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汇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民俗风情【汇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民俗风情【第一篇】

一、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国际国内旅游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旅游消费需求正由“传统游览型”向“生态体验型”转变,消费者在旅游中更加追求特色化的异域风情和异调文化体验,民俗风情旅游凭借其独有的特色和魅力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因此较偏远并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地区,正好契合了人们对边缘异族异质文化的渴求。

清远是广东省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其“三连一阳”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其中连南排瑶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但此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整体开发不力,文化内涵不足,旅游设施薄弱,产品开发落后,产业集聚不够,区域差异明显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三连一阳民俗风情区”的发展。

如何把本地区丰富的生态景观与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相结合,不仅符合当前民族风情旅游发展需要,也是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发展经济、文化,加强各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经济共同繁荣的客观需要,也是清远树立国际旅游形象的重要符号。

二、“三连一阳”地区的旅游开发状况调查

为更加详细了解“三连一阳”地区旅游市场构成及特征,我们通过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7份,有效率为%的方式,从旅游宣传、旅游资源、接待服务、旅游商品、标志系统等5个指标对本地区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旅游宣传

问卷采取“宣传口号易记易懂”和“宣传渠道多元”两个评价指标,游客从旅游宣传重要性和实际表现两方面打分。结果有%的游客认为两个评价指标在旅游宣传方面很重要,只有%的游客认为其表现良好。说明本地区在宣传口号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各区、县有的宣传口号不切实际、较混乱,有的直接没有宣传口号。需聘请著名营销专家来创作或向市民征集,口号应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二)旅游资源

问卷采取“资源丰富且有特色”、“旅游资源得到保护”、“民族风情淳朴浓郁”和“传统工艺得到传承”四个指标。游客从重要性和实际表现两方面打分,结果有%的游客认为四个指标很重要,但只有%的游客认为其表现良好。说明本地区有很多极具研究意义和体验价值的少数民族特色资源,但由于没有好好保护和开发利用,传统文化元素正在慢慢消失,应加大保护力度,积极申报国家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接待服务

问卷采取“交通设施便捷发达”、“住宿接待舒适干净”、“饮食接待卫生规范”和“接待人员服务专业”四个指标。游客从重要性和实际表现两方面打分,结果有%的游客意识到四个指标很重要,只有%的游客认为其表现良好。说明本地区在交通设施和人员服务方面存在较多不足。部分景区/点距离市区较远、交通便捷程度不够,影响游客旅游心情。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交通;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四)旅游商品

问卷采取“商品品质高口碑好”和“商品包装精致”两个指标,游客从重要性和实际表现两方面打分,结果有%的游客认为这两个指标很重要,只有%的游客认为其表现良好。说明本地区旅游商品品质存在较多问题:如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价格虚高,给本地区旅游游商品的名誉带来恶劣影响。应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五)标识系统

问卷采取“交通标志系统清晰”和“旅游景区识别清晰”两个指标,游客从重要性和实际表现两方面打分。结果有%的游客认为两个指标很重要,只有%的游客认为其表现良好。说明本地区在交通标识方面存在不足:一些景区的标识牌模糊和老化、标识牌管理混乱、景区信息没有及时更新。应加强景区标识牌的管理,及时更新景区信息、做好线路规划。

三、“三连一阳”地区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客源市场开发力度不足,游客消费水平低

根据调研,来清远旅游的游客多为26~45岁的省内游客,可以看出清远的旅游市场对中青年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但对老年市场和省外市场的开发力度不够。而且游客的消费水平偏低,且远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没有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龙头示范性作用,而开发民俗生态旅游正是填补老年市场空白的有力对策。

(二)游客停留时间短,缺乏高端的旅游支撑产品

清远被誉为“广州后花园”,山水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显著,主要的客源市场是珠三角地区。随着广清一体化的发展、自驾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热衷于一日游,加上清远缺乏高端的旅游支撑产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使得来到本地区的游客逗留时间短。

(三)景区标识系统不清晰,宣传力度不足

清远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本地区的千年瑶寨、连山风情瀑布小镇等景区的知名度还不高,景区的标识牌清晰度不高、模糊老化和管理混乱,这导致游客的旅游欲望不强。宣传方面则表现为没有直接的宣传口号或宣传口号混乱,直接影响旅游知名度。

