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精编5篇
【导言】此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范文1
[关键词] 女性主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和电影
一、介 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人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茨威格的作品,茨威格一生共写了十二部传记、九部散文集、三部长篇、三部诗集以及一部自传。《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世界最具有影响的爱情小说之一。茨威格曾在1936年的一份简历中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正如我感到整个世界是我的家乡一样,我的书在地球上所有语言中找到友谊和接受。”他的这个夙愿在中国得到了实现。
这部小说由保利华亿投资2 000万,由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改编,把它搬上了银幕,把故事也放在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老北平。虽然国家背景、环境、人物身份都改了,但是一切又是那样自然合理,原因何在?因为小说和电影通过生动的描述揭示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对少女期的一见钟情的青涩,一生一世的痴恋,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都能找到这样的女性身影。这女人的心声只有在她们临死之际写给男人的信中才被我们参透,才让我们感动,才让我们想告诉人们:妇女应该被公平对待,女性还可以大胆追求自己的自由、爱情、幸福,用女性的不幸呼吁男女平等,不要性别歧视,才不会使悲剧在以后的时代中继续上演。
有人曾认为耗资如此巨大看一两名演员表演是否值得?姑且不论演员的多少与演艺展示是否成功,就这个故事的思想性和时代意义来讲,笔者认为是非常值得的。该片向世界展示了一位中国女人痴情无悔的一生。这样的女性在中国自古至今数不胜数。片名和小说虽为“陌生的女人”,而这位女主人公的命运对大多数女性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可能就在她们身边,也可能就是她们自己。然而为什么还以“陌生女人”命名呢?这是相对于男性来说,小说和电影里的男人对生活中有这样一个女人是一无所知的,所以收到的是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到的是一位陌生女人的经历。那现实中的男性呢?这样看来笔者有必要从女性主义视角对这部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女性主义思想
女性主义的定义是源自女性争取自身权力的政治运动。女性主义的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大概是19世纪末左右,该运动反对特权,要求男女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主张女性的政治权利,要求公民的选举权;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要求社会忽略男女差异,女性不应看成是男性的附属品,消除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要求男性帮助女性走出蒙昧和压抑的状态,提倡女性自尊、自省、自爱、自觉、自理和自治。中国的女性解放有别于其他国家,她们没有经历前两个阶段,而在20世纪20年代时直接进入第三个阶段,这一情况使小说被改编成中国三四十年生的故事时,让观众感到内容演绎得极其自然。
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性主义的体现
(一)写信形式赢得女性话语权
女人以独白的形式倾诉了对其的挚爱。陌生女人以书信的形式,表明自己曾经在男人世界中的存在,也许我们可以把这个男人看成整个男权社会的缩影,陌生女人则是整个女性人群的缩影。女人以一种深沉的、哀婉的语气诉说着自己的生存状态,表达着自己对爱、对生活的抗争、渴望和绝望。任一鸣曾经说过:“只有拥有了语言才拥有了那份霸权的可能。” 而陌生女人的语言是与众不同的,不是大声疾呼,不是走向街头,而是以书信的形式,她们似乎在自言自语,这已是女性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
故事是在男主人公41岁生日开始的,那天男主人公收到一封字迹陌生的信,他喝上茶,看完报纸和印刷品,方才拿起信,可以看出男主人公闲适的生活状态。信这样开头:“我的孩子昨天去世了……如果你手里拿到了这封信,那么你就知道,那是一个已经死了的女人在这里向你诉说她的一生,从她开始懂事的时候起,一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一个死者,她再也别无所求了,她不再要求爱情,也不要求怜悯和慰藉。我要求你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请你相信我这颗痛苦的心匆匆向你吐露的一切。请你相信我讲的一切,我要求你的就只有这一件事:一个人在其独自去世的时刻是不说谎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不是以书信的形式,这个男人会倾听这个女人的话吗?如果不是孩子已死,女人已死,这个男人会相信女人所说的吗?这些假设现在都不重要了,事实是,没有任何顾虑的情况下,出于好奇,男人读完了这封信。但是他只是模糊地有些记忆,比如好似邻家有个女孩,好像在夜总会遇到过一个女人,但这一切只似梦境,在他众多的中他已经不再记得谁是谁了。
(二)以不求结果的感情争取平等地位
茨威格通过对陌生女人的坎坷一生进行了描写。清纯少女对作家一片痴心,而作家却是风流成性,对陌生女人只当做无数艳遇的一次偶然邂逅的猎物。为此女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通过主人公一系列细腻的心理活动,看到了一位以不求结果爱情争取着男女的精神平等。
“我不埋怨你,我的亲爱的,不,我不埋怨你。如果我的笔下偶或流露出几滴苦痛的话,那就请你原谅我,请你原谅我……”
(三)以静默等待来证明女子爱情的忠贞
小说通过女人数年如一日的守候、思念与男主人公沉溺酒色、醉生梦死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其中我们看到的男女极端而又典型的爱情规则。女人的忠贞与依恋、彻底而决绝,男人用情不专,看似多情却无情,使得外表强大而且看似成就卓越的男人的内心龌龊不堪,灵魂肮脏,最终一个男性的形象被一位弱女子彻底击溃了。
