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两项改革经验做法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努力推动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

天天 分享 时间:

县两项改革经验做法: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努力推动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

两项改革以来,县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标准,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为百姓幸福“加码”。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用心办好民生实事,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

一是政务服务下沉延伸,打造“家门口”便民服务模式。针对改革后被撤并村群众办事距离变远、办事不方便等问题,依托智慧广电“村能办”平台,创新“视频审批+现场发证”服务模式,将便民服务“窗口”下移到“村口”,实现养老保险、生育登记等50余项便民服务“村上可办”,相关经验做法被《X日报》刊载推广。二是基层医疗同频共振,构建“强带弱”医疗卫生供给。针对乡镇卫生院发展不均衡、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持续推进医疗次中心建设,今年以来投入2000余万元对芦溪、西平、塔山等次中心进行升级打造;创新双向转诊就医模式,建立区域“1+N”医疗协作机制,实现基层医疗同频共振。三是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均衡化”城乡教育体系。针对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托片区划分,建立教育联盟,通过学校互助、课程共研、教师轮岗等联盟活动,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共享联盟优质教育资源,有效破解城乡教育“门庭若市”与“门可罗雀”反差。

二、用情补齐基础短板,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

一是增强交通服务,打通出行便捷通道。大力实施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加快“金通工程”、乡村客运“四统一”、交邮合作等项目建设,畅通工程已于4月底全面开工建设;创新“金通+教育”模式,推广“红领巾专车”服务,解决农村地区中小学生出行难题,目前“红领巾专车”运送学生已超114万人次。二是完善金融功能,打造金融服务样板。探索“银政”“银企”“银商”融合服务模式,在农村设立金融综合服务站,同步拓展村务代办、通信、物流等服务,实现“群众小事不出村”。截至目前,已建立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402个,覆盖383个行政村,成为全市唯一的全省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试点。三是提升人居环境,擦亮城乡生态底色。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为33个乡镇配齐电动洒水车,在城区增配抑尘炮雾车、电动大中型扫地车等设备,并依托市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同步配建11个垃圾压缩站和6300余个垃圾收集点,实现全县范围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覆盖。

三、用力提升治理效能,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是党建引领,用好乡村振兴“指挥棒”。持续完善村常职干部任期目标管理机制,围绕乡村振兴定职责定底线定规则,建立县乡村三级监督管理机制,健全考评体系,以监督规范“小微权利”运行;创新“基层党组织领导、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撂荒地整治联动工作机制,将撂荒地整治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户增收有机结合,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相关经验做法被《共产党员网》刊载推广。二是完善体系,构筑应急管理“安全线”。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头等大事,不断健全应急预案、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打造应急救援攻坚力量、优化应急避难场所、提升乡镇村应急管理能力,同时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应急管理体系,有效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切实筑牢群众“生命线”。三是多元格局,撑起群众安全“保护伞”。紧扣被撤并乡镇治安管理和场镇治理,推行公安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结合片区划分,科学设置中心派出所、警务室、基层法庭等机构,确保服务群众不缺位、执法司法不失位;整合雪亮工程、数字城管、应急广播等资源建立数字化综治中心,探索“视频监控+应急广播喊话”治理模式,创新非现场综合执法,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目前,已建成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496个。

接下来,我县将持续聚焦解决群众期盼关注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努力推动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

48 2918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