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的叙利亚政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中国的叙利亚政策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中国的叙利亚政策篇1

浅谈叙利亚问题

摘要:叙利亚已经成为了2012年的热点话题之一更扯进了美国、俄罗斯、联合国、阿盟等众多国家和组织各国力量的不一致使得叙利亚成了多国博弈的舞台。关键词: 叙利亚 中国 美国 阿盟 正文:

一、叙利亚的简介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叙利亚位于中东地区中东是世界主要的石油产地。石油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影响力非常大。因此中东地区也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地区也导致中东地区矛盾冲突不断更成为了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

二、叙利亚问题的导火线

2011年1月下旬叙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巴沙尔·阿萨德及其政府正面临着执政危机。自2011年3月份以来叙利亚政府与民众发生的多起流血冲突事件。

三、叙利亚问题的原因

1、经济原因

叙利亚是一个人口小国,也是一个资源大国更是中东的主要石油出口国。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主要能源石油大部分进口自中东地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已经垂涎已久这次叙利亚国内反对派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给西方国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2、政治原因

叙利亚问题其实是以美国为首和以俄罗斯为首的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美国与俄罗斯围绕传统“势力范围”展开的角逐美国欲借“人道危机”推动叙“政权更迭”而俄罗斯则为保持其在中东地区传统影响力的最后据点不遗余力。

3、宗教斗争

阿盟大多数国家都是逊尼派执政,其中沙特阿拉伯凭借强大经济实力一直阿盟中扮演老大角色伊斯兰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斗争由来已久在阿拉伯国家眼里这是一场教派战争一方是由伊朗支持的、巴沙尔政权主导的伊斯兰什叶派,而另一方则是代表阿拉伯大多数的伊斯兰逊尼派。沙特认为伊朗企图通过挑起阿拉伯国家教派冲突来实现其控制阿拉伯世界的野心。因此两个国家形成对抗局面。

4、地缘政治原因

叙利亚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是连接中东各个国家的纽带只要控制了叙利亚,就几乎等于控制了整个中东,控制了叙利亚也就给西方国家的航运带来很大的有利之处。

5、社会历史矛盾的长期积淀

(1)阿萨德家族是通过军事政变取得的政权,国家内部对阿萨德家族政权不满的抱怨一直存在,反对派一直也在叙利亚活动。

(2)叙利亚在黎巴嫩影响力巨大,1998年黎巴嫩总统拉胡德上台,巴沙尔在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武装力量问题,以色列和美国等国家对叙利亚怀恨已久。(3)巴沙尔痛恨贪腐,倡导过打击贪腐的运动,因此巴沙尔在国内政坛树敌太多。

(4)沙尔当政之初承诺将在叙利亚进行政治和经济制度改革,但是成效甚微,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显著改善。(5)党派教派淋漓各种利益交织复杂.四、叙利亚内部局势及现状

1、叙利亚成了多国力量博弈的舞台 (1)美国:一直不喜欢巴沙尔

巴沙尔从父亲手中接过的,是一个恩怨极深的美叙关系。美国曾是西方率先承认叙利亚独立的国家,但是后来叙利亚坚决反对美国偏袒以色列,支持黎巴嫩、巴勒斯坦的民族独立运动。911发生后美国将叙利亚列入“无赖国家”的行列。美国资助叙利亚反对派撤回驻叙利亚大使。(2)欧盟:法国充当急先锋

在欧盟国家里,法国和叙利亚渊源最深。1920年4月叙利亚成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二战结束后法国同意叙利亚彻底独立。

独立后的叙利亚仍然与法国保持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是法叙两国的上层。萨科齐2007年当选总统后,为建立“环地中海国家联盟”,一度和巴沙尔打得火热。但这一切很快幻灭。2008年,萨科齐派特使见巴沙尔要求释放几名政治犯,做个姿态,以方便邀请他参加法国国庆庆典,但被巴沙尔“粗暴地一口回绝”。法国成为第一个提出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的西方大国。(3)俄罗斯:驶出唯一一艘航母

苏联和叙利亚于1944年建交,比叙美建交还要早。1963年,叙利亚军事政变爆发,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上台,和苏联签署合作协定,从而在美国精心布置的中东防线上打开一个巨大缺口。巴沙尔上台后继续和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2010年,梅德韦杰夫实现了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总统对叙利亚的首次访问,将两国关系带入新的“蜜月期”。

2、叙利亚内部局势

(1)巴沙尔政权:内忧外困,四面楚歌

阿萨德家族利用阿拉维派这一占全国少数人口比例的派别,统治着占国民大多数的逊尼派民众达40多年,压力巨大,反对派活动的逐步武装化,叙利亚军队的中下层也已显露变节端倪,并面临着国际上的空前压力。(2)反对派:难以形成统一阵营

叙利亚没有成形的反对派,且分散于国内外,派系间难以变成一个类似于利比亚那样的统一的反对派阵营,叙利亚不能集聚起一个有号召力的领袖集团而组织一支追随队伍,难以被外国势力承认为叙利亚人民的合法代表。

(3)倒戈军队:势力单薄,不能形成大威胁

是由“叙利亚自由军”、“自由军官运动”以及一些亲人受到巴沙尔政权迫害的军人组成。虽然土耳其默许其跨境打击叙利亚军队,但“叙利亚自由军”始终缺少武器,难以造成更大的威胁。(4)境外力量:势力强大,但仍需寻找合适方式

美国目前仍然陷在乱局中,美国需要修复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如果美国再军事打击叙利亚,则美国在中东的处境将更加困难。但北约成员国之一的土耳其政府不仅公开庇护叙反政府分子,并且加大了对叙利亚的制裁。美国更禁止美国公民在叙利亚投资和经营公司,并停止叙利亚对美国的石油产品出口。巴沙尔必须下台已经成为现实。

五、对叙利亚问题的措施

1、阿盟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

自从叙利亚问题出现以来,阿盟反对巴沙尔政府的态度逐步升级。先是谴责武力事件,后是终止叙利亚的成员资格,并对其实施严厉的经济与政治制裁,再后来,就是讨论承认反对派,并要求在联合国讨论叙利亚局势。2011年11月,阿盟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外长会议后决定,立即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

