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技巧(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访谈技巧(最新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访谈技巧【第一篇】

关键词:访谈类节目;主持;提问;技巧

提问技巧是访谈节目主持人必备的能力,它是指提问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能够达到采访目的的手段、技巧等。传统意义上的主持人往往严肃、认真、高高在上、正襟危坐,与受众的距离较远,让人感觉神圣不可侵犯,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在全媒体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说教式”主持风格已经被“平民式”的主持风格所取代,人们更希望主持人在节目中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带着受众的期望进行节目制作,访谈节目更是如此。一档成功的访谈节目 一定是充满人文关怀,主持人与嘉宾必是平等、宽容的进行交流,采访或是提问的方式也必是多种多样的。

一、至关重要的第一问

中国播音学界有一句话叫“红烧头尾”,可见开头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开头的第一句话也决定着以后的交流是否顺畅。主持人在访谈节目中,开头的提问更是尤为重要。是否能够抓住问题的主旨,适当的时候还要避免嘉宾过于敏感而产生抵触情绪,又不能过问直白而伤害对方,又要选择一些简单容易回答,并且能够拉近双方距离的问题,使谈话气氛轻松。具体来说,可以选择一下几种方式进行提问:

第一,直击主题。在新闻类访谈节目中,由于目的性很强,信息量大,政治敏感度高,时效性强,因此,主持人往往快速进入主题。从嘉宾角度看,这些节目不涉及到个人隐私等敏感话题,一般都是针对国内外新进发生的大事大情进行分析、评价,所邀请的嘉宾多是某些方面的专家或者亲临现场的目击者、当事人,直击主题能够让受众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进行快速的了解,满足他们的急切心理。另外,在一些突发性新闻事件中,主持人的第一问一定要问到事件的关键点上。如2005年发生的一起花炮厂爆炸伤人事件的报道中,主持人在与前方记者进行访谈过程中的第一问是:“跃军,你现在再什么位置?”为什么要问在什么位置?这符合新闻五要素中的“地点”这一要素,因为在突发事件中,前方记者所在的位置对于事件报道的真实、准确、及时非常重要,而且,由这一个问题生发出来的回答内容很多,记者不仅仅回答了自己的确切位置,而且描述了现场的状况,增强了报道的可信度,为进一步谈到事件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以及善后处理等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由情境引发话题。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播音创作基础》课程讲授时提到了“情景再现”,其中,“触景生情”是“情景再现”的重要元素,无论情境多清楚的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如果没有情绪情感的触动,就无法达到率真的表达效果。吴郁老师在《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一书中这样说道:“援引眼前的景物,或是环境因素(时间、节令、气候、地域、场合等)发出感慨,诉诸情绪”。可见触景生情、借题发挥是主持人语言表达的必备基本功。在进行访谈节目主持时,有时候经常会利用一些短片、音乐来提供一些情境,触发主持人的语言感受力,营造现场气氛,进而引发主持人与嘉宾的情感变化。但是,这种方法要真情实感自然流露,不能矫揉造作,避免虚伪空洞。这样的提问技巧多用于人文气息较浓的谈话类节目当中。如凤凰卫视《人间》栏目,一期采访普通大连人王希海的节目中,主持人善于用短片营造情境。尤其在这种体现人文关怀的谈话节目中,嘉宾的心理变化非常微妙,有时不愿意打开心扉,不愿意聊及自己内心深处的伤痛,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封闭起来,这时,如何能打开嘉宾的心结就显得非常重要。主持人播放了一个短片,里面记录了嘉宾为瘫痪在床的老父亲过生日的场景,而嘉宾王希海的生命里也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陪伴他的父亲,从父亲成为植物人瘫痪在床到节目播出时,已经有24年了,是什么支撑他走过这24年而无怨无悔?正是这一个短片,勾起了他对父亲深深的情感,他开始讲述生日当天的情境,并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挚爱,引发了他的谈话欲望。

第三,巧妙介绍嘉宾,引出话题。一些访谈节目是为了介绍一些事件,但是,任何时间的主体都是人,如果就事论事,未免陷入理论化的尴尬境地,可看性差,而一旦加入人的因素,就赋予事件人文的气息了。而人物类型的访谈节目,有很多都是与嘉宾畅谈人生,因此,巧妙介绍嘉宾能够生动的、具体的说明节目宗旨,引发兴趣,迅速营造谈话场,切入主题。

