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7篇
经济稳中向好,消费回暖,投资增长,创新驱动加速,社会民生改善,绿色发展深入推进。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2025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目录
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2
市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7
市20xx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 26
市关于20xx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31
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39
镇20xx年上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 44
7.社会经济连续复苏 发展基础不断巩固--20xx年上半年XX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57
20xx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全省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2307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60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9661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12152亿元,增长%。
1.农业生产稳定,夏粮再获丰收。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比一季度加快个百分点。夏粮播种面积万亩、比上年增加20万亩,总产亿斤,居全国第3位,增长%。油菜籽播种面积万亩,比上年增加万亩,产量增长%。蔬菜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增长%、%。猪牛羊禽肉产量万吨、增长%,其中猪肉产量增长%;禽蛋产量增长%;牛奶产量增长%。二季度末,生猪存栏万头,增长%。
2.工业生产增速回升,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比一季度加快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股份制企业增长%,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私营企业增长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制造业增长%,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比规模以上工业高个百分点。分产品看,集成电路增长%、太阳能电池增长%、工业机器人增长%。
3.服务业持续恢复,生活性服务业增势良好。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比一季度加快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长1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1-5月份,生活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比规模以上服务业高个百分点。其中,旅游游览服务、居民出行服务、居民家庭服务、文化体育娱乐、健康服务收入分别增长倍、%、%、%和%。
4.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第二产业投资增长%,第三产业投资下降%。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商品房销售额下降%。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
5.消费市场稳定恢复,绿色智能商品销售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比一季度加快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增长%,餐饮收入增长15%。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新能源汽车增长%,智能手机增长%,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6.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亿元,同比增长%,比一季度加快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亿元,增长%;进口亿元,下降%。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占出口额的比重为68%,比去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合计出口亿元,增长%,拉动全省出口增长个百分点。
7.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金融存贷款同比增加。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74亿元,同比增长%。其中,税收收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增长%。其中,教育支出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
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1999亿元,同比增长%,余额比年初增加亿元、同比多增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亿元,增长%,余额比年初增加亿元、同比多增亿元。
8.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衣着价格上涨%,居住价格下降%,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交通通信价格下降%,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医疗保健价格上涨%,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鲜菜价格下降%,猪肉价格上涨%,鲜果价格上涨%。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9.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同比增长6%,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98元,同比名义增长%,比一季度加快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加快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38元,名义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07元,名义增长%,实际增长7%。
总体上看,上半年,随着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全省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逐步改善,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基础仍不稳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XX市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xx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完成了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认真落实"六稳"、"六保",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面落实"六稳"、"六保"政策,全力克服疫情冲击影响,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完成亿元,同比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季度攻坚战",全年530个市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103%以上,新开工项目251个、开工率102%,249个拟竣工投产项目产值完成率106%。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两稳一保"部署要求,为市场主体落实税费支持政策超过100亿元。深入落实多领域促消费政策,开展汽车、家电等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亿元,拉动消费约70亿元。
(二)深化动能转换,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高。一是产业转型明显加快。大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改造,新增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8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13个。推动"技改专项贷"扩面增量,累计发放亿元,实施市级重点技改项目507个。一业一策壮大"四强"产业,全年"四强"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50%。延展做厚聚氨酯、聚烯烃、工程塑料等20条重点产业链,培优培强63家"链主"企业,全年20条产业链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临淄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抓好"雁阵形"产业集群培育,新增省"雁阵形"产业集群3个、集群领军企业4家,全市省"雁阵形"产业集群达到10个,集群领军企业达到17家。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发展,全国首个"窑炉数字大脑"、"泵业数字大脑"在我市上线运营,建成全国电机行业第一个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统筹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双智"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建设,实现"燃料电池膜-电堆-发动机-整车"全产业链贯通。积极培育新物种企业,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7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4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入选国家工业设计特色类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XX内陆港保税冷链基地投产,XX海尔新星物流公路港等6个项目入选XX省现代物流网项目库;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周村古商城入选XX省首批老字号集聚区。因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我市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再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和示范区评估优秀等次,并成功列入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重点联系城市。二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全面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指数连续四年保持全省前三位。加快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XX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XX省实验室获批建设,XX产业技术研究院公共应用研发中心投入使用,科学城科研东区一期基本完工,省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448家。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培育"工程,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6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822家。持续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我国首台套丁二烯法己二腈工业化生产项目在我市投产,东岳未来氢能"全新全氟磺酸聚合物合成及增强网络与高性能氢燃料电池质子膜制备"项目获省技术发明特等奖。启动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全市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国际标准51项,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件。推动产教融合,青岛科技大学XX教科产融合基地建成投用。三是金融活力初显成效。实施信贷投放扩容工程,全年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全年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842亿元。深化资本市场突破,新增卓创资讯、邦基科技2家上市公司,全市上市公司34家,储备市级上市后备企业237家。全市政府参股类基金94支,认缴总规模1778亿元。
