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作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统计学的作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统计学的作用范文1

统计学在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1以行业特点为基础掌握统计学运用的基础。在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统计学理论知识及方法的运用需要针对企业所属行业特点进行应用。针对企业所属行业的市场销售特点以及营销工作特点,了解统计学理论知识及方法的应用需求。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学理论基础开展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工作。以制造业设备设计生产企业为例,这类企业的市场销售具有一次性销售特点。生产性企业在设备的采购过程中不仅对设备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还会通过市场口碑调研、零部件供应、设备使用寿命及故障率调研等对设备进行选择。这类产品的市场营销工作中目标客户群的收集、客户需求的收集与整理等式明确销售工作重点的关键。针对目标客户群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设备生产企业的销售工作中应针对产品特点、客户需求等进行市场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销售目标及广告受众,以此为基础使企业的广告投入得到最大回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2针对所属行业销售特点选择统计学方法的应用。针对不同行业的销售特点,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的统计学应用也存在着差异。根据行业销售特点,统计学方法的运用也有着一定的规律。在饮料、日用化工等快消品的销售中,描述统计、推断统计、顺序变量等方法的应用能够为快消品行业的市场营销管理提供详实准确的市场信息,为快消品企业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提供科学的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的运用使企业的快消品营销策划工作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符合市场销售特点,进而满足现代快消品企业销售目标需求、满足市场销售需求。针对不同行业产品的销售特点,在营销管理工作中应结合统计学理论方向与内容进行统计学方法的运用。以统计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使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所需信息更加贴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满足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工作需求。

3强化统计学调研工作重点,满足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工作需求。在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工作中,科学的市场调研是掌握市场动态、保障市场销售信息有效传达的关键。因此,在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工作中,应科学运用统计学调研方法对企业所属行业市场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以基础数据、变量、统计逻辑学、管理统计学等内容及基础,对销售人员的调研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对信息的科学性进行甄别。以详实准确为中心进行市场信息的收集与调研、以科学性为重点进行信息的统计与分析,以此保障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方案制定基础满足市场需求。

4运用统计学知识掌握市场营销现状。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营销管理中,市场信息动态的科学掌握有助于企业及时调整营销方案,满足市场变化对企业营销管理的需求。这一现状要求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运用统计学知识及统计学理论中的调研、整理、分子技巧为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工作提供准去的市场信息,确保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工作能够符合市场销售的实际需求。针对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现状及营销管理工作的需求,现代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工作中应强化对市场销售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利用统计学原理及要知道市场销售信息收集与管理工作,以此使企业的市场营销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以及方案制定在统计学理论指导下得到有效开展,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营销管理需求。

针对统计学应用需求强化市场部人员培训工作

针对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需求,在企业市场营销人员管理与培训中应加强统计学理论知识及方法的培训工作。根据企业所属行业销售工作特点,选择适宜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及统计方法进行培训工作。同时,考虑不同岗位人员统计学应用的需求进行培训内容涉及。例如:市场督察及调研人员应强化统计学信息收集与整理内容、方法的培训,市场部经理及营销策划人员应强化统计学统计分析内容及方法的培训。以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市场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及水平的提高。

结论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5篇统计学的作用,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统计学的相关认知。

对统计学的理解2

[关键词]统计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54-02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是信息的重要载体。而统计学恰恰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科学。学好统计学,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解释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对于财经类非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掌握与自身专业很好结合的统计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对于参与激烈的职业竞争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统计学在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但由于统计学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非统计学专业中专业知识与统计学相关性的不同,在当前的非统计学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通过学习并没有具有基本的统计学技能等。为此,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统计教学工作,对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学内容比较抽象难懂

统计学教学中存在很多的抽象概念和公式推导,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有重要意义。而对于数学功底较差,所学专业又与数据分析看似关系不大的同学,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同时学习兴趣不大。

(二)统计学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是板书教学和PPT课件教学。板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学中各种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PPT教学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如图形、图片、各种链接,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将板书和PPT教学相结合通常效果会更好一些。但是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应该考虑应用更多的教学方式方法。

(三)统计学的考核方式比较传统

为了验证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当前所设置的统计学考核方式还比较传统。主要在学期末进行考核,一般会设置如单选、多选、填空、简答、计算等传统题型。这些通常基于题库基础上的考题,会引导学生更多地机械地做题,为了做题而做题,没有考虑问题的提出,按照既定步骤解题。这不应该是大学生学习的考核方式,应该更注重学生开放式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开放性问题。

