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边主义论文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中国多边主义论文5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1

[摘要]对于意图实现和平发展的中国,多边外交在其对外战略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参与到国际多边事务之中,多边外交实践逐渐展开,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对多边外交的重视程度总的来讲是呈上升趋势的。多边外交逐渐成为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多边;多边外交

[作者简介]尤洪波,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国际关系学系讲师,在读博士生,广东广州510275

作为一个和平发展中的大国,多边外交在中国对外战略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的多边外交这一重大课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多边外交

多边外交自古就有。二战以后,多边外交发展非常迅速。对于多边外交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多边外交是指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组成的体系进行的外交活动。它可以在政府间的层次上进行,也可以在非政府间的层次上进行”。也有学者认为,“多边外交,指两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多种领域开展的国际合作、交往、协调的行为和方式”。还有学者认为,“多边外交是指数个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的各个领域的合作”。从以上不同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多边外交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多边外交是与双边外交相对应的概念。其二,多边外交的行为主体在数量上必须超过两个。其三,多边外交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但是也包括其他各种行为主体。

二、中国多边外交的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多边外交的起步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拉拢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全面的遏制政策,在外交上孤立中国,在联合国支持蒋介石集团,使得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无法得到恢复。美国的敌视和孤立政策显然对中国开展多边外交造成了不利影响,中国被排除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会议之外。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多边外交依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1949年11月,中国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亚澳工会代表会议,这是新中国诞生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会议。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多边外交实践是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1954年4月至7月,为了解决朝鲜停战以后的遗留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在日内瓦召开了由五大国和有关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由朝鲜战争参战各方出席的关于朝鲜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在美国的阻挠下,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是,美国试图把谈判破裂的责任推给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五大国和老挝、柬埔寨、北越、南越出席了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美国对英国和法国谈判代表团施加压力,要求两国在谈判过程中提出令中国、越南和苏联无法接受的建议,意图通过这种方式使谈判破裂。由于中国代表团的出色外交活动,加上英法和美国在印支半岛的利益上有着很大区别,会议最终达成了日内瓦协议。日内瓦会议在中国多边外交历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中国实现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次大突破”。

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周恩来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的原则,使得会议避免陷入无意义的争论之中,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周恩来在会场内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消除了很多亚非国家对中国的误解和疑虑,改善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亚非会议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走向合作的一个分水岭,使得中阿关系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开启了中阿建交的大门”。会议期间,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巴基斯坦明确宣布,将不会参加任何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而在1954年9月,美国组建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其“主要矛头是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巴基斯坦是该组织的创始国之一。巴方的表态是对美国建立遏制中国的战略包围弧线的一个打击。

第二个时期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至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这是中国多边外交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该决议的通过“纠正了联合国的一个重大失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很快派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参加了联合国各主要机构的工作。但是,这时候中国对于联合国的作用认识得不够,仅仅把联合国视为一个发表意见的讲坛,对于联合国的一些工作采取了不支持的态度,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上的态度。随着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和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恢复或参与了很多国际组织的活动。但是受制于中国国内的政治因素,中国的多边外交实践依然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三个时期是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至1989年西方对华制裁。自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确立之后,中国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心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中国不仅参加了裁军谈判委员会、人权委员会、各国议会联盟等国际政治组织,参加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国际清算银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和国际海关合作理事会等国际经济组织,还参加了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刑警组织等一些专门性国际组织。

第四个时期是1989年至今。1989年以后,在西方国家的制裁压力下,中国采取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对外交往更加理性务实。为了化解西方的压力,中国对多边外交更加重视,多边外交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明显加强。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分别是美国的70%、印度的80%、世界平均值的80%。截止到1996年,中国参加了51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同一时期,日本、法国、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的数字分别是63、87、71、64、62个。

三、中国多边外交的两个层次

关于多边外交的层次,学者们并未达成一致共识。一般来讲,多边外交应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战略性多边外交。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性多边外交。

在第一个层次,中国多边外交战略的正式出台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组织,开展积极的多边外交活动,努力增强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有学者运用计量分析和语意分析的方法对1986-2005年共20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多边外交”的文字表述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我国政府对多边外交的重视程度是在不断加强的……总体趋势是不断上升的。反映出多边外交在我国‘全方位’外交工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这个研究结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在第二个层次,中国的多边外交实践越来越趋于制度化和机制化。中国参加了大量的、多领域的国际会议,同时也参加了全球性或者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此处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对中国在其中的多边外交实践进行简略的论述。

1联合国。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参与联合国主要机构的活动,但是,中国的参与程度有限。在维和问题上,中国基于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对此长期持怀疑态度,甚至拒绝缴纳维和费用。按照联合国的规定,若一个会员国长期拖欠会费,则有可能被停止投票权。但是,由于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所以很难对中国采取这样的做法。为此,联合国大会专门通过决议,允许中国可以暂时拖欠。自1986年起,中国开始交纳维和行动摊款,同时一次缴清以前的全部拖欠款项。1989年,中国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裁军和军控问题上,中国态度积极务实。中国认为各国不论大小均应享有参加裁军谈判的平等权利,但超级大国对全面禁止、彻底销毁核武器与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实现真正的裁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990年代,中国先后签署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条约,如《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等。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中国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中国一贯赞成对联合国进行改革,并对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改革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支持。

