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黑泽明的梦论文热选精编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黑泽明的梦论文热选精编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黑泽明的梦论文【第一篇】

摘要:会计与产权之间历来存在着密切联系,本文从会计的产权出发,引入产权的基本原理,从产权论的视角重新审视会计准则的性质。认为会计准则是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产权效率和有助于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产权制度,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会计准则性质产权理论交易费用。

产权论的起源与产生,是用产权的观点和产权思想来揭示某些经济现象,阐释1些社会经济问题,且具有1定的说服力。许多会计理论研究者基于这1角度出发,遂将产权理论引入了会计学问题的研究,在拓展视野的同时,也使得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更加丰富。近年来的会计理论问题研究中,许多学者针对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政策等诸多会计问题,从产权论的视角进行分析,提出了1些全新的观点,极大地推动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本文也拟从产权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会计准则的性质问题。

1、产权理论的起源及发展背景。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产权的产生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基本前提的,当资源的稀缺性达到1定程度时,人们为了合理地配置资源,以满足其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需要通过建立产权制度来界定人们在利用稀缺资源中的权利关系。因此,产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1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经济学角度看,所谓产权(propertyrights)是指拥有财产主体的1种行为性权利,包括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黄少安,2004)。这些行为性权利规定了人们在生产和交换中使用财产时,必须遵守的社会经济法律规范。因而,产权实质上是产权主体(包括公有主体和私有主体)之间围绕或通过财产客体而形成或建立的1种经济权力关系。

产权范畴的复杂多样性,使其备受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当今社会,人们对产权的认识又有了极大的拓展,从而使产权理论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形成了系统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现代产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交易费用理论是分不开的。交易费用(transactioncosts)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基本的、核心的范畴,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现代产权理论的基础,贯穿或隐匿于整个产权理论发展的始末。其由著名经济学家科斯于1937年和1960年的两篇著作―――《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科斯通过引入交易费用这1概念,成功地把产权和制度因素重新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从而推动了现代产权经济学和产权理论的发展,后人又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和完善。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人与人之间的1切交易也都是有成本的,它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通过界定和调整产权规则、降低交易费用,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交易费用理论是分析和评价产权制度优劣以及在其影响下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基本依据。由于产权经济学家们的努力,现代产权理论在解释个人的激励行为、企业与市场的替代、企业制度变迁、经济发展等许多重大问题上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使其成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学科,而且对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诸多相关学科的发展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会计的产权性分析。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经济学本质上是对稀缺资源产权问题的研究。因此,经济学的1切问题都是可以在产权理论框架中来分析的。会计学作为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支,以其货币计量、综合性、真实性等特征对社会资源的流动、分配和配置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可见,会计学本身也是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产权与会计之间1定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许多联系非常重要。

会计的产权性缘起于产权理论的发展。产权理论中孕育着诸多会计思想,如费用、成本、收益、资产等;同时会计理论研究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产权理论的指导,如企业产权界定及转让中的会计问题、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权利设置、会计信息在不同产权制度下的披露等(田昆儒,2000)。产权理论下的会计推论与启示给会计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产权理论及发展对会计的影响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方面是利用产权理论可对会计理论和会计现象作出更合理、更科学的解释;另1方面是现实的产权变动为会计提出了新的问题,需要人们去解决,很多会计问题都可以运用产权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诸多产权理论中蕴含着会计思想,会计与产权的影响是相互而直接的。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科斯的《企业的性质》都不难看出:任何1个时期的会计都是建立在1定的产权关系的基础上;任何1种类型的会计都要维护特定的产权制度。会计对产权的贡献是与身俱来的,并1直成为产权思想的忠实追随。会计产生、发展和变更的根本使命是体现产权结构、反映产权关系、维护产权意志(伍中信,1998)。作为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会计准则,其产生的环境也无不充满了产权主体的影子,会计准则本身就是借助于对会计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来实现对产权的保护。andman(1983)所讲的:会计准则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了监督企业契约的签定和执行而产生的。

3、会计准则性质的产权性分析。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会计准则性质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但迄今尚未能真正达成共识,笔者谨从产权论的视角对会计准则的性质做如下分析。

(1)基于降低交易费用的产权论视角会计准则是1种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产权效率的产权制度。

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1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能帮助1个人形成其与他人交易的合理预期,在市场上所进行的交易都会在缔约各方之间产生产权的全部或部分转让,这些转让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合约安排来进行。只要产权是排他的和可转让的,不同的合约安排就意味着不同的资源配置,产权制度的不同安排,将会直接影响交易费用的大小。科斯定理指出:在交易为0时,产权作任何安排都可以;但在交易费用为正时,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技术先进的环节,需要通过产权的内在化来解决。会计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1切对企业拥有各种形式产权个人和组织降低交易费用服务,增加其收益。会计准则是会计行为的外在约束,可以用来保护企业产权。从这种意义上讲,会计准则属于产权制度范畴,行使着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职能。

会计信息作为1种特殊的商品,由于其稀缺性的特点,所以在其在生成传递和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交易双方及复杂的交易关系,交易双方可能的利益冲突导致了高额的交易费用(杜兴强,1998)。而由于市场上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信息市场低经济效率,增加了这种交易费用。为此,客观上要求必需建立能够提高产权效率、实现交易费用最低、利益最大化的产权制度,而会计准则就是这样1种产权制度。因为,提高产权效率、降低交易费用是制定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节约了人们进行会计信息交流活动的费用,减少了会计信息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因选择披露方式不同所形成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同1经济事项可以形成1个合理可靠的预期,为人们运用会计信息提供了有保障的制度框架。同时,政府参与制订的会计准则又具有强制性,在实施中必然会减少交易费用的发生,这是由于政府借助于其本身的权威性,可以较容易地解决各种利益争端。因此,会计准则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增进社会福利。

提高产权效率是制定会计准则的1个基本要求,著名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2002)认为,维护与保护市场经济下的所有者权益问题是会计法律制度建立的出发点,也是作为它的基本体系最终得以构建起来的落脚点。笔者认为,其理由在于这是提高产权效率、降低交易费用的要求所致。因为在资源稀缺的世界里,产权不仅需要界定每个人对稀缺资源的所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等诸种权利,而且还要界定人们利用资源的效率,从而界定人们做出贡献的份额。换言之,只有产权的权责利界定是对称和清晰的,每个主体才有可能产生具有产权效率的逐利行为,从而导致所谓“无形之手”的资源配置效率之结果。所以,市场经济的产权效率原则,要求所有者的权益必须得到充分的维护和保护。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笔者认为,只有具有产权效率的会计准则才有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如果没有为社会所认可的会计准则,没有值得社会信赖的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制度,对上市公司来讲,要想在资本市场上筹集1定量资本,其成本将是10分高昂的。如果每个企业都按照统1的、公认的会计准则来提供财务信息,投资者根据1致的标准来判断其投资收益,那么真实和相关的会计信息就能优化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保护投资者利益。当交易费用降到最低时,也就是产权内在化的成本低到可以不考虑时,就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那时市场机制会自动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um),即资源配置已经达到这样1种状态―――无论怎样改变资源配置,如果不使其他人(哪怕是1个人)的效用水平下降,就不可能使任何别人(哪怕是1个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

