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名言(汇总4篇)
【导言】此例“胡适名言(汇总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胡适名言【第一篇】
1936年11月,女作家苏雪林写了一封长信给胡适,攻击左翼文坛和鲁迅。胡适复信规劝她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他不赞成苏雪林行文太动肝火,用“旧文字的恶腔调”咒骂批评对方。苏雪林收到信后一时不太舒服,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她将此次与胡适的往返信件发表于武汉出版的《奔涛》半月刊,一时在文坛激起很大波澜。胡适的妻子江冬秀得知后非常生气,认为苏雪林太莽撞,这么大的事都不和胡适说一下,就冒冒失失捅到媒体上。更何况这样的内容公之于众也有损于胡适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胡适却说:“只要是事实就好,苏雪林并没有虚构,事实就是这样,让世人知道真相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苏雪林也没想到信件发袁后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响。有人说她高攀名人,也有人说她自我炒作,苏雪林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好长时间不敢给胡适写信。胡适怕苏雪林心理负担大,亲自到苏雪林任教的武汉大学。请苏雪林吃安徽馆子。让她放下心理包袱。26年后,胡适去世,受恩于胡适的苏雪林万分悲痛,为胡适编撰了一本书,名叫《眼泪的海》。
有一次,北大校长蔡元培跟钱玄同聊天,钱玄同突然问:“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写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写得这样蹩脚,怎么能够考得翰林?”蔡元培先生笑嘻嘻地回答:“我也不知道。大概因为那时正风行黄山谷字体的缘故吧!”蔡元培1912年就是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是标准的高官;现在是北大校长,是钱玄同的领导;年纪上,蔡元培也比钱玄同大19岁,算是长辈,然而,他对钱玄同的冒犯毫不在意,一笑而过。
胡适名言【第二篇】
关键词 进化论 自由主义 编辑思想
杨吉风,鲁东大学讲师。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J11WD60)。
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编辑意识,编辑意识反映在编辑具体工作中,就是刊物的宗旨。刊物的风格和特色正是取决于刊物的宗旨。胡适所编辑、主编的十多种刊物的宗旨都反映了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而胡适自由主义的编辑思想又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胡适以自由、开放的新思维,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思想,在编辑工作中表现为引领、思考、洞察、怀疑、求证、宣传和影响。达尔文进化论哲学的精髓渗透于胡适编辑思想和实践中,所形成的自由主义编辑思想是编辑工作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达尔文的演化论与胡适的渐进论
演化论批驳了静态的、一成不变的存在之链,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宇宙图景,使演化的观念成为基本的哲学观念。在进化论看来,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起源于共同的最基本的物质形式,都是通过自然的过程不断进化的。进化不是以种类,而是以群体为实体的,因此,进化才体现出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特征。[1]生物的进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自然选择的推动力在于生存斗争,它促使自然选择作出决定,要保存或淘汰生物体的何种变异。也就是说,物种会不时地进行生存斗争,要受到严格的自然选择法则支配。物种的有利变异将被保存下来,而有害的变异则被淘汰。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种的每一代个体中都可能会产生变种、变异直至产生新的物种。变异是渐进的、不可预测的,而进化也没有确定的方向,没有预定的发展界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思想,对胡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他展开了自由、开放的思维新空间。胡适在《四十自述》中道:“他们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汰’的公式在国际政治上的意义。在中国屡次战败之后,在庚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年轻人的心和血。”[2]
进化论对胡适的影响深远。胡适崇尚实验主义,认为进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客观过程,对于社会变革,根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解决方式和根本方法,推动历史进程的力量中不会包括任何的“最后之因”。胡适主张和平与渐进,认为革命和无畏的牺牲不会促成社会的进步,须经历极其漫长的不断积累的基础过程,通过持续不断的探索和潜移默化的革新,才能实现社会的自然演进。“革命往往多含一点自觉的努力,而历史演进往往多是不知不觉的自然变化。”[3]他反对诸如暴力革命这样力图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绝对方式,这也正是他终生不肯接受任何绝对笼统的“主义”或学说的原因。他只相信“一点一滴的改革”和“一点一滴的解放”是可行的、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式。进化论成为胡适自由主义编辑思想的哲学基础之一。从这个角度可解释胡适为何特别重视解决具体问题,为何重视号召大家多研究一些具体的问题,少谈一些空洞的学说和主义。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而谋求社会的演化和进步。他将进化理论由生物学领域运用到文化领域,并将其渗透到自己的编辑工作中,形成了进步开放的编辑思想。
