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朝鲜核问题中国应对的政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朝鲜核问题中国应对的政策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朝鲜核问题中国应对的政策篇1

一、朝核问题的历史演变

朝鲜的核技术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50 年代末。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根据卫星照片,怀疑朝鲜拥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提出对其进行检查,朝核问题开始引起世界广泛关注。朝核问题先后经历了三次危机。1993 年2 月26 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对朝鲜宁边核设施

进行检查,朝鲜以该机构听命于美国为由拒绝接受检查,同时下令全国进入“准战时军事状态”,并正式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布什政府上台后对朝政策强硬化,于2002 年1 月称朝为“邪恶轴心”,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2002 年11 月美国停止向朝鲜继续运送作为燃料的重油,此后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核设施安装的监控设备,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并于2003 年1 月10 日宣布正式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2006年10 月9 日,朝鲜进行了地下核试验,持续多年的朝鲜核危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朝鲜半岛第三次核危机爆发。为了解决朝鲜半岛的核危机, 国际社会进行了积极的努力,2003 年8 月,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为解决朝核问题在北京举行了“六方会谈”,此后“六方会谈”成为解决朝鲜核问

题的主要运行机制和对话平台。经多方努力,于2007 年10 月达

成了共同文件。2008 年6 月27 日, 朝鲜将宁边核设施的冷却塔销毁。但此后美方一再宣称,在确定对朝鲜和计划实行严格核查之前,不会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除名。针对美国的行为,朝鲜停止了对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作业并恢复了宁边的核设施。2009 年4 月14 日朝鲜宣布将重新启动核项目并退出“六方会谈”,2009 年5 月25 日朝鲜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朝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朝核问题是事关多方的复杂的战略博弈,朝核问题对

二、中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一)朝鲜是中国避免与西方国家直接接触的重要战略缓冲

地带地缘上,中国与朝鲜政权国界相邻、唇齿相依,有着共同的安全利益。朝鲜与中国山水相连、拥有1300 多公里共同边界,与中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属于同一类型, 双边关系友好。假如美国颠覆并占领朝鲜,将改变东北亚安全形势。中国将丧失400 千米安全纵深,美、日联盟的军事力量就一直会推进到鸭绿江。届时,中国不但需要在整个鸭绿江沿线重新布防大量精锐部队,而且随着每次美军演习,中国都需要采取应对措施(现在这一压力由朝鲜承担着)。如果美军在朝鲜北方建立军事基地,北京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丧失了防御纵深以后,对空袭的预警时间就大大缩短了。东北地区的安全形势就倒退回20 世纪70 年代中苏对抗的时代了。如果大量战争难民涌入东北地区,不但是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对社会治安、就业问题也造成压力。敌对势力 的渗透会破坏东北朝鲜族自治地区的稳定。

(二)朝核问题可能会引发核竞赛,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对中国来而言,朝鲜半岛无核化对中国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

义。从近期来看,朝鲜为了远离美韩控制区域,确保实验秘密性,其核试验的选址北移,越来越靠近中朝边境,朝核试验有可能引发的核污染和“难民潮”可能会严重影响中国东北三省和平与发展的现状。同时,朝核试验将引发周边国家研制核武器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日本和韩国很可能会跟进,危及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严重破坏中国的良好周边环境。日本本来就一直宣称要成为一个“正常国家”,并已经为此作了很多的努力。目前以日本的技术、资金和核材料等而言,制造出核武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一旦日本和韩国拥有了核武器,中国就会成为世界上惟一一个被核武器围堵和包围的国家,中国的国家安全将

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三)朝核问题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及国家形象具有重大影响

中国积极推行“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睦邻政策和和谐世界的外交方针,坚持核不扩散的原则,积极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作为正在崛起的区域性大国,朝核问题以何种方式在何时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等都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及国家形象有重大影响。如果朝鲜在内外压力下走向极端,将使中国不得不面临由此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会给中国的国际地位、国家形象带来负面的影响。

(四)朝核问题对中美关系具有重大影响

美国总的国家核心战略是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遏制和削弱 一切可能对美霸权地位构成挑战和威胁的力量。在亚太地区,美国通过朝鲜半岛核问题介入亚太事务,巩固美韩、美日同盟,遏制中国的影响力并减缓中国经济的强势发展。朝鲜半岛核问题只是美国全球大战略的一环,是为其国家的核心利益而服务的。中国现在已经作为朝核问题的协调者,在解决朝核问题中美国需要中国的帮助,而中国在此问题上也有诉求,双方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