“有两次我还看见你和女人在一起,——我看见一个陌生女人和你手挽着手紧紧依偎着往外走,我的心猛地一下抽缩起来,把我的灵魂撕裂,这时我突然感到我已长大成人,感到心里有种新的异样的感觉。我并不觉得意外,我从童年时代就知道老有女人来访问你,可是现在突然一下子我感到一阵肉体上的痛苦,我心里感情起伏,恨你和另外一个女人这样明显地表示肉体上的亲昵……”
这种爱恨交织、欲罢不能、撕心裂肺、充满渴望的感情,可能每个深陷爱河的女人都曾经历过。这个陌生的女人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
(四)女性在激情中展示生命的意义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我们可以借用来比喻这位女主人公,为了少女时的一见钟情,她不顾一切地爱上了他,为此,她离开了家人,抛弃了名誉,不计较婚姻,直至自己的生命。因为在一个女人看来,爱情是至高无上的,而这种义无反顾的爱情也应该是不受束缚的,因此在陌生女人看似非理性的爱情中,我们看到了她对自由的渴望,她一无所求,她对他毫无奢望,甚至在自己怀孕时,孩子生病时,自己也染病时,男人对此一无所知,她的灵魂,随着她的爱情,他们的爱情结晶,就这样来了,又去了。好似从未存在过,但这样的女人好似就是你我,就是我们身边的姐妹,从未散去。时代变了,但很多东西却从未变过,女人对爱的追求成了她们的信仰,也是她们对自己追求的呐喊。
四、陌生女人悲剧人生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从古至今,母系社会只存在了较短的时间,在漫长的人类社会中,男人处于政治的中心、经济的核心和话语的霸权地位。女人处于从属的地位,她们远离政治的核心位置、经济上属于从属地位,话语上属于失声的人群。她们渺小得让人视而不见,就像小说中写到的她们只是男性消遣娱乐的对象。而对女人却是永恒的幸福。
在男权社会中,女人经济上的不独立,直接导致了她后来的悲惨境遇。少女时期陌生女人家境贫寒,父亲早逝,母亲生活在整日的缝补和其他家务中,再次改嫁后诚惶诚恐,继父视她为嫁人时的财产。如果陌生女人出自豪门或是富裕之家,谈论或实践她的爱情梦想还可能不至于流落街头。可是爱情并不只是在富贵树上开花,它开在每位少女心中,只是结局截然不同。我们不禁叹息命运的不公,她们只有依靠自己。后来女人怀孕了,临产前她既不想连累亲人,也不想告知母亲,只得变卖所有家当,但产前她的钱被洗衣妇偷走,结果一贫如洗,在一群社会渣子中生下孩子。为了让孩子在优越的环境里受到教育,她成了。这个高傲的女人,对爱情忠贞不贰的女人,对所爱男人一无所求的女人,为社会所不容的女人,已别无其他生路。
(二)女性自身的原因
女性要想达到爱情上的平等是需要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自我意识的。陌生女人独自承担爱情的后果,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的坚韧,另一方面我们也质疑这样无声的付出是否毫无意义?是否应该让男人站出来,承担他该承担的责任。而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女人不得已的选择,女人真正做到了敢作敢当,而给了男人退缩的后路。这条后路不是女人给男主人公的特殊礼物,而是社会特许的。
陌生女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她在信中写道非常了解男人,不愿突然当上父亲,不愿和陌生女人有什么牵连,更不愿男人因此而产生对她的恨意,因此女人收起了思念,全身心投到孩子身上。
那么,一个女人就真的只能通过孩子来找到心灵的安慰吗?笔者认为,既然女人对现实有清醒的分析全面的认识,是否可以通过提升自己、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为自己创造必需的生活条件后,再寻求自己的爱情,而不至于惨死街头。生活中这么多的磨难都能忍受,再忍一时又何妨?当然,我们不是当事人,多余的说教都显得苍白,我们只求女性在自身的成长中多些智慧,多些自尊自立。
五、结 语
导演和茨威格通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女性导演和男性作家角度解读了她们卑微生活境遇和崇高的精神灵魂,对她们寄予了深刻的同情和理解,同时对于呼唤整个社会为实现男女平等做出努力,而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2] 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 孟晓辉。电影中女性主义的现实矛盾——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例[J].开封大学学报,2009(03).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5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到这里了,希望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2
[关键词] 自恋;自虐;单向度爱恋;陌生女人
由新生代导演徐静蕾编导并担任主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了一个女人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通过一封长信向自己终其一生的恋慕对象袒露心声的故事。
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自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1922年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小说中抛弃了诸多外在细节的描写而专注于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刻画,甚至包含女主人公陌生女人在内的人物姓名均采用了含混的处理方式。徐静蕾的编导在遵循原著主体风貌的基础上将故事发生的时空坐标移位于民国时期的北平,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对陌生女人终其一生的单向度爱恋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善于通过细节之处的刻画展现女主人公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使观者为之动容的同时自觉地进入对于陌生女人自恋与自虐这一悖论的思考之中。