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范例【汇集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范例【汇集5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篇1

1、教材更名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修订。20**年度教育部工作部署: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将法治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并在全国颁布了《青年法治教育大纲》了将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发布的《青年法治教育大纲》内容和要求增加并融入德育教材,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德育课程都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二、教材分析低年级单元治》低年级单元框架   单元 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我爱我的家(家庭领域) 说我自己 我爱我的父母 幸福的家庭 大声说我的爱 我爱学校(学校领域) 可爱的校园 老师,你好 我的新伙伴 学校常规我知道 健康每天(自然领域) 好牙齿我一生 爱眼睛和耳朵 学习自我保健 努力成为一个健康的小卫士   心中有规则(社会场域) 我和伙伴一起玩 红绿灯在站岗 游乐园里真开心 与规则同行   1.参照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框架,创建具有内在逻辑的教材单元框架。《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科书将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经四纬度课程框架,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纬度,即:健康安全的生活、快乐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手和大脑、创造性的生活,创造性地将3篇文本和一个单元体验活动扩展到四个与儿童密切相关的家庭、学校、自然和社会生活领域,引导儿童在四个生活领域学习、活动和改进,用空间逻辑取代原始教科书的生活事件和时间逻辑的安排。因为家庭是儿童道德成长的起点,然后从家庭到学校,到自然,到社会,从近到远,从小到大。低年级的每本书由四个领域组成。四本教科书纵向看,同一领域的主题单元内容螺旋上升,突出了儿童成长发展的背景,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发展,构成了儿童学习得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的综合逻辑画面。   2. 突出德育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   统文化和法治意识教育的启蒙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新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渗透在活动主题中。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体现的课文有:《我爱爸爸妈妈》、《幸福一家人》等; 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的课文有:《我和伙伴一起玩》、《游乐园里真开心》、《与规则同行》、《红路灯在站岗》等; 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体现的课文有:《我的新伙伴》、《可爱的校园》、《老师,您好》等。   ②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   新教材精编了很多经典古诗文,名人名言,农谚等。如《弟子规》《治家格言》,古诗《锄禾》《游子吟》,《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不学礼无以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传统经典,以“宝典箱”的形式呈现,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亲、勤俭、自强、厚仁、贵和、好学”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有机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儿童的德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滋养。   ③法治意识教育的融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小学阶段目标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3. 营造儿童文化,增加儿童道德与法治学习、践行的乐趣和成效。   新教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彰显儿童生活中的德育要素,着力营造浓郁的儿童文化,使之更加顺应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需求,利用儿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响儿童的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新教材重塑了两个小伙伴形象:盼盼和圆圆,他们是教室里儿童的同龄人,不时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与教室中的儿童互动交流。   重塑了四个卡通动物: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创创鼠,形象活泼可爱,巧妙地出现在活动场景中,穿针引线,富有情趣地引导儿童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新教材中的活动小栏目,生动形象,指向明确,起着规范教学内容、引领教学活动的作用。如故事屋、游乐场、音乐厅、观察哨、 碰碰车、宝典箱、诵读台、法治窗、实践园、 体验馆、小论坛、加油站等。栏目内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如故事、游戏、下跳跳棋、小竞猜、小辩论、小制作、小养殖、诵读、特长展示、歌曲欣赏、童话剧表演等等,让儿童喜闻乐见,有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新教材尝试创作或改编了“微绘本“故事。配图活泼明快,文字言简意赅,富有童趣,启迪智慧。新教材中原创、改编或选用儿歌童谣和歌曲,让教材为儿童的欢乐世界。   绘本故事举例:请翻开一上课本: P6《 兔妈妈和兔宝宝》 P28《孤独的小猪》 P42《大耳朵和小眼睛》 P62《七只小猴去旅行》   儿歌举例:请翻开一上课本:P14《唱儿歌 感受爱》P26《找朋友》P29《一颗星》P40《刷牙歌》   教材这些浓浓的儿童文化的呈现,传递童心、童音,激发童真童趣,把德育目标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更有效地让低年级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把课堂变成了暖暖的儿童乐园,使儿童获得了润物无声的道德情操与法治意识的熏陶。   4.倡导现代学习方式,引领儿童在体验活动中提升思辨能力,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教材中的“观察哨”、“碰碰车”、“实践园”、“体验馆”等活动栏目,通过形式多样的情境创设,在碰撞、探究、思辨、践行中,帮助儿童获得探求知识的能力,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和道德判断能力,为儿童提供了更开阔的思维和行动空间。   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摒弃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通过主题鲜明的活动栏目推动主题学习活动,以先进的学习方式激发儿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5.实现课程综合,促进儿童获得道德素养、法治素养等学科素养的整体发展。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有机整合了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相关内容,使儿童的学科素养得到综合培育。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融入其中。   这样的课程整合,实现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综合性、真实性、丰富性,开放性,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三、课堂教学建议1.四个层次的教学建议   第1层次:认真学习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与逻辑,按教材编排的活动步骤教学。因为苏教?中图版低年级教材内容编排逻辑性较强,便教利学。   第2层次: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或学校德育活动需要,重组教材进行教学。可以是1篇课文内的活动顺序调整,也可以配合学校德育主题活动调整课序。   第3层次:积极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充实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更具时代感或地域特色。   第4层次: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以课例、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文为基础资源,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更加出彩。   2.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①首先好好理解教材。②备课要舍得花功夫。先备学生,根据单元或课文教学主题,了解学生思想脉搏,使教学有针对性。③不打无准备之战。要准备一定的道具、活动材料,教研组共享。要布置学生做些课前准备,例如带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在家长帮助下查阅一些资料等。④课前写教案,课后写随想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篇2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孩子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说明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第一单元主要从同伴交往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成为同学中受欢迎的人。

