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文化体验8篇
【阅览】由阿拉题库网友精心整理编辑的“当地文化体验8篇”优秀范例,以便供您学习参考之用,“轻松办公、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当地文化体验(通用19篇)【第一篇】
妈祖是台湾最多人供奉的神明,早年先民从东南沿海渡海来台将其信仰带来台湾,现在在台湾到处可见妈祖庙(如大甲镇澜宫、北港朝天宫)。此外“王爷”也是重要的信仰之一(见东港东隆宫),不同村庄,不同族群,不同职业都有自己的守护神;而客家人亦有自己的守护神明三山国王以及其“义民信仰”(见新竹新埔);原住民近年多改信,但亦保留了自己传统祭祀方式及祖灵信仰,通常一个汉人村庄是以庙宇为中心,而原住民部落的中心则是教会。
在台湾乡间常会见到一些拜“有应公”的小庙,或者叫万善祠,这就是以前都把战争或械斗中死亡而没有人领回去的尸骨埋在一起祭祀。这些有别于供奉正神、天仙的阳庙,是为“阴庙”,你在台湾各处都可见到这种庙,在这些小庙上面都有红披,写着“有求必应”四个字,所以大部分的人也叫它有应公庙。有应,就是因为有求必应,所以信徒很多。在台湾,尤其是赌徒最喜欢去拜有应公,是有应公庙最主要的信众。到现在,常常开挖建设的时候,时不时有挖到大量尸骨的新闻,大概就是当初械斗时留下的集体冢。想不管它吧,心里又毛毛地怕有什么事,这时候就会建个有应公庙来供奉这些无名的好兄弟。
宗教信仰。
台湾人的宗教信仰佛教、道教等中国传统宗教在台湾极为盛行且长期发展,西方常见的基督新教、天主教与伊斯兰教等宗教也拥有不少信众。
台湾近八成的民众拥有宗教信仰,逾五成民众经常参加各类型的宗教仪式与庆典。佛教、道教相互影响融合已不易区分。道教徒中混杂台湾民间信仰者应占大多数,妈祖、关圣帝君、保生大帝是台湾民间信仰的主要神祇。
儒家思想所规范的礼仪与哲学观被中国人视为组成家国与人际伦理的基础观念。儒家思想对台湾影响深远,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规范着台湾人的思想和言行。
当地文化体验(通用19篇)【第二篇】
河西走廊遥遥千余里,风沙大,植被稀少。绝大部分城乡散落在走廊之中和四山脚下,一部分农牧民居于深山老林中。他们的居住信仰集中反映在水崇拜、日崇拜、风崇拜和动物崇拜。民居建筑,讲究水源旺盛、阳光充足、避风性强。日常生活中,多有祭山、祭水、祭风、祭日的风俗。
陇东的庆阳地区,属高原平塬型地方,土地肥沃。这里的民居特别讲究与理想人格的同构,房屋规格、方位、朝向与家庭伦理密切相配,崇尚质朴风格与做人标准的内在联系。村落信仰、民居信仰与民俗活动化整为一,多神崇拜在民居中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平凉,地理地形呈多元化形态,民居状态也较为复杂。在房址选择、院落布局、房屋建造上,文化神秘主义始终左右着人们的行为,院神、洞神、水神等等,无不参与其间。
在天水地区,民居经历了从穴居到青堂瓦房,在环境选择上注重地质条件和水源;在方位上注重朝阳;在布局上注重条理;在建材上注重牢固。居落营建中,强调天、地、人“三才”对应,阴阳、五行和谐统一,特别注重龙脉、生气,达到“开天地准”、“与天地准”、“开天明道”的基本原则。
岁时习俗。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武威习俗是日五更煮五色豆粥,全家食用腊八粥。腊八日夜晚,也有垒火堆放麦草火的习俗。
除夕。
俗称“年关”,腊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是日午后,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整理室内外环境,接着贴春联、门神、半帘子,挂黄钱,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旧。晚上,家家吃青粉烩菜,叫“装仓”,表示全家团聚,人寿年丰。全家老幼饱食后,还要剩厂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余”。是夜,全家人彻底不眠,叫“熬年”或“守岁”。小辈给长辈磕头辞岁,长辈要给小辈发“福钱”,也叫“压岁钱”。