(三)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一是城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完成全市"三区三线"划定,编制主城区、中央活力区城市设计等专项规划。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XX至高青、沾化至临淄高速正式通车,XX至潍坊、临淄至临沂、高青至商河高速(XX段)按时序进度推进。XX站南站房正式启用,张博铁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小清河(XX段)复航,航道主体工程已完工。完善市域交通网络,城市快速路网一期工程西半环通车。实施26条城市道路新改扩建和品质提升工程,西四路下穿胶济铁路桥等10条道路已完工。建成中润大道综合管廊,启动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工程,新建城乡供水管线329公里。二是城市品质明显提高。全域公园城市292个项目全部开工,新增城市绿道、生态廊道349公里,新建改造城市公园绿地520公顷、村镇公园151公顷。持续推进老城区更新,火车站南广场片区改造完工并投入使用、北广场片区改造加快推进,4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完工,19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天然气居民用户金属软管更换103万户,老旧小区户内燃气设施改造完成11万户。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入选国家数据直达基层试点。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城乡面貌持续改善。三是城市活力持续提升。颜神古镇、稷下湾、钟书阁等文旅项目建成开放,建成"5+N"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6处,创建国家级、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4处、乡村旅游重点村5处。新建各类体育公园30个、球类场地663个、时尚运动场地20处,高水平举办XX省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活力XX"英语风采大赛等赛事活动2600场次。
(四)坚持数字赋能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一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严守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红线,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实现"只增不减"。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累计建成数字果园、数字田园、数字牧场50家,打造数字农业典型应用场景30个。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分别达到5个、23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05家。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达到462个,产地认证面积占比位列全省首位,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达到56个。二是乡村环境不断优化。启动实施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精品片区4个、全域美丽乡村5个,沂源沂河源、高青木李2个片区被认定为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275公里,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村改厕完成2448户,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人口比例达到78%。三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建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体系,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共投入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项目136个。加强南部山区、太河库区和黄河滩区等区域后续帮扶。推行"党建引领、一网三联、全员共治"乡村治理模式,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达2060家,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0%以上。
(五)加强生态治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省内率先打响VOCs综合整治攻坚战,全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36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加强水污染治理,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公里,主要河流断面全面消除Ⅴ类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率达到100%,水环境质量指数位居全省第二位,同比改善%,改善率位居全省第四位。二是生态修复成效明显。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南部山区等山体绿化5000亩,生态修复废弃露天矿坑19处。加快推进孝妇河生态修复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9亿元。三是减碳降碳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减碳降碳十大行动,关停9台燃煤机组,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加快发展新能源,新增光伏装机规模100万千瓦,新建各类充电桩10000个。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落户新能源汽车万辆,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达250辆。
(六)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一是改革攻坚纵深推进。深入推进"一号改革工程",优化"以评促转"试点,12项改革创新做法在全国推广。建立"守信激励、失信制约"制度,106项事项实现信用审批"承诺即入"。全面推进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申请材料、办事环节、审批时间分别平均压减60%、70%、75%。全市市场主体同比增长6%以上,总量超过65万户。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16家"小散弱"市属国有企业整合为XX国兴产业发展集团,我市国企改革经验做法入选XX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典型经验。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招投标领域数字证书跨区域兼容互认两个试点获国家批复。二是"双招双引"成效显著。深化"六个一"招引平台新机制,全年新引进过亿元项目398个,同比增长%,到位省外资金亿元,同比增长%;全市实际使用外资完成亿美元,同比增长%。启动"五年二十万大学生来淄创新创业计划",升级出台"人才金政50条",新引进大学毕业生万人。入选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投资热点城市"。三是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积极融入"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布局,黄河三角洲药谷产业园、济淄同城化科创大走廊先行区等重大工程项目顺利推进,与潍坊市签订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拓展国际物流通道,桓台站纳入中欧班列(齐鲁号)各口岸图定线路装车组织站。加快推进XX综合保税区建设,一线进出口值同比增长104%。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成功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七)加强品质民生建设,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启动建设高品质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三年攻坚行动,年度10大类32项民生实事项目基本完成,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一是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在全省率先推出"创业担保组合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亿元,城镇新增就业万人。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医保参保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齐惠保"年度投保人数达143万人。健全"1+N"大救助体系,推出"淄助你"、"长者食堂"等一批特色服务品牌,9类14项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均提高10%以上。二是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基础教育资源布局持续优化,建成投用中小学13所,幼儿园30所。建成教育集团82个,打造引领型教育集团10个。XX农业工程学院XX校区建成投用,XX工艺美术学院XX校区建设顺利推进。三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新增中心村卫生室50处,建设市级重点中医专科集群24个。开展"千名中医进基层行动",实现85处镇(街道)卫生院全覆盖。深化医药集采和价格改革,集采药品销售渠道覆盖143家医疗机构、660家药店、1672家村卫生室。全力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提质扩容,成立9处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四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扎实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金融风险防范、军民融合等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总体来看,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但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宏观环境依然复杂多变,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动能转换任务依然艰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高端引领性产业支撑力不足;区县域协同发展水平不够高,同质发展、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城市开放度、经济外向度、市场活跃度有待继续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压力仍然较大;财政运行紧平衡特征进一步凸显;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安全生产等领域还存在不少风险隐患等。
