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矿区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经验案例材料精编多【精选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矿业矿区通过技术创新、生态修复、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实现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矿业矿区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经验案例材料多”,希望您喜欢。

矿业矿区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经验案例材料多

篇1

一、案例背景

xx县素有“xxx之乡”之称。在以往,露天小煤窑、废弃水泥厂数不胜数。随着xx的经济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小煤矿大量关闭,水泥厂所剩无几。如何将废弃工矿用地重新高质高效利用起来,成了xx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xx年初,自然资源部出台关于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新政策,激励、吸引社会投入,推行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的模式。加快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在xx县自然资源局看来,新政策犹如春风,送来了将沉睡的、甚至“有害的”废弃矿山资源变“废”为“宝”,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利用,盘活现有存量废弃矿山资源的新思路。如今,xxx高速边,一座座昔日的露天小煤窑,经过废旧矿区治理,平整出四千多亩新脐橙园;xx县xx镇xx村废弃水泥厂被一座年产值1亿元的工艺品加工厂取而代之,阵阵檀香代替了原来刺鼻的粉尘味,摄影棚、直播间代替了生产线,产品热销海内外。

二、具体做法

(一)资产盘活瞄准新产业

xx矿产资源重镇——xx镇,打响了一场盘活资源、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战役”。彼时尚属“摸着石头过河”的xx,充分利用原xx矿务局和各煤矿、煤场闲置厂房资源,通过对厂房进行整修改造,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借助xx县在外知名人士和本地致富能人筑巢引凤,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成功发展了一批有特色的加工贸易企业。时至今日,其中引进的超细碳酸钙厂等企业,是xx县打造千亿元碳酸钙产业的重要一环。

(二)土地复垦突出利民生

将闲置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下称“增减挂钩项目”)复垦成耕地,xx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从以废弃宅基地和工矿用地为主的闲置土地中腾出土地进行复垦,增加的耕地指标可用来填补城市建设用地损耗。尽管全县启动增减挂钩项目较晚,却成绩不凡。xx县第一期增减挂钩项目于xx年4月开工,8月底完工并实现了指标交易,收益3亿元。对全县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脱贫,意义重大。

项目收益的“补血”,让xx的脱贫攻坚、民生建设有了底气,白石渡污水处理设施旋即上马,县财政压力最大的一笔支出——乡村垃圾转运处理资金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让沉睡的土地不再落寞,最大程度激活乡镇沉睡土地资源的“增减挂钩项目”行动,让xx境内莽山方圆、五水上下的荒废土地再度逢春。

(三)矿山修复用好“废”资源

xx县自然资源局在矿山治理突出问题、群众意见最为集中的废弃矿山资源盘活方面,勇于吃透政策、抢抓机遇。新政策的出台适逢其时,它创造性地提出采取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以解决矿山生态修复历史欠账多、现实矛盾多、缺乏资金投入等突出问题。同时也给废弃矿石资源、废弃矿区土地资源带来了二次开发的机会。

幸运的是,在摸索中前进的xx县自然资源局,这次走在了红头文件的前面。盘活废弃矿石资源的案例近在眼前,工艺品厂的一墙之隔,是原来两个水泥厂的采石区。如今,通过xx县招商引资,一家具有“非金属矿废石无害化”处理资质的企业——xx强盈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落户这里,将实现年处理非金属矿废石400万吨的产能,年产50万吨超细重钙,分三期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xx单宗10亩以上的废弃砖瓦窑、烟花鞭炮企业用地、部分关闭煤矿的规模总计可达6000余亩,变废为宝,大有作为。

三、主要成效

如今,春风吹又临,这些沉睡的土地资源将迎来开发治理的“蓝海”。可以预见,曾经的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xx年2月通过省级脱贫摘帽的xx县,政策春风将“吹绿”这里的山山水水,过去的工矿废墟、破败宅基地等荒废土地将焕发勃勃生机。在xx镇松柏村废弃矿区建起的光伏扶贫电站,年产值达200万元,收益惠及全县贫困人口。盘活是为了产业集群发展,开发是为了民生环保。这笔账,不独为经济账,也是民生账。按照绿色环保发展理念,完善用地、林业等相关手续办理,着力把碳酸钙产业做大做强,让xx人民受益。

