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白杨教学设计(优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白杨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白杨教学设计(优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白杨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新疆的奉献精神。

2、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白杨树的特点,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新疆的奉献精神。

三、课前准备:

查找资料 制作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1段,了解白杨生长环境:

(课件出示第一段文字)

预设:人烟稀少 渺无人烟……

2、(课件出示描写戈壁的词语)学生想象画面齐读词语

过渡:为什么白杨树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呢?(生命力顽强)文中哪段话具体介绍了白杨树的特点?(13段)

(二)学习13段,了解白杨生长特点:

1、学生自学画批第13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默读第13段,这段话介绍了白杨树的哪几个特点?请你用合适的词语加以概括,在书上进行批注。

2、全班交流自学体会:(老师相机出示需要重点理解的描写白杨的句子)

a、“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

(1)学生抓住“从来”理解白杨特点。

板书:高、直

(2)你从爸爸的这句话中还听出了什么?

预设:赞美 夸奖

(3)自读这句话,读出赞美之情

b、“哪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1)引导学生抓住“哪”“很快”这两个词并联系上文体会白杨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板书:适应能力强

(2)教师引导朗读体会白杨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矿山、戈壁 )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矿山、戈壁 )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c、“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学生抓住“不管……不管……总是……”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白杨生命力顽强的特点。

板书:生命力顽强

(2)想象着画面学生齐读这句话。

d、(课件出示第1段和第13段)

(1)课文介绍白杨树的特点,为什么要写第一段呢?

预设:恶劣的环境描写更加衬托出白杨树的三个特点。

(2)读13自然段,读出爸爸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过渡: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还不能理解。

(三)学习15自然段,感悟“爸爸妈妈”等支援新疆建设者的奉献精神。

1、(课件出示第15段)从这段文字中,你对文中的“爸爸妈妈”有了哪些了解?

(预设:新疆离他们的家乡很远,生活艰苦;他们是自愿去的;他们在新疆工作生活了很长时间;现在他们要接孩子去新疆上学,在那里长期居住。)

2、学生提出质疑

预设:

(1) 他们为什么要从生活条件好的内地到遥远的、条件差的新疆去?

(2) 他们在那里是怎样生活的?

(3)他们为什么要接孩子去新疆上学?为什么要在那里长期居住?

3、全班交流解决学生疑问

问题1:他们为什么要从生活条件好的内地到遥远的、条件差的新疆去?

教师介绍补充图片资料

预设:服从祖国需要 建设边疆

板书:服从需要 建设边疆

问题2:他们在新疆是怎样生活、工作的?

(1)学生介绍

(2)教师介绍图片资料

问题3:他们为什么要接孩子去新疆上学?为什么要在那里长期居住?

预设:他们不仅要自己扎根边疆,还要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继续建设边疆。

板书:扎根边疆

4、你觉得爸爸他们这些建设者是些怎样的人呢?

预设:爱祖国 奉献精神 服从需要 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

(四)学习14段,感悟建设者与白杨的相似之处。

预设:表面上说白杨树,实际上说自己、说这些支援新疆的建设者。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2、“爸爸、妈妈”这一代支援新疆的建设者和白杨树之间哪像呀?

(五)理解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

1、课文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点?

提示:为什么写了白杨还要写建设者呢?

预设:课文通过介绍白杨树高大挺直、适应能力强、生命力顽强的特点来赞美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

板书:借物喻人

2、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

(1) (课件出示填空):

生活中我们经常借(什么物 )来赞美( 什么人 )

预设:

借(蜡烛 )来赞美( 老师 )

借(小草 )来赞美( 平凡的劳动者 )

借(荷花 )来赞美( 品格高洁的人 )

借(松树 )来赞美( 战士 )

(2)理解物与人的关系特点

提示:你发现括号中物与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预设:物的特点与人的特点有相似之处。

3、阅读借物喻人的文章要注意什么?

预设:要先抓物的特点,再和人的特点进行联系,找出他们的相似之处,写物只是一种手段,赞美人才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阅读杨朔的《荔枝蜜》,《白杨》与《荔枝蜜》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附:板书设计:

26 白杨

借物 喻人

高 直 服从需要

适应力强 扎根边疆

生命力顽强 建设边疆

白杨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第二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新疆的奉献精神。

2、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白杨树的特点,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新疆的奉献精神。

三、课前准备:

查找资料制作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1段,了解白杨生长环境:

(课件出示第一段文字)

预设:人烟稀少渺无人烟……

2、(课件出示描写戈壁的词语)学生想象画面齐读词语

过渡:为什么白杨树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呢?(生命力顽强)文中哪段话具体介绍了白杨树的特点?(13段)

(二)学习13段,了解白杨生长特点:

1、学生自学画批第13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默读第13段,这段话介绍了白杨树的哪几个特点?请你用合适的词语加以概括,在书上进行批注。

2、全班交流自学体会:(老师相机出示需要重点理解的描写白杨的句子)

a、“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

(1)学生抓住“从来”理解白杨特点。

板书:高、直

(2)你从爸爸的这句话中还听出了什么?

