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毕业论文【汇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汉语毕业论文【汇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文系毕业论文【第一篇】

陈锦先生我至今未曾谋面,只知道是位勤于写作、扎根民间百姓生活的纪实摄影师。认真读了他的新书《茶铺》,他集天下各色人等的生活触觉,努力用影像去提升天府之国安逸日子的体验,我觉得这样的摄影人实在不多。文如其人是一种境界,图如斯人则是一种意境。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对他充满了敬意,因为他的画册可以雅俗共赏,让市井文化传承下去,如果每个摄影人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摄影事业还怕走不进世界,还怕没有瞬间的力量推动时代进步吗?

余海波先生我认识有些年头,当年在深圳偶遇,看了他拍了多年的《夜的呼吸》系列,颇为好奇,回来即编发了一组图片及专访《夜的魅力》,没曾想这竟是海波兄积淀多年,重新发力的开端。第二年他获得了第4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艺术类二等奖,连续两届获得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艺术类金奖。如果你要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深圳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你要了解中国人三十年来生活的变迁,余海波的照片也是无法忽略的。海波的摄影不是有心无心的街头纪实,他的作品有庞大的体系坐标,可以引领你搜寻曾经岁月痕迹的关联,让你回到记忆的时空隧道。

看陈锦的作品,总觉得他的文字很恬静,照片很纯净,除了他关注的事物,世界没太多的变化。这种静静的力量,来自文化摄影人陈锦安贫乐道的心态。

出身于文化世家的陈锦,有过一番特殊的读书经历,谢谢他勇于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陈锦从小在出版社院子里长大,父亲就是从事出版的,可以说是在书堆里成长的,小时候学习文化的氛围非常好。但在文革年代,所有地方都一样,对文化人打击厉害,“封、资、修”的书籍一律封存。陈锦记得,初中时找到了《三国演义》偷着看,父母非常紧张,不仅批评了他,还把书没收了。

在那个文化禁锢的风雨年代,陈锦和小伙伴们对知识渴求强烈。他们省下本不多的零花钱, 在街头的小人书铺看一分钱一本的小人书,从中了解有限的故事和文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总觉得小人书不过瘾,大家都瞄准了出版社大院的资料馆,这个资料馆是四川的版本库,很多民国时出的书样本都有。

在求知和好奇的驱动下,陈锦和小伙伴们胆子大,经常是选择月黑风高夜,进去把书偷出来看。当时至少得三人合作, 有望风的,有进去找的,有接应的。每次就偷几本看,看完再去偷。记得当年偷出了《红楼梦》、《三国演义》的全套小人书,主要是看情节,接受点历史文化知识。后来大家觉得太没劲,就开始偷字书,主要是文学和绘画艺术的书籍。比如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有四大本,当时读不懂,但那种大师刻画宏大的时代气势和主人公的精神,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一直到他去边疆插队,才由他弟弟继承了他们的“事业”。那时,长辈也知道孩子们的行径,甚至有几次发现过他们的行动,但都默许他们偷书学习。

也正是从书中汲取了充分的滋养,培育了陈锦的广阔心怀。初中毕业,按政策他是可以直接升学的,但他觉得学校没什么可学的,执意要去农村插队,到外面去经历风雨和锻炼。至今他仍感谢父母的宽容,他们的理智和开明,让不知生活艰辛和苦难的陈锦在云南兵团农场待了近8年。陈锦回忆说,每次回家过年,最高兴的事是走的时候,可以带走弟弟偷来的没看过的“新书”。在荒蛮的农场边地,在那清苦的漫漫长夜,陪伴自己度过就是那些给予无数人生活激情的艺术大师;在那凄苦贫寒的日子,他从书中不仅获取了生活的助力,精神上也非常富足,支撑他昂扬向上追求生活的高点。由于爱学习,陈锦有机会调到农场的学校当老师,这样学习环境更好了,老师们在一起也有学习的氛围。