2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成立。成员国为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而“上海五国”机制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以中国为一方和以俄、哈、吉、塔四国为另一方的关于加强边境地区信任和裁军的谈判进程。2001年6月15日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2002年6月7日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规定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2004年,该组织秘书处和地区反恐怖机构正式成立,标志着其“成员国的合作正向着全方位和机制化的方向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多边外交的一个突出成就,因为它是“第一个中国作为主要奠基人而发起的地区性合作组织”。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参与组建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最成功的多边外交实践。因为“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环境,标志着在最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首次在‘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方向上处于十分有利的态势,并在中亚地区开始成为主导性力量之一。另一方面,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还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过去被动地加入现存的国际体系,开始转为主动地参与构建新的地区合作框架”。上海合作组织毕竟是一个存在时间尚短的国际组织。因而,有学者提醒,若要避免重蹈历史上许多国际组织迅速衰落的覆辙,必须从多方面“吸取教训”,“学习那些成功的多边组织的经验而采取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3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进行了广泛与密切的合作,多边外交相当活跃。这里以禁毒方面的合作作为说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毒品形势相当严峻。为了更加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禁毒合作方面建立了多种卓有成效的多边合作模式。除了“东盟+中国”禁毒合作机制之外,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建立东亚次区域禁毒合作机制(MOU)。1993年10月,联大第48届禁毒特别会议期间,中国、缅甸、老挝、泰国和联合国禁毒署共同签署《禁毒谅解备忘录》。1995年5月,中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及联合国禁毒署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次区域禁毒合作部长级会议(又称MOU高官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和《次区域禁毒行动计划》。2005年5月,在柬埔寨暹粒举行的东亚次区域禁毒合作谅解备忘录(MOU)签约国高官会暨部长级会议。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代表等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新的《东亚次区域禁毒行动计划》和进一步加强本区域禁毒合作的《暹粒宣言》。其二,中老缅泰禁毒合作机制。2001年8月28日,中、老、缅、泰四国禁毒合作部长会议在北京举行。会后发表的《北京宣言》对四国在禁毒方面的合作发挥了指导作用。2002年1月16~18日,中、老、缅、泰四国禁毒合作工作会议在泰国清迈召开。四国一致决定,加强对湄公河这条黄金水道的毒品防范和打击能力,完成对湄公河的联合考察。这是“中老缅泰禁毒合作机制”成员国联合进行的第一个合作项目。根据上述两次会议达成的共识,2003年7月,四国禁毒部门成功地实施了湄公河禁毒联合考察,收集了湄公河沿岸最新毒品形势资讯,确认毒品问题的高危地区,开展情报交流,评估缉毒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制定了加强各方合作、提高执法效能的具体工作建议和行动计划。目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卓有成效的禁毒合作机制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主要表现在毒品种植面积的减少、产量的下降和毒品缉获数量的增加。然而,当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所面临的毒品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在双方的禁毒合作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要毒品的生产和消费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清除,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禁毒合作就会继续下去,并且将得到不断的深化。

4中国与东盟。通过与东盟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可以使得中国有效地在该地区推行其多边外交。中国除了与东盟建立“10+1”机制之外,还与东盟、日本、韩国开启了东亚区域合作的进程。“10+3”首脑非正式会晤机制的建立巧妙地避开了东亚区域合作中的某些障碍,促进了相关各国的合作,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2003年10月,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东盟的第一个战略伙伴”。

5六方会谈。冷战结束以后,美朝关系开始恶化。美国怀疑朝鲜试图研制和开发核武器,因而对其施加强大外交压力,要求后者接受特别检查。朝鲜则进行军事动员,同时决定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了解决朝核危机,经过多方协商,“六方会谈”机制于2003年8月27日开始正式运作。该机制的参与国家是美国、中国、朝鲜、俄罗斯、日本与韩国六个国家。中国在六方会谈中大力斡旋,积极推动,有力地促进了会谈的成功,使会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05年9月19日,第四轮六方会谈通过了共同声明。声明重申以和平方式可核查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六方会谈的目标。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部署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韩方重申其依据1992年《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不运入、不部署核武器的承诺,并确认在韩国领土上没有核武器。1992年《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应予遵守和落实。朝方声明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其他各方对此表示尊重,并同意在适当时候讨论向朝提供轻水堆问题。六方承诺,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相互关系;通过双边和多边方式促进能源、贸易及投资领域的经济合作;共同致力于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与稳定。

四、小结

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参与到国际多边事务之中,多边外交实践逐渐展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对多边外交的重视程度总的来讲是呈上升趋势的。多边外交逐渐成为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2

《试论当代中国多边外交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中国;多边外交;国际行为主体

[论文摘要]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国际合作和协调。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重视多边外交。中国多边外交具有自己的特点,要重视处理其中的中国多边外交重要关系。

多边外交古已有之,但近年才日益得到重视。这与当前全球化速度加快,全球问题更加突出,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分不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多边外交呈现出非常活跃的态势,而且形式与内容也日益丰富和多样。

一、多边外交的基本内涵

关于多边外交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对而言,下列定义比较科学,即: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协调。