预设:赞美夸奖

(3)自读这句话,读出赞美之情

b、“哪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1)引导学生抓住“哪”“很快”这两个词并联系上文体会白杨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板书:适应能力强

(2)教师引导朗读体会白杨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矿山、戈壁)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矿山、戈壁)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c、“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学生抓住“不管……不管……总是……”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白杨生命力顽强的特点。

板书:生命力顽强

(2)想象着画面学生齐读这句话。

d、(课件出示第1段和第13段)

(1)课文介绍白杨树的特点,为什么要写第一段呢?

预设:恶劣的环境描写更加衬托出白杨树的三个特点。

(2)读13自然段,读出爸爸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过渡: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还不能理解。

(三)学习15自然段,感悟“爸爸妈妈”等支援新疆建设者的奉献精神。

1、(课件出示第15段)从这段文字中,你对文中的“爸爸妈妈”有了哪些了解?

(预设:新疆离他们的家乡很远,生活艰苦;他们是自愿去的;他们在新疆工作生活了很长时间;现在他们要接孩子去新疆上学,在那里长期居住。)

2、学生提出质疑

预设:

(1)他们为什么要从生活条件好的内地到遥远的、条件差的新疆去?

(2)他们在那里是怎样生活的?

(3)他们为什么要接孩子去新疆上学?为什么要在那里长期居住?

3、全班交流解决学生疑问

问题1:他们为什么要从生活条件好的内地到遥远的、条件差的新疆去?

教师介绍补充图片资料

预设:服从祖国需要建设边疆

板书:服从需要建设边疆

问题2:他们在新疆是怎样生活、工作的?

(1)学生介绍

(2)教师介绍图片资料

问题3:他们为什么要接孩子去新疆上学?为什么要在那里长期居住?

预设:他们不仅要自己扎根边疆,还要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继续建设边疆。

板书:扎根边疆

4、你觉得爸爸他们这些建设者是些怎样的人呢?

预设:爱祖国奉献精神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四)学习14段,感悟建设者与白杨的相似之处。

预设:表面上说白杨树,实际上说自己、说这些支援新疆的建设者。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2、“爸爸、妈妈”这一代支援新疆的建设者和白杨树之间哪像呀?

(五)理解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

1、课文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点?

提示:为什么写了白杨还要写建设者呢?

预设:课文通过介绍白杨树高大挺直、适应能力强、生命力顽强的特点来赞美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

板书:借物喻人

2、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

(1)(课件出示填空):

生活中我们经常借(什么物)来赞美(什么人)

预设:

借(蜡烛)来赞美(老师)

借(小草)来赞美(平凡的劳动者)

借(荷花)来赞美(品格高洁的人)

借(松树)来赞美(战士)

(2)理解物与人的关系特点

提示:你发现括号中物与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预设:物的特点与人的特点有相似之处。

3、阅读借物喻人的文章要注意什么?

预设:要先抓物的特点,再和人的特点进行联系,找出他们的相似之处,写物只是一种手段,赞美人才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阅读杨朔的《荔枝蜜》,《白杨》与《荔枝蜜》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附:板书设计:

26白杨

借物喻人

高直服从需要

适应力强扎根边疆

生命力顽强建设边疆

白杨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第三篇】

基础知识积累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方法与能力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情感与思想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重、难点突破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一、直接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题目,你们知道课文写的是1篇什么的'文章吗?

提示:由于学生已经预习,可能或者认为是状物的课文,或者认为是写人的文章,向学生说明这是1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文章,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然后引导学生从“物与人”和“物与志”两个方面来学习课文。

二、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写“白杨”的?白杨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段落,注意从环境、外形特点抓住相关语句来加以理解。

白杨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第四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

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新疆建设的其他人员等等。

2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直奔情境

1、复习有关词语: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

2、指名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一段话。

二剖析实质表达心声

学习第10至12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声。

1指名读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表白是什么意思,解释说明;也,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

生思考:为什么说爸爸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和同学们讨论一下。

抓住表白一词进行理解。

爸爸看见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是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向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2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会怎样呢?

