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话端午心得体会(精选9篇)
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寓意驱邪避灾、祈求平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希望您喜欢。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1
节日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们情感交流的重要节点。而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更是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民精神追求。在这个节日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德育的重要性和对社会和谐发展的巨大贡献。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端午节期间的一些感悟和心得体会。
第一段:传承文化,学会尊重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在我看来,传统节日的意义在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让我们对自己的根、对我们的传统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个节日中,我受到的第一个启示就是要学会尊重。在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活动中,我看到了人们对于传统的热爱与尊重,看到了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给予了现代文明的创新和融合。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尊重不仅仅是对长辈的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对历史的尊重。
第二段:团聚亲情,传递爱心
端午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人们会乘此机会与亲人共度时光。在这个节日里,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真挚。亲人们会相聚一堂,亲手为对方包粽子,互赠礼物,互相祝福。这让我明白到,亲情是生命的核心,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关注家人,传递爱心。而传递爱心不仅仅是节日的表达,更是我们在这个日常生活中应该持守的信念与行动。
第三段:弘扬精神,传承品德
端午节的活动离不开高昂的斗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项目之一,也是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一种方式。通过赛龙舟,我明白到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只有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我们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这让我明白到,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懂得合作,需要培养团队精神和分享精神。
第四段:弘扬节约,绿色环保
端午节还有一个与环保相关的文化符号——荷叶粽。相比于现代的塑料包装,荷叶粽不仅更加环保,还保持了传统的制作方式和口感。在一个个荷叶粽中,我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环保理念的完美结合。这启示我们,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需要将环保理念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减少浪费,降低使用塑料的频率,保护我们的环境和资源,为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地球。
第五段:传统与现代结合,创新发展
虽然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教育作用,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和融合。传统文化不是停滞的,它应该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在当代的端午节庆祝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新的元素和创新的形式,这让我明白到创新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只有通过传统与现代结合,才能将传统文化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此。
总结段:在这个端午节中,我深刻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追求。德育不仅仅是学会尊重、传递爱心,更是要学会与他人合作、环保和创新。通过端午节的感悟和体会,我的德育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和完善。我将秉持这些价值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德育的理念,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2
这“端午节”有个来历,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因为反对妥协,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不知道为什么世界会是这样黑白混淆,忠奸颠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内心的.愤怒,一面大声呵斥吟诵,一面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在石壁上写下1篇奇绝千古的《天问》。他深知自已无法同现实调和,最后自投于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当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爱戴屈原,生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投下一种用棕叶包米的东西—棕子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来纪念屈原。
今天正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闻到浓浓的棕子清香,于是赶紧洗濑,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边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为什么象屈原这样的忠臣要被放逐,还要遭到坏人的打击和陷害,那些奸臣为什么不会考虑国家会不会被人家吞并掉,总有一天,国家肯定要栽在他们的手里,还有那个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个忠臣呢,真是笨。虽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点不影响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学习屈原,一定要做一个能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3
端午节来到了。
大城市的超市里早已摆满了花色各异、香气扑面的粽子。就连我们小小的县城超市,绿豆馅的、枣泥馅的、沙馅的――五颜六色的粽子也是琳琅满目,占据了超市的醒目位置,成了人们一时的抢手货。
端午节,儿子儿媳非常关心我和老伴。几天前,他们就从千里之外打来电话说,端午节我们给你们二老寄去些粽子吧,北京的粽子质量好,好吃。我对他们说,不用了,咱家里现在什么样的粽子都有。再说了,千里迢迢这么远的路,买粽子的钱还不够路费的呢!
