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街区工作总结范文3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美丽街区工作总结范文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美丽街区工作总结1
在“美丽城镇”创建道路上,竹里畲族乡绕高水平推进全域景区化,深挖潜力和内涵,做足“美丽+”文章,全面绘就高质量“美丽城镇”建设“五美”图景。
一、“美丽+项目”,擦亮底色彰显生态美
锚定整乡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为长远目标,以年度项目落地为支点,全面梳理“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围绕以竹里村为中心,向其他村社辐射创建,落实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加快重点项目推进。
一是打好设施提升战,抓紧最美人居环境,实施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带提升工程,打造花溪十八涧,新建观光车道,打造南入城口景观,扩大民族特色外来改造范围,打造竹里民族特色村寨街区。二是打好美丽攻坚战,开展美丽田园、美丽交通、美丽庭院等美丽系列创建,启动最美畲乡夜景工程,完成竹里夜景灯光一期工程,提高整乡城镇品位。三是打好“两最”持续战,深化“两最”评选工作,建立乡级“两最”考评组,每月评比,每月创优,与第三方签订垃圾清理协议,巩固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
二、“美丽+民生”,服务共享夯实生活美
(一)推进生态搬迁促集聚。完成茶坪避灾安置小区建设,稳步推进竹里避灾安置小区、何宅垟避灾安置点建设。同时建成农家书屋、儿童之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配套设施,宜居承载力不断提升。竹里卫生院顺利并入泰顺中医院医共体,全面提升卫生服务水平。
(二)推进交通互联促流通。打通外部交通环线,实施竹里至黄桥县道拓宽工程、何宅垟至溪口新建道路工程,形成竹里司前高效循环。打通内部交通环线,形成所有人口集聚村25分钟可达。
(三)推进无障碍创建促共享。设立无障碍社区康复站,购置康复设施,在全乡所有公共服务窗口开辟专门的残疾人服务通道,设置符合轮椅用户的服务台,并设置语音、灯光等辅助设施,提供盲文、有声读物,让残障群众感受到舒心的服务环境。
三、“美丽+产业”,兴业富民衬托产业美
竹里以产业提效为核心,突出畲乡特色、发挥优势,推动乡域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在兴业富民的同时,反哺“美丽城镇”建设,打造“文礼畲乡·诗意竹里”,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将乡村振兴示范带延伸发展到水碓垟自然村内,依托畲族文化、国学文化和竹文化,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文旅体系,乡村产业良好向上发展。不间断举办各类民俗节日、畲乡大舞台、畲乡摄影大赛、传统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快速拉升竹里人气。全长约公里的旅游干道串起竹里村和何宅垟村主要景观带,沿线水清岸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种植百合花、彩色水稻等特色作物,深化特色农业基地和农家乐的合作;开展省级竹风情森林小镇和美丽乡村综合体县级示范点创建,完成省科技特派员创业孵化园项目建设,完成159亩彩色森林建设,以项目支撑带动农旅发展。
四、“美丽+文化”,传承历史凝练人文美
打造民族文化街区。全域实施“上改下”“白改黑”工程基础上,推进市政道路提升、路灯工程、智能监控等基础设施建设,选定建成区中心区域的双峰路重点打造畲族风情体验一条街,陆续开设畲族风情体验馆、畲乡特色农产品特色店、畲族手工艺品商店,规划在建畲乡会客厅,提升游客体验感。
打造六产融合民间博物馆。集中资源实施竹里馆改造工程,打造一个集竹笋种植、竹工艺品加工、竹文化、畲乡文化展示和民宿为一体的“六产融合”的民间博物馆。将“百竹园”提升工程列入重点项目,以“廉竹文化园”为建设目标,将竹文化与廉政文化深度融合,并将融合成果拓展到全乡整治领域,将全乡打造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五、“美丽+治理”,多效融合凸显治理美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打造“综治联盟”,发挥“党建联盟”引领效应,成立综治联盟工作中心,三村共建共享网格资源,共商共处社会事件。一是深化“四个平台”建设,坚持网格化管理,夯实网格资源,实现移动终端全面采集动态信息,完成全域视频监控建设,实现建成区15平方公里视频监控全覆盖。二是发动群众参与。在美丽创建、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充分动员群众,让群众成为参与者和受益者,形成社会治理合力。三是鼓励群众自治。在村级道路建设、“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制定等基层公共事务推进中,鼓励村民以民主协商的形式广泛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竹里在美丽城镇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很多短板。竹里将以进一步完善美丽城镇建设为契机,结合实际,依托畲族文化、竹文化、国学文化打造充满“畲”味、“竹”味、“国学”味的特色小镇:
1、做足“三色文化”文章,打造最美畲乡。以美丽城镇样板为目标,补齐基础短板,结合森林特色小镇、最美丽乡愁村等项目,谋划门楼景观提升、智慧旅游等工程,将文化元素在项目中具体化,把畲族文化、国学文化、竹文化、山水景观融入城镇建设中。如在观光车道景观绿化提升项目中融入畲族彩带元素,提升“畲”味;继续打造竹风情森林特色小镇,凸显“竹”味;打造提升国学文化馆,体现“国学”味。持续深化“两最”和美丽系列创建,持续创建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持续推进畲乡田园综合体建设,致力打造泰顺最美乡镇。
2.旅游+畲族+智慧,建设口碑景区。一是争创5A级景区镇,以“旅游+”“+旅游”的思维推进新的项目建设,优化全域景观,引导生态搬迁小区村民新建民宿,打造网红民宿乡。二是加强竹里乡村文化引领,加强畲族文化产品供给、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人才培养,办好“三月三”畲族风情旅游节、“文化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旅游文化活动,继续用好互联网新媒体宣传平台,持续打响旅游知名度。三是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用好“智慧城镇”建设成果,坚持美丽城镇的管理标准,及时完善管理细则,着重提高服务管理软实力,提升竹里保护环境的主动性,探索智慧小镇管理新模式。