1978年陈锦考上了云南大学中文系。选择主攻汉语言文学专业,和他以前读法国、俄罗斯、中国的古典文学多有关系,那时自己的志向就是想当个作家或评论家。他说,77和78级的大学生很多都是久经磨砺的读书人,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以致在入学前两年,他一直感觉在云里雾里,常常不敢相信自己身处校园,可以自由开心地读书。在大学,陈锦每天早上吃完饭就到教室,要一直到熄灯时才会回宿舍。那时没人觉得辛苦,就想抓紧每一秒时间,学好自己的专业,努力去回报社会的厚爱。

在大学里除了正常的课程,老师还想法给他们请来了外面的音乐和绘画老师,给大家补充知识,完善了大家的知识结构。他记得讲美术课时,外面站满了外系的同学,全程鸦雀无声,安静陶醉地欣赏大师的作品。他非常感谢中文系老师的开放心胸,让他们接受了多元化的艺术启迪,也使陈锦在走上摄影之路后,充分领略了读书学习各种知识后的“共生”效应。

大二时,陈锦有机会自己拍照片,也看到了冲洗照片的神奇过程。他自己很喜欢,平时也借系里的相机出去拍照。后来看到去昆明巡展的“四月影会”的展览,明白了影像艺术也可以呈现思想和情感,也有自身的表达形式。暑假时,云南大学中文系和省社科院联合组织到各地搜集民间艺术,要求拍摄当地风土人情的画面,陈锦争取到了干拍摄的活。一个月的时间,他随老师走了滇南的许多地方,拍摄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原生态素材,最后自己冲洗放大编成了两本图册。至今,陈锦没有留下一张当年的照片,但这对他成为纪实摄影师是很重要的铺垫。

陈锦叙述了他买相机的传奇故事。为了摄影,陈锦决定自己买台相机创作,但苦于钱不够。他就向担任班长的同学借,因为只有他平时花销少,有点积蓄。结果这位同学非常反对他“不务正业”,坚决不借。陈锦就想了个主意,找班上女同学借钱,并保证第二天还钱。凑足了130元钱,陈锦跑到街上店里买了台天津产的东方135相机,接下来就是和不借钱的男同学摊牌,告诉他自己不能失信,没办法的情况下,同学只好给他钱去先还了女同学。毕业前夕,陈锦把相机拿到寄卖行,由于平时保护好,再加上缺货,他用了两年的相机竟卖了110元,陈锦又凑了20元,终于在毕业前还了债。

已爱上了摄影的陈锦,毕业论文执意要写摄影,没有指导老师,他最后找到懂摄影的古典文学老师指导,多番争取系里才同意。他的毕业论文是《试论新闻摄影的美学特性》,这不仅是云南大学中文系历史上的第一个写新闻摄影的,还因为当时新闻摄影理论刚起步,他的论文竟入选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一届理论年会论文集,并被邀请参与年会的讨论。之后,陈锦非常关注新闻摄影的理论研讨,第二年也有论文入选文集。

汉语专业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学科教学知识(PCK);教学设计与实施

引言

梅里尔(Merrill)等人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指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落实要通过教学设计及其实施来完成。“现代汉语”作为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生核心专业课程,应始终致力于培养提高学生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然而,师范生并不是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就可以胜任教学工作的。20世纪末,国内外学者积极探索教师如何就特定学科进行教学,PCK理论营运而生。PCK即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职业的知识基础,是讨论教师如何去教的知识,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可见,PCK关系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联系课程知识,运用PCK理论指导“现代汉语”课堂教学设计,一方面让高校教师更能明确“教什么”和“如何教”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让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结合岗位实践,明白如何进行课程知识迁移,以及“教什么”和“如何教”等问题。本文基于PCK理论探讨小教专业“现代汉语”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与方法,并以现代汉语修辞“词语的选择”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探讨丰富小教专业学生学科教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一、PCK理念的内涵与发展