二、提高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引入案例教学,并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统计实践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的课程,需要把统计学的课堂教学和实际中的应用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将所举案例与授课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更容易吸引学生,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具体的统计方法,加强对统计学的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对统计学相关理论的理解。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具体的统计实践活动。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在校园内调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状况、自习室和图书馆的利用情况、进行选课和逃课问题的调查等,并且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相关的结论。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实践基地,如大型的调查公司参与一些大规模的调查项目。以上的方法都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统计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统计知识,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统计学的相关知识。

当然,在学生具体应用统计方法解决统计问题之前,应该注意学生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二是分析、解释数据的能力。这也是在统计学的教学中要特别需要掌握的。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统计学的研究都是离不开数据的。面对具体问题,如何收集数据是统计学研究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因此,应该加强学生获得数据能力的培养。教导学生如何利用相关的调查方法获得第一手数据,以及如何加强获得二手统计资料的能力。

获得统计学的数据之后,如何去分析数据,并利用分析结果去解释相关的现象,也是学习统计学的根本目标。应该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而统计学恰恰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就是各种统计分析软件。因此,在统计教学中,应该加强统计学软件的应用教学。但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对于软件的应用需求是不一样的。利用财务管理、会计专业会有自己的财务处理软件,财务相关数据分析更多利用的是Excel软件;而金融专业的学生以后工作中处理更多的是金融数据,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用起来会更加方便。因此,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利用不同的软件教学达到与学生专业更好的结合,有利于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

(二)丰富统计学的教学方式,如问题探讨式教学、引导式教学等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更多新的教学方式,如模拟式教学、问题研讨式教学、引导式教学等。

模拟式教学是指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对于模型经济活动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这种教学模型比较适用于学校已经构建了其他相关专业的实验室的情况。例如,会计专业有自己的会计实验室,已经有了很多的模拟会计数据;财务管理专业也有自己的ERP实验室,有很多企业运营数据;金融学专业有自己的金融实验室,有模拟的股票、期货等高频金融数据等。对于这些已有数据,都可以让学生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解释,使学生在学好统计学知识的基础上,对自身专业知识做进一步巩固。

问题研讨式教学则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集思广益,进行思想的碰撞。不同小组的同学各自分工合作,这样有助于开拓不同学生的思路,对于一个问题提出更全面的解决方案。也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更多地体会合作的力量。同时,不同小组会得出不同的方案,学生在方案的比较中也可以反思自身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有什么地方可以进一步完善或改进,有助于更好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

引导式教学则偏重于教师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对于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对于统计学中比较重要的、比较难于理解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对于较难的内容,教师应该更注意于问题的脉络的讲解,使学生对于知识有体系的概念,知道问题为什么会提出,才会更好地理解统计学所提供的问题解决方法。而且在解释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设定,去引导学生对于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会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

(三)应该改革统计学的考试方式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因此,对于统计学的应用应该贯穿于统计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因此,对于统计学的考核也应该体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而不应该单一地依靠学期末的考试。在授课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构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交流平台,如教师积极地与学生进行课前、课后的交流;构建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在上面提出问题,教师则及时给予回复。同时,使学生能及时并明确地了解教师的教学要求,也便于教师和学生分享各种学习资料。构建了统计学的学习平台,就应该加大对统计学平时的考核,可以给学习提出具体的教学任务,如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一次调查问卷设计,并进行数据分析,给出调查报告;进行一次具体的抽样调查,并对抽样结果进行分析,给出分析报告等。这种考核方式比卷面式的考核,会使学生收益更多。

对于不同专业,数理基础不同的同学应该进行不同的考核。在考核的侧重点和难度等方面应该有所区别。如对于偏文科的专业,减少数理知识的考核,增加更多的开放式问题;对于数理基础比较好的相关专业的学生,可以更多加强理论知识的考核。因为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方法的应用就要简单得多。并且要更多地结合统计软件,对于实际的经济问题及经济数据进行上机考核。同时,要革新考试的题型。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几个方面,如考核学生对于各种统计方法基本思想的掌握情况;考核学生对于数据分析结果的解释程度;给出实际问题的背景,考核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问题。

三、结语

统计是一门关于数据的科学,是一门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在当今的知识经济中,必然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据处理能力及数据分析技能,是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不容置疑的职责。通过统计学教学及考核方式方法的改进,可以提高非统计学专业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并解决实际的问题,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以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桂华。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统计研究,2008(01).