(2)基于信息披露的产权论视角会计准则是1种有助于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产权制度。

从产权理论来分析,市场的交换表面上表现为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其实质是各种权利的交换,而要使权利交换能够顺利实现,会计方面的信息不可缺少。因为,企业的经营是建立在产权基础之上的。无论企业的投资者还是债权人、经营者等,都是在尊重产权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契约关系,这种在产权基础上订立的契约关系,必然要求相应的会计信息披露。产权的基本特征为收益性,在现代企业中,产权所有者将依据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获取产权收益。产权所有者拥有对会计信息的产权,会计信息具有经济价值,通过会计信息传递的信号,投资者可据此决策以获得收入。那么,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不是越多或是越充分越好,从决策有用观的角度来讲当然如此。但从产权理论角度来看,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虽然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及时的决策,从而最终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会计信息的生成是需要成本的,而且在产权制度客观存在的现实社会中,会计还要维护特定的产权主体利益,因此,会计信息的披露并不是没有禁区和边界的。在现代企业错综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主体双方存在着利益非均衡性、信息非对称性和风险性,决定了委托代理双方对会计准则的不同态度。依据产权理论,产权制度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公共财务会计信息是要靠政府管制来实现的,很多股东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高涨(田昆儒,2000)。首先,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成为了公共物品(publicgoods),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以使用,这容易导致“搭便车”(freeriding)行为,即1个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并不减少另外的投资者对会计信息使用的效用,额外的投资者可免费使用会计信息,导致企业不能从会计信息的提供中补偿所消耗的信息生产成本。其次,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等市场不完全性的存在,企业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往往不1致,更多的时候还表现为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对会计信息披露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会计信息提供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更愿意选择少量披露、不披露,甚至隐瞒真实会计信息,从而损害公众利益。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分析,由于各自的利益目标不同,有些信息使用者确实需要真实、客观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而有些则不然,由于受到各种利益驱动,出于某种特殊目的如粉饰政绩或隐瞒事实等需要,当会计信息对他们不利时可能并不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在惩罚责任制度不明确的情况下,作为中介机构的注册会计师也会从私人利益角度从事审计工作,难以保证独立、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实施审计。

会计信息披露是维护企业产权主体利益、反映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的重要渠道,只要产权制度存在,企业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责任就不会被免除,会计信息披露就成为必然。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利益,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与债权人、客户、供应商、雇员以及社会大众等各个产权主体,势必会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有较高的要求。为了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产权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维护市场正常的经济秩序,同时也为了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公共物品的管理权,以确保自己的权利不丢失(刘峰,1996)。用1个机构建立1套保护产权和社会发展的大规模会计准则系统比建立许多小规模的私人契约系统、用政府的强权更能带来规模经济效益(林钟高,2001)。引用现代产权经济学家所称的“霍布斯规范定理”:政府通过建立通用会计准则结构,使私人协议难以达成所造成的损失最小。会计准则作为1种约束会计信息生成的行为规范,由于其始终作为约束、保护产权主体会计行为的规则而存在,因而其效用就每个产权主体来讲都是相同的,即使自己的会计管理交易行为受到保护、认可和约束。会计准则所生成的会计信息,也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这正是会计准则的特殊之处。单个产权主体对它效用的价值取向尽管有时很难达到1致,但每个主体都将接受它也受到等量的约束,都起到规范会计信息的作用,并以此来实现维护产权各方利益关系的功能。

4、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准则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统1性、真实性和可比性,起到规范化的作用,其实质是对企业日常会计活动的各类事项所作出的具体规定。基于产权论视角对会计准则的性质分析,人们不难看出,会计准则属于产权制度的范畴,它是产权制度的1种,或是特定社会产权制度的某1组成部分,其有助于提高产权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和规范会计信息披露。会计准则的这1特质给于人们的启示是:其制定过程1定要扩大参与者的范围,广泛听取不同意见来降低因产权各方力量不均衡所招致的负面影响,尽量保护各产权主体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减少会计准则产权的不清晰性并提高其公正性和透明度,只有这样才能赢取产权利益相关者各方的最终认可。由此可见,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客观上决定了人们对会计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过程,对会计的研究也应从多角度去进行。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日趋成熟的产权理论及其研究成果对社会科学各个方面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将产权理论引入会计问题的研究,从产权的视角对会计的许多相关问题进行论证、思考和分析,并试图通过这种分析来解释会计现象,解决会计问题,指导会计实践的过程,在开阔人们的研究思路和丰富我们的研究方法的同时,也使得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更加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杜兴强:《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会计研究》1998年第7期。

[2]郭道扬:《论两大法系的会计法律制度》,《会计研究》2002年第8期。

[3]黄少安著:《产权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刘峰:《会计准则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林钟高、赵宏:《会计准则经济论纲》,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版。

[6]伍中信:《产权与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版。

[7]罗纳德・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中译本),上海3联书店1990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9]田昆儒:《企业产权会计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andman.“agencyproblems,auditingandthetheoryoffirm:someevidence”.journaloflawandeconomics,1983.

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黑泽明的梦论文【第二篇】

一般来说,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容易掌握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公平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消费者与食品加工企业、政府与食品加工企业、农户与食品加工企业都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消费者处于食品产业链的终端,其对所有的食品功效不可能完全了解,对各类食品就无法做出完全准确的判断,也无法辨别食品的安全程度。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性辨别仅仅依靠国家对各类食品的质量认证,从这个角度上看,消费者其实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最大受害者,消费者的权益需要得到合法保护。政府作为食品安全的监管者,在工作中可能监管不到位,造成政府和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引发食品安全风险。从原料到最终的产成品再到销售,食品经历了众多环节,各个环节都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农业生产要素供应商向农户提供种子、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这些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的合格与否直接决定了食品的安全与否。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进而加剧了农户与食品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情形。食品市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进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一些不法食品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非法生产不合格产品,严重扰乱了食品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市场资源配置。长此以往,将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食品市场是典型的“柠檬市场”,食品的安全品质与食品的.利润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生产厂商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进行逆向选择,利用消费者在食品监督上的困难,进行各种形式的逐利活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降低了食品安全。随着逆向选择(的恶性循环,某些生产厂商仍然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进而引发道德风险。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市场经济原因分析。