第四,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成为朋友或是知己,原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话题。而不熟悉的两个人如果想要了解对方,也必须找到双方共同了解的事件进行谈话的主题,这样才能使彼此不感到陌生,并迅速建立一种亲近情感,为更进一步的沟通交流打下很好的基础。访谈节目也是如此,当今社会信息共享,情感也要共享,胡正荣在《传播学总论》中说:“按照传播学者W・施拉姆的解释‘我们在传播的时候,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即我们努力想共享的信息,思想或态度。’”并且,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中如果以共同熟悉的话题入手,能够很好的营造一种轻松、无距离的环境和现场气氛。以《实话实说》为例,一期节目的主题是《谁来抓小偷》,主持人一开始说:我们今天聊的事,与在座的给位都有密切相关,然后通过一个表决器来调查观众对于“如果在公共场所遇到小偷,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社会问题进行投票,然后分析投票结果,引发大家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问方式,因为这个话题与每个人都有关系,因此容易引发大家的思考,现场观众也有话可说。

二、找准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提出是访谈节目的核心灵魂,如果没有恰当的问题,访谈就无法进行下去。而提出问题的主持人,他的提问技巧、问题的切入点把握等也非常重要。一些平淡无奇的套路化的问题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每个嘉宾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因此不能用不变的问题对待每一个嘉宾,这样会陷入假大空的尴尬场面,嘉宾也不愿意回答那些空泛、没有价值和特性的问题。因此,在与嘉宾对话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课,找出嘉宾的个性,针对这样的个性涉及问题,并巧妙的运用语言艺术将问题抛出去,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具体来说,这样的技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考验着主持人的心理素质、文化功底、知识积累、生活阅历、人文修养等各方面的能力。

首先,具有人文精神的提问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类有情感,而且情感丰富,主持人并不是无情无义的人物,在进行访谈过程中,主持人不能为了揭示事实真相,或是反映某些问题,或是展现敏感话题而冷漠生硬的与嘉宾进行交流。主持人要将自己与嘉宾放在一个角度里,从嘉宾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才能引导嘉宾说出真心话,才能走进采访对象的内心。

其次,充分运用一切相关媒介,引发话题。在一些敏感话题的访谈中,问题的设计技巧要更加巧妙,可以充分运用事件、话题、调查结果、书籍等可靠材料找到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契合点,拉近双方的距离,最大限度的引发共鸣,达到较好的采访效果。(作者单位:北华大学文学院传播系)

参考文献:

[1] 吴郁。提问:主持人必备之功[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

访谈技巧【第二篇】

采访前。采访前的准备是采访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它是采访的“战略部署”阶段,其作用在于明确采访目的,缩短记者认识被采访者的距离以及确保采访物资和设备的万无一失。

在人物采访前首先要做好的是选择采访对象(社会名流、权威人士、新闻人物等)和对采访主题的确定。根据采访对象确定主题,根据采访主题选择采访对象都是常用的方式,这主要受制于大众的关注点。新闻传播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大众,满足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这也是采访主题确定的最重要的依据。在当今的媒体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收视(听)率成为各媒体追逐的一个重要指标,受众是否喜爱成为栏目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所以,在采访人物前,记者首先要思考大众想要得到什么信息,大众的需要是采访的前提和动力。

采访过程。成功的采访的衡量标准是:围绕主题控制提问、把握采访进程、驾驭采访对象、和谐采访环境、达到采访理性、客观、真实、理智的水平,给大众留下深刻的感觉和印象,最终传达给大众更多、更重要的信息。

人物采访的成功,是采访基本要领和记者的创造性思维巧妙的结合。只掌握基本要领并不能成功地完成人物采访,成功的人物采访包含更多的是创造价值。记者的采访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模仿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具有创造性的。每位记者可在掌握采访基本要领的基础上根据采访对象的自身特点对人物采访活动进行再创新,如方式的改变,思路的多维化,每一处细微的改变都可以使采访更具可视、可听性,这就涉及了采访技巧的问题。

(1)围绕主题的思考:现代的采访形式更多地融入记者多角度的现代思维方式,准确的提问基调有赖于记者辩证的世界观。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方式去分析人物、判断事物才可能对客观事物有一个科学的结论。

