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知识基本内容【优质6篇】
国防知识涵盖国家安全、军事战略、武器装备、国防政策、军队建设等内容,如何有效维护国家利益?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国防知识基本内容”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国防知识基本内容合集 篇1
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是我国法定的全民国防教育日。9月也是国防教育月。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屹立不倒的精神长城,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强大的全民国防意识。全民国防教育,“全民”是关键,“国防”是内核,“教育”是途径。人人都参与到国防教育之中,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
什么是国防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一章第四款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并规定了学校、社会、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真正的国家教育,同公民教育一样,应该是贯彻一个人一生的教育和引导。
全民国防教育日是什么?
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国家设定的对全民进行大规模国防教育的主题活动日。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全民国防教育的标志以长城、烽火台、盾牌三个要素构成“国防”的概念,外围用橄榄枝烘托、装饰,红五星高居正上方代表祖国无上的尊严与荣耀,“G F G Y”为“国防教育”汉语拼音缩写。
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来历?
2001年8月31日,中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决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和军事机关联合组织,统一安排,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加。
全民国防教育日的教育目的?
全民国防教育日的目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国防教育,使全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必要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
一是针对和平时期人们国防观念淡化,需要加强国防教育;二是为全民参与国防教育活动提供一个大众化、社会化的载体。依法确立一个每年都能让全体公民共同接受国防教育的时机,可以更好体现我国国防教育的全民性、全社会性的特点。
全民国防教育日怎样过?
唯有持之以恒,始终着眼强化全民的国家意识、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把全民国防教育日打造成人人皆知、参与广泛的“品牌”教育活动,方能充分发挥这一节日的作用,营造出全社会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不断为强国兴军凝聚强大正能量。
国防知识基本内容合集 篇2
1、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共有六章三十八条。
3、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国国防教育日。
4、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和提高全民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2001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二号公布,自公日布自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十二条规定,我国的国防建设事业由国务院领导和管理。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十三条规定,全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央军委领导。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9、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10、国防教育是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主要途径。
11、国防教育的方针是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
12、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3、国防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公民,重点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广大青少年学生。
14、民兵是指既不脱离生产又受过一定军事训练的群众组织。
15、党和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中国人民革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机构,一切军事建设、军队指挥都必须由中央军委领导。
16、历届和现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
17、《国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国家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进行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18、我国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巩固国防、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
19、我国有关军事法律有《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反分裂法》、《戒严法》《人民防空法》、《军事设施保护法》、《兵役法》、《现役军官法》、《预备役军官法》等。
20、我国的民兵分普通民兵和基干民兵。
建国70周年国庆阅兵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在交通建设中要贯彻国防法要求,车站、机场、道路等交通设施管理单位,应当为现役军人和军用车辆、舰船的通行提供优先服务,并按照规定给予优待。
22、中国人民解放军省军区,军分区和军队建制内的县(市、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团级)人民武装部,实行军队系统和地方党的委员会双重领导制度。
23、我国于1983年组建预备役部队,1986年8月10日正式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序列。
24、新时期我国后备力量建设的标准是组织健全,政治合格,训练有素,装备精良,预案完善,保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25、新中国成立后徐向前元帅任我军第一任总参谋长。
26、毛泽东主席告诫我们,“中国一定要建设强大的国防,我们不仅要有强大的陆军,而且要有强大的海军和强大的空军。”
27、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
28、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唯一宗旨,我军始终把它作为一切行动的准则。
29、拥政爱民是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简称。
30、解放战争中三大著名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
31、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一举歼敌万人。
32、毛主席提出的游击战争灵活使用兵力的方法是分散、集中和变换。
33、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是我军最早的朴素的游击战理论。
34、武器分为轻武器和重武器。轻武器一般指手枪、步枪、冲锋枪、轻机枪、手榴弹等机械。重武器一般指炮、炸弹、导弹、坦克、军用飞机、军用舰船等。
3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任务是对外反侵略,对内反颠覆和参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36、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上的五角星表示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表示人民军队永远忠于党。
37、军事科学院是全军军事理论的高级研究机构,负责全军军事学术研究计划、协调工作。
38、国防大学是全军的最高军事学府,负责培训全军的高级军官。
39、“三防装备”是用以防护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的各种装备器材的总称。
40、“三防装备”是用以防护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的各种装备器材的总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肩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和参加国家建设的神圣使命。
人民军队守卫祖国边防
41、“三防技术”用于避免和减轻核、化学、生物武器杀伤破坏的技术。
42、警报器音响分三种:(1)预先警报——在敌方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时发放,要求人员开始疏散。鸣放方式——鸣36秒,停24秒、3遍为一个周期。(2)空袭警报——在敌方对我方将要攻击时发放。鸣放方式——鸣6秒,停6秒,15遍为一个周期。(3)解除警报。
43、国防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国防的防卫能力,以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
44、台湾省的土地面积为六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万。
45、军事训练“四落实”的基本内容是:训练人员、时间、内容、质量落实。
4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
4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8、《满江红》的词作者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将领岳飞。岳飞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业绩有口皆碑,名垂千古。
49、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伤亡1800余万人,军队伤亡380万人。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50、抗美援朝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国侵略,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战争。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毅然承担起了保卫和平的历史使命。
国防知识基本内容合集 篇3
一、什么是国防?为什么有了国家就必须有国防?