多边外交的实践古已有之。有学者认为,距今约2800年的中国春秋时代,东周列国的霸主“大会诸侯,订立盟约”既是中国古代的首脑外交,也是中国古代的多边外交实例。但也有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多边外交可以追溯到1648年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当代意义上的多边外交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体系。但是,直到冷战结束后其在国际关系中的独特作用才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首先,相对于双边外交,多边外交具有更高的公开性。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正是由于多边外交的这一特点,小国、弱国对多边外交都比较积极。

其次,多边外交之所以是多边的,正是在于它能够包容各方的政策追求。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往往是着眼于一种更长远,更有深度的国家间的合作,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虑,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因此,多边合作有助于减少摩擦和冲突,有助于促进国家间关系的良性互动。

二、中国对多边外交的参与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194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澳工会代表会议,是新中国诞生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会议。1954年4月,我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应邀参加的政府间多边国际会议。但是,由于受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力的影响,中国难以全面融入国际社会。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越来越多地加入了其他一些国际组织和参加国际会议,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在多边外交活动中,抽象谈论原则和旁观多于实际参与。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发展使一些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例如环境问题、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这些问题不是一两个国家所能解决的,必须进行全球性的合作。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多边外交方得以开展并逐渐活跃起来。1981年中国投票支持延长联合国在塞浦路斯的维和期限,从而改变了过去把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视为干涉他国内政的立场。1986年,中国开始交纳有关维和行动的摊款。1986年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开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开展积极的多边外交活动,努力增进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P384)到1990年中国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已多达172项。

冷战结束后,中国更加全面地融入国际社会,多边外交日趋活跃。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朝核六方会谈等就是中国推动多边外交的创造性实践。

三、中国多边外交的基本特点

第一,维护国家主权。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我国内政,危及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所决定的。因此,维护国家主权意识必然是我国多边外交的一个特点。冷战后的国际形势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尊重国家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绝没有过时。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方面有着广泛的共识,这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多边合作的基础和促进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一再挫败西方国家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针对中国的提案,成功地挫败台湾当局加入联合国及其他由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组织的图谋,从而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第二,重视经济外交。其一,从国际环境来看,冷战后的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进行多国经济合作,建立平等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各国在对外交往时越来越重视经济问题,中国不可能例外。中国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在国际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其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将经济建设作为本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国富民成为中国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中国的外交都必须为这一目标服务,也就是说中国的外交任务就在于为本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多边外交将经济问题置于重要位置正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实现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

第三,涉及领域多样化。近年来,中国多边外交活动的内容扩大到政治、安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在安全领域,中国支持在平等参与、协商一致、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先后参加了东盟地区论坛、亚洲相互协作与建立信任措施会议、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东北亚合作对话会等多边安全对话合作进程;在全球问题方面,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组织的旨在讨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难民、跨国犯罪、恐怖主义、人权、反腐败等重大国际问题的各种会议;在经济合作方面,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是中国多边外交着力最多的内容。中国进行多边外交活动的对象各异,囊括各类国际性和区域性的政府间和非政府的组织与论坛,各种多国间的活动等,且活动涉及面日益宽泛。

第四,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有着极大程度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在多边外交活动中,特别重视和注意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合作与支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贯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反对霸权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建设性作用。针对当前存在着的不合理、不公正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中国坚定地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坚决主张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国际安全对话和国际经济合作。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也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四、中国多边外交中重要的五对关系

第一,国家利益与国际义务的关系。我们不能仅仅把国际组织当作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同时,也应该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上各地区和各种问题与我国国家利益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更多地关注国际事务,在分清主次和力所能及范围内多尽一点国际义务,有利于我国的长远利益。

第二,我国与发达国家和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多边外交活动中,既要考虑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又要考虑到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我们应避免与发达国家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加强经济合作和共同对付相关威胁。对于那些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较大的问题,我国应旗帜鲜明地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主持正义,支持它们的合理要求。

第三,我国与全球性组织和地区性组织的关系。联合国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有代表性、最有权威性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自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联合国的作用,而且我国参与联合国事务的程度不断扩大和深化。但同时我国还必须重视和关注地区性组织特别是我国周边地区的区域组织,如建立东亚经济贸易区或亚洲货币基金以及东亚或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等。这些区域性组织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安全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第四,我国与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关系。近年来,我们一直比较重视对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参与,但对非政府国际组织重视不够。这里应注意解决几个认识问题,一是关于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性质问题。它们之中除了少数背景十分复杂或具有反华倾向之外,多数总体而言是进步的或相对公正的。例如,由100多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组成的裁军组织,历来反对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二是受传统外交思想的影响,把外交看成只有外交官可以参与的事,对于来自非外交官的学术界等其他各界人士参与外交活动总是不太放手。事实上,只要给专家学者提供参与多边外交的锻炼机会,某些不足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第五,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有些问题从眼前看与我国利害关系不大,但是,如果从长远看,这些问题和主张恰恰可能损害我国或国际社会的利益。因此,对待多边外交中各方提出的问题、主张和提案,要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两个方面去深人研究和考虑,不要仅凭眼前与我国利害关系程度轻易决定对策。

结语

作为和平发展中的大国,我们在充分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更多地承担起国际义务。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中国必须更加重视多边外交,通过这一方式对国际事务进行斡旋、沟通、协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及缓和不利形势,增加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美国作为冷战后的惟一超级大国,其奉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仅使一度缓和的大国关系出现紧张,而且可能导致国际战略格局失衡。因此,面对美国的霸权行径,中国在力争维护中美战略关系稳定和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必须通过发展多边外交,广泛结交朋友,既为自身的良性发展,也为全球的战略稳定开辟新的活动空间。

中国多边外交是中国实践“和谐世界”理念的必由之路,是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最佳例证。中国的多边外交,塑造了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而不懈努力的国际形象,展现了坦诚、负责、务实、灵活、开放、包容的外交风范,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与其他国家一起,通过各种多边活动,发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0).

