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工会领导讲话稿集(通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上级工会领导讲话稿集(通用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上级工会领导讲话稿集【第一篇】

孙超,男,汉族,河北省高碑店人,1996年12月入伍,1998年7月入党,现任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四队民警。

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孙超克服高原艰苦环境影响,默默坚守24年。他攻克高原蔬菜种植技术难题,向塔吉克族群众传授种养殖技术,助力脱贫攻坚。原公安边防部队改革后,他放弃高额退役费以及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继续戍守边疆。

一名普通民警。

为何能获得如此殊荣?

事情还要从24年前说起。

1次抉择。

24年坚守。

1996年,17岁的孙超从河北高碑店入伍来到红其拉甫边检站,在“离天最近、离家最远”的帕米尔高原,开始了长达24年的坚守。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全年无霜期不足60天,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被称为“生命禁区”。对于高原戍边人来说,供给保障是最大的困难,尤其在漫长冬季,能看到一抹绿色成了最大的奢望。

孙超初到红其拉甫时,戍边条件简陋,许多战友因为吃不上新鲜蔬菜,头发脱落、口腔溃烂、指甲凹陷、手脚蜕皮,有的还患上严重的败血症。面对这样的情景,孙超心里也曾打过退堂鼓,半夜躲在被窝里偷偷抹眼泪,但军人的使命感让他重新振作起来,擦干眼泪,决心在高原“干出点事”。

1998年,红其拉甫边检站建起第一座简易大棚,出身农家的孙超主动请缨,决心要“让高原见到绿色,让战友吃上蔬菜”。但在高原极端环境下,连生命力最强的野草都难生长,好不容易长出几棵菜苗,一阵大风,就全都冻死了。

孙超没有放弃,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开始自学农业知识,白天趴在地里测地温、量土壤酸碱度,晚上钻研农业书籍,经常裹着铺盖睡在大棚里,半夜起来烧炭烧柴给大棚保温。

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反复摸索试验和上千次失败,孙超终于攻克了高原蔬菜种植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让荒芜的帕米尔有了一丝绿色生机,看到了生命的希望。随后他还摸索高原特种家禽养殖,不断丰富战友的餐桌。

时至今日,孙超已在高原成功种植39种蔬菜、养殖11种家禽,发展8座大棚,战友们说他在“万仞冰峰”开辟出“十亩江南”,为其取名“雪域江南苑”,把这里当成高原戍边最温暖的依靠。

既守国门。

又守民心。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世代游牧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牧民逐渐摆脱贫困,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期间,孙超主动发挥自身所长,手把手向塔吉克族牧民传授种养殖技术,让他们奔小康的步伐更加有力。

2003年,时任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达布达尔乡干部的胡志忠闻名而来,希望孙超帮助乡里种植蔬菜大棚,改善生活水平。孙超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经过反复摸索实验,终于在海拔3600米的达布达尔乡建起第一座温室大棚。

2004年7月,通往塔县的唯一通道314国道被泥石流冲毁,补给中断半个多月,确保蔬菜常态供应和应急保障引起当地党委政府关注。塔县四套班子成员到红其拉甫边检站参观学习,开始大力推动高原蔬菜种植产业。塔县电视台邀请孙超讲授种养殖知识、开展农副业培训,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菜博士”,绿色希望也在雪域高原播撒开来。

2015年,孙超还和战友们争取“中国梦想秀”栏目帮助,在塔县建立起首个现代化温室大棚,通过示范带动,一座座蔬菜大棚在高原建立起来,形成50多座温室大棚种植规模。

为了让更多的塔吉克族乡亲都能吃上新鲜蔬菜,孙超在当地党委政府为牧民建造的安居房推广庭院拱棚种植,让高原蔬菜种植走进更多家庭,先后帮助建起100多座大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高原群众的饮食结构。