三、中国应对朝核问题的对策

从历史和地缘政治角度的分析及实践表明:朝鲜半岛任何风

吹草动都会涉及中国的战略利益。从历史、军事、政治、自身安全战略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看,朝鲜半岛无核化、朝鲜政权的稳定都有利于维护中国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鉴于现在朝鲜半岛的局势,笔者认为,出于维护中国乃至东北亚的安全稳定的考虑,作为朝核危机利益攸关方的中国,有必要从国家利益出发,理清朝核问题极其复杂的国家关系,明晰应对朝核危机的策略。

(一)加强合作、增进互信,加强协商

朝鲜是朝核问题最重要的当事方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朝鲜

和美国当局的态度和政策将对半岛局势的未来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中国在半岛的举措应具有前瞻性、务实性以应对朝鲜态度的多变性,可以在中朝深厚友谊的良好传统之上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加强对朝鲜政权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中国也要积极与美国沟通协商,在现有“六方会谈”的平台上平等交流,以求达到和平解决朝核问题。

(二)促进中美互信、互利和双边关系发展

从中美建设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来看,朝核问题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在全球战略层面上可借以有效制衡美国,同时与之进行实质性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朝鲜半岛的无核化是中美的共同利益, 这依然构成双方合作的基础。美国现在无力一手控制朝鲜弃核的进程,需要中国出面做相应的工作,中国应看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能够发挥的作用。即使是在朝鲜弃核的实质阶段,中国的作用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替代的,比如现场核查、朝鲜核材料的保存等,均需要一个各方,特别是美朝可接受的国家承担,中国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⑤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根据时事变化不断调整相关策略。通过参与解决朝核危机,中国既可有力牵制美国在东北亚的扩张倾向,又可对中美战略关系走向施加积极影响,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大局。

(三)加强政治互信,倡导尽早建立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 东北亚地区是世界经济、政治和地缘战略的重要地区之一,汇聚了中、日、俄、美四个大国的战略利益,国际结构复杂,但在东北亚地区至今没有建立起一个地区范围的安全机制,这主要是因为东北亚各国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差别悬殊,相互之间存在历史问题、领土和领海纠纷等,导致各方之间的政治互信缺失。当前要充分利用处理朝鲜核危机上的相对有利的地位和条件,在东北亚区域安全领域重视和加强多重的双边合作的机能效应。⑥针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现状,中国应倡导以增强东北亚各国的政治互信为切入点,寻求利益共同点,以共性求合作,加强政治互信,构建安全机制。

(四)加强国防建设,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世移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加强战备,为可能出现的最坏局面做好军事方面的准备,是保证中长期和平的重要手段。虽然朝鲜半岛军力对比失衡已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一旦面临突发事件,已经采取的积极的威慑与战备行动都会增加中国的应对选项和主动权。

总之,朝核问题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针对朝核问题在中国外交和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应该本着务实、前瞻的态度积极面对,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为解决朝核问题提供平台,努力做好协商工作,以争取朝核问题早日和平解决,真正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本文地址:http:///zuowen/

朝鲜核问题中国应对的政策篇2

朝鲜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案

朝鲜核问题是当前国际政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与中国的战略关联度很高。朝鲜核危机中,中国被动地卷入其中,难以独善其身。中朝之间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和政治联系。朝核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安全利益、政治外交利益和战略缓冲空间。如果朝核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一旦发展到武装对抗的地步,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战争的波及。

对于朝鲜核问题一直闹得风生水起,直到今天依然是一个国际上的热点话题。它并非起于今日,对朝鲜核问题争端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通过其卫星得到的可靠资料怀疑朝鲜研发核武器,发表声明要对朝鲜的核实行控制及检查。朝鲜方面则是对外宣称无意也无能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部署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危。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根据国际原子能源机构的资料记录,朝鲜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对核技术的研究。朝鲜核危机发展到今日已经是从朝鲜是否开发核武器演化到国际在处理核问题上积累起来的矛盾的大爆炸。

就我的观点,现阶段对于我国来说,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所希望的,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争取和平发展的环境,对周边实行和睦 安邻政策。这个大方向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区域性大国来说,周边存在着不可控制的因素或者具有威胁性的国家都是不可容忍的。朝鲜是我们的邻邦,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所以在经济等方面我国对其实行了援助政策。但在发展核武器问题上,我国是反对的,因为这将是加剧南北朝鲜的对立,甚至有可能危及我国东北边境。因此我国支持朝鲜和平发展核能,但是坚决反对它发展核武器。

朝鲜核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军事安全和政治外交两个方面。第一,朝鲜的核危机对军事安全的影响

朝鲜的导弹和核武器能威胁中国,能打美日,就更能打到北京,在这一点上决定作用的是地理空间。只要朝鲜有核武器,就是对中国的威胁,是实际性的威胁,中国就必须要严加防范。