春节。
俗称过年。正月初一凌晨,合家老幼均着新装,齐集堂屋前,设供上香,燃放爆竹,接迎神灵,祭奠祖先,行“迎神纳福”之礼。接着小辈给长辈拜年。之后,全家吃团圆饭(水饺),新的一年开始。
武威乡间习俗,大年初一不去别人家拜年,只是在清晨,携带酒看、香火、馍馍等祭品,赶着牲畜,按“皇历”特定时辰和方向,到村外几十米处,摆上祭品,燃着香火,并烧一堆柴禾,牵着牲畜,绕火堆转一圈。并由长者念诵祝词(祈祷神灵保佑人畜兴旺之类祝语),名曰“出行”。回家时,再将慎馍馍揣在怀中,此意是“空怀出门,满怀进门”,取其吉利之意。现在这一习俗在少数地方还保留着。
正月初二开始,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相互走访拜年。武威习俗,大年初二要先去舅舅、岳父家拜年。初五日焚烧黄钱,送神,表示年已过完。
上元节。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亦称元宵节(又称灯会)。据乾隆十四牛张绍美编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县志》载:“元宵,四市竖坊,悬灯,杂扮花鼓.高跷.演百戏。”旧时,金塔寺等地有黄河灯会,情景亦十分壮观。建国后,历年元宵节的灯会胜似往昔。节日之前,企事业职工,纷纷结扎彩门,悬挂花灯。有花卉灯、动物灯、八仙过海灯、西游记故事灯,争奇斗艳,气象万千。有爱好者在灯内装置微型电动机,胜似走马灯。最引人注目的是腾云驾雾的金龙灯,足有lo多米长。是夜,城内和城郊居民,蜂拥而至,万头攒动,人流如潮。武威习俗,观灯时必从龙灯下钻过,祈求合家平安,万字如意。又说龙是吉祥物,钻了龙灯,就会人丁兴旺。
农村灯会别有情趣,彩灯古朴典雅,乡土气息浓郁。有用玉米芯制做的火炬灯,也有用山药蛋、萝卜头制做的彩灯。墙头上、马棚下,处处有灯,灯光通明。据史籍记载:武威灯会之盛况,自唐已有,并闻名于长安。故有唐玄宗与道士叶法善夜游凉州灯会流连忘返的传说。武威元宵灯会,不论新俗、旧俗,都要举办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格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据旧志载:是日城乡居民以牲醴祀土祈丰年,各家炒豆类和麻籽食之,意示杀蚤灭虫。如今祀土祈年活动已不存在,乡间仍有炒麦豆之俗。
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时令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日扫墓祭祖,谓之“春祭”。武威城乡习俗,凡有坟莹者,须于清明前一、二天到坟上供祭品、烧纸钱、添土;无坟茎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间,到郊外或于自家门前、街道巷口烧纸钱。禁忌在清明节当日上坟、烧纸。传说当日烧的纸钱就成铁钱,死者不能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是日清晨,家家户户门头插柳枝,有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线或丝线绳,身佩香囊荷包,并在口、鼻、耳边涂抹雄黄酒,相传这样可以避五毒(即蛇、蝎、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来”的说法,男女青少年身着时兴的夏装,尽情游玩。青年妇女讲究绣香草荷包,缀上流苏,赠送亲友。旧时,未出嫁的姑娘将荷包带在衣襟或系在发辫上,诱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会自惭貌丑。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饼子卷糕,亲友间相互馈送。下午,城乡居民成群结伴,游览寺庙,旧时游海子,现在海水干涸,庙宇也毁于地震,改游文庙、古钟楼、雷台、海藏公园、西郊公园等。小孩到野外攀树折枝,编制柳帽,以预防暑气。