为进一步帮助牧民脱贫致富,孙超还帮助大家发展高原特种养殖,提孜拉甫乡牧民艾米尔夏在孙超的帮助下,建立起高原牦牛养殖合作社,年收入近20万元,惠及全乡10多户牧民。2016年,红其拉甫边检站对口扶贫塔县红其拉甫村,孙超与村里牧民艾力那扎尔结成了帮扶对子,为他传授养殖技术,如今艾力那扎尔家一年收入超过8万元。

在孙超的努力帮助下,更多的塔吉克族乡亲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大家见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孙超,恰尔吉(好样的)”。有人问他,这么辛苦图个啥?他说,兴边富边和守边固边一样重要,守住了民心,边境就能更加稳固。

24年3次。

“拒绝”下高原。

多年来,孙超与远在河北老家的父母妻儿长期两地分居,一年只能见上1次面。期间,他曾有过三次离开高原、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但都被他拒绝了。

2010年,孙超的先进事迹被广泛报道后,孙超河北老家一家生态园提出高薪聘请他,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2012年,新疆农科院邀请他到乌鲁木齐工作,同样被他婉拒。

2018年,原公安边防部队集体转隶国家移民管理局,孙超作为坚守高原时间最长的老兵,原本可以拿着高达300余万元的复员费回河北老家与家人团聚。可他说,再多的钱都有花完的时候,如果离开了红其拉甫,就失去了精神的支柱。在征得家人的支持后,孙超选择继续坚守。在他的感召下,更多的人选择随队转改,留下来扎根边疆、戍守边疆。

留下意味着奉献,也意味着风险。高原环境对人身体伤害很大,孙超患上了严重的腰肌劳损和风湿病,2019年体检时,他的胸骨已经变形,可他始终不舍离开这片热土。

作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已经40岁的孙超开始了新的挑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开始努力钻研边检业务知识,向老检查员请教查缉要点,迈上了新的奋斗征程。当被问及今后的打算时,孙超说,只要组织需要,自己会永远坚守下去!

延展。

阅读。

24年来,孙超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9次,多次获评“优秀士官”,荣获原公安边防部队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2019年,被中组部、人社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2020年7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授予“戍边卫士”称号。

上级工会领导讲话稿集【第二篇】

全国移民管理机构首届“十大国门卫士”日前开始评选,候选人之一,就有杭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站长王侣仁。

从高中毕业到攻下研究生学历,从自考浙江大学英语大专到死磕英语对话拼读以英语全优成绩通过联合国官方考核,从与百国万名外籍船员常规交流到与联合国各级官方代表高端会谈被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授予“维和标杆典范”……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他还完成了边防检查工作方案,为全国边检民警提供了防疫指南。

创防疫方案。

为全国边检提供指南。

今年初,新冠疫情突发。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王侣仁坚持以上率下,带领全站民警闻令而动。1月24日,除夕当晚,杭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接到涉疫航班入境任务:4个小时后从新加坡驶来的tr188航班上有武汉籍旅客百余人。

“当时还处于疫情初期,边检民警该如何应对涉疫航班?如何保障服务?如何进行有效防护?还都是未知数。”回想起当时的场景,王侣仁记忆犹新。

作为浙江口岸首次直接接触涉疫旅客航班,王侣仁亲自在执勤现场挂图“作战”,历时13小时,他带领特勤突击小组圆满完成了任务,实现了旅客入境不多停留一秒,一线检查员零感染的目标。

妥善处置紧急特勤任务后,王侣仁并没有放松,而是带领机关基层骨干总结工作经验,持续奋战60小时制作完成了《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防控期间涉传染病疫情航班专项边防检查工作方案》,配套跟进边防检查、政治工作、后勤保障、内部防疫、舆情应对等5个子方案,为后续涉疫边检勤务做了充足准备。而这份防疫方案也在全国得到了推广,为全国边检民警提供了防疫指南。

在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成为头等大事。杭州边检站在全国率先设置“入境人员信息申报码”扫码申报点,率先做到入境人员“先扫码,再验放”“一人一码百分百覆盖”,为做好外防输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开通杭州边检“96321”便民服务热线,铺设“欢迎回家”地贴,许多搭乘临时航班回国的留学生在题字板上激动地写下“谢谢祖国带我们回家”等留言。