二、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20xx年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X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认真落实省委"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积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XX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聚焦全市"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全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更加注重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保持稳定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以上,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三、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聚焦经济健康运行,全力巩固稳中向好态势。一是聚力抓好项目和投资。坚持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强化项目推进"三张清单"制度,扎实推进总投资6100亿元的510个省重点、市重大项目建设,年度投资完成1265亿元以上,确保项目开工率、年度投资完成率"两个100%",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抓好招商引资,力争全市省外到位资金650亿元,新引进过亿元项目400个。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与省预算内投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资金争取,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二是推动消费较快增长。办好"XX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鼓励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绿色消费。鼓励老字号创新发展,组织认定首批市级老字号企业。推进商贸物流体系建设,新建改造乡镇商贸中心、县域物流配送中心4个。加快发展网络零售,力争全年网络零售额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保障新市民等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改善型住房需求,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三是全力稳定市场主体。贯彻落实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优化提升我市惠企政策措施,确保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力。深化"齐心鲁力、助企惠商"专项行动,针对重点行业加大金融纾困力度。持续推进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完善"淄惠企·服务企业云平台",不断提升政策知晓度、落地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激发发展活力动力,新增市场主体10万户以上。
(二)聚焦产业能级提升,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科教人才强市建设。加快布局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推进XX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XX省实验室、XX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力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500家。完善科技型企业孵化体系和梯次培育机制,力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达到30家以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培育"工程,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达2000家、1600家。用好"人才金政50条"等人才政策,推进"五年二十万大学生来淄创新创业计划"、"产业领军人才引领计划",新引进高校毕业生万人以上,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工程人才专家60人以上。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力争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件。二是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实施传统产业"强基工程"。推进"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完成市级重点技改项目300个以上,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对化工园区实行提级管控,推动齐鲁化学工业区扩容提质。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年内新培育市级以上绿色工厂25家、绿色设计产品5个。实施新兴产业"突破工程"。推进"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力争"四强"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52%。加快齐鲁储能谷等新能源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氢能、储能、光伏等新能源制造业聚链成群。加快培育生态环保产业集群。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家,推广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50个,全力建设国家"千兆城市"。加快鲁中数据中心、爱特云翔IDC大数据中心等数字产业项目建设,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实施产业生态"培优工程"。做实产业链"链长制",培育聚烯烃、工程塑料2条千亿级产业链和13条百亿级产业链。做大做强企业群体,力争500亿级企业达到3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家以上,新物种企业30家以上。三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强市建设。坚持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抓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企业和项目三大载体,力争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54%。加快现代金融业发展,力争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0%。深化资本市场突破,力争新增上市公司数量保持高位增长。加快推进牛郎织女景区、颜神古镇(二期)等30个文旅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文旅与新业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加快XX内陆港保税冷链基地(二期)、XX高速鲁中产融物流园等综合物流园区和快递共配中心建设,构建"123快货物流圈",全力争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三)聚焦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加力推进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建设。一是优化城市功能。建成XX至潍坊高速公路(XX段)、临淄至临沂高速公路(青兰高速以北段),推进高青至商河高速建设,争取开工建设庆云至章丘高速公路(XX段)。推进张博铁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经十路东延(XX段)工程。推进小清河复航(XX段)工程,力争年内具备通航条件。新建改建11条城市道路,城市快速路网一期工程非涉铁路段全部通车。加快"两轴三区、四纵五横、七库多线"现代水网建设。二是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基本建成孝妇河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带,完成润淄河等河道功能提升,新改建园林绿地100公顷以上、廊道100公里以上,新建城市"口袋公园"、街头公园48处。推进火车站北广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实施8个棚户区改造和38个老旧小区改造,整治40处城区易积水点。推进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确保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加强城乡环境精细管理,提升市政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打造一批新型智慧城市"样板间"。推动智慧社区科学分类建设,力争智慧社区覆盖率达到20%。三是增强城市活力。推进齐文化传承创新,加快建设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齐长城文化廊道、黄河风景廊道、沿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规划建设市美术馆、市博物馆新馆等城市文化地标,建设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40处,打造"博物馆之城"。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新增夜间经济载体10个以上。组织举办"活力XX"英语风采大赛等系列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群体活动,打造体育"15分钟健身圈"。加快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
(四)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一是扎实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大力发展光伏、氢能等新能源,力争新增光伏装机规模100万千瓦以上,新建改造15座综合能源港、4个加氢站,新增各类充电桩10000个。加速区域能源中心规划建设,有序压减小煤电机组规模,年内关停煤电机组17台,完成省单位GDP能耗下降和煤炭压减任务。二是持续提升环境质量。深入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持续推进精准治污减排,实施VOCs综合治理和夏秋季臭氧污染管控,确保平均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率完成省定目标任务。深入推进"两清零一提标"水污染治理工程,抓好2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基本完成城市雨污合流管网分流改造,实现建成区城市黑臭水体清零。三是加快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有序推进国土绿化,绿化宜林荒山万亩,完成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16处。实施"八水统筹、水润XX"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三年全覆盖"。推进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整治五年行动,建设"无废城市"。
(五)聚焦改革开放,努力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一是深化改革优化环境。持续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积极争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确保我市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加快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打造10个应用场景实现"一码服务",推出10项以上政务服务"集成办"、"无感智办"。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优化调整国有资本布局。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亩产效益"、"碳均产出"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全力稳定外资外贸。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市场,提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市场进出口占比。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行动,培育外贸"新开壶"企业500家以上。推动XX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抓好鲁中国际陆港保税冷链基地建设,首发"鲁疆班列",推动农中站和桓台站欧亚班列常态化稳定开行。加快推进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建成3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充分利用进博会、世界500强连线等重大平台拓展招引渠道,力争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三是聚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协同推进济淄"六个同城化",加快济淄同城化科创大走廊先行区建设。强化市级统筹,落实统筹推动和大力发展区县域经济的意见,明晰各区县产业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构建特色鲜明、一体发展的区县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推进"张周一体、拥河发展",推动大学城与XX新区融合发展。