[2]黄海午。《统计学》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

[3]史燕。关于经管类非统计专业《统计学》课程考试改革的思考。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6).

对统计学的理解3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教学方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145-03

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它是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方法来分析解释生物学中各种现象和实验调查资料的一门科学。生物统计学是本科生专业必修课,对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生物统计学,不仅提供设计科学试验和收集数据的方法,而且也提供整理和分析数据、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同时,生物统计学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课程内容广、概念多、公式多;加上学生缺乏背景知识,对该课程认识不够,使这门课程有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难记、难用的“四难”课程之称[1,2]。从2012年开始,我校生物统计学教研组针对课程特点,重新确立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式,增加学生上机操作训练,使学生由传统的学习统计基础知识向掌握具体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的目标上转变,将过去以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转变为基础知识测试和统计分析方法应用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从源头上使教学模式向注重人才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素质上转变。经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努力,生物统计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笔者根据两年来的生物统计学教学工作的实践,结合课程特点,对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作如下总结。

一、确立教学目标、调整教学计划

2012年前,我校生物统计学,主要由数学专业的老师进行讲授,教学内容以数理统计为主。学生学习本课程后,仍然无法将统计学这一工具应用于生物学的相关领域。针对这一情况,学院领导研究决定生物统计学这门课程由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师授课,教研组接到通知后进行了研究部署。笔者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时,首先将生物统计学课程定义为工具课。在确保这一基础后,笔者根据我校本科生培养目标,将生物统计学的目标明确为:以一线教师和科研工作中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为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统计学基本概念和主要参数的意义;理解生物学实验设计方法和常用统计模型的应用条件;掌握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掌握EXCEL和STATISTICA软件操作方法,能够独立进行生物学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笔者选择合适的课程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将生物统计学的课程重心放在让学生了解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掌握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原理、掌握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上。

二、优化教学内容,突出课程重点

教学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落脚点。生物统计学的教学内容非常庞杂,笔者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将生物统计学课程进行了梳理,主要以一线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最常用到的统计学知识为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和数据类型、总体和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概率和分布、统计推断、t检验、方差分析、数据转换、多重比较、相关和回归、因子分析、非参数检验、实验设计等。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各种统计方法的使用条件和基本原理,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EXCEL和STATISTICA软件,结合生物学实例掌握各类统计模型和检验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得出统计检验结果,并根据实验数据运用已掌握的生物学原理解释实验数据所产生的科学意义。此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将近年来生物学方面有重要意义的一些统计学方法和原理做简单的普及,如将系统发生关系纳入形态数据中,检验形态特征进化的谱系依赖性;利用不同地理种群的生活史特征和形态特征计算物种的表型分化,结合遗传分化数据分析物种分化的原因等。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学生心中埋下进一步学习统计学的种子,为他们以后的科研和学习提供帮助。从教学内容上,笔者将以往所注重的统计原理介绍和统计模型推导的部分转变为让学生理解统计模型的原理和应用条件,内容上侧重于让学生掌握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因此,笔者在授课过程中,上机实习的学习时间约占整个课时的50%。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生物统计学课程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的一般方法,并利用EXCEL和STATISTICA软件综合分析数据并得出科学结论。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生物学实例教学,利用已发表文章的数据为训练内容,将课程所涉及的各类统计模型贯穿于实例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所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科研项目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观念认为,课程是学生的发展,课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契约[3]。这里体现了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传统教学较多地体现在对教师和教材的关注上,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则更多地关注在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知识的获得,关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出充满生机的学习、研究氛围,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充分发展的环境[4]。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针对生物统计学理论性较强,内容枯燥、乏味等特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传统的板书教学。教学过程,笔者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验数据,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挖掘数据,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探究数据处理方式,应用已学习的统计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科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转变为教师讲授和实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笔者将上课的地点安排在计算机机房进行,每次上课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置1~2课时的实例教学。从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角度组织课堂教学,以小组的形式就某个实际问题展开讨论,教师的角色定位成课程组织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我们在讲解t检验时,前1个课时,我们通过多媒体教学结合板书的形式讲解t检验的应用条件和计算原理;其余2个课时,我们提供一定的生物学实验和中学生考试成绩相关的数据,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对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并得出科学结论。在学习相关与回归时,我们要求学生将生物化学实验和生态学实验的数据拿到生物统计学上进行统计检验,如分子量和电泳迁移距离的实验数据,可以用来检验蛋白质分子量和电泳迁移距离的相关性,并预测已知迁移距离的蛋白质分子的分子量;通过卡方检验验证果蝇杂交结果是否符合实验预期等。我们通过对自己实验数据的统计检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生物统计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和探究。