(四)民俗风情区特色不足,缺乏文化体验内涵

三连一阳地区是清远市主要的民族风情聚居地,在开发利用中缺乏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区内地形复杂、可利用土地面积小,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旅游起步较晚,导致旅游配套设施不足、知名度低、客源少,加上汉化严重使得原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渐渐消失。此外民俗风情区缺乏文化体验内涵,游客在参观游览时没能够融入到当地的特色文化中来。

(五)景区旅游设施薄弱,产品开发落后

三连一阳地区普遍存在旅游设施较为薄弱的状况,前期建设的宾馆酒店标准较低,部分景区周边的道路未完善,不能满足大型旅游大巴通行,公共服务设施卫生条件较差等。在旅游产业高速发展、游客要求日益提高的形势下,旅游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

(六)产业集聚不够,区域差异明显

清远的旅游总效率偏低,规模效应呈现递减的趋势,技术效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属于旅游产业的“草根型”城市。三连一阳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受区位因素限制,在空间上离主城区较远,在旅游开发水平、游客接待量方面与城区差异较大。整个区域的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程度低、分布不集中,区域内旅游资源联动少。现已发展较好的旅游项目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主,仅有少数如瑶寨、鹰扬关等人文资源被打造成旅游产品,尚有很多如学发公祠、韩愈、刘禹锡等历史价值高、文化积淀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未被开发,造成“重自然,轻人文”的局面。

(七)旅游人才缺乏

由于本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起步晚,行政和行业组织机构不完善,行业管理压力大,市域经济环境较落后,难以吸引高素质旅游人才。现有的旅游从业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服务能力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区域旅游形象和游客的满意度。

四、“三连一阳”地区的旅游开发策略

(一)集聚重点打造“三连一阳”民族风情旅游区

三连一阳是广东省瑶、壮等少数民族的最大聚居地,民族风情浓郁,特别是连南排瑶文化在我国独树一帜。针对清远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不力、文化内涵不足、旅游特色不鲜明的现状,我们应依托本地区的核心文化资源,整合当地其他资源,完善旅游产业链,重点建设三连一阳民族风情旅游特色区。

1、以连州、湟川三峡为中心

湟川是连州的母亲河,承载着连州数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打造独特的地域文化能够展示清远的人文景观和历史积淀。应深度挖掘湟川文化,利用两岸现有村落修建湟川三峡文化展览馆,展示相关音乐、戏曲等,修复部分纤夫古道、古山寨与古庙以展现湟川三峡以及连州的历史文化内涵。

2、打造“风情连南”

连南可依托秀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千年瑶寨、油岭老排、连南瑶文化博物馆等人文景观,辅以长鼓舞、耍歌堂、婚俗、篝火晚会等民俗风情节庆,打造风情连南。可以依托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南岗瑶寨和油岭老排,打造全国知名的“活着的古村落”,并导入现代旅游休闲业务,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古村落群。

3、打造“连山壮瑶风情区”

以连山县城旅游服务为中心,二广高速旅游公路为交通轴,发展北部壮瑶风情区,依托连山活生态壮瑶民俗村、古瑶瀑布小镇、大旭山瀑布群等资源优势,打造主题式瀑布景区,将民族风情融入山水,建设民族风情特色小镇。通过建立民族风情的体验区,保护少数民族原有的风俗风情以及文化内涵的同时,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宣传并弘扬。

4、打造阳山“六个一”

以韩愈文化为核心,中邦为旅游服务中心,依托广东第一峰、阳山国家地质公园、北山古寺、石螺温泉、四驱越野等旅游资源,打造“一峰、一寺、一山、一水、一林、一赛”六个一产品,建设集地质探险、高山度假、河谷风光、户外活动等于一体的旅游产业园区。并与连州、连南、连山“三连地区”形成辐射效应。

(二)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关注

政府各部门应加强对三连一阳地区的关注度,对重点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加以保护。

1、保护壮瑶文化,建立民俗文化村

继承与发扬瑶族医药,弘扬瑶医文化;发掘和保护瑶族特有的建筑、服饰、语言、习俗等,维护复修瑶族古村落;发掘和保护壮族文化,建立壮族风情村,保护当地的梯田景观以及壮乡文化景观。对三连一阳地区的古民俗村寨进行原地保护性开发,举办壮瑶民族文化展演活动,或以影视等方式记录当地文化,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壮瑶文化,并参与到对壮瑶文化的保护中来。

2、成立相关保护机构,加强人才培养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各类渠道招商引资,吸引外来客商到当地进行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优秀民族风俗的保护。做好文化传承工作,对尚在的壮瑶族老艺人给予适当的补贴。