(六)聚焦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是筑牢黄河安澜屏障。加快马扎子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建设,加强黄河河道保护治理,持续提升黄河防洪减灾能力。推进"智慧黄河"数字化平台建设及部署应用,建设高素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升自然灾害防范处置能力,守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推进集约节约用水。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水资源执法力度,严格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大力推广节水技术,管好黄河"水池子"。三是提升沿黄区域生态保护水平。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制度,加强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推进黄河干流水生态保护修复,开展流域水土保持治理。统筹推进沿黄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城乡绿网、黄泛平原风沙区水土保持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黄河淤背区百里生态廊道,筑牢黄河生态屏障。四是推动黄河流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用好省支持沿黄25县(市、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加快黄河三角洲药谷产业园、高青县与沿黄省区奶(肉)牛产业协作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县奖励,打造沿黄重要增长极。
(七)聚焦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深入推进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建设。聚焦打造数字农业强市,加快XX数字农业农村研究院、农业农村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中心(XX)建设,启动实施"齐农云"智慧大脑二期工程,集中打造粮食、蔬菜等6条数字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数字农业典型应用场景10个以上。二是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面完成省下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持续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新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个,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10家。三是深化乡村建设行动。提升乡村振兴精品片区和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2个、乡村振兴精品片区4个、全域美丽乡村5个,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以上。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新改建"四好农村路"260公里,实施路面状况改善工程720公里,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省级示范县。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村容村貌整治,完成74个行政村省定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四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重点区域后续帮扶,建设市级以上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10个以上。加强衔接资金项目建设管理,继续实施小额信贷和富民生产贷,扩大"齐鲁富民贷"发放规模,创设乡村公益性岗位,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和新致贫。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持续增加农村集体收入。
(八)聚焦民生福祉,加力提升民生品质。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按年度计划任务全面落地。一是全力稳定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发放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提供城乡公益性岗位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万人。二是持续提升教育品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33所,改造提升乡村薄弱学校30所。实施驻淄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支持XX理工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支持XX师范高等专科学校、XX职业学院升格本科院校,支持驻淄各高校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三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强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布局,促进市、区县疾控中心一体化发展,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与国内外高端医疗资源合作,力争名医专家(团队)工作室达到100家,建成省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3个以上。新增中心村卫生室50家,村卫生室配备重点人群智慧随访设备比率达到85%。实施"中医中药进万家"健康工程,开展便利老年人看病就医系列服务。四是强化养老服务保障。实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为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000张,培育5处养老服务实训基地,镇、街道综合养老机构覆盖率分别达到75%、100%。五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扩大"齐惠保"覆盖面。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城乡居民门诊慢特病报销比例提高到60%以上。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争取省级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开展普惠性托育建设补助工程,力争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个。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提升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
(九)聚焦安全发展底线,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国家、省防疫工作部署要求,加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免疫接种,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加强能源保供。实施电煤应急储备管理,加强应急电煤储备,确保发电供热企业电煤库存可用天数保持在20天以上,保障电煤供应和民生供暖持续稳定。三是严守安全生产底线。持续提升安全生产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加大应急救援、演练、物资储备能力,年内建成社区应急救援站109个。四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完善政府治理体系,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深入开展"治重化解"专项行动,加强纠纷排查治理,持续提升社会治理网络化、智慧化水平。强化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持续抓好校园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保持稳定祥和的社会发展态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
XX市20xx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
上半年,全市上下精准抓调度、精心抓服务、精细抓落实,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物价就业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
7月27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审议了20xx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市发展改革委主任XXX受市政府委托作报告。上半年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增速与全国持平、高于一季度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各项工作总体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重点产业支撑有力,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月均增长%,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内外需求稳步复苏。上半年全市新设科技型企业万家,同比增长%。
下半年,本市将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力争取得更好成绩。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近200亿元
报告显示,上半年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外立面亮相,东六环改造工程西线隧道贯通。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加快构建,交通网络深度融合,平谷线6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上半年XX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推进落实京津冀营商环境"1+5"合作框架协议,推动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34个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下半年,将着力推动"新两翼"建设取得新突破,推动"三校一院"学校实现开学、医院竣工交付,京雄高速年底前全线通车,雄安新区中关村园区挂牌运营。城市副中心建设方面,启动第二批市属行政企事业单位搬迁,支持中心城区高端商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资源在城市副中心落地。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加强京津冀"4+N"产业合作重点平台建设,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绘制产业链图谱。加快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基本建成厂通路道路段,力争实现国道109新线高速年底基本完工、丰台站交通枢纽(南枢纽)主体结构封顶。
关键词:新动能
强化高精尖产业带动作用
高精尖产业发展势能加快积蓄。上半年,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进入整车无人阶段,人工智能领域10亿参数规模以上大模型数量和影响力位列全国第一。XX证券交易所高质量扩容,融资融券、做市交易落地,累计上市204家企业。
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绿色金融等产业将在下半年取得更多突破。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持续推动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壮大,实现高博国际研究型医院投用,加快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基金落地。鼓励金融机构绿色贷款增量扩面,在丽泽金融商务区高水平规划建设数字金融示范区。依托XX证券交易所打造科创企业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加快建设XX"专精特新"专板,力争到年底入板企业数量超过200家。
关键词:稳增长
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
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上半年按季度压茬推进的160项市区重大项目开工率达100%。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培育建设,"新工体"全新亮相,三期"京彩·绿色"消费券带动绿色智能商品销售额24亿元,全市开展营业性演出近万场,离境退税商店增至1040家,居全国首位。
