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论文【汇编5篇】
【导言】此例“技术创新论文【汇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技术创新论文【第一篇】
摘要:机械设计制造水平是提高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 , 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水平。近年来, 机械设计与制造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的趋势, 且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文章通过对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创新进行实际的探究, 分析当前技术的不足之处, 并阐述未来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推动机械设计制造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机械设计; 制造; 创新; CAD; 自动化;
我国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业虽然发展的比较迅速和稳定, 但是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发展水平也远远的落后于那些发达国家。当前的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仅仅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以及技术的引进, 无法生产出一些处于科技尖端的产品。由于我国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业采用人工生产较多, 虽然能够有效地保证产品的质量, 但是依靠机电生产的产品质量、外观及内在性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国仅仅算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
1 先进的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探究
CAD辅助设计与自动化技术
CAD技术是一种可以把各种学科的技术与技能结合起来为自身所用的一种综合性的技术, 这种技术是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 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生产模式的重组与转变。CAD技术具体应用到机械设计与制造中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系统工作理论, 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中, 优化整个设计制造流程, 形成机械制造以人为本的柔性生产, 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 有效地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促进整个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的发展[1]。
激光技术
激光技术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主要运用在两方面: (1) 快速成型技术, 在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中, 将零件精确地切分成不同的形状以及小块一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因此激光技术的引进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激光本身具有较强的切割功能, 能够保证切割产品的质量, 再加上与CDA技术联用, 两者之间互相配合能够将模块切割的更加的完美, 且花费的人力比较少, 有效地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 热处理技术, 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对产品进行热处理是生产与制造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是保证产品使用寿命以及耐磨度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国有的企业会为零件处理设置专门的厂房。传统的热处理技术对一些产品无法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 因此很多的企业采用激光热处理技术, 这种处理方式能够使产品迅速固化, 并达到预期的效果[2]。
数控技术与纳米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对零件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企业提出数控机床。这种数控机床除了拥有较高的灵活性外, 还能够有效地运用于加工的整个过程。但是采用数控生产的零件仅仅是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以及其他中小批生产的制造业之中, 并不能大规模的生产。
纳米技术是近年来人们听说的比较多的一种加工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用在微型的零件之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 人们对机械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化, 仅依靠传统的生产制造技术根本没办法达到要求。因此, 采用纳米技术对产品进行加工, 能够满足人们对产品的要求, 提升制造企业的效益[3]。
2 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全球化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技术正在不断地崛起, 这些技术保证了机械设计与制造业的发展。由于国内与国际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双方的企业都想争取更多更有力的资源以及得到更多的利润, 再加上产品的开发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也已经充分的意识到了互联网技术的独特优势, 因此互联网成为了各个企业不断地开发和推销自己产品的重要渠道, 所以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全球化是其发展必须的趋势, 也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革命行性的变化。机械设计制造产品的开发, 离不开互联网的信息, 产品的销售业离不开互联网的推广, 因此机械设计与制造全球化发展是保证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4]。
降低风险的方向发展
每一个企业都想要保证自身企业的发展, 因此就会大大地降低自身企业的风险。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 想要降低风险, 就应采用虚拟化模式。采用虚拟化模式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在产品制造前进行严格的确认, 通过虚拟的场景模拟机械设计制造生产的全过程, 及时的发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减少实际操作过程中错误的出现, 保证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
环保方向发展
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 也是阻碍社会发展主要的问题之一, 在机械设计制造的过程中提高环境意识, 才能保证制造企业的长久稳定的发展。因此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朝着零污染的方向发展, 积极的改进和创造一些健康的、绿色的制造技术, 保护环境的同时推动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 结束语
机械设计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支柱, 因此保证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稳定的发展, 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我们除了从技术方面对制造业进行改进之外, 还应该通过对人员的管理来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彤。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研究及其创新[J].机械研究与应用, 20xx, 28 (2) :195-197.
[2]孙洪霞, 刘昭, 李红伟。新时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 20xx (12) :230-231.