就这样,儿子儿媳的`一片孝心被我们谢绝了。
散发了一天狂热的太阳刚刚藏进了西山后,我和老伴已吃过了晚饭,也许是多年来养成的一种生活规律吧,“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每天晚饭之后,我和老伴是一定要出去散步的,大都去溜溜超市居多,因为这样既能散步健身,又能顺便买回些吃的蔬菜瓜果来。
我和老伴漫步来到了超市粽子摊位,我指着粽子问老伴说:“端午节快到了,你想吃粽子吗?想吃我给你买几斤。”
“不爱吃!不爱吃!我咋看粽子吃着不放心,不卫生!”老伴脱口而出说。稍时,老伴反问我说:“你要是想吃粽子的话,还不如我在家里给你用江米、绿豆、莲子、枣干、葡萄干做呢,保证比这超市里卖的好吃!最起码要干净!”
“端午节不吃粽子能算过节吗?”我又问。
“依你说端午节非要吃粽子不中!”老伴说:“那好,端午节那天,我亲自给你做粽子,还给你炸油泡、糖糕和菜角吃!”
老伴的一句话,勾起了我儿时过端午节,老娘给我炸油泡、糖糕和菜角的往事回忆。
那个时候,我的老家人们过端午节,大都是不吃粽子的。时至今日也是这样,起码说吃粽子的人很少很少。再说,那时也没有卖粽子的,即使有,穷人也吃不起。端午节吃什么?从我记事儿时起,每年到了端午节那天,几乎家家户户是炸油泡、糖糕和菜角。这种过端午节的传统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端午节清晨一早,老娘就在厨房里忙活开了,先从集市上买回来韭菜和粉条,到家后赶紧调菜角馅儿,烧开水烫好糖糕面,搅上油泡面醒着。待到油泡面醒好了,老娘就开始点火炸起油泡、糖糕和菜角来。老娘一个人又是包菜角,又是捏糖糕,又是炸油泡,还得烧锅,还得往锅里下,还得往外面叨,忙得不可开交。可是,老娘能干,能吃苦,一人做就行了。用不了多长时间,老娘就炸好了一馍筐子黄腾腾的油泡、糖糕和菜角。这时,老娘就对我说:“趁热吃吧,油炸的东西凉了不好吃!”
我吃着老娘炸的油泡、糖糕和菜角,那味道真香真美真好吃,至今仍念念不忘,铭记在心!
如今,老娘走了,离开了我们,端午节再也品尝不到老娘亲手炸的油泡、糖糕和菜角了!
时过境迁。如今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别说县城里的人端午节吃粽子,就连农村老百姓吃粽子也不足为奇了!但是,端午节炸油泡、糖糕和菜角,仍是老家的一种风俗习惯。
端午节那天,你看,家家户户青烟袅袅;你闻,村庄里到处飘溢出沁人心扉的香气!
端午节,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由衷地祝愿祖国人民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啊,端午节,我快乐的端午节,难忘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4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的习俗,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然而,今年的端午节却与往年有所不同。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地方取消了各种庆祝活动,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人们过端午节的热情。今年的端午节,我们在家中过得格外有意义。在这个特殊的端午节,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反思和体会,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对于端午节的心得体会。
首先,端午节是一种文化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端午节正是其中一份重要的遗产。提到端午节,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传统习俗。这些习俗虽然在现代社会有所改变,但仍然是我们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通过参与这些习俗活动,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我而言,今年我在家里亲手包了一次粽子,虽然手艺粗糙,但我亲身体验了传统的制作过程,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其次,端午节是亲情的联结。在平时的忙碌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与亲人团聚的机会。而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亲情得到了更多的凝聚。今年,由于无法出门,我和家人共同度过了一个温馨而难忘的端午节。我们一起准备食材,包粽子,品尝自己做的美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缓解了日常生活带来的压力,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亲情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同时,端午节也是节俭的教育。端午节对于我国民众来说,除了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理性消费的机会。作为消费者,我们有义务养成节俭的消费习惯。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实现节俭,比如购买物品时可以通过比价等方式获取更好的价格;同时也可以减少浪费,避免不必要的消费等。通过从小事开始,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出节俭素质,为自己和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此外,端午节给人们传递了对于团结和勇敢的信念。首先,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引人注意的活动之一。在龙舟比赛中,船员们要集结全力,奋力划桨,争夺胜利。这种团队合作和迎难而上的精神正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的。其次,端午节也是屈原的纪念日。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自己的坚毅勇敢和为国家奉献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通过这些传统,我们被激励要坚定信念,勇于迎接困难和挑战。
