禽类的养殖技术以及电器维修、缝纫、理发业和工艺品加工等内容的培训。广大残疾人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脱贫致富路,我县的残疾人开发的种养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走上致富路,先后建立了6个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各乡镇涌现了各行业的致富典型。西屏镇西坌村的残疾人杨裕宗开发的养殖基地,每年养猪出栏商品猪500多头,养鱼60亩,还搞山地开发水果,生态种养,年收入可达3万元,并带动6名贫困残疾人脱贫;三都乡酉田村残疾人叶木生是在县残联扶持其2000元资金开始开发起来的水果基地。在建此基地过程中,阙柳松理事长亲自为他送资金、送化肥、送苗种。通过几年的发展,小额信贷资金累计达万元,并开展了一帮一、众帮一等结对扶助活动,扶持3223名贫困残疾人从事种养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贷款回收率达98%。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篇6
杨xx,男,39岁,20xx年8月被选派到卢氏县狮子坪乡下庄科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来,他坚持真情走访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团结村两委班子,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千方百计发展产业,多措并举强力脱贫,使下庄科村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民生条件明显提高,产业规模明显扩大,脱贫步伐明显加快,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体现,其本人第一书记的形象得到广大认可,赢得普遍赞誉。
凝心聚力巩固堡垒
杨xx20xx年担任下庄科村第一书记之后,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调查了解下庄科村的基本情况,掌握了下庄科的自然、经济等基本情况,找到下庄科成为全乡、全县重点扶贫村的原因所在,除地域偏远、基础薄弱、文化落后、观念陈旧等因素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过差是不容否认的重要原因。
杨xx深知自己入村的使命和责任,能够安下心、扑下身,有过皱眉、有过叹息,但没有报怨,没有泄气。首先与支部书记、支部成员促膝交谈,共商良策。其次组织民主生活会正常化,开展“两学一做、三会一课”活动,使散兵游泳的个体党员聚拢到组织的大家庭之中,抱团取暖,信心倍增。紧接着分任务加压力,共产党员包户扶贫,荣誉感、使命感激发了热情。
“四议两公开”制度的执行,进一步推动党支部的建设。改变了过去的“只会不议”的不良会风,为民而议,为议而会。党支部的提议要求支部书记放下“土皇帝”的架子,做出为民谋事的样子;党员大会审议,帮助每个党员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振了精神,提升了责任;两委商议促进了团结,形成了合力;村民决议确保了方向形成了动力。决议公开和结果公开,更加彰显了党组织的坦荡胸怀,密切了党群关系,不少年轻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组织的新鲜血液、村两委的后备梯队,呈现出后浪推前浪的可喜局面。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软弱涣散的党支部,真正变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
攻坚克难摆脱贫困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稳定民心,增强信心的工作,杨xx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下庄科要项目跑资金,先后修通了4条到自然村的公路,总里程公里,入户路的硬化结束了下雨水泥路,天晴杨灰路的历史。26万元的文化广场及配套器材,丰富了下庄科的精神文化生活。120万元资金帮助40户居民改造了房屋,向美丽乡村跨进了一步,使下庄科成为卢氏旅游廊道上的一颗明珠。80万农网改造项目,彻底解决了生产动力难题。72万元建设了红庙湾、草沟口、寺而沟三个通讯基站,消灭了信号盲区,沟通了与外界的联系,捕获信息更为便捷。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第一书记担负的重要任务,杨xx耗费了心血,想尽了办法,找准了路子,做出了成绩。在澄清家底,确定对象之后,关键是上项目、上产业。没有产业来支撑,攻坚脱贫嘴上功。杨xx一边宣传护林政策法规,一边联系外购原料,帮助群众稳定发展传统产业代料香菇。在争取县林业局提供万株连翘苗,万株核桃苗发展林果产业外,自筹资金2万元,为贫困户购买4000株大樱桃苗、2000株猕猴桃苗,建起了特色水果基地。为了壮大产业规模,提高管理水平,杨xx与村两委一班人马组织成立了农民合作社,54个贫困户养殖优质黑猪270头,单项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落户安装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将给村集体带来xx万元的可观收入。
民生基础的改善,扶贫产业的发展,帮助下庄科20户88人实现了脱贫目标,同时为持续发展,奔赴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村串户温暖民心
驻村工作像回家,走罢东家串西家。杨xx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农民的感情之缘可想而知,加上随和爱动的性格,走村串户成了工作常态和必修课程。
刚到下庄科村的时候,一切都很陌生。杨xx就抓紧时间到村各户了解情况,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沉到底,接地气的方法,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爱戴,也给他的工作打开了方便之门。
党建工作要求每一个党员都要聚集在支部中,党旗下,长期弱化放任的生活方式,相当一部分党员的模范意识、纪律意识、组织观念日渐淡化,对党建活动冷漠。杨xx就登门拜访,逐一交谈,回忆历史,谈论现在,展望未来。老党员李国泰就是这样重新回到了组织的怀抱,并且成了活动的积极分子。
修路架桥,本是惠民利事,但触及到少数人的利益之时,就产生了矛盾甚至冲突。下庄科村近两年新修的几条公路,都是杨xx苦口婆心,软磨硬缠才得以实施的。
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是精准识贫。而把“精准”这个动听悦耳的词语落实到实处并非易事,从最初不愿当贫困户脸上无光,到后期的不愿退出怕收益受损,从开始不愿上项目怕担风险,到随后膨大规模挤占份额。不管是调查计算的结果,集体研究的决议,还是张榜公示的内容,都是变成杨xx一次次“访问”的谈资,晓情喻理,才可以变成可以总结的成绩。
工作的事认认真真,群众个人的事也尽心竭力,学生上学,看病求医,杨xx有忙必帮。虽然他是“外来户”,“过路客”,却把自己当成下庄科的一员。无论谁家的红白喜事,他都登门帮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九百多天的交流融合,杨xx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遵纪守规塑造形象
杨xx性格开朗,为人随和,看似喜喜哈哈,实则细致入微。虽然是天马行空的“独行侠”,却时刻紧崩着纪律之弦,坚守岗位,严于律己,把组织要求的“五天四夜”工作制度演变成“5+2”,“白+黑”。两年多时间从没有脱岗漏岗受处分,也没有迟到参会挨批评。有时晚上开完会驱车回家,第二天早上又出现在下庄科。群众戏称“夜猫子”,妻子嗔怪“像野人”。
长时间生活在村里,每天和群众打交道,杨xx很注意生活纪律,自带炉灶、生火做饭。不仅做到不吃请、不收礼,不搞特殊,还自掏腰包买礼品,中秋、春节慰问老党员,自己赢得了口碑,维护了党的形象,树起了“第一书记”的大旗。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作为一名第一书记,杨xx只是千千万万个第一书记中其中的一名,但他却用自己的真实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肩上的历史使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应尽职责。
上一篇:网吧安全生产应急预案(21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