(一)PCK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授舒尔曼和同事在《新教师如何学习教学》《全国教学测评标准》的研究中提出了教师专业知识基础,其中明确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其后,他进一步阐释学科教学知识是内容和教学的特殊混合物,是指将学科内容知识转化为有利于教学的各种形式的知识,是教师独特的知识,是教师自己特殊形式的专业理解。同时,他还强烈呼吁教育研究要兼顾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1]。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知识基础的核心,是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特定学科内容知识,包括如何细化学科主题、各相关因素如何组织、问题、表现方式、如何适应学生各种兴趣和能力,以及以哪种形式呈现知识等[2]。具体而言,PCK涉及到教师如何管控课堂、设置任务、分组合作、互动教学、分配时间、安排顺序、设置提问、设计课程、了解学情等多个方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具有多少学科教学知识直接关系着其自身教学能力的高低。学科教学知识将作为教学的催化剂,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若能在大学“现代汉语”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直接或间接构建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内化作为教师解释、认识、评价教学活动的框架或模型,并能生成有效处理各种教学问题的原则或方法,便能助其顺利走上教学岗位,快速完成专业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师PCK结构

舒尔曼最初认为PCK由“学科知识”“关于学习者的知识”“使学习易于理解的策略知识”三部分构成。其后又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Cochran等(1993)研究者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分析教与学,提出教师PCK由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学环境知识四部分构成。随着PCK理论不断深入发展,学者们发现,PCK实则融合了多种要素,尽管学者们对PCK研究要素的分类并不统一,但却一致认为“学生知识”是PCK构成的核心要素之一。“学生知识”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发展水平和特点等情况的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知识。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若给PCK搭建层级关系,第一层是学科知识,关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第二层是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未来从教对象的了解程度;第三层是教育背景、教学评价、课程设计、学科性质、教育环境、教学管理、社会文化、教育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关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专业发展的广泛学习和深入思考。梳理国内外研究,结合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实际,本文将小学语文教师PCK认知模型分析为图1。分析小学语文教师PCK结构,有利于小教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基于小学语文教师认知模型,本文认为小学语文PCK是小学语文教师针对某一教学内容,为达到特定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将语文学科内容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并用于教学实施与评价的知识。

二、小教专业“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现状

现代汉语课程对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尽管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的教改与科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师范院校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学生基础薄弱、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老套、无知识迁移与对接岗位等原因,小教专业“现代汉语”课堂教学现状可分析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现代汉语”课堂教学不受重视,缺乏检查评价机制

因“现代汉语”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基础薄弱,教师采用传统的“一言堂”讲授模式,通常仅仅讲授知识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调研显示,许多教师未曾深入思考和建构每一堂课,没有详细的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更没有科学的教学理念的指导,只主观地凭借教学经验来处理课堂。加之,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等缺乏行政部门的检查与评价,“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不重视,长此以往,出现恶性循环。

(二)课程大纲中课程任务和目标界定模糊,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

当前,“现代汉语”课堂教学多关注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基本技能的训练。课程大纲中强调“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但具体的标准与水平却不详细[3]。“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针对的是现代汉语课程本身,而实际上根据不同层次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情况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现行大纲中尤其缺乏与学生的岗位对接,缺少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培养的相关内容,无法为相关院校与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支撑,势必造成师范生学科教学知识的缺乏,使他们在走上岗位初期对自身PCK的发展感到困惑。

(三)小教专业学生缺乏学科教学知识运用的具体情境

“学科教学知识主要有两个要素:一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表征,二是对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困难的理解。”师范生普遍存在着自身具备一定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但教学质量低下的现象。究其原因,可归结为师范生现代汉语学习过程中学科教学知识学习的去情境化。客观来说,院校在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无法为他们提供真实的教学情境,而真实的教学情境作为学科教学知识的关键性一环,它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学科教学知识的不稳固;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师范生进行教学实践的意愿及能力薄弱,反思的意愿及能力薄弱,寻求职业导师的意愿及能力薄弱,共同体合作的意愿及能力薄弱,这些都从主观方面导致师范生学科教学知识的薄弱。