3.科学大胆规划,梦见未来畲乡。坚持规划引领,把握好景区建设与全域旅游的辩证关系,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景区化的新城镇。继续抓好文礼书院、生命屋等重大招商项目落地和建设工作,做好配套工程的谋划,推进文礼书院饮用水、生命屋项目沿线道路拓宽等工程;围绕“未来乡村”建设,进一步明确各个村的建设主题、项目安排、建设时序,坚持项目为重,推进现代农业园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科学编制村庄规划,避免大拆大建,体现历史传承、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和生态宜居,提升泰顺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水平,打造全县示范样板。
美丽街区工作总结2
****年,**社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和区第一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以“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重点,围绕“红石领航”党建品牌,突出社区党建引领、擦亮党建品牌、强化三方协同机制、深挖社区文化活力、共享美丽街区五大功能,着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紧密团结群众、推动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使辖区广大党员群众共享党建“红利”。社区上下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重点工作,社区党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突出党建品牌功能,搭建“连心桥”
依托“红色力量征集令”海报、各小区红色力量微信群、“先锋领杭双报到”APP等媒介,结合“三联三领三服务”,社区成立“红石领航志愿服务队”,号召在职党员、“运河红盟力量”、辖区党员群众积极报名加入队伍,共同参与志愿服务,融汇爱心,搭建党群“连心桥”。与市医保局机关第二党支部、x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有限公司第一党支部形成共建结对,在战“疫”一线、防汛抗台、困难家庭暖心结对、传统佳节送温暖、文明城市迎检、“开门大吉”小程序推广、征集抗疫物资“微心愿”等工作中,涌现出一群群无私奉献的党员先锋楷模,彰显红石担当。****年全年,社区共发布志愿服务项目**个,“微心愿”暖心项目**x个,参与人数**x人次。
二、突出党建引领作用,群策汇群力
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采取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工作格局,把“小区协商铃”作为党建+数治+信访的主抓手,定期召开小区联席会商广泛凝聚群智,化解小区难题,共建和谐社区。全年共接有效呼铃**x件,成功解决**件。随着协商铃的推广应用,在党员和群众中形成了有事把铃按、急事难事先按铃的有效办事途径。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红旗书屋、运河驿站等红色阵地,通过“西湖先锋”APP、“学习强国”平台、“之江先锋”平台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每月定期推送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解读、党建工作信息等内容,打造“线上+线下”的党员教育模式,推动党员干部自觉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在各小区业主群、红石活动群以报名接龙、二维码的形式发布社区活动信息、温馨提示等,让社区服务更贴心、更便利,既提升了办事效率,也大大节省了居民办事时间,让居民少跑腿多办事,真正实现以“智”提“质”。
三、突出三方协同机制,真挚解民忧
不断创新服务机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力争服务群众“零距离”。一是积极探索运用“小区三方办”“小区专员”微治理工作模式。依靠小区专员下沉小区,零距离倾听党员、群众的心声,零距离服务党员、群众的需求;发挥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工作优势,依托“同行三方汇”、在职党员联络站党建工作阵地,有效整合三方力量,协调邻里纠纷、化解多方矛盾,办实事、解民忧,全年调处矛盾纠纷**x起,达成调解**x件次,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二是发挥离退休干部、红心乡贤的作用。建立“一名党员一幢楼”工作机制,建强社区、小区、楼道三级党组织,吸纳离退休干部、乡贤人士参与红色物业、红色宣讲、矛盾调解、文化活动等志愿服务行动。在区人大换届选举、小区业委会换届、抗击疫情、小区旧改、小区微治理等工作中涌动着这群“红色血液”热心奉献的身影。三是突破重点民生项目。社区党委汇同红石中央花苑小区业委会、**公司,花费x个月时间,先后召开x次协商会议,率先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解决监控设施老旧瘫痪问题,为小区更新包括公共区域、楼道、电梯、地下车库等**x余处点位监控系统,同时加装小区高空抛物探头,有效震慑高空抛物不文明行为。
四、突出社区活力典范,亮出“文化范”
积极打造信仰坚定、爱党爱国的和谐人文社区。发挥“两站一中心”(在职党员联络站、运河驿站、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定期组织开展红色文化讲堂、重温入党誓词、阅读红色书籍、唱红歌、朗诵红色诗词、“亚运知识我知晓”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爱党爱国爱中华;与省物勘院机关党支部、米市巷街道机关第一党支部开展文化共建活动,签署“党建共建协议书”、赴德清红色基地参观研学;精心组织中国共产党成立**x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开展务实有效、形式多样的“七个一”系列活动,为辖区党龄达**年的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充分激发辖区党员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组织书画队写福字、春联,赠予两新党支部的党员,开展“就地过年党员三心三服务”活动,倡导企业员工留杭过年,不仅让社区翰墨飘香,还让两新组织党员情系企业、心安杭城;努力用好大运河金名片,大力开展“呵护碧水蓝天”、五水共治宣传、河道巡查等活动,维护、打造好“人民的运河”,展现文化铸魂塑形赋能的强大力量和功能。
五、突出美丽街区共享,辖区“新蝶变”