假设美国颠覆并占领朝鲜,将会改变东北亚太安全趋势。中国将会失去400千米安全纵深,美、日联盟的军事力量就会一直推进到鸭绿江腹地。如今,中国不但需要在整个鸭绿江沿线重新布放大量精锐部队军,而且随着每次美军演习,对中国都需要采取应对措施。如果美军在朝鲜北方建立军事基地,中国安全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失去了防御纵深以后,的空袭的预警时间就大大缩短了,东北地区的安全形势就倒退回到20世纪70年代中苏对抗的时代。在中国北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统一台湾就成了一句空话。

当亚洲成了核武器国家最密集地区,中国僵尸最大的受害者,朝鲜拥有核武器,这意味着韩国和日本将会面临朝鲜的核危险,而不得不进一步思考本国的核力量对策,从这两个国的条件和技术来看发展核武器能力远超过朝鲜。一旦它们从无核过变成有核国,那么亚洲就成了世界上拥有核最密集的地区。如果发展到这一步,那么受害者首先是我们中国。

第二,朝鲜的核危机对政治外交的影响

多年来,中国一直劝说朝鲜调整内外政策,推行内部改革,对外缓和紧张关系,以利于加速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六方会谈的东道主,中国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且在朝鲜多次反复无常时主张采取冷静克制的政策。但在2009年初朝鲜发射远程导弹之后,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朝鲜制造紧张局势的行为,朝鲜竟然要求联合国向它道歉认错。中国是联合国这项决议的参加者,这就意味着朝鲜也把中国列为它的对立面。在中国发表声明表示坚决反对朝鲜核试验之后,朝鲜对中国的态度也不言而喻。可见,此时正是中国朝核外交瓶颈阶段,步步须小心谨慎,沉着应对。

来自朝鲜的利用动机。朝鲜在面对国家存亡与否,面对美国等的包括核打击在内的外部打击时,可以通过对中国动用核武器,迫使中国对美国等国家进行核反击以遏制美国等国。

来自美国和日本有可能的“离间计”。朝鲜拥有核武,最受威胁的当属日本,其次为美国。现在美国和日本却在朝鲜问题上耍滑头,利用核危机设“局”,以政治激将法让中国冲在前面处置朝鲜。若中国不同意制裁朝鲜,则鼓动全世界舆论攻击讨伐之,若中国同意由其发起的全面封锁制裁,则正中美国和日本离间中朝关系的下怀。朝鲜核危机真正危险的地方,也许不在朝鲜半岛,而在一些国家阴暗的动机里。目前核危机还没有到最后时刻,但日本和印度趁火打劫的意图已显露无遗。日本又想像第一次朝鲜战争一样坐收渔利,利用朝鲜核武装的借口,修改和平宪法,加速大型武器装备购买和研发、出口,为下一步对付中国做准备;美国也有意附和日本主张,准备对日本重新武装进行更大幅度的松绑。印度则从第二次核危机前就在其非法占领的中国藏南地区制造事端,总统视察,修建战备设施,直到突然大幅增兵六万陆军,部署重型远程进攻型战机,并将从以色列接回的费尔康预警机也摆上,同时宣称在和中国谈判边界问题上“决不妥协”。

以我之见及应对方案,总结上述,中国必须维护朝鲜半岛的安全和稳定。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奉行着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或决战防御。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国获得了50年的和平。在处理朝鲜问题时,我们同样应采取一贯的积极防御战略。和50年前相比,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而且拥有了三位一体的核力量。因此,只要中国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把财力物力转化为战斗力,就完全有可能恢复朝鲜半岛的军事平衡。

在目前情况下,需要采取威慑和战备两方面的措施。加强战备谋求恢复军事平衡是保证中长期和平的根本手段。虽然于朝鲜半岛军力对比失衡已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一旦面临突发事件,已经采取的积极的威慑与战备行动都会增加中国的应对选项和主动权。以往中国曾经通过运用联苏抗美和联美抗苏的战略赢得了和平与发展的空间,苏联解体10多年后,曾经把中、美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同安全利益早已不复存在,中国应该进入一个以实力求和平的新时代。

中国应为朝核问题及朝鲜半岛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并做好应对的准备。朝鲜半岛形势错综复杂,朝美历史积怨和制度歧见积重难返,双方围绕核问题展开的政治外交手段一度将朝鲜半岛推向战争边缘。统一是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的共同愿望和目标,是一种客观趋势,中国缺乏限制这一进程的理由。半岛统一的客观性使得中国只能把维持半岛现有格局的稳定作为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而把长远目标定位于与统一的朝鲜半岛国家建立长期和平友好稳定的双边关系。鉴于此,中国关于朝鲜半岛的危机处理方案,既要为应对可能的半岛形势突变做准备,同时也必须为应对突变导致的统一做准备。前者是如何维护半岛现有格局,维护中国在半岛的政治遗产和安全利益问题;后者则是如何维护和扩大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安全利益,防止外来大国借半岛统一国家或者半岛统一国家本身威胁中国安全的问题。显然,解决前一个问题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问题,解决后一个问题则是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预先讨论确定长远方案,即首先明确朝鲜半岛统一后中国面临的安全态势,中国的安全利益和安全目标以及实现利益和目标的战略筹划。在确立长远方案后,再明确应对半岛形势突变的现实处理原则。