国防,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防务。一个国家为了扞卫自己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和颠覆,在军事方面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所采取的防卫措施的总和,统属于国防。
国防是个大系统,涉及到各个领域,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国防后备军,形成保卫国家的军事力量。二是发展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努力研制、生产和改善武器装备,便于进行防卫和作战。三是加强军事训练,培养有一定政治觉悟、军事素养和科技水平的官兵,能够掌握武器装备和作战方法。四是加强军事理论研究,探索战争的本质和规律,研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并用于指导战争准备、实施。五是加强国防工程建设,搞好战场准备和军事、通信、交通等各种设施,一旦发生战争,能够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六是建立巩固的民防体系,在战争到来时,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
国防与国家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国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古往今来,任何一人国家,都需要建立强大的国防,用以保卫国家的利益,抵御外来的侵略。如果有了国家,没有国防,或者国防薄弱,就难以抵御外来入侵之敌,无法保卫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如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国防建设荒废,形成“有国无防”,时而受到八国联军铁蹄的蹂躏,时而受到日本侵略军的烧杀和掠夺,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就是这个道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国防建设,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防体系,有了强大的陆、海、空三军和战略导弹部队,有了比较完整的国防科研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有了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和后勤保障,先后取得了抗美援朝和边境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使外来侵略势力不敢轻举妄动,不敢随意欺负我们,我国人民扬眉吐气,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由此可见,国防是国家和民族安全利益的根本保证,它维系着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尊严和社会的进步,甚至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说,“国防,乃国家生死存亡之道也”,有了国家就必须有国防。
二、为什么说国防具有威慑和实战的双重功能?
从国防发展的历史看,国防斗争的形式,不仅双方在战场上进行武力的较量,而且通过多种非武力的形式进行斗争。特别是以武力为后盾,通过非武力的手段,造成威慑,迫使对方不敢轻举妄动。这种威慑形式,在国防斗争中越来越多地发挥着作用,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采用。
所谓国防的威慑功能,就是指国家凭借可以构成报复的强大国防力量,从心理上遏制敌人侵犯自己的利益,或迫使敌人慑服于自己的威力。这实际上是古代“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在现代条件下的发展和运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有人根据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时间推算,断言20几年后将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可是至今50多年了还没有发生,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核威慑力量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战后美苏两国为了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大量研制核武器。现在世界各国拥有的核弹头5万多枚,总当量约为130亿吨至160亿吨,如果按全世界人口平均分摊,全球居民平均每人头上压着两三吨梯恩梯的核威力。这些核武器,美苏手里就占有90%以上,其核力量足以将全世界反复摧毁几次。由于核武器拥有极大破坏力,又有极大的威慑力,任何国家都不敢轻易使用,怕互相报复,互相摧毁,因此谁也不敢随便发动世界大战。我国也是拥有核武器国家之一,虽然与超级大国的核力量相比差距很大,但也绝非微不足道的,如果被迫奋起反击,也会给超级大国造成不堪承受的损失。这也反是映了我国国防上已具有核威慑的能力。但是我国国防的威慑功能与超级大国有本质的不同。在霸权主义国家来说,国防的威慑功能,是用来威胁、恫吓弱小国家,进行核讹诈和侵略;对我们国家来说,是用来防御和自卫,用来反威慑、反讹诈,使我国在世界战略格局中占有举足轻得的地位。