(2):TheTheoryandPraxisofanInternationalForm(M).

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93.

(3)约翰·鲁杰.多边主义(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韩念龙.当代中国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中新网(EB/OL).2005-12-02.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3

《中国的多边外交》

[摘要]对于意图实现和平发展的中国,多边外交在其对外战略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参与到国际多边事务之中,多边外交实践逐渐展开,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对多边外交的重视程度总的来讲是呈上升趋势的。多边外交逐渐成为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中国;多边;多边外交

[作者简介]尤洪波,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国际关系学系讲师,在读博士生,广东广州510275

作为一个和平发展中的大国,多边外交在中国对外战略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的多边外交这一重大课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多边外交

多边外交自古就有。二战以后,多边外交发展非常迅速。对于多边外交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多边外交是指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组成的体系进行的外交活动。它可以在政府间的层次上进行,也可以在非政府间的层次上进行”。也有学者认为,“多边外交,指两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多种领域开展的国际合作、交往、协调的行为和方式”。还有学者认为,“多边外交是指数个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的各个领域的合作”。从以上不同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多边外交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多边外交是与双边外交相对应的概念。其二,多边外交的行为主体在数量上必须超过两个。其三,多边外交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但是也包括其他各种行为主体。

二、中国多边外交的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多边外交的起步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拉拢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全面的遏制政策,在外交上孤立中国,在联合国支持蒋介石集团,使得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无法得到恢复。美国的敌视和孤立政策显然对中国开展多边外交造成了不利影响,中国被排除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会议之外。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多边外交依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1949年11月,中国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亚澳工会代表会议,这是新中国诞生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会议。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多边外交实践是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1954年4月至7月,为了解决朝鲜停战以后的遗留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在日内瓦召开了由五大国和有关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由朝鲜战争参战各方出席的关于朝鲜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在美国的阻挠下,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是,美国试图把谈判破裂的责任推给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五大国和老挝、柬埔寨、北越、南越出席了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美国对英国和法国谈判代表团施加压力,要求两国在谈判过程中提出令中国、越南和苏联无法接受的建议,意图通过这种方式使谈判破裂。由于中国代表团的出色外交活动,加上英法和美国在印支半岛的利益上有着很大区别,会议最终达成了日内瓦协议。日内瓦会议在中国多边外交历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中国实现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次大突破”。

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周恩来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的原则,使得会议避免陷入无意义的争论之中,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周恩来在会场内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消除了很多亚非国家对中国的误解和疑虑,改善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亚非会议是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走向合作的一个分水岭,使得中阿关系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开启了中阿建交的大门”。会议期间,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巴基斯坦明确宣布,将不会参加任何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而在1954年9月,美国组建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其“主要矛头是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巴基斯坦是该组织的创始国之一。巴方的表态是对美国建立遏制中国的战略包围弧线的一个打击。

第二个时期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至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这是中国多边外交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该决议的通过“纠正了联合国的一个重大失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很快派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参加了联合国各主要机构的工作。但是,这时候中国对于联合国的作用认识得不够,仅仅把联合国视为一个发表意见的讲坛,对于联合国的一些工作采取了不支持的态度,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上的态度。随着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和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恢复或参与了很多国际组织的活动。但是受制于中国国内的政治因素,中国的多边外交实践依然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三个时期是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至1989年西方对华制裁。自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确立之后,中国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心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中国不仅参加了裁军谈判委员会、人权委员会、各国议会联盟等国际政治组织,参加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国际清算银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和国际海关合作理事会等国际经济组织,还参加了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刑警组织等一些专门性国际组织。

第四个时期是1989年至今。1989年以后,在西方国家的制裁压力下,中国采取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对外交往更加理性务实。为了化解西方的压力,中国对多边外交更加重视,多边外交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明显加强。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分别是美国的70%、印度的80%、世界平均值的80%。截止到1996年,中国参加了51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同一时期,日本、法国、英国、美国和俄罗斯的数字分别是63、87、71、64、62个。

三、中国多边外交的两个层次

关于多边外交的层次,学者们并未达成一致共识。一般来讲,多边外交应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战略性多边外交。第二个层次是制度性多边外交。

在第一个层次,中国多边外交战略的正式出台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组织,开展积极的多边外交活动,努力增强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有学者运用计量分析和语意分析的方法对1986-2005年共20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多边外交”的文字表述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我国政府对多边外交的重视程度是在不断加强的……总体趋势是不断上升的。反映出多边外交在我国‘全方位’外交工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这个研究结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在第二个层次,中国的多边外交实践越来越趋于制度化和机制化。中国参加了大量的、多领域的国际会议,同时也参加了全球性或者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此处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对中国在其中的多边外交实践进行简略的论述。