3、保护性开发

任何旅游在开发过程中都会对旅游资源造成或深或浅的破坏和影响。在对三连一阳地区开发时,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开发,最大程度地保护原生性旅游资源,同时要注意生态与文化的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

(三)挖掘文化体验类产品内涵,提高游客参与度

如何让游客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休闲度假类产品开发的关键,本地区文化底蕴深厚、资源类型丰富,但对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不深、营销手段滞后,鲜有“明星产品”。应围绕瑶族风情、福地朝圣、历史名人重点打造文化体验产品,辅以与公益教育相融合的公益科普旅游产品。将文化引入到旅游开发中,或在旅游景点以及各种博览会、交易会上将一些民俗文化向广大游客进行展示,或在旅游商品开发中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和艺术内涵,以增强旅游商品的文化性、纪念性、实用性,既丰富了生态旅游的内涵,又实现了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双赢,这将大大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并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

(四)借鉴优秀旅游城市经验,提升发展水平

“三连”地区可借鉴丽江的旅游开发经验,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创新表现形式,如打造“印象三连”的舞台剧表演形式,开发多种文化产品,提高三连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一阳”可借鉴桂林的发展模式,因为两个城市都有喀斯特地貌景观,且阳山有“广东小桂林”之称。通过借鉴桂林市的旅游发展经验,提升阳山的生态旅游品牌。“三连一阳”地区应把握发展机会,学习优秀旅游城市的成功经验,完善基础“硬”设施,提升服务“软”实力,打造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圈。

(五)利用交通优势,抓住发展机遇

近年来,武广高铁、贵广高铁及二广高速、广乐高速的开通,高铁、高速沿线将会串起巨大的旅游市场,清远的旅游发展必将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三连一阳”地区应抓住这个契机,提高特色景区的知名度,稳定清远市和广州市这两个基础市场,以珠三角及港澳台地区为核心市场并拓展泛珠三角及高铁、高速沿线、东亚等市场,汇集客源。

民俗风情【第二篇】

关键词:融合原则本土味性思想性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是课堂教学一直为之探索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特别是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各地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把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引入课堂,促进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是一个新的举措。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各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实践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怎样在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有效的对课堂教学作出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增加学习积极性,掌握课堂知识、形成相关技能,又了解本土民俗风情,让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真正达到相得益彰、互为表里的目标,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坚持本土性原则

民俗风情是长期、固定的依附于人们生活习惯、情感信仰之中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因为其形成和巩固过程的特殊性,一直就具有集体认知性和自觉遵从性的特征,而且已走向自然化、生活化。

根据这种特性,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找准民俗风情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在有机融合二者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本土化的原则。换言之,所融入的民俗风情必定是为本土人群所熟知的。这样学生有自然的亲近感,易于接受。“避免这种文化又成为一种新的阻碍。”只有适当的引入教育对象所趋向的本土文化,才能对抽象生涩的书本知识起到映衬补充、注解说明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美术赏析时,引入大湘西所特有的吊脚楼建筑、对襟儿服饰、土家银缀、窗花剪纸等进行美学教育,也会达到同样的审美目的。学生再次以美学的目光审视这些距离他们很近的美学对象,所受到启发不亚于了解西方油画雕塑,中国工笔山水。同样,在体育课中把“走高翘”、“秋千”、“扭扁担”等活动融入课堂之中,不仅有场地器材的便利,还可以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中国全国各地民俗风情众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在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育互相融合的时候,要在课前做足功课,不标新,不立异,不赶时,扎扎实实的立足于本土特色,以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目标。

二、把握趣味性原则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新课改要求教学双边“密切联系生活”,以引发参与的兴趣。对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过程,就要求适度把握好趣味性原则。

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教学为例,语文老师教学如何写调查报告,把调查的对象由学生不熟悉的“社区情况”改为调查家乡的“特色小吃”,把书本中“写一个熟悉的场景”,选定为参观一个“蒸喜酒”的场景,这样的安排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思想品德老师在课堂中教学“文明交往”时,让学生实景表演土家族的“待客礼仪”,从中体会交往待客的要求,把抽象的道理寄寓在生动形象的表演过程之中;音乐课堂中老师带领学生走出去欣赏本地山歌、“打围鼓”,让学生感到新鲜而好奇,这些课堂实例,无一不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自然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握趣味性原则,还要注意避免“唯兴趣”观,防止教师一味的追求乐趣而忽视民俗风情独特的内容。“趣”的把握有一个前提:所渗入的民俗风情必需与教学内容有情感价值相通处、内容关联接近点、体验结合互补面。