第二单元通过观察包装,引导其辨别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思考买不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

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           

三、教材设计思路及特点

1、教育性。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以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中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编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4、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五、教学进度

章节

题目

课时

备注

第一单元

同伴与交往

6

1我们的好朋友

2

2说话要算数

2

3当冲突发生

2

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

6

4买东西的学问

2

5合理消费

2

6 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

2

第三单元

美好生活哪里来

6

7我们的衣食之源

2

8这些东西哪里来

2

9 生活离不开他们

2

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6

10我们当地的风俗

2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2

12家乡的喜与忧

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篇3

一、学情分析这个班的大多数学生都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要求进步,团结学生,尊重老师,孝顺父母,乐于助人,有一颗感恩的心。但有更多的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家庭教育,他们的学习意识差,学习习惯形成差。本学期,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目标1.帮助孩子们树立集体观念,学会做小主人,热爱班级。   2.培养儿童的初步集体意识、自主管理意识和责任感。   3.体会父母为家庭忙碌的辛劳,管好自己,做一个感恩的孩子。   4.做力所能及的事,用自己的行动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   5.引导孩子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等良好行为习惯。同时,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   6.让孩子爱祖国,爱家乡,了解家乡美丽的风景,丰富的物产。三、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   共安排了四个单元:四个主题来自不同的生活领域,为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发挥了指导作用。这些主题将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学生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和知识,加深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理解,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1.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长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好孩子。   3.培养学生做一个,爱学习、爱家人、爱祖国、乐于奉献的人。四、 教学措施1.了解和正确地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兼顾全体同学。   2.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3. 精心备课,抓好课堂教学,及时进行单元检测,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4.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篇4

本学期里本人担任九年级的政治课教学工作,为了出色的完成本学期的工作,顺利完成毕业班的教学,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现状分析:

作为毕业班,就教材资料来说,与社会国家生活联系密切,理论性较强,课堂容量较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就学生来看,有一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存在厌学情绪,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缺少学习动力,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针对这些状况,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加强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在备课中增加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行为的养成。

二、课程理念:

我们要建立起“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的教育”的理念,学生有收获的课才是好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潜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潜力。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本学期对学生加强自成教育,把学生的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心理品质。

三、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双思”是指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反思学习;“三环”就是定向、内化、发展;“六步”分别是指:带给资源(入境生趣)、了解学情(自学生疑)、弄清疑难(学习释疑)、点难拨疑(练习解难)、反思教学、引导实践(迁移创新)。

教师要在反思中成长,学生要在反思中进步;教师要反思的主要资料是怎样优化“三环六步”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要反思的主要资料学习用心性、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生活情景图片化;进一步加强了可读性。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资料。

2、备学生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潜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理解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

3、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材资料、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作业

作业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进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据实际需要适量布置作业,认真进行辅导。布置作业目的明确。作业设计要贴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掌握和提高专业技能、技巧。作业难度适宜、份量适当。要精编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潜力、开发学生智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作业资料贴合大纲和教材要求,能找准关键,具有启发性、典型性、针对性和代表性。要指导学生先复习后做作业,讲求实效。在批改作业时有错要标记,质量评价采取等级加评语制,批语要体现鼓励性原则,富有激励作用和指导好处,每次都加批改日期。

六、教研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理论水平,每个月学习固定的业务学习材料并撰写读后反思,力争做到实效性,让业务学习真正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加强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学习,努力丰富自己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课水平和课堂效果。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篇5

