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火把节作文字【7篇】
火把节的夜晚,篝火熊熊,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舞蹈与歌声交织,热闹非凡,传统文化在此绽放光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热闹的火把节作文字”,希望您喜欢。
火把节字 篇1
教学内容: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和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初步了解塔克族及该民族乐器常用的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了解火把节的概况和民族乐器的中阮。
3、学习演奏手鼓,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快情景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今天我们要到傣族的山乡去“旅游”,参加他们的火把节。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2、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提出要求: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了,今后欣赏的乐曲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首先能跟着哼唱几遍,以后有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乐曲的曲名和作者,这也是我们欣赏音乐的重要目标之一。再者,听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联想和相象,想象越丰富,你对乐曲的理解就越深,对“对音乐语言”就越熟悉。最后,还要注意乐器的音色。
(1)初听乐曲。随教师学唱主题a,要求能初步记住。
(2)复听主题a。
(3)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4)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为a、b两段旋律填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3、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
(1)简介塔克族及鹰笛、手鼓。
(2)初听乐曲。
(3)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边用“x.”的节奏型为这一主题伴奏。
(4)学习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学生持手鼓实践,部分学生模仿击手鼓的动作。
(5)教师奏主题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
(6)复听乐曲。
4、小结:
教学反思:学生能专心投入的欣赏音乐,学习用手鼓的为音乐伴奏。
火把节字 篇2
1.知道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火把节的由来。
2.综合发展幼儿钻、爬、跨跳、平衡、纵跳的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布置活动场地:低矮灌木林,几座独木桥,竹排,害虫阵(将纸折的害虫挂在绳子上)。
2.请三名大班幼儿扮演彝族娃娃。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彝族姑娘,邀请幼儿到彝乡过火把节
1.师:我是某某村的彝族姑娘,今天邀请小朋友到我们彝乡去做客。
2.带领幼儿做开汽车状,走进布置好的场景中,边走边做准备活动。
3.对话交流对火把节的认识和了解。
师:今天请大家来做客是因为我们彝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到了。小朋友参加过火把节吗?彝族人民是怎样过火把节的?彝族人为什么要过火把节?(幼儿先自由讨论,教师再讲述故事,让幼儿知道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节日期间要举行庆祝战胜凶神、消灭害虫的活动。)
二、幼儿参加火把节庆祝活动
(1)过低矮灌木丛:钻爬;(2)过独木桥:走平衡木,练习平衡;(3)跳竹排:练习单双脚跳。
2.幼儿自由选择活动项目,与彝族娃娃共同庆祝火把节。彝族姑娘分别参与、观察、指导各组的活动。
3.捕捉害虫:请幼儿帮彝族人民捕捉害虫。(练习纵跳)
4.彝族姑娘与幼儿一起点燃火把,烧死害虫。(提醒幼儿平时不能玩火)
5.在彝族姑娘的带领下,幼儿围成圆圈,在彝族音乐的伴奏下,跳彝族舞蹈庆祝胜利,庆祝丰收。