最后,要指出的是由于南北实力过于悬殊,半岛形势突变的开始和走向统一的结果之间可能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甚至可能会迅速转换。历史证明,国际形势迅速发展变化所产生的时间压力是对各国政府和战略家们反应能力的最大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考虑中国应对朝鲜半岛统一的长远方案并不是为时过早,相反,它与现实方案密切相连。因此,中国应未雨绸缪,做好应对朝鲜半岛未来发展的长远战略,使我国在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中立于不败之地。

朝鲜核问题中国应对的政策篇3

浅谈中国与朝鲜、伊朗核危机

学院:经济学院

班级:经济0903 姓名:马芯蕾

学号:20091385

核,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不陌生的词的词。说它陌生,是因为就现在而言,我们作为一名学生,无法从理论或更深层次去理解和解释它,我们对于它的认识只限于感性。说他不陌生,是因为初于对于它的甚多感性,如媒体报道等,让我们对他充满好奇,而总有一个疑惑,为什么核竟能影响中国甚至世界?我在这也只能说是“浅谈”而已。

核,可以看成是一种新能源(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即核能。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2;,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常量。核能的释放主要有三种形式:(1)裂变能,重元素(如铀、钚等)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时释放出来的能量;(2)聚变能,由轻元素(氘和氚)原子核发生聚合反应时释放出来的能量;(3)原子核衰变时发出的放射能。核能涉及到核燃料循环、核能的军事应用及和平应用等。

核能利用有利有弊。核能源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被利用在多个领域,如核发电,军事,食品生产、制药等。它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由能源引发的战争有着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核被更多的国家运用于军事领域。核武器应运而生。它是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聚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核武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只装化学炸药的常规武器要大得多。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妙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辐射。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其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这些不同于化学炸药爆炸的特征,使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强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用。核武器的出现,对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然而,当核被不正确的利用于军事或被某些国家以不正但理由进行研究时,核危机产生了。

中国历史上的五次核危机如下: 第一次:1950-1953年朝鲜危机

1950年10月25日,我志愿军入朝参战。美军节节败退,“联合国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为挽救败局,亲自建议杜鲁门总统动用原子弹,企图遏制中朝军队的进攻。杜鲁门于7月1日下令秘密在关东地区部署原子弹部件,后因顾忌苏联的力量,杜鲁门拒绝了麦克阿瑟的请求。

第二次:1955年金门马祖危机

1955年1月18日,我军解放一江山岛,国民党军队全部撤逃,美国认为中共将对金门、马祖发起总攻,担心美国可能会卷入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之中。对此,美国采取了两手策略,首先向中国发出核威胁,另一方面,美国又试图说服蒋介石主动撤出金门、马祖而固守台湾。1955年4月23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八国代表团团长会议上发表了重要声明:“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和远东局势。”这个声明给缓和台海局势带来了转机。4月26日,杜勒斯表示将与北京 就停火举行会谈,至5月中旬炮击完全停止,台湾海峡恢复平静。

第三次:1958年炮击金门危机

1958年8月23日晚6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猛烈炮火轰击大小金门等岛屿,岛上国民党三位副司令当即被炸死。此时,美国又一位次举起了“核大棒”。决定向台湾提供导弹、登陆艇,准备承担台湾空防,并作好打击中国大陆目标的准备,由驻关岛的战略空军b-47轰炸机负责投弹。1958年9月4日,美国务卿杜勒斯又一次力促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面对威胁,中国不吃这一套,9月8日,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美国侵略者的这一套,只能去征服那些时刻准备向美国原子弹、氢弹投降的机会主义者。”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犹豫不决,态度先硬后软,借口会招致苏联的报复,称“对任何地区问题都不想使用核武器”,转而反对使用核武器。

这次危机得以化解的最重要的原因,是9月底10月初毛泽东和中央意识到美国迫蒋介石放弃金马的意图是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面,于是重新考虑了立即解决金马问题的利弊得失,做出了暂不收复金马的决策。以后金门炮击打打停停,或暂停炮击一周,或暂停炮击两周,或逢双日不炮击,步降温,至10月25日,历时64天的金门炮战终于告一段落。

第四次:1963年欲对中国核设施的“绝育手术”