在人物采访全过程中,记者的思想更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当采访对象叙述事件时,记者应该思索采访对象的谈话内容的主要含义,事件的开始、过程、结果是否完整,是否合情合理,细节是否具体,数字是否真实可信,思考是否存在漏洞和疑问;当对方提出一个观点、一条经验时,记者就要考虑其正确性、科学性及其意义所在,并时刻注意其政策法律因素和社会教育因素。记者不但要跟上被采访对象的思路,而且要控制采访的节奏,把握主题。采访的主题是在连续的问答和不间断的交流过程中得以表达并逐步明确的,所以记者围绕主题展开谈话,并积极挖掘被采访者谈话中的关键词语,寻求说明和深化主题的事实和观点以备深入采访。可以说采访的全过程记者都要保持逻辑清晰、主题明确。

(2)理智、机智的提问:采访准备阶段主题的雏形在采访过程的问答中逐步得到完整。记者向被采访者的提问也是采访活动最关键的部分。提问艺术的技巧蕴含于记者的创造性采访活动中,是在提问原则基础上的变化,因而把握提问艺术首先要掌握提问原则:清晰准确,切忌含糊不清;逻辑顺畅,切忌思路混乱;具体明白,切忌笼统空泛;先易后难,切忌引起关系紧张;分门别类,切忌主次不清;讲内行话,防止提出无知问题,同时,在提问中避免过多地使用专业术语,使谈话成为深奥的专业答辩。

(3)全神贯注的聆听:聚精会神地听,记者就能从被采访者的每一句话、每一段叙述、每一个观点中抓住关键,找出大众想要知道并且能够表现主题的地方。记者不但自己要认真地听,而且还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听。由于记者有前期准备工作,所以在采访前已经知道许多问题的答案,了解被采访者的一些信息,采访时双方存在一种默契,而这种默契只存在于采访双方,大众并不是很清楚,这些信息在采访中有时会被采访双方一带而过,往往使观(听)众产生疑问。所以,记者要听清被采访者的谈话,随时解释,补充提问,令大众了解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4)细致入微的观察:谈话过程中被采访者自然流露出来的体态和面部表情,并不是出于无心的偶然活动,而是具有口头未能表达出来的特殊传感意义。许多成功的采访都得益于察言观色。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表特征、说话方式、对问题的反应以及其所处的环境,通过这些细致的观察,记者就可以多少了解一些被采访者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性格特征和采访过程中的心理反应。

想、问、听、看,都是极普通的采访行为,可是其中却蕴含着许多技巧。记者的文化修养、社会阅历、思维方式、专业经验等都将直接影响到采访活动的每一步,而这些个人内涵是其在长期采访工作实践中历练得来的,每一位记者在工作和学习中都应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更新。

采访后。采访后的编辑工作是记者将采访半成品变为成品的过程,也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删除嗦重复、对主题突出意义不大以及新闻政策不宜传播的地方,使得记者的思路在编辑后更加清晰明白地呈现,采访主题也通过采访问答的选取得以深化,采访活动通过提取精华而更加简洁流畅。

一些栏目通过后期加入背景资料、专家点评等方式增加可视性,许多编辑在编发采访报道时也常加入一些个人评论、配发一些图片,使得采访主题更为鲜明、意义更为深刻。

提高栏目收视(听)率、增加栏目的科学教育意义、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是记者在采访前准备、采访中问答和采访后编辑都要遵循的宗旨。

人物采访活动已逐步渗透到大众传媒的众多栏目板块内容中,记者、编辑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也在对其进行变化创新。现今的谈话类节目正以其内涵的深刻性、知识的大众性、形式的多样性、运用的广泛性、思维的辩论性发挥着独特而诱人的魅力,得到了众多媒体的重视和亿万观(听)众的喜爱。这也给我们的记者和编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发展空间,不断运用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去制作出更具时代性,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谈话类节目,奉献给广大的听众、观众。

访谈技巧【第三篇】

关键词:新闻采访; 角色转换; 思维; 谈话技巧

在新闻的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通过和访问对象的交流,来获得一定的信息。记者打交道的对象是人,是为了采集具有价值的线索和事实证据。要使采访获得成功,必须要掌握角色转换思维和高超的谈话技巧。