牢牢坚持党建引领意识,大力组织发动党员志愿者、“运河红盟力量”、共建单位参与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小区旧改、平安宣传等工作,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共同体”、共建共享的“社区综合体”,实现辖区“新蝶变”,让红石居民更好地享受美丽建设成果。打通**村消防通道,合力**小区电瓶车乱停放、停放难问题,拆除违建**余处,增加电瓶车充电桩**个,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社区党委吹哨,集结党员、群众力量持续开展“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垃圾分类宣传”“扮靓小区环境”行动,打造居民最放心、最舒心、最安心的港湾;组织“红石领航志愿服务队”上门宣传,要求辖区所有店铺商家注册“开门大吉铃”,激活率达**.**%,每日自查率达**.**%,共创安全稳定的辖区环境,确保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1、谋划社区志愿者服务品牌建设。积极向志愿者服务工作先进社区学习,借鉴先进志愿者服务工作经验,打造“彩虹志愿汇”服务团队品牌,充分发挥社区在册、在职党员的资源优势,借助辖区共筑单元力量,为我所用,统筹志愿者队伍建设、更新志愿服务举措,更好发挥志愿者“助人助己”的初心使命。
2、推进“一楼一党员”示范楼道创建,做好“迎亚运、守平安、美环境、防疫情”一系列工作。通过小区党建引领,深入发动党员参与“一楼一党员”推进工作,形成“楼幢有支部、单元见党员”的党建新局面。在亚运宣传、平安守望、环境美化、疫情防控等专项工作和常态化工作中,突出党员先锋、支部硬核的工作机制。
3、抓好民生保障,促进环境提升。****年,社区把“小区加装电梯工作”、“沈塘铭苑小区地下车库坡面整治提升”、“红石中央花苑小区宜家道台阶整治提升”作为民生保障事实重点工作,推动辖区环境品质提升,让辖区居民能够“看得到”、“用得上”实实在在体验到环境提升带来的实惠。
美丽街区工作总结3
20XX年,我市认真贯彻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重建绍兴水城,重构绍兴产业”的战略部署,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促进农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实现了美村和富民两翼齐飞。
一、坚持科学规范,争创农村治污新业绩
全市上下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抓紧抓实,创新政策举措,扎实有效推进。全市共完成新增治理村527个,新增受益农户20、17万户。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各级各类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会、现场会,两次组织开展全市性工作督导活动,推动工作落实。组建市县两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团,共有专家126名,及时开展指导服务。举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各类业务培训,累计培训超过3000人次。二是加快项目进度。全市以县域为单位,全部编制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完成543个村的项目图纸设计。专门下发文件,加强对规划设计单位委托、终端设施及主要建材采购、施工监理单位确定等招投标工作的规范管理,全市以县域为单位统一开展了主要材料招标采购。坚持科学治污、典型带动,扎实推进市级3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村建设,试点推广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等7项先进适用技术。三是确保工程质量。编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手册》,制定实施质量巡查、材料检测、招标采购、专家指导、月报统计、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指导性意见(试行)》,严把图纸审核关、材料质量、施工建设关、技术工艺关、监理监督关、验收评审关等“六关”。新昌县推出“一团一牌一碑一网一考核”的“五个一”工作制度,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工作机制。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全市共整合落实15、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市财政落实7500万元专门用于市本级的以奖代补。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中,新昌县、上虞区进入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第1类县(市、区),其中新昌县获全省第7名。全市各级广泛组织开展“千企联千村,合力治污水”专项行动,支持和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认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捐款超过3、5亿元。
二、坚持建管并重,展现农村社区新风貌
以村庄环境美化为目标,全面惠及和精品培育并重,加快建设和加强管理并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打造江南新水乡。一是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在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基本实现“轮一遍”的基础上,按照全域覆盖的要求,结合“双清”、“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专项工程,以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名胜景区、城镇周边为重点,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村庄整治水平,目前诸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国家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推广专业化、社会化保洁机制,积极采用舆论监督、行政问责等手段,深化农村环境整治保洁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如柯桥区从拓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完善“双最”评选办法、启动庭院整洁户评选、区级领导挂职城乡环境“三长制”、加大奖惩力度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二是深入开展“四级联创”活动。