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1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关注与重视,但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不但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1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学习目标明确,课堂实效性提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理论传授为主,教师是课堂上的主体,一般先对学生进行零部件的介绍,然后再讲组装、维护等知识,注重的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到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不知道如何应用,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很大不同,它注重把课程进行项目化,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都会使学生充分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强,形成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效果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激发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灌输,教学过程中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导致学生理解、记忆效果差。项目教学法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项目任务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应用,学生要对项目任务进行思考,归纳出与项目任务相关的知识和原理,再通过实践来完成项目任务。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重视动手实践,着重培养实操能力

项目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在实践中学习”,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注重的`是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技能教学,两者在实践层面上具有契合性,这就使得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要加强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理论知识划分为一个个具有实践操作性的项目,学生必须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加强的动手能力,才能较好的完成实验项目,在就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2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的应用

传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注重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样导致学生具有很深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要做好以下几点:

项目设计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前提是做好项目设计,不但要引入新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做好项目设计。这样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使学生增强学习的热情和信心,还可以使项目教学法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项目制定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和教学的时间、环境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项目作为整个课程的主线,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做好整体知识布局,通过项目体现出教学目标。因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具体项目可分为:拆装主机、购机方案、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的安装、常见软件故障的处理、系统备份与恢复等。

项目实施

计算机项目设计需要依靠项目实施来完成,项目实施对教师和教学模式具有严格的要求。首先,作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现场操作能力。上课前要把备课工作做好,设计好课堂上的各种项目活动,准备好相关知识,并在学生进行项目活动中给予积极的指导。有些项目学生依靠现阶段的知识、技能无法独立完成,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示范,帮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融合,从而完成项目。在项目实施阶段,教师要对项目的实施步骤有充分的了解,把控好项目的进度,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做好检查并及时归纳总结,此外,教师要根据项目的进行情况适时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估,保证学生顺利完成项目,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要肯定学生的地位,因为学生才是知识的构建者,因此,教师要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保证项目教学法的有效实施,从而提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积极采取小组协作的教学模式,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保证组与组之间实力的平衡性,并在小组内设立组长,协调组员间分工合作。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各小组正确分析项目要求、制定行动计划、确定工作步骤等。这样在项目教学中融入团队协作模式,可以使每个学生发挥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得到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

项目评价

项目实施结束之后要进行项目评价,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自评和总评两个方面。自评主要是指项目完成之后,由各组长汇报本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情况,然后再由每个学生汇报自己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总评是指在自评完成的基础上,教师、组长、学生再进行综合评价。总评是项目评价的关键,它主要包括对项目设计的科学性、项目实施过程和个人表现三方面的评价。项目评价要注重科学性,对当前项目的正确的评价可以促进后面项目更好的实施。在评价时,教师要从项目实施的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为学生下一步的项目实施提供经验。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顺应了教育的发展趋势,它有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成长为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5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以课本和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很不适合该课程的教学,理论性过重,实践环节薄弱,陈旧的实践设备,滞后的教材内容等等严重影响了高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怎样进行教学改革使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要求,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普及,多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为该门课程带来了生机。

1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的概念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式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

在信息化教学中,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其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激励情感的工具,是构设丰富多彩教学情境的工具。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相应信息资源的协助者、促进者;教学过程由讲解说明的进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构设、问题探究、协作学习过程。学生由原来的被动的、填鸭式知识的接受对象转变为知识获取的主动者,学生在教师构设的学习情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加工处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并能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化教学优点

信息化教学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知识量相对较大,有助于情境的构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开展个别化教学,能够因材施教;构设互助互动的情境,有助于培养协作式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

2信息化教学的应用

教学内容的改变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下无法开展的实践课程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可以克服相应的困难,尤其是虚拟机技术的应用使得相应的教学内容现在可以顺利进行。

虚拟机是一个应用程序,它能在物理计算机上模拟仿真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可模拟出常见的硬件设备,如BIOS, CPU、内存、显卡、硬盘、光驱、网等设备。学生在虚拟机上操作效果和在真正的计算机上一样,而且不会毁坏计算机本身。因此在虚拟环境下,学生无需顾虑对主机系统的破坏,可以放心地进行各种操作,机房老师也不用担心计算机的损毁了。