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为“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旧时在这天晚上,姑娘和年轻媳妇们坐在月下穿针,看谁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据说这样可以把手笨的人练得灵巧。此俗现已不存。唯城内剧团,每年照例上演神话剧《天河配》。四乡居民蜂拥而至,场场爆满,至七月下旬停演。
民居信仰。
裕固族忌朝北开门。忌穿红衣、骑红马的人进入帐房。如携带生肉、牧鞭及枪支者,必须将什物放于帐房外方可入内。客人进入帐房后,不能随便乱动人家的物品,不能自己泡茶。裕固族讲究来客身份,一般要按辈分、长幼、社会地位,分主次就坐。帐房正上方设有佛龛,也是奉敬“点格尔罕”(天神)的地方。正因如此,裕固族严禁在神龛前有不恭行为。
土族非常忌讳在羊圈里大小便,一旦发现此类事情,便认为这是对他怀有敌意的人干的,并要当下铲掉,然后堆放些柏树枝点燃,用烟熏圈半日。土族产房口常贴一小方块红纸,示意外人不得入内。若本家有传染病,则在门口挂一破筛,若全村流行瘟疫,则在村口点燃火堆,以表示驱疫及严禁人们来往。
东乡族,严禁室内挂有人和动物头像的图片。动工建新房或拆旧房时,一般要请阿訇念经,以驱邪求吉。
保安族严禁外出归来的人径直进入住小孩和生病人的房间,否则,将有鬼魔入室。客人不能进厨房和女人的寝室。主妇炸油香时,禁止其他人走进厨房。并有忌春节盖房,忌坐门槛的习俗。
甘肃的哈萨克族的毡房内,严格规定右上方是长辈的居处,特设木床一张,严禁他人在上坐卧。
这里的藏族与蒙古族的民居,无论是帐房、平屋,还是土楼、木楼,其中的上屋里都设置佛龛,有些家户甚至把一间房作为经堂。凡有佛龛和做经堂之场所,严禁靠近污秽之物,来客要庄重严肃,先向佛爷施礼,焚香,然后才能说家常。
在部分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新房建好乔迁新居后,还要写祭文数份,护符10张,在新庄东南西北中五方埋压五谷粮及朱砂等用物各一包。准备停当,阴阳先生手持桃木剑和盛水的法碗,口诵祭文,用剑蘸法水向四周泼洒,然后杀鸡、焚烧香表,接着在院里滚动面箩,晃动“照妖镜”,大喊大叫。
此时鞭炮轰鸣,把护符连同蘸血的鸡毛贴在床头、灶头、木门、房檐等处。最后在当院竖一长杆,上挂面箩及镜子,拴上红布条,告诉人们本院严禁外人入内。“忌俗”时间,少则半月,多则半年。
当地文化体验(通用19篇)【第三篇】
驻足桥畔眺远方。
霞光泼洒运河上。
晨起通州景别样。
欢迎来此赏风光。
夜景。
一桥一柳一倒影。
一座新城一段情。
一人一事一爱好。
一幅美景一身形。
2
3
无题。
蓝天白云抬头见。
微波荡漾游船现。
花红柳绿心舒爽。
阳光明媚又一天。
秋之美。
运河岸边银杏黄。
秋高气爽闪金光。
游客驻足抬头望。
笑容满面神飞扬。
4
运河秋色。
5
运河情。
水波荡漾运河情。
景色宜人赏美景。
远方来客常光顾。
经济发展事业兴。
运河畔。
行走运河畔,美景在两岸。
远近各不同,游人总相伴。
6
运河畔。
7
话通州。
扬帆起航话通州,时代发展不停留。
吾等竭心来尽力,家乡腾飞不用愁。
荷花吟。
步走运河赏美景。
微风拂面爽情绪。
荷花绽放游人赏。
流连忘返未尽兴。
8
我喜欢运河的气息。
那里散发着春雨伴着泥土的香气。
游走在靓丽的河畔。
绿柳发芽显出勃勃生机。
我喜欢运河的气息。
那里充满了绿色的活力。
夏日的清爽与斑斓。
让它美丽至极。
我喜欢运河的气息。
那里有秋的艳丽。
阳光明媚。
送走了清爽的夏季。
我喜欢运河的气息。
享受冬日的朝阳。
迷人的清淡。
还有那耀眼的霞光。
愿运河美景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当地文化体验(通用19篇)【第四篇】