四、“学以致用”,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高校生物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及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学生成为具有社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特殊作用[5,6]。因此,笔者根据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将生物统计学的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实践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整个班级按照每6个人一个小组进行分组,在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时,给每组同学收集一定的数据,采用研究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得出相应的统计结果。我们通过研究型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对提高学生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解决实际生物学问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笔者利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野外实习和大学生创新训练等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科研训练中。教师根据已学过的统计学原理组织和指导学生在开展野外调查和创新训练前,针对性地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根据已确定的实验方案进行数据的收集和采样工作,完成野外实践活动并获得相应实验数据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结论。我们通过完整的实验设计、获得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等过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统计学这门工具课,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注重实效,改革考核形式

考试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正确理解和掌握考试的目的对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考试以笔试为主,考试内容主要偏重于概率论和统计学的原理和基本概念等,期末考试的成绩决定了这门课的最终成绩。在这种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学生往往是平时松、考前紧,考后不复习。这种考试方式不能全面考查学生对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课程后也不能将具体的统计学方法应用到今后的科研或教学实践中。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对学生进行准确、客观、公正地评定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最终考核成绩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主要由出勤和课后作业成绩组成)、期末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4%,主要是生物统计学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统计原理)和实验数据分析(占总成绩的36%,根据给定的实验数据,利用EXCEL和STATISTICA软件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得出可靠的实验结论)。

在教研组实施上述教学改革后,我院学生应用统计学处理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大学生科研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不断地把统计的方法应用到解决实际科学问题上,使他们形成了一个不断巩固统计学方法和学习新的统计学知识的良性循环中,对统计学的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总之,我们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的一系列改革,可以有效地将学生从机械地学习生物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向利用统计学的原理解决实际生物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问题上转变,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统计学理论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和熟练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专业教师,我们也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要不断学习统计理论,探索教学规律,完善教育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邹永梅。《生物统计学》课程建设的探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2,28(5):51-52.

[2]王春强,马巍,王洪才。高校《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课程现状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11):102.

[3]葛岳静。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看法(精品课程建设专家谈)[J].中国大学教学,2003,(4):4-6.

[4]郭祥群,阮源萍,杨利民,黎朝。以学生主体的教学优化模式探析[J].厦门大学学报,2004,增刊:1-4.

[5]洪梅。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合理实践教学体系[J].科技信息,2008,(12):201.

统计学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虚拟机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培训教学;应用

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培训教学中,加强培训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最受重视的问题。操作系统的安装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培训教学的核心教学,对上机实训教学要求很高。计算机操作系统培训教学不仅要求培训学员能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工作原理,还要求学员能够熟练地、正确地安装、配置、优化操作系统以及常用的软件。

计算机操作系统培训的具体内容如下:

(1)操作系统安装:包括合理划分硬盘分区、正确安装操作系统、安装硬件驱动程序等步骤。

(2)操作系统优化:包括操作界面优化、虚拟内存优化、系统启动速度优化等步骤。

(3)操作系统配置:包括系统自动更新、系统网络配置、系统打印机配置等步骤。

(4)常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过程包括:安装、配置杀毒软件、安全防护软件、办公应用软件、常用输入法软件、影音软件等步骤。

(5)操作系统的维护:要求学员能够就安装、配置、优化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正确的维护。

在传统的上机实验过程中,完成计算机操作系统培训的全部内容,培训学员常常需要将一台实验计算机原有的操作系统全部破坏,再进行正确安装,这样做破坏了原有的教学演示软件,影响到了培训教师的教学演示。由于实验环境的特殊要求,不允许培训学员对硬盘进行随意分区,也影响了培训学员的学习热情。近年来,随着虚拟机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上述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虚拟机技术的出现及虚拟机的强大功能,使得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在不破坏实验计算机原有系统的前提下,开展以前无法开展的实验成为可能,计算机培训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1.虚拟机技术介绍