市场经济的缺陷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市场发展还不成熟,市场经济有其固有的缺陷,食品安全问题不可避免。私人成本和社会效应之间的矛盾无法调节时会产生经济外部性问题。负的外部性会诱发企业为牟取暴利而生产不合格产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排挤了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扰乱市场秩序。有效的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基础,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与市场主体的利益紧密相关。在市场机制下,食品企业容易只顾利益,不顾其他,牟取利益。社会关系决定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占有市场份额,但有些企业则通过不正当经济行为来实现利益最大化。一些大企业、大品牌甚至也抵抗不了利益的诱惑,收购劣质食品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或者非法使用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缺陷是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也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来调节食品市场。市场的短期行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又一重要原因是市场的短期行为。短期行为是指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食品生产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以牺牲企业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短期内的盈利,甚至采用各种非法经营手段,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造成食品市场的混乱,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利益最大化是生产者、经营者的最终目标,尤其是作为食品生产者,尽其最大努力缩小生产成本,从而以低廉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在利益的驱使下,某些企业从原料采购、加工到销售,每个环节都不符合安全、健康食品的标准,仅以华丽的包装和低廉的价格欺骗消费者。食品企业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使得市场很难避免短期行为。而市场的短期行间接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引发食品安全危机。

三、政府失灵。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与政府的监管程度不无关系。我国在食品监管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不足,检测体系不完善,多部门监管体系存在缺陷,监管手段落后,处罚力度不够。例如,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不法分子利用检测技术上的漏洞,将三聚氰胺加入奶粉中,躲过监管部门的检测。在三鹿奶粉导致多名婴幼儿确诊肾病并被媒体大面积曝光后,政府才加入此次事件的调查中。“三鹿奶粉”事件充分暴露出我国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方面监管不力的现象。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各部门在监管中职责不明,经常发生职能交叉的现象,造成管理的混乱。此外,每个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此,每个部门都倾向于将这些成本转嫁到其他部门身上,以最小的成本分享其他部门的果实。在经济学上,这种行为被称为“搭便车”。为了维护本部门的利益,各部门倾向于“行政不作为”,互相推诿责任。在“三鹿奶粉”事件结束一年多之后,上海熊猫炼乳、山东“绿赛尔”、陕西金桥乳粉等均曝出含有三聚氰胺,这又一次暴露出我国政府监管环节的漏洞。

作者:廖海媛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黑泽明的梦论文【第三篇】

摘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徽商的“好儒”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建立在徽州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认知体系上,徽州人之所以奉行这种认知体系是由其对宗族的情感倾向所决定的。当这种认知体系在经商中外显为行为,“贾而好儒”的特色就自然地显现出来。徽商之所以好“儒”,是由于其潜意识里依旧对“士贵”的传统价值观的服膺,所以徽商虽然宣称“士商异术而同志”,却仍将儒家的终极关怀作为自己的终极关怀。

徽商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商帮,在明清时期尤为活跃。自傅衣凌先生的《明代徽商考》一文开始,徽商研究逐渐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在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下,学界广泛认同了“徽商的特色是'贾而好儒'”这一观点。基于这种认同,学界从各方面对徽商“贾而好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出现了诸多研究成果。梁仁志在对学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后认为,“过去从功利性的视角解释徽商'贾而好儒'的成因,使已有研究出现了逻辑上的矛盾,相关结论也只能解释部分徽商个案,而失去了普遍性意义。”[1]所以他提出应回到徽州的历史现场去寻找答案,并认为徽商的“贾而好儒”的特色是徽州唐宋以来渐渐兴起的好儒之风与明清兴起的重商之风相结合的结果[1]。本文拟基于此观点,从徽州的宗族和徽州人社会心理的角度对徽商“贾而好儒”的原因进行社会心理学视域的分析。笔者不揣浅陋,以就教于方家。

一、“好”是宗族情感下对“儒”所形成的态度。

“好”是一种态度。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2](p176。“好”是徽商对于“儒”这个对象的心理倾向,换而言之,“好”即是徽商对于“儒”的态度。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心理成分构成[2](p181。社会态度不是天生的,是后天习得的。如果要解释为何“贾而好儒”是徽商的特色,就需要从徽商生长于斯的宗族社会与这三个心理成分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徽州处于万山之中,是典型的山区地貌。在这种地貌下,徽州人在峰峦之间寻找宜居之地,一遇平缓之地人民便聚族而居。正如《徽商便览》所言:“吾徽居万山环绕中,川谷崎岖,峰峦掩映,山多而地少。遇山川平衍处,人民即聚族居之。”[3](p6)清代的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说:“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搀入者。”[4](p872)这种说法未免太过决断,但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聚居的徽州人民多以姓氏或者关系亲疏作为其聚族而居的依据。这些聚居的徽州人,构成了宗族的基本结构,众多大大小小的宗族构成了徽州的宗族社会。

宗族由一个个小家庭所组成,它不是一个松散的群体,它是一个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所组成的社群。宗族是人们以血缘的亲疏为依据,以对一个祖先的认同和信仰为核心,通过个人关系的不断叠加而形成的。这种由个人关系叠加所形成的社群与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所对应。费孝通先生认为“克己复礼”“壹是以修身为本”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5](p33。“克己复礼”“壹是以修身为本”均是儒家的伦理观念,“修身”也是一种克己,为的是符合“礼”的要求,以儒家所追求的达到“仁”的境界。“礼”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它包含了许多层次。“礼”对应到宗族层面,则是维持私人关系的所谓“伦常”。“伦常”中最重要的便是“孝”。儒家在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6](p30)的同时,认为“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7](p1581)。可见,在儒家思想的认知中,以“孝”为代表的伦常和“礼”是等同的。《礼记》中言:“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8](p2)“礼”在宗族层面的另一个表现便是以血缘关系来分辨嫡庶、亲疏的“宗法”。在伦常和宗法不是相对独立的,它们是一体同生的。宗法确定了宗族社会内的'亲疏、尊卑关系,伦常则是这种关系的维护手段。

儒家以克己、修身而遵守这种“礼”为手段以达到他们所向往的“仁”的境界。“仁”也是一个含义广阔的抽象概念,《论语》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9](p2)“仁”的本源是“孝”与“悌”等伦常,伦常的目的是维护宗法所定下的亲疏、嫡庶、尊卑的关系。换而言之,“仁”的本源便是“礼”。礼的目的是维持由私人关系连接所构成的宗族社会的稳定。我们便可以说,通过对“孝”“悌”等伦常的恪守以维护差序格局上宗族社会的稳定是儒家在宗族层面的追求。这种以伦常的恪守为起点的儒家思想道德体系,是维持宗族相对稳定所需要遵循的道德体系。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伦常先于儒家思想产生,是儒家思想的追求。应该说在对伦常的追求下,儒家思想的体系逐渐完整,从而为伦常披上了叫做“儒”的外衣。伦常不是儒家的创造,而是儒家伦理体系的起点。