(1)停飞往返叙利亚的商业航班、暂停与叙利亚中央银行的往来。(2)对部分叙利亚高管官发出旅行禁令、冻结叙利亚政府银行账户并终止金融交易。

(3)阿盟将终止于叙利亚政府的商业贸易,撤出在叙利亚的投资。

2、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叙利亚问题的决议

有137个国家对这份由阿拉伯国家起草的决议投了赞成票12个国家投票反对,17个国家弃权,中国亦投了反对票。这份决议主要是对阿盟最近提出的有关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倡议表示支持,同时对叙利亚政府镇压反对派的行动表示谴责。决议还向叙利亚政府提出5点要求:立即停止一切暴力行动,释放所有近期被拘禁的人士,从叙利亚城镇撤出所有政府军,保障和平示威的自由,确保阿盟和国际媒体人士自由进入叙利亚。决议呼吁联合国任命一位特使,为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进行斡旋,并通过提供技术和物质援助的方式,为阿盟处理叙利亚危机的努力提供支持。

3、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派遣调查组

人权理事会4月29日通过决议,谴责叙利亚当局对和平抗议者使用致命的暴力以及阻碍医疗救助渠道,并敦促叙利亚政府立即停止一切侵犯人权的行为。并紧急向叙利亚派遣一个小组,对所有被指称的侵犯国际人权法的行为和罪行进行调查,要求安理会授权联合维和部队“监督停火协议的执行”,并敦促阿盟成员国中断与叙利亚政府的各种外交合作。

4、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对话和政治方式解决问题

中国在表决中投了反对票。中方主张国际社会应充分尊重叙利亚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尊重叙利亚人民的自主选择,尊重叙各方政治对话达成的成果,不赞成对叙利亚实施武力干预或强行推动。国际社会及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行动,应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有助于推动政治对话、化解分歧,有助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助于维护国际社会的团结,而不是使问题复杂化。

中方谴责一切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行为,敦促叙利亚政府和各政治派别立即、全面停止所有暴力活动,尽快恢复国家稳定和社会正常秩序,呼吁叙利亚政府认真倾听人民要求变革、发展等合理诉求,呼吁叙利亚各政治派别通过法治和非暴力途径表达政治意愿。

六、叙利亚的未来

阿萨德家族可能消失在政权舞台上,总统亦可能退台,面对着这一切的不确定性,叙利亚人民充满了信心。“真正停火”对叙利亚人民来说似乎仍是一种奢侈,叙利亚人民以紧张心态对待“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炮制的“叙利亚危机”已成中东动荡的最新火药桶未来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和中东影响力版图的重塑,无不与它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正如中国所倡导的,尊重叙利亚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尊重叙利亚人民的自主选择,尊重叙各方政治对话达成的成果,不赞成对叙利亚实施武力干预或强行推动。尊重人民的意愿,那么叙利亚将不会咱有战争和争斗了,有的只是一片祥和!

浅谈叙利亚问题

本文地址:http:///zuowen/

中国的叙利亚政策篇2

叙利亚会成为下一个利比亚吗?

形势与政策课的开设为我们大学生打开了迈向世界之门,推开了智慧之窗,架起了沟通我们与外界的桥梁。过去一年半的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让我们学习和了解了形势与政策的需要,呈现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他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我国文化、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外交和军事等多方面的材料;帮助我们深入把握形式,洞察蕴含在变化万千的形势与政策背后的规律,提供有关领域的理论、历史、和前沿的知识;帮助我们成长成才。

在形势与政策课堂上,我们了解了很多国际问题,我最感兴趣的是叙利亚问题的发展动态。

利比亚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叙利亚仿佛成了中东地区的又一“热点”。一时间,在叙利亚这块号称“中东的心脏”的土地上仿佛囚禁了某些“不祥之物”,“列强”的虎视眈眈、利比亚的前车之鉴、“不靠谱”的“仗义盟友”、国内的持续骚动及外界的舆论压力,足以让我们对这“不祥之物”能否冲破“封印”展开联想——叙利亚会成为下一个利比亚吗?

一、叙利亚与利比亚问题的相似点

纵观叙利亚动荡的局势发展,和利比亚何其相似。

2011年3月中旬,叙利亚南部城市德拉15名年幼的学生在公共场所涂写反政府标语遭到逮捕,从而引发全国性的反政府抗议。叙利亚政府的平乱行动造成大量平民丧生,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安理会闭门磋商。叙利亚境内外多个反对党和部分反对派独立人士组成“叙利亚全国民主变革力量民族协调机构”,以统一叙利亚反对派的立场。与此同时,在西方支持下,叙利亚国内出现新的反对派组织,与境外反对派一起以推翻现政权为宗旨,拒绝民族对话。

2012年1月16日,叙利亚宣布大赦被捕示威者,在这种局势之下,多方称暂无打算派兵叙利亚。但是到了1月26日,以安全原因为由,阿盟暂时中止了观察团行动,安理会随后就叙利亚问题闭门磋商。

1月31日,美国就叙利亚问题发表谴责言论,其言辞之激烈令人吃惊。同日,俄罗斯称,叙利亚同意与反对派对话。

2月4日,中俄联手否决安理会涉叙草案,4天以后,欧盟就对叙利亚实施新制裁。

从政治打压、外交孤立,到经济制裁,阿盟和西方国家正对叙利亚步步紧逼。结束利比亚作战任务的美国“乔治·布什”号航母并未急于离开地中海,叙利亚周边的以色列、约旦和土耳其3国均已宣布进入战备状态。这一切似乎都已透露出“利比亚模式”的影子。

外媒猜测:环环相扣 欧美只等“出师之名”

2月4日,安理会涉叙决议草案被否决后,“德国之声”曾假设称,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将绕过安理会,直接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推翻巴沙尔政权。而事实上,几天后,这样的假设就得到了验证。

2月12日,联合国大会主席发言人尼哈尔·萨阿德宣布,联大即将举行全体会,讨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有关叙利亚局势的报告。不妨对比一下,在去年欧美打击利比亚的模式中,从联大人权理事会谴责利比亚起的第17天,西方决定对利比亚实施禁飞;第19天,欧美开始空袭利比亚的黎波里。