[3]何庆。现代机械设计创新思维的开发[J].现代机械, 1999 (1) :12-14.
[4]沈惠平。机械创新设计及其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 1997 (5) :43-47.
技术创新论文【第二篇】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中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企业整体水平、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家系统创新的关键组成。进入21世纪,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严重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因此,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和扫清技术创新障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模式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概念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由科技人员创办,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市场为导向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实体。简而言之,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创新为使命的企业。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
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愿组合、自负盈亏”的组织原则,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适应能力,它们除具有一般企业的特点外,还有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企业的特征:
1.规模小与大型企业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治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做出决策。
2.专业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3.高风险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生产的大多是高科技产品,其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单一性,很少进行多种途径的代替研发,在成长过程中,技术、市场、财务、环境等方面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三、技术创新模式与选择
技术创新是一种技术经济活动,是新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是技术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和优势,是最有能力、最有条件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群体。同时,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立身之命,是企业活力的增长点,因此技术创新模式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模式的重要组成。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有: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协同创新,其中自主创新要求企业必须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能力,这不利于中小企业内在优势发挥,因此不适合中小企业选用;后两种模式对于资金短缺、技术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尤其是协同创新比较适用于新兴技术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三种创新模式在研发能力、创新效益等评价指标方面各有优劣。见表1和外部环境,可以选择其中某一种技术创新模式,也可以采取两种或者多种创新模式的组合。
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以下将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探讨。
1.政府应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鼓励技术创新活动。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法律法规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通过立法,维护企业技术创新的合法权益,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制定和实施技术创新计划,大力鼓励产学研结合,使大学和科研院所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
(2)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完善融资手段,拓宽融资渠道。国家要健全信用担保体系,设立专门的担保机构,降低商业银行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成本和风险。同时,完善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创新基金等相关政策。
(3)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体系。国家要大力发展创新集群,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兴产业基地等,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共享。
2.企业自身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内部环境
(1)建立促进创新的激励制度。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评价系统,采用多种激励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建立奖励制度,充分调动知识型员工积极性,有效地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
(2)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并切实遵循。企业应根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生存环境等,培养全员创新的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激发科技人员创造力的工作环境,努力打造协作创新的工作氛围。
(3)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系统。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知识密集型组织,对快速响应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运作效率等与知识管理相关的指标有较高要求。所以企业应选择合理的知识管理系统,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同时要加强知识管理信息组织建设,做好企业内部知识管理支撑,提供功能强大的搜索工具,便于对现有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实现知识共享。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成长性的创新群体,在创新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就是重视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未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在目前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在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粟进,宋正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xx(05):156-163.