一、指导思想: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小朋友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三、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四、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自己成长的变化。对比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不同,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   2、认识同学和老师,愿意与他们交往。了解学校概况,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生长的基本情况,手的作用及保健。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   3、尊敬国旗,学会唱国歌。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学校生活。知道规则在学校生活中的作用并自觉遵守。热爱集体,乐于与他人合作,生活中有自己的创意。   4、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   5、了解元旦和春节的来历及相关的民俗文化,认识十二生肖,学会区别公历和农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策划、创意的能力和交往、合作的意识。能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充分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能够尝试一物多用,学会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积极参与新年联欢活动,并体验节日的快乐。五、教学措施: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篇6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孩子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设计思路及特点

1、教育性。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以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中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编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4、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篇7

一、学生基本情况:

1.本年级学生共103人,其中男生65人,女生38人。

2.两个班的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3.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4.两个班的孩子还是有些差别,一班的孩子较为活泼顽皮,二班的孩子纪律意识强一些,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排注重图文结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坚持以学生品行教育为主线,切实抓好学生品行教育和养成良好习惯教育两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本教材游戏较多,通过游戏和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3.本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而且还通过延伸、拓展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关注祖国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_》、《_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3.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5.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五、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计划表

第一周:第一课假期有收获

第二周:第二课周末巧安排

第三周: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四周:第四课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五周:第五课我爱我们班

第六周:第六课班级生活有规则

第七周:第七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第八周:第八课装扮我们的教室

第九周:第九课这些是大家的

第十周:第十课我们不乱扔

第十一周:第十一课大家排好队

第十二周:第十二课我们小点儿声

第十三周:第十三课我爱家乡山和水

第十四周: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十五周:第十五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十六周:第十六课家乡新变化

机动:四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篇8

一、基本情况分析

1.本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

2.学生能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学生本身是非常喜欢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但由于家长对它不够了解,所以重视不够,这样影响了一些家庭作业的完成,也影响了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了影响。

二、教材分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季正式实行,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分别是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以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中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编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主要从同伴交往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成为同学中受欢迎的人。

第二单元通过观察包装,引导其辨别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思考买不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

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

四、提高质量的措施

在教学中,我将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我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同时,在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我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我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儿童期是道德与法治发展的启蒙阶段,我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改革教学方式。我要注意遵循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4.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篇9

一、工作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管委会教研室教研计划的精神和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以新的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深化研究。为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目的,扎扎实实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开展好各项活动,认真落实教学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教研目标

本学期道德与法治教研工作的重点是: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作业设计”的研究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目的,逐步成熟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真正起到优化学生的道德与行为的作用。

三、活动安排

1.平时工作中注意加强道德与法治的备课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上好每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完成;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互相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3.根据学科特色,努力创新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提供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机会,留心收集活动作业的案例,并多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篇10

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 课程是在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 将品德、 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 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 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 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 情感、 能力、 知识, 加深对自我、对他人、 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 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二、 教学目标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社会、 参与社会、适应社会, 成为具有爱心、 责任心、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乐于合作、 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 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民主意识;   2、 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 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形成积极向上、 乐观好学的学习态度;   3、 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家乡的热爱之情, 能向家乡的优秀人物学习;   4、 关爱自然, 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 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 行为与习惯:   1、 帮助学生建立与人交往有诚信、 能合作、 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品质, 初步形 成规则意识、 民主意识;   2、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毅力和耐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学生爱惜名胜古迹, 不乱丢乱扔乱刻画的良好习惯;   4、 养成保护水资源, 爱护身边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 知识与技能:   1、 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知道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 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2、 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关心集体、 参加集体活动、 维护集体荣誉承担义务, 了解家乡环境问题, 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 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了解日常消费的状况, 感受消费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三、 教学措施1、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要运用好教材。 要做到“删减、 替换、 补充” 。 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 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 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 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 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 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 学习做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 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 责任心、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3、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 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 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 探究发现训练技能, 养成习惯。四、 教学安排第 1 -- 5 周: 第一单元 同伴与交往   第 6 --10 周: 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   第 11--14 周: 第三单元 美好生活哪里来   第 15--18 周: 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学篇11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学生情况分析孩子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二、教材说明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第一单元主要从同伴交往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的同伴交往方法,成为同学中受欢迎的人。   第二单元通过观察包装,引导其辨别商品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联想,思考买不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这些内容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从而让学生学做生活中的聪明消费者。第三单元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第四单元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著称于世”。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华礼仪之瑰宝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颂,在五千年的传承中也有很多糟粕掺杂其中,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要坚决抵触陋习陋俗,使我中华传统文化渊源流传,万世流芳。三、教材设计思路及特点1、教育性。道德与法治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以多种形式促进儿童中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编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四、教学措施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4、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48 2292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