附:火把节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不满人间比天上好,就派了个凶神到人间来危害人类。老百姓齐心协力杀死了凶神。玉皇大帝一怒之下,撒下天虫千千万万,想吃绝庄稼,饿死人类。彝族人聚集在各个山头上,决定举火把,烧天虫。于是,男女老幼人人手举火把,三天三夜在田间绕行,火把不歇,火种不灭,烧死了成千上万的天虫,保住了庄稼。可是还有一部分未烧死的天虫,钻到地下,第二年又钻出来吃庄稼。这样,害虫烧不完,火把举不尽,一年一年传下来,就形成了火把节。现在,火把节已成为彝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以点火把、燃火,载歌载舞的方式来纪念驱逐虫害的祖先,并预祝来年丰收。
火把节字 篇3
我的家乡普格,是凉山州东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它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是火把节的故乡。
火把节是一个祈祷幸福和祝好运的节日。火把节最初是为了消灭昆虫和害虫,祝福庄稼丰收。每年农历6月24日是普格彝族人庆祝火把节的日子。
火把节第一天,家家户户清洗炊具,杀鸡宰羊,准备丰盛的节日大餐。晚饭前,大人们把米饭放进簸箕里,把盘子放在盘子里,把筷子和勺子放在盘子上,然后一起放在门前。希望过世的老人回来吃饭,看望儿孙,祝福活着的家人平安健康长寿,带走家里的霉运。全家人在给死去的老人献祭后开始吃饭。吃完饭,老幼都走出家门,来到寨口。他们用火把烧了几堆篝火,老的聚在一起,小的聚在一起。女孩们手牵着手围着火,读着火的祝酒辞。人们对着金色的火焰跳啊笑啊!问候声一个比一个高,欢乐的波涛淹没了一个又一个,在山谷里久久回荡。
火把节第二天是节日的高潮。来自四面八方的彝族人聚集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火把节的场地是一片又圆又平的草坪,四周是茂密的森林,欢庆节日的人们围坐在草坪上。这一天,会有斗牛、斗鸡、赛马、摔跤等活动。普格彝族的摔跤和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日本相扑有些相似。跌在上面的不一定赢,跌在下面的不一定输。这取决于谁的脚先离开地面,谁的肩膀先接触地面。能参加火把节摔跤比赛的男生是每个村最好的。有时它们被这个拾起,有时它们被那个落下。败者不气馁,胜者不骄傲。他们都冷静地迎接新的挑战,直到立于不败之地。
火把节第三天是选美。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佩戴金银首饰,各持一把酥油布伞,手持五颜六色的三角巾,在草坪上围成一圈又一圈,跳着优美的彝族舞蹈,唱着婉转的彝族歌曲。五颜六色的裙子摇摆旋转,像蝴蝶展翅,像孔雀一样骄傲,很迷人。女孩们试图展示她们的美丽。记者很忙,拍照,拍视频。评委们也在精心挑选百花中的“牡丹花”。看,他们大汗淋漓。好像真的很难选择!到了晚上,各家各户点起火把,在父母的带领下,绕着房子和院子转了一圈,嘴里说着:“烧瘟疫,发展牛羊。”愿六种动物兴旺发达,庄稼丰收。然后全村每家每户都集中精力把剩下的火把堆在牛羊进出村子的路口,点起熊熊的篝火,在篝火上放一块石板。家家户户往石板上扔9块小石头和9块草,象征着无数牛羊前来吃草,一望无际的庄稼堆积成山。
随着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进步,我家乡的火把节逐渐发展成为集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和民俗风情为一体的盛大节日。近年来,大量外国朋友和港台同胞来到普格与彝族人民共度佳节。
朋友,请你来普格参加彝族火把节,你会看到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
火把节字 篇4
在彝家山寨里,等到农历六月二十四,到处都会响起“朵格啦,格啦朵格啦(来啊,来庆祝火把节)”的欢呼声。人们吃完花陀肉,喝完杆杆酒后,便用熊熊的火把庆祝火把节,欢呼声此起彼伏,人们举着火把如潮水般涌来,好像整个大地都是一片火海。
火把节的夜晚,一支支火把从各家各户飘出来,在庄稼地里游动。从远处看去,山上山下,尽是火把,无数的火把犹如天空中的星星,使人分不清哪是火把,哪是星星?一支支火把又从四面八方聚拢来,汇成一条条火龙。接着,人们把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个巨大的火堆。大家便围着火堆唱歌、跳舞、弹琴……粗犷的欢呼声,悦耳的`歌声,美妙的琴声,汇成了一首交响曲,在山谷中回荡,打破了夜的寂静。
第二天是火把节活动的高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来到场坝上。彝家姑娘穿着美丽的服装,打着五颜六色的花伞,把这里装扮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让人眼花缭乱。姑娘们个个花容月貌,婀娜多姿,似云彩,似花朵……她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儿,唱歌、跳舞。这里成了姑娘们的世界,成了歌的世界,成了舞的世界!