通过虚拟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在原有的主要认知的实践内容基础上增加大量的组装与维护实践教学内容,比如安装与维护操作系统及各种软件,判断和处理计算机常见的故障。具体的操作包括(MOS设置、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多种操作系统的安装、系统的备份和恢复等内容。这些操作因绝大多数对数据有破环性的操作,会严重影响机房的正常使用,原来的教学基本上不涉及这些实践内容,虚拟机技术的应用将这些操作性维护性课程搬入实验室,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的观摩、实际操作使学生切实地掌握相关操作方法,提高实训的效果。

教学方式的转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具有知识面宽、技术手段更新快、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等特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仍以教师讲解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将很难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无法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技能,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在本课程中主要采用以下两个手段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1)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授课,弥补传统教学中语言、文字描述、实验器材的局限性,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教和学的多元化、多样性。

开发一套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和电影片段将计算机硬件部件介绍及拆卸组装等视频搬到课堂,将教师从传统的费时费力又效果不佳的教学方法中解脱出来;采用交互的、易操作的、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及相应技术的讲解与示范。多媒体的内容丰富,直观形象,可以从多角度、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各种感觉器官,使课程的讲授过程不再枯燥乏味变得生动形象。

(2)搭建网络教学交流平台。教学交流平台给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方法。教学交流平台的功能要能够服务于教学,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相应课程的一种辅助工具。教学网站应该包括以下功能:教师学生注册登录功能、资料上传下载管理功能、在线测试功能、在线论坛功能等。教师可以在此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发布课程的学习任务、教学内容和相关课程章节的练习。学生可以了解课程的信息,根据需要下载相应的资源,完成作业。教学交流平台提供在线测试功能使学生可以随时进行练习,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实时交流,疑难解答等等。针对本院学生特点搭建相应的教学网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考核方式的'改革

改革原有的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根据学生平时在网站上的学习情况(20%)、上课情况(20%)结合实践分数(60%)确定最后的分数,加大实践分数的比重,突出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传统的考试强调单人的成绩,在本课程中还要强调团队合作的精神。充分利用教学交流平台,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发布多个实践任务(团队任务,学生自行组队、进行分工合作完成相应的任务,获得相应的实践分数。

3信息化教学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信息化教学的确能够促进传统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的转变,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但还也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教师教的角色不可少

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不必赘述,但是还要注意虽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教师辅助作用也要充分发挥,不能因为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有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减少备课的时间,不能因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学生实践课程的指导。教师还是要起到引导的绝对作用,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信息化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所有高校所追求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围绕着教学知识,构设情景、设定问题,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摸索找到解决的办法,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3

摘 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对应用能力要求高、紧贴市场的特点。该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为:能够根据需要和行情选购计算机设备,掌握组装计算机的方法、磁盘管理方法和操作系统、应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使用,能够排除常见的软硬件故障,学会常见外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的特点和总体教学目标,浅谈了在教学过程中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探索,以供其他院校进行参考。

关键词组装维护实训

近几年,随着国内大学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加,据调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纵观人才市场,"硬过剩"并未出现:一方面,各类IT培训机构层出不穷,陆续输送大量计算机人才;招聘网站IT职位的招聘更是持续火爆,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高校计算机应届毕业生不再受青睐,甚至毕业后需要参加培训机构"重修"?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高校计算机应届毕业生只具备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项目的经验。企业需要的是有实际操作项目经验的人才。为了与企业需求接轨,一些大学开始趋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实用性方面的能力。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与企业需求接轨,我系的课程设置也开始趋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的设置就是很好的例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对应用能力要求高、紧贴市场的特点。该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为:能够根据需要和行情选购计算机设备,掌握组装计算机的方法、磁盘管理方法和操作系统、应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使用,能够排除常见的软硬件故障,学会常见外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是我系近两年刚刚设置的课程,我们的学生没有开设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理论课程,并且实训课程只有一周的时间。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以及我系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内容探索

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特点,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精心安排,主要包括下列几大部分:

1.认识计算机的各部件。计算机中的CPU、内存、主板、显卡等是计算机的基础组件,初步了解它们的性能、指标,以及在主机箱的安装位置。

2.机器组装。计算机整机的组装(包括主板、CPU、内存、插卡、电源的正确安装等)、拆卸过程并不复杂,但是却需要足够的细心与耐心。无论是CPU还是内存等都是高科技产物,一个不小心,一点小损伤便可能丢失大量的数据,甚至导致这个部件的损坏。因此需要我们大胆而细心的去做。

3.计算机系统管理与优化。计算机系统的管理BIOS的设置方法、CMOS参数设置、硬盘的分区格式化。计算机系统的优化是一门很实用的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4.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及常用软件的安装与维护。先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然后安装各板卡的驱动程序和需要用到的各种应用软件。然后是对系统的维护。

5.工具软件的使用。学习一个很有用的。分区软件,可以改变硬盘分区的大小。

6.故障的检测定位与排除。根据故障的特点判断故障的类型,然后排除故障。

7.市场调研。通过互联网进行市场调研,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市场行情为自己制定一套配置方案。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非常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给学生带来多感官、多类型的刺激,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由于我们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性能以及各部件在计算机内部的位置等都不熟悉,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通过多媒体课件对每一个部件的有关内容进行演示,并且在演示的同时向学生展示实物,这样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过程中学生先有一个理性的了解,在看到实物后又对该部件产生更深的印象。这样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主动性。

2.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实践型教学方法。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后面机器装拆的实验中,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教师只是在实验开始前为学生讲解一下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比如内存条、各种板卡在插拔的时候要垂直与主板,并且卡的两头要用力同时按下;CPU上标示有金三角的那一端一定要对齐插座上也有金三角的地方,小心插入CPU,以防损坏。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3.制造故障-查找故障-排除故障的实训性教学方法。对计算机故障的排除是计算机维护的基本技能。在进行故障的检测定位与排除实验时,教师首先讲解计算机故障的种类、检测方法以及排除方法,然后让学生对自己组装的计算机进行检测,有故障的机器进行故障分类并排除故障,没有故障的机器学生自己动手制造故障,然后进行分析排除。这样即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4.结合实际进行市场调研的教学方法。由于时间关系,学生不能到市场进行实际调研,我们提高互联网,让学生从网上查找各种部件的性能指标以及当前市场的价格,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为自己制定一套配置方案,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组装计算机的乐趣。

三、考核方法的探索。

对学生进行实践考核,是对学生实际能力最好的检验。考核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1.分步考核。对学生每一次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报告进行考核,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就是让学生完成机器组装、系统安装、软件安装、系统优化调试等一系列实验过程,然后对这一系列实验过程进行考核,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目前存在的不足及后期展望。

一方面,由于该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课程内容较多,学生学到的只是较为浅显的东西,不能深入到课程的精髓,更没有到市场实际调研的时间,这样使整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建议今后在课程设置上能有充裕的时间,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能有更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在机器组装实验过程中,虽然教师一再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但是有的学生还是不小心,造成一些重要部件的损坏。即影响后面的实验,又增大了实验设备的维修费用。为了减少实验设备的维修频率和维修费用,建议使用虚拟机进行预先教学。

五、结束语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跟理论结合很紧密。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加强学生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他的后续课程及就业有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杜林。《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方案研究与实践[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xx,(3).

[2]匡桂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改革探索,20xx,(5).

[3]姚真金。《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思考。[J]职业与教育,20xx,(7).

[4]左葵。"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研,20xx,(14).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4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目前存在实践内容少、班级人数多且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教材千篇1律等问题,应从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和幼儿教师的岗位需求出发,重新调整、筛选、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学改革 项目化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教育技术得以蓬勃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大多数幼儿园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是由于办学成本的压力,大部分的幼儿园都没有配备专门的技术维护人员。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如果能够掌握基础的多媒体维护技术,在未来的就业中将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肩负着为广西,乃至西南、华南地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幼儿教师的使命。在多年的办学经验中,根据幼儿园的需求,专门开设了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方向)专业,为幼儿园的需求量身打造拥有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幼儿教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就是该专业的一门课程。如何提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效果,按照“工学结合”的思路进行改革,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国内专科院校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国内不少学者针对该门课程的改革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建议,如郭飞雁提出关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的建议,王荣等学者提出利用工学结合理念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改革等。尽管国内许多学者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改革思路,但这些改革大部分是针对传统工科专业学生,或者理工科专业学生进行的改革,与这些理工科专业学生相比,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的学生还有很大差距;同时,学前教育行业对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需求也存在特殊性。