这种维持宗族社会稳定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实质上是一种认知体系,即态度中的认知心理成分。那么,生长于宗族社会的徽州人是否也奉行这种认知体系呢?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琼斯1970年在一本书中写道:“人们早已知道,人类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情绪,当情绪和理智相互争夺对意志的控制权时,往往是情绪获胜。”[10]行为是态度的外显,这一句旨在为了说明,情感倾向在态度的形成中具有的重要影响作用。徽商对宗族的情感倾向,在他们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嘉庆《黟县志》中记载:“徽州聚族居,最重宗法。”[11]在其他文献记载中,徽州人也素有“重门族”[4](p893)、“千年归故土”[12](p606)的思想。可见它们对于维护宗族关系和宗族社会相当重视。正是由于徽州人对宗族的情感倾向,徽州渐渐成为了“千年之冢,不动一抖;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4](p872)的典型宗族社会。徽州社会呈现出了一种“士夫巨室,多处于乡,每一村落,聚族而居,不杂他姓。其间社则有屋,宗则有祠。支派有谱,源流难以混淆”[12](p258的特点。

那么,行贾于外的徽商对宗族又有着怎样的情感倾向呢?从他们的行为来看,很多徽商在经商获得利益之后,将这些资金流向于宗族建设。有的“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13]有的“橐捐重赀建造祠宇,复捐祭田以充祀产”[14](p805)。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宗族建设活动背后的资金提供者都是徽商。祠堂、义田、义塾等事物产生的最初目的是服务于宗族。义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宗族内部分人员的温饱问题;祠堂是一个家族的象征,修建祠堂则是为了强化宗族成员的宗族观念;创办义塾则是为了解决宗族内贫寒子弟的教育问题。它们产生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维持宗族内部的稳定,强化宗族的凝聚力。

从他们的行为可见,徽商对宗族的感情倾向是重视的。基于这种情感,即便徽商离开家乡行贾于外,他们也不愿意去改变原有的宗族社会的社会形态,依旧想要去维持这种社会形态的稳定。维持宗族社会的稳定需要依靠以“宗法”和“伦常”等“礼”,在遵循“礼”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倾向于信奉将“礼”体系化的儒家思想,即对“儒”形成了“好”的态度,来保证宗族这个社群的长期稳定发展。他们这种对宗族的重视即是态度中的感情心理成分。

徽商重视宗族的情感倾向,即态度中的感情心理成分使他们倾向于奉行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认知体系。认知是态度结构的基础[15](p204,在徽商的认知维度上所接受的伦理道德思想是儒家思想的起点,也是他们“好”儒态度的基础;行为在感情和认知两种心理成分的影响下形成。这三个心理成分都是徽商在徽州的宗族社会的影响下所生成的,三者相互影响,形成了徽商对“儒”“好”的倾向、构成了“好”儒的态度。当徽商以这种“好”儒的态度去行商,他们的行为便是倾向于儒家思想认知体系的,于是他们便成为了儒家思想在商业中的践行者。那么,徽商在经商活动中的种种行为自然会表现出“贾而好儒”的特色。

二、好“儒”是对传统价值观服膺的影响。

认知体系也包括价值观念,在态度的形成中,价值观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我们在探讨徽商“好儒”的态度时,不能忽略对徽商价值观的分析。

1984年,张海鹏、唐力行指出了徽商的特色是“贾而好儒”[16],学界普遍接受了这一观点。李琳琦对徽商“贾而好儒”的解释是:“徽商是一群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商人;作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商帮,徽商将业儒、为官、显名作为自己的终极关怀;徽商善于吸收儒家思想的精髓,用以指导自己的商业经营,即会通'儒术'与'贾事';徽商在经营中恪守儒家道德,以'诚''信''义''仁'来规范自己的商业行为。”[17]梁仁志根据张海鹏、唐力行的论述将其归纳为两点:一、“先贾后儒”是徽商“贾而好儒”的第一表征;二、“先贾后儒”并非指徽商先从商、后读书,而是指徽商在经商获利后培养其子弟读书科举,以“擢高第,登仕籍”[18]。

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是从徽商的行为中所归纳、总结出的一种共性。从已有的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多徽商经商后的一个重要行动就是以经商所得的利益用以供给子弟读书,而他们供给子弟读书的目的却是使其脱离商人的身份,登第入仕,不再经商。可见徽商虽然行贾却不好贾,他们的一些商业行为是在儒家思想占领统治地位下产生的相符行为。产生这种相符行为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徽商在价值观上是服膺于中国古代传统的价值观的。

中国古代传统的职业价值观是“士贵商贱、农本商末”,商人是“贱业”“末流”。中国传统职业“士农工商”四民中,商人属于末流,而士居于首位,农居于本位。士便是士大夫,在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中国古代社会,士大夫阶层的指导思想便是儒家思想。徽商从事商业,即是沦入职业中的末流。李琳琦认为“传统文化对商业、商人的排斥和鄙视却给徽人从商带来了无形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19]这种自卑感是由徽商与社会的价值观的冲突所带来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五层需求,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分别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需求、尊重与爱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20]。徽商行贾是因为人地矛盾的不可调和,人地矛盾的加剧是徽人经商的直接动因[21]。徽商经商是为了满足其生理上的需求,这也是第一层次的需求,人不仅有生理上的需求,这一层次的需求满足过后,便会产生满足更高级需求的需要。当社会普遍认同的“士贵商贱”的价值观与“尊重与爱的需求”产生了冲突,徽商的自卑感也由此而生。为了缓解这种冲突,于是徽商便极力想去创造一种新的职业价值观。

李琳琦对徽商所创造的新的价值观是这样论述的:“徽州人宣传'士商异术而同志'、农商'交相重'新的价值观,但是这种新价值观并未完全摆脱传统思想的藩篱,他们的立论依据仍然是儒家的理念,他们对商人、商业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还依然是以传统的'士''农'为其参照系。”[19]通过这段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徽商所创造的新的价值观依旧是建立在传统的价值观基础之上的,传统的价值观以商来对比士、农,主要是为了强调“士贵”“农本”,并不是为了强调“商贱”,这给了徽商创造的新的价值观的空间。徽商的新的价值观便是在这个空间里建立的。徽商所倡行的价值观是对“士贵商贱”、“农本商末”传统价值观的不彻底的改造,他们所宣传的新的价值观,实际上只是基于自身所从事的商业处于末流的不满而针对传统价值观中的商业地位所发动的挑战。他们在挑战的过程中只是针对商业的末流地位提出异议,仍然不敢去撼动或者贬低士和农的地位。换句话说,徽商宣传的新的价值观只针对了传统价值观的次要矛盾,并没有触及其主要矛盾。