虚拟机的基本概念

所谓虚拟机(Virtual Machine)就是在计算机硬件基础上通过软件技术模拟出来具有完整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虚拟机软件,可以在一台物理计算机上模拟出一台或多台虚拟的计算机,这些虚拟计算机拥有自己的CPU、内存、硬盘和网卡等硬件设备,像物理计算机一样工作,可以给虚拟计算机硬盘分区、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应用程序、访问计算机网络等,且不会影响真实硬盘上的数据,甚至可以将多台虚拟机连接成一个虚拟的局域网。这跟在PC机上安装多操作系统是不同的,PC机上的多系统安装在同一时刻,只能运行其中的一个系统,如果想切换系统,必须重新启动机器。而在虚拟机环境下,多个操作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即可以运行多台“机器”,人们可以在多个操作系统之间来回切换,而不需要重新启动。用虚拟机软件在一台电脑上模拟出来若干台PC,每台PC可以运行单独的操作系统而互不干扰,可以实现一台电脑“同时”运行几个操作系统,还可以将这几个操作系统连成一个网络。通常,我们把这些被模拟出来的PC称为虚拟机,也叫子机。在虚拟机里运行的操作系统叫子系统,而将运行虚拟机软件的那台叫做母机,运行虚拟机软件的操作系统叫主系统。计算机访问互联网,除了没有物理上线缆的连接,其他所有的与真实的网络通信一致。因此,在虚拟机上可以与真实计算机一样的进行软件的安装、网络服务器的搭建、上网以及各种应用访问。相对宿主计算机而言,虚拟机仅仅是运行在宿主计算机上的一个应用程序。实现虚拟机技术的是虚拟机软件,目前常用的虚拟机软件有VMware和Virtual PC。VMware公司是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全球桌面到数据中心虚拟化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很多用户通过使用该公司的产品来降低成本和运营费用、确保业务连续性以及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它的主要产品有VMware-ESX-Server、VMware-GSX-Server以及VMware-WorkStation三种,第一种主要应用于服务器等企业环境中,个人用户一般使用VMware-GSX-Server或VMware-WorkStation。Virtual PC是微软公司的产品,但是其Virtual PC2004的版本不明确支持Linux、FreeBSD、Solaris等操作系统,只保留了OS/2,在多操作系统的支持以及执行效率上要比VMware公司的产品差。虚拟机技术已经在服务器虚拟化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在教学上应用的是VMware公司的VMware-WorkStation,在普通PC上虚拟多台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来进行构建实训环境。

VMware虚拟机软件简介

VMware Workstation 是VMware公司开发的一款虚拟机软件,它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支持运行一台或多台虚拟客户机,支持许多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98、Windows 2000、Windows XP、Vista、Windows 7、Windows 8、Linux和Unix等操作系统。与物理计算机上安装多启动系统不同的是,在VMware上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可以很方便地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进行灵活切换,每个客户机操作系统在逻辑结构上都是相互独立的,在各自系统内所做的修改、配置的服务、运行的程序都互不影响。而多启动系统的计算机,仅能在同一时刻运行一个操作系统,切换操作系统时需要重新启动。

虚拟机的特点

(1)一般不会损坏本PC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因虚拟机的硬盘通常是本PC上的一个文件,虚拟机在硬盘上的操作只在这个文件上进行。

(2)可同时在同一台PC上运行多个操作系统,每个OS都有自己独立的一个虚拟机,就如同网络上一个独立的PC。

(3)可在单机上组建网络。它提供了虚拟网络设备如交换机、网卡和虚拟建网的方式。

(3)容易安装和备份,可在虚拟机上容易地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然后备份,使用这些备份可更快速地安装其他虚拟机。

2.虚拟机在培训实训教学中的优势

运用VMware构建虚拟教学环境有以下优点:

(1)VMware虚拟机兼容性好、可靠性高

虚拟的客户机系统和物理计算机一样拥有BIOS、CPU、内存、硬盘、声卡、显卡、网卡等硬件设备,并与宿主计算机一起共用光驱、软驱、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硬件设备。它的操作系统安装和使用与普通计算机几乎是一样的,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IP地址,为使用者提供全部的PC(个人计算机)功能,能很好地满足各种计算机培训实训教学的需求。

(2) VMware虚拟机几乎对所有主流的操作系统都提供良好的支持

利用VMware虚拟机软件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方便地构建基于不同平台的复杂的网络结构和实验环境,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节约了硬件投资。

(3)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可以同时建立多个虚拟客户机,也可以同时运行其中的若干个虚拟操作系统

(3)在正在运行的虚拟客户机之间,在虚拟客户与宿主计算机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联网,以满足实验需求。

(4)宿主计算机完全控制虚拟客户机

当在虚拟客户机中进行危险操作时,宿主计算机可以关闭与虚拟客户机之间的连接,并可以随时关闭虚拟客户机,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实验过程中造成的硬件损坏或系统瘫痪的可能性。