二、“存疑主义”与胡适的实证观
胡适的哲学思想也受到了赫胥黎人类进化论思想和存疑主义哲学方法的深刻影响。“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这两个人使我明了科学方法的性质和功用。”[4]赫胥黎、达尔文进化论学说中的“存疑主义”让胡适崇仰,并将其与中国古代孔子的论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联系起来,认为“存疑主义”与孔子学说有本质上的相通之处,甚至比孔子学说更为进步,因为“存疑主义”不但坦率地承认无知,且以积极的实证研究、客观充分的证据去努力克服无知、证明无疑。
胡适号召应以“存疑主义”的精神,广泛搜集证据,以实证研究来证明事实的真伪。认为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解放思想和革新思想,“拿证据来”是胡适一贯倡导以表明其实证观的口头禅。在他看来,事物的证明都要有充足的证据,事物的真伪要经过科学的验证。
胡适的自由主义编辑思想中,同样渗透着实证主义的观点。他认为“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己要对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承担责任,这种建立在“负责任”基础上的自由是一个人谈自由的条件,否则是不配谈自由、不配谈政治的,舆论职业者更应秉持“敬慎无所苟”的舆论态度与办报方针,不可有私心私利,哗众取宠,信口开河。
从《努力周报》到《自由中国》,胡适要求作者在文章上署真实姓名,要求用稿要慎重,“凡读者投书,必须用真姓名,真地址,否则一概不给登载。其有自己声明因特殊情形不愿用真姓名发表者,必须另有声明的信用真姓名、真地址。否则不给发表”。并提出了三个建议,主要是为了严肃发表的文字,“用负责任的态度,说平实的话” 。[5]
三、达尔文进化论的自由观与胡适编辑思想的自由观
达尔文进化论带来了思想的解放和对自由的肯定。在传统决定论思维中,人的行为可以被预测,可以被决定;宿命论完全否定人的主观意志和能动性,认为人们只能听天由命,在现实面前无所作为。而听从命运支配安排的人们是没有真正自由和快乐的;在宗教决定论中,人们信仰上帝,坚信上帝创造万物,物种各自独立演化繁殖,物种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认为是上帝赐予人们一切,人们要爱上帝,感谢上帝,否则就要受到惩罚;机械决定论虽然打击了当时的神学自然论,但它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是简单划一的,认为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从过去到现在,直至未来都可用同样的因果关系来决定。这些都会导致人们对于主体认识能力的怀疑和对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信心的缺失,更不会给予人类创造世界、革新世界的自由观念。达尔文进化论带来了思想的真正解放和对自由的真正肯定,认为自然的进化不可预测,大自然具有客观的演化规律、非凡的创造力以及自由的发展过程。丰富多彩的物种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共同发展进化。人类的产生和进化正是大自然自由演变、顺应发展的产物。而人类的进化同其他物种的进化一样,需要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服从一般规律,在竞争中不断进化。这种进化没有预期的发展归宿,也没有规划好的发展图景;这种进化不可逆转,不可预料。这就意味着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有不断发展变化的自由,有不断革新渐进的自由。
达尔文进化论的自由观对胡适的思想,特别是胡适的办刊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胡适传播思想中的精神核心正是自由主义的办刊理念。胡适认为,思想言论自由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体现,而容忍是自由的重要特征。胡适认为,人们有自由表达思想的言论权利,这是最基本的权利,如果没有这种权利,就谈不上真正的自由。人们在行使言论自由,表达思想的时候,采用的方式方法也特别重要。温和的劝说要比强势的言论更为有效,更能让人接受,也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胡适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思想激荡、各种观点层出不穷的时代,大家往往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别人的想法是错的,自己的信仰是对的,别人的信仰是错的。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矛盾丛生的时代,胡适在坚持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同时,倡导“容忍的态度”。胡适认为,只有秉持容忍的态度,允许不同观点和思想互为补充,和谐共存,才会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世界、了解真理。新闻报刊须做到容忍别人的不同声音和言论,愿意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指正,有容忍他人言论的雅量。在《新青年》时期,有不少读者对《新青年》的言论态度表示异议。他在复信中说:“我主张欢迎反对的言论,并非我不信文学革命是‘天经地义’。我们有我们的‘天经地义’,他们有他们的‘天经地义’。”[6]在胡适看来,要想使自己的意见被大家接受,前提就是要容忍别人的意见,也就是说:“我的思想有被接受的期望,别人的思想也都可以有被接受的期望。”[7]在《新青年》的编辑上,胡适的“容忍”态度可见一斑,这也成为《新青年》区别于其他刊物的重要特色。这种温和的劝说态度和容忍的言论方式,正反映了胡适吸收达尔文进化论的自由观精髓,适应万物生长发展之自然规律,以豁达通融的态度,容纳万物的不同存在和丰富呈现。他所倡导的言论自由是建立在允许“先后迟早”、倾听“人类的见解”基础之上的,也体现了胡适言论思想、编辑思想的自由观和态度。
结 语
