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英语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优秀5篇
小学英语新课标心得体会【第一篇】
通过学习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我收获颇多。我对本次学习的最大的体会是: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我也体会到自己在学科专业方面有许多的不足甚至缺乏大胆的尝试与创新,我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承担起本职工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愿意学,要让学生有兴趣,我们首先得让学生感到英语易学,其次让学生乐学,最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1、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目标上不仅仅是关注小学生知识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拥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要让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换句话说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既要从事教学活动,又要从事教育活动。
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材选用和教法设计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与个体差异。以学习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小学英语课一定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英语,通过说说、听听、唱唱、玩玩等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情景,相互交流,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直观情景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创设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旅游、问路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以上是我本次学习的粗浅体会,我想更多的还需要我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基层,深入课堂,认真踏实的学习和实践,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更好的帮助自己提升专业素养,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做好好本职工作。
小学英语新课标心得体会【第二篇】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对于英语新课标的学习,感触挺多,自梁主任在骨干教师群传了《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送审稿后,我就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了一下碎片化的学习、拜读。疫情进入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期间,梁主任又带领大家在钉钉群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新课标,更是通过钉钉会议的形式在群内各家高手过招,百家火花齐放,在各位骨干老师的火花碰撞,在激烈的氛围中会议直到晚上11点。
在梁主任关于新课标前5页的解读,使我对新课标不再只停留在文字表面的理解,而是对新课标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抽丝剥茧。下面就谈一下对本次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性质。新课标更强调英语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课程。
此部分涉及6个方面:
1、培养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建立分级体、系面向全体,兼顾差异。
3、精编课程内容,围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整合设计单元教学。
4、创新教学方式,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5、完善评价体系,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6、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程资源,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此六方面,第一条尤为重要,新课标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为出发点,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英语是课程本质是育人,归根结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作为农村孩子的英语教师,我们尽可能的根据学生的循序渐进与持续发展的不同需求,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条件,为我们农村的孩子开阔视野,无论国内国外,把我们所知道的更好的让他们知道。尽可能的引导农村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像会上梁主任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将利用这次新课标的学习努力提升个人素养。
小学英语新课标心得体会【第三篇】
5月28—30日,在xxx,我参加了xxx英语教研员课标培训会。在这三天里,我认真聆听了xxxxxx教授和辽宁省基础教研中心xxx教师两位专家学者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在此期间我积极介入研讨,研讨的过程中,从同行那边学到很多,同时体会到自己在学科专业方面的不足,我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研究,如许才能更好的承当起本职工作。
通过这次研究我获得小学英语课标方面很多理论:20xx版课程标准的要点、课程标准与小学英语教学、改进课堂教学的一些重要建议以及小学英语教学技能方面的要求等等,所有这些理论和要求,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结合实际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分析和灵活应用。
通过研究我体会到以下几点: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在英语研究的过程中,发展有效的研究策略,强化祖国意识,开拓国际视野,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标具有强烈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这一特点,我们作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坚持人本位,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就是要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要把他们看成研究的,因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有个人的追求,有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的情感经历,这些正是搞好教学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学生的这些经历、情感、思想和认识,从而激活他们的这些实践经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把旧课堂的“要我学”变为新课堂的“我要学”,适时地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让课堂真正成为有趣、有序、有效的课堂。
我依然清晰记得xxx是那么生动形象的讲解这样的'一个理论,让学生能用英语做完整的事情,使我很受启发,以往我们关注的只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和技能块,而不是一个面的累积。要根据课标所描述的“能做某事”为主线,实现学生能用所学语言做事情,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思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设计中要贯彻一种重要的教学观:整体观念、主体思想、个性发展、和谐关系。同时坚持“发展为本”的原则,在时间、空间上为学生提供充分条件,引导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在更轻松更愉快的环境下实现更多的信息交流,真正做到快快乐乐学英语,扎扎实实打基础。改版后的《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语言研究要从语法讲解中和单词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研究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想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课标的工具性。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应有益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利于学生发展有效的研究策略,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力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研究过程,又关注研究结果。为了全面、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还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建立“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