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长期以来,在以男权为核心的社会中,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生存于主流话语的遮蔽之下,在难以实现自我追寻的处境中逐渐丧失作为女性的自我意识。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不断发展,女性逐渐从男性阴影的遮蔽中走出来并试图消解父权制社会中以男性为核心的生存方式与思维定式,确立女性与男性平等的作为人的权利与自尊,在此社会背景之下,女性书写及以此为焦点的文艺批评日渐兴盛,为女性融入主流话语开创了一隅之地。同时随着全球化经济的逐渐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大自然在孕育人类的同时遭受着人类的掠夺与忽视,恰如男权社会中丧失地位与权力的女性,在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中人类逐渐意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文艺批评领域对生态与女性的关注也日渐升温,生态女性主义应运而生。1974年法国作家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在其作品《女性主义或死亡》中首次将女性主义思想与生态学思想有机结合并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文艺批评概念,反对传统父权制社会中的人类中心论及男性中心论等文化价值观,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在两性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均应构建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赞颂女性贴近自然的美好本质呼吁女性及全人类依照女性主义原则及生态学原则重构人类和谐社会。
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人公陌生女人倾其一生恋慕一位对自己一无所知的作家,无偿地给予爱慕和等待,毫无索取之念的同时默默忍受作家对自己的漠视,如自然给予人类的无言孕育与包容。徐静蕾导演将片中故事开始于1948年的深冬,作家徐先生在生日当天收到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这一沓厚厚的信纸诉说着一段凄婉的爱恋,影片的故事情节也伴随着陌生女人的画外音即信件的内容得以展开。1903年,在北京四合院中一个未成年的女孩儿爱上了隔壁新搬入的作家徐先生,在与作家有限的接触中女孩儿暗自将全部的生命意义寄托于这段爱恋。迫于生活的压力,女孩儿母亲将改嫁到远离北平的山东,在被迫与作家分离的六年中,她从未间断过对作家的爱恋并通过考取北平师范重返北京。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她与作家重逢并将自己的初夜献给了作家,但作家对这个曾经住在隔壁的小女孩儿毫无印象。几日缠绵后作家因事离开北平并许诺回来后即刻与她联系,然而作家却从此杳无音信,悲伤中的女孩儿在发现自己已有身孕之后决意离开北平与作家,经历种种艰难后在四川的一个边陲小镇生下了她与作家的儿子。昔日的女孩儿已经彻底成长为一个美丽的女人,由于不愿让儿子成长于陋巷之中,女人选择依附于各种富有的男人,成为高级妓女的女人再次与作家重逢,在与作家一夜欢爱后仿佛昨日重现般与之分离。几年后女人的儿子因伤寒病死去,而女人则在决意赴死前将这段漫长真挚的爱恋写进信中,寄给了作家。
正如女人在信中所言,她宁愿独自抚养儿子并承担一切有关这段爱恋的后果,也不愿意成为自己所爱男人的累赘,希望当作家忆起她时总是怀着感念并借此成为作家所结识的女人中的独一无二。为了心中的爱恋,女人独自承担起生存的磨难与内心的苦楚,凭借自尊与执著秉持着“我爱你,但与你无关”的爱情观,极具奉献感和包容力。一方面女人在这段恋爱中掌握了主动权,在她对作家持续一生的单向度爱恋中完全摆脱了对作家的依附,相比于其他女性在情感中的祈怜之相,陌生女人毫无索取的奉献与包容使她与所爱的男人之间构建了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从这一层面而言陌生女人无疑为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在与作家这段单向度的爱恋中,陌生女人并未摆脱男权社会中的异化与自我异化,构筑这段平等与和谐爱恋的基石是陌生女人在现实中的自我虐待,她完全囚困于自己铸炼的“我爱你,但与你无关”的锁链之下并认为主动选择奉献与包容是一种自尊与自由,这已经说明陌生女人将其爱慕的对象视为最高价值的同时异化了自我,这也展现出生态女性主义的文艺创作在重塑女性自我的道路中的困境。
爱虐悖论中的陌生女人
在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导演徐静蕾延续了原著中的淡化客观情节的表现手法与叙述方式,通过画外音的形式介绍了陌生女人的家庭环境,父亲曾是一个穷酸的教员且已经去世,还是十三岁女孩儿的她跟随母亲在北平的一个四合院中艰难度日。贫穷的经济条件及寡母孤女的生存境遇给陌生女人的童年生活蒙上了一层灰暗的色彩。与之前偷盗大宅门并常对邻居恶言相加的隔壁住户相比,新搬来的作家不仅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待人谦和,使女孩儿未见作家之时便对作家充满了好奇与敬意。陌生女人在信中回忆到,自从在四合院门前的偶然相撞开始,陌生女人就死心塌地爱上了作家,用女孩儿到女人这一生的时光实践了这种糅合着自恋与自虐情结的单向度爱恋。
当影片中的陌生女人还是十三岁的女孩儿时,她清澈的目光中便糅合了自尊与自卑的情愫。除夕夜的四合院中响彻了鞭炮的欢闹,镜头聚焦于一碗热气腾腾的年夜饺子上,母亲希望女孩儿将饺子送至北屋即作家的住处但遭到女儿的拒绝,女孩儿之所以放弃这一接近作家的机会是出于她的自尊,她不能容忍自己在倾慕的作家面前摆出讨好的姿态。这种自尊与自爱蔓延于陌生女人的一生之中,当她重返北平并与作家一夜欢爱后并没有借此机会依附于作家,作家因战事远去宛平并许诺回到北平后即刻与女人相会,女人在等待作家兑现承诺的数月中终日看着作家在院子门口进出而并没有再找过自己。作家承诺的失信使女人感受到自己与作家在心灵上的距离,正如她在信中所言:“无论是相隔无数的山川峡谷,还是在我们的目光只有一线之隔,其实,都是同样的遥远。”这遥远的距离使女人在发现自己怀有作家的孩子后决意离去,因为作家不会相信自己对作家这样一个并不忠实的人坚贞不渝,也不会坦然无疑接受这个孩子成为自己的亲生之子,女人的自尊不允许作家与自己之间蒙上一层怀疑的阴影。她不顾道德伦理的谴责与战乱动荡的局势独自南下,在四川的一个边陲小镇生下了她与作家的儿子,在艰难生存的数年中女人从未找过作家而仅仅是在每年作家的生日那天匿名送去一捧白色的玫瑰,即使在女人与作家于风月场所再度重逢后,女人依然在自尊与自爱的驱使下选择了沉默。最终女人在临死前通过写信的方式向作家诉说了自己一生的爱恋,“我要让你知道,我的整个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我的一生一无所知,如果我还活着,我会把这封信撕掉,像过去一样保持沉默。”可见打破这一沉默并保持自尊与自爱的前提是女人的死亡,因为一个死者不会祈求他人的爱恋与慰藉,也就不会成为作家的累赘与负担。女人通过一贯的奉献与包容维系着这段单向度恋爱中与男性平等地位,似乎摆脱了女性对于男性的依附身份而获得了精神层面的自爱,但这种不平衡的奉献与包容造成了女人自我虐待的现实,展露了女人以从属者的身份将作家奉为最高价值,自爱与自虐在此形成了悖论。