为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下半年将继续推进商圈高品质改造提升,动态补齐便民商业网点。印发实施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大力提振服务消费,支持演艺之都、水岸经济、冰雪消费等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业态发展,优化大型活动审批流程,吸引更多入境游。大力发展居住服务业,鼓励经营主体提供丰富多元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市政养护、停车场管理等居住服务。完成第二批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推介,着力扩大民间投资中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投资。制定城市更新条例配套措施、实施细则,开展皇城景山片区三期综合性城市更新试点。
关键词:促改革
打造让企业更有获得感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优化再升级。营商环境版改革方案发布实施,"三个一"重点改革稳步推进,已累计上线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大型营业性演出等43个"一件事"集成服务,在餐饮店、咖啡厅等10个行业全面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实现落地发证,"6+4"一体化综合监管试点场景扩充至50个。上半年市区两级联系服务企业7000余家,新增服务事项万项,事项办结率达%。
下半年营商环境改革将更加聚焦企业"获得感"。全年完成20个以上"一件事"集成办事场景,在40个场景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加快推进"6+4"一体化综合监管。持续发挥"服务包""服务管家"机制作用,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
关键词:保民生
年内实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试点核心区全覆盖
民生改善方面,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万人,新建养老家庭照护床位1236张。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受理诉求万件,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基本完成800个居住小区装修垃圾"收运处"一体化规范治理。完成公里地下管线老化更新改造。
下半年将着力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广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持续扩大中小学学位供给,拓展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全年新增托位6000个。年内实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试点在核心区全覆盖、在中心城区整体布局。开展燃气、供热、供排水管道老化更新三年行动,推进370公里管线改造任务。
XX市关于20xx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会议要求,下面将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作简要汇报。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XX市的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十四五"期间经济总量超千亿目标,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XX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动优惠政策落地见效,大力推广网络货运平台新模式;狠抓项目建设,紧盯短板弱项,加大服务保障力度,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整体呈现"稳定向好、稳中加固"的态势。
--全市生产总值(季度指标)。目标增长%左右。上半年完成亿元,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长%左右。上半年完成亿元,同比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增长10%以上。上半年完成亿元,同比增长%(税收占比%)。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度指标)。目标增长8%。上半年完成亿元,同比增长1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目标增长%。上半年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
--进出口及出口总值。目标6%左右。上半年进出口总值累计完成亿元、增长%。其中,出口总值完成亿元、增长%。
--实际使用外资。目标5000万美元。上半年完成万美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季度指标)。目标增长8%左右。上半年完成25766元,同比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季度指标)。目标增长8%左右。上半年完成12915元,同比增长%。
一、抓要素,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20xx年,XX市围绕9大产业链谋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83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1-6月份完成投资亿元,龙凤山铁基新材料品质提升项目、晶石高性能玻璃纤维项目、华丰氢能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争列省市重点项目29个,其中,省重点在建项目5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1-6月份完成投资亿元,占年计划的%;争列XX市重点在建项目24个,总投资亿元,年计划投资亿元,1-6月份完成投资亿元,占年计划的%。
二、抓转型,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力促优势产业提档升级,以九大产业链为抓手,持续推动钢铁产业延链补链,太行二期、新金万利三期如期建成投产、冀南二期全面开工加快建设,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实施能源强省战略,着力推动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力争5个储备项目全容量并网,导入的配套产业落地实施。加快华丰氢能产业园项目进展,推进中广核30万千瓦光伏矿山修复示范项目和电池隔膜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申报我市光储充等示范项目,谋划实施我市氢能产业、双碳产业发展;实施物流强省战略,做好现代物流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16个重点物流产业项目建设,培育XX陆港、华增达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废钢交易、网络货运等7个平台建设,以引进培育"四上"企业为重点,推动《XX市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办法(试行)》实施。
三、抓环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推动优惠政策落地见效。积极推动《XX市优化营商环境"二十二条"措施》、《XX市关于进一步鼓励企业升规入统工作的通知》、《XX市加强"双招双引"工作行动方案(试行)》等一揽子惠民利企政策落地实施,积极发挥人大、政协及社会监督力量,对破坏营商环境行为零容忍,XX市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我市作为20xx年XX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受到表彰,并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暨培训会上典型发言。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开展"招商突破年"活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讲话精神,结合XX发展实际,起草了《关于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推动XX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讨论稿)》,并推动《决定》在我市落地见效,积极承接京津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围绕与XX高度关联的上下游企业、产业转型迫切需要合作的头部企业列出清单,引进京津企业落户XX。
四、抓城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按照"东接、西扩、南延、北融、中优"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新区开发和城市更新。西苑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回迁安置房A、C地块地下工程基本完工,B地块启动施工;中兴路西延、贾庄大街、贾庄西大街、体育路等市政道路顺利推进,均可按时完工。城建重点项目多点开花,富强大街南延即将实施动迁;向阳北路西延、中兴广场等项目即将收尾;新兴大街北延一期工程即将完工,二期工程顺利进行;太行XX城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城市更新工作高效推进,富强大街、新华大街、矿建路、向阳路等45个市政设施及老旧街巷提升建设项目已完工24个,城区供热高温管道建设项目已完成80%,共改造旧网余公里,铺设沥青14余公里,铺装便道8万余平方米;18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已完成70%。
五、抓环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精准治理,深挖减排潜力。聚焦CO、SO2短板问题,实施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烟气脱硝、转炉一次除尘升级改造,焦化企业装煤推焦、干熄焦烟气脱硫等提升改造项目354项。截至目前已完成313项。加速推进钢铁焦化创A。今年10家创A企业,包括7家钢铁、3家焦化。目前,7家钢铁企业,普阳正在准备省厅二次审核;新金、冀南、太行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报告已报中钢协;冠丰、中普、鑫汇3家企业正在编制报告;3家焦化企业(华丰、广普、新兴焦化)报告已上报省厅审核。
六、抓民生,社会事业加速推进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交通安全畅通、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和便民利企服务提升等工作。我市承担省、XX市民生工程共23项。截至目前,棚户区改造、农村厕所改造工程等14项已基本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口袋公园建设工程、政府服务"掌上办"提升工程等9项正在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今年我市人大票选的10件民生实事32小项工程中,截至目前,提升公共停车位服务能力、提升交通畅通建设水平等14项已基本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启动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建设项目、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救治和健康服务能力项目等18项(包含5项跨年度民生子项目)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有序推进中。
七、抓争跑,一跑四争成果丰硕
加强债券资金争取力度,13个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15个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加快项目推进,目前富强街南延,已获得亿额度。下步发改局将加大谋划力度,将城区供热高温管道建设等补短板项目纳入争取范围,加大对上跑办。加大项目试点争列力度。加大省、市重点项目争取力度,组织专班,争列省重点前期2个,市重点前期4个;积极争跑赛迪百强县、国家独立工矿区工作,努力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我市发展提供政策资金保障。
尽管上半年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距上级要求和广大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和短板,钢铁形势低迷、钢铁退城搬迁、限制类装备关停、留抵退税减收等不利因素交织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主导产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钢铁退城搬迁、整合重组"后半篇文章"任重道远,除钢铁之外的行业还没有形成有效经济支撑;要素保障制约明显,项目建设和城市建设还没有形成高潮,固定资产投资短期内较为乏力等。