(5)用VMware虚拟机软件建立的虚拟客户机主要以文件的形式存储

当虚拟客户机在实验中彻底损坏以后,可以通过复制备份文件的方法,很快对虚拟客户机进行重建。其重建的速度和灵活性比使用克隆软件(GHOST)还原操作系统的速度要快、要好。

(6)虚拟机强大的可复用性使得实验环境的维护变得轻松

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好虚拟客户机后,将其复制到其他硬盘分区或其他计算机上,无需修改就可以直接使用,这对操作系统配置、优化、维护等培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虚拟机软件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1)安装与设置VMware虚拟机软件

因为需要搭建VMware虚拟客户机供实验使用,所以首先需向培训学员简单介绍VMware虚拟机软件的功能及作用,并演示在实验计算机上安装VMware虚拟机软件。其次,根据培训计算机操作系统类型的不同以及实验计算机硬盘的大小,对安装后的虚拟机进行不同的设置。最后,要求培训学员在实验计算机上安装虚拟软件,并按要求对虚拟客户机进行设置。

例如:如果培训Windows XP操作系统,则要求培训学员将虚拟客户机的硬盘设置为40G;如果培训Windows 7操作系统,则要求培训学员将虚拟客户机的硬盘设置为80G等。

(2)BIOS设置及硬盘分区

BIOS设置和硬盘的合理分区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培训的难点。

BIOS是英文“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缩略语,直译过来后中文名称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实,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因为BIOS设置的错误可能导致计算机不能启动,所以利用VMware虚拟机软件提供的客户机中的BIOS可以很好地完成BIOS设置的教学演示,培训学员也可通过对虚拟客户机中的BIOS的设置,直观地理解和掌握BIOS设置方法。

硬盘分区就是将容量比较大的硬盘按需要划分成几个不同用途的分区。因为硬盘分区会破坏整个硬盘中的数据,所以在传统实验中一直不允许学员进行操作。利用虚拟客户机中提供的模拟硬盘,培训学员可以学习多种方法,亲自对虚拟客户机的硬盘进行分区,并可重复进行练习,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学习热情。

(3)操作系统的安装、设置与优化

利用提供的不同操作系统安装光盘映像文件,培训学员可以在虚拟机软件中创建一个或多个虚拟客户机,并在虚拟客户机中反复练习、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使学员对安装操作系统有更直观的认识。利用虚拟机软件所提供的“快照”功能,培训学员可以对安装好的操作系统进行不同的设置、优化,使设置、优化后的操作系http://统达到培训学员所要求的效果,并通过上网设置、网上邻居设置、打印机的安装等使培训学员感受到真实的物理实验环境,达到提高培训教学质量的目的。

(4)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的操作系统类课程有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与Linux操作系统,在没有使用虚拟机时,为了满足实训环境要求,需要在机房机器上预先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以多启动的方式选择进入不同的系统环境,采用这样的方式如果不对系统进行还原保护,往往每次学生实训完后,很难将系统恢复原状,而且学生错误的配置也很难查找和清理,如果采用系统还原,有些配置还需要重启计算机才能生效,无法达到实训的效果,另外特别是在Linux操作系统的实训中,有时需要在Windows环境下查看资料或进行测试,对系统进行切换也是十分的不便,这些都会导致实训效果的降低。

(5)网络安全课程中的应用

网络安全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有很多的实训内容需要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操作,经常需要学生在操作系统上安装安全防范与攻击工具,有的实训内容还需要在计算机系统运行病毒木马程序,如果在真实的计算机系统上完成这些内容,经常会导致计算机感染病毒瘫痪,影响计算机的使用。通过使用虚拟技术可以方便的在虚拟系统中进行实验,并且无需考虑网络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问题。使用虚拟机技术能够完成大部分的网络安全课程实训,包括病毒的防范与清除、木马攻击、漏洞攻击、数据加密与解密等实训内容。

维护难度,另一方面,通过虚拟机真实的操作系统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当然,在实际的使用中,通过虚拟机进行实验也有一些缺点,一方面,虚拟机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较高,特别是在一台计算机上虚拟多台计算机的时候,对资源的要求特别明显,二是使用虚拟机不存在硬件故障及真实网络的故障,和真实环境还有一些差距。今后通过对虚拟机技术的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合理的规划和搭建网络实验环境,可以更多更好的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搭建平台。