身处于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由于狭窄的自我实现途径,常常在情感中陷入自尊与自虐的悖论之中,在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人同作家的遥远距离使她只能通过现实中的自虐以实现单向度爱恋中的平等与自尊,而被她与作家在地位上的巨大差距所强化的自卑心理不自觉地成为其现实自虐的根源。作为一个穷酸教员的寡妇的女儿,女孩儿在与作家同住一个四合院的几年中一直存续着卑微心理:与作家许许多多漂亮的书相比,自己仅有的十几本用普通纸做成封面的书是廉价的;作家屋子里中的欢歌笑语预示着他属于女孩儿不可企及的上流社会;女孩儿打满补丁的旧棉服更无法与作家的女伴们的锦衣华服相提并论。在这遥远的距离面前,女孩儿蜷缩在自己对作家的单向度情感之中,自卑使女孩儿形成了毫无所求的心理定势,与作家共同居住在这个四合院中便可成为其对这段爱恋的全部诉求。在从女孩儿成长为女人的数年中,作家一直是她生命中所追寻的惟一目的与最高价值,考取北平女子师范是为了回到北平、回到作家的身边;怀有作家的孩子后的决然离开是为了不成为作家的累赘;八年后堕入红尘是为了给予儿子与作家同样的优越生活。影片虽然淡化了外在情节的展现,但女人独自生存的艰辛与单向度爱恋的苦楚不言而喻,主动选择独自承受一切后果的女人既选择了坚强与自尊,同时也选择了现实中的自虐。
导演徐静蕾本人在北京电影学院的一次记者问答中表达了对陌生女人的认同,认为片中的陌生女人为了尊严与爱情主动选择了这样一个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陌生女人拥有完整的自我而非自怨自艾的传统弱势女性形象。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层面而言,陌生女人的确区别于传统弱势女性,她独立、自尊、坚强,但在脱离向男性摇尾乞怜这一依附者形象的同时又陷入了自尊与自虐的悖论之中,作为女性的自我实现并不完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我爱你,但与你无关”的单向度爱恋体现了女性贴近自然的包容性及奉献精神等美好本质,赞美了女性在情感中追寻平等与自爱的执著,同时片中对于自爱与自虐的陌生女人的形象刻画也展露了女性在现实中自爱与自我实现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关春玲。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J].外国社会科学,1996(02).
[2] 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张玉书,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2.
[3] [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4] 张京媛。当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 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范文3
这个故事讲了有一天,娟娟像往常一样,走到院子门口。一个陌生的小女孩,笑着说:“你好!”等她要回答的时候,小女孩已经走了。从此以后,就没见过这个小女孩。
有一天,娟娟去上班,路上,她碰上一辆灵车,上面有一张小女孩的照片,他仔细一看,这个不就是那天向自己问好的小女孩吗?他冲上去,拉住一个人问:“这个小女孩怎么了?”这个人悲切地说:“这个小女孩叫桐桐,今年12岁,一年前她得了血癌,她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但始终没有哭过,她在书中看过,只要有100个陌生人的问候,就可以升入天堂。从这以后,桐桐每见到一个陌生人,都上前问好,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回应,回家后把它记在本子上。可是,她到死也没得到100个问候,临死前,桐桐捧着这个本子问: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不肯对我说你好呢?”
娟娟听了,流着泪,跟在灵车后面,在心里说:“你好,你好,——你还听的见吗?”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感人。我想:你会对别人说一声你好,哪怕是一个回应的微笑,你的爱就会传遍世界。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范文4
关键词: 影视改编 女性主义 叙述视角
一、小说
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了男主人公在41岁的时候收到了一封来信,接着便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一个痴情了一辈子的女性形象,在她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对男主人公表达了绵延了一生的痴情。
作者茨威格是著名的小说家、传记作家,他的作品以描写人物内心和塑造性格冲动见长,因此有着独特的文字魅力,也为文学史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他的小说先后被翻g成四十多种文字,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电影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第一次影视改编是由美国导演执导的,但这部改编的电影和原著的故事情节发展有很多不同之处。影片处理太过商业化,情节经过改编变得相当世俗化。在添加了婚姻的背叛与战斗的情节后,影片满足了部分观众在现实世界无法获取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理。