下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监测,每月定期会商调度,做好经济运行数据分析,针对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力做好钢铁企业退城进园、整合重组、装备升级"后半篇文章",确保龙凤山铁基新材料、华丰LNG等三季度建成投产,文安优特钢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冀南二期、普阳文安联合改造升级项目;大力开展延链补链行动,把钢铁往制造业和深加工上延伸,把"焦"往"化"上延伸,积极加快推动普阳1780mm热轧生产线、冀南1580mm热轧生产线、武洲新材料一期冷轧三个项目建设,鼓励钜兴智能制造、鼎润制造等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精密铸造产业加快发展,形成特色集群。持续推动升规入统,兜底摸排全市中小微企业,积极培育"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企业,大力招引用地少、潜力足、增长快、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落户园区。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XX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出台鼓励政策,加大协调帮扶力度,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企业,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入统,填补我市行业空白。紧紧围绕九大服务平台建设,现代服务业"一办九专班"要切实发挥作用,积极研究政策、完善政策、落实政策,倾力解决各平台推进中遇到的堵点、卡点问题,同时探索研究工业园区与数字化平台有机融合发展的路径,使各平台融合发展,互相促进,形成集聚效应,真正让现代服务业为XX企业助力,为XX一产、二产赋能,拉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三是强化抓发展必须抓项目。加快总投资亿元的83个重点项目建设,在项目推进上提速度,各产业链要对照项目建设清单,锚定年初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尽早建成、达产达效。在项目服务上强保障,要素保障7个工作专班要再加力度,对重点项目在用地、用水、用电、能耗、资金和手续办理等要素方面的需求,统筹协调推进。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千方百计破难题,扫除一切障碍,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在项目储备上谋长远,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加大招商引资,加强精准招商,力争形成"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当前我市经济发展存在工业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后劲乏力、消费回升动力不足等问题,下半年,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突出重点、固强补弱,紧盯工业生产和弱势指标,强化督导调度,紧盯责任落实,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目标的顺利完成,努力向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XX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XX县名的来历,自地名普查、县志编纂以来进行过多次考证,其中"津"字来历说法比较一致,皆以大河(黄河)渡口而得。据明嘉靖本《XX县志》载:(XX)春秋时为赵齐晋会盟之要津。"津"渡口也,《水经·河水》云: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
XX县地处鲁西北平原,鲁冀两省三市五县交界处,位于东经115°45'-116°16',北纬36°53'-37°10',东跨马颊河与高唐县为邻,西靠卫运河与河北清河县相望,南与临清市相依,北与武城县接壤,东北与平原县毗连。全县东西长39千米,南北宽32千米,总面积882平方公里。县城位于县域中部偏南,县人民政府驻县城南城街236号。国道308线、国道240线、省道323线贯穿全县境,青银(青岛-银川)高速公路、德商(德州-商丘)高速公路交汇于县城北侧,国道105线穿切县域东界通过,素有"银XX"之美誉。全县现辖10镇2乡2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70个行政村、18个城市社区,耕地90万亩,人口54万,其中常住人口45万,主城区人口万。荣获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县、中国优秀旅游文化县、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中国纺织名城、全国产粮大县、中国椹果之乡、全国工业食品强县等荣誉称号。
20xx年,XX县以"项目建设突破年"为抓手,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树立"以项目看发展、以实绩论英雄"鲜明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1-4月份,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居全市第1,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居全市第5;进出口完成亿元,同比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
(一)聚焦工业强县建设,提升县域综合实力。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围绕三大主导产业,进一步细分为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绿色电网配套装备、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文旅及桑产业7条产业链,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二是注入发展活力。召开国家和省级现场会4次。在中国智协第七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智力残疾人就业、养老现状交流活动、全国黄泛区水土保持与乡村振兴高端论坛、全省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中国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峰会等活动上作了典型发言。高规格举办人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大会,200余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央企、国企代表齐聚XX,签约4大类25项合作项目。组织纺织产业集群代表企业参加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签订22亿元订单。新增国家级重点人才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欧瑞电子入选德州市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鲁控电力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中新科农成功申报山东省科技股权投资项目。三是筑牢发展平台。以开发区考核为导向,坚定不移壮工业实力、增发展活力、挖税源潜力,奋力推进开发区进位赶超。建立低效用地处置工作专班,确保土地高效利用,续建项目9个,新开工项目4个,技改项目10个,盘活低效闲置用地亩;优化调整开发区干部队伍,实行动态绩效考核,竞争上岗,县域经济发展主阵地不断建强。四是改革助推发展。坚持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创新开发"智慧护航APP",打造复合型"CGO"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该经验做法被省纪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开展"大讨论、大调研、大转变"活动,同步实施"进企业"暨"百名干部进百企、一企一策促发展"活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积极打造重点出圈事项,《人民日报》头版专题推宣2篇典型经验;《深化森林固碳生态价值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在央视一套播出,新争取省级试点9个,发展势头强劲。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县粮食面积达到万亩,总产亿斤。深入推进"吨半粮"四区联创,万亩夏粮再获丰收。落实国家级棉花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建设核心种源仓库、种业基础巩固工程、种业提质增效工程,覆盖8家棉花种植示范主体1372亩。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生猪一季度出栏量万头,有力稳定了市场供应。粮食储备库、5万亩高标准农田、沿黄小麦特色产业集群、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农业项目扎实推进,农业基础更加牢固。集中力量开展"八清零一提升"行动,大力倡树文明新风,农村红白理事会覆盖率100%。
(三)持续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坚持民生至上,围绕全市18件民生实事,规划分解21件民生实事,一事一议,扎实推进,加快落实。民生支出亿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的%。建设10处口袋公园,面积万㎡。新改建城区道路15公里、农村公路54公里、桥梁5座。坚持就业优先,城镇新增就业2085人,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4300个。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体推进6处幼儿园建设,新增学位1620个;系统打造教师成长、校长成长、学校发展、家校共育"四大共同体",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市第一方阵。投资亿元建设XX县公共医疗中心,县人民医院与北京安贞医院开展合作,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医疗服务。
(四)压实各方责任,守牢发展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开展自建房、燃气等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全县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持之以恒抓好环境保护工作,今年优良天数达102天;实施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建及中水提标工程,完成春季造林2903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长效机制,创新建设269个最小应急单元,依托红色驿站、警民联络点、小区物业、警务室对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处置,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坚持把政治生态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把主题教育作为推进政治生态建设的有力抓手,以团结干事、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把主题教育"先学先查先改"作为重点,对标对表省市工作安排,成立工作专班,逐一对照整改。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开展全员大学习、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百余名科长、局长走上讲台。严格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建立干部政治素质精准评价机制。强化政治监督,组织开展同级述责述廉、提级述责述廉,督促"关键少数"落实"一岗双责"。加大干部召回、澄清正名、打击诬告陷害等落实力度,旗帜鲜明支持保护干部担当作为。
XX县广大干部群众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只争朝夕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姿态,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朝着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的奋斗目标,乘风破浪、阔步前行!
XX镇20xx年上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上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上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回顾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全年目标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奋斗、拼搏进取,各项事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一、经济发展更具韧性、更有竞争力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上半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3亿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030万美元。举办XX镇春季重点项目签约、重大项目开工开业活动暨中欧智能装备产业园开园仪式等活动,累计签约落户模泰柯、欣科导轨等产业项目34个,总投资99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12个,超五亿元项目6个。连成智慧泵房、英丰新能源等20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项目个数纳统率%。亿尚鸿电子、施米特等9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创新势能加快塑造。加速推进科技招商,招引碳什科技、莒纳新材料等科技人才项目21个。成功引进XXX院士肿瘤解聚项目团队。举办第六届"创赢太仓"全球创业大赛"双碳经济"专场、创新创业(西安赛区)大赛等活动,持续打响"才厢荟"品牌知名度。申报国家级人才24人、姑苏领军人才20人、太仓科技领军人才16人。组织高企培训120余人次,申报高企数82家。完成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11件。获评省星级上云企业15家。完成20xx年优质中小企业入库工作,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54家,增长率居太仓市第一。