三、强调思想性原则

鉴于“民俗风情作为一种文化合力进入校园的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民俗风情起源的自发性、宗教性、原始性等特点,让民俗风情的教育功能有一定的制约。当教师在引入并使用到其中的一个知识节时,首先充分认识到民俗风情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的价值取向挖掘点。要结合教育的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辩证唯物的态度,“扬弃”的方法,发挥这种特色文化的教育功能。这就是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二者整合的时候所要强调的思想性原则。

比如在了解“丧葬习俗”时,就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那些复杂繁琐的动作、神秘难懂的语言,这只是一种文化展示过程,重要的是要挖掘其中的“扬善积德”内涵,对于很多封建迷信素材,更是要立场坚定的予以批判,不能一并吸纳。对于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民俗,也要有正确的评价。如过年时候小孩子在大年初一去别家“拜年”的习俗,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渐渐的消失。对于这种即将逝去的民俗风情,我们要指导学生从中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给这种风俗的变化赋予积极的时代意义。

只有强调了思想性原则,我们的教育才会成为“有源之流”,才会始终与我们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而不偏离教育的主航道。

民俗风情文化作为一种开发很广泛的校本教材,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被充分运用。只有坚持了民俗风情的本土化原则、把握了趣味性原则、强调了思想性原则,对于把民俗风情引入课堂教学才有了基础性的指南。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怎样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是一个内涵很宽泛的命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之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覃正云,覃自云。新课改108问[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民俗风情【第三篇】

关键词 功能,地方特色,融合

中国农村和乡镇有7亿多人口,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推进,农村发展日新月异,交通和通讯日益便捷,近年来农村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乡镇正迈进新的建设高峰,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在新形势下做的客观决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长期目标,同时包含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是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在目前经济条件下,农村因地方差异在设计与建设施工中存在诸多问题。因而,新农村建设的设计倍受重视,这也是设计师孜孜不倦、为之研究的新课题。如何积极对待与处理新农村规划与地方民俗风情的协调融合问题,是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开始的基础因素之一。

结合村镇发展的特点,针对新农村规划与地方民俗风情的协调融合问题,以永城市芒山镇夫子崖村为规划示范点,作以下分析。

1 工程概况

永城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处东经115°58′~116°39′,北纬33°42′~34°18′之间,总面积平方公里。芒山镇位于市境东北部,总面积平方公里。山城集处于群山环绕之中,境内有文物古迹多处历史文化气息浓厚。

夫子崖村隶属永城市芒山镇。所规划的安置区域紧邻汉文化旅游区的夫子崖景区,规划用地呈不规则状,南临商芒公路,东临王引河,东西长190米,南北长米,基地面积为53270平方米,专为夫子崖村安置所用。东侧三角绿化区面积为20387平方米,形成较大的休闲场地,为周边村镇提供休闲养生服务。沿王引河设滨河绿化带,面积为23353平方米,既可美化河岸,又有利于营造重要的河岸景观。

2 规划目标与原则

* 深入调查现状,解决基础问题

* 结合民俗风情,体现地方特色

* 综合整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

* 建筑设计功能为先,安全第一

* 地方经济条件作为总参照依据

3 安置区设计思路

总体规划

规划形成集中的居民区,达到基础设施配套上的经济节约,同时也方便居民的出行和生活上的便利。

规划小区的主入口设计为10m,东侧次入口设计为6m。基地沿商芒公路布置沿街商业门面,主路将沿街商业分为商业A、B楼。小区自南向北平行布置建筑群,南北向更利于通风采光。基地分为五个建筑组团,分别是A、B、C、D、E区。其中A/B区为四开间两层安置户型,C/D区为三开间两层安置户型,E区为五层商品房,部分可安置乔迁居民。

中心景观区布置有亭廊等景观建筑及活动健身场地,主路直达中心景观区。停车场分区布置在临近次入口和E区。

安置区设计

安置区建筑为组合式的二层建筑,有三开间、四开间等两种房型,能满足不同农户使用需要。外观采用仿汉风,以求与当地的建筑风貌及历史文化相协调。

户型空间功能明确,交通流畅。分为建筑与绿化等两部分,其中建筑内分居住空间、附属空间、休闲空间等。通过增加庭院绿化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庭院内花草掩映,环境雅致。

