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延安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优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观延安心得体会【第一篇】

延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区,先后是中共中央总部和红军后方重要基地。在这里,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亲自领导并制定了许多革命路线和政策。因此,参观延安对于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上个月,我有幸前往延安参观,让我对这个历史名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第二段:参观毛泽东故居和陕北革命历史博物馆。

我们先去了毛泽东故居。在那里,我看到了伟大领袖的居住生活场景和一些珍稀的旧物,如他用过的沙发,书桌等。我被其中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所深深吸引:“为人民服务”。这一句话简单但铿锵有力,真实体现了革命家们的初心。之后,我们又去了附近的陕北革命历史博物馆,那里陈列了历史上革命战争的许多珍贵文物和实物,如红军的火炮、军服、军靴等。这些展品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背景。看到这些文物,让我深深意识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

第三段: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和革命遗址。

接下来我们去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和一些革命遗址,如“十五洞”和张学良家。看到革命先辈们为革命事业而付出的努力,真真正正地地为革命领袖们建设革命后方,一种敬畏之情涌上心头。在“十五洞”之旅中,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当时红军的生活环境有多艰辛。特别是在那里,我看到了红军战士竟然要在枯木和皮袋里生火取暖,才意识到了军民一心,克己奉公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可贵之处。

第四段:感悟。

在延安参观的过程中,我直接领悟了无数红军战士们荒原过程中的艰辛。我感受到他们是如何克服了困难和努力为革命事业的胜利作贡献,更加体会了共产主义精神和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精神价值,并被这样伟大的传统教育所震撼。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加热爱这个伟大的祖国。归来后,我更加地珍惜此时此刻,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更加珍惜先辈们为我们争取来的今天。

第五段:结论。

参观延安,感触良多,体验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印迹和精神力量。我体会到了无数先辈们为了我们的未来而奋斗的精神,使我更加坚定了拥戴祖国,坚信国家强盛的信仰,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斗志昂扬,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延安的参观之旅为我增添了许多的智慧,我将永远铭记那段曲折的中国革命历史,将共产党的先进性作为自己奋斗的榜样,不断努力,促进国家更加美好、强大。

参观延安心得体会【第二篇】

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去年我有幸参观了延安,深刻领悟到了那段历史的光辉与峥嵘,也体验了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让我对于中国革命的光荣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二段:游览陕北革命历史博物馆。

陕北革命历史博物馆是我们参观延安的第一站,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延安革命根据地初建时的艰苦和贫困。为了致力于新中国的建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默默坚守,不畏困难的奋斗。在这里,我看到了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等党的先辈们的照片和实物,深感他们的伟大和牺牲,也静思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段:参观延安革命博物馆。

在延安革命博物馆,许多历史事件生动地呈现在我面前,我逐渐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及当时延安的整体情况。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延安整风运动”等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历史。当我看到红军士兵们身上的破衣烂衫,那些她们再也穿不下的靴子时,我感到了他们身上的生活艰辛;看到毛泽东同志穿的洞洞棉鞋,我意识到了那时的人民处境之艰难;看到部分党员崩溃的信件,我感受到了艰辛时期革命者们的坚持,他们即使在饥饿、寒冷、疾病等层层困难面前,也没有轻言放弃的精神。

第四段:感受太行山的风土人情。

太行山是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斗争的主战场,这里有陡峭的山岳,有翠绿的竹林,有雄伟的山水,十分美丽。我去参观了系列红军长征远足景点,感受了红军士兵当年在山林深处的苦难生活。在太行山,我见到了当地山区人民的生活,感到他们的艰苦与朴实,也对共产党人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第五段:总结与思考。

延安之行让我体会到了党的先辈们的革命历程,思考到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道路。在古老而又神秘的延安,我看到了革命者的无私精神与淡泊名利的品格,也领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方向。延安之行,让我意识到了自己今后的使命,更知道了“理想信念,不懈追求”的意义。

参观延安心得体会【第三篇】

20xx年5月6日,我参加了市检察院组织的“红色文化延安行”活动。通过听党课,实地参观,重温了入党誓词,感受了延安精神,使自己对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在延安时期党的伟大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将终身难忘。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从儿时起我就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当我们乘车前往这块心中久仰的圣地,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脑海里浮现的是宝塔山、是窑洞、是延河、是枣园、是南泥湾、是棉纺车,这些特殊的符号和标志,勾画出我的延安印象。