1联合国。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参与联合国主要机构的活动,但是,中国的参与程度有限。在维和问题上,中国基于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对此长期持怀疑态度,甚至拒绝缴纳维和费用。按照联合国的规定,若一个会员国长期拖欠会费,则有可能被停止投票权。但是,由于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所以很难对中国采取这样的做法。为此,联合国大会专门通过决议,允许中国可以暂时拖欠。自1986年起,中国开始交纳维和行动摊款,同时一次缴清以前的全部拖欠款项。1989年,中国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裁军和军控问题上,中国态度积极务实。中国认为各国不论大小均应享有参加裁军谈判的平等权利,但超级大国对全面禁止、彻底销毁核武器与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实现真正的裁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990年代,中国先后签署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条约,如《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等。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中国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中国一贯赞成对联合国进行改革,并对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改革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支持。

2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于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成立。成员国为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而“上海五国”机制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以中国为一方和以俄、哈、吉、塔四国为另一方的关于加强边境地区信任和裁军的谈判进程。2001年6月15日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2002年6月7日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规定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2004年,该组织秘书处和地区反恐怖机构正式成立,标志着其“成员国的合作正向着全方位和机制化的方向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多边外交的一个突出成就,因为它是“第一个中国作为主要奠基人而发起的地区性合作组织”。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参与组建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最成功的多边外交实践。因为“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环境,标志着在最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首次在‘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方向上处于十分有利的态势,并在中亚地区开始成为主导性力量之一。另一方面,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还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过去被动地加入现存的国际体系,开始转为主动地参与构建新的地区合作框架”。上海合作组织毕竟是一个存在时间尚短的国际组织。因而,有学者提醒,若要避免重蹈历史上许多国际组织迅速衰落的覆辙,必须从多方面“吸取教训”,“学习那些成功的多边组织的经验而采取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3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进行了广泛与密切的合作,多边外交相当活跃。这里以禁毒方面的合作作为说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毒品形势相当严峻。为了更加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禁毒合作方面建立了多种卓有成效的多边合作模式。除了“东盟+中国”禁毒合作机制之外,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建立东亚次区域禁毒合作机制(MOU)。1993年10月,联大第48届禁毒特别会议期间,中国、缅甸、老挝、泰国和联合国禁毒署共同签署《禁毒谅解备忘录》。1995年5月,中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及联合国禁毒署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次区域禁毒合作部长级会议(又称MOU高官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和《次区域禁毒行动计划》。2005年5月,在柬埔寨暹粒举行的东亚次区域禁毒合作谅解备忘录(MOU)签约国高官会暨部长级会议。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和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的代表等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新的《东亚次区域禁毒行动计划》和进一步加强本区域禁毒合作的《暹粒宣言》。其二,中老缅泰禁毒合作机制。2001年8月28日,中、老、缅、泰四国禁毒合作部长会议在北京举行。会后发表的《北京宣言》对四国在禁毒方面的合作发挥了指导作用。2002年1月16~18日,中、老、缅、泰四国禁毒合作工作会议在泰国清迈召开。四国一致决定,加强对湄公河这条黄金水道的毒品防范和打击能力,完成对湄公河的联合考察。这是“中老缅泰禁毒合作机制”成员国联合进行的第一个合作项目。根据上述两次会议达成的共识,2003年7月,四国禁毒部门成功地实施了湄公河禁毒联合考察,收集了湄公河沿岸最新毒品形势资讯,确认毒品问题的高危地区,开展情报交流,评估缉毒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制定了加强各方合作、提高执法效能的具体工作建议和行动计划。目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卓有成效的禁毒合作机制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主要表现在毒品种植面积的减少、产量的下降和毒品缉获数量的增加。然而,当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所面临的毒品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在双方的禁毒合作方面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要毒品的生产和消费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清除,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禁毒合作就会继续下去,并且将得到不断的深化。

4中国与东盟。通过与东盟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可以使得中国有效地在该地区推行其多边外交。中国除了与东盟建立“10+1”机制之外,还与东盟、日本、韩国开启了东亚区域合作的进程。“10+3”首脑非正式会晤机制的建立巧妙地避开了东亚区域合作中的某些障碍,促进了相关各国的合作,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2003年10月,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东盟的第一个战略伙伴”。

5六方会谈。冷战结束以后,美朝关系开始恶化。美国怀疑朝鲜试图研制和开发核武器,因而对其施加强大外交压力,要求后者接受特别检查。朝鲜则进行军事动员,同时决定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了解决朝核危机,经过多方协商,“六方会谈”机制于2003年8月27日开始正式运作。该机制的参与国家是美国、中国、朝鲜、俄罗斯、日本与韩国六个国家。中国在六方会谈中大力斡旋,积极推动,有力地促进了会谈的成功,使会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05年9月19日,第四轮六方会谈通过了共同声明。声明重申以和平方式可核查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六方会谈的目标。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部署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韩方重申其依据1992年《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不运入、不部署核武器的承诺,并确认在韩国领土上没有核武器。1992年《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应予遵守和落实。朝方声明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其他各方对此表示尊重,并同意在适当时候讨论向朝提供轻水堆问题。六方承诺,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相互关系;通过双边和多边方式促进能源、贸易及投资领域的经济合作;共同致力于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与稳定。