中国的自由主义探索道路并非平坦顺畅。在推动中国自由主义发展进程中,近现代的报人编辑发挥了巨大作用。胡适在《努力周报》《现代评论》《新月》《独立评论》《自由中国》等报刊的编辑工作中,始终坚持独立自由的言论立场,秉持宽容的态度,坚持渐进的革新方式。胡适所倡导的自由主义思想和宗旨,给言论自由乃至个性自由、人性自由插上了翅膀,使得人们得以在世界之中求证务实、自由探索、充分发展。胡适的编辑思想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滋养,渗透着与达尔文进化论相通的渐进论、实证观和自由观,所形成的自由主义编辑思想是编辑工作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今人研究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骥。达尔文进化论对宗教思想的影响[D]. 河南大学,2010.
[2] 胡适。在上海(一)、四十自述[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3.
[3] 胡适。 我们走那条路[J]. 新月,1930(10).
[4] 胡适。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M]// 欧阳哲。 胡适文集(五).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51.
[5] 胡适。 胡适全集(22)[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158.
胡适名言【第三篇】
1、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
2、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3、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4、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5、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6、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没有独立,即便是自由,最终也会变成其他人的奴隶。
7、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度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8、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9、发明不是发财,是为人类。
10、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11、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
12、你们不要总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的,你们先要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你仍然是奴隶,()你要把你身上蒙蔽你的概念和成见,要像剥笋一样一层一层的剥去露出里面他里头很鲜嫩很清的那个劲。
13、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就是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才是独立的精神。
14、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15、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16、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17、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
18、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19、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
20、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胡适名言【第四篇】
关键词:胡适;新闻思想;自由主义;阿拉文库;独立办报;舆论导向
在中国现代史上,胡适这个名字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对于他一生成就的研究人们做得比较多、比较深入的大部分是在政治和历史上,但是胡适还是一个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新闻实践活动以及新闻思想,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总结的。在目前的新闻史和新闻理论中,对胡适较少论及,我认为其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是不能忽略的,需要对胡适的新闻活动做一下研究。
一、胡适的生平经历
(一)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者,这与他的自幼所受教育和求学、工作经历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胡适1981年12月17日出生于上海大东门外,幼年时随母亲去台湾。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又随母亲离开台湾回到上海,最后回祖籍安徽绩溪上庄,进入家塾读书。1906年考取中国公学,1908年进入中国新公学,兼任英文教员。1910年留学美国,进入康奈尔大学攻读农科,1915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师从于杜威。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20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暑假学校讲学。1926年与其老师郭秉文等人在美国发起成立华美协进社,同年7月至次年5月游历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1927年正式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与徐志摩等人组织成立新月书店。193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2年9月8日,辞去驻美大使职务,移居纽约,从事学术研究。1943年应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1944年9月在哈佛大学讲学。1945年出任国民政府代表团代表在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以国民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的身分,在伦敦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制订该组织的宪章。1946年7月回到北平,任北京大学校长。1950年应聘为普利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馆长。1957年11月任台湾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