遵循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大门采用封闭式砖混结构的做法,围墙柱采用当地石材使之更接近自然,围墙采用围栏式。据此设计,空间更为通透,室内外景观得以共享。

生态环境规划及消防、抗震

针对公共绿地缺乏的现状,在主要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在合理的服务半径范围内,设计了公共绿地,辅以娱乐、健身等功能,为村民提供休闲场所,丰富村民生活,提高生活品味和质量。

搞好村庄形象建设,结合夫子崖村情况建成优美的绿色家园。规划在村内次要道路每隔70米设置垃圾收集点,垃圾日产日清,并定时收集,实行集中倾倒,密闭储存、运输,最终由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公害化处理。

居民点建设要求做到消防通道100%到达每户建筑,消防通道和疏散道路要统一考虑,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设计实施。

为保证抗震需要,原则上居民自建房统一设计,不超过两层。多层商品房为砖混结构,平面户型规整利于抗震。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村委会门口考虑公共绿地;中心景观区设公共健身场所、露天舞台等公共服务设施,为举办村内举办大型活动时的居民聚集点。

基础设施临近交通要道,使用便利。新增卫生诊所、计划生育指导站等;小区设计有幼儿园,内设小班、大班、食堂、午间休息室、音乐舞蹈室、活动场地小型器械;设文化活动中心,为村民文化生活集中地,应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内设图书室,建设室、电教室等;另设商业金融,规划了多个小型超市,满足各分区的生活需要。

4 规划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在规划设计中,镇政府对设计提出相应的要求:建筑应体现芒山镇当地汉文化的特色,鸡舍、猪圈根据需要设置。通过调查村民的意愿,我们在设计中引入汉代建筑的特征,但与之简化,使其符合当地经济条件,简洁大方。因而,规划应做到有所依据,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应量力而行,因地制宜。芒山镇周边多废弃矿场,本区域临近王引河,河道治理与防洪关系到小区的供水问题。村庄整治应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现综合治理。同时临近景区,沿街设商业,改善投资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民俗风情【第四篇】

在荥阳市广武镇樊河村东北角、邙山深处的一个小山坳里,坐落着一座城。当你走进这座城的时候,会有一种瞬间穿越的感觉。它就是中原影视城。

穿过高大的城门走进三河镇,不太宽的青毛石路两旁是林立的店铺,五彩大染坊、华安百货公司、汴京酱园、天下第一楼,商业氛围浓厚:擂台、戏台、钟楼、三河书院、民国时期的报刊栏,文化气息浓郁;白家花生糕、老丁记三狠汤、冯记酸辣肚丝汤,河南美食浓香……据了解,三河镇的原型是禹州神镇,《大河儿女》的主要故事都在这里发生。从“三河镇”上独特的文化符号可见中原文化的一角。

走进风铃寨,则是另一番景象。穿过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一个四面环山、错落有致的古朴村落悠然出现在眼前,《大河儿女》中贺、叶两大家族就居住在这里。与三河镇不同,风铃寨是一组上世纪20年代的乡村民居建筑群,全部是实体建筑,真砖真瓦。这里的特点是“随意性”强,建筑物高低、横竖不一,但基本样式、风格一致。风铃寨的茅草屋是一大亮点。它点缀在寨子里的山问田野,有一种古朴的宁静美。值得一提的是,在钧瓷大师的指导下,风铃寨里专门搭建的烧制钧瓷的窑口,都能烧出真正的钧瓷。据介绍,风铃寨在建设初期就注重保留原有的地貌和植被,尽量呈现中原农村的原生态。这也是令《大河儿女》编剧高满堂最满意的地方。

中原影视城占地9万多平方米,不仅有室外基地,还有两个室内摄影棚,其中4500平方米的1号摄影棚是目前国内第二大摄影棚。摄影棚内部布局精巧,室内空间处理主要依靠灵活的空间分隔,即在整齐的柱网中间用活动的板壁、帐幔、博古架等隔出大小不一的空间,还可以在上空增加阁楼、回廊,把空间纵向分隔为多层。《大河儿女》主演陈宝国在这里拍戏时,对摄影棚连连称赞。

《大河儿女》导演安建在考察中原影视城时被“三个月建造一座城”的速度震撼了。他说,从硬件设施上来说,这是国内一流的摄影基地。据了解,中原影视城建好后,仅2013年就有20多个剧组前来拍摄,目前建成开放的是一期工程,随着二期、三期工程的上马,中原影视城将发展成为集影视拍摄、娱乐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影视文化基地,荥阳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因此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48 810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