1 新闻采访中的角色转换

角色转换在采访中的作用   新闻采访主要是通过交流谈话的方式来获取信息,这当中包括了记者和访问对象两种角色。采用角色转换,能够暂时的把记者和采访对象的个人角色过滤掉,从而将隐藏的有关角色挖掘出来,来促进采访的成功。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角色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谈话时两方心理状态的转变。记者灵活熟练的把握自己以及采访对象的角色,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转换,在采访活动中有很大的作用。

角色转换能够让记者快速的接近采访对象,当记者找到了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共同角色抑或是容易拉近关系的角色,能够很轻易的从对象身上获得大量的信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注重的是情感心灵的交流,心理距离的拉近对于采访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记者进行角色转换能够开启采访对象的思路,社会上的人们大多数都很少接触采访这种形式,在面对记者时自然会有着紧张和不自然,这种情况下记者进行角色转换,能够减少采访对象的拘束,启发他们的思维,来得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记者在进行角色转换的时候能够进入到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人的相处重在知心,然而记者和采访对象一般都是初次见面,而且受采访条件的制约,没有时间来深入发展深入了解,角色互换能够容易取得对方的共鸣,挖掘出不为人知的一些信息。

采访中记者角色转换的策略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进行角色转换的时候,要选择贴近采访对象日常生活的角色,这样能够容易打开采访的话匣子,而且要在采访过程中把握住进度和对象的心理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引导。角色转换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时机,有着丰富经验的记者肯定擅长于察言观色,能够把握住有利的采访点,进行角色转换。在实际采访中,记者还需要注意到所处的地理环境,对于采访对象来说,不同的采访地点会给他们带来不同的心理影响,记者要学会利用采访地点的背景,从特殊的角度来拉近距离。肢体语言也是采访中的一大助手,一个成功的记者能够利用他自身的肢体语言,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他们通过这种无声的语言亲近采访对象,从而能够促进采访活动的圆满完成。

2 新闻采访中的谈话技巧

记者要把握主动权,对于问题各个击破   记者是采访过程中的主体角色,必须要通过主动的谈话来从采访对象那儿获取信息。记者要有很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在采访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被访问者进行提问的时候要明确所问问题,不能够采用抽象化的语言描述,这样采访对象就很难给予一个具体的答案。而且提问顺序一般要按照事情起因发展和结束的流程,将大的问题分解成有序的小点,能够加快访问的进度和访问的质量。比如在采访公司领导阶层的时候,如果直接询问“你们公司是如何进行管理的”,领导者自然会觉得难以清楚的表达,如果记者提问的时候换成“请问你们公司是如何进行思想工作的呢”,管理者自然能够针对这一点进行明确地回答,通过技巧性的提问,记者自然能够获得足够详细的资料。

谈话时注重和访问对象的心理沟通   人们从事任何一种行业,在相互交流中都会衍生一种心理的交流。这种心理交流会直接影响到有关活动的气氛和进行,直接关系着活动的完成效率和质量。在采访活动中,记者自然常常会遇到那些不乐意合作的人,面对这种情况时,记者要耐心沟通,因势利导,缓解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变得乐意接受访问。这就是心理沟通的重要性,如果采访的两方能够生有亲近感,采访会变得更加顺利。采访中,记者的态度和访问对象的态度息息相关,如果记者只是为了挖掘材料,采集信息在谈话的过程中咄咄逼人,表现的粗鲁无礼,访问对象自然不愿意好声好气的回答,从而使得采访没有效果。因此,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应该尊重任何一个采访对象,要以谦和的态度和友好的姿态相待,这样才能够为采访的顺利完成服务,这是很有必要的。

耐心启发,等待时机突破   很多记者会在采访中遇到正面咨询访问对象而得不到有价值信息的情况,这个时候记者需要有足够好的耐心,采访对象一般都是普通人,并不能分辨出什么是重要的新闻材料信息。记者在与之沟通的时候,要戒骄戒躁,同时需要对其思维进行发散,联系相关的事物,帮助访问对象进行信息的回忆,当寻找到重点的时候就是记者采访取得突破的时机。

3 结束语

新闻采访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记者在具体实地进行新闻采访工作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巧。记者需要根据不同的访问对象,不同的采访地点,不同的采访时间灵活的进行角色转换,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谈话技巧对被采访者进行了解,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只有研究透了访问对象的心理,才能够达到采访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肖进。 采访也是一门艺术——简介《采访技巧》一书。 新闻战线。 1985(10).