协同发展取得突破。加快融入昆太协同发展,制定实施《昆太协同发展工作方案》,打造占地1800亩昆太协同发展科技产业园,昆太协同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组织企业参加新兴产业展会,促进跨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交流。建立园区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载体招商、基金招商、科技招商作用,力争更多的优质项目签约落户。目前,产业园内昆太合作企业超50家,占规上企业总量的50%。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利民路、孟子泾路新建工程按序时进度推进。开展昆太毗邻区域环境提升行动,确立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近900万元。
二、城乡建设更上品位、更有吸引力
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坚持科学规划,科技产业园永胜路以南片区开发边界内实现规划全覆盖。全力保障土地要素,研究片区多规编制工作,启动第6批次村镇建设用地征地报批。初步对接苏州轨交11号线支线、轨交9号线、常嘉高速线位。完成市二中迁建项目选址规划。持续深化国土空间全域整治,完成沪通铁路二期、原城三小等"清零"地块2个,腾出土地空间亩。项目化推进南门街、康乐新村、梅园新村等重点区域拆违整治工作,拆除违法建设近5万平方米。
城乡品质持续提升。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古松弄地块启动上部主体结构施工,原城三小地块桩基和土方开挖施工。完成富豪小区、南洋花园及武家桥小区提升改造,启动果园二村综合整治改造项目。完成老城区绿化冬春专项养护项目。完成昆太路、尺泾河绿化改造提升。增梯工作初见成效,荣获苏州市20xx年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工作先进单位。实施"青年·艺术·家焕新计划",举办"夜太美南洋荟"品牌活动,推动人民路商圈风貌、业态迭代升级。
现代农业创新发展。重点规划金仓湖现代农业示范片区、独溇小海生态农业示范片区建设。粮食产量超1000万斤,小麦总产同比增长%。引进高端度假品牌"花间堂",加快打造城市近郊旅游目的地。创成省级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示范基地2个,完成新毛芋艿省级地标保护工程中期验收。江苏泰鸿农业、电站中央厨房等省级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XX做法"获评苏州市"十佳"典型案例,万丰村获评20xx年度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
三、社会治理更见成效、更有说服力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三办合一、局办合一"模式为抓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出租房专项整治,完成20个群租厂房隐患整改。实施"九小场所"百日攻坚行动,排查整改各类隐患1117处,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2380次。常态化开展重点领域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完成隐患闭环整改7172处。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专项行动,累计调处矛盾纠纷814件,调处率100%。食品药品、防汛抗旱、网络舆情等领域取得积极成果。
生态环保成效明显。全面推进活性炭提质增效等56个大气治理项目,完成率75%。完成100家重点企业VOCs驻点管家服务。依托"慧眼守土"监管系统,高效开展秸秆与垃圾禁烧工作。"两治一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深入,开展长春路、小北门街等重点区域噪声综合整治。南长春河、北城河等16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全面启动,郭家泾、洋沙泾等3个生态治理项目有序推进,东林"名人水街"水下森林项目完成验收。企业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管、土壤污染防治修复持续推进。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7家。
城市管理常态长效。深化"小网格·微治理"模式,实施社会治理"邻聚力"工程,新增民情联络站4个,组织开展"微网格"赋能活动19场。"城市管家"服务不断优化,督导员考核评价体系持续完善。垃圾分类质效提升,"星级点位"评比有效创新。建立城乡社区治理分类指导机制,形成典型案例2个。流动摊位规范化管理,合理设置"积分制"管理便民疏导点2处。"八五"普法深入实施,开展新业态群体法治晨会、法治讲座"全域行"等系列活动。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推进。
四、社会事业更暖民心、更有向心力
民生保障切实有效。上半年,累计发放稳岗惠企奖励资金超54万元。就业创业精准服务,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技能补贴、创业人员社保补贴等295件。保障维权坚实有力,"一窗式"维权服务平台受理案件220个,处置率100%。受理劳动仲裁案件140件,涉及金额1177万元。解难助困用情暖心,发放各类救助、补贴超850万元,拥军优抚慰问金超90万元。发布"企厢助"镇级慈善品牌及十大慈善项目,打造"五社联动"公益联盟新阵地。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上半年,民生相关支出占全镇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西片区环境提升、新农村高标准农田改造等6个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启动。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扩大,城北幼儿园主体验收通过,城四小翻扩建二期主体封顶。首推镇级"翼阳光"学生成长促进中心,打造"悟厢田"村校农耕文化教育基地。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完成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户。实施金仓湖公园内部艺术改造,举办金仓湖文化嘉年华、龙舟竞渡等活动。电站村、东林村分别获评苏州"十佳"美丽乡村健身公园和"十佳"农民体育基地。
文明创建常抓不懈。结合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机制,累计处置创建办件万条。优化"1+2+N"文明创建模式,成功打造一批文明楼道、美丽庭院。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全力抓好全国文明镇复评和全国文明村创建工作。发放《文明实践印迹》1000余册,组织"洁美家园挑战"等群众性活动近1000场次。广泛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获评苏州最美志愿服务社区1个、优秀阅读推广组织1个。
五、自身建设更加严实、更有公信力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认真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完善。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化,政务新媒体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法定程序。规范性文件管理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镇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定期向镇人大报告工作,累计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7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实现政务服务"网办""掌办""自助办",向"全天候""不打烊"深度转变。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建设,优化"厢邻码"便民服务小程序,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不见面"网上交易。创新打造"若水导服"审批服务品牌,增设"潮汐"办事窗口,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引导服务。畅通群众评价反映渠道,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现"好差评"全覆盖。实现苏州首家"个转企"证照联办,建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点。
作风建设不断强化。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学习践行"浦江经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心全意为群众解决难题、化解矛盾。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三公"经费持续压降。国资公司管理进一步加强。
同时,妇女、残疾人、民族宗教、侨务、兵役、金融、人事、工会、对口帮扶等工作成效明显。
各位代表,上半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奋斗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向离退休老同志和所有参与、关心、支持XX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镇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改革创新的力度仍需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生态文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下半年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接踵而至的风险挑战,我们将紧紧围绕"善美XX幸福家园"目标定位,凸显高质量发展鲜明导向,坚定信心决心、抢抓发展机遇,奋力拼搏、担当作为,统筹抓好项目招引、环境治理、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下半年,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千强提位,全力以赴扩总量、提质量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对接德国莱斯特瑞兹增资、阿法拉伐亚太区域流体设备工程服务等30多个在谈产业项目,力争全年签约落户产业项目超60个。实现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6000万美元。推动汇创科技、英丰产业园等一批老旧民营载体更新,力争全年投入运营产业载体25万平方米、新建产业载体15万平方米。加快XX招商全生命周期系统开发,实现推介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持续开展镇领导挂钩企业大走访活动,实行全员招商模式,不断壮大招商队伍,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速推进科技招商,力争全年签约落户科技人才项目超50个。做好人才申报工作,力争苏州市级以上领军人才获评超10人。推动高企培育库建设,提升高企申报质量,力争年内认定高企61家。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超6亿元。持续加强与上海硅酸盐所太仓园区的紧密合作,依托中科西卡思新材料产业孵化器、长三角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材料创新中心等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人才配套服务建设,年底新建人才公寓230套。
融入区域协调发展。紧抓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等"家门口"机遇,加强与上海的产业协作、民生共享。围绕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坚持昆太协同发展,扎实推进太仓科技产业园提质增容。加快建设虏伯曼科技等一批昆太协作项目。持续推进项目引建,总投超亿美元的谐波减速器项目预计年内落户。积极构建区域汽车产业联盟、光电信息产业联盟,联合打造新增千亿级"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两个产业集群,形成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