徐静蕾版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对白的数量和音乐使用的程度上来看,都属于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电影。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设置在20世纪40年代的北平,作为外国作品的中国式改编,徐静蕾的电影作品整体上呈现一种传统、保守的风格,电影中的人物设定与原著是一致的。她从女性思维的角度出发,自编自导自演,用细腻的内心与茨威格笔下的人物产生了共鸣;利用画面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揭发沉浸在心底的声音。电影情节和小说一样,甚至有许多对白都完全来源于小说,电影以女子在信中的自述“你,从来没有认识过我的你”把时间轴拉到从前,又通过不断穿插的作家读信这一情节拉回到当下的时间,时空的交错和回忆的重演,都在电影中营造了许多小说中没有的意境。
三、小说与电影
(一)叙述视角
从小说和电影的故事内容来看,两者并没有多大差别,然而徐静蕾利用叙述视角上的灵活变动,使电影产生了和小说相一致又不一样的效果,直接改变了受众观看的角度和接受心理。
1.小说的角度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倒叙的手法切入主题,男主人公从山上回家之后,管家把这三天内收到的信放在托盘中端出来交给他,就在此时,他被其中一封厚厚的信件上陌生的字迹及信件的开头“你,与我素昧平生的你”吸引住了,这就挖掘出作家和读者想要探个究竟的心理,也由此展开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小说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同男主人公一样的,虽然这个故事没有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但随着主人公的情绪牵引,我们也能感受并理解他的心情。“这样死心塌地的爱情飘忽不定、若隐若现,他感受到一些无法斩断的情感,但又想不出来,他感觉在梦中似乎见过这所有的形象,经常在沉沉的梦中呈现,但是那只不过是梦而已”。
这就是小说所站的立场,从男主人公的视角纵观整个故事,想必,此时的读者与男主人公一样在回忆着、冥想着这份爱,回忆过去的日子里,他给她带来的绝望与苍凉,而此时,笔锋一转,于是,这个陌生女人所写的爱情故事成为了主要叙事,故事也开始契合小说的题目。
2.电影的角度
电影的故事结构基本上符合小说的脉络,但经过徐静蕾灵活的衔接和变通,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电影情节是通过邮递员盖邮戳、送信的过程展开的,男主人公在影片开头给观众的印象始终是模糊不清的,电影捕捉的都是他的背影、声音,甚至采用背光的拍摄,使镜头里的人物仅仅出现一个轮廓。
从视觉上看,这样的开头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和小说一样,电影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忽略了男主人公情感的表达,而是采用“陌生女人”自叙的方式来对整个故事进行阐述,将女主人公的情感表现与心理活动更加凸显。因此,从视觉方面看,徐静蕾的电影结构和茨威格小说的构成的确存在一些区别。
(二)叙述效果
小说和电影有着相似的故事结构,但是由于运用了不同的叙述视角,从而达到了不一样的叙事效果。
1.小说的叙述效果:男性主义
茨威格作为一名男性作家,很细腻地把握了女性的心理和思想,但是仍然没有卸掉男性主义的包袱,依旧从男主人公的视角切入,使得整篇小说变成男主人公读信的过程,直至最后结尾“他的手颤抖起来,放下信后,仍然久久地沉思着”,“他的心头又泛起了某些回忆,其中有一个邻家的孩子,是一位姑娘,他又记起了一个夜总会的女人”,“他感受到了一些无法斩断的情感,但又想不出来,他感觉在梦里似乎见过这所有的形象”,“他又看见了那只蓝色花瓶――在他前面的桌子上”,“他全身打了个寒战,他仿佛看到一扇无形的门突然打开了……他感受到了一种死亡……他心中一时间悲喜交集,他想念那个无法看见的女人”。文章自始至终都以“他”作为主导,他的情感、他的动作,男性主义被彰显到了极致。
2.电影的叙述效果:女性主义
徐静蕾作为一名典型的中国女性,将整个故事移植到四十年代中国的大环境下,开篇弱化男主人公的形象,直接由女主人公的独白,也就是信的开头“你,从来都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将观众带入故事的情境之中,整部电影在女主人公读信的情绪带动下,成了她情感的倾诉,直至结尾,男主人公回忆往事时,依然有她沧桑、绝望的声音悠悠传来,镜头从男主人公的身上慢慢转换到了那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花瓶,继而是那扇曾经被她凝望过无数次的窗,这次,终于能够换他来望着她。最后在一个长长的移动的空镜头之后,当年那个小女孩专注认真的脸又出现在窗前,依旧那么单纯,像是女主人公一直保持爱他的初心一样,如果此时命运可以重来,那么她肯定仍然会选择这条道路。
整部影片,从开头和结尾来看,徐静蕾都强化了女主人公为爱情奉献一生的形象,大量表现女主人公的镜头更加凸显了无私热忱的女性主义。
3.小说男性主义倾向和电影女性主义倾向之比较
从小说和电影的内容上来看,为了表现各自所要彰显的不同精神内涵,徐静蕾在进行影视改编的过程中,对于茨威格小说的某些情节还是作了许多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的改动。
(1)幼年的自我改变
小说在写到幼年时的女主人公为男作家做的改变时,极具夸张性,“在我的生命中,凡与你有关的才有意义,连这世界也因为你而万物复苏。你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以前在学校里我学习马虎,成绩一般,如今忽然跃到第一。我每天晚上读书至深夜,因为你喜欢书,我也能读近千本;后来因为得知你是喜欢音乐的,我又开始投入地学习钢琴演奏,态度之坚定,劲头之旺盛令母亲都倍感震惊”。而在电影中,则相对弱化了对女主人公这一改变的描写,只有她在看到男作家伏案写作的场景之后,整日端坐于桌前练习书法的描写,以及和小说中一样的遮挡补丁的情节。
我认为徐静蕾对于这个细节的删减,不管有意无意,都表现了女主人公独立的个性精神,这是一种由崇拜衍生的正常的行为,而不是女性对男性魅力的屈就,为之后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及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并以此彰显了其女性主x的基本思想。
(2)关于分离期间的描述