(四)教师不能将现代汉语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相结合,甚至不能把握好教材内容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对现代汉语学科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汉语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在文中我们也谈到,部分教师对自己要教授的教学内容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学方法上也沿用传统的讲授法,使得课堂枯燥无趣。此外,小学专业的现代汉语需要学生运用相关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来解决小学语言教学以及语言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但根据具体的课程要求在实践运用过程中,仍存在知识运用脱节的问题[4]。教师没有将两个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互结合,从组织教学的初期就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基于PCK理论的小教专业“现代汉语”教学设计

根据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依据《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代汉语课程标准》以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还有“岗位导向”“互联网+”应用技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总体教学设计,师生密切配合,完成从现代汉语课堂学习到岗位教学实训的整个过程。充分利用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现代汉语”课程、云班课在线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平台的教学资源,开展“课前导预习、课中导学习、课后导拓展”,逐步完成“基础知识”“岗位能力”“发展能力”的任务要求。

(一)课前导预习

教师将课前学习资源上传到云班课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和世界大学城网络课程平台,并通过云班课、邮箱、QQ群、微信群等课前预习通知,布置课前任务。教师整合已有微课资源,录制新的微课程。学生接到预习通知后,下载电子课本、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和文档学习文件等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云班课问卷,调查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意向和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完成预习作业情况检查,形成可参考数据,指导课堂教学,师生同步拓展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二)课中导学习

教师根据课前任务,统计分析展示学生自学之后的自测成绩,查看学情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情绪动态,明确重难点。教师利用蓝魔云班课教学软件下发学习任务书,依据多媒体教学课件按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穿插大学城空间网络课程资源、行业导师互动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学生按照任务书要求,独立自主或以小组为单位,实施各项任务作业。教师在教学平台收集统计学生作业,及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提问学生进行屏幕控制,一对一指导,实现差异化教学。任务完成后可在平台中进行优秀学习成果展示。岗位能力提升环节,学生微信联系行业导师进行远程答疑;在基础知识及岗位能力模块,学生在网络平台完成知识能力竞赛,激发学生求知欲,检测学生学习成果,查漏补缺;在发展能力模块,发散知识,运用视频分析及学术论文研讨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与论文查阅的技巧,进一步将知识迁移至学生今后的岗位能力提升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上。

(三)课后导拓展

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及云班课平台完成课后检测,将课中所学条理化、系统化,形成可共享的思维导图;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联系行业导师进行指导;完成教学赏析实训及微课视频录制,将微课上传云班课平台,供全班交流学习,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教学反思

对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的完成程度与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其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思索解决或改进的方法;重视学生对课堂形式与教学环节设置的反馈等,为下一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经验。