(6)常用软件的安装、设置

对统计学的理解5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统计思维;应用意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191-03

生物统计学是利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数量性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应用数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分支[1]。它涵盖了生物学试验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以及统计结论的得出与解释等内容。生物统计学不仅广泛应用于传统的生物学、生态学、医学、药学和农学等各学科专业中,也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2]。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是当今生物学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必备技能之一,且随着生物组学时代的来临,生物统计学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生物统计学在高校生物学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也愈发重要,肩负着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技能和科研素养的重要使命。因此,生物统计学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然而,生物统计学课程不同于其他的理论基础课和专业课,其最大特点是概念抽象、公式复杂、计算烦琐,是一门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难教、难学、难懂的课程,这也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3]。为此,本文将结合笔者近年来水产生物统计学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水产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统计思维能力培养

生物统计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是一种思维方法(或统计思想)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学习生物统计学就是要学会利用统计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姚亮等(2015)归纳了四条统计思想,分别是或然性思想、小概率原理、大概率原理和信息最大化原理。这些统计思想存在于生物统计学理论体系的各个角落,共同构成了统计学学科的思想基础。为此,生物统计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将核心统计思想的阐述贯穿于基础理论知识讲解中,努力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统计理论和方法的思想本质。

1.注重核心统计思想的讲解是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首要任务。生物统计学教学活动中,由于较多的数学推理与计算等难点需要讲解,因此会占用教师较多的授课时间和精力,从而面临能力培养难于知识传授的困境,这就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高等教育课程基本培养目标相违背。另一方面,正是因为生物统计学课程较大的教学与学习难度,才更需要学生掌握核心的统计学思想及应用统计学思想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理论性较强的具体统计理论与方法,并将其灵活运用于解决各种实际科研问题。

举例来说,若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其在一次(或极少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统计学上将该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对应的小概率原理是假设检验理论的思想基础,几乎所有假设检验的推理均是依据小概率原理来进行的。具体来说,首先假定原假设成立并进行检验统计量的计算,推导出其为一小概率事件,那么依据小概率原理则有理由相信原假设在概率上是不成立的;反之,若无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则无充分理由质疑原假设。显然,小概率原理是假设检验理论最为关键的思想基础。倘若教师在讲授假设检验理论之前注重小概率事件原理的讲解,便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推断的推理过程和判断依据。同样,注重或然性现象(随机性现象)、大概率原理以及信息最大化原理等统计思想的讲解,对于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统计学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模型构建训练及实例结合教学是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源于数学学科分支的统计学可以理解为对现实问题的抽象概括,即现实统计问题的模型化表达。比如,生物统计学中的方差分析将总变异分解为组内变异和组间变异两部分,分别代表误差和试验的处理效应,并将生物学中的各种控制试验采用统一的符号及线性公式来描述,进而计算统计量来衡量因素的效应值。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将实际科研问题中的因素、水平、重复、组间、组内等具体名词代入方差分析的理论线性模型,反复开展模型构建训练,以加深对方差分析的理解。再如假设检验,一般将检验过程分为“假设提出”、“选择及计算统计量”、“确定显著性水平”和“统计推断”四个步骤,而任何实际问题的假设检验分析均可构建为由这四个步骤构成的模型。课程讲授初期务必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四步走”的分析流程,进行统计模型的构建训练,不断增强学生对该统计模型的熟悉程度,这样做,让同学们在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其模型思维能力。

实例结合教学是生物统计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模型构建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科研与生产的实例来讲解抽象的统计学理论和模型。比如,笔者在讲解假设检验理论时,选用水产饲料装包机工作是否正常的实例来讲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首先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讲解两种假设各自表示的实际含义;根据“装包机是否工作正常”及“额定标准”确定检验统计量为样本均值并计算;确定P值后,做出统计推断,并解读统计结论所代表的实际统计学含义。

通过以上模型构建训练和实例结合教学,将抽象的统计学理论、方法与具体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进而提高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效果。当然,模型训练与实例结合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并循序渐进地将其贯穿于整个生物统计学的教学过程。

3.计算机辅助分析训练是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生物统计学基本理论往往涉及复杂的推理和计算过程,而作为生物专业的学生并无必要完全掌握其中的每一个具体细节和过程。从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来看,基本原理和知识的讲解固然非常重要,但更应强调对学生的生物学试验设计、数据收集、分析以及处理技能的培养。生物统计学教学的最高目标是让学生从抽象、复杂的统计学知识中解放出来,学会利用计算机统计工具高效地进行生物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解释。更为重要的是,计算机辅助分析过程中的数据录入、统计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适用前提条件的判断以及结果的解释等各环节的实训操作是学生对统计思想、统计模型的再次复习和巩固,是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