小说中,作者对女主人公在斯布鲁克待的六年作了长达两页半的描述,亲情、友情甚至是朦胧的爱情都不能减轻一分女主人公对男作家的痴迷。而在电影中,徐静蕾运用了七句独白、三组镜头(不断变化的群山和夕阳、低机位的空镜头、车夫拉女主人公回到北平住处的镜头)和一条“六年后”的字幕,就完成了女主人公从北平到山东再到北平相隔六年的历程,没有将女主人公在山东的孤独、不易与艰辛直接表现出来,却在给观众自行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将电影中女主人公的心理、性格和小说中人物的卑微、委屈作出了区别。女主人公的形象在此时得到了一个自由的展示空间,不再拘泥于小说中对人物设定的孤僻、腼腆的性格,从特定的角度上表现了导演要向观众展示的趋向于女性主义的剧本和人物的设定。
(3)不同的社会地位
六年后,女主人公怀着对男作家深沉思念的六年后,“我找到了维也纳的亲戚,成为了一家服装店的职员。终于,在一个雾气蒙蒙的秋日里,我终于到了维也纳!……在火车站,我存好行李包,便跑上一辆电车,直奔你的住处――”;“终于,那一年,我考上了北平的女子师范”。
两个不同的身份将女主人公的社会地位十分彻底地描写了出来,一个是托关系找到的服装店工作,另一个是考上的北平女子师范,社会地位的差异显而易见。女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她在其他方面的地位,尤其是在爱情方面。自古以来,爱情从来就不是童话故事里描绘的一般美好,门当户对的爱情在中国永远都占有主导地位。因此,徐静蕾对于女主人公社会地位的抬高在主观上表现了其独特的女性思维,也同时彰显了徐静蕾对于女性主义的推崇。
(4)怀孕分娩过程的不同侧重
在小说中,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女主人公怀孕分娩的过程。可以说,茨威格非常善于描述女性细腻的心理,当然,也在不自觉中强化了女主人公在爱情里遭受的伤痛和苦难,当然,徐静蕾在电影中不是刻意弱化这一段细节的。我认为,对于一部艺术电影来说,情感的表现不应该是大起大落的,而是应该带着一些不经意的、浅浅的描写,让观众能够体悟其中的精神与内涵。这就是徐静蕾在影片中呈现给我们的镜头所传达的信息,(独白、女主人公坐着火车离开、女主人公独自在江边行走、女主人公为了生下孩子独自乘着船逃亡内地)女主人公怀孕分娩过程的艰辛被弱化,尽管原著中的阶级矛盾被日军侵华战争所掩盖,但这是由之前的社会地位造成的。
这里又可以谈到小说中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情节,也就是女主人公不愿意告诉男作家自己怀孕的原因。除了电影中表述的原因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有一次从门孔上看到一个乞丐在按你的门铃,你给了一点钱。是在他开口索取时,你便匆忙地塞给他的,而且钱不算少,但你给他钱时,看起来有些害怕,是神色慌张的,想立即打发他走,以免再看见他的眼睛一样。我永远也忘不掉你帮助人时的神情:局促不安,遮遮掩掩,怕人家感激。所以我始终不肯上门求你。”小说中女主人公这样的心理说到底也是由社会地位的差异造成的,她甚至觉得在她爱的人面前,自己是在以一种乞丐的身份和他交往,索取便是乞讨。然而,在电影中,徐静蕾所表述的原因不在于阶级,而在于爱的怀疑和企图,脱离了阶级地位的束缚,爱情显得自由起来,但又不是完全的无遮掩,这又是一个关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爱情的说法,在此暂且不做讨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徐静蕾在影片中作了一番关于女性主义的强调与思考。
(5)最后一次见面时的形象
最后一点,也是关于小说和电影比较后的一个细节:女主人公在和男作家最后一次接触时,是否穿了外套。从整体上来看,这一细节似乎并不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结构产生影响,但是,小说的首次影视改编――美国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这一细节忠实于了原著,然而在徐静蕾的影片中,却被删改了。无论改编者刻意与否,我认为,根据前面一连串对于原著的改动,这一细节也是可以作为证明徐静蕾女性主义思维的证据。
小说中,“我的存衣单放在了朋友那里,如果回去向他们要,得要许多理由才行,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又不愿意放弃这个与你在一起的时刻。因此,我没有犹豫一秒钟,在晚礼服的外面披了一条围巾,便走进雾气迷蒙的沉沉夜色中,我没有去顾及那件大衣”。女主人公就这样狼狈地跟着男作家离开了现场,带着一种不顾一切的、悲观的英雄主义情感。在这一刻,在男作家面前,女主人公的人格、自尊又一次放了下来,低到了尘埃里。
相对于随意披了一条围巾就跟着作家离开的小说女主人公,电影中的女主人公穿的是一件华贵的皮草大衣。围巾和皮草,女职工和女学生,我想,一切情节发展都是由当初编者对人物设定的不同而引起的,而编者的人物设定又是根据头脑中固有的想法自然而然生成的。茨威格虽然能对女性的心理性格描述得十分贴切,但是由于其阶级思想的局限,切入的视角不自觉地男性化了;而导演徐静蕾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国女性,其所要彰显的女性主义在这部影片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结语
从整体上看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其对于小说的改编是一种忠实于原著的改编:首先,在情节上做到了保留小说的基本风貌,情节安排、人物性格等方面都没有很大的改动;其次,电影基本上继承了小说的思想内涵及精髓,表现了男性对女性的滥情、不专,女性对男性执著、坚毅的美好品德。小说和电影在女主人公女孩、少女、母亲的各个阶段,女主人公都对男性投入着仰慕和依恋,她一生都在为心爱的男子而活,对男性投入了崇拜的目光而无法获得与之平等的地位。徐静蕾作为女性导演,片中在没有正面描写男人的心理活动,男人的形象全是女主人公眼中的形象,对于男性形象的表现非常淡漠而女主人公的特征却相当明显,电影中多处细节同时彰显了女性主义。小说的写作背景是西方,人们更加重视“人”的价值的体现,女主人公在其中为男作家付出的一切,都是可以被人们所理解的,因为这是她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但是在电影中,故事的背景是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展示了在抗战的大背景下,战争的爆发对女主人公带来的伤害,电影中杂糅进了许多社会、时代、环境的外部因素,使得电影在男性对女性的压抑,女性对男性的依赖、附庸的主题上有了创新。
参考文献:
[1]马丽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小说到电影。电影文学,2012,17(07).
[2]孟晓辉。电影中女性主义的现实矛盾――以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例。开封大学学报,2009,23(03).