目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课程重理论、轻实践。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由于学校升格之初校内实训室相对不足,课程涉及的操作设备缺乏,如打印机、可拆卸计算机等,因此实际的上课方式仍然是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在普通机房利用PPT展示或拿实物进行示范,如展示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硬件的安装过程等,学生只能在计算机面前通过显示器观看教师的图片展示或看教师在讲台上通过实物操作的方式,而自己获得实际动手的机会比较少,无法真正参与到课程的教学过程。

(二)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能力参差不齐。由于学校是广西唯一一所幼儿专科学校,学校的专业基本上是以师范类教育为主,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为女生,因此在动手能力方面普遍远不如其他理工科类的职业院校的。男生,不少女生对带电的器械都天生带有一些恐惧感;同时,每个自然班级的学生达到50多名,每个班级都有学生很早就接触电脑,对计算机的结构非常熟悉,但同时也有不少学生由于家庭和中学学校的条件限制,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到计算机,基本上对计算机不了解,导致上课的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授课难度比较大。

(三)教材千篇1律,课程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环境脱节。现在市面绝大多数的教材千篇1律,甚至有很大的篇幅来论述各种理论知识,如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历史等,知识内容点非常分散,没有将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利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同时教材缺乏专业特色,缺少针对学前教育方面的教材,而且实际的授课的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脱节,学生学到的知识在实习的时候就发现不能马上运用到工作中。

(四)考核方式与理论为主,脱离课程目标。本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式方法,但在实际的授课中,课后的作业及课程考核方式均是以理论为主,缺少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方式。学生即便考得很高分,但也无法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各种操作方式,考核方式与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一致。

二、对策

基于上述几个问题,我们依据“工学结合”的理念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一)改革课程内容。为准确把握行业需求和岗位工作任务,我们深入学前教育学生就业单位调研,包括各种大、中、小型幼儿园、早教机构、幼教培训中心等,尤其以广西教育厅幼儿园为依托,了解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对其应用的技术他们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的需求,调整、筛选、整合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改革前,该课程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的内容,内容较泛,针对性不强(见图1)。为此,我们从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出发,将整个课程内容整合为计算机采购、计算机组装、办公必备计算机外设采购和安装、标准多媒体教室安装、小型计算机网络安装、模拟典型故障维护六大项目,并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调整了教学内容。

(二)改革教学方法。一方面,依托学校引进清华大学研发的网络教学支持平台,该平台以“课程教学”为核心,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在线备课工具和网络施教环境,并提供了充分的师生互动功能,极大地拓宽了课程教学空间。通过平台的运用,教师将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分解,并依据微课的教学方式进行录制,学生在上课前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自学,有任何问题可以在平台上提出。该门课程的多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平台的论坛上进行相互交流,从而使得学习的形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针对每个项目,提出具体的任务,教师示范解决任务的过程;然后要求学生分组研讨,消化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接着,要求学生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与问题解决能力。

(三)改革教学考核方式。学生的学生效果是否能够真正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离不开一个合理的考核方式。相对于传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以理论为主的考核方式,课题组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以采用项目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教师依据课程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在完成每个项目的教学后,都会立即对内容进行一次项目化的考核,老师们精心准备各种任务项目,通过情景引导,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来解决各种问题,以此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到期末,会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地整合起来,采用小组与个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同时将考核的地方直接放在学校的附属幼儿园来进行考核。并且在考核的过程中,邀请幼儿园的教师们亲自来当考官,一方面可以确保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下考查出学生真实的水平,加深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园检验学生的学生水平。这种考核方式不仅保证学生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为学生的下一年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题组经过1年的时间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课程效果显著,90%以上的学生都能够掌握课程所教授的知识,为后续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选择面,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达到学以致用、毕业就能上岗的要求。