经过多半天的颠簸,终于来到了神秘、神奇而神圣的地方。虽然早知道延安没有秀丽的风光,也明白她还不富裕,但延安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红色底蕴却还是强烈地吸引着我,当我们踏上延安的土地,抚今追昔,真是感慨万千。

以往延安在人们心中最深的就是绵延的黄土高原散发出的空旷与贫瘠,总是和满山窑洞、黄土高坡、乡间小路、高粱玉米等联系在一起。而当我们真正走进这座城市时,却惊喜地发现,延安已加快了向现代化城市迈进的步伐,鳞次栉比的高楼,整齐清洁的大道,形色各异的橱窗,傲然挺立的钟楼,花团锦簇的公园,川流不息的车辆,南腔北调的游客,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现代文明正渐渐渗透到了延安的每个角落。

走进延安,置身于宝塔山下,漫步在杨家岭、枣园、王家坪间,亲眼目睹了当时新中国的缔造者们领导中国革命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简陋的办公环境和居住条件,让我想起了有关当时的生活写照:小米饭、南瓜汤、打着补丁的布衣裳。但就是在这里——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延安,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却成了中华民族翻身求解放的希望所在。因为在这里,虽然物质条件艰苦,但却涌动着一种精神,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打江山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时体现为为了实现革命理想可以克服任何艰难困苦的坚强信念。正是这种信念,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仁人志士,使当时的延安成为一片热土。正是这种精神,鼓励着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投身革命,从而取得了中国革命史上一个又一个胜利,直至新中国的诞生!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弥漫的硝烟、闪光的战刀,听到隆隆的炮声、雄壮的军号,似乎又回到了那杀声阵阵的战场,对那些勇猛冲杀、不怕牺牲的革命前辈,更增加了敬佩之情;对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生活,无不更加珍惜;对经过战争洗礼的伟大祖国,无不更加热爱。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的延安已是物是人非。但老一辈革命家创造的延安精神却成了留给后人的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环境里显得尤其珍贵。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一个人,要想立于世界,就必须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成为战胜一切困难的利器,可以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可以让一个企业更加强大,可以让一个民族更加昌盛。所以,延安精神在今天这个特殊时代里,同样可以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成为指导我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延安之行,使我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参观革命圣地,旧址犹在,有感慨,有惊叹!当年艰苦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当年艰苦奋斗的精神却始终在我们心里。作为一名检察干警,必须要爱岗敬业,立足本职作奉献。工作中应更多地正视个人利益的牺牲,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恪尽职守,以极大热情干好工作。为了这个信念,我们积极行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把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发扬光大。我将以此为动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为检察事业的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观延安心得体会【第四篇】

20xx年6月19日、日学校组织全体党员赴延安参观学习,整个行程安排20紧凑,19日首先参观壶口瀑布,感受母亲河气势磅礴,咆哮奔腾的震撼场面。然后参观南泥湾和清凉山革命旧址,晚上观看大型红色文艺演出《延安颂》,20日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和枣园革命旧址强烈的震撼陪伴着整个旅程。伟大的时代孕育了伟大的精神——“延安精神”,她诠释了我们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到我们民族在复兴的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革命实践的精神积累,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崭新表现。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之所以能燎原,归根结底得益于延安革命摇篮里培育出来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毛主席指出:“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党我军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这也是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并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这必将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取得胜利的,“法宝”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从事着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人才的神圣工作,我一定要在工作中践行延安精神,在现今各种思潮泛滥,拜金主义盛行的时候坚定立场,坚决贯彻学校的各项决定,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贫困落后、条件十分艰苦。面对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学校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作为党员一定要发扬“延安精神”,团结周围同志,做好宣传工作,在铸造我校核心价值观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在延安,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住的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然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同志却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有远见卓识的重要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曙光。人人都有追求舒适安逸生活的权利,但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的事业并不是只有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才能创造,艰难困苦的环境往往更能激发我们奋斗的热情和前进的动力。“延安精神”是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骆驼精神”“骆驼精神”是我党。

对任弼时同志道德品质和光辉人格的形象比喻。任弼时同志是延安时期中央五大书记之一,身患重病,中央让他养病,而他在养病期间还深入基层调研,写了许多调研报告,没有休息,只有工作,没有任何要求,只有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负着重担前行,这种以身作则的精神为全体党员树立了楷模。其实,“骆驼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大公无私、爱岗敬业、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精神。