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5
[关键词] -二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廊桥遗梦;爱情命运;爱的追求;爱的迷惘
一、两部作品的内容简介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的是一个少女暗恋上了一个作家,而她把对他的爱深藏于心底,多年之后,她又回到他的居住地,默默地守候着他,而他却全然不知她的存在,而她意外地有了他的孩子。为了让他们的孩子能过上上等人的生活,她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在孩子被流感夺去生命之后,她也将不久于人世,所以,在临死前才把她苦难的一生以信的方式告知了她深爱着的那个人,而作家虽然在脑海里苦苦搜索,也不能确定那模糊的身影。这是一个读来让人肝肠寸断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爱的如此默默无闻,爱的如此心力交瘁。高尔基曾感慨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丝毫不感羞耻地哭了起来。”然而,感人的爱情故事又何止这一个,这就是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于1992年出版的小说《廊桥遗梦》。
小说《廊桥遗梦》曾被搬上银幕,叙述了在美国麦迪逊县一座古老的廊桥旁,一位风韵犹存的已婚农妇邂逅了一位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善解人意,热情大方,而摄影师成熟睿智,风流倜傥。两颗孤独的心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碰撞到了一起,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在四天的缱绻情爱过后,弗朗西斯卡的丈夫和孩子们赶集回来了,她不得不做出痛苦的抉择,是为了家庭的责任留在亲人身边还是放弃所有,去追求真爱?影片中弗朗西斯卡把手放到车门上的一刹那,雨帘中看着渐行渐远的罗伯特的车,她留下了眼泪,观众也不觉潸然泪下。
一个是情窦初开的少女为爱而误入歧途,遗恨终身;一个是固守婚姻的围城,而将真爱埋藏于心底。一个爱的有如飞蛾扑火,一去不回头;一个为了四天的真爱而思念一生。两个女主人公都在反叛的思想中期待过爱情,都在挣扎中享受了美好的爱情,可最后,都没有真真切切地拥有她们所追求的东西,只有溃败的无奈。也许,命运就是这样不完美的,当你在追求完美的时候,可能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可是,人们追求的脚步是永远不会停下来的,因为过程是美好的,就因为这美妙的过程,才让这两位女主人公,一位倾其一生,至死不渝,另一位也在思念中孤独到老。
二、两位女主人公对爱的追求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廊桥遗梦》这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迷恋男主人公。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人公从13岁开始就遇到并暗恋上R作家,每天从黄铜窥视孔里窥视他的一举一动,认得他系的每条领带,穿的每一件衣服。甚至还吻过他手摸过的门把手,甚至还拣了一个他扔掉的烟头。就连陌生女人自己也这样描述她对作家的感情:“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盲目地、忘我地爱过你。”“人间万物所以存在,只是因为都和你有关系,我生活中的一切只有和你相连才有意义。”由此可以看出,被女主人公深爱着的作家已经成为她生命的全部,这种爱是伟大的,义无反顾的,也是盲目的,绝望的,无可就要的。此时,她爱的对象也已经成为完美的化身,成为一个符号,寄托了她对爱情所有的幻想,是不真实的,而她还要继续做梦,在自己编织的爱情谎言中一错再错。
正如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说:“爱情这个简单字眼,对男女实际上表示两种不同意思。女人对爱情的理解是十分清楚的:这不仅是奉献,而且是整个身心的奉献,毫无保留地、不顾一切地。她的爱所具有的这种无条件性使爱成为信仰,她惟一拥有的信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女性。虽然有富有的王公伯爵向她求婚,而她却坚决地予以拒绝,因为为了作家,她要使自己任何时间都是自由的。在爱的过程中有欢乐也有痛苦,而女主人公的痛苦却远远多于那短暂的幸福时光。然而,这却是她自己的选择,从她爱上他那天起,就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廊桥遗梦》中的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也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摄影师罗伯特。但是,与前者不同的是,弗朗西斯卡是已婚女性,并且是一对孩子的母亲。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主人公相比,她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要考虑。而她们的爱情也是来的如此轰轰烈烈,如此感人肺腑。
弗朗西斯卡出生在意大利,她有着浪漫热情的天性,憧憬着美好的生活。她嫁给了美国退伍军人理查德,并随他来到美国衣阿华州的乡村,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这里不是她从小向往的地方,“长期遵循乡村文化的克制、含蓄、不苟言笑的行为准则的弗朗西斯卡”∞过着一种没有情爱、没有激情的安逸生活。夫妻间缺乏沟通和浪漫的情调。然而,这种怅然失落的情绪很快就被突然闯入的不速之客罗伯特打破了。他成熟稳重,浑身散发着一种迷人的雄性的魅力。“那眼睛、那脸庞、那银发,还有他身体转动自如的方式,那是古老的、令人心荡神移、摄人魂魄的方式。”罗伯特的出现立刻唤醒了已沉睡多年的少女的心,那个深藏于体内的另一个躁动不安的自己。她描写他的激情是如此的惊心激烈,而又掌握得极有分寸,并且有着动物般优美的姿态。而罗伯特对弗朗西斯卡也有着深刻的好感,从他迷路后得到她热心的帮助,再到她主动帮他做导游,他深深地感激着她的热情。
弗朗西斯卡也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主人公那样迷恋上了对方,她在遗书中这样赞美罗伯特:“天底下这样的男人只有他一个……在四天之内,他给了我一生,给了我整个宇宙,把我分散的部件合成了整体。……罗伯特・金凯交给了我生为女儿身是怎么回事。”由此可见,弗朗西斯卡对罗伯特的爱是发自肺腑的,他们之间的爱也是值得她珍藏一生的回忆。他们之间的爱由最初的两情相悦,到灵魂与肉体的结合,最后升华到一种至爱的境界。他们所追求的不正是世间的男男女女所追求的吗?