中国于1955年初决心研制原子弹,而冷战时期一贯敌视中国的美国一直密切注视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1963年1月22日,肯尼迪在国家安全会议上强 调,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的重点就是对付中国。研究了单独破坏中国核武器计划的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对罗布泊试验场等目标由美国实施公开的常规空中轰炸,或由蒋军实施空中轰炸,或实施秘密的地面袭击,或空投特种兵破坏。在制定的美苏联手行动计划中,据透露,就有这样一种建议: 一架美国轰炸机和一架苏联轰炸机,一起飞到罗布泊上空各自投下一枚炸弹,其中一枚是核弹。

随着中国的核武器计划高速向前推进。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位于塔高103米处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终于爆炸成功。

第五次:1969年中国面临“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中苏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这是中苏两国矛盾长期摩擦并由苏方挑起的一个冲撞点。由于苏方损失较多,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准备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出于美国全球战略利益和发生大规模核战争的严重后果,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劝和”作用。10月20日,中苏边界谈判在北京举行,由珍宝岛事件引发的紧张对峙局势开始缓和。

当今世界上备受关注的核危机主要是朝鲜核危机和伊朗核危机。

朝鲜核危机:

朝鲜核危机,是指朝鲜半岛因为朝鲜恢复核项目而引发的紧张局势。朝鲜于1974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随后于1985年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2年签订《保障监督协定》,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并多次接受其核查。由于朝鲜认为美韩的补偿措施未能到位。2006年10月9日悍然进行了核试验。造成了朝鲜半岛的局势出现了危机,延续至今日。

中国在朝鲜核危机方面采取比较主动积极的态度,积极召开六方会谈,在第二阶段会谈取得显著成果,与会各方一致通过《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其 中在该声明第一条中,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在第二天,朝鲜外务省又发表声明:在朝鲜重新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前,美国应该向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而美方表示:在朝鲜放弃核武器、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履行安全保障措施协定前,任何国家都不能与其开展轻水反应堆等核合作。

我认为,作为大国,中国不仅要在国际舞台上尽到责任,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认清并保护本身的核心国家利益。在朝鲜核危机问题上,尽大国责任和保护核心国家利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几乎是这个区域内所有国家的利益。现在,危机已经酿成,中国是否能够改变以往的被动立场,掌握主动权来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这既是对中国能否捍卫核心国家利益的考验,更是中国能否尽到大国责任的考验。

伊朗核危机:

20世纪50年代,伊朗开始了核能源开发活动,并在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多次就伊朗核问题作出决议,2010年6月,安理会通过“史上最严厉”制裁伊朗方案。这就是伊朗核问题。

中国支持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中国希望有关各方加大外交努力,维持和推进对话与谈判进程,寻求全面、持久、妥善解决伊核问题的办法。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参与有关外交努力,为推动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伊核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核危机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归根到底是国际竞争和维护本国利益的产物。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各国都在尽力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而军事保证是不会可缺少的,在核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核武器的研制成了各国最好的选择。尽管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都见识了核威力并吸取了教训,进而制定了相关条约,阻止核扩散,维护世界和平。但是,初于国家利益,各国研制核武器是不能从后根本上杜绝的。这一点是我们不难看出的,其中还不乏一些潜在的原因。

似乎,美国和西欧国家更关心防止核扩散的问题。实际上,防止核扩散的关键恰恰在美国。回顾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当时超强的实力缺乏制约,军事上是想打谁就打谁,多次威胁要对一些不听话的中小国家使用核武器,这就让很多国家深切感觉到不安全。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后,人们看清了,伊拉克之所以亡国,并不是因为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恰恰是因为它没有!所以当时很多国家开始不惜代价研发核技术以求自保。这个祸乱的根子是美国人种下来的,也只有他能消除。

除了这些主权国家之外,现在参与核扩散的还有很多恐怖组织,比如基地组织的网站上曾经刊登过一份长达80页的核武器制造手册。现在即便是普通人也有可能利用一些放射性的材料制造我们俗话所说的“脏弹”,就是靠制造放射性污染达到恐怖主义的目的。恐怖主义泛滥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和双重标准。所以说要彻底解决核扩散的问题,美国必须真正反思和改变它的对外政策,没有这一点,其他权宜之计最终都是无效的。我认为,现在提出一些对策是很有必要的。当然,也只是个人观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中国面对无论国内或国际核危机,都应充分发挥其大国效应,妥善处理国内和国外的核危机问题。

在国内,核能源是要不断开发和利用的。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要严格遵守国际条款。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最高目的。