新课标对课程评价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最核心的理念是改变传统课程中以考试定终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体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以及评价目标多条理的特点。新课标特别强调评价应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形成有效的研究策略,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程度上的发展。新课标提出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既关注研究结果,又关注研究过程。形成性评价的提出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只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做法,使评价体系除了具有根本的检查和选拔、筛选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使评价具有了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积极导向的功能。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取得的进步,要恭敬本性差异,除强调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外,还倡导学生本人、教师、同学、学校以及家长等多方人员共同介入评价。完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上是我本次研究的粗浅体会,我想更多的还需要我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基层,深入课堂,认真踏实的研究和实践,一点一滴地积累本地经验,更好的帮助一线教师提升自身素养,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提高学生语言研究的交际能力。
小学英语新课标心得体会【第四篇】
我是一名小学英语教师,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明白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xx年版)》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同时还明白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策略与评价等方面有了新的改革与创新,体现了我国教育教学与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和英语学科的特点。下面是我的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品鉴。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看五个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英语课程有利于学生体验中外文化差异,丰富思维方式,增进国际理解,提高人文素养。英语教育应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够学会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学习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形成创新意识,发展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课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性化的活动,学习者由于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
(三)整体设计目标,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语言学习持续时间长,而且需要逐渐积累。《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与之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连续性和渐进性。英语课程应按照学生的语言水平及相应等级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
(四)强调学习过程,体现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创设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旅游、问路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同时不能只关注单词的音、形、义,要在语篇、语境中体会单词表达的含义。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此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对小学英语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需要认真踏实的学习和实践,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交际能力,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潮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当一名创新型英语教师!
小学英语新课标心得体会【第五篇】
20xx年4月21日,新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正式出炉,这对我们一线老师们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挑战。近日,xxx老师小学英语工作坊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因此我充分利用暑假假期,认真钻研啃读,学习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希望接下来可以将“新课标”的精髓贯穿于每天的英语教学中。
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定了课程总目标。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运,融合互动,协同发展。下面我就新课改中提到的四个课程总目标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心得。
(一)创造愉快课堂,使学生做到乐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对英语课堂的喜爱程度完全取决于兴趣是否浓厚。因此,要在课堂上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恰当地利用实物、挂图、简笔画、游戏、视频等,既可以为所学内容和具体事物建立起联系,利于理解记忆,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达到乐学的学习状态。
(二)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做到活学。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其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课前充分备课,设计教案、板书设计、课内提出恰当要求以及课后进行适当的练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创造各种较贴近生活实际、自然愉快又令小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为综合运用英语做好良好的铺垫。
(三)设计各种语言活动,使学生做到活用。
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性学科,能会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是检测是否掌握所学内容的关键,会用即掌握。因此,除了在日常的学习中,随时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掌握以外,我们还应在各类语言类活动中来充分展示学生所学。如:演讲比赛,英语跳蚤市场等活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是指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行为标准等。教师应给学生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更有文化气息。我们学校目前使用的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话题。我们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内涵,以教材为线索,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随时提供和补充相关知识,讲解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渗透适当的外国文化。如:在教授颜色时,可以利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来讲解人们对待颜色的不同看法。并且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应该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
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思维品质的提升对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擅于提问。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监测,用不同的、恰如其分的问题来进行判断。并且可以对所学内容通过层层提问的方式,使学生进行思考。最后,可以使用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来使学生进行思维的延申,以达到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进行课前预习。课前预习环节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前置学习,帮助学困生更好地跟上课堂学习步调,同时帮助学优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好地展示自我或对新知进行有效的拓展。课前预习方式很多,例如预习微课、利用趣配音、一起小学等软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创设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如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对话、讨论问题、调查报告和知识竞赛等。最后,我们还可以多创造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英语环境使学生有机会沉浸在英语的海洋里。例如会利用英语广播播放英语歌曲、英语对话、英语故事等等;每学期会为学生举办一次大型的英语语言文化节等等。
新课程改革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更多的还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深入课堂,认真踏实地学习和实践,最终成长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