体验运河文化精编由本站会员“深圳220”投稿精心推荐,网友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文/马国亮。
运河霞光。
驻足桥畔眺远方。
霞光泼洒运河上。
晨起通州景别样。
欢迎来此赏风光。
运河霞光。
夜景。
一桥一柳一倒影。
一座新城一段情。
一人一事一爱好。
一幅美景一身形。
运河夜景。
无题。
蓝天白云抬头见。
微波荡漾游船现。
花红柳绿心舒爽。
阳光明媚又一天。
秋之美。
秋高气爽闪金光。
游客驻足抬头望。
笑容满面神飞扬。
4[整理]。
运河秋色。
运河情。
水波荡漾运河情。
景色宜人赏美景。
远方来客常光顾。
经济发展事业兴。
运河风景。
运河畔。
行走运河畔,美景在两岸。
远近各不同,游人总相伴。
运河畔。
话通州。
扬帆起航话通州,时代发展不停留。
吾等竭心来尽力,家乡腾飞不用愁。
荷花吟。
步走运河赏美景。
微风拂面爽情绪。
荷花绽放游人赏。
流连忘返未尽兴。
我喜欢运河的气息。
那里散发着春雨伴着泥土的香气。
游走在靓丽的河畔。
绿柳发芽显出勃勃生机。
我喜欢运河的气息。
那里充满了绿色的活力。
夏日的清爽与斑斓。
让它美丽至极。
我喜欢运河的气息。
那里有秋的艳丽。
阳光明媚。
送走了清爽的夏季。
我喜欢运河的气息。
享受冬日的朝阳。
迷人的清淡。
还有那耀眼的霞光。
愿运河美景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体验运河文化精编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体验运河文化范文。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
当地文化体验(通用19篇)【第五篇】
近日,江苏理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走近古运河沿岸展开了“走近古运河,感受运河文化”的活动。
活动从青果巷开始,在青果巷,队员们通过对常州古巷的考察,感受其昔日的繁荣与昌盛。他们还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到古运河从一个水上运输要道到常州的古文化景点的巨大变化,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明长城处的古运河尤其宽阔,绵延的大运河和岸边古色古香的明长城相得益彰,充满着时代的.气息。
根据所学专业知识,队员们对运河周围的美景进行了速写,并以明信片的形式发送给周边的居民,以此宣传保护运河以及运河文化的进行的重要性,提高保护意识。另外,队员们与慕名而来的游客和打捞运河垃圾守护运河的保护人员交流得知:很多人表示古运河这条风景线如果保护好了,可以与淹城、恐龙园等耳熟能详的景点相比,形成又一个富有常州特色的景点。
当地文化体验(通用19篇)【第六篇】
“又能吃到美味的可乐鸡翅了!”妈妈对我说:“鸡翅还要等一会儿才能吃哦!”我只好坐在旁边等,眼睛一直盯着锅,好像要把锅看穿了似的。终于妈妈把可乐鸡翅倒入盘子里,放到了桌上,可乐鸡翅终于能吃了。
只见那一个个鸡翅上还冒着白烟,好像天上的轻云,鸡翅金黄金黄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好像一块块昂贵的黄金一样,散发出的香味让人欲罢不能。
看着这美味的鸡翅,我早就“口水直流三千尺”了,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放入口中“好烫啊!”我连忙吐了出来,虽然只尝到了一点点,可乐鸡翅的美味却久久地回荡在口齿之间令人陶醉。这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轻轻地夹一小块儿,小心翼翼放入口中,细细品尝,“哇!”这美味已经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了,鸡翅的鲜香,再配上美味的可乐,简直是人间独一无二的美味啊!鸡翅色香味俱全,香得我差一点把舌头吞下去。
那一块鸡翅似乎变成了一只顽皮、可爱的小精灵,顺着我的口腔进入了食道,再进入胃里,那美味实在让我痴迷啊!
