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第二十条》影评范例精编
电影《第二十条》观后感范文 1
“你觉得这些都对吗?”这是影片《第二十条》中,王永强案主办检察官吕玲玲在与韩明争论案件时发出的质问。韩明例举了“2014年周显平案,故意伤害罪;2015年贾云珂伤人案,故意杀人罪;2016年何峰伤人案,故意伤害罪;2017年曹爱玲伤人案,故意伤害罪”等等。这些案件与王永强案件一样,都指向了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
在影片《第二十条》中,王永强为给女儿治病,找了村霸刘文经借了高利贷。因为还不上钱,刘文经多次凌辱王永强妻子,悲愤难当的王永强在与其厮打中,看到刘文经要从车里拿刀,于是回屋拿剪刀扎了刘文经27下,导致其医治无效死亡。影片主线叙事看似围绕寻找该案关键物证——刘文经车里的刀来论证王永强的行为究竟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实则是通过王永强的案例来唤醒沉睡的刑法第二十条,从而切实保障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正当防卫权,以“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原则,提高违法犯罪行为的成本,降低公民维护自身、他人、社会公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出手”责任,让法律赋予的公平正义得以彰显。
从电影《秋菊打官司》讲述“一根筋”的秋菊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到《第二十条》将所有矛盾和戏剧冲突指向沉睡的法条本身,导演张艺谋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对普法类题材影片颠覆性的创新勇气令人钦佩。电影《第二十条》改变了以往同类型影片由上至下的普法方向,立足于立法精神高度和百姓对司法公平正义殷切期望的视角,将普法对象由下而上的诉诸司法从业人员,观众所代表的大众从被动接受普法的对象,转变为“自由心证”的裁判者。
王永强案和韩明举例的案件在现实中都有原型,之所以这些案例造成广泛的社会舆论关注,就在于这些判例与社会大众最为朴素的公平正义感之间形成较大落差,就像影片中韩明的儿子无法理解出手相救被霸凌的同学后,其见义勇为的行为不仅不受肯定,反而要向霸凌者道歉;公交车司机不理解出手解救被流氓欺负的女乘客,自己却因此要坐牢。或许正像韩明用案发视频对公交司机耐心讲解哪一段是见义勇为、哪一段是犯罪中止、哪一段是防卫过当、哪一段是故意伤害。这种逐帧解读般的法理判断,无形中限缩了公民基于刑法二十条所赋予的正当防卫权,一不小心见义勇为与正当防卫就变为故意伤害,而这种裁决不仅使得受害者成为加害方,见义勇为者成为罪犯,更为可怕的是他们的家人将永远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这样的事件对于司法从业者来说办的是案件,对当事人而言却是漫漫的人生。
影片三个案件折射的种种问题,其严肃性、沉重性不言而喻。因而,在叙事风格和人物塑造上,张艺谋大胆采用轻喜剧和黑色幽默的方式,塑造了人到中年的韩明在工作上的圆滑逢迎;对儿子“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循循劝导;对妻子出于爱和“惧内”的善意谎言。工作上他是没有棱角、善于察言观色的小小挂职检察官,生活中他是和稀泥的高手,影片中这些带有喜感的桥段,不是单纯为了迎合喜剧氛围而削弱沉重主题的手段,它是一种高明的艺术铺垫。韩明的唯诺真实展现了一个中年男人的负重前行,这种既视感是直抵观众心灵的。影片在塑造以韩明为核心的基层检察官群像时,突破了惯有的仰视视角,韩明这一检察官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接地气,在家里,他要面对家长里短、儿女情长;工作时,他坚守司法正义公平和职业操守;查案时,在面临突破司法判例时也有内心争斗,在作为主办检察官下决心对王永强案不起诉时,他以血脉贲张的一大段慷慨陈述,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整部影片对于人物的塑造都紧密围绕“法理情”来展开,以清晰的层次感赋予人物丰满的塑造,也使人物实现了真实的艺术升华。
《第二十条》通过韩明这样普通中年检察官的塑造,深刻剖析了在司法实践中二十条沉睡的原因,由于大量的判例在前,使得基层检察官在内的司法从业者不敢“亮剑”,因为“杀人偿命”“死者为大”的观念压力,让他们在办案中更多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虽然1997年版刑法第二十条扩大了正当防卫的免责范畴,但是法律的滞后性与既有办案惯例,造成二十条成为沉睡的法条。当韩明亲眼目睹公交司机为了满足女儿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在最后一次上访途中因车祸身亡,郝秀萍饱含绝望的泪水拒绝韩明伸出的手,以跳楼来为丈夫讨公道,韩明终于明白,为了唤醒沉睡的二十条,总要有人站出来作出改变,哪怕这种改变的过程充满艰难。
电影《第二十条》观后感范文 2
张艺谋导演的法律题材电影《第二十条》在龙年“春节档”表现优异,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近年来,随着“于欢案”“昆山反杀案”等一系列社会热点案件的发生,“正当防卫”这一法律概念不断挑动着公众和媒体的神经,在舆论场掀起了热烈的讨论,也引起了法学界对正当防卫问题的检视反思。两高一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条款被搬上银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电影《第二十条》以其对戏剧性、现实性和法律专业性的完美融合,将国产法律电影推向了新的高峰,体现了艺术对现实、对法治的观照。诸多业内人士纷纷表示,终于等来了一部可以被列入法律人必看清单的国产电影。而《第二十条》又不仅仅是一部法律人必看的电影,更是一部实际上为法治观、正义观在老百姓心中深植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作品。