二、统计应用意识培养

生物统计学是探讨生物学研究的试验设计、数据收集与整理、分析与推论,并最终从样本信息中获取有关总体的科学可靠的结论的科学,是将数学方法应用于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工具学科,是生物科学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知识,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因此,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生物统计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是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又一目标。

1.教材选择与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也是教学最基本的工具,它不仅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而且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资料。生物统计学课程主要包括统计理论知识和统计软件的使用两部分内容,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此,教师应结合课程属性,选择统计理论与实际学科相结合、统计原理与试验设计相结合、统计学方法与统计软件相结合的生物统计学教材进行教学较为合适;同时选择若干具有一定实用性且难易程度、侧重点不同的参考书让学生课后参考学习,以取长补短,开阔学生视野。其次,在生物统计学课程课时减少和教学内容增加的现实背景下,课程内容体系的编排和优化在兼顾该课程的理论性的同时,更要突出其应用性和实践性。也就是说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理论的系统性,合理分配学时;尽量压缩复杂统计学定理的证明和公式数理推导等内容,相应增加统计学基本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的内容。

2.加强生物统计学的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重视知识的应用性。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统计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帮助科技工作者摆脱了繁重的手工计算的麻烦,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在统计学中的应用,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压缩统计学理论的教学时间,注重统计学软件的操作,增加学生上机操作时间。笔者在各基本理论知识讲授完毕之后,开设相应实验课程,讲授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演示例题的计算及分析过程;同时,要求学生结合实例,进行计算机软件的操作,重点掌握统计软件的数据录入、储存,各种基础统计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适用前提条件的判断、结果的解释等内容。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中,利用统计软件把基本原理与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复杂的统计数据处理工作变得简单,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统计学应用能力。

3.合理运用案例教学和专题训练,强调知识应用性。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法,更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且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实现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将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工作或生产实践等案例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应用统计学理论知识对试验设计、方案制订、样品采集与测量、数据收集整理、数据的统计分析等各个研究步骤进行讲解与分析,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统计学思维及统计学应用能力。教师在案例选择上,尽量减少陈旧的、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实例,及时增加统计学课程呈现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应用,将反映专业发展最前沿的成果实例转化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掌握统计学理论的同时及时了解专业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最新动态,与时俱进,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

专题训练是培养生物统计学应用能力、达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又一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将统计学课程内容分为若干模块,每一模块包含若干统计学方法,并分专题讲解各种统计方法和理论在生物学中实际应用。通过专题训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合理、科学地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而逐步掌握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及常用统计方法。

4.改革考核方式,突出统计工具的运用能力。考试是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教育制度,考试成绩是检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考核方式的合理与否,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否得到最大限度地调动。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考试制度和考核方式缺乏一定合理性和灵活性,如以闭卷考试为主和限定的考试题型等。就生物统计学课程而言,这种考核方式不能真正体现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本质属性,不能全面考察学生对生物统计学原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为此,笔者认为生物统计学的考核方式应实行考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统计方法应用技能结合情况的综合考核方式,将考核成绩分为三个部分:平时成绩(占20%,包括课堂表现、出勤率、作业情况)、理论考试成绩(30%)和上机操作考试成绩(50%)。闭卷考试命题应突出基础性和实用性,少出或不出理论性强但无实际应用的偏题,同时考虑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上机操作考试部分是在计算机上进行试验数据的整理、输入、分析和统计结论的获得等,是考查学生应用统计学软件对常用统计方法的分析运用能力。采取闭卷考试和上机操作考试有机结合的考核方式,同时加大上机操作的考核比重,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摆脱了单纯的应试考核模式,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统计学应用能力。

三、结语

针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属性和特点,笔者认为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统计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为此,本文探讨了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思想讲解、模型构建训练与实例结合教学及计算机辅助分析训练;同时,本文还从教材选择与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加强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合理运用案例教学和专题训练及改革传统考核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统计学应用意识的教学策略。随着生物组学时代的来临,科研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将显得尤为重要,相信以上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应用,将会显著提高学生运用生物统计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抓住生物统计学的发展和应用机遇。

参考文献:

[1]张力,甘乾福,吴旭。(中文版)在生物统计中的应用[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48 517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