我吃了一块还想吃第二块、第三块儿……转眼间盘子里的八个可乐鸡翅,已经被我吃剩三个了,虽然我早已吃饱了,可是看着这美味的鸡翅,还是忍不住想吃,剩下的那几个鸡翅也被我吃完了,就连筷子上的汤汁也不放过。
难道可乐鸡翅不是世界上最美味的美食吗?吃美食可真让我感到快乐啊!
当地文化体验(通用19篇)【第七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越南突然成了世界第二大咖啡出口国,仅次于巴西,其中以制作三合一即溶咖啡的罗布斯塔咖啡豆最为大宗,产量达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之多,世界著名的咖啡零售商星巴克、雀巢等都是越南咖啡出口的大客户.目前越南全国境内大面积种植咖啡豆,最好的'咖啡豆来自大叻省的邦美蜀,当地的气候非常适宜种植咖啡,现在已经被评为世界十大咖啡优良产地之一.
作者:田平作者单位:刊名:世界文化英文刊名:worldculture年,卷(期):“”(2)分类号:关键词:
当地文化体验(通用19篇)【第八篇】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那永远是一缕不可消散的乡情,是一剂不可缺少的提神药。
现在我就来介绍一道我们家乡的风味小吃“刀削面”吧!
说到这里我又忍不住想要告诉你们,我爷爷就会做刀削面,不仅味美,而且艺绝!
记得每次寒假或是暑假,在家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爷爷,给我来碗刀削面吧!我又想念那个味道了。”
每次爷爷做刀削面,我都会仔细的在一旁看着。这不,爷爷又开始啦:
首先,爷爷先“和面。”他拿出来一个盆,倒入一些面,然后少量多次的往里面加水,并搅拌均匀,开始揉了,只见他的身体一上一下,有节奏地按压着,看起来很是娴熟,很快,先前散散的面就被他和成有形状的面团了,随后,只见他往面团上面盖了一层布,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实则学问大了,好多人做不好刀削面就是因为面的柔韧度把握不好。
接下来,只见爷爷拿出来一个大锅,往里面加了一些水,把锅放在火上面,等水烧开;同时去拿来鸡蛋,青菜,土豆,西红柿来,把它们洗干净,切好备用。这就是统筹的方法,我在校学过的,没想到这早已是爷爷的生活经验了。
然后,爷爷最潇洒的动作——削面开始了!我总是目不转睛的盯着,一刻也不敢松懈。那动作简直就是杂技演员在表演,爷爷往头上面铺了一层布,然后把刚刚和好的面团拿起来放在头顶,拿出削刀来在头顶上一下一下的划来划去,这些面片一个个都擦出了完美的弧线,掉进了锅里,他还不时的转动方向。每当这时我都会啧啧称赞,笑着说着“爷爷帅呆了!”
最后,不用说是炒面了。早已准备好的菜,一个一个的倒进锅里面,呲拉一声,爷爷就叮叮当当的翻炒起来,随之而来的一阵阵香味儿,霸占了我整个鼻子,甚至我整个身体,嘿嘿嘿!
虽然说已经吃过很多次了,但每次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尝一尝!夹起几根面条来,送到嘴里,经过在汤汁里面的浸泡,刀削面又香又有弹性,习惯性的加上一些山西老陈醋,酸酸的,美味极了!
这个味道是我永远都怀念的,是其它美味无法替代的,这浓厚的香味,时时刻刻都在牵着我的魂,让我无法自拔,教我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