一、严肃法律议题的轻喜剧化表达
电影《第二十条》艺术地呈现了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条款,围绕着正当防卫条款,以“公交司机见义勇为被定性为防卫过当判刑”“高中生制止校园霸凌被冤殴打同学”和“村霸凌辱弱势村民、奸人妻子被反杀”三个与主角韩明检察官息息相关的案件展开叙事,全面细致地呈现了现实中正当防卫的典型场景和认定难题。
公交车司机张贵生故意伤害案是韩明在基层检察院时承办的一个陈年旧案。张贵生本是公交车“模范司机”,却因制止性骚扰,将对方打成重伤,被以故意伤害罪判刑三年。期间,他的妻子四处奔波积劳成疾去世,他的女儿也因为父亲判刑遭受同学议论。张贵生不明白,为什么见义勇为却要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出狱后的张贵生频频上访,韩明作为案件承办检察官不厌其烦地做他的思想工作,通过案发现场视频向其释法说理:喝止骚扰时是正当防卫,扭打在一起是互殴,最后拿器械砸人头时是故意伤害。影片借韩明之口向观众展示了过往的司法实践中认定正当防卫界限的机械性。
案件没发生在自己身上时,痛感总是没有那么强烈,因为那是别人的人生。而当案件实实在在地发生在韩明自家时,他才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案件当事人(家属)的不易。韩明的儿子韩雨辰为制止校园霸凌打伤教导主任的儿子张科,因缺乏见义勇为的证据被张主任报案至派出所。此后,为了让对方撤案,韩明一家绞尽脑汁,赔礼道歉,找关系求情,想尽一切办法。最后,韩明妻子为了给儿子讨公道大打出手还被行政拘留。韩明一家为了讨一个公道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正是这种切肤之痛让他明白,公平正义对老百姓是多么重要,又是多么难以做到。
主线案件王永强反杀村霸刘文经案是影片中最沉痛的一个案例,赚足观众泪水。王永强妻子郝秀萍和女儿都是聋哑残疾人,一家人为给女儿治病不得已向刘文经借高利贷,因此遭受刘文经持续的恐吓凌辱。一天,王永强脖子被套着铁链拴在门口,郝秀萍在屋内遭受刘文经强奸。身为丈夫的王永强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保护家人奋起反抗,暴打刘文经并将其反杀。检察院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几乎所有检察官都认为王永强不是正当防卫,因为以前的案例都是这么办的,只有承办检察官吕玲玲看到了这是王永强一家的绝望反击,认为王永强很可能是正当防卫,并在此后的办案过程中争取到韩明的接力支持。经过二人的共同努力,检察机关最后还了王永强一家公道。
影片在进行三线叙事的过程中植入了很多的喜剧元素。比如“老职场人”韩明不动声色地拍领导马屁,将自己的主意说成是自己揣摩领导意思的结果;“活爹”韩明认为四个小混混把他儿子打成这样太轻了;韩明与吕玲玲两位现同事、前恋人午间相约免费体验按摩椅、聊案子被韩明妻子李茂娟当场“活捉”,李茂娟要加吕玲玲微信单线联系,韩明建议不妨三人建个群;田副检误以为韩明已知晓抢先一步自曝暗恋吕玲玲,想找人说合找到吕玲玲前男友韩明头上。还有,韩明和吕玲玲到王永强村里取证时,小卖部“喜剧人”夫妇正在看张艺谋导演、雷佳音主演的另一部电影《满江红》秦桧背诵岳飞《满江红》的片段,这种“神仙联动”的细节也让电影的喜剧效果拉满。
对于正当防卫这样一个严肃的法律议题,导演选择用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轻喜剧形式去表达,一方面契合了春节的喜庆氛围,另一方面可能也考虑到如果话题过于严肃和沉重,受众面窄,达不到商业片所预期的商业效果和法律片所承担的普法价值。“与传统喜剧大尺度的夸张、变形相比,轻喜剧具有更接地气、更生活化的特点。”用轻喜剧的形式呈现,既避免了庸俗化和过度娱乐化,也寓教于乐。影片用形象鲜活的案例在笑中带泪的氛围中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什么是正当防卫”“法律如何识别和对待正当防卫”,对于正当防卫这一深刻法律议题的阐释及其背后所承载的立法精神和法治观念的传递起到了更佳的效果。
二、正当防卫界限反思与价值追问
在韩雨辰案双方家长谈判过程中,影片出现了喜剧性的一幕。张主任说道:“如果你儿子要高抬贵手一厘米的话,这眼睛没了。”韩雨辰的妈妈李茂娟回答:“这不还差那一厘米呢吗?”张主任颤抖着嘴唇,竟无语凝噎。是啊,如果韩雨辰高抬贵手一厘米,极有可能造成对方眼睛重伤,就算证明了是挺身而出制止霸凌,还能被认定正当防卫吗?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在过往的司法实践中,存在这样一个司法误区:“一旦防卫结果严重就直接宣告防卫过当甚至否认行为的防卫性质。”按照此前的司法惯例,如果韩雨辰制止霸凌时高抬贵手一厘米造成损伤了,极有可能就被认定故意伤害或者防卫过当。笑过之后,观众也不禁思考: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距离难道只有一厘米吗?这对于防卫人来说是不是有点强人所难?这是电影中韩明对公交车司机阐述司法上区分正当防卫、互殴和故意伤害的界限后,第一次引发观众对于正当防卫界限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