总之,今年我过了一个与往年不同但同样特别的端午节。在这个节日里,我体会到了端午节的文化传承、亲情联结、节俭教育以及团结勇敢的精神。这些体会将使我更加珍惜传统文化的含义,更加注重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更加致力于节俭的生活方式,更加勇敢坚定地面对困难与挑战。端午节虽然只是一天,但它给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和宝贵的经验,这将使我终身受益。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5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热烈庆祝这一节日。今年,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难忘的迎端午活动,深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此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迎端午是一次展示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绝佳机会。在活动中,我看到了龙舟比赛、包粽子、挂艾叶、穿汉族传统服装等一系列传统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我们亲身体验了端午节的乐趣,更让我们了解了这些习俗的由来和意义。通过和长者交流,我得知端午节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由于屈原的逝世,龙舟比赛、包粽子等活动就成为了纪念和吓走恶鬼的方式。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记录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展示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其次,迎端午也是一次促进社会团结和互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我看到了人们团结合作地划着龙舟,争取前进的荣誉。我看到了志愿者们忙碌地为大家发放艾叶,而大家则兴高采烈地将艾叶挂在门口,以驱走鬼怪。这些活动让我感受到家人之间的温暖和团结,让我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和谐和共融。我想,只有当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我们才能突破困难,实现更大的目标。
再次,迎端午也是一次传播友爱和传统美德的机会。在活动中,我见到很多人都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老人、小孩等。这让我想起了古代的屈原,他为了救助人民,甚至最终选择了自己的牺牲。这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传承和践行这些伟大的美德,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关爱,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最后,迎端午也是一次感受自然之美的机会。在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独特和壮丽。比如,在龙舟竞赛中,我与队友们共同划着船,感受到了湖水的清凉和湿润;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大家将粽叶、糯米、豆沙等材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美味可口的粽子;在挂艾叶的时候,我不禁被鲜绿的艾叶所吸引,仿佛在丰收的田野中自由自在地奔跑。这些自然的美丽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创造力,也让我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环境。
总之,迎端午是一次独特而美好的体验。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感受到了社会团结、友爱和自然之美的意义。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继续传承和践行传统文化, 并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保护和发扬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我们的国家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和繁荣。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6
转眼间,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年是我国把端午节首次例为国家法定假日,以此来发扬传承此节日,端午节一是纪念屈原,二是通过通过包粽子,插艾叶来驱毒消灾,现在商家也准备打一场“粽子战”。
端午,一开始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时因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义却遭排挤、流放,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担,所以在江边,愤然抱起大石头跳江了,江边的渔夫们看见了,立刻划着船去打捞,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将包着竹叶的米团抛入江中,所以演变到今天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吃粽子,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绑成一个近三角的形状,馅有许多,如蜜枣、绿豆、红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么,都可以包,可以说“一包天下”。粽子好吃不好包,当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粽子时,你又没有想到怎样包粽子吗,现在我就给你介绍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泡上几个小时,用二张青绿的叶子叠加在一起折成一个锥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里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容易胀开,然后把上面的口用青叶合拢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有细绳绑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可现在大家工作都忙了,端午节也没有时间去包,还有一些年青人都不知道包,所以商家利用这个节日,推出了许多品牌、品种的粽子,如现煮现买的粽,也有可以放着慢慢吃的冷冻粽,真是应有尽有,它们比味道、比品种、比价格,谁都想乘这个传统节日赚一把。
好了不说了,吃粽子去了!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7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踏着喜庆的节奏,迎接这个节日。在今年的端午节,我和家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端午节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一直为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了解和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制作和挂在门上的艾草、饮用雄黄酒、品尝粽子,这些活动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节日里,我不仅能够领略到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和引领。