外媒猜测称,在中俄联手否决安理会决议后,西方已启动对叙利亚的“b方案”,即由土耳其提出的绕过安理会的“对叙禁飞”决议。外媒评论称,欧美初步行动已开始,几个步骤环环相扣,只等联大人权理事会的“出师之名”。

如果按照“利比亚模式”来算,欧美对叙利亚开战只剩不到20天了。叙利亚问题b方案”:绕开联合国,拉拢“反巴沙尔国际阵线”,全方位支持叙利亚国内外反对派。

英国广播公司(bbc)进一步猜测称,西方所谓的“b方案”,具体条目将有可能是由土耳其提议的、在叙利亚西北部城市伊德利卜四周设立禁飞区。

半岛电视台也猜测称,估计西方已经做好了封锁和围困叙利亚的准备。而所谓“人道主义的狂轰滥炸”只是前奏曲,他们已经秘密或公开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器装备,为军事干预做铺垫。这几个步骤环环相扣,一旦联大全体会人权理事会的“出师之名”到位,最后的军事选项便不可避免。

二、叙利亚与利比亚问题的不同点

唯一变数:积极斡旋,中俄正努力平复危机

与利比亚有所不同的是,对叙利亚的危机局势,俄罗斯和中国积极斡旋,强硬的透出发对票,试图平复危机。

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俄两国联手投否决票,决议草案未获通过。

俄罗斯政府2月10日重申,支持国际观察团返回叙利亚,希望观察团可以帮助缓解叙利亚紧张局势,并于2月7日紧急派出外长出访叙利亚。中国外交部也表示,近期会派出外交官前往西亚、北非,斡旋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

“除了直接进行军事干预外,西方国家正在重演利比亚的一幕。但叙利亚与利比亚不同,阿萨德政权和卡扎菲政权也不同,发生在利比亚的一幕不会轻而易举地在叙利亚复制。”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表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问题专家陈双庆表示,由于联大会议的人权报告并非“一票否决制”,即使中俄反对,决议也可能通过。

陈双庆分析说,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土耳其获得安理会授权在叙利亚设立禁飞区,那么外界必将采取武力干涉。但是,目前叙利亚反对派并不成熟,武器相对落后。

陈双庆认为,叙利亚和利比亚两国情况稍有不同:卡扎菲政权众叛亲离,遭到国际社会谴责;而叙利亚拥有多方支持。因此,近期内开战的可能性或许不大。

中东问题专家李国富也表示,联大的会议的确具有风向标的作用,但各成员国的态度还有待观察。

对于叙利亚局势未来的走向,更大的可能是陷入内战,即西方支持的反对派将继续要求阿萨德下台,而依然掌握军队的阿萨德不愿交权,国家陷入内战。土耳其驻欧盟大使selim yenel表示,由于叙利亚反对派存在分裂,而阿萨德还拥有国内中产阶级的支持,目前的冲突可能滑向内战。

三、叙利亚;阿盟;俄美法三方;中国;局势分析

中东乱局不断发酵之际,叙利亚也陷入动荡政局,内外势力博弈更趋激烈,俄美法三方各有立场。叙利亚政府目前接受阿拉伯联盟提出的和平计划,同意撤出军队,与反对派谈判。

首先,就叙利亚国内来说,是叙反对派和政府之间的矛盾,这是叙利亚问题由来的主因与核心,本质上为政权之争。其次,是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教派之间的矛盾。再次,是大国之间,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围绕“势力范围”展开的角逐,美国欲借“人道危机”推动叙“政权更迭”,而俄罗斯则为保持其在中东地区传统影响力的最后据点不遗余力。虽然矛盾错综复杂,但矛盾双方的目的无非是进一步壮大自己、夺取利益。

阿盟:对叙利亚实施制裁。自从叙利亚问题出现以来,阿盟反对巴沙尔政府的态度逐步升级。先是谴责武力事件,后是终止叙利亚的成员资格,并对其实施严厉的经济与政治制裁,再后来,就是讨论承认反对派,并要求在联合国讨论叙利亚局势。

俄:反对偏袒叙反对派。俄在叙问题上态度鲜明,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叙危机,反对外部势力偏袒叙反对派并向反对派提供武器。俄认为,不仅应该向叙政府,也应向叙反对派施加压力,迫使双方展开对话。俄反对阿盟中止叙成员国资格的决定,但支持阿盟向叙派遣观察团。

美:推动颠覆叙政权。一方面,美国积极展开外交攻势,联合欧盟、阿拉伯国家和土耳其等,加强对叙利亚的经济制裁和政治压力,试图动摇巴沙尔政权的根基;另一方面,美国正悄悄向叙反对派提供各种支持。

法:希望强化对叙制裁。叙局势发生动荡以来,法国反复谴责叙当局的行动,但也多次表示不主张武力干涉叙局势,而应通过制裁来迫使叙政府就范。

中国:坚持通过和平、对话和政治方式解决问题的原则立场。推动叙利亚问题和平解决,促进中东地区局势逐步走向稳定,是中国一贯原则立场。这充分关照了叙利亚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的高度责任感。

四、总结

综上,对叙利亚不利的因素是国内的动荡、西方“列强”无休止的贪婪、阿盟的无能和联合国的“绥靖”,而叙利亚手中的筹码只有“不靠谱的”伊朗、“难以预测的”俄罗斯、本身不堪一击的军事实力以及帮不上什么忙且不占上风的国际舆论。叙利亚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利比亚,有所影响的因素还很多,但就目前来看,答案恐怕是肯定的,并且这一答案将会在未来两个月开始验证。

不过,在这一场场频繁的战争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类某段“危险的历史”的影子,其中究竟孕育着什么,恐怕真的值得全人类去思考„ „

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开阔了视野,更深刻的认识了世界。最后我认为叙利亚局势的动荡,各方势力的角逐,只会更深的伤害到叙利亚人民,国际社会需要给和平更多的机会,这样做才是真正对叙利亚人民负责。

中国的叙利亚政策篇3

xxx理工大学

浅 谈 叙 利 亚 问 题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1945年3月,叙利亚与埃及、伊拉克等7个阿拉伯国家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条约》,宣告阿拉伯国家联盟成立。