在国际,自朝鲜、伊朗核问题演变为核危机至今,中国从国家最高领导人到外交大使,政府官员都善于在中朝、中伊之间、国际组织,对外交往,跨国活动等不同的场合开展外交斡旋,在大国利益交织中努力寻求一种平衡。中国在核危机中采取斡旋战略原因是极为复杂的。首先是缘于国际大背景,冷战后国际局势整体趋缓,世界文明的共存共荣,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担负大国应有的责任。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胡锦涛表明了中国在反对核扩散、推进核裁军上的5点主张:第一,维护全球战略平衡和稳定,积极推进核裁军进程;第二,放弃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为基础的核威慑政策,切实减少核武器威胁;第三,巩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防止核武器扩散;第四,充分尊重各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第五,大力加强核安全,切实减少核风险。

应该说中国的五点主张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核问题之所以会演变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安全危机,根本的原因是国家抱着核大棒不舍得撒手,动不动就威胁要对别人使用核武器,要把自己的绝对安全建立在别人都不安全的基础上,所以中国首先提出要积极推进核裁军,放弃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为基础的核威慑政策,这个针对性是非常强的。

同时,中国的主张又是一个非常均衡的主张,我们不仅强调核裁军的重要性,也强调要防止核武器扩散。另外,我们还专门指出各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必须得到充分尊重,这就照顾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当然,更要各国共同努力,一起真诚合作。

如果这五点主张得以实现,核技术就不会变成传说中从瓶子里放出来的“魔鬼”,威胁人类的生存;健康发展的核技术将成为人类度过能源危机、开拓发展新路的“诺亚方舟”。

朝鲜核问题中国应对的政策篇4

朝核问题对中国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朝核问题是当今国际政治一个热点问题,2013年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朝核问题再次升级。朝核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如果朝核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一旦发展到武装对抗的地步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战争的波及。当务之急,中国应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防止朝核问题的扩大化。关键词:朝核问题,中国,影响,措施 一.朝核问题发展及现状

朝核问题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朝鲜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爆发。朝鲜虽然与国际原子能结构签署了接受安全保障协议,但双方就视察问题出现摩擦,紧接着就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布什上台后,2002年初把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并将朝鲜列为核打击对象之一。2003年1月10日,朝鲜政府宣布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核危机正式爆发。为解决朝核问题中,中国政府积极斡旋从2003年到2008年6月,就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进行了共六轮。2009年4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要求朝鲜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禁止进行此类通信卫星发射的1718号决议,第二日致使朝鲜宣布正式退出六方会谈。朝鲜不久就成功实施第二次核试验。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朝鲜宣布退出朝鲜战争停战协议,朝鲜进入战争状态。二.朝核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国家安全 国家利益

(一)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对中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朝核问题可能引发核竞赛:.朝鲜拥有核武器势必造成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紧张,对和平崛起经济发展的中国是非常不利的。日本利用朝核及朝鲜导弹问题为借口扩充军力,尤其是高科技的太空技术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这也将使东北亚军事格局更加复杂化。朝鲜拥有核武器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将会走向发展核武器的道路。倘若如此,中国将处于众多核国家的包围之中,威胁不言而喻。同时,日本会因朝鲜发展核武器而加强军备,进而引起亚洲的军备竞赛,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核武器包围的国家,国家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朝鲜与我国不仅山水相连,平壤、沈阳、长春等地的铁道也紧紧地连接在一条线上。朝鲜为维护国家生存,在未来美朝军事冲突上可能使用核武器,由此造成的核污染和难民潮必将冲击我国东北地区。朝核问题及其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决策与信息-2009-9 11页

2.来自美国的军事威胁:。如果没有朝鲜,在台湾海峡危机和南海诸岛危机频发之时,中国将没有精力应对来自东北方面美日的军事威胁。假如美国控制朝鲜,那么在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时,美国就多了一条武装干涉的新战线。如果将来战争爆发,朝鲜作为军事战略的缓冲区,在战争中起的作用尤为重要。如果美国占领朝鲜,将朝鲜地区作为空中加油基地,这对于擅长空战的美国来说,无疑是在中国的右臂上插上一刀。如果处理得好朝鲜半岛问题有利于杜绝了美国势力的深入,有利于中国的战略安全。并且还有可能形成中美关系“双赢”的局面;但是如果处理的不好,可能再一次引发朝鲜战争,那样中美关系将会再一次出现冰点。丁峰朝鲜半岛局势对中国的影响研究_d16页