我们在充分肯定国防威慑功能作用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国防的实战功能。因为威慑换取的和平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威慑作用就可能失效,战争就可能爆发。一旦战争爆发,就要求国防发挥另一种功能的作用,即实战功能,依靠强大国防的实力,投入战斗,夺取战争的胜利。因为当今世界仍然是靠实力说话的世界,有实战能力才能有威慑能力。如果一个国家战备观念淡薄,军事力量薄弱,武器装备落后,动员体制不健全,就谈不上有威慑的能力。一旦打起仗来,没有强大的力量与敌人相抗衡,那只有受人欺凌和宰割。这样的国防,可以说是“有国无防”。我国从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的国防史,就是这样的历史,国家受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宰割,人民遭到日寇烧杀和掠夺,已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威慑与实战是国防必须同时具备的两大功能,威慑是和平时期的主要功能,实战是战时的主要功能。威慑可以换取相对的和平,为实战打好基础;实战可以作为威慑的后盾,进一步提高威慑的效力。我们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国防实力,为未来反侵略战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为什么把“八一”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决定举行武装起义。1927年7月下旬,在南昌的周恩来、恽代英、李立三、彭湃等同志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组成中共前敌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书记,领导南昌起义。中共前委原定7月30日夜举行起义,因张国焘的反对,前委经过两天争论,排除张国焘的干扰,确定于8月1日起义。
我们从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南昌起义》电视剧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动人的场面:
1927年7月31日晚,南昌国民军教育团团长朱德同志奉命把南昌国民党驻军的头头脑脑请到他的住地,先是跳舞、吃喝,后又打麻将。朱德让人以几块大洋将他们的卫兵支走。至深夜,周恩来等同志领导和策划的南昌起义行动被叛徒告密,敌人决定凌晨四时,向贺龙、叶挺、刘伯承部发起攻击。周恩来等同志得知这一情报后,毅然决定先敌下手。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下开始起义。只见周恩来拿起电话一声令下,霎时间,各路中起义部队按照前委的作战计划,对南昌守敌发起全面进攻。国民党南昌警备司令部的敌人非常顽固,起义军久攻不下。只见起义军总指挥将一面鲜红的旗帜交给了一名担任突击任务的名叫红喜的虎彪大汉,命令他将这面红旗插到敌司令部的楼顶上。红喜与突击队的同志左冲右突,屡次冲顶未成,他终于倒下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他的爱人黑姑从倒在血泊中的丈夫手中接过红旗,继续向敌人冲去。在起义部队火力掩护下,机敏的黑姑终于将红旗插上了楼顶。起义部队歼灭了南昌警备司令部的敌人。战斗至天明,共消灭敌人6个团1万人左右,缴获各种枪械5000余支。占领了整个南昌城。
继南昌起义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地举行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如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海陆丰起义、黄麻起义、平江起义等。但南昌起义不仅时间最早,影响也最大,它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第一页。
以8月1日为建军节是1933的确定的。1933年6月26日,党在革命根据地的最高领导机关——苏区中央局,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批准同意每年的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确认每年8月1日为我军的建军节。从此,每年8月1日,全军指战员以各种方式庆祝自己的光辉节日。
国防知识基本内容合集 篇4
一、信息化战争“隐形杀手”:
随着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迅疾转变,信息逐渐上升为战争的主导要素,电子信息系统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增强。机械化战争时代风光一时的核生化武器已渐失往昔“魅力”,而军用计算机病毒则如一颗耀眼新星横空出世,闪亮登上信息化战争舞台。自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病毒流行以来,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给社会各领域电子信息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破坏,尤其是军事领域。正如国外媒体所论,“这种‘隐形杀手’大有取代传统核生化武器之势,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新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起源:扑朔迷离
所谓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写的依附在计算机程序中具有杀伤性并能进行自我繁衍和控制的计算机程序,由于它在计算机之间和网络中的活动规律与生物学中的病毒极为相似,因此被称为计算机病毒。然而,计算机病毒究竟从何而来,却一直是众说纷纭。