二、聚焦城乡提质,久久为功强产业、夯基础
倾力打造宜居城镇。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河网水系规划修编。全力推进胜利村待开发地块签约"清零",加快古松弄、原城三小地块项目建设。高标准完成老城区(盐铁塘)环境提升改造工程。推动江南农副食品城迁建项目。重点推进果园二村、东港小区等提档升级。深化国土空间全域整治,有序推进立昕皮革、中医院等重点地块拆迁"清零"工作,力争腾出土地320亩,拆除违法建设13万平方米。
致力发展乡村振兴。全面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建设金仓湖现代农业示范片区智慧牛场、水蛭种苗培育等20个项目,启动独溇小海生态农业示范片区种业创新基地、渔业全产业链等15个项目。力争新增苏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完成新毛芋艿省级地标保护工程。加快农机、农技推广和农业信息化建设,新增数字渔业基地1个,完成农机智能化改造80台。持续推进村集体抱团发展项目,力争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增幅达8%。
聚力推进全域旅游。推进乡村振兴片区化发展,着力将金仓湖现代农业示范片区打造为太仓农文旅产业融合高地。持续推进人民路商圈提升改造,聚力发展数字文化、电竞、艺术等新兴产业,打造"一城一色"商业广场,促进商贸、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引进品牌文旅项目,拓展农文旅产业链条,培育消费新场景、新热点。深挖历史文化价值,持续开展特色文旅活动。
三、聚焦治理提效,多管齐下强机制、优品质
兜牢社会平安底线。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推进"三办"实体化一体化运作,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构建"大安全"一网统管新格局。深化危化品、城镇燃气、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全力打造村居矛调示范阵地。实施心理专家坐班制度,推进"心理健康"暖心工程。推动增收节支,持续压降政府性债务。
建设生态美丽家园。强化和臭氧协同控制,抓好挥发性有机物、餐饮油烟治理等工作,完成全年大气治理目标任务。深化河湖长制改革,推动振东断面水质优化,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加快幸福河湖建设。加强港池码头区域日常监管,推进"绿色码头"建设。持续推进"两治一提升"专项行动,积极回应群众环境诉求。严格固废管控,持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常态化开展"散乱污"企业(作坊)整治。
推进城市精细治理。深化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推动金仓湖片区法治乡村融合发展,发布研学路线,建设君悦豪庭、电站花苑等法治示范小区。积极推进警务、综治网格"双网融合",深入实施"平安前哨"工程。全面提升环境卫生品质,推动"城市管家"项目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启动南片区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力争创建垃圾分类省级达标小区1个、新增苏州市级垃圾分类星级小区6个。深化数字人民币试点,全面拓展应用场景。
四、聚焦民生提档,倾情尽力惠民生、增福祉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困难群体救助、对口帮扶各项工作,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住房保障、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和残疾人福利保障等工作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支持新就业形态和多渠道灵活就业。推动"企厢助"十大慈善项目落地见效,持续擦亮"金厢邻"社区分类治理品牌。加快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站标准化、示范化建设,认真落实双拥优抚安置等工作。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市二中迁建、城北幼儿园新建、城四小翻扩建二期等5个学校建设。探索"社区嵌入式"为老助餐服务,提高日间照料服务工作覆盖率及满意率。完成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45户。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首届政企文体节、第四届汉服文化节等文化惠民活动。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完善"云上XX"监管平台,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安全建设。
加快民生事业发展。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人员配备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全心全意办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使更多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五、聚焦深化改革,坚定不移闯新路、破险阻
始终坚持依法履职。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优化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机制,提升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质效。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始终追求实干实效。坚决树牢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营造"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浓厚氛围。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拓展"放管服"改革成果,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加快实现"一网通办",探索更多"一件事"服务。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优化政务服务热线平台,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始终筑牢廉政底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一岗双责",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重点领域监管,严厉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等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加强财政预决算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及政务督查。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全力拼出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新图景!
社会经济连续复苏 发展基础不断巩固--20xx年上半年XX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工作,大力实施"十项重大工程",出台落实7方面38项助企纾困政策措施,着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上半年,全市社会经济连续复苏,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运行,发展基础不断巩固。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上半年,我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种植业平稳增长。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产量分别为84528吨、2311吨、6379吨、1365吨,分别增长%、%、%、%。食用菌中黑木耳产量4042吨,增长%;林业生产有增有减。毛竹产量736万根,增长%;笋干产量6625吨,增长%;木材产量万立方米,下降%。畜牧业生产有所回落。生猪累计出栏万头,下降%;家禽累计出栏万羽,下降%。渔业总体平稳。渔业产量1281吨,增长%。
二、工业生产总体平稳。
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幅较一季度提高个百分点。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同比下降%、增长%、下降%。分行业看,汽车、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通用设备、黑色金属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下降%、下降%、增长%。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快个百分点,列丽水第3位。
三、服务业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拉动GDP增长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非营利性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增长%、9%、%、%、%、%、%,分别拉动GDP增长、、、、、、个百分点。信息经济增长较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分别比服务业、营利性服务业高、个百分点。
四、有效投资平稳加快。
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比一季度提高个百分点。按项目类型分,国有、民间投资分别增长%、%,民间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拉动全市投资增长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丽水第2;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增长%;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下降%和%。
五、社会消费逐步回暖。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下降%,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亿元,增长%;商品零售亿元,下降%;从商品类别看,随着疫情对群众生活的影响不断降低,药品类销售额同比下降%,石油及其制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粮油食品类、烟酒类、日用品类销售额分别增长%、%、%。
六、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上半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58元,同比名义增长%。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99元,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72元,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比上年同期缩小,缩小幅度列丽水第1。上半年,全市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丽水第3。
七、消费价格同比上涨,环比略降。
6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环比下降%。其中:消费品价格同比持平;非食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上涨%;工业品价格下降2%。分大类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其中鲜果、在外餐饮、烟酒、蛋类分别上涨%、%、%、%,猪肉、奶类、水产品分别下降4%、%、%;衣着价格上涨%;居住价格下降%;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交通通信价格下降%,其中交通用具燃料价格下降%;教育文化娱乐上涨%;医疗保健价格下降%;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但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一定的短板,一方面是历史性、结构性等因素是我市经济健康平稳运行的主要弊病,另一方面核心的问题仍是宏观上需求不足,微观上市场经营主体信心不振。当前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亟需政策进一步稳增长,必须看到,数据反应了经济复苏的部分薄弱环节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下阶段,需要重点落实减负降费工作,支持企业纾困发展,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提振经营主体发展信心,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继续做好各类促消费政策的实施推进,加强消费场景谋划,完善长效机制,促进居民就业改善和收入增加,激活消费"主引擎",释放消费活力。要继续发挥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