(二)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朝核问题使中国的外交处境极为尴尬和被动。由于朝鲜的毫无责任心的行动,在改善中美关系方面经常碰壁。在重要时刻,很坦然地引发重大争议,将中国拉进与美国对抗的被动局面。„„必须以新的理念,重新审视东北亚局势,并采取符合中国的根本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王忠文” 「从新的角度密切关注朝鲜问题与东北亚局势」的论文中2013年3月7日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对朝核问题的决议,主要对朝鲜进行经济、金融制裁,这一制裁必然使其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如果中国对朝核试验进行制裁就会破坏中朝关系,那么朝鲜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如果把朝鲜逼急了,肯定又会“誓死一战”受到危险的还是中国。如果中国不同意制裁朝鲜,美日等国则会鼓动全世界舆论讨伐它,到时候朝鲜局势更加复杂,中国的立场又将如何。中国与朝鲜的外交是一种微妙的关系,朝鲜作为中国的“天然屏障”,中国给予朝鲜经济上援助,双方相互的平衡,可是朝核问题使美国在中国跟朝鲜之间插上一脚,使这平衡被打破,而朝鲜对于中国的态度阴晴不定,使中国很难处理对朝鲜的外交关系。朝核问题的背后反应的还是地缘战略的大国博弈。中美俄罗斯以及日本在该问题上各有各的算盘,因此朝核问题将是大国角力的智慧和实力体现。

(三)对中朝经济合作的影响

三.朝核问题应对措施

(一)重启六方会谈,尽早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

朝核问题以何种方式解决都直接关系中国的国家利益也关系到东北亚的国际安全与和平稳定。中国应积极重启六方会谈,想办法把六方会谈的机制制度化。如果六方会谈在解决朝核问题之后发展成为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或建立其他包括东北亚主要国家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或建立澳大利亚提议的亚太共同体,那么将会形成陆权跟海权的合作机制。夏立平美国对朝鲜政策特点及其影响《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五期21p东北亚地区是世界经济、政治和地缘战略的重要地区之一,涉及到了多国的国家利益,国际结构复杂,由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国家之间政治上互信缺失。当前要充分利用处理朝鲜核危机上的相对有利的地位和条件,在东北亚区域安全领域重视和加强多重的双边合作的机能效应。

(二)应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继续保持中朝友谊

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对待朝鲜问题上,中国应该中国的本国利益和东北亚地区的共同利益,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重启六方会,继续保持中朝友谊,积极实现半岛的无核化。朝鲜对于其核问题的立场和对美国的态度主要取决于美国对朝的政策,也就是采取以硬对硬以软对软的方针。中国向来反对使用军事制裁,这样做会使局势更加恶化。每当美国宣称要对朝鲜军事制裁的时候,朝鲜就强硬地回应“制裁意味着战争”,因此中国不会轻易使用武力来对朝鲜施压。另一方面,中国应加强与美日谈判争取减弱其对朝鲜的制裁和军事威胁带来的压力。

(三)恢复军事平衡是最优选项,邻国的安全就是中国的安全。朝鲜核危机的实质是朝鲜半岛安全平衡被破坏,根本解决之道在于恢复军事平衡。2003年8月8日出版的《舰船知识》杂志第九期,作者:敖广 面对危机,通常有三种对策:(1)妥协,(2)战争,(3)恢复军事平衡。其中妥协是最差选项,因为妥协的实质是先承受损失,再被迫进行战争。不但没有解决矛盾,没有代价的收获。其次,战争的风险和代价都很大,但有时是不得已的选项。国家利益两个最基本要素是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其中安全利益永远高于发展利益。所以一旦国家安全利益受到威胁,就必须坚决给予回击。假如印度吞并巴基斯坦,假如美国占领整个朝鲜。中国的安全形势就处于强敌环伺的状态下了。可见恢复军事平衡是解决危机的最佳选项。

(四)灵活的政策

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和不确定因素正在进一步增加。中国不能盲目听从日本美国的带有目的性的意见对朝施压,否则,若将这位邻居变成敌人,受害的只能是中国自己,应根据情况的发展,制定相应的对策。

总之,朝核问题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针对朝核问题在中国外交和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应在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为解决朝核问题提供平台,努力做好协商工作,以争取朝核问题早日和平解决,真正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第一,完善核不扩散机制,使其更加合理、规范。现行的核不扩散机制存在一些不公平因 素,它的限制对象主要是无核国家,对于有核国家却毫无限制。所以首先要限制有核国家,为无核国家提供心理上的安全保证。其次,在朝鲜半岛范围内,对核力量的制约要对等和公

平。美国为韩国提供了核保护伞,是一种事实上的核威慑。这显然无助于消除朝鲜的不安全

感。朝在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后应享有缔约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第二,六方会谈不可取代。对话和外交途径是第一工具选择。朝鲜必须大幅度修改自己的

行为方式,美国至少必须认真考虑正式向朝鲜做出持久性的安全承诺的问题,并且开始切实

履行逐渐争取朝美政治经济关系正常化的义务。美国政府还应当认真反思和修改它自“

911 ” 时间往后时时异常显著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黩武主义态势。

第三,说服美日韩抛开朝鲜弃核前提论。

美日韩坚持朝鲜先弃核,然后再实现关系正常化,这种思路导致朝核问题走入死胡同。朝鲜也知道,坚持“拥核”对它没有好处。须知,这样 的话,它将不仅失去得到的这一切,而且朝鲜作为落后的贫穷小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来发展既不能吃又不能用的核武器只会使其经济雪上加霜。坚持“拥核”还会使朝鲜在