徽商对价值观的改造基于其传统的价值观。《太函集》中说:“新都业贾者什七八,族为贾而隽为儒”[22](p372),“'隽'通'俊',才智出众。”[23](p214)可见,徽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出外行贾,徽州除商人之外还有儒人,而儒人多是徽州的才华出众之辈。对于徽州的商人,徽州人给出了“躬虽服贾,精洽经史,有儒者风”[24](p476)、“虽为贾者,咸近士风”[25](p257)的评价。他们的评价基于商人和儒人的类比,以商人去匹配儒人的标准。可见徽商所拥有的自卑感不仅来自于外部的压力,同时来自于存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对传统价值观中儒、士为首位思想的从众和服膺。因为这种存在于潜意识中的价值观,他们在创造新的价值观时依旧只能以传统的士、农的地位作为参照系,宣传“士商异术而同志”[26](p440)、“商何负于农”“良贾何负宏儒”[22](p1146),始终脱离不开传统价值观士、农观念的桎梏。因此,口头上宣传着“士商异术而同志”,倡导士农工商皆本的徽商,在实际行动上却是供给子弟读书,盼其登第入士。由此可见,徽商实质上是服膺于传统价值观的士贵的观点的。

传统的价值观是以儒为贵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尽管徽商从事的职业不符合传统价值观的追求,但是徽商仍有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需要,所以他们会通过服膺于传统的价值观来满足这种需求。但是这种传统价值观中的次要矛盾又阻碍了尊重与爱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的满足,所以徽商会在基于自己本身就服膺的“士贵”的价值观基础上需求一种突破,于是他们便利用对传统价值观中于自己不利的次要矛盾的改造来宣传一种新的价值观。他们的新价值观只是否定“商贱”的地位,行为评价体系依然是基于传统价值观中的“士贵”思想。徽商仍旧是通过与传统价值观中以儒为贵的相符行为来满足其尊重与爱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的。

“夫贾为厚利,儒为名高”[22](p1099),“行贾”和“业儒”拥有着不同的终极关怀。正是因为徽商对传统价值观以儒为贵的思想的服膺,他们在经商活动中放弃了对商业思想终极关怀的追求,也没有去寻觅其他思想体系的终极关怀。在这种对从传统价值观的服膺下,徽商跟随着“士贵”的思想去“好儒”,追求儒家思想中的终极关怀。最终,儒家的终极关怀也成为了徽商用来评价自己的标尺。在这种标尺下,徽商的行为会不断地靠近儒家的标准,那么他们在经商中的行为自然会带有“贾而好儒”的特色。

三、结语。

徽州是徽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徽商“好”儒态度的形成离不开徽州特有的社会生活环境。徽人经商最开始是为了解决徽州地区日益增加人口的生存问题,实际上就是以自己经商所得的利益“转他郡粟给老幼”[27](p403),先是“老吾老”“幼吾幼”,等到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便行“义举”,将自己经商所得的利益用于宗族乃至地方的建设,完善宗族成员的生活、教育、祭祀体系,他们资本的宗族内流向是保证宗族长期相对稳定的经济基础,宗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这种流向蕴含着的“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8](p428)的儒家伦理思想,实际上是儒家伦理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8](p10)在宗族内的实践。徽商的这些行为都是基于徽州人对宗族的感情倾向。

徽州人对宗族的感情倾向是重视的,这种感情倾向是建立于徽州人生死于斯的宗族社会上的,徽州又素被称为“程朱阙里”[29](p40)、“东南邹鲁”[30](p40),在这种环境暗示的影响下,儒家思想早已融入了徽州人的血液之中。这种感情倾向的反身性使徽商自发地奉行了将维护宗族社会稳定的伦理纲常体系化的儒家思想。换而言之,在宗族的层面上徽商便形成了“好”儒的态度倾向。徽商对于传统价值观是服膺的。在徽商的社会意识中,“士”“儒”是“贵”的。出于满足自我需求的需要,于是他们便将处于统治地位的儒家的终极关怀作为自己的终极关怀。基于此,徽商好的是“儒”而不是其他的思想体系。

徽商在这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好儒”的态度,当这种态度在徽商的经商活动中外显为行为,“贾而好儒”的特色便会自然地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梁仁志。也论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明清贾儒关系问题研究之反思[j]。安徽史学,(3):104—110。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吴日法。徽商便览缘起[m]//张海鹏,王廷元,唐力行,等。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书社,1985。

[4]赵吉士。寄园寄所寄[m]。周晓光,刘道胜,点校。合肥:黄山书社,。

[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汪受宽。孝经译注(十三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刘勋。十三经注疏集春秋左传精读(第三册)[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8]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9]李健。论语全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5。

[10]张伟。走出情绪化的泥沼[j]。大众心理学,2008(2):40—40。

[11]黟县志卷三[z]。嘉庆十七年刻本。

[12]许承尧。歙事闲谭[m]。李明回,等,点校。安徽:黄山书社,。

[13]佘华瑞。岩镇志草[z]//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集。第27册。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本。

[14]嘉庆。休宁县志卷十五[z]。嘉庆二十年刻本。

[15]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6]张海鹏,唐力行。论徽商“贾而好儒”的特色[j]。中国史研究,1984(4):56—70。

[17]李琳琦,赵忠仲。“贾而好儒”:徽州商帮的主要特色(一)[j]。金融博览,(7):68—71。

[18]梁仁志。“弃儒就贾”本义考——明清商人社会地位与士商关系问题研究之反思[j]。中国史研究,(2):163—180。

[19]李琳琦。传统文化与徽商心理变迁[j]。学术月刊,(10):79—85。

[20]佚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j]。刊授党校,(9):79—79。

[21]李琳琦。论徽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安徽史学,2014(2):114—121。

[22]汪道昆。太函集[m]。胡益民,余国庆,点校。合肥:黄山书社,2004。

[23]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典[z]。蒋绍愚,等,修订。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4]康熙。休宁县志卷六人物笃行[z]。康熙二十九年刻本。

[25]戴震。戴震集[m]。汤志钧,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6]汪氏统宗谱卷一一六弘号南山行状[m]//张海鹏,王廷元,唐力行,等。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书社,1985。

[27]嘉靖徽州府志卷之八[z]。明嘉靖四十五年刊本。

[28]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9]歙县丰南志第七册读新安吴氏诗文存书后[m]//张海鹏,王廷元,唐力行,等。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书社,1985。

[30]弘治。徽州府志卷一风俗[z]。明弘治十五年刻本。

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黑泽明的梦论文【第四篇】

摘要:小学生厌学的事件屡见不鲜,表现为学生对学校生活积极性不高,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和逃避行为,若置之不理长此以往不仅会使成绩下降而且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文从家庭教育角度,从家庭中学习目标设置的方面来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厌学;。

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中指出:任性和反复无常是一种猛然的爆发,是对环境适应不良引起的,凡是外力强迫的或听从命令的行为,而且行为者在听命行事中没有自己的目标可达到,或者不明白该行为与其他行为有何关联,就会反复无常的任性表现[1]。由此可见,对儿童厌学的“任性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学习目标出现问题。