[2]彭文玉,孙英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哥德巴赫猜想”[J].科技与管理,20xx(02)
[3]李萌。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J].宁连举,科研管理,20xx(03)
技术创新论文【第三篇】
学生培养中创新创业意识是目的很多高等院校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建立工作室,让学生用自己课外的时间强化知识内容,进行项目设计,开展自我管理,形成较强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自身创业素养,强化自身创业能力。
1工作室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意义
工作室创业模式即学生在学习期间自己组织的小团体,目的是在工作室内研究课上的难点和重点,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期在实践探索中寻找不足,不断的进行改进,通过实践理论的充实实现成员间的互动,共同寻找未来共同发展的平台。通过工作室的模式,能强化学生的管理,让学生在学习之余管理自我、创新自我、团结自我。并由具有创业经验的导师带队,学生根据知识内容自主设计实践活动,自主规划和经营。在工作室内工作和学习,能够累计经验和人脉,掌握团队合作理念,从而为今后的就业和创业提供筹码。工作室项目的开设能突破传统授课模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可更好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通过自主实践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教学更好的融合实践。借助工作室模式能缩短理论与实践间的差距性,工作室的开展先要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然后结合学校的专业进行项目设定,最后调动学生的价值理念和导向,并将实战看成是驱动学生发展的前提保障。
2工作室模式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2.1培养机制上具有开放、连续和融合性
工作室要想长远发展人才是发展的核心前提,所以工作室就应网罗各类人才积极参与到建设中。工作室开设时人才的纳新和管理上要重视主体开放,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管理学生的团队意识。就机械类专业工作室为例,可在全校范围内招收具有科研和制作爱好的学生,可不限专业,只要有这方面爱好和研究即可。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工作室内的人员形成学科交叉,避免工作室内的学生都是同一专业,问题处理中多使用同一处理模式。除此之外,让工作室内不同专业的成员间相互学习,进行优势借鉴,能利用本专业的优势特征,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团队内成员间的频繁交流,能使团队中成员了解更多相关专业的知识,进而拓宽团队中成员的知识层面,避免学生学习机械专业只能了解这一专业的知识,对其他专业的知识知之甚少,不能满足未来国家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工作室管理中可以使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即非团队内的成员也能参与科技发明活动,这就能发动成员周边的同学、室友或者朋友等都积极的参与到项目研发中,成员间的亲密互动,能强化彼此间的合作意识。如项目完成后,需要进行后期的外观设计,小组成员就会向美术专业的学生寻求帮助,他们能为小组成员提供新的思路或者设计理念,在双方的配合下共同完成外观的设计,非美术专业的学生能在设计中重新整理思路,打破以往专业思路中的固化思想。所有参与工作室内的新成员,应经过一年的“试用期”,然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工作室成员。并要为工作室内的成员建立档案,使用编号制度管理成员,要求每个成员有着自己对应的编号,建立工作室微信或者qq群,利于成员工作之余交流项目和专业知识。定期开展讨论大会,总结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状况,探寻业务的进展情况,并解决工作中常见问题。
2.2培养内容上的主体、互动和独立
2.2.1主体活动
作为工作室内的成员要结合自身的项目开发需求,设定具有针对性的项目探索计划。要求教师在培养中注意培养内容和方向上的一致,同时在保有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让学生有良好的主体性。培训中,教师应积极的与学生互动和交流,以构成师生互动平台,双方在交流与互动中,能了解彼此的看法。教师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学生可能在经验和能力方面会略显不足,但部分学生的思路不受传统思想束缚,具有创新意识,教师就要加以鼓励,让学生积极的思考,并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将具有质疑的权利,也愿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2.2互动性活动
工作室组织定期讨论,这能提升小组内成员开拓的思想理念;积极的发言,并将自己的理念和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轮流组织会议,担任会议主持,从而锻炼人员的能力与表达。作为小组负责人需要协调好成员关系,并在互动中探索知识,提炼关键性知识要点,加入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如,电子通信专业的学生在讨论中发现,现在互联网软件的发展,很多手机厂商不重视硬件,导致手机蓝牙传输速度仍旧停留在过去的缓慢传输状态中,大型文件在无网络的情况下,传输速度极慢,那么是否未来创业可以从这方面入手,研制无网的传授系统。大家就此开展激烈的讨论,成员间进行互动必然会有意见冲突之时,通过冲突碰撞不断的谈论,涌现出新的思路,那么就应让学生在冲突中寻求能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并通过应付困难强化解决困难的意识与勇气,这才是开展创新意识的最终目的。
3结语
工作室是创新与创业的实践性载体,就应将学生看成是课程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培养中以机制、内容和手段为主要入手点,共建创新意识,构建师生共建的学术共同体,补充现有教学模式,发展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就业发展理念。
作者:翁润钡 蔡露燕 单位: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小军,刘君,张红岩,马青丽.基于课外师生工作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xx(03):11~12.
[2]李智.创新创业工作室对大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高师理科学刊,20xx(07):131~141.
[3]邓小明,邓志龙.基于工作室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xx(06):111~112.
[4]宋俊锋,林素仙,计佳燚,吴琼.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技展望,20xx(07):131~141.
[5]张红岩,林小军,马青丽.依托课外工作室模式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xx(06):111~112.