“恶作剧”之说。认为计算机病毒最初是由美国一些计算机天才为了开朋友的玩笑,而编制的一些恶作剧性质的程序,发作时计算机会突然发出一阵怪叫声吓人一跳,或在显示屏上出现“不要慌”、“跳舞吧”之类的话,有的则会使计算机出现暂时性故障,过一会就又恢复了正常,等等。这些恶作剧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争相效仿,此后载有病毒的软盘便在与人交换或接触别人的计算机时迅速传播开来。
“防盗版”之说。是说软件公司为防止软件被他人盗版,在自己的软件中加入了计算机病毒,如果用户使用正版软件,病毒便不会发作,可若是使用盗版软件,病毒就会被激活。后来,当人们真切地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巨大危害时为时已晚,病毒已泛滥成灾,不但除之不尽,反而越来越多。
“疏漏”之说。传说在20世纪70年代,一位专家为了在计算机上廉价高效地运行某项作业,编写了一个小程序,用来检查作业是否顺利运行。但由于没有对命令文件进行测试,从一开始运行命令文件就失去了控制,它不停地往作业队列中提交作业,等到系统管理人员发现时,计算机中已复制了4096份相同的作业,而受这些作业的影响,其它作业已无法再正常运行。这种工作上的疏漏,促成了计算机病毒的诞生。
“报复”之说。是说个别计算机技术人员对公司或老板不满,于是就编制出计算机病毒程序,一旦与公司发生矛盾或被老板解雇时,便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报复,从而破坏公司的计算机系统。
时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费雷德·科恩成功地进行了计算机病毒攻击实验,并公开了计算机病毒的秘密。此举在计算机学术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同时也引起了计算机爱好者们的广泛兴趣,一些人利用工作之余编写攻击性的小程序进行娱乐,后来这种娱乐活动逐渐失去控制,并导致了破坏性病毒的泛滥。
研制:“物美价廉”
研制费用高、造价昂贵,是现代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普遍特征。据悉,美国E—8(JS鄄TARS)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飞机研制费用达亿美元,宙斯盾(EGIS)舰载防空指挥控制系统的研制费用高达100亿美元。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即使是十分复杂的计算机病毒研发费用也很低廉,与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导弹和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其它武器相比,其费用简直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计算机病毒作为一种先进武器,其破坏威力却是十分巨大的。在信息时代,经济越发达、军队信息化程度越高,就越是害怕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因此,各国在发展中愈来愈高度关注和重视计算机病毒武器的研制与突破,并把它视为军事打击的“杀手锏”。
攻击:神出鬼没
军用计算机病毒不像传统武器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它传染、寄生、发作都是在极为隐蔽的网络空间内完成。其攻击方式灵活多样,神出鬼没,一般在系统受到破坏后才能发现,而且很难查出,令对手防不胜防。它们既能通过与敌计算机网络相连的有线信道采取黑客入侵和发送电子邮件,或派遣特工人员接近敌网络终端、通信枢纽等节点,采取“搭线”、“开口”等方法将病毒直接注入敌计算机网络系统(网/节点注入法);又可将计算机病毒转换成病毒代码数据流,将其调制到电磁波中,通过无线电发射机辐射到敌方无线电接收机中,使其接受辐射时吸入病毒(辐射法);还可把计算机病毒固体化,做成电子信息的某个元器件,或将某个元器件内植入病毒,预先或事后将固态病毒组装进电子信息设备内,使计算机病毒以固态化形式存在其中,一旦需要即利用敌方的计算机网络,或通过空间无线电遥控等方式把固态病毒激活,破坏或瘫痪敌方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固化埋入法),达成军事目的。
威力:令人震撼
计算机病毒传播速度快,作用范围广,难以发现,难以清除,不仅能对军事武器系统实施有效的攻击,还能破坏国家和民用信息系统。在信息化战场上,军队各种庞大的信息系统一旦被计算机病毒武器击中,病毒就会在整个系统中迅速传播和蔓延,发生连锁反应,使指挥控制系统失灵,武器系统失效,部队战斗力丧失殆尽。在国民经济中,金融、交通、商业、电信等系统,同样大量使用了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而通信、交通管制、金融、广播电视、生活保障等民用系统一旦遭到计算机病毒攻击,就会造成通信阻塞、交通混乱、经济崩溃,食物、燃料匮乏,酿成严重社会灾难。因此有专家认为,计算机病毒甚至要比核生化武器威力更大,所以被称为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即使是在和平时期,计算机病毒也犹如一把高悬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发展:“智商”更高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反计算机病毒技术的迅速提高,计算机病毒的威力也在不断增强。未来,计算机病毒已开始向智能化方向迅疾发展。
具有更大的传播能力。未来的计算机病毒传播速度更快,一旦发作,就能像核武器爆炸时的链式反应那样,迅速扩散到整个计算机网络;传播的方式和渠道更多,可通过无线、卫星通信在远距离侵入,通过有线网络传播;利用激光、微波、粒子束等定向能武器注入敌方计算机系统,甚至还可利用电视、广播及供电系统感染敌计算机系统,真正做到无孔不入。