以美丽乡村先进县、先进乡镇、精品村和美丽农家创建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年有12个乡镇、16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先进乡镇、精品村,全市建成各级美丽农家3、9万户。嵊州市围绕建设“和美越乡”,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建设名人圣地等美丽乡村示范区,成功创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三是有序推进空心村改造。选择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实施改造愿望强、村内空心区成片面积较大且旧房占比高、村集体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且项目能实现资金平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或节余的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全市当年新启动106个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累计完成27个村,完成改造面积1300亩,其中退宅还耕250亩,已安置农户近3000户,探索形成了“原地改造”、“土地收储”、“退宅还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改造模式。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全市确定了14个市级试点村(其中新昌县、上虞区的4个村被列入省级试点),各试点村因地制宜,在对农村垃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确定了太阳能生态处理、自然堆肥等不同方式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诸暨市赵家镇采用沼气生态池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模式,建造完成160立方米的太阳能堆肥仓,可消化解决450人口一年的生活有机垃圾。
三、坚持人文特色,丰富村庄建设新内涵
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历史文化传承弘扬的过程,通过深入系统发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深化和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一是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完成省第二批5个重点村、21个一般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省审评;确定第三批10个市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培育村。同时加快第一批省级重点村、一般村和第一、二批市级重点培育村的建设。全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共完成顶瓦修补4、57万平方米,墙体加固3、45万平方米,立面改造16、52万平方米,修复构件2974个,整体拆除不协调建筑2、11万平方米,修复村内古道31、4千米。二是加快农村文化培育建设。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重要载体,按照“五有三型”标准建设,整合行政村现有文化阵地,建设农村文化综合体,全年全市新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73家。同时开展了农村文化礼堂“菜单式”活动,明确了一批法制宣传、科技普及、安全教育、健康知识、文艺活动、礼仪礼节、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活动项目,努力提高农村文化礼堂实效性。推进农家书屋和农村出版物小连锁店建设,新建农村出版物小连锁店6家,累计建成35家。三是开展花卉进村庄试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花卉进村庄活动,倡导在村庄内路旁、树下、广场、隙地、门前、庭院广泛栽花栽果,培育建设一批体现当地文化传统、产业特色的花卉街巷、花卉公园、花卉之家,大力弘扬花卉文化,使种花、爱花、赏花蔚然成风。全市共有31个村开展花卉进村庄活动,10个村创建成首批市级花卉村庄。如柯桥区的王坛镇东村村利用农业产业基地优势,分别以梅花为主要花卉,打造花卉村庄,形成村庄新特色。
四、坚持创业创新,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优化农民创业环境,加快“美村”、“富民”的有机结合,把地域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培育农村新型业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休闲经济、民宿经济、农事体验、农村电子商务等农村新型业态。市政府专门出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扶持政策,全面实施乡村旅游“1112”工程,计划培育2000家乡村旅游特色经营户(农家乐经营户、越乡民宿、家庭农场)。诸暨市赵家镇依托美丽乡村先进乡镇创建,兴建农村电子商务园区,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其中最大的一家电子商务开业2个月就完成农产品销售200多万元。二是创新土地制度。积极推进以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为主题的柯桥区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创新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实现农村宅基地跨村流转,允许农村宅基地在坚持“一户一宅”、法定面积和接收村同意的前提下,在镇乡域范围内调剂、购置。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发证工作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全市农房确权登记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建设,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探索物业经营、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多种发展模式,增强持续增收能力,鼓励村集体通过整理、收购、置换等途径,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村级留用地和村庄整理节余土地,建设各类物业项目,使物业成为村集体经济稳定而持续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