技术创新论文【第四篇】
摘要: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应用在了城市建设,提高了城市空间的利用率。文章通过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特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分类、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应用问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必要性、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探究
自建国以来,我国建筑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项目的不断扩大、施工难度的提高,施工质量要求也在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要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必须加强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因此,尽管影响土木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施工技术仍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特点
1.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
在土木工程建设的实际工作中,缺乏创新能力建设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综合利用各种知识。例如,非线性分析,反馈分析,最优控制等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目前,实用性和基本理论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并不局限于创新能力,严重限制了工程技术的发展。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准备不足,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基础工程的要求不能实现。土木工程建设技术创新需要有良好的管理团队,在当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有一些漏洞,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找不到相关的负责人,各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使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在建设过程中,管理质量不到位,将对技术创新造成严重障碍,严重影响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缺乏对实践经验的应用,理论知识应用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较为机械化,忽略了土木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影响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率。此外,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没有人负责技术创新的建设。由于上述因素,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土木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1.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
土木工程与一般工程不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多样性,全面性等诸多特点。虽然一些土木工程项目似乎是一样的,但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现其施工技术不一样。因为在施工技术选型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和业主的需求,还要考虑项目的环境影响。因此,建设项目有自己的特点,其施工技术也不同。一方面,土木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条件不确定,虽然有些情况在施工之前可以预测,但不能准确预测所有可能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土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这大大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分类
2.1基坑支护
分析和调查土木工程施工的工艺特点,同时注意挖掘深度,开挖方法和坡面留置时间等相关因素,并确保与土壤类型,坡度设置合理的土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不可忽视,如果土方开挖相对均匀,也有标准湿度,而开挖或沟槽地面高程高于地下水位,其开放时间短,因此可以减少斜坡的施工过程和支撑过程。如果当地土壤水分更合适,且地质条件比较好,挖掘深度不超过5米范围,这一次可以认为没有支撑。
2.2钢混技术
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际操作人员必须先清理钻孔,还应注意内底材料从横梁两端逐渐浇注到中心段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混凝土浇筑过程可以分两次完成,第一次在施工过程中应先预支钢筋混凝土模板,然后,在屋顶浇筑施工;第二次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混凝土通过泵送到模具。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振动器和插棒振动设备的选择,以快速插入和慢拉方法为主。如果在冬季施工,应根据水泥标准高空作业的临界强度,标准应高于设计中的抗压强度,冷冻前压缩标准为30%至40%。
2.3钻孔灌注桩
在实际施工中钻孔桩,可以采取硬地施工方法,可以从多个不同领域中选择施工期,可以使多台钻床一起工作,并使用天然泥浆墙,孔清洗工艺,首先可以进行两次正常循环清洗孔,然后取空气提升反向循环孔清洗。一个孔在灌装过程中,严格保证钢筋笼的质量,可用于钢筋笼的模具制造,钢筋笼的下沉,确保钢筋笼和桩孔对应精确,不能强行插入,桩体可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法。总之,在实际施工中,项目经理应充分考虑设计要求,同时也要保证项目的质量。
2.4新型预应力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外预应力的发展和应用是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创新。外预应力是指预应力筋设置在预应力混凝土截面上的预应力筋,主要适用于特殊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桥结构的施工以及较大跨度项目的施工。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施工方案和落后的施工技术。仅依靠人力资源完成项目不仅会降低施工效率,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施工单位没有意识到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随着建筑行业竞争压力的加大,施工单位更加关注项目的'经济效益,没有考虑到施工技术的创新。而且,技术创新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投资,这也影响到施工单位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4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发展的主题是创新,在土木工程技术建设中也需要不断创新,我们需要认识到,近几年来,我国在土木工程建设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技术创新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鉴于中国目前的发展形势,土木工程建设技术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从建筑技术产业的角度来看,要提高企业的活力,必须要从技术创新、先进技术入手,确保高质量,才能保证企业的竞争力。创新有助于竞争,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将面对非常严峻的形势,传统的建筑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企业之间的竞争,如果没有技术优势,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位。为了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土木工程建设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使用新的施工技术,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5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5.1自动化与智能化