具有更高超的隐蔽能力。未来的计算机病毒能更好地适应各种计算机网络体制,在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中隐蔽生存。能通过各种先进技术、高超策略巧妙伪装、灵活欺骗,对侵染文件、传播途径、攻击行动及攻击效果实施全程、全时伪装;能通过自身代码随时间的动态变化,代码空间位置的随机变动,进一步增加不确定性,令对方无法对比查杀,跟踪消除;能通过自动变形,使病毒不断推陈出新,让人难以设防。
具有更强的攻击能力。未来计算机病毒将通过对网格技术体制、结构特征,自我适应,自我修复。能灵活采取特洛伊木马、暗杀等攻击策略,通过多种攻击途径对各级指挥系统和作战单元乃至单兵作战系统实施攻击。
而今,计算机病毒作为一种信息攻击武器,以其隐蔽的方式、巨大的毁伤破坏效果和极难消除等特性而备受各国关注。国外有评论认为,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谁掌握了过硬的计算机病毒攻防技术,谁就将获得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二、美国洲际弹道导弹:
2005年,美国五角大楼完成了MX“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的退役工作。MX“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服役了近20年。这种导弹颇具争议,其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官员提出了众多精心策划的“基点方案”,试图防止苏联日益增多的洲际弹道导弹对美国造成所谓的“弱点窗口”。
到1979年,该方案要求部署200枚导弹,将其隐藏在4600个掩体内(每23个掩体群保存一枚导弹),它们分布在犹他州和内华达州大约四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上。1983年,罗纳德·里根总统取消了“基点方案”,将导弹数量减至100枚,并将其放置在“民兵”导弹发射井。里根总统认为“弱点”问题不可能解决或永远不会成为头号问题。
2001年,五角大楼《核态势评估报告》(NPR)呼吁保留MX“和平卫士”导弹发射井,而不是按《美苏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所要求的那样予以销毁。美国还可以将MX“和平卫士”导弹作为空间发射运输工具、目标工具或进行调整。MX“和平卫士”导弹的550枚W87弹头将暂时被保存起来,按照于今年启动的安全增强再入飞行器(SERV)计划,其中一部分将最终取代“民兵III”洲际弹道导弹上的W62弹头。所有W62弹头预计在2009年退役。“民兵”导弹可以携带一到两枚具有W87弹头的安全增强再入飞行器,但显然不能同时携带三枚。据专家估计,总共将有200枚W87弹头将用于补充“民兵III”洲际弹道导弹上的W78弹头。具备完全作战能力的安全增强再入飞行器预计将在2010年秋天部署完毕。
从去年起,拥有500名官兵的“民兵III”导弹部队基本上维持不变。根据《美俄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美国空军将在2001年将沃伦空军基地的150枚导弹改为单弹头结构。由于《美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对分导式多弹头的禁令现在如同一纸空文,美国官员已修改了早以前把所有“民兵”导弹改为单弹头结构的计划。尽管美国空军计划将适合安装到“民兵III”导弹的作战弹头减少为500枚,但会考虑保留多达800枚弹头供“民兵”导弹部队使用。
根据美军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民兵”导弹现代化将继续进行下去。该计划将耗资70亿至80亿美元,分为6个部分,意欲改善“民兵”导弹精确度和可靠性,并将其服役寿命延长至2020年以后。美国从2005年7月14日到9月14日从加利福尼亚范登堡空军基地试射了4枚“民兵III”导弹。前3枚导弹携带了一个不带武器的再入飞行器,第4颗携带了2个。8月25日,美军第564导弹中队从蒙大纳马尔姆斯特朗空军基地试射了一颗“民兵III”导弹。美国空军表示,此次试验目的在于“显示使W87型弹头的安全增强再入飞行器与民兵III武器系统成为一体的能力”。在9月14日的那次发射中,美军用海军波音E-6B型“水星”指挥通信飞机,通过空军第20空中发射控制系统发射了“民兵III“导弹。
美国空军在2002年签署了“任务需求声明”,计划在2018年引进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空军已投入1000多万美元用于在2006年至2007年从事确定所需武器能力、设定导弹开发里程碑的研究。有些国防战略家建议给部分洲际弹道导弹装备常规弹头。有传言称,即将完成的《四年一度国防评估报告》或许会建议将500枚“民兵”导弹中的50枚改装成常规导弹。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每个国家都需要高度重视国防工作,加强军事实力,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以确保国家的长期繁荣和发展。
国防知识基本内容合集 篇5
1.为什么要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
全民国防教育日,是国家设定的对全民进行大规模国防教育的主题活动日,是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
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目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国防教育,使全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必要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参与国防建设。
2.我国国防的性质是什么?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卫祖国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即我们的国防是全国人民的国防。