[2] 李二。 基于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新闻实现途径探析。 青年记者。2010(6)

访谈技巧【第四篇】

关键词 调查报道 采访技巧 新华社记者

人们常说新闻是跑出来,好的新闻作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尤其是重大热点事件中,谁能够取得采访突破,采访到当事人,掌握核心信息,谁将掌握报道主动权,占领制高点。因此,衡量一个记者能力的重要标准就是突破能力,而采访突破又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一、“迂回包抄”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采访方法,也类似于新闻学里经常提到的“剥洋葱”。即在还没有找到核心当事人的情况下,先从了解情况,到事件现场寻找目击群众,从目击群众入手,一点一点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寻找线索,直至最终找到事件当事方。

而找到事件当事方仅仅是采访突破的第一步,关键还要让事件当事方开口说话,从他们的嘴里了解到你想要的、读者很想知道的信息。一般来说,一起热点事件至少有两个当事方,两个当事方中,弱势一方希望借助舆论支持,非常愿意接受媒体采访,而强势一方则会极力阻挠,封锁信息,拒绝采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先采访弱势当事方,基本掌握情况后,再去采访强势当事方,把已经了解到的情况跟对方进行沟通,这时候,强势当事方就会考虑如果自己不接受采访,舆论可能就会“一边倒”,对自己不利,最后会被迫接受采访。

2004年6月,某市一副区长在当地交通治理中,因多次收缴一位残疾人营运的“老爷车”遭到报复,这位残疾人提了一桶汽油,将副区长堵在办公室,然后将汽油浇到两人身上点火焚烧,导致两人最终不治身亡。这起悲剧发生后,当地老百姓议论纷纷。笔者与同事一起前去采访,我们首先找到目击群众了解情况,残疾人的邻居告诉我们,这位残疾人家境困难,缺少收入来源,就靠营运“老爷车”谋生,而他的“老爷车”被当地政府没收过6次,最后一次被没收,他透露出“车要不回来,我年都不想过了”的念头。在群众带领下,笔者也来到这位残疾人的家里,发现他家非常简陋,印证了群众所言不虚。

残疾人这边采访完之后,笔者电话联系这个区宣传部。不出所料,宣传部长在电话中一开始就拒绝接受采访,并反复说“这个事已经处理完了,没必要采访”,在多次交涉无果后,笔者又说,老百姓给我们介绍了大量情况,我们就是要找政府核实一下,如果你们拒绝介绍情况,那我只能说给了你们说话的机会,你们主动放弃。自知理亏又心虚的这位宣传部长最终决定给上级领导报告,最后采访取得突破,当地政府十分配合记者采访,不但介绍了情况,还带我们到副区长办公室、医院等实地走访查看。

二、“沙里淘金”法

一般来说,调查性报道能否突破,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了解内情的“反对派”,如果有掌握情况的“反对派”愿意说、愿意讲,这个堡垒的缺口就打开了,如果没有,这个堡垒往往坚如磐石。或者有些人了解一点点情况,但仅仅是“边缘人”,其采访也很难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采访其它题材作“掩护”,然后在对方不怎么防备的情况下,沙里淘金,从采访者口中一点一滴“抠”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2004年7月,某地一乡镇干部向新华社新闻热线打电话举报说,他们县是部级贫困县,可党政干部公费旅游的情况却愈来愈烈,基层干部和群众意见比较大。这个热线举报引起了新华社总编室领导的高度重视,最终采访的任务落到我和另一位同事身上。这是一次难度很大的采访,我们找到举报人,可他只是一名乡镇干部,他之所以举报是因为看不惯公费旅游的现象,但他掌握的情况并不多,看到自己乡里的领导经常外出考察,来回都是“双飞”(来回坐飞机),回来谈论泰国人妖等稀奇古怪的事儿,他们一般干部都很有意见,但没有掌握直接证据。至于其他乡镇和县直单位干部公款旅游的情况,他只是听朋友说起而已。