四、基于PCK理论的小教专业“现代汉语”教学设计案例

此处,我们以“现代汉语”课程中“词语的选择”为具体教学单元来进行教学设计的展示,课程参与对象为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2016级学生。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及学情。本课选自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现代汉语”课程,参考了高职高专教育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乡镇地区小学教育人才需求,结合学院现有设备优势,将教学内容确定为词语的意义、色彩和声音、词语选择的原则及运用两个教学单元。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高职教育专业语文方向一年级学生,学生通过本课程前一单元的学习,已掌握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言语交际中语言运用的主要注意事项等基础知识,能较为合理地分析和处理言语交际中的选词问题。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本课的教学目标由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三部分构成。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词语选择的原则;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合理选择词语表达并能分析词语表达的效果,在日后运用于岗位教学;素养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选词修辞素养,教学活动中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作为职业教师的必备素养。课程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根据语境合理分析并选择词语,难点在于对小学语文课文用词的特定表达效果的分析。3.教学策略及方法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实践能力,“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小组合作探究法,基于“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语料库、网课资源、在线平台等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借助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教师将课前学习资源上传到蓝墨云班课及大学城空间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布置课前任务:自学现代汉语教材中词语的选择相关知识内容;在语料库搜词找句,感知同一词语的不同语用;查找人教版或语文S版小学语文课本中与词语选择相关的内容;小组合作,选取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典型用词的例句和语段,分析例句或语段中词语使用的特定表达效果,完成分享课件,并做好课堂展示、讲演的准备。2.课中互动。(1)基础知识模块。教师根据课前任务,统计分析学生们自学基础知识内容之后的自测成绩。学生发言指出理解有困难的内容。教师展示某一学生在语料库中查找的同一词语在不同例句中的运用,学生初步分享预习之后的理解。教师创设情境,利用图片导入关于“胖”的多种表达,探讨各类表达的不同效果。学生自主学习网络课程资源,了解词语选择的相关常识,列出思维导图并上传到云班课。教师针对学生上传的内容,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明确词语选择需要关注词语的意义、词语的色彩和词语的声音。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结合生活语言实践,举例说明选择词语的每个原则与要求的重要性,并通过小组代表进行讲解展示。教师进行评价并组织学生投票评出最优秀的一组。(2)岗位能力模块。教师播放视频,请学生欣赏配乐朗读,选取课文中出现的好词。教师选取优质小学语文词语赏析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字词赏析的重点,请学生思考并记录学习体会,在云班课后台展示优秀内容,请学生互相补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预习环节准备的语料,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微信联系职业导师请教学习,进一步分析好词的表达效果,并请小组代表进行展示。教师通过网络平台知识竞赛题,检测学生学习成果。(3)发展能力模块。教师播放小品《想跳就跳》片段,引导学生体会并选择小品中的特殊用词,利用本课所学,分析其效果,学生小组讨论口语和书面语表达各需注意哪些方面。教师演示在中国知网查找“词语的选择”相关论文,选取1篇有代表的论文《词语的锤炼与语言事实的选择———从冯志纯《现代汉语说起》(曹石珠,1997)与学生一起阅读体验。3.课后拓展。教师布置课后任务,将本课知识形成思维导图上传至作业平台;选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典型用词,分析其表达效果,录制微课并上传至课程网络平台。

(三)教学反思

丰富的网络媒体资源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小组讨论和分享演讲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在线技能竞赛和成果展示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而课前准备的学习任务较重,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学生的完成度还有待提高,以及学生对于课堂分享的时间的把控能力有待提高。

五、结束语

中文系毕业论文【第三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总体素质却有所下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其实际质量与目标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全面衡量论文质量的标准,现行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对论文管理质量的评价存在局限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有:学校主管部门对论文质量的过程管理、院系领导对论文质量的过程管理、指导教师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指导教师对其所带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学生对毕业论文过程的执行。现行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往往只看重论文的内容质量、形式质量和答辩质量,而对论文管理质量的评价却存在着局限性和狭隘性。

评价指标不全面,评价内涵不明确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不同于课程考试的成绩评定,论文的选题、研究内容、方法及结果均没有标准答案,不宜进行明确评分。评价指标和标准均含有可变因素和主观因素,这就要求评价体系具有多层次评级指标以及精准明确的评价内涵,而现行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却存在着体系松散宽泛、评价指标不全面、评价内涵不明确的问题。

针对实施对象不能因材施教学校各专业使用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一般是由学校教务职能部门制订的适合所有专业通用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往往是适合所有专业的抽象化、概念化的模糊语言,而不是体现专业特色的具体语言。没有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来构建适用本专业的评价体系,既不能真实反映论文本身的质量,又不能准确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及整体教学水平。

没有形成良性的循环反馈现行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除了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价以外,在发现论文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这一方面却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往往只能发现论文的质量问题,却不能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反馈。随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论文质量评价指标及权重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2构建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

构建原则

系统原则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不仅要注重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文字表述与图表质量、格式规范、答辩及成果所反映的学生学术水平与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能力等,而且要充分考虑学校及学院对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工作,以及指导教师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和管理。

专业原则生物工程专业属于理学、工学和药学等多学科交叉学科,综合性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与生物相关的知识技能、理学的基本概念尤其是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还要掌握工科的相关知识。而对于中医院校的生物工程专业来说,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医药学科背景。因此,构建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应体现本专业的学科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传统特色,以此提高论文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并引导培育专业特色。