尽显担当。

头顶蓝盔的“外交官”

“有梦想、有追求、有情怀、有担当。”这是杭州边检站民警对王侣仁的一致评价。

2015年王侣仁主动报名参加中国第四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经过层层筛选,以全优成绩入选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

“刚到利比里亚,我们就遇到了大难题——换防任务。”同是维和队员的马義超回忆,“当时任务十分艰巨,60个人在两个月内要完成2000余种、32万件物品的搬运工作,而且没有公路,只能靠轮船货运。”

“如果按照联合国和利比里亚政府的原定计划,我们光搬运物资就得用两三年的时间。”王侣仁说,“所以我不断跟联合国和当地政府协调,增派船只、车辆、飞机。”

在没有大型机械设备辅助的情况下,王侣仁带领队员每天工作20个小时,硬是靠着肩扛手推,在3个月内完成了营房建设。

维和战场,环境复杂艰苦高危,还面临着埃博拉疫情蔓延的风险,身在异国的王侣仁把每一名队员都当做自己的亲人,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当时我在利比里亚感染了疟疾,高烧40多摄氏度,队长每天都到病房来看望我、安慰我、鼓励我,还安排食堂为我做病号饭。”队员陈杰说,“队长不顾被传染的风险,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温暖。”

在战场上,王侣仁积极探索五色预警机制,创新“135”勤务模式,带领防暴队先后出动警力16821人次,行程53012公里,圆满完成各类维和勤务627批次,妥善应对群体事件16起,为维护利比里亚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打造了坚强的战斗集体。

“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各方的肯定。”王侣仁自豪地说,创造了防暴队赴利维和史上多个“首次”。首次被利比里亚总统签令表彰,首次被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授予“维和标杆典范”,首次被联合国授予“维和任务区最佳实践奖”,被誉为全球16个任务区89支防暴队最高水准和最优作风。而在王侣仁看来,最大的荣耀是把140名队员安全的带回了家。

热爱生活。

魅力十足的“硬汉子”

“自律性强,每天坚持学习、跑步,认识他20多年了,雷打不动。”谈到自己的搭档,杭州边检站政委戴胜对王侣仁由衷地佩服,“马拉松、乒乓球、篮球、台球,就没有他不参与的。”

怀揣着军人和警察梦,王侣仁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参军,由于没有英语基础,他开始自学英语,方法也很简单,死磕!一个随身听、一本英语书成为他身边必备的两样东西,但凡用空,就扑在英语学习上,经过努力,王侣仁攻下研究生学历,英语水平根式突破专业八级,以英语全优成绩通过联合国官方考核,与联合国各级官方代表进行高端会谈毫无障碍。

上级工会领导讲话稿集【第三篇】

查中永,男,汉族,7月入伍,8月入党,现任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边境管理处副处长。

面对穷凶极恶的毒贩,查中永和战友们设巧局、当卧底、出奇兵、断通道、毁毒巢,让无数毒贩魂断边关,至今已在缉毒战线战斗了,共参与和指挥侦破毒品案件9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46名,缴获各类毒品吨、易制毒化学品219吨、毒资1100余万元,被战友们誉为“雨林猎毒人”。

军旅人生12年缉毒生涯他把禁毒当成了终身事业你们怎么随便抓人,赶紧把人放了!”在西南边陲某村,百余名村民将8名缉毒民警团团围住,冲突一触即发。“我们是警察,正在办案!请乡亲们克制、往后退……”一位身材消瘦、皮肤黝黑的男子站在最前方,边喊边一只手掏出证件,另一只手持枪警戒。最终,他和战友们从人群中挤出一条路,押解着犯罪嫌疑人,成功劝退不明真相的群众,顺利完成任务。

在12年缉毒生涯中,这只是查中永参与缉毒战斗的冰山一角。禁毒要斗志斗勇斗智。

“砰!砰!”接连两枪击中毒贩车辆的后轮,成功将毒贩车辆逼停,3名毒贩躲在车辆一侧拒捕,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峙……回想起第一次侦破“枪毒同流”案件,查中永记忆犹新。