家庭中的学习目标不合理。

当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时,首先要考虑养育者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杜威认为,如果教育目标是不切实际的,恶果之一就是因为根本行不通而导致胡乱利用眼前条件。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心,比如养育者均希望儿童在学习成绩上成为“第一名”“名列前茅”,常常以此为儿童的学习目标。然而这种情况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

(1)养育者会因为该目标而急切地为儿童报各种昂贵的课后补习班,而忽略儿童自身实际,也不计补习班的真实效果。倘若脱离了儿童自身情况,儿童也会为此痛苦,上课走神,学校效果不佳,徒增学习负担。

(2)儿童缺乏为此学习的动力。比如儿童的成绩在中等左右,但养育者要求每一次考试都达到“第一名”,显然不具备现实可行性。

管理学中期望理论说激励动力等于期望值乘以效价,对结果的渴望和达成结果的难度同样重要[2]。也就是指即使达到目标的奖励回报再丰厚,当目标遥不可及的时候,动力值依然不高。即无论采取何种奖励与回报,当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目标难度过大时,儿童学习的动力依然不强,不愿付之行动。由此可见,脱离实际的目标会造成儿童产生畏难情绪、打消学习积极性,失去动力。

儿童个人目标不受重视。

《民主与教育》中提到,儿童的养育者往往定下他“自己的”目标当作孩子应有的成长目标。儿童的学习目标多为养育者或者学校、老师代替儿童制定,属于外定的目标,而非儿童根据当下自身经验和自身情况得出的目标。两种目标没能有效的协调而产生矛盾让儿童无所适从。儿童天性被压抑,也因此难以调动积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对学习目标缺乏沟通和理解。

儿童厌学也可能是出于对他人订立的学习目标的不理解。儿童尚处在成长阶段,社会经验缺乏,对于养育者要求其积极学习不能够清楚的理解―――比如“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学习有什么用”―――因而困惑不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但有部分养育者认为道理浅显无需与儿童进行这方面的沟通,或者“长大了就明白了”,或者认为成人这样说儿童自然就会理解,并没有站在儿童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种分歧自然而然就造成了儿童无法理解学习目标,对其感到困惑,缺乏学习动力。

合理化家庭中的学习目标。

针对儿童厌学情况,养育者应当合理的制定家庭中儿童的学习目标,从儿童自身出发,不宜不切实际,比如,先进步两到三个名次,再进步一到两个名次,逐步前进,并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和修改。这样有助于让儿童看到完成目标的希望,一方面愿意付出努力去达成目标,另一方面可凭借完成目标而产生成就感,肯定自身价值,继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当儿童一步步完成目标、发挥才能的时候,儿童的未来也就无需养育者过多担忧了,因为并不需要养育者直接为儿童订立一个宏大的、遥不可及的目标,更宜将儿童的学习目标制定得符合实际,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

重视儿童的个人目标。

蒙台梭利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对玩具、糖果等物质奖励并不感兴趣,激发他们能力的是自由的天性发展[3]。因此当儿童出现厌学现象时,物质刺激并非最优方式,而是养育者应找出儿童的个人目标,与教育目标相结合。

(1)养育者应理解并尊重儿童的个人目标,面对儿童的自身目标养育者不要轻易否定,不要把养育者的人生目标强加在儿童身上。人人生而不同,儿童有自身的天性发展需求,可能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养育者都不相同。养育者将自己认为适当的目标强加于儿童只会违背儿童发展的天性,造成儿童的痛苦,有损儿童的心理健康,而其真正的天性则得不到发展。

(2)儿童正处于身心的发育期,尚未成熟,其社会经验不足,因此儿童的个人目标可能并不明确,不是“想成为战地记者”“希望当遗传学家”这样能够为成人社会迅速接受并精确定位的`目标。儿童的个人目标可能表现为一种爱好、一种专长,在其生活中体现出来,此时需要养育者用心观察,并借助成人丰富的社会经验加以分析,帮助儿童明确个人目标。比如美国检察官梅琳达,从小最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是与人吵架[4]。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养育者应当让儿童个人与家庭和学校设立的学习目标相结合,从根本上激发儿童学习、进步的兴趣,积极发掘自身潜能,乐于学习。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懂得“自我教育”,当设定目标之后,儿童不需要成年人的干涉,会主动修正自己的行为。因此让儿童目标和家庭中的学习目标相结合,能够帮助儿童从自身克服消极厌学情绪。

加强沟通和理解。

养育者需要尊重儿童并理解儿童,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沟通,耐心讲解,才能有效的为儿童解释学校和家庭设立的学习目标的理由和与之带来的好处,帮助其理解和认同。若是将成人的观点强加于儿童硬要求儿童理解并赞同,比如“好大学”“能赚大钱”“找好工作”,对于成长中的儿童而言,目标从近在眼前的“取得好成绩”“考试成绩前三名”变成了遥远未来十分不确定又不具体的事物,更加模糊,反而不易理解并付诸努力。因此成人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沟通和讲解,当儿童理解并认同了学习目标的时候,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厌学情绪,自发的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与教育[m].译林出版社,.

[2]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3]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唐・艾里姆,珍妮・艾里姆.养育女儿[m].北京出版社,.

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黑泽明的梦论文【第五篇】

科学健全的管理会计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良性运行的必备前提站在经营管理的视角下,重新审视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与经营管理有效融合。

一、管理会计与经营管理。

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ing)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指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由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企业经营管理(operationandmanagementofbusiness):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企业成员进行激励,以实现其任务和目标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管理会计与经营管理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管理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营管理中起到监督和控制作用。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反之又影响到管理会计水平的高低,经营管理的方向决定了管理会计的实施方向。

二、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不是“如何成功”而是“如何持续地成功”,管理会计作为重要的经济管理手段,在经营管理中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全面提供经营管理信息。

管理会计通过核算、控制、监督形成了一套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投资、成本、收入、利润等相关历史和现实信息资料,对经营管理者经营战略决策起到必要的参考作用。

(二)客观预测经济前景。

管理会计通过对本企业存续期间各项经营数据的预算、决算,以及对其他企业经营数据的对标分析,可以比较客观和全面地预测本企业的持续经营效益的预测。

(三)能动参与经济决策。

管理会计可以运用所掌握的经过分析筛选的有关经营数据,能动底参与企业管理层举行的经济项目决策,为其提供决策参考。

(四)规划经营目标。

企业的管理会计在企业总目标与经营方针的基础上,选择最合理、最合适量化分析模型,有目的地对未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等作出变动趋势预测,从而可以对经营目标作出必要的规划。

(五)有效控制经济过程。

外部环境企业自身是无法控制的,企业经营管理只能从企业内部入手。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使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之一,通过对一项投资的调研立项、项目运行、项目预算决算等全过程的流程内部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合理实现收入、成本和利润的管理目标。