四、小结

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参与到国际多边事务之中,多边外交实践逐渐展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对多边外交的重视程度总的来讲是呈上升趋势的。多边外交逐渐成为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4

摘要: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技、贸易相互依赖的加深,国家间的相互联系逐日密切,另外全球性问题、区域性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在此种形势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多边外交的活动中来。多边外交成为调节国际关系的一个有效途径。伴随多边外交实践活动的增多,中国学者对多边外交的研究工作也逐渐增多。目前我国的多边外交研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还有什么地方亟待改进?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以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多边外交;多边主义;研究现状

作者简介:黄艳(1985-),女,河南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多边外交。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国家间相互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局部、区域性的热点问题也往往能够带来全局性和世界性的影响。在此形势下,多边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日益重要,成为调节国际关系的一个有效途径。新中国成立后就参与了多边外交的活动,但由于对多边外交认识的局限性,多边外交的实践有限。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冷战结束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活跃,不但积极的参与各种形式的多边外交,而且主动创建新的多边外交活动平台,比如上海合作组织。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以及外交战线中的实际需求,中国学术界推动了对多边外交的研究。

一、中国多边外交研究著作及其内容

从著作形式上看,中国多边外交研究的著作可以分为两大类,专著图书和学术论文。

从专著图书来看,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描述多边外交的专著。对于多边外交的表述只是散落在一些国际关系相关图书关于外交类型的章节中。在这些专著中,多边外交作为众多外交类型的一种形式,作者会有一些最基本的介绍,比如多边外交的概念、特征、作用、和双边外交的区别等等。这些内容只占很少的章节,让读者只有最基本的概念接触,而没有更深入的理论了解。在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鲁毅等著的《外交学概论》中,第六章――当代外交的方式――就只写到多边外交的含义、特点、作用、和双边外交的联系。

从学术论文来看,中国期刊网的数据显示1979―2010年(截止至2010年8月底)年共有94篇关于多边外交的文章。在这94篇文章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9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1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3篇。对于这些文章从年份上来分,2010年,3篇;2009年,11篇;2008年,14篇;2007年,15篇;2006年,8篇;2005年,7篇;2004年,5篇;2003年,7篇;2002年,0篇;2001年,13篇;1998年,1篇;1987年,1篇;1985年,2篇;1981年,3篇。从内容上看,这些文章主要涉及到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于多边外交理论的研究。关于多边外交的理论,中国学者大多是从多边主义理论入手。对于多边主义,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多边主义包括两层含义。比如秦亚青在《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一文中,将多边主义的含义分为制度性多边主义和战略性多边主义。前者说的是一种国际互动方式,它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国家之间的互动方式,尤其考虑制度性因素对国家之间互动产生的影响,是体系层次上的研究。后者是一种国家对外战略的表述,即国家更趋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国际关系,来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是单位层次上的研究。另外还有从1篇文章《从和合文化探析中国多边外交》,首次从中国的“和合文化”的角度对多边外交进行描述。在文章中作者提出中国多边外交的思想源自传统的和合文化传统,作者从传统中分析中国多边外交思想的共生性、平等性、多样性、自主性,并以构建和谐世界作为奋斗目标。这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其次,关于中国多边外交策略的研究。这方面的文章对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00年后中国如何更好的参与全球性、区域性多边外交提出了一些列政策建议。比如在《中国“和平崛起”与多边外交》一文中,作者建议首先确定多边外交政策目标的优先顺序,加强国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系,提到参与多边外交的整体能力。楚树龙在《多边外交:范畴、背景与中国的应对》一文中提出,加强对多边主义的了解和研究,在了解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重双边、轻多边的历史倾向,确定双边、多边兵种的外交思想,确定中国大国外交的战略框架,另外还要加强对国际体系的了解和研究,明确中国与国际体系及其各主要部分的关系,以更积极和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和改造国际和地区经济、安全、政治体系;讨论和明确中国的国际和地区利益,明确中国在国际和地区的战略目标和内容。当然还要加强同世界各国对多边主义的交流和探讨,加强同其他成员的对话合作,创造出一整套多边外交策略和方法。

再次,关于中国多边外交历史进程的研究。这方面的文章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描述了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并且提出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的原因。一般认为我国的多边外交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恢复联大席位的被迫排斥时期;第二阶段:恢复联大席位到冷战结束的扩大参与时期;第三阶段:冷战结束以来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倡导时期。

第四,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多边外交的研究。主要是对美国、俄罗斯、欧盟、德国的多边外交战略思想以及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进行了探讨。这方面的文章不占多数。