在现代建筑行业中,自动化和智能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在实际操作中,将引用成套的技术标准,实现土木工程传统生产模式的转型创新。
5.2生态化趋势
在土木工程中,需要注意节能,改变土木工程的传统生产方式,创造绿色生产环境。
5.3科技的影响力加强
对于现代土木工程的建设,经济已成为重要的指标。因此,在工程技术的发展中,项目成本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迫使我们使用新技术,特别是机械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施工技术,从而节约大量的资源。
6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策略
施工技术的创新非常困难,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探索和研究。为了改善施工现状,施工企业应该转变施工技术创新的思路。因此,施工企业可以从影响施工效率的因素出发,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这是一种创新的方法。目前,我国的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污染源包括光污染,噪声污染,粉尘污染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施工单位可以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尽可能使用环保技术取代现有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敢于突破固有思维的限制,倡导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新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新型的预应力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通过使用这些新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浪费现象普遍存在,不仅大大增加了建设成本,也不能满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据有关统计,建筑材料成本约占项目总成本的70%。因此,应注意建筑技术创新中的材料成本的控制。
7结束语
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是现代施工技术的基本保证,土建工程技术的创新完善,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质量,也可以大大节省施工成本,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未来的社会中,如果企业不能提高土木工程建设的水平,将会被社会消除,因此我国建筑行业需要重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实现中国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现状以及创新探究[J].四川水泥,20xx(04):241.
[2]卢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和创新分析[J].建材与装饰,20xx(27):38-39.
[3]何广康.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探究[J].门窗,20xx(11):96.
技术创新论文【第五篇】
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生物技术这一新兴产业显然已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领航者,随之产生的生物经济也将慢慢成为未来经济形态的主流。其中,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渗透衍生了医学生物技术这一新领域,医学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大力驱动着医学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医学诊疗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关系着数亿万人民的健康,要不断提高医学诊治水平,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可以归结为医学生物技术可以从技术层面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解决重要民生问题。21世纪以来,纳米技术基于其材料独特的尺寸效应和卓越的光电磁性能,得以迅猛发展并广泛应用在各产业研究领域中。在现阶段,纳米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医学生物技术领域,随着交叉学科研究的渐渐兴起,纳米技术和医学生物技术也慢慢在跨学科的研究中不断进行交织和融合,慢慢衍生出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交叉学科——纳米生物医学技术,并且,该技术已有效推动了医学生物产业的前进,并促进和支持医学生物技术行业成为国家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核心要素[1-3]。尤其是近年来,纳米生物医学技术在人体医疗与健康方面涌现出不少应用可行性很强的技术成果,例如应用于临床上靶向缓释药物的开发,疾病相关分子诊断以及组织修复、器官再造等等方向[4]。但是,纳米生物医学技术在全世界都是一门新兴学科,因而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方面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困难,这一点在我国尤其突出,也就是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针对这一技术的综合教学素质培养体系,也相当不完善。有鉴于此,笔者就医学院校本科培养阶段的纳米生物医学技术教育教学和专业技能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研究,目的培养出具备前沿纳米生物技术知识储备,符合医学诊疗领域需要,且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创新型人才。
1进行纳米生物医学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
纳米生物医学技术是一门非常典型的多领域交叉学科,生物医学、材料、化学和物理等学科的内容都包含在内,因此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自然也非常高[5]。个人认为,应该将教学目标设计为培养学生具备相关领域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富有创新精神与思维模式,在纳米医学生物技术的某一或某几方面具有相当的专业实践技能与经验,能够将纳米生物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实际的科学研究与实际技术产业化之中,对纳米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某一领域的当前产业情况主要发展趋势有所体悟,具有技术研究与项目管理实施的基本专业素养和技能。
2实施纳米生物医学技术教学的主要理念