国际上众叛亲离,将更加孤立。如果朝鲜的安全问题和经济补偿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仍然不弃

核的话,它将面临参加六方会谈中的其他五方的共同反对,包括失去中、俄对它的支持,若 如此,即使拥有核武器,朝鲜处境将变得更加危险。所以朝核问题解决的关键不在于朝鲜是

否会弃核,而在于美国是否会改变其对朝长期的强硬、敌视和僵化政策。国际社会应当推动

朝鲜融入国际社会。

最后我们也认为,朝核问题是朝鲜半岛自身的问题,是朝鲜民族自身为了争夺国家、民族

最高领导权的正统之争。所以,朝核问题也将以朝鲜民族自身矛盾的解决——完成统一,而 得到解决。,

朝鲜核问题中国应对的政策篇5

进入21世纪,中国与周边国家“跨世纪的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周边区域次区域合作日益拓宽加深。然而,随着区域次区域合作渐成主流,多方战略角逐态势日益突出,竞争可能向恶性方向发展,从而有损于地区和平、发展、稳定、和谐的共同利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势将走向整合的新阶段。

中国的周边按区域划分,主要由东亚、中亚和南亚三个区域组成。经过3o年改革开放,中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关系在近20年的全面改善和发展之后,正在步人新的历史阶段,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越过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建设和谐世界的设想将获得更加坚实有力的战略依托,整个亚洲板块在全球力量分布中的上升态势将变得更加突出。

但是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始终牵动着大国利害关系,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缘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半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虽然朝鲜和韩国都在竭力谋求统一,但是双方存在的理念与利益冲突,造成了一种一致谋求统一却又坚持对抗的局面。近些年来,双方的各项交流合作逐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朝韩关系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但是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一方而,促进和解、推动谈判、制约战争的内外因素继续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六方会谈”进程的继续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重要机遇,半岛和平进程有可能在曲折中前进;另一方面,朝鲜与美国、朝国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大相径庭,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半岛南北双方真正走向和解,只有在中美等大国的支持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2003年8月27日至29日,在中国的多方努力下。由中、朝、美、韩、日、俄参加的第一轮六方会谈北京举行(开启和平对话之门)。会谈经过三天闭门磋商各方取得了六大共同点,即: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核问题,半岛无核化,分阶段、同步或并行实施,不采取可能使局势升级或激化的言行,保持对话,继续六方会谈的进程。有权威人士指出,作为当今国际形势下处理安全问题的新探索,北京六方会谈无疑为和平解决半岛核问题奠定了基础。

在六大共同点得出的背后,中国政府功不可没。三方会谈之后,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与美国总统布什和韩国总统卢武铉通电话,交换意见。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王毅受命出访朝美。最终促成六方会谈的召开。

2004年2月25日至28日第二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延续对话之路)。经过三天的会谈,通过了《主席声明》,就成立工作组达成一致,各方同意下轮会谈于6月底前在北京召开。

2004年6月23日至26日第三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进入攻坚阶段)。四天会期,五点进展。各方不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设想,就弃核第一阶段达成共识,还同意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口头对口头、行动对行动的原则,寻求核问题的和平解决,并审议通过了工作组概念文件,原则确定第四轮六方会谈的会期并发表了主席声明。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和谈进程已经不可逆转,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已经不可逆转。

2005年7月23日至8月7日和9月13日至19日,第四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通过共同声明)。这次会谈取得了一个重大的成果——《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这一重大成果,也被外界称为“中国外交的胜利”。在第四轮会谈第二阶段最为艰难之时,戴秉国副外长9月17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为六方团长举行了迎中秋晚宴,创造了中国外交史上独特的“中秋外交”。

2005年11月19日,朝核问题第五轮北京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谈(聚焦行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谈旨在将《共同声明》的成果带入实践。同时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各方在实践的问题上产生了一定分歧。但是中国仍然积极促成和谈,减少分歧。

2006年12月18日,朝核问题第五轮北京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谈在中国各方努力下在北京复会。会谈逐渐深入,开始触及核心问题。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2006年10月9日朝鲜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国际社会一片哗然。六方会谈一度面临流产危险。中国再次展示强大的外交斡旋,才使得各国重新回到谈判桌前。

从第一轮会谈开始,朝鲜核问题通过谈判解决的方式已经得到各国际社会的赞同。谈判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在六方会谈,这一观点得到了证实。积极推动和谈的中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次次把和谈从夭折边缘抢救回来。

从70年代的“乒乓外交”到如今的“中秋外交”。充分显示了中国外交的成熟,和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提升。

48 2108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