无论是“陌生女人”还是弗朗西斯卡,从她们身上,我们了解了女性对爱情的向往、对幸福的憧憬是人之常情,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她们敢爱敢为的勇敢姿态,告诉了世人,女人是为爱而生的,她们追求真爱是正确的,无可厚非的,任何指责和责难都是对爱的亵渎。
三、爱的迷惘
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在享受爱情滋润的甜美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即,如何与相爱的人长相厮守。然而,两位女性都在经历了反叛、挣扎后败下阵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主人公,她的反叛是对家人的、世俗的,也是对自身的反叛。她从13岁开始,就自己她所有的注意力放到了一个陌生人的身上;她脆弱、敏感,生怕别人知道自己这个“天大”的秘密。离开维也 纳多年,重回故里,实际是去找R先生,却仍然瞒着家人不愿讲出自己的真正意图。然而,她一直暗恋的那个人却一次次地让她失望,他对作为邻居的她没有印象,他对站在巷口等他的那个女孩没有印象,他对在夜总会认识的那个妩媚的女子没有印象,他更不会想到她们其实都是一个人。而她又是多么希望她深爱着的那个男人能够把她认出来,她一次次的失望,但她知道这个人具有两面性“你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是个热情洋溢、逍遥自在、沉湎于玩乐和寻花问柳的年轻人;同时你在事业上又是一个十分严肃、责任心强、学识渊博、修养有素的人。”“”具有这种双重性格的男人,如何会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女主人公一人身上呢?她不敢奢求,她踯躅不前,生怕自己越朝他走去,越使他逃离。
她爱的好辛苦。如果说只坐在门后偷偷地看并不会给女主人公造成太大的伤害,而孩子的降临则更把她推向了毁灭的深渊,无法自拔。孩子降生在贫民区的医院里,女主人公在那里受尽了屈辱。正由于她吃尽了苦头,她才发誓决不让她的孩子穿着不干净的衣服,过着下等人的生活。她宁可出卖肉体,也没有去向自己的亲人求救。然而,更大的不幸是寄托了她全部希望的孩子夭折了,因此,她没有了再活下去的理由,只有选择死亡。而这个悲剧的发生难道只是R作家一人的责任吗?难道不是她自己选择的错误吗?当我们为她流下伤心眼泪的同时,是否也意识到,如果一个女人为了爱可以做出牺牲,而这样的牺牲是不是太大了?如果当一种爱变得痴迷,变成他人的负担,给亲人和朋友带来伤害,我们还能认为这是伟大的爱吗?也许,茨威格的出发点,也不单单只是呈现给人们这样一个哀婉的爱情故事,因为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悲剧的目的不是它自身,也不是观众如痴如醉的接受状态,而应该是传达一种智慧,表现一种教益,教会观众怎样认可并进而践行节制的生活。
《廊桥遗梦》中的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她也是为了爱而反叛,为了爱而挣扎,但最后还是无奈地败下阵来。但她的反叛和挣扎均来自内心,她虽败犹胜,因为她与陌生女人不同的是,她是为了家庭而自愿放弃心中所爱的。与陌生女人的另一个不同是,弗朗西斯卡的恋爱对象罗伯特也像她那样真真正正地爱着自己,她的爱得到了回应,她们的爱是双方的。可以从罗伯特的真情告白中了解这一点“我们对彼此的感觉,你认为会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不再是分开的两个人。别人追求一生也找不到这种爱。有些人还认为它根本不存在。”更让人感动的是,当弗朗西斯卡仍然拿不定主意是否跟罗伯特私奔时,眼神温柔而忧郁的他说到:“我只会说这一次,以前我从没说过。因为这么肯定的事一生只有一次。”这句话时,横亘在两人中间所有的障碍似乎都消逝了。也许,能够打动千千万万读者和观众的地方莫不就是这两句发自肺腑的情话吧。而相比之下,陌生女人的爱却更像是一场单相思。
弗朗西斯卡反叛的是中规中矩没有一丝浪漫气息的20年的乡村生活,罗伯特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切,她尽情地享受这可以让她回味一生的短暂欢娱。她盘起了秀发,穿上了新买的连衣裙,在温柔的烛光中和曼妙的音乐中与罗伯特翩翩起舞,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可是,当这段好日子接近尾声时,她不得不面对现实。当罗伯特委婉要求带她一起浪迹天涯时,她想到了自己的丈夫,她觉得他一生都没害过人,不该如此对待他;并且,他的家族拥有这农场已百多年了,他不知道在别的地方如何生活。不管他们离开这房子有多远,她都会想起这里。每当想起,她都会因为自责而痛恨自己,即使当时认为很值得的事情也变得不那么确定了。她的考虑的确是一个成熟的女人所应该考虑的事情。如果她要跟他一起走,可能爱情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了,有谁能预见其中的美丽呢?这就是弗朗西斯卡最后的选择,她考虑到了她的家人,考虑到了社会责任。而单单却苦了真心爱她的罗伯特,然而,世间的事又怎么会按照我们的意志而存在呢?有所失也有所得。正如伟大的英国哲学家罗素说的:“人是充满激情、头脑发达的,而且颇有些疯狂。由于疯狂,人使自己和他人都承受了无尽的灾难。然而,尽管生命的冲动是危险的,为了使存在不丧失其原来的意义,这种生命的冲动必须予以保存。在冲动和克制之间,一种能使人生活得更幸福的伦理观必须找到一个中点。正是由于人内在本质中的这种冲突产生了对伦理的需要。”而弗朗西斯卡就正好找到了这个中点,维持了她头脑中和社会认同的伦理观。
上一篇:节能环保文章范例精彩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