纳米生物医学技术作为一门多领域交叉的新兴学科。作为一门非常强调实践与实用性的应用型技术学科,在纳米生物医学技术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把理论知识教学与课程实验教学、专业科研活动和产业企业课外实践活动整合成一个综合教学体系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自主发现、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纳米生物医学技术的教学内容、方法、教学主体和教学对象等基本要素必需共同有机的地结合在一起,协同服务于学科教学目标,以合理的安排与布局,相互相同综合成一个有效的教育教学整体过程。我们应该充分注重激发与引导学生学习与创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像过去只是进行知识的单向传授,因此忽略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一种双向沟通、激励引导、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学习探索,教学过程也不再是枯燥、单调的知识传递,而是师生双方之间在智慧、思想与感情上的沟通分享。而且,教学模式应注意技巧设计,创造设计一个问题情境,通过好的`提问与启发引导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然后就该问题从不同的多个角度来解析与研究,并且进行持续的提问与思考,逐步分析挖掘该问题发生的根本性缘由,同时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寻找答案,通过答案的适度不固定性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和分析处理问题的习惯与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6]。
3纳米生物医学技术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
纳米生物医学技术课程设置上要考虑多元化。作为一门多领域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不是几个学科领域知识的单纯组合,而是将相关的学科都以一种非常紧密、多元化、多层次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因此在课程设计的时候,教育者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并理解透彻这些交叉学科之间的内部联系和知识理论结构,并依据这种联系与结构在多个学科的藕合点基础,设计出具有纳米医学生物专业特色的理论课程体系。这时候,对学科知识的划分上也不宜再过于详细,而应更注重该专业的理论特点,让学生的知识背景建立在宽厚扎实的大专业平台上。纳米生物医学技术课程设置上要考虑前沿性。纳米生物医学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其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所以,在教学内容上,我们要注意将该学科的最新前沿研究成果整理出来,及时、适当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并结合纳米生物医学技术在医学诊疗领域应用的经典实例,以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应用方式和创新思维方法,也让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化和实用化,进而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以致用,很好地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7]。纳米生物医学技术课程设置上要考虑应用性。纳米生物医学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型技术,其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当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学生在独立设计、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其专业思维、创新意识、科研素质和动手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这就要求我们注意控制死板的验证性实验所占的比例,多设置一些具有较好综合性、可设计性和开放性的实验,课程进行过程中也更注重学生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而非实验结果[5]。
4CDIO实践教学模式在纳米生物医学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CDIO实践教学模式是近年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实践教育模式。CDIO的主要内涵是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与运用(Operate)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实践教育方法体系[8]。该方法体系模拟了应用技术从研发到运行的完整流程,能充分培养学生运用主动性和综合性的实践方式来学习与运用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非常适用于纳米生物医学技术教育教学体系。因此,我们应当将这套综合性和操作性都强的CDIO教学模式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把每个实践能力点的培养都具体落实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并且能够很好的与科研活动参与、行业企业实习等课程外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一种深度的“学以致用”的宝贵经历和体验,这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对其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思维能力都能提供有益的帮助。
5结语
纳米生物医学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十分迅猛,同时具有鲜明的交叉与复合特性,能助力整体医学诊疗水平的提高,对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起到巨大推进作用。因此如何培养适应专业发展和产业需求的纳米生物医学技术专业人才,是医学院校相关专业高等教育目前所面临的核心问题。通过以上积极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探索,以及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与优化,我们若能据此更好地培养出纳米生物医学技术专业的研究与应用兼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将能发挥更大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意义,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和纳米生物技术的更大发展。
作者:刘斯佳 孙健 凌敏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4]顾宁.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学发展中的应用[J].AdvancedMaterialsIndustry,20xx(12):67-71.
[5]胡建华,张阳德等.促进我国纳米生物医学高端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xx,18(20):3070-3072.
[6]胡高,胡弼成.大学教学协同创新论[J].现代教育科学,20xx(4):109-110.
[7]张侃.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生物医用材料,20xx,44(17):227-228.
[8]李莉梅,欧阳乐军.基于CDIO理念的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14):141-143.
上一篇:项目管理工作制度【推荐5篇】
下一篇:珍珠鸟阅读答案【热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