另外还有关于中国领导人多边外交思想的研究,如《论江泽民多边外交思想》。还有几篇文章是对中国成功的多边外交案例进行的研究,比如对日内瓦会议、上海合作组织的研究。

二、中国多边外交研究现状的特点

通过上面对我国多边外交研究的著作情况及其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我国的多边外交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我国对多边外交的研究起步很晚。虽然查不出1979年之前的研究状况,但从1979年之后的研究状况可以推断出,1979年之前鲜有关于多边外交的研究。从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多边外交研究的兴起是在1981年,随后基本处于停滞阶段。直到新世纪来临之际,国内才兴起了一股多边外交研究热潮,但这股热潮持续时间并不长,2002年甚至出现了研究真空。从2003年始,学者对多边外交的研究逐渐增多,2008年达到了一次新的高峰。

其次,从内容上看,理论研究欠缺,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外交理论。从这些有限的的著作、期刊文章的内容来看,大多数学者注重对我国多边外交的历史演进、战略和策略研究,鲜有理论上的梳理。2001年我国学者钱文荣在《世界政治与经济》上发表《关于多边主义、多边外交的几点理论和政策思考》提到了多边外交与多边主义、国际组织的理论渊源,但这远远不够,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比如说国际制度、国际机制、国际格局等方面研究其对多边外交产生的影响。国内很多学者都提到我们的多边外交理论研究欠缺,虽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存在,但很显然目前还没有研究成果出现。

再次,研究途径较单一。目前我国学者对多边外交的研究,一是通过历史梳理对我国的多边外交实践进行研究;二是通过对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国际论坛的研究对我国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多边外交提出政策建议。但是对国际组织的研究基本局限在联合国内部和其它一些重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国际论坛也主要是对上海合作组织和中非合作论坛的研究。现在越来越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以及其对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影响。另外,国际会议、国际论坛是多边外交实践的重要平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笼统的概述,还需要具体的案例研究,对每一个重要的多边外交平台进行细致的分析,以实现最大的外交目标。

三、对我国多边外交研究的几点建议

多边外交作为当代外交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成为调节国际关系的重要途径,我国领导阶层逐步转变外交理念,接受了多边外交这一重要的外交途径,并且不断地加深实践。国内学者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快对多边外交的研究,为我国的多边外交实践献计献策。要做好这一工作,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首先,加快多边外交理论的研究。理论指导实践,理论研究的成熟对多边外交的实践将会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多边外交理论研究,不仅可以从多边主义理论着手,我们还可以从国际制度、国际格局、国际战略等多种国际关系理论开始。对于区域层次的多边外交活动,我们还可以从地区主义理论、地缘政治理论等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全球治理理论也强调在国际制度的框架中,各种国际行为体互动合作,通过协调和谈判,达成治理,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国家之间的多变关系,而是超越国家的多元多边关系,也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

其次,扩宽多边外交研究的领域。我们对多边外交进行研究,除了研究本国的多边外交历程、策略外,还需要研究其他在国际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的多边外交政策,不仅仅是进行描述性研究,还要进行结构性、功能性研究。

最后,加强国内学者的交流,培养大批优秀的研究人才。每次大型学术会议的召开都会产生一批优秀的作品问世。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召开以“多边主义和中国外交”为主题的高级讲坛,最后形成了论文集《多边主义和东亚合作》,对我国多边主义、多边外交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后还可以通过这样的大型学术会议带动多边外交的研究。当然,还需要培养大批优秀的多变外交研究人才,需要国内各高校加强对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等于此相近专业的重视,激发学生投身研究的积极性。

多边外交是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中国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要拓宽对边外交的研究和应用,充分发挥多边外交的作用,我们国家持续快速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鲁毅等.外交学概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2]金灿荣.多边主义与东亚合作[C].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3]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J].世界政治与经济,2001,(10).

[4]楚树龙.多边外交:范畴、背景及中国的应对[J].世界政治与经济,2001,(10).

中国多边主义论文5

[论文关键词]中国;多边外交;国际行为主体

[论文摘要]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国际合作和协调。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重视多边外交。中国多边外交具有自己的特点,要重视处理其中的中国多边外交重要关系。

多边外交古已有之,但近年才日益得到重视。这与当前全球化速度加快,全球问题更加突出,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分不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多边外交呈现出非常活跃的态势,而且形式与内容也日益丰富和多样。

一、多边外交的基本内涵

关于多边外交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对而言,下列定义比较科学,即: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缔结国际条约、举行国际会议等所开展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协调。

多边外交的实践古已有之。有学者认为,距今约2800年的中国春秋时代,东周列国的霸主“大会诸侯,订立盟约”既是中国古代的首脑外交,也是中国古代的多边外交实例。但也有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多边外交可以追溯到1648年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当代意义上的多边外交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体系。但是,直到冷战结束后其在国际关系中的独特作用才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首先,相对于双边外交,多边外交具有更高的公开性。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正是由于多边外交的这一特点,小国、弱国对多边外交都比较积极。

其次,多边外交之所以是多边的,正是在于它能够包容各方的政策追求。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往往是着眼于一种更长远,更有深度的国家间的合作,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虑,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因此,多边合作有助于减少摩擦和冲突,有助于促进国家间关系的良性互动。