第二,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的国防不受外国势力的影响,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即我们的国防是独立自主的国防。
第三,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永远不做超级大国,不搞霸权主义,我们不要任何国家的一寸土地,也不允许任何国家侵占我国的一寸土地。即我们的国防是积极防御的自卫型国防。
3.海军、陆军、空军都包含哪些兵种
01.海军
海军共分为五大兵种: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
02.陆军
陆军各类兵种包括:步兵、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通信兵、防空兵、防化兵、汽车兵、电子对抗兵、陆军航空兵等。
03.空军
空军的各类兵种包括: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电子对抗、气象等。
4.你对防空警报了解多少?
01.预先警报
预先告诉人们敌人即将空袭城市,要求做好防空袭准备。
规定音响信号:鸣36秒,停24秒,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
02.空袭警报
空袭警报,表明敌空袭兵已邻近城市,空袭即将或已经开始,警告人们迅速隐蔽。
规定音响信号:鸣6秒,停3秒,重复15次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
03.解除警报
表明该阶段空袭已经结束,空袭警报解除。
规定音响信号:连续长鸣一声,时间为3分钟。
国防知识基本内容合集 篇6
什么是国防
国防是适应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需要,保卫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防备敌人侵略,而采取的以军事为主体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等一切措施的总和。
什么是国防建设
国防建设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建立和发展国防力量的措施和行为,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是指通过对全体公民进行一定的战争观、国家安全观、利益观以及国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国防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高国家的防卫能力,以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
现代国防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现代国防是一个大系统,包括武装力量建设、国防体制建设、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国防工业建设、国防工程建设和战场建设、军事交通、人力动员准备、对人民群众进行国防教育、建立国防法规等。
关于国防,我们需要进行哪些必要的学习
一、增强国防观念,认识国防的重要意义。
积极学习国防教育理论,理解研究国防知识。只有我们具有了一定的国防观念,才可能积极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主动履行国防义务,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国防与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息息相关。
二、认识历史,增强爱国情操。
从近代历史很容易看出,落后就要挨打,不团结、不爱国就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华夏子孙,我们要用自己的身躯捍卫我们的国土。
三、认识世界,认识现实。
了解现实、世界形势和国家状况,关心国家大事。
四、努力学好科学知识。
只有我们学好了科学知识,有了一技之能,才能谈得上报效祖国。只有学好了科学知识,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四有新人,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五、掌握国防知识。
我们应当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国防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例如:国防基础理论、军事知识、国防历史、国防形势、国防法制……
六、积极参加课余国防教育演讲和实践。
参加和宣传国防教育理论知识,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
七、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应该履行的义务。自觉形成“为国防尽义务光荣”的良好社会风尚。
我们身为后辈
早已接过先辈手中的火炬
昂首阔步地走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早已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走在维护国防、一心向党的坦途上
就让我们
在骄阳下成长,在青春中启航
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国防事业当中吧!
上一篇:个人离职通告函(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