参考文献

[3]丛书编委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5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开展是顺应市场变化和缓解学生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尤其是随着电子计算机应用在我国家庭及企业中的普及,对懂得电脑专业维护、保养及组装的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加大。但是,从我国整体的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对于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钻研不深和主动性不强等问题。

一、创新的必要性分析要想明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课程教学创新的必要性,首先,要了解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关于计算机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互相关联,并能够在准确分类和选购的基础上保证计算机使用性能和组装维护的有效性,而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基础性、实践性、理论性相统一,入门容易学精困难,要想真正做到精通,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技能经验。其次,了解现状。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对该课程的投入和重视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学生学习韧性不足、内驱力弱和运用能力较差。韧性不足主要指学生在进行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缺乏钻研精神,往往只是浮于表面,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很难做到深入分析和探索。内驱力弱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于该课程未来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对自身能力提升的作用认识不够,往往认为维护师、组装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属于基层岗位,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前景不乐观,从而导致对该主干课程重视度和积极性下降。运用能力差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的落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和对实际工作的不了解等方面,如果不能将学习主动性交还给学生,真正将学生放置于中心位置,必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和目标。总而言之,对于该课程的创新迫在眉睫,只有树立实践创新、知识创新和教学创新的教学理念,才能全方位地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创新的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区别于传统的黑板教学和实习教学,是一种专门针对技能培训岗位教学的创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将学生的活动范围进行适当的扩大,将老师的信息输出转变为理论指导,学生由单纯效仿转变为积极地制定计划和思考问题,彻底实行和推行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全面动手能力。其基本原则是在课堂中实施合作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和跟进自己的学习进度,教师将信息输出转换为探讨知识来源和查找相关问题等。在该教学方法中教师负责提供信息、回答问题和引导。具体的实施阶段可以分为帮助学生找出引导问题、指导制定详细的书面工作计划、探讨如何实施工作计划和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跟进计划的完成进度和质量、根据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的经验总结和不足之处的评定。具体的引导文教学法实例如表1所示。

(二)创新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发展为引导文方法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它不仅将传统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模仿的现状转变为主动完成任务和独立解决实际任务中的互动式教学,同时还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培养的有效性和学习状态的持续性进行了有效地维持,是符合现代技能教学的先进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1)教学设计符合技能培训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在学习任务和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基础,拉近了学生与社会工作之间的距离,通过对任务的详细划分和逐步完成,提高了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独立性。(2)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加丰富和灵活,具体包括相关案列的示范、图片及视频的演示、专业人员的串讲和老师的耐心指导等,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在轻松友好的环境下将应用知识进行深入的综合,探索研究出更加快捷、有效和创新的解决办法。(3)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基本特点进行模块的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课程的连贯性和教学目标的稳定性,通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使学生不断在内力推动下积极完成计算机各模块、硬件及组成的知识学习和掌握,加强记忆的有效性和长久性。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环节包括任务创设、任务分析、任务执行和任务评价等几部分。对于任务创设,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和知识实际出发,提出一个既具有一定挑战性,又必须充分调动所学知识和相关技能才能完成的任务,而对于任务难易程度的拿捏,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此外,任务的创设还应与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生活与学习等密切相关,就计算机的系统安装而言,其任务的创设可以选择Win7系统的`安装与驱动等。对于任务分析,要使学生充分明确任务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独立进行任务的细分和方法的选择,就系统安装而言包括安装方式和系统的版本选择等。

任务的执行包括学生的独立实践和教师的辅助,就系统安装而言,实践过程应该注意的是光驱启动方式的护改,安装完成后的硬盘分区和相关驱动的处理等。任务结果的评价是教学模式探索和经验总结的关键,也只有在不断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才能使这一模式更加得成熟,教师可选出两三位或两三组学生进行详细的评价,如缺陷的完善和解决方法的归纳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通过间接的表达和深入的交流,理解和分享他人的优点,改进自身的不足。通过上文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堂教学创新必要性的简单分析,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该课程重要性的理解,同时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想要从根本上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就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变得更加实用。

48 614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