二、中国对多边外交的参与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194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澳工会代表会议,是新中国诞生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会议。1954年4月,我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应邀参加的政府间多边国际会议。但是,由于受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力的影响,中国难以全面融入国际社会。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开始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越来越多地加入了其他一些国际组织和参加国际会议,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在多边外交活动中,抽象谈论原则和旁观多于实际参与。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发展使一些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例如环境问题、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这些问题不是一两个国家所能解决的,必须进行全球性的合作。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多边外交方得以开展并逐渐活跃起来。1981年中国投票支持延长联合国在塞浦路斯的维和期限,从而改变了过去把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视为干涉他国内政的立场。1986年,中国开始交纳有关维和行动的摊款。1986年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开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开展积极的多边外交活动,努力增进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P384)到1990年中国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已多达172项。

冷战结束后,中国更加全面地融入国际社会,多边外交日趋活跃。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朝核六方会谈等就是中国推动多边外交的创造性实践。

三、中国多边外交的基本特点

第一,维护国家主权。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我国内政,危及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所决定的。因此,维护国家主权意识必然是我国多边外交的一个特点。冷战后的国际形势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尊重国家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绝没有过时。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方面有着广泛的共识,这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多边合作的基础和促进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一再挫败西方国家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针对中国的提案,成功地挫败台湾当局加入联合国及其他由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组织的图谋,从而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第二,重视经济外交。其一,从国际环境来看,冷战后的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进行多国经济合作,建立平等互惠互利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各国在对外交往时越来越重视经济问题,中国不可能例外。中国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在国际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其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将经济建设作为本国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国富民成为中国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中国的外交都必须为这一目标服务,也就是说中国的外交任务就在于为本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多边外交将经济问题置于重要位置正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实现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

第三,涉及领域多样化。近年来,中国多边外交活动的内容扩大到政治、安全、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在安全领域,中国支持在平等参与、协商一致、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地区安全对话与合作,先后参加了东盟地区论坛、亚洲相互协作与建立信任措施会议、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东北亚合作对话会等多边安全对话合作进程;在全球问题方面,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组织的旨在讨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难民、跨国犯罪、恐怖主义、人权、反腐败等重大国际问题的各种会议;在经济合作方面,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是中国多边外交着力最多的内容。中国进行多边外交活动的对象各异,囊括各类国际性和区域性的政府间和非政府的组织与论坛,各种多国间的活动等,且活动涉及面日益宽泛。

第四,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有着极大程度上的一致性,因此,中国在多边外交活动中,特别重视和注意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合作与支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贯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反对霸权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建设性作用。针对当前存在着的不合理、不公正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中国坚定地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坚决主张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国际安全对话和国际经济合作。中国的多边外交活动也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四、中国多边外交中重要的五对关系

第一,国家利益与国际义务的关系。我们不能仅仅把国际组织当作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同时,也应该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上各地区和各种问题与我国国家利益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更多地关注国际事务,在分清主次和力所能及范围内多尽一点国际义务,有利于我国的长远利益。

第二,我国与发达国家和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多边外交活动中,既要考虑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又要考虑到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我们应避免与发达国家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加强经济合作和共同对付相关威胁。对于那些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较大的问题,我国应旗帜鲜明地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主持正义,支持它们的合理要求。

第三,我国与全球性组织和地区性组织的关系。联合国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有代表性、最有权威性的全球性政府间国际组织。自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联合国的作用,而且我国参与联合国事务的程度不断扩大和深化。但同时我国还必须重视和关注地区性组织特别是我国周边地区的区域组织,如建立东亚经济贸易区或亚洲货币基金以及东亚或东北亚地区安全机制等。这些区域性组织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安全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第四,我国与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关系。近年来,我们一直比较重视对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参与,但对非政府国际组织重视不够。这里应注意解决几个认识问题,一是关于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性质问题。它们之中除了少数背景十分复杂或具有反华倾向之外,多数总体而言是进步的或相对公正的。例如,由100多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组成的裁军组织,历来反对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二是受传统外交思想的影响,把外交看成只有外交官可以参与的事,对于来自非外交官的学术界等其他各界人士参与外交活动总是不太放手。事实上,只要给专家学者提供参与多边外交的锻炼机会,某些不足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第五,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有些问题从眼前看与我国利害关系不大,但是,如果从长远看,这些问题和主张恰恰可能损害我国或国际社会的利益。因此,对待多边外交中各方提出的问题、主张和提案,要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两个方面去深人研究和考虑,不要仅凭眼前与我国利害关系程度轻易决定对策。

结语

作为和平发展中的大国,我们在充分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更多地承担起国际义务。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中国必须更加重视多边外交,通过这一方式对国际事务进行斡旋、沟通、协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及缓和不利形势,增加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美国作为冷战后的惟一超级大国,其奉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仅使一度缓和的大国关系出现紧张,而且可能导致国际战略格局失衡。因此,面对美国的霸权行径,中国在力争维护中美战略关系稳定和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必须通过发展多边外交,广泛结交朋友,既为自身的良性发展,也为全球的战略稳定开辟新的活动空间。

中国多边外交是中国实践“和谐世界”理念的必由之路,是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最佳例证。中国的多边外交,塑造了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而不懈努力的国际形象,展现了坦诚、负责、务实、灵活、开放、包容的外交风范,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与其他国家一起,通过各种多边活动,发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0).

(2):TheTheoryandPraxisofanInternationalForm(M).

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93.

(3)约翰·鲁杰.多边主义(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韩念龙.当代中国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中新网(EB/OL).2005-12-02.

48 25706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