我们在当地没有熟悉的干部,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好唐突正面找当地纪委采访。后来,我们决定以采访扶贫为借口,从中筛选需要的信息。我们走访了两三个乡镇、两三个县直部门,在“采访”之余,跟这些干部“闲聊”:你们福利好啊,还经常有外出旅游的机会;听说那个乡镇“四大家”都去旅游了,你们怎么没组织?……在“闲聊”中,记者逐步掌握了这个县县领导和各乡镇领导以“考察”为由,到国内外各旅游景点公款旅游的大量事实,然后赶紧记录下来。最后,采访县委负责人,这时我们已经全面掌握了变相旅游的情况便摊牌了:有新闻热线反映你们公费旅游问题,我们前来调查核实,作为县委县政府有何回应?越是艰难得来的东西越珍贵,需要说明的是,这篇稿件播发后,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个贫困县立即叫停一切变相的公费旅游,并进行了整顿。

三、“单刀直入”法

有一类新闻事件,封闭性特别强,当事人数少、范围小、利益趋同,但事件性质却又恶劣,影响大。这类事件的采访难度最大,需要记者使出浑身解数,运用十八般武艺,对采访对象施加舆论压力,攻心战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撬开采访对象的嘴。

笔者采访过一起女干部陪酒死亡的事件,用的就是这种采访技巧。20l5年5月,某市在一次公务接待中,一位女干部陪酒后,回到酒店,当晚猝死在酒店里。这件事发生后,当地政府严密封锁,因为这次接待有市长和其他几位市领导参与。不过,毕竟涉及到人命关天的事,这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些消息在网上还是不胫而走。在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对公务接待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还发生这种事情,说明基层党风政风还没有扭转过来。我和同事接到任务后立即赶赴这个市采访。刚开始,我们也想到先后核心、“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进行采访,暗中找了很多熟识的干部采访,结果发现这些干部都是听说有这个事,但因为没在现场具体情况不掌握。我们又通过层层关系,联系到死亡女干部的家人,可她的家人说也在等待政府的情况说明,他们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

后来我们想,参加公务接待的人可能还不到10人,而且在酒店包厢,是很私密的地方,也很难找到目击者,要想全面掌握情况,只有正面突破。于是,我们直接找到当地党委政府,说明了这起事件性质的严重程度,反复做工作,反复沟通。最终,当地党委政府也感觉到纸包不住火,与其被动追责,还不如主动承认。给我们安排了公安部门和参与公务接待的干部详细介绍了情况。

四、“调虎离山”法

这种采访技巧比较适合群众聚集比较多的重大事件采访。作为新闻工作者,无论从职业道德还是党性原则来讲,在履行职责中都要帮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而不是唯恐天下不乱,给党和政府增添麻烦。有的新闻事件中,很多群众聚集,现场可能群情激愤,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快速了解事件来龙去脉必须掌握采访方式方法技巧,如果当着群众的面掏出本子采访、或者架起摄像机照相机,群众的情绪可能瞬间会被点燃,不但影响采访效果,更可怕的是记者的采访可能助推事件进一步恶化,给处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快速找到事件当事人,将其带离事件现场进行单独采访。

笔者多次参与重大群众性事件的采访报道。2008年,某市城区建设拆迁工作,致使一名群众死亡后,引发当地数百居民上街抗议,我们赶到现场时看到一些居民情绪非常激动,甚至连警车都掀翻在地,面对这样的场景,笔者一边观察现场情景,一边琢磨怎么采访?过了一阵子,笔者在街边人比较少的地方找了个居民问:“你知道死者家属的电话吗?”没想到对方一听我说普通话,立即警觉地大喊:你是干部!顿时哗啦一下一群人围了过来。看到这种情景,我立即压低声音说“我是记者,千万不要惊动政府”,并在衣服的遮掩下将记者证给对方晃了一下,这些居民看是记者,就迫不及待地把死者家属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我们。拿到号码后,我们立即驱车离开现场,电话预约,最终采访到了当事人。

五、“擒贼擒王”法

火灾、水害、泥石流、山体滑坡、连环车祸等,这样的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而记者总是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深入一线,可是有的突发性事件区域广泛、涉及人数众多,就算到了现场,也往往“天狗吃月亮无处下口”,不可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一个人一个人去采访,这时候要想在短时间内了解整个事态的全貌、掌握核心信息,最好的办法就是“追领导”,哪个领导级别最高就紧紧咬住哪个领导,因为千头万绪的信息最终都会汇总到指挥部。

48 632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