叙利亚的政治也很有传奇色彩,现任总统巴沙尔的父亲阿萨德与1970年11月13日和平政变推翻了对立的复兴党小集团,阿萨德成为总统。并在30年内,以民选方式连任四届,为20世纪后期,中东地区在位最久之国家元首。1973年3月12日经全国公民投票通过。宪法规定叙利亚是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是阿拉伯祖国的一部分,复兴党是社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实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叙利亚宪法规定伊斯兰教法是立法的主要根据。2000年6月10日,阿萨德总统病逝,阿萨德次子巴沙尔继任总统。

叙利亚在整个中东地区一直扮演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独特的战略位置和地缘环境使得它的稳定与否牵动着整个中东地区的安全神经。

叙利亚问题不仅仅是叙利亚的问题,它是整个中东地区的问题,是一个矛盾的汇集点。叙利亚局势牵扯到中东地区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一种平衡,阿拉伯人整体是逊尼派的,伊朗是什叶派的,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矛盾、冲突、仇恨是由来已久的,延续了1000多年的。在叙利亚由于是少数派统治,统治者是什叶派,被统治者,2/3的叙利亚国民又是逊尼派,如果有外部势力介入,非常容易瞬间造成一种玻璃杯被打碎的一种状况,后果会非常严重。如果叙利亚政局失控,现政府丧失政权,造成逊尼派的反扑,国内的后果可能是血腥的;而对于外部影响来讲,这个国家整个就丧失了什叶派的影响,伊朗就会感到很恐慌,叙利亚的位置由于是在黎巴嫩和伊朗之间,黎巴嫩真主党一向是背靠叙利亚,而且得到伊朗的援助。叙利亚一旦垮掉,黎巴嫩真主党就会陷入一种孤立的状态,被阿拉伯逊尼派围困的状态,这样中东地区的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伊朗是不能接受的,会采取报复行动,地区会陷入**。

目前,阿盟,欧盟,美俄,包括法国等国家都相继介入叙利亚问题。为什么国际社会会有这样不同的反映呢?各国是怎样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呢?

1、阿盟、欧美特别是美国的干涉

2011年11月27日阿盟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外长会议后决定,立即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并于11月中旬中止了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阿盟对叙利亚的态度,主要源于教派矛盾。阿盟主要是逊尼派,叙利亚主要也是逊尼派,但领导人阿萨德来自比较小的什叶派分支。叙利亚什叶派集团领导同伊朗保持密切关系,甚至在两伊战争中同伊朗站在一起,长期以来为逊尼派国家难以接受。特别是在近些年伊朗核问题深化时期,叙利亚已经成为了伊朗牵头的所谓的中东什叶派联盟中的重要成员。

阿盟这么急躁地投票决议暂停叙利亚成员国资格,是因为阿盟认为叙利亚方面没有停止镇压反对派;同时也反映出,西方对阿盟施加了一定的影响。沙特、埃及、约旦等海湾国家态度很关键,他们是叙利亚的邻国,加上土耳其政权一直很积极批评阿萨德政府,所以这个投票结果不奇怪。它将给叙利亚政府带来更大压力,客观上也为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更深入地干预叙利亚国内政治提供了便利。

美国在中东维持着其长久军事存在,并一直插手中东事务,被干涉国家一般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被干预国家十之八、九拥有战略资源,其中以石油资源为主,而且这些资源尚未被西方百分之百地控制。所谓控制,并非一定要美欧公司来开采。以为伊拉克石油在战后有一部分合同被中国获取,就认为美国发动伊战并非仅仅旨在石油,事实上控制的意思,就是一旦出现大规模战争,美国的敌人休想从伊拉克拿到一滴石油!法国一位著名国际战略问题专家早在伊战爆发前就写道:“伊战惟一目的,就是美国要实现永久驻军,以将中东最后一个石油产地控制在手。”从这个标识出发,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伊、利等国会遭到西方军事打击。同样,我们也很容易预测未来西方将会武装干预的国家。美国和西方干预的国家的第二个标识,就是具有地缘战略重要性。叙利亚恰恰具有这样的地缘战略意义。特别是对以色列而言。叙利亚如果发生“颜色革命”,将切断伊朗对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什叶派武装的支援,改变整个中东版图,并将这个沙漠地带最最重的水资料控制住。

由于叙利亚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等激进组织,且与伊朗保持战略合作关系,这是公开的与美国做对,所以,美国干预叙利亚是不可避免的。

2、中国等一批以中立为主,反对他国干涉叙利亚内政

中国在国际上一向坚持“不干涉”的态度,即让本国处理本国事务,这在国际上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有些霸权主义国家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要强制干涉以获得有利于本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资源。

以中国为首的支持叙利亚本国自己解决内政问题的国际力量是正义的,这是和谐世界应该有的秩序。

3、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强硬支持派

俄罗斯坚持与西方不同立场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如担心西方国家在叙利亚重演利比亚一幕、出于捍卫国际法需要、对中东极端主义威胁俄南部安全以及西方企图将武力颠覆国家政权的做法常态化等,但最根本原因还是出于维护俄罗斯的根本利益。

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两国有着传统友谊。俄罗斯前身苏联曾与叙利亚建立盟友关系并向叙利亚提供大量武器。当时还有大量叙利亚人前往苏联留学,其中很多人现在都在叙政府中担任要职。苏联解体后,叙俄继续保持盟友关系,叙利亚现在是俄罗斯第三大武器买主,成为维护俄在中东利益的重要战略支撑。

由于西方压力,俄罗斯对伊朗武器出口逐渐萎缩。而萨达姆和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俄罗斯失去了伊拉克和利比亚这两大武器出口市场,现在显然不想再失去一个重要的军火出口市场。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保留了其在叙利亚港口塔尔图斯的基地,这是俄设在除独联体国家外的唯一军事基地,也是其在地中海的唯一立足点。保留该基地对于遏制日益逼近俄边界的北约,应对中东地区冲突及极端主义威胁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更重要的是,能否维持与叙利亚的盟友关系涉及俄罗斯在整个中东地区的地缘利益。

西方已经先后颠覆了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政权并试图在这些涉及俄战略或地缘利益的国家建立亲西方政权。目前俄罗斯在中东只剩下叙利亚、伊朗等少数盟友,一旦叙利亚政权更迭,伊朗很可能成为西方打击的下一目标。从维护战略利益出发,俄罗斯希望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并维护其局势稳定,这是俄罗斯政府反复强调并一直坚持的。