从以上胡适个人的生平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是一个通古博今、书系中外的学者,这也正是胡适都够成为中国新闻事业自由主义领军人的主要原因。此外,教授这一特定职业给胡适创办刊物带来了方便,因为在当时白色恐怖的历史条件下,教授是最能够独立和相对自由的表达自己思想见解的职业,也很少受到党派利益的限制。
(二)作为一名中国近代史上的着名学者和诗人,胡适却能够在新闻领域中有所建树,是由许多他所从事的工作所决定的: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并参与编辑《新青年》。1919年接办《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挑起“问题与主义论战”。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并在《努力周报》第二期与蔡元培、李大钊、陶行知、梁漱溟等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并在此后发表《****与约法》、《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对于建国大纲的疑问》、《知难,行亦不易—孙中山先生的“行易知难”说述评》、《新文化运动与******》等等着名的文章。1932年与蒋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翁文灏创办《独立评论》,胡适先后共为其撰写了1309篇文章。不仅如此,胡适还间接的影响了《自由中国》、《观察》、《客观》等刊物的运作,给他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由这些胡适在办报以及发表文章的成就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在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上的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除了在他本专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还不断地进行着许多办报实践活动,并取得成功。他所提出的一些先进、积极的新闻思想也为我国新闻事业其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同时,胡适大学教授的职业也为他创办言论独立、客观的刊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像胡适这样的进步知识分子,能够使以集资的方式创办刊物的设想成为现实,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经济因素而造成的言论上的约束。 转贴于
二、胡适主要的新闻思想
(一)倡导自由主义
可以说胡适是我国自由主义者的先驱,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他所写的文字和所倡导的精神上,还体现在他的新闻思想中,在《我们要我们的自由》一文中,胡适引用了“鹦鹉滴水灭火”的神话来表达自己创办刊物行自由之言论的决心。他的这种决心是明确的针对着当时中国的言论极其不自由的社会环境的,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纪实的新闻而只有快意的谣言,没有公正的批评而只有恶意的漫骂丑诋——这是一个民族的大耻辱。”而这必然“都是摧残言论出版自由的当然结果”。因此,他不断在自己的办报实践中实现着他的自由主义。
(二)推动阿拉文库运动
胡适是提出使用阿拉文库的领军人物,他认为,报刊文字越易懂,销路自然就越好、越大,影响自然而然也便越大。早在1917年初,还在国外留学的他就提出了以阿拉文库取代文言文的正统地位的课题,回国后,他又和陈独秀合作力图将《新青年》以开创成新文化为主要任务的言论阵地,宣传文学革命,并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响亮口号。同时,他既是在《新青年》上第一发表白话诗的人,也是在《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最多的人,有47首之多。这些阿拉文库字的发表,带起了全国使用阿拉文库的风潮,也使得报刊、杂志这些原本晦涩难懂的“高雅艺术”越来越通俗易懂,加大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加强了传播的准确性,潜移默化间使得新闻事业向民众的生活靠近,渐渐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三)尝试独立办报
在中国的历史上,办报一般都是由国家主持进行的,也就是说以前的报刊都是为当权者言志的,因此许多有志者都仰天长叹空有理想却无处抒发。这时,胡适挑起了独立办报的大旗,他除了给有志人士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更主要的是他也首先解决了报刊经济来源的问题,他和志同道合者共同集资办报,这为中国新闻事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很多有意义的实践经验,也为后来的报人提供了一个新办报的方向。胡适自己认为办得最成功的三份刊物是:《每周评论》、《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在当时特有的历史环境中,胡适和他的朋友能够做出这样的成绩,不能不让后来的报人感到佩服,而其独立办报的意义已不仅仅在于其本身,可以说这些实践活动,在中国的新闻史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上一篇:调查研究【优质4篇】
下一篇:pid控制【推荐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