xx年10月31日,xx举行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其中有9个碳酸钙产业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15亿元。这是xx县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按照xx市委市政府打造“千亿碳酸钙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把碳酸钙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的一次成果大阅兵。其中,竣工项目中包括闽旺石材加工项目。它位于xx县xx镇母老村原长坪煤矿,项目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车间3个,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包括环保设备、设施投入,分二期建设。老厂房空了十来年,满目疮痍让人看了难受,引进石材加工项目后年产值5千万元,对促进本地就业、提升地方财政收入出力不少。同时也为重点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及复绿工作,推进矿山环境破坏第三方治理和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全面修复矿山地质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为止,全县共有8个矿山达到了省级以上绿色矿山标准,其中3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去年在全省创建绿色矿山进度中排第二名。共实施完成增减挂钩项目6期,亩,其中新增水田亩、旱土亩,其他农用地亩。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有关反响

xx县自然资源局大胆创新,善于用好用活政策的工作理念,除在本县《xx政务信息》推介经验做法,还先后被红网、xx频道、腾讯网、搜狐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篇2

近年来,xx区认真开展矿山安全生产、露天矿山专项整治、矿山生态修复攻坚行动,推动全区绿色矿山建设走深走实,全力构建绿色矿业新格局,矿业转型绿色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一、案例背景

上个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xx区xx园、xx山一带及其周边区域一度有采选矿企业xx家,经过多轮整治和整合,到xx年矿山数量锐减至xx家,保留下来的矿山企业仍以原矿开采和粗选加工为主,规模小、设施简陋,安全生产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二、具体做法

(一)整治整合做“减法”,大力推进安全发展

近年来,xx区按照国务院和部、省、市关于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有关工作要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举措,大力推动xx园矿区、xx山矿区、xx矿区等有色矿区整顿整合,落后煤矿产能关闭退出,砂石土矿专项整治,辖区内采矿权数量大幅减少,由xx年的xx个矿山减少至xx年底的xx个,煤矿由xx家减少至1家,页岩矿由xx家减少至1家,xxx高度关注的xx矿区整合在xx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全区强化矿山动态巡查监管,深入开展打非治违、超深越界、无证勘查开采等专项整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矿山违法行为,坚持露头就打,加大联合查处力度,形成打击整治合力,矿业秩序持续稳中向好。

(二)转型升级做“乘法”,大力推进高质发展

对外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内加强科技创新,实现乘积效应。

一是培育优势资源发展。利用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先天优势,先后引进了中国五矿、xx发展等战略投资者,参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扶持和培育xx市骨干企业xx山矿业有限公司、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推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战略产业向战略资本靠拢,产生资源集约、产业集聚效应。

二是延伸产业链,推进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xx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年采选处理能力达150万吨,铋冶炼能力1200吨,钨精矿生产能力突破5800吨,技术水平均处于国际和国内领先地位。引进福建红狮控股集团落户xx区,在xx区良田镇建设绿色智慧新型建材循环产业园项目,推动xx区建材产业项目高质量发展。

三是开发地热资源,打造温泉旅游。结合xx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地热温泉等矿业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温泉之城。利用711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快温泉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推动许家洞片区的红色文化旅游、工矿旅游、温泉旅游和医疗养老的开发。

(三)严格标准做“加法”,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一是提升决策管理,严格准入门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矿政决策上提高门槛做“加法”,矿权的新设、出让、延续和变更,需由区政府常务会集体研究审议,须满足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二是全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对标对表,对照省级绿色矿山标准,编制《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挂图作战,专人分矿负责,主动服务,邀请省市领导专家亲临现场指导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在区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障绿色矿山第三方评估经费,实现了“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良性转变。

三是加快矿山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xx市xx区金属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治理面积,新增林地,新增耕地,新增建设用地,消除了地质环境隐患,提高了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恢复了生态系统。xx年完成了8个采石场和6个金属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分期验收工作,完成2个金属矿山闭坑治理工作,xx年全区矿山企业共投入治理资金约900万元,修复矿山土地面积约850亩。

三、改革成效

矿山企业“多、小、散、乱”的局面得到了明显改变,矿业秩序实现了从乱到治,从无序到有序的全面好转。将关闭的陈家楼煤矿打造成xx区陈家楼生态康养中心;关闭的黄家坝矿山开发建设成绿色生态农场,产出的蔬菜产品直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市场,有色矿业转型为生态有机农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华丽转身。截至xx年底,xx区共建成绿色矿山8家,其中国家级绿色矿山3家,省级5家。xx年力争再完成6家创建目标。

四、有关反响

该项改革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省自然资源厅专函通报表扬xx区绿色矿山建设工作,xx市xx区金属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入选了xx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xx区被评为全市矿业转型绿色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地区。先后被红网、新浪xx、网易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48 42258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