阿拉伯国家联盟11月27日同意对叙利亚实施制裁,其中包括切断与叙利亚央行的业务往来,以及中断阿盟国家政府为叙利亚有关项目提供的资助等。卡塔尔外交大臣哈马德在开罗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阿盟22个成员国中已有19个批准了相关制裁措施。

阿盟自中止叙利亚的成员资格之后,经济方面的制裁更具杀伤力。石油和其他产品的出口被封杀,这一举措沉重打击了叙利亚,亦加深其国内矛盾,巴沙尔政权陷入岌岌可危的窘境。有着“中东心脏”美誉的叙利亚面临停摆危机,中东局势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会继续“火烧连营”。

叙利亚不是利比亚,无论从国家实力、战略地位还是对于中东各国以及西方大国的重要性而言,都远胜利比亚。若美国等成功让叙利亚“变天”,将会牢牢掌控“中东心脏”,在中东有着绝对性的领导权。由于叙利亚的战略地位非同一般,且牵涉利益甚多,西方国家不得不掂量权衡再三。此前,美国在幕后成功指挥北约国家军事干预利比亚,推翻卡扎菲政权,留下了“辉煌壮丽的一笔”。而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没有深居幕后,倒是迫不及待地执行“炮舰政策”,将航母开赴叙利亚近海,军事干预的意图明显。

美国的最新动作无疑动了俄罗斯的“奶酪”。俄罗斯总理普京称,“叙利亚离俄罗斯很近”,鲜明地表示反对军事干预叙利亚。俄罗斯派出“库兹涅佐夫上将”号航母及其附属舰艇,此前的 3艘军舰会师,充当起了“保护者”的角色。叙利亚在战略上对俄罗斯意义重大,亦是俄罗斯重要的军火买家,两国在战略、经济领域有着共同利益。俄罗斯的航母和军舰将对叙利亚局势产生重要影响,但只会是“友情支援”,绝不会真正和美国军事摊牌。

除了美国和俄罗斯,法国再次充当“急先锋”,提出军事干预叙利亚,阿盟要设立禁飞区,土耳其军队在土叙边境设立隔离区。面对各国步步紧逼,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疲于应对。虽然大部分“阿拉伯兄弟”反目,但叙利亚没有像卡扎菲那样沦为纯粹的孤家寡人,黎巴嫩、伊朗、伊拉克、约旦强力支持。有分析指出,叙利亚局势的**震荡着整个中东地区,威力与埃及革命等同,威胁到了那些与之长期维持盟友关系的国家,也刺激各邻国争夺政治空白。

叙利亚的动荡关乎地区间的用水权,更影响伊朗与美国及其盟军的关系。从外部看,若推翻叙利亚政权,美国的重要对手伊朗必会唇亡齿寒。叙利亚一直是伊朗的坚定盟友,伊朗是美国在中东的头号对手。美国剑指叙利亚意在推翻伊朗政权。就叙利亚内部而言,现任总统巴沙尔交权的可能性不大。巴沙尔政权代表阿拉维派的利益,而阿拉维派只是少数派,掌控大部分叙利亚政治、军事、经济资源。倘若巴沙尔下台,实行彻底的民主,最终必将是占多数的逊尼派掌权。如此,巴沙尔担心有被清算的危险,更何况还有穆巴拉克交权后被关在笼子里受审的前车之鉴。巴沙尔手中的牌比卡扎菲多,至少军队基本控制在自己手中,军官大都出自阿拉维派,倒戈的可能性小。

面对欧美等国的步步紧逼,叙利亚总统也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誓言“战斗至死”。由于和以色列长期处在“战争”状态,叙利亚保有一支将近30万的正规军。这支军队装备虽不及以色列和土耳其等国家精良,但战力依然不可小觑,绝非卡扎菲的杂牌军可比,对叙利亚动武,对北约来说绝对是个“艰难的决定”。

叙利亚是中东多米诺骨牌的关键一张,若顺势倒下,阿拉伯世界将会进入大动荡、大变革的高潮,现在支持推翻叙利亚政权的国家,恐也难以幸免。局势持续恶化的叙利亚若真的拉响战争的引线,整个动荡的中东北非地区有可能就会像火药筒一样被引爆。

事实上,纵观中东地区的近现代政治史,能够选择急流勇退,“善始善终”的政治人物并不多见。随着萨利赫的下台,中东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民族独立和解放浪潮而登上历史舞台的老一代政治强人们凋零殆尽。他们中既有像纳赛尔、萨达特这样的开国领袖和名垂青史的卓越政治家,也有萨达姆和卡扎菲这样最终被俘遭难的政治强人。而在仍活跃于中东的政坛人物中,谁将是下一个萨利赫实难预料。

由于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历来是一块多事之地叙利亚的局势也越来越扑朔迷离,叙利亚如果发生变故,中东的格局将会发生重大的改变,另外美国、俄罗斯等国的国际势力格局也将发生重大改变,但总而言之,大浪淘沙,江山多娇,千古风流人物总会被风吹雨打去。在这场席卷整个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大潮中,数位高居庙堂,叱咤风云的领袖或死或逃,或沦为遭审判的阶下囚,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在这片威权主义深深扎根的土地上,人们尊敬强者、依赖强者、服从强者,而强者总会老去,权力总会兴替,示威和流血可以推翻一个无能的政权,但无法建立一个有希望的国家,无政府主义的喧嚣只能让一切变得更糟。叙利亚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中国的叙利亚政策篇4

浅谈叙利亚问题

自2011年三月份以来,中东叙利亚局势由初见涟漪演变为今日的巨浪滔天,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投向这个位于中东咽喉之地的小国。然而,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似乎并没有为叙利亚问题的解决提供非常明朗的途径,反而使得本身相对简单的内政问题上升为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博弈。一时间,所有的人都无法对叙利亚的未来下明确的结论。

追溯这场风暴的起因,也许正如蝴蝶效应描述的那样,叙利亚南部德拉市的十五位学生因为在墙上书写反政府标语而被捕,就在不久以后引起波及叙利亚的一场抗议风潮。引发巨变的因素总是可以这么微不足道,远如近百年前塞尔维亚青年的一声枪响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又如近在去年一场赔偿谈判的破裂引发了利比亚的政权更迭。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当社会走在了即将巨变的风口浪尖上,任何偶然的因素都可能导致一场风暴。