其次,迎接端午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人都忙于工作和学习,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而端午节则成为了一个家庭团聚的绝佳时机。在节前,我和家人一起制作粽子,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的时光。我们在家中小院里煮糯米,包裹着肉、蛋黄和豆沙的香喷喷的粽子让大家都垂涎欲滴。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说着笑话,气氛非常温馨和谐。这些宝贵的时光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
第三,端午节也是一次身心放松的机会。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忙于各种事务,很少有时间放松。然而,在迎接端午节的这一天,我摆脱了工作和学习的压力,享受了一次难得的休息时光。我和家人一起去户外游玩,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我们还参加了传统的龙舟比赛,划着长长的龙舟在湖面上奋力前行,感觉自己和队友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默契。这些活动让我感到身心愉悦,重新充满了活力。
第四,端午节也是一次传递美好祝福的机会。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会给亲朋好友送去粽子,并互相祝福。我在端午节这一天给亲朋好友发了一条简短的祝福短信,希望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个简单的祝福不仅可以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也可以增进我们之间的友谊和情谊。而且,我也收到了许多来自亲朋好友的祝福,这些祝福让我感到温暖和幸福。
最后,迎接端午节也是一次增长知识的机会。在庆祝端午节的过程中,我重新学习了关于粽子的制作方法和传统的故事。通过和家人一起参加活动和聆听长辈的讲述,我学到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历史渊源。这些知识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国家感到更加自豪。
总而言之,迎接端午节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庆祝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家庭的团聚。这个节日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我相信,在未来的每一个端午节里,我都会继续以同样的热情和喜悦迎接这个特殊的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8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篇9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方面祭祀屈原,一方面迎接这个美好的节日。在每个人心中,端午节都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就像每年的春节一样,充满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作为一位年轻人,我深感端午节的回忆和感慨,下面就让我来分享一下我的喜迎端午心得体会。
首先,在我预习端午节各种活动的时候,我发现端午节的起源和传承是多么重要,使得我更加懂得了传统文化的珍贵。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祭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为赶走外来的侵略者,为燃烧国家的固有尊严,为国家的复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后人为了怀念他的伟大事迹,于是每年五月初五举行屈原祭祀活动。
其次,在端午节期间,我特别留意到人们传统的饮食习惯。粽子作为端午节的特色食品,是人们的最爱。而且每一家人都会自制粽子,亲手将黄糯米裹入咸甜肉松,再用新鲜的粽叶包裹,悉心煮制而成。其实,除了粽子,端午节也是饮食节日。相传屈原的爱国热潮蔓延开来之后,人们用棕叶、艾叶等熬制成的汤水,以此来防止瘟疫的肆虐。于是到了今天,不仅仅是粽子,艾叶茶、五香豆腐、龙船糕等也成了端午节不可缺少的饮食。
再次,端午节期间,我参与了龙舟活动,感受到了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据说,龙舟运动起源于楚国,是中国古代的演义之一,也与屈原的事迹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和一些同学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龙舟比赛。我还记得当我踏上龙舟的那一刻,我能够感受到队友们的团结,这份团结正是我们完成比赛的动力来源。在比赛过程中,舵手的指挥、队员的齐奋发力,使得我们始终能够保持很好的节奏,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集体力量的伟大。
最后,在端午节之后,我更加重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发现,传统文化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但它依然能够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比如,很多企业在端午节期间都会推出相应的文化产品,让端午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庙会和习俗,而更加具有时代的特色。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让它成为我们精神的寄托和内心的力量。
总之,喜迎端午节的过程中,我既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传承,品尝传统的美食,参与龙舟比赛,以及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的喜迎端午的心得体会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升华。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能够更好地将这些体会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为传承中华文化尽一份力量。
上一篇:环卫调研报告最佳实用精编8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