7月1日,查中永带领两名侦查员执行抓捕任务,他们分别从三个方向包抄接近停在路边的目标车辆。当查中永拉开车门一刹那,他敏锐地看到车上嫌疑人有掏枪动作,随即把门关上,使了个眼色,另外两人心领神会,巧妙绕开,并及时请求增援。而犯罪嫌疑人却以为遇到了黑吃黑,立即启动车辆从大路转进了小路。

“逼停地点旁边是一个寨子,当时最怕的就是毒贩劫持村民当人质。”查中永说。

为吸引毒贩注意力,查中永采用低姿匍匐靠近毒贩,利用地形近距离开展心理攻势,历经3个小时周旋,毒贩终于放弃抵抗,缴枪投降。这一仗当场缴获毒品4公斤、手枪1支、子弹6发。

收缴手枪,退掉弹匣,拉开枪栓,看着一发已上膛的子弹跳了出来,查中永一身冷汗袭来,一屁股坐在地上,十几分钟后才缓过来。

“缉毒工作,要斗智斗勇斗志。”查中永说,这个工作没有敬业精神的人干不了,社会关系复杂的人干不了,爱钱爱权的人干不了,要克服这几点可不简单。

一条毒情线索、一张嫌疑人侧身照。11月23日,查中永带队历经192小时的蹲守,终于在昆磨高速某路段将运送毒品前往昆明的毒贩截获,当场缴获冰毒公斤。

情急之下,毒贩说道:“你放了我,包里的钱和银行卡都是你的。”查中永回答:“我看你是电影看多了!”

无数次与武装毒贩正面交锋、无数个昼夜蹲伏、无数次生死追捕……查中永在边境地区与毒贩进行生死较量,演绎着缉毒战场的查毒传奇。仅20,查中永亲自带队并指挥各执法调查队查获毒品案件8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1名,缴获各类毒品公斤。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8月,查中永被任命为原西双版纳边防支队司令部副参谋长,分管情报侦查工作,开启了禁毒战场的另一番较量。8月一天清晨,查中永接到一个神秘电话:“领导,出来坐坐。”仔细听声音,他回忆起了什么。“米线、米干、面条……”嘈杂的早点铺里老板娘吆喝着招揽生意。“这几天货车入境,可能有‘大鱼’去景洪。”一男子坐到查中永旁边,悄悄说。

查中永随即带领专案组立即赶往边境一线进行侦查,可三天侦查却毫无战果。查中永决定通过视频系统,分析近期入境可疑车辆,经过与交警、技侦等部门合作,一辆轿车、一辆货车进入查中永的视线。

“一共两辆车,已经出发。”8月22日下午,查中永获悉:两辆嫌疑车从勐阿乡向景洪驶去。侦查人员一路跟踪,当行驶到老路岔口时,两辆车突然前后变换位置,开始频繁绕道小路往返。

“这是毒贩惯用的伎俩,防止有人跟踪。我们按路线走,他们跑不掉。”查中永说道。

原来,为熟悉辖区地形地貌,查中永经常对辖区进行实地勘察,哪能走货车、哪能走摩托车、哪里只能徒步……经年累月的积累,被战友们称为“活地图”。

“有些他知道的路,毒贩都不一定知晓。”执法调查队侦查员小马坦言。

果不其然,一个多小时后,迎面驶来一辆东风货车。“快,堵住他。”查中永果断下令,侦查员及时调整方向,将嫌疑车辆迎头堵住,查中永冲下车,一个箭步上前拉开货车车门,一把将司机揪了下来,其余侦查人员迅速将其他嫌疑人控制,当场缴获冰毒公斤。

“毒情风云变幻,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查中永说,要想把毒品堵截在国门之外,得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智能化要战斗力。