姑娘们跳完,男士们又开始了精彩的斗牛、赛马,最有趣的是斗牛。看,双方牵来的两头公牛,一头是3号,一头是6号。它们两眼瞪得红红的,甩尾扬蹄,要向对方冲去。
比赛哨声一响,双方同时将绳索放开,只见两头公牛迎面冲去,“砰”的一声,牛角纹在了一起……两头牛竭尽全力,想打败对方,可谁也没有被打败。于是两头公牛用尽全身力气,蹬开四蹄向前猛顶,在它们脚下,踏出了一个个深坑。它们的主人好像比它们还要紧张,一边大叫,一边跳来跳去,似乎在指挥着他们的勇士……周围的人被这情景逗得大笑。笑声、叫声搅在一起,回荡在空中,使整个山寨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大约斗了30分钟,3号公牛终于把6号公牛斗败了,人们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接着3号公牛又斗败了其他公牛,取得了“冠军”。人们把大红花戴在它头上,由主人牵着,缓缓地绕场一周,去接受大家的抚摸和赞扬。
斗牛刚结束,骑士们便牵着一匹匹骏马,到马道上去赛马,比赛哨声一响,骑士们跃上马背,箭一般地冲出去。每个骑士扬鞭催马,每匹骏马四蹄腾空,闪电般地疾驰,人们既紧张又兴奋地观看着。
啊!欢乐的火把节,你给彝家山寨增添了光彩,你给彝家人民带来一了欢乐。
火把节字 篇5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知道“火把节”的来源,过节的时间,节日的风俗等等。
彝族人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人十分重要的一个节日,其隆重程度不次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活动中,应着重让幼儿了解“火把节”的来源、节日的风俗等。并用几种感知感受彝族人的快乐心情与“火把节”的热烈气氛。
活动一:科学《七月“火把节”》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感知去了解七月“火把节”的相关知识,懂得“火把节”的由来、风俗习惯等等。
2、在活动中感受“火把节”的热闹气氛,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彝族“火把节”的相关图片或录像
活动过程或建议:
(一)教师扮演“导游”让幼儿坐上“旅游大篷车”进行“中华民族风情旅游”,引出主题。
(二)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相关知识。
提问:1、图上的人们是哪个少数民族?
2、他们在做什么?
3、你知道他们在过什么节日吗?
:这是彝族人特有的节日叫做“火把节”,一般在七月举行,到了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扎火把,天一黑就到一个空旷的地方把大家的火把堆在一起,点起熊熊大火,然后彝族人便围着火堆载歌载舞,庆祝节日。 (三)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教师
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英雄战天魔》
(四)体验彝族 “火把节”的热闹气氛。
1、游戏:《对歌》
2、游戏:《摔交》
3、制作:《火把》
活动二:音乐《热闹的火把节》
活动目标:
1、学习跳集体舞,感受音乐的热烈情绪。
2、进一步感受“火把节”中彝族人的欢快心情。
活动准备:
《热闹的火把节》的磁带;人手各一个自制火把。
活动过程或建议:
(一)、在《热闹的火把节》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手拿自制的火把自由的跳舞,感受音乐的热烈气氛。
(二)、学习集体舞《热闹的火把节》。
1、学习彝族舞的基本动作:小跳步、踏点步。
2、学习舞蹈的基本队行变化。
(三)、进行动作创编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四)、表演集体舞《热闹的火把节》,体验舞蹈的快乐情绪。
环境创设:
在教室四周贴上彝族“火把节”的相关图片,并将孩子自制的火把贴于教室的墙上。
生活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游戏,如:《对歌》、《斗牛》等。
家庭渗透:
家长可以多给幼儿讲一些有关“火把节”的故事与知识。
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基本掌握了彝族“火把节”的相关的知识,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社会经验,并且也培养了幼儿对少数民族的情感,加深了认识。
火把节字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 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具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朗读课文三遍。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②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③再读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或语句多读一读。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⒈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⒉学生在文中画出。
⒊集体交流。
⒋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指导读出热情、盼望、兴奋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⒈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出示图片)。
⒉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
⒊交流反馈
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
⒋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有关的句子。
⒌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⒈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⒉指名说说这个传说。
⒊小组内交流。
⒋集体交流。
⒌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⒍学生有感情地再朗读课文。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火把节字 篇7
农历六月二十二日,是小龙女的生日。这一天,小龙女化做一条大鲤鱼到人间去,可是,却遭遇了不幸,被一个叫辛巴的人拿去炖了。
“是!”蝗虫大将军高兴地说了一声,便召集了成千上万的蝗虫向人类的庄稼飞去。
善良的百灵鸟把这件事一字不差地听在了耳朵里,不想让玉皇大帝的阴谋成功,也不想让人类受到伤害。并把事情从头到尾地告诉了村民。
村民一听很着急,因为今天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庄稼成熟的日子。正好,这件事被辛巴听到了,他为自己的行为很自责,便自告奋勇地对村长说他可以制服蝗虫。于是,辛巴把他的办法告诉了大家。
他才说完蝗虫就来了,蝗虫的到来,让晴朗的天空变得乌云密布,瞬间,蝗虫像魔鬼一样张牙舞爪地向庄稼冲去,不一会,一亩田就被吃光了。辛巴便立刻举起火把向蝗虫扑去,村民们也不甘势弱,跟着辛巴一起冲了出去,当蝗虫向火把飞来时,便成了灰烬,人们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终于把蝗虫消灭得影子都没有一点。
上一篇:[400字]2025年春节的春节的作文四年级精编【最新1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