操作原则一个易于操作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应具有客观性、可测性和完整性,指标内涵不模糊,应使用明确及可以考评的语言对指标进行描述,而模糊及难以量化的指标则放入综合评价中。操作性好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减小评价者对论文的主观评价影响,缩小评价结果与实际质量之间的偏差,体现对论文质量评价的客观性。

激励原则构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应将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基本指标与提高性指标相结合。所构建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指导教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体系内容

静态质量评价毕业论文的静态质量评价是指对毕业论文的成果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对论文的内容质量、答辩质量和形式质量进行评价。将一级指标“静态质量”分解为3项二级指标:内容质量、答辩质量、形式质量。毕业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毕业论文质量的核心,在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对论文的评价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毕业论文的内容质量涉及到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研究成果等方面,将二级指标“内容质量”分解为选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学术水平与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能力等三级指标,对选题是否合理、文献综述是否具有综合性特点、外文翻译是否准确、研究成果能否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等进行评价。

毕业论文的答辩质量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应变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等的全面体现,具有直观性、过程性、综合性的特点。将二级指标“答辩质量”分解为汇报论述、口头表达、回答问题、多媒体应用等三级指标,对答辩汇报是否条理清楚、口头表达是否流利、回答问题是否准确、多媒体应用是否优秀等进行评价。毕业论文的形式质量是本科毕业论文的直观表现,论文在结构层次、语言文字、数据图表等方面应具有规范性、标准性、可读性。目前,毕业论文的规范化问题已成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如论文的结构层次不合理、数据图表不规范、撰写格式有误、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等。将二级指标“形式质量”分解为结构层次、文字表述、图表质量、规范要求等三级指标,对论文结构是否严谨、文字表述是否合理、图表制作是否精确、文本格式是否规范等进行评价。

动态质量评价毕业论文的动态质量评价是指对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质量进行评价,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包括学院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和监控,以及指导教师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和管理。学院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评价主要包括制度建设、组织保障、教学条件、过程管理等各方面的评价。制度建设的评价是对学院是否制定了毕业论文的工作方案以及具体规范要求进行评价;组织保障的评价是对学院是否成立毕业论文工作小组或答辩委员会进行评价;教学条件的评价是对毕业论文的实验条件、图书资料等支撑情况进行评价;过程管理主要评价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全过程管理情况。对指导教师工作的评价注重于论文任务书与指导开题报告的质量,计划进度及执行情况,评语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对各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是否到位等。在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各个因素中,指导教师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和管理对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评价影响最大。