年11月,查中永带队历经4多个月侦查研判、延伸侦办,实施两次精准打击,共缴获毒品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查扣涉案车辆1辆,受到了部、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这是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依托支队建立的‘情报信息主导,堵截打控联防’立体禁毒网络,‘多警种合成作战中心’‘情报研判中心’等作战平台协同作战、共同打击毒品犯罪的一大战果。”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政委杨新党说。

查中永与妻子相识相恋到结婚妻子主动放弃了家乡的工作来到西双版纳生活可见面却是他们最奢侈的礼物。

为此,每当查中永破获大案凯旋时,他的妻子总是给侦查队的兄弟姐妹们准备上一桌丰盛的庆功宴;每逢侦查队办一个通宵案子时,她总是不辞辛劳地给他们送去夜宵和早点,只为能趁着和大家一起吃饭时和查中永见上一面。

“这是他喜欢的工作,我得支持他。”查中永的妻子笑了笑说,“年8月,他母亲患病住院。当时他正在外地办案回不来,我便一个人带孩子,赶往800公里外的贵州老家照顾老人,让他无后顾之忧。”

事实上,缉毒警察很容易遭落网毒贩及其家人的痛恨和报复。查中永愧疚地说:“结婚,我们一家人几乎没有一起逛过街、买过菜。接送小孩上学都是妻子一个人在干。”

有一次,查中永办案到凌晨3点回家,发现妻儿不在家,他便打电话给妻子,结果才得知儿子发高烧已住院一周了。当他到医院时,妻子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关心地问道:“饿了吧,我去给你泡碗面。”刚到医院没多久电话却又响了,他只能对憔悴的妻子说:“对不起,单位有案子,我要去处理……”

上级工会领导讲话稿集【第四篇】

雅典奥运会冠军中国女排倒在了通向金牌决战的路上,卫冕梦碎,那是个令人伤心的夜晚,但是在新闻发布会上陈忠和却顾不得难过:“接下来还有一场铜牌争夺战,下一场比赛我们必须打好。”失去金牌,铜牌的意义在哪里?两天后中国女排用一场荡气回肠的胜利回答:虽然中国女排最终与金牌争夺战无缘,但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三大球中唯一收获的一块奖牌,其成色虽然无法与金牌相比,却因为唯一而格外珍贵。

在中国的三大球项目中,女排一直是成绩最好的。其中1984年和两度夺冠,荣获银牌,1988年和两次摘得铜牌。而正是在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中,中国女排成了国人心中的一面精神旗帜,从她们领三大球之先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开始,这支球队肩负的就不仅仅是竞技体育的胜负了。

北京奥运会有一项收视率统计显示,奥运会开赛以后,虽然举重、体操、跳水为中国军团不断收获金牌,但是最受国人关注的项目却既不是这些夺金大项,也不是拥有众多nba大牌球星的男篮比赛,只要有中国女排的比赛日,那当天的收视率冠军一定是属于中国女排的。其中8月15日晚8点的那场“和平之战”,央视的直播更是吸引了亿电视观众收看,据统计中国女排的前四场小组赛就累计有亿观众收看了电视直播。

在铜牌争夺战中战胜古巴队后,主教练陈忠和面对摄像机镜头潸然泪下。陈忠和此前坚持从不在大家面前掉眼泪,不过在锁定奥运会铜牌那一刻他的情不自禁可以说明这块奖牌是多么来之不易,用他的话说,这是中国女排用血汗和泪水铸就的一块奥运奖牌,是一枚血淋淋的铜牌。

作为雅典奥运会夺金时的主力,冯坤、周苏红、刘亚男、杨昊、张娜以及只打了三分钟就再度受伤的赵蕊蕊,她们一路忍受伤痛坚持到北京奥运会,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有人遭遇了人生的最大挫折,有人则需要每天面对伤病的折磨。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中国女排最终没能实现卫冕冠军的梦想,着实令人遗憾;但是几位老队员用坚强的意志和不灭的梦想战胜伤病坚持到底,带领初出茅庐的年轻队员用血汗拼出一枚铜牌,足以证明自己,一样赢得了掌声和尊敬。