(1)生讨论汇报抓住爸爸和白杨特点的相似之处。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建设兵团或支边人员的有关影视资料。

(学生感受同时产生联想,感受爸爸和白杨树一样,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建设边疆,无私的奉献着自己一切的场景。)

(抓住事物间的相通之处,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再现希望体会写法

1学习本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预设:

(1)高大的白杨指爸爸自己,身边的几棵小树即指他的孩子们。

(2)爸爸希望他的孩子也能扎根边疆,成为边疆的建设者。

(3)这是爸爸的愿望,更能体现爸爸的高尚情操。

2带着对父亲的敬意读一读这段话好吗?

3体会写法

白杨树和爸爸有着相同的本质特点,他们不怕环境的恶劣,默默的为大地和人类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作者借助白杨的这个特点,明写白杨,暗写自己和与自己一样的边疆戍卫者。这种写作手法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明确什么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四感情朗读收束全文

(以读启思,读中体验,读中表达情感)

大家都知道,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标还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教《白杨》一课时,设计了“质疑——解疑——精读”三个主要环节,就是力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课文中“父亲”的话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句子含义,我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做到在教学语言上花力气,在体会感情上下工夫,在课堂气氛上用心计。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对白杨的生长环境(大戈壁)有所了解。利用课文中孩子们的童真对话引入,归纳出白杨的形体特点(高大挺秀)。再通过父亲表情的变化引发学生质疑、讨论、汇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和作者交流,与教师商讨,向同伴汇报……总结出白杨的生长特点(生命力强),并使学生懂得,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物,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为了加深这个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读,充分体验感悟,让学生发表个人独特的感受。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没有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含义,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通过解词析句,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整课的教学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紧跟学生展开教学。就把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全程调动起来,学生在整节课的求知欲很高,学得很投入。另外,让学生质疑时,老师要正确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成功的关键,这使我明白到,对于学生的问题,我们并不都需要全部展开研究,要找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比较浅显的问题我们可以随遇解决。

白杨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第五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2.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重难点:

1、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准备:课件

一、导入

1.出示杨朔《荔枝蜜》。

二、学习新课

(一)回顾课文主要事情。

生:一个新疆工作者在旅途中向他的子女介绍长在戈壁滩上白杨树的情况。师:就是写了这样一件事,那这位边疆的建设者是怎样介绍白杨树的呢?请打开课本画一画。

(二)白杨树的特点1.小组学习师:画好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找到的句子,并说一说爸爸介绍了白杨的那些特点?2.小组汇报交流(一人读,一人说感受)

主持:我们小组认为爸爸是这样介绍白杨树的。读“”这里边有三句话,每一句话都写出了白杨树的一个特点。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高大挺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适应力强、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生长范围广)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抵御灾害、很坚强、生命力强、白杨树能抗拒各种各样的'灾害)

师:课文中写爸爸透过车窗看到的白杨树是生长在哪呢?生:戈壁滩

师:对,大戈壁,你们找一找课文哪一个自然介绍了大戈壁的景色?(指名读)

老师这有一幅图,你们边听边看,体会一下大戈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一看看不到边,很荒芜。

(2)像沙漠一样,没有水也没有山。(3)没有人烟,无法生存,很荒凉。

师:总之,这个环境是非常得恶劣。但,就是在这恶劣的环境里白杨树生长得这样高大挺直,就像同学们刚刚说到的它生命力强(板书)。

生:读13段。

思考:既然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那么孩子们现在只知道什么?师:那孩子们只知道什么?生:

师:孩子们只知道这些,那他们不知道的又是什么?

(小组讨论,怎么讨论,由组长来读这三个只知道,每读完一个就停下来,思考他们不知道什么?)

师:爸爸妈妈为什么在新疆工作?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结。同学们读三个只知道,你们每读一个只知道,我就读一个同学们总结出来的不知道。

师:孩子们不知道,但是你们通过上节课老师介绍给你们的时代背景,你们知不知道?

生:服从祖国需要,来到边疆建设工作。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来新疆扎根新疆,建设新疆。荒凉、穷(50年代的城市都很差,更别说新疆了)

生:1-2句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白杨树一样服从国家的需要,扎根边疆,献身边疆。3句爸爸想告诉孩子,以后遇到困难,都要坚强,不退缩。

过渡:同学们,正是在当年,这些千千万万的儿女他们毅然离开了繁华的城市,

告别了朝夕相处的亲人,来到了艰苦的地方,扎根边疆献身边疆。有些人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些建设者怎能不令人敬佩呢?他们不正是具有白杨品格的人么?请你们自己来赞美一下这些建设者吧。

师:同学们,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刚才爸爸透过车窗看着窗外的白杨树陷入了沉思,他实际是想到了谁?(千千万万扎根边疆的建设者)

生:赞美千千万万的边疆建设者。

师:那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远大志向

借物喻人

赞扬

高大挺直

远大志向生命力强

抵御灾害

奉献精神

48 30535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