3结语

汉语毕业论文范文【第四篇】

一、 文学史篇 1 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特征 2 20年代乡土小说的特征及其发展 3 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择 4 中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 5 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 6 解放区文学:大众化走向得失探 7 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轨迹 8 论"革命传奇"小说 9 论"样板戏" 10 论"知青小说"的演进流变 11 新时期诗歌的多元化格局 12 建国以来农村小说题材的时代性 13 论新时期战争题材小说抒写对象的位移 14 论新时期小说抒写对象的平民化意识 15 新世纪女性诗歌新格局 16 论"文革"叙述模式 17 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 18 论新时期长篇小说的盛产及质量 19 论新时期短篇小说兴盛的原因 20 论21世纪文学的继承与走向 二、 文学思潮论 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再认识 2 "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纵横谈 3 "京派"与"海派"论争小议 4 "乡土小说"派创作探 5 "胡风主观论"的再认识 6 论"朦胧诗" 7 论"后朦胧诗" 8 论"新写实小说"的民众性 9 论新历史小说 10 论新时期的女性小说 11 论"寻根文学"思潮 12 论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创作 三、 作家论 1 鲁迅小说创作论 2 鲁迅散文创作论 3 郭沫若创作思想论 4 郭沫若创作论 5 茅盾创作思想论 6 茅盾评论特色论 7 巴金早期创作思想探 8 巴金小说创作论 9 老舍的平民观探 10 老舍的小说创作风格探 11 曹禺的生平与创作之关系 12 曹禺的话剧的诗意特征 13 沈从文描写湘西与都市文化内涵的得失探 14 张爱玲小说的"仇恨"情结 15 张爱玲小说的"苍凉"美学与悲剧意识 16 赵树理模式得失探 17 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论 18 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论 19 古龙武侠小说创作论 20 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21 论区青的艺术追求 22 金庸对20世纪中国文学(网学)贡献之分析 23 汪曾祺小说创作之分析 四、 作品篇(小说) 1 浅论《狂人日记》的先锋性 2 鲁迅《故事新篇》"油滑"小议 3 浅论叶圣陶《倪焕之》 4 郁达夫《沉论》的艺术特色 5 茅盾未完成小说探 6 吴荪甫:民族资本家的封建性 7 老舍《猫城记》之寓言式结构探 8 老舍与虎妞形象塑造 9 沈从文《边城》的"民族寓言"解读 10 《边城》人物与符号论 11 张恨水《啼笑因缘》论 12 萧红《呼兰河传》的地方特色探 13 钱钟书《围城》失探 14 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末日恋情 15 论萧红《生死场》的原始生气与生命体验 16 池莉小说创作的媚结倾向 17 论方方的小说 18 论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 19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旧式农民"形象 20 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21 论《红旗谱》中的朱老忠 22 论《林海雪原》的浪漫主义色彩 23 论杨绛的《洗澡》 24 论贾平凹的《废都》 25 论王安忆的《长恨歌》 26 论陈忠实的《白鹿原》 27 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女士形象 28 论莫言的新历史小说 29 论韩少功小说表达手法的多样化 30 论王蒙小说的社会意义 31 论余华小说的宿命感 32 论汪曾祺小说的文化风格 33 论王蒙式创新小说 34 论王小波式的幽默 35 论王小波与知识分子话语 36 苏童小说的创作论 37 论王朔小说语言特色 38 王朔故事叙述模式 39 论刘震云《手机》 40 论卫慧的小说创作 41 论韩寒的小说创作 42 论棉棉的小说创作 43 论海岩的小说创作 44 论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 45 论白先勇的小说创作 46 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艺术创造性 47 论张爱玲笔下现代女性的病态 48 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之我见 49 从《四世同堂》看中国国民思想 50 从《南行记》解读艾芜笔下的"人生" 51 二诸葛与三仙姑形象分析 52 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之分析 53 分析茅盾之《子夜》 作品篇(诗歌) 1 浅论郭沫若别致的诗 2 论闻一多诗中的想象 3 论戴望舒的诗 4 论徐志摩的诗 5 艾青:绘画与诗歌艺术的探求 6 论小叶诗人 7 论穆旦的诗 8 论北岛诗歌中的"英雄主义"情结 9 论舒婷的诗歌创作 10 论顾城的诗歌 11 论多多的诗歌 12 论海子的诗歌 13 论郭小川的诗 14 论冯至《十四行集》 15 论北岛诗后期诗作的失宠 16 从《野草》读鲁迅的人生哲学 17 分析臧克家的诗歌 作品篇(散文) 1 论鲁迅的《朝花夕拾》 2 论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 3 论林语堂的《剪拂录》 4 论何其芳的《画林录》 5 论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 6 论梁实秋的《雅舍小品》 7 论杨朔散文创作的得失 8 论刘白羽的散文 9 论秦牧散文的联想 10 论余秋雨散文的话语策略 11 论素素的散文 12 论石娃的散文 13 论史铁生的随笔 14 论刘亮程的散文《一个人的村庄》 15 论巴金的《随想录》 16 瞿秋白散文之分析 作品篇(剧本) 1 曹禺《雷雨》周萍论 2 蘩漪悲剧探 3 论郭沫若的《屈原》 4 《白毛女》的现代版解读 5 论高行健的实验话剧 6 《白毛女》艺术魅力探 7 张艺谋电影创作之审美追求 六 古代文学篇 1 论中国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 2 论《诗经》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 3 论屈原的人格美及其诗歌的艺术美 4 论《左传》战争描写艺术 5 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6 论《庄子》的想象艺术 7 论"汉赋"的铺叙艺术 8 论《史记》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 9 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10

48 604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