当前,我认为我们学校所缺乏的正是这种立足岗位,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努力奉献的精神。我们党员同志有责任在校领导的带领下,铸造我校核心价值观,只要思想对路了,价值取向正确了,教育教学质量自然会不断提高。通过参观学习,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撼,我深深地感到“精神”是支柱,一家一国乃至于一团体如果没有先进的“精神”作为支柱,是一定要跨的。

“延安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的先进的精神支柱,虽然今天已不同于几十年前的战争年代,但“延安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激励我们在民族复兴过程中的力量源泉。

参观延安心得体会【第五篇】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

延安,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延安精神的诞生地,三、四十年代,她曾是无数爱国青年心驰神往的圣地,“到延安去”,曾是一代爱国志士的心灵呼唤和强烈愿望……其实直到今天,延安依然是全体中国人特别是中共党员向往的神圣之地。4月7日,正是怀抱着这种向往,我们一行33人,在公司党委的组织下,奔赴延安,去寻找伟人足迹,实地感受延安精神。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低矮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是我从影视剧中得到的延安印象。而当我实地踏上这块土地,亲眼目睹厚重的黄土高坡以近乎裸露的姿态横陈在眼前,我还是感受到了一种震撼,因为她与我的家乡——处处花红柳绿浓荫覆盖的江南实在有太大的不同,一股凝重、肃穆的气息悄然漫上心头。

在延安五天的行程,我们瞻仰了王家坪、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先辈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聆听了专家教授讲述的《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父子情深》《延安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干群关系》《张思德与张思德精神》《白球恩与白球恩精神》等大量现场教学,观看了大型革命情景剧《延安延安》,了解了许多的感人故事和革命史实,曾经只是荧幕里的毛泽东、周恩来、张思德、白球恩等人物立即显得生动和立体了起来,我仿佛看到他们就活生生地站在面前,以他们独有的姿态深情凝望着脚下这片黄土地;我仿佛看到了三五九旅全体将士“背枪上战场,锄禾斗田庄”开发南泥湾的火热场景;我仿佛看到一个伟岸的身影正在昏暗的油灯下奋笔疾书,而1篇又1篇决定着中国革命方向的光辉著作——《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由此诞生,如阳光般拨开层层迷雾照亮了延安城,照亮了全中国!

延安,一个多么神奇的地方,三山环绕的地形令视野严重受限,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胸怀天下放眼世界;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令这里物产匮乏,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虽吃着粗茶淡饭却有着对美好生活最坚定的向往,最贫瘠的土地上却孕育了最丰满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美妙生活、新的中国与世界”,崇高的理想进一步催生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那就是延安精神。

短暂的五天延安之行,让我对延安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就是为崇高理想英勇奋斗的不屈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整风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为什么当年民主人士陈嘉庚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会说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解决远东命运的、解决中国命运的,不在于美国,不在于南京,而在延安”此类真挚的感言呢?正是因为他们强烈感受到了这种坚不可摧、势不可挡的“延安精神”,他们知道,只要有了这种延安精神,胜利一定属于中国共产党人!正如第一天给我们讲学的延安干部管理学院的李海际教授所说的那样:巍巍宝塔山,唤醒了中华民族;滚滚延河水,承载了民族的重负;土窑洞的灯光,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再唱起《南泥湾》,又有谁会忘却那光辉的十三年……历史虽然远去,但延安精神将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像这次延安红色教育培训班虽然结束了,但那些感动和震撼将永留我们心中,成为我们今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不竭动力。如果说以前,面对繁重的工作我们可能心生抱怨,面对烦心的琐事我们可能灰心丧气,面对种种不如意事我们可能意志消沉……那今后不会了,因为我们的心中也有了延安精神的照耀。为寻一种精神而来,带着这种精神而返,延安之行让我们收获满满。当年延安精神指引着共产党人打下江山,今天我们这些共产党人更要将他发场光大。作为国企员工,目前我们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两付重担,前路漫漫更须奋力前行。当我们结束五天的延安之行,挥手作别宝塔山时,一种誓言在我们心中油然生发:重回工作岗位以后,我们一定好好践行延安精神,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鼓舞的斗志,让延安精神在双电公司绽放光芒!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相信从此以后,延安也会成为我们这期红色教育培训班全体学员梦的栖息地。延安,我们永远的圣地!

48 1498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