近日黄文秀的名字和事迹从广西传遍了全国,她是广西省百色市乐业县百坭的村第一书记,一个永远阳光朝气、笑容灿烂的姑娘,从贫苦大山走出,学业有成后毅然放弃大城市的优厚条件回到家乡,不顾条件艰苦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最终因遭遇山洪不幸遇难殉职。这个30岁的女孩,不施粉黛,不穿裙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不忘初心”四个字诠释的淋漓尽致。

不忘来处,铭记初心。黄文秀同志在北师大硕士毕业后,她没有忘记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乡亲父老,没有忘记自己苦心求学走出大山的初衷,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毫不犹豫的选择回到家乡奉献自我。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同志守初心、怀真情的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中,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摒弃小我意识和享乐主义思想,同人民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做广大群众的的贴心人。

勇于担当,有勇有谋。百坭村是深度贫困村,初来乍到的黄文秀经常会“碰钉子”、吃“闭门羹”,面对乡亲们的质疑,她很快转变工作思路,从帮助村民干农活到下地种油茶,从闲话唠家常到帮助村民申领扶贫贷款,这个女娃娃用真心一点一点取得了贫困户的信任和尊敬。党员干部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敢担当、用真心的精神,多弯下身子倾听,多深入基层体察,把为民谋福祉、解难题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只有做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用自己的智慧与行动解决困扰群众的一切难题,才能获得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百坭村全村472户中有195户贫困户,得知要到这样一个深度贫困的村子赴任,黄文秀没有丝毫犹豫和畏惧,收起裙子、挽起裤腿,满怀热情和信心奔赴脱贫攻坚的一线战场。党员干部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肯吃苦、甘奉献的精神,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坚持以民为本、吃苦在前,作风过硬、工作务实,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诠释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作为。

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要通过学习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传承她常怀感恩之心、不忘初心使命的为民情怀,汲取她知重负重、直面挑战、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学习她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的责任担当。只有俯下身去,沉下心来,为基层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永葆初心,牢记使命,才是对黄文秀同志最好的纪念。

上级工会领导讲话稿集【第五篇】

第一段:引言和背景介绍(200字)。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卫士是当今社会上年轻人中的先锋力量。青年卫士精神是一种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奋斗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青联提出的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近年来,中国青年卫士队伍不断壮大,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卫士的典范,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青年卫士精神。在参与青年卫士活动的过程中,我深感到了这种精神的强大力量,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爱国情怀与担当意识(200字)。

青年卫士精神首先体现在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作为一名青年卫士,要时刻铭记祖国的繁荣富强是我们的最高目标。参与各类爱国活动,亲身感受祖国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并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我参与社区服务时,看到了许多城市建设的成果,深感身处这片土地的幸福与自豪。同时,青年卫士还要树立担当意识,勇于承担起责任。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公益活动中,要勇于接受挑战和压力,努力做到站在前列,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往直前。

第三段:团队协作与社会责任(200字)。

青年卫士精神不仅是个体的事业追求,更是团队协作的力量展示。在青年卫士活动中,团队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卫士们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去实现更多的目标。在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协作和团结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领域,只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才能真正做到齐心协力。除了团队协作,青年卫士还肩负着社会责任。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弱势群体,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只有将个人利益融入社会责任中,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有社会价值的青年卫士。

第四段:困难与挫折的正面应对(200字)。

在青年卫士精神的追求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待困难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其次,要不断学习和成长,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更好地面对困难。此外,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通过积极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克服困难。只有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不断成长,更好地实现青年卫士的精神追求。

第五段:个人反思与展望(200字)。

在青年卫士活动中,我不仅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心得,也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成长,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自己。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继续参与青年卫士的活动,并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分享给更多的人,激励更多的青年投身于青年卫士的行列。通过共同的努力,共同的奋斗,我们将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总结(100字)。

青年卫士精神是一种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奋斗的精神追求。在青年卫士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青年卫士精神的强大力量,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心得。我将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与挫折,不断学习和成长,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青年加入青年卫士行列,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青春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年卫士精神将永远闪耀着光芒。

48 14966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