但是,我们是否可以简单的把叙利亚的这场风暴归结为处理学生措施不当上呢?就他们本身的行为而言,动机或许是简单的:恰逢“阿拉伯之春”的思潮波及叙利亚,这十五位青年学生追求时髦在墙上书写那句突尼斯和埃及抗议活动中的著名口号:“人民要政府垮台”。当然,上面的所谓理由只是我个人的猜测,但是事实是政府逮捕学生的行为被民众视为不尊重民权的表现。当地的民众随即进行集会要求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并且呼吁进一步的民主。发展到这个时候,事态还并没有达到政府不可控制的地步,至少民众并没有打出要求总统下台的旗号。然而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确实是令人遗憾的。在2011年3月18日的和平游行示威中,安保部队开火枪杀4人,并在第二天的死者葬礼上再次射杀一名哀悼者。流血事件的发生显然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压抑已久的怒火,短短数日,局势动荡加剧,超过了政府的控制范围。反抗的运动也开始从德拉市向全国各地蔓延,反对派乘机领导愤怒的民众更加有组织地进行反抗政府的活动,其中包括建立反政府武装,叙利亚动荡的局势已然一发不可收拾。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那十五名学生不过是激发民众反抗政府的导火索,真正导致了今天的动荡局面的原因没那么简单。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以为诱因有两大方面。

第一方面应当从政府的角度出发。1971年3月,阿萨德当选叙利亚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的总统,任至2000年去世,其次子现任总统巴沙尔于同年继任总统。军队、复兴党和官僚机构曾共同巩固了阿萨德政权,比如为了能让当时35岁的巴沙尔顺利的接任总统,叙利亚议会甚至将宪法规定的总统年龄下限从40岁调低到34岁。然而,自2010年初突尼斯发生危机以来,“阿拉伯之春”的革命浪潮也波及到叙,强人政治所带有的专制色彩显然让民众难以接受。面对民意波涛,阿萨德的判断出现了偏差,间接导致之后政府军和安保部队在处理游行民众的问题上方式失当。这无疑为后来爆发的游行示威活动埋下了祸根。与此同时,巴沙尔所承诺的在任期内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收效甚微,更是沉重地打击了民众早已脆弱的信心。叙利亚原本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但随着国内石油资源的枯竭,经济每况愈下。目前,叙利亚的失业率约20%,大部分是年轻人。尽管政府一再强调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性,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叙利亚政府的改革并没有取得那么理想的效果。在失业率逐步攀升的同时,叙利亚的物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普通民众的正常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总而言之,政治体制的僵化和经济水平的衰退使得民众对巴沙尔政府失望之极,而失望的心情又不折不扣地转化为满腔的怒火。另一方面应当从反对派的角度入手。诚然,以巴沙尔为首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自1963年以来一直为叙执政党,主导了全国进步阵线,掌握军队,控制了全部的国家机器;而全国仅有的四个反对党不参加内阁,没有军队,不掌握国家机器。两个阵营的实力对比是悬殊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反对派在动荡的局势中无足轻重。民众对政府的强烈不满激发出了满腔的怒火,这种怒火虽然力量强大但是缺乏有组织的领导。就如同在叙利亚抗议活动的初始阶段,民众所进行的仍然是基于自发意识进行的示威活动,这种示威活动比较容易就会因为屈服于政府的权威而被平息。但是事实上,政府的镇压并没有使抗议的声音消减,反而引发了更加大规模的示威活动,甚至出现了和政府军进行抗衡的反政府武装。这一系列组织性极强的活动的实施显然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而这个核心毋庸置疑就是反对派。反对派抓住了群情激奋的时机,特别是在发生流血事件之后,有效组织民众参与到对抗政府的行动中去,其产生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除此之外,我们同样不能忽略的是中东冲突的共性——文化冲突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体现。叙利亚人口万,8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14%信奉基督教。但仅占全国人口%的什叶派中的阿拉维派却掌握着国家的统治大权。人口数量与权力的倒挂,少数统治多数的情况不能说不是诱发此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爆发了这样的政治风暴之后,叙利亚国内无疑是受到了巨大影响的。一方面,由于民众的抗议活动,无可避免地导致政府的各项行政工作难以正常展开。在群众运动如火如荼的情况下,政府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可能面临着被质疑和抨击的窘境,这使得政府领导者的行政信心大打折扣,行政效率也大大降低。同时,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政府权威,当局难保采取某些过激的行动,这些行动极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另一方面,民众参与抗议活动,不仅破坏了参与者自身的正常生产生活规律,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未参与抗议者的生产生活作息。然而这些影响,归根结底对叙利亚造成的最大打击还是国民经济发展受阻,经济衰退加剧。早在2011年6月,巴沙尔就警告他的人民,叙利亚面对的“最危险的事情”是经济的“衰落和倒塌”。实际上,在反对派起义前,叙利亚就已忍受了数十年的高失业率、普遍的贫困以及不断涨高的食品价格。而目前由于阿盟、欧盟、美国以及邻国土耳其的经济制裁,叙利亚商业、农业、贸易受到严重打击,旅游业也轰然倒塌。与此同时,占据政府税收主要份额的石油出口也直线大跌。失业率据估计升高至超过20%。新增的失业人口加入抗议行列,在柴油等重要商品上取得的政府补贴也已耗尽。叙利亚的经济境况每况愈下,抗议者的力量将会不断壮大,巴沙尔政权摇摇欲坠。