(六)实现绩效考核。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优化是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管理会计通过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划小核算单位,并可实现例外管理、目标管理、业务绩效考核等,激励和引导员工在生产经营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企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现状。

(一)对管理会计重要性认识不够。

现在很多国有企业管理者对于会计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记记帐”、“发发工资”等固有层面,仍然把会计当作只有加减乘除功能的“计算器”,对于管理会计观念却比较淡薄,对管理会计的实质认识不够,企业的权利高度集中于高层管理者手中,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管理者热衷于追求当年的“经营业绩”、“利益最大化”,会计人员由于无法及时“事前审核、事中复核”而使管理会计的信息严重滞后于经营管理的现象得不到重视,管理会计作用于经营管理的有效效应无法得到满足。

(二)因管理会计太“专业”而无法在经营管理中普及。

作为一套复杂而完整的财务经营和管理控制系统,管理会计的运行需要以点带面,这就要求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要涉猎大量的管理学科和管理知识,这就使管理会计具备了很强的专业性。

但现在企业会计系统存在的问题是,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尚不同时具备经营管理知识,而企业专职和兼职的经营管理人员又不同时具备管理会计知识。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企业同样普遍面临会计人才紧缺的局面,在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的配置上“紧了又紧”造成现有管理会计人员只是在“报销”和“统计”上疲于奔命,这就使他们没有精力去实践管理会计,大多数谈不上实现“管理”。虽然有些会计人员学习过一些管理会计知识,同时也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但由于部分企业因对管理会计“太专业”“不理解”未形成良好的管理会计环境而大多数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实际操作。这就导致了企业管理会计必须面对“无人可用”和“无地方可用”的局面使管理会计因太过“专业”,而无法在企业中得到普及。

(三)经营管理中的经济责任风险一般在“事后”归集为管理会计。

在实际操作和运行过程中,目前在许多企业中,既没有建立管理会计组织,也没有培训相应的管理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本身也没有应用管理会计的机会与积极性。由于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相关监管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作为管理会计系统直接运行者的会计,往往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在工作中他们往往以决策者、经营者的意志为转移,“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功能得不到有效保证,管理会计职能是在“事后才知道”,“生米经营做成熟饭”。一旦发生经济责任风险却又归集到管理会计的失职。

四、管理会计与经营管理有效融合的途径。

(一)普及管理会计知识,变“专业”为“大众”

要使管理会计与经营管理实现有效融合,就必须改变管理会计“专业化”的特点,让它由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转变成大众能够接受和执行的“通俗理论”。具体来说,可以推行两方面的实践:第一,培养企业经营者管理会计意识。与会计人员相比,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知识和素质的培养可能更为重要。第二,为管理人员创造提升条件。当前,对于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经营管理者来说对管理会计知识好多都是一知半解,这需要管理层给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普及经营管理知识。这将使管理会计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在实施管理前得到有效融合。

(二)充分发挥其在经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提到:“管理的重心在于经营,经营的重心在于决策,决策的关键在于预测。”管理会计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起到了预测经济前景的关键作用。在企业经营实际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好管理会计的积极作用:

1、通过管理会计对企业未来进行科学规划。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让管理会计提前介入,让管理会计采用会计、数学、统计等各种各样灵活的技术方法,用简单明了的数学模式表述复杂的经济活动,积极地在经济项目的调研和立项阶段就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预测作用。

2、通过管理会计合理使用企业的经济资源。

为实现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内部控制手段和措施,及时提供收入、成本、利润目标控制过程的风险信息,帮助管理者随时调整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3、通过管理会计调动企业的积极因素。

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中得经营绩效核算和考核指标的量化都是由管理会计实现的,企业管理层应充分给予管理会计在绩效考核中的“发言”权重,合理实现管理会计通过“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功能而得到的“结果”,调动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一切积极因素。

(三)控制经营风险,和谐统一。

在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下,控制企业经营风险,确保企业和谐、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对企业成本管理进行有效控制。在这一点上,管理会计发挥着关键作用。除了预算、核算、统计、分析职能以外,管理会计另一主要职能就是在经营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它可以从企业内部管理中通过内部控制实现合理的提高利润和降低成本。这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职能之一,要最大限度控制经营风险只有管理会计和谐融合于经营管理才能达到目标。

五、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发展希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必然要求管理会计的运用,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现阶段,虽然中国式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但我们更应该减少管理中的内耗,形成一个和谐的内部管理环境,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当然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推广运用中仍受到种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管理会计必将有效地融合入于企业管理之中,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企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黑泽明的梦论文【第六篇】

摘要:小学生厌学的事件屡见不鲜,表现为学生对学校生活积极性不高,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和逃避行为,若置之不理长此以往不仅会使成绩下降而且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文从家庭教育角度,从家庭中学习目标设置的方面来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厌学。

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中指出:任性和反复无常是一种猛然的爆发,是对环境适应不良引起的,凡是外力强迫的或听从命令的行为,而且行为者在听命行事中没有自己的目标可达到,或者不明白该行为与其他行为有何关联,就会反复无常的任性表现[1]。由此可见,对儿童厌学的“任性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学习目标出现问题。

家庭中的学习目标不合理。

当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时,首先要考虑养育者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杜威认为,如果教育目标是不切实际的,恶果之一就是因为根本行不通而导致胡乱利用眼前条件。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心,比如养育者均希望儿童在学习成绩上成为“第一名”“名列前茅”,常常以此为儿童的学习目标。然而这种情况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1)养育者会因为该目标而急切地为儿童报各种昂贵的课后补习班,而忽略儿童自身实际,也不计补习班的真实效果。倘若脱离了儿童自身情况,儿童也会为此痛苦,上课走神,学校效果不佳,徒增学习负担。(2)儿童缺乏为此学习的动力。比如儿童的成绩在中等左右,但养育者要求每一次考试都达到“第一名”,显然不具备现实可行性。管理学中期望理论说激励动力等于期望值乘以效价,对结果的渴望和达成结果的难度同样重要[2]。也就是指即使达到目标的奖励回报再丰厚,当目标遥不可及的时候,动力值依然不高。即无论采取何种奖励与回报,当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目标难度过大时,儿童学习的动力依然不强,不愿付之行动。由此可见,脱离实际的目标会造成儿童产生畏难情绪、打消学习积极性,失去动力。

儿童个人目标不受重视。

《民主与教育》中提到,儿童的养育者往往定下他“自己的”目标当作孩子应有的成长目标。儿童的学习目标多为养育者或者学校、老师代替儿童制定,属于外定的目标,而非儿童根据当下自身经验和自身情况得出的目标。两种目标没能有效的协调而产生矛盾让儿童无所适从。儿童天性被压抑,也因此难以调动积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对学习目标缺乏沟通和理解。

