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组织部2025年第一季度转作风提效能活动小结

爱国 分享 时间:

区委组织部开展转作风提效能活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取得显著成效。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区委组织部2025年第一季度转作风提效能活动小结”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区委组织部20xx年第一季度转作风提效能活动小结

20xx年第一季度,区委组织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能活动,取得良好成效。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突出"三力",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突出"快"字,凝聚党建引领抗疫"向心力"。坚持党建引领,迅速制定疫情防控行动方案,以领导干部下沉基层网格督导为抓手,在全区构筑起党组织牵头抓总、分工负责、指挥有力的联防联控网络。在核酸检测采集点成立119个临时党支部,组建隔离酒店临时党组织6个,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筑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截至目前,全区参与疫情防控的镇、村(社区)工作人员4975人次,发动群众8600人次、党员7300人次,共组建119支党员先锋队,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二是突出"广"字,激发党员先锋抗疫"战斗力"。第一时间摸排各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量,结合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分布情况,科学统筹全区各单位党员力量,1130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分批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下沉防疫一线,"双报到"党员带头分片包干、分兵把守,积极协助社区张贴上级通知和有关公告,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带头开展社区巡查、消杀防疫、清运垃圾等工作。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工党员共1307人次参与开展志愿服务。"两新"组织党组织主动扛起防控责任,设立党员先锋岗,严格落实扫码测温制度,对企业职工开展全面排查,616名"两新"党员深入村居、工地,协助开展社区巡逻、人员管控、引导核酸检测。

三是突出"准"字,形成全域齐心抗疫"聚合力"。为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稳定有序,全区通过设立党员志愿先锋岗、建立社区志愿者联络群等方式,做到定岗到人,细化分工,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作用。联合区疾控中心,严格落实"三必训"要求,组织全区抗疫干部、村居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等学习《市抗击疫情党员先锋队个人防护指引》《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注意事项》等内容,务求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做好个人防护。建立健全健康自查和轮岗制度,对身体状况不佳的党员不安排上岗,并及时做好相关检查和疏导工作。

二、坚持"四个聚焦",走好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一是聚焦党的领导,健全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在强化组织领导中压实乡村振兴责任。完善区委"一线指挥"和镇委"前沿作战"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区委定期专题听取农村工作汇报,召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会,明确区领导每月包镇到村、镇领导每周走村入户的挂点联系制度,常态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强化政策衔接中聚焦乡村振兴实效。认真落实省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任务和指标要求,从筑牢堡垒、建强队伍、人才支撑、推动落实等方面制定配套措施和工作清单,完善上下衔接的政策体系。在强化述评考核中突出乡村振兴权重。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各级基层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在述职评议、年度考核中的分值权重,深化形成"年初任务清单、年中统筹调度、年底述职评议"的工作闭环,鲜明用人导向,推动基层党员干部真正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凝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是聚焦体系建设,锻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组织力量。突出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村党组织对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9个行政村党总支全部升格为党委。加大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度,确保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能力。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每条村每年安排10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10万元办公经费,每年平均配备不少于100万元"民生微实事"专项资金,保障为民纾困解忧。推进镇、村党群服务中心优化升级改造,增强服务群众能力。

三是聚焦智力支撑,选育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坚持定向输送。向每个镇选派科技专家服务团,从农业或科技部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重点村任第一书记,向农业重点村居选派科技特派员,实现科技人才在重点村全覆盖。加强定向培养。加强区、镇党校对"头雁队伍"、村级后备干部和专业人才的全员轮训和专题培训,全面提升乡村振兴骨干力量的能力素质。建立涉农院校与基层联合培养人才制度,培养造就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定向激励。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引进激励机制,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建立健全本土大学生关爱激励机制,着力回引各类优秀人才投身乡村发展。

四是聚焦共同富裕,做强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整体提质行动。强化区委统筹,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引领,积极推行"企企联动""村企联动",帮助企业和村级经济组织开拓网上市场,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实施红色村示范振兴行动。扎实推动三灶镇鱼月村建设成为全国红色美丽乡村示范村,充分依托红色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和特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美食经济、观光经济、文创经济、海滩经济,连片打造"特色乡村+自然资源+透明工厂+红色文化"精品文旅示范区,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实施特色产业辐射引领行动。加快推进省级黄立鱼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水果园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采取"党建+产业"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种养基地",更好地组织农民跟着党组织走、跟着市场走,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三、深化"双报到""小切口"做活,城市基层党建"大文章"

一是优化机制设置,实现平战转换"优布局"。完善工作体制,制定《金湾区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方案》,按照"就近就便、统筹兼顾、相对均衡"原则,将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安排到全区4个镇41个村(社区)开展"双报到"服务群众活动,明确报到时间、要求和重点工作任务。截至3月底,全区12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3082名党员完成报到全覆盖。健全战时机制,立足疫情防控常态化,组建党员应急先锋队,细化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战时"成建制报到办法,着力构建组织严密、党群联动、快速响应的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机制。强化考核评价,将"双报到"工作作为淬炼干部能力的重要战场、转作风提效能的重要平台、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报到党组织每年总结"双报到"工作开展情况,向上级党(工)委和所在村(社区)报告;报到党员结合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活动,向所属党组织报告个人到村(社区)开展"双报到"情况。

二是强化协同共建,提升基层党组织"聚合力"。搭建共建平台,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重点任务,结合报到党组织和党员的资源优势和个人特长,全区12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41个村(社区)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不断创新服务载体,组织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扶贫助困、垃圾分类等为民活动。深化党建联建,报到单位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每季度召开1次党建联席会议,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到挂点联系村(社区)开展一次党课宣讲,下沉党建资源,统筹推动组织融合、资源融合、力量融合,发挥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推进网格化全融入,组建"双报到"党员小组,将报到党员编入村(社区)网格,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轴心"带动作用,做实做优"居民需要、小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把党组织服务"触角"延伸到辖区内每一网格、每一楼栋,推动条块融合,凝聚社会治理合力。

三是细化精准对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战斗力"。建立单位资源清单,挂点机关企事业单位主动向所在村(社区)党组织提供本单位基本情况、可提供资源等信息,列明承接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和资源清单,充分发挥单位资源优势,制定年度特色共建项目,为基层群众提供高质量服务。建立群众需求清单,按照"社区所盼、群众所需、党员所长"原则,结合党代表驻室接访、日常走访、入户排查等方式,广泛收集梳理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和辖区居民需求、困难群众"微心愿",建立动态的"微公益""微行为""微心愿"清单。落实党员任务责任制,推动报到党员接受村(社区)管理,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报到党员每季度至少参与1次"微公益"、2个"微行动",或认领并实现3次"微心愿",把村(社区)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解决问题、改进作风的主阵地,促进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今年以来全区12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组织党员干部主动下沉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万人次,协助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基层管理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合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48 408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