另外,作为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桥梁,叙利亚自古就有世界心脏之称,到了现代更是被冠以“世界小国中的大国”。只有万平方公里的它,虽没有令人垂涎的石油资源,但却拥有令人侧目的战略地理位置。叙利亚周边都是非常敏感的国家,中东地区几大热点问题无不与叙相关。正是叙利亚独特的区位特点使得叙利亚的这场风暴牵动着周边各国甚至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的神经。在抗议政府的活动受到巴沙尔政府的镇压的时候,阿盟迅速做出了反应,包括强烈谴责叙利亚政府暴力镇压民众运动的行为、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如冻结了巴沙尔及其助手在阿拉伯国家的资产甚至表决暂停了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等。与此同时,欧美也给叙利亚政府施压,包括经济封锁,政治打压,外交孤立,以保护人权为名推动联合国介入叙利亚内乱,要求叙利亚政府立即停止一系列对待抗议民众的暴力行为,保障外部人道主义援助正常实施等等。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2012年2月4日的那份关于叙利亚问题的联合国决议草案。这份草案由英法美及主要阿拉伯国家等提出交安理会表决,最终因为中俄的联合否决而未告通过。对于这份议案,初看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份单纯的基于人道主义原则保障叙利亚人民人权的议案。但是当我们仔细地阅览这份议案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该项议案首先对叙利亚镇压民众抗议运动进行了谴责,再以保护叙利亚民众人权为目的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叙利亚政府的约束措施,包括停止一切暴力活动,将所有的军队撤回兵营,保障民众和平示威活动不受侵害等,要求叙利亚服从并执行阿盟为恢复叙利亚局势稳定所做出的一系列规定等等。我个人觉得里面的一些规定对叙利亚政府是不公平的,更是不利于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比如议案只是片面地要求叙利亚政府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回到军营,却没有对反政府武装的行动做出任何限制,没有考虑到激动的民众在进行示威活动的时候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欧美各国强烈谴责对叙利亚政府出售军火的行为,但是却隐晦地在议案中提出“呼吁叙利亚当局让人道主义援助安全和不受阻碍地通行,确保把人道主义援助送到需要援助的人的手中”而绝口不提禁止向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提供援助,甚至默认了反政府武装将总部设在了土耳其的事实。

尽管就目前的叙利亚国内形势而言,反对派的武装力量同政府军相比实力是悬殊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政府军的暴力镇压。我们如果只片面地限制叙利亚政府的行动,而完全放任叙利亚国内反对派及其支持者不受约束的抗议活动,只能使叙利亚政府承受更大的外部压力而完全无益于解决叙利亚问题。相反,这种有差别地对待叙利亚各方的方案如果得到实施,只能削弱叙利亚政府稳定社会形势的能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叙利亚政府拒绝执行联合国的决议,是否意味着叙利亚政府自绝于全世界,那么到时候是不是欧美又要采取所谓的“必要措施”制止叙利亚政府的“反人权”的行为。那么到时候,是不是叙利亚就会演变为第二“利比亚”,巴沙尔是不是就会变成第二“卡扎菲”?至此,我认为中俄的否决票有效地遏制了这一锁链反映的实现。

在这项议案被中俄否决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方面尝试继续推动关于叙利亚的人权议案在安理会的讨论,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求在联合国框架之外解决叙利亚问题,美国五角大楼甚至扬言不排除以军事手段推翻巴沙尔政权。西方对待叙利亚问题的态度已十分明了,似乎早已做好围困叙利亚政府的准备。此外,在国内反对派武装的对抗和国外敌对势力的虎视之下,叙利亚政府还面临着恐怖势力的威胁。这无疑也为叙利亚政府解决骚乱的困境雪上加霜。

当然,作为叙利亚政府的支持者的俄罗斯和伊朗也做出了相应的反应,如俄罗斯抽调唯一的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对叙利亚各港口进行军事访问,伊朗除了公开谴责一切干涉叙利亚内政的外国势力并且派遣名伊斯兰革命卫队的精锐士兵进驻叙利亚以帮助叙政府解决国内骚乱。

面对世界各国对待叙利亚问题的不同态度,作为第三国公民的我虽然不能代表本国做出外交回应。但是,我个人以为在叙利亚问题上,除了叙利亚本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组织都不应该一边倒地支持叙利亚国内矛盾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在现在的形势下,对叙利亚任何形式的制裁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延缓甚至无限期地推迟叙利亚问题和平解决的进程。任何国家和组织都不应该以任何理由以极端的手段强制叙利亚政府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措施。我们能做的只是站在旁观者的客观角度冷静地审视叙利亚形势,既要监督叙利亚不进行极端措施暴力平息内乱,也要监督叙国内反对派不以挑衅的形式妨碍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正常举动。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不可以以任何理由侵犯叙利亚主权,要积极推动叙利亚国内各方以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同时不阻挠叙利亚政府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盼望叙利亚人民以自己的方式解决这场危机。

老师,本文完成的时间和老师批阅的时间出入较大,请老师不要见怪。

中国的叙利亚政策篇5

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

论文名称 浅析叙利亚问题 年 级 2011级 学 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任课教师 徐永健 完成时间 成 绩

浅析叙利亚问题

摘要:西方炮制的叙利亚危机已成为中东动荡的最新火药桶;当前,叙利亚问题是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各大矛盾的总爆发,内外局势渐趋复杂 关键词:叙利亚;阿盟;俄美法三方;中国;局势分析

中东乱局不断发酵之际,叙利亚也陷入动荡政局,内外势力博弈更趋激烈,俄美法三方各有立场。叙利亚政府目前接受阿拉伯联盟提出的和平计划,同意撤出军队,与反对派谈判。

一、造成如今形势的原因:

自去年叙利亚动荡份以来,叙利亚局势,一直处在恶化阶段,现正上升成为一个国际化问题,众多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这个人口不多但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叙利亚的动荡局面仅仅是因为国内的反对派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反对派可以说是造成叙利亚当今局势的导火线。自从三月十八号政府与民众发生一定程度的流血冲突之后,叙利亚反对派的人数日渐增多,实力也就日渐壮大。如今叙利亚反对派的实力虽然与叙利亚政府存在明显的悬殊,但反对派已经是骑虎难下没有退路,既然已经把事情闹大了,他们就必然会与政府拼个你死我活。也许从开始,反对派并没有想到现在这种局面,他们只不过是想督促政府加快改革,尽快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却没想到卷起了一场举世震惊的**。

(2)造成叙利亚当今局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叙利亚政府本身。叙利亚政府在世界上一直没有什么话语权,就像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一样,落后就会挨打,叙利亚也无法逃脱这个自然规律。而事实上,叙利亚比清政府的状况是好很多的,现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无缘无故公然地挑起事端。这也给叙利亚政府一个台阶下,只要叙利亚政府能自己解决这次事件,西方国家也就不好插手此事。所以,叙利亚政府若能处理好与反对派的关系,并加快改革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那么叙利亚的局势或许能够停止恶化,至少不会重蹈利比亚的覆辙。

(3)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叙利亚的地理位置来看,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如此看来,叙利亚是连接中东各个

国家的纽带,只要控制了叙利亚,就几乎等于控制了整个中东,这么大地一块肥肉怎能不使西方各国对其虎视眈眈。流经叙利亚的幼发拉底河从叙利亚东部经伊

拉克注入波斯湾,阿西河纵贯叙利亚西部经土耳其注入地中海,叙利亚是中东一些国家出入地中海的走廊,控制了叙利亚也就给西方国家的航运带来很大的有利之处。所以,叙利亚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是导致叙利亚局势动荡的一个原因,当然,这也是一个难以避免的原因。

(4)叙利亚自身存在的问题。从主观来说,叙利亚的动荡不仅是由于叙利亚优越的地理位置引起的,还有叙利亚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叙利亚是中东的主要石油出口国,其财政收入也主要来源于石油出口。一直以来,中东的局势就很不稳定,从伊拉克、伊朗到利比亚,再到现在的叙利亚,其实一直都离不开“石油”两个字,说了那么多的中东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石油问题”。虽然,在表面上资本主义国家为中东问题找了很多借口说是核武器问题,但最后得出的结果都与核武器毫不沾边,任何人都想得到,“核”问题,只不过是资本主义打的一个旗号而已。而这次的叙利亚内乱,也只不过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想借“和平”的借口,为自己国家经济发展找好资源的来源。

就叙利亚国内来说,是叙反对派和政府之间的矛盾,这是叙利亚问题由来的主因与核心,本质上为政权之争。其次,是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教派之间的矛盾。再次,是大国之间,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围绕“势力范围”展开的角逐,美国欲借“人道危机”推动叙“政权更迭”,而俄罗斯则为保持其在中东地区传统影响力的最后据点不遗余力。虽然矛盾错综复杂,但矛盾双方的目的无非是进一步壮大自己、夺取利益。

综上所述,叙利亚局势动荡的原因不仅是内部巴沙尔政权与反对派的矛盾引起的,内部还受叙利亚本身的地理位置、叙利亚当前国情和巴沙尔本人的影响,外部还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追求自身利益的影响。但在这所有原因当中,起主要作用的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问题。所以,只要是西方国家的利益一天得不到满足,叙利亚的局势就一天不会安定。

二、各方对叙利亚问题的态度

阿盟:对叙利亚实施制裁。自从叙利亚问题出现以来,阿盟反对巴沙尔政府的态度逐步升级。先是谴责武力事件,后是终止叙利亚的成员资格,并对其实施严厉的经济与政治制裁,再后来,就是讨论承认反对派,并要求在联合国讨论叙利亚局势。

俄:反对偏袒叙反对派。俄在叙问题上态度鲜明,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叙危机,反对外部势力偏袒叙反对派并向反对派提供武器。俄认为,不仅应该向叙政府,也应向叙反对派施加压力,迫使双方展开对话。俄反对阿盟中止叙成员国资格的决定,但支持阿盟向叙派遣观察团。

美:推动颠覆叙政权。一方面,美国积极展开外交攻势,联合欧盟、阿拉伯国家和土耳其等,加强对叙利亚的经济制裁和政治压力,试图动摇巴沙尔政权的根基;另一方面,美国正悄悄向叙反对派提供各种支持。

法:希望强化对叙制裁。叙局势发生动荡以来,法国反复谴责叙当局的行动,但也多次表示不主张武力干涉叙局势,而应通过制裁来迫使叙政府就范。

三、叙利亚问题对世界造成的影响

对中东地区。中东是从地中海东部、南部,一直到波斯湾,处于欧亚大陆的心脏位置、欧亚非的接合部。它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且生产和输出最多 的地区。正因如此,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不太平的地区,在中东乱局不断发酵之际,叙利亚局势也陷入动荡,自3月中旬以来,其局势越发波谲云诡。国际人士分析认为,正面临内外重压的叙利亚,其局势日趋复杂的背后有着大国间更为复杂的博弈。中美俄之间的较量正式展开,叙利亚局势将进一步僵化大国之间的矛盾,中东地区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对世界。在叙利亚问题上,我们看到了大国目前分为两个阵营,一拨是美欧,再一拨是俄罗斯。中国这次选择了和俄罗斯站在一起,于是就形成了两部分力量在抗衡。大国博弈,纵横捭阖,争的是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是秩序主导权,第二个是地缘战略利益,第三个是国际话语权,第四个是商业利益。所谓商业利益还不单纯是一个贸易问题或者石油稳定供给的问题,它甚至会影响到美欧的金融稳定。

现在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西方国家会不会对叙利亚动武的问题。其实在本质上说,叙利亚当今局势的造成,和西方国家是密不可分的,现在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就是,叙利亚反对派有到国外接受一些培训,这就说明叙利亚反对派有一些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在给他们撑腰,所以他们的腰杆自燃就硬了,他们认为他们有更多的筹码来推翻叙利亚当前政府的统治。,于是,叙利亚反对派走上了反对国家政府统治的不归路,并且越走越远,绝不回头。

正如“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一样,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每个国家都从自己国家的利益出发来考虑别的国家的生死存亡。美国将“乔治·布什”号航母驶入叙利亚邻近海域是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而俄罗斯将航母“库兹涅佐夫上将”号驶向叙利亚海域就不是为了自身利益了吗?在我的观点看来,叙利亚只不过是一个最无辜的国家,叙利亚原本只不过是要对付自己国家的一些实力不济的反对派,现在却要面对强大的西方各国的强大阵营。虽然在表面上,现在西方国家还未对叙利亚动武,但叙利亚这块肥肉资本主义国家会轻易放过吗?就算没有反对派这根导火线,叙利亚也难逃资本主义国家的吞食,只不过是时间的先后问题。这么说来,叙利亚现在的局势是历史的必然,叙利亚当前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矛盾只不过是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来干预叙利亚的政治而已。

总而言之,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从叙利亚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叙利亚之争就是能源之争,大国与大国之间的战争,实际上就是在抢夺能源,为的就是能在以后可以控制对方。

48 2013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