儿童厌学也可能是出于对他人订立的学习目标的不理解。儿童尚处在成长阶段,社会经验缺乏,对于养育者要求其积极学习不能够清楚的理解———比如“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学习有什么用”———因而困惑不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但有部分养育者认为道理浅显无需与儿童进行这方面的沟通,或者“长大了就明白了”,或者认为成人这样说儿童自然就会理解,并没有站在儿童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种分歧自然而然就造成了儿童无法理解学习目标,对其感到困惑,缺乏学习动力。

合理化家庭中的学习目标。

针对儿童厌学情况,养育者应当合理的制定家庭中儿童的学习目标,从儿童自身出发,不宜不切实际,比如,先进步两到三个名次,再进步一到两个名次,逐步前进,并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和修改。这样有助于让儿童看到完成目标的希望,一方面愿意付出努力去达成目标,另一方面可凭借完成目标而产生成就感,肯定自身价值,继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当儿童一步步完成目标、发挥才能的时候,儿童的未来也就无需养育者过多担忧了,因为并不需要养育者直接为儿童订立一个宏大的、遥不可及的目标,更宜将儿童的学习目标制定得符合实际,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

重视儿童的个人目标。

蒙台梭利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对玩具、糖果等物质奖励并不感兴趣,激发他们能力的是自由的天性发展[3]。因此当儿童出现厌学现象时,物质刺激并非最优方式,而是养育者应找出儿童的个人目标,与教育目标相结合。(1)养育者应理解并尊重儿童的个人目标,面对儿童的自身目标养育者不要轻易否定,不要把养育者的人生目标强加在儿童身上。人人生而不同,儿童有自身的天性发展需求,可能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养育者都不相同。养育者将自己认为适当的目标强加于儿童只会违背儿童发展的天性,造成儿童的痛苦,有损儿童的心理健康,而其真正的天性则得不到发展。(2)儿童正处于身心的发育期,尚未成熟,其社会经验不足,因此儿童的个人目标可能并不明确,不是“想成为战地记者”“希望当遗传学家”这样能够为成人社会迅速接受并精确定位的目标。儿童的个人目标可能表现为一种爱好、一种专长,在其生活中体现出来,此时需要养育者用心观察,并借助成人丰富的社会经验加以分析,帮助儿童明确个人目标。比如美国检察官梅琳达,从小最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是与人吵架[4]。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养育者应当让儿童个人与家庭和学校设立的学习目标相结合,从根本上激发儿童学习、进步的兴趣,积极发掘自身潜能,乐于学习。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懂得“自我教育”,当设定目标之后,儿童不需要成年人的干涉,会主动修正自己的行为。因此让儿童目标和家庭中的学习目标相结合,能够帮助儿童从自身克服消极厌学情绪。

加强沟通和理解。

养育者需要尊重儿童并理解儿童,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沟通,耐心讲解,才能有效的为儿童解释学校和家庭设立的学习目标的理由和与之带来的好处,帮助其理解和认同。若是将成人的观点强加于儿童硬要求儿童理解并赞同,比如“好大学”“能赚大钱”“找好工作”,对于成长中的儿童而言,目标从近在眼前的“取得好成绩”“考试成绩前三名”变成了遥远未来十分不确定又不具体的事物,更加模糊,反而不易理解并付诸努力。因此成人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沟通和讲解,当儿童理解并认同了学习目标的时候,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厌学情绪,自发的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与教育[m].译林出版社,2012.

[2]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4]唐艾里姆,珍妮艾里姆.养育女儿[m].北京出版社,2002.

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黑泽明的梦论文【第七篇】

[摘要]根据调研发现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除了社会的外在因素外,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模糊、课程设置不足、培养方式低效、实践训练缺乏等方面。培养问题的存在与就业难形成正相关关系,因此,要解决就业问题,就必须优化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关键词]就业;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

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和每位在校生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理论上,硕士研究生经过两到三年的高端学习,应该比本科生更容易就业且就业层次更高。但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两所高校,通过对两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剖析,来分析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的关系,以窥见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与就业的问题与对策。hk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处在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其高等教育学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hb是一所省属大学,所处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办学历史与师资力量也相对较为匮乏,其高等教育学专业虽是省级重点专业,但是教育资源仍然捉襟见肘。这两所高校分别代表了我国两类不同等级的高校类型,同时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专业在同级高校中都属于发展比较好的,在全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及就业现状。

近年来,全国高等教育学点发展迅猛,出现学位点多、在读学生多、指导教师多的繁荣局面。教育学作为一级学科,在它下面的二级学科中,高等教育学的人数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因此,要了解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规模,可以以教育学的统计数据为参考。如图一,教育学招生人数从的14793人,增长到的33612人,年均增长32%。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必然日益严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120多个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在读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超过3000多人,从某种意义上看,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己经从“纯精英”逐步进入了“类大众”阶段。一项对30所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有8所学校认为就业情况“一般”,2所学校认为就业情况总体“较差”。结果凸显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艰难处境。

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浅析“教学学术”视角下大学教师教学责任意识剖析传播学术中的“欧洲中心主义”——亚洲中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试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的依据与路径论析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试论学术嬗变中的教育创新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这种培养方式可能会对日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有益,但是并不适合大部分今后不可能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再加上有些导师忙于自己的事务,无暇关注学生的心态和学业情况,因此,很多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很焦虑,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做。究其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非常明显的“学术性”倾向。笔者通过调查各校培养方案了解到,大部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定位都是致力于培养出学科理论知识雄厚、科研能力强的学术型人才。但这种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得大部分学生无法适应,造成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尴尬境地。

二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各高校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集中反映在各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上。现以hk和hb两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例,发现其在培养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模糊。

在培养目标上,hk较为具体,主要培养“教育学科教学研究人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高校辅导员及学生事务工作人员和其他”。这样言简意赅的表述,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毕业后所能从事的行业,方向较为明确。相比而言,hb的培养目标较为笼统,对学生在思想道德、学科知识、外语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最终培养的是“能够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hb的培养目标与大多数的高校类似,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去向及可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岗位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hk做到了,它对所培养的人才进行了明确的定位,这样就给学生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向。

(二)课程设置不足。

两所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都设有公共课、学位必修课、学位选修课。两所高校开设的公共课程一样。在学位必修课上,两所高校都开设了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学、中外高等教育史和高等教育管理学,hk还另外开设了教育社会学,hb另外开设了大学课程论和当代教育热点问题研究。在学位选修课上,两所高校都開设的有spss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hb还开设了高等教育哲学,hk还开设了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社会学理论与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政策研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国际高等教育认证与评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管理的国际比较、院校研究概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题研究、大学教学与教师发展研究。很明显,hk的课程建设更为丰富,尤其是在专业选修课上,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也为就业的分流做好了准备。

通过对这两所高校课程设置的比对,发现hb在课程设置上尤其是在选修课上相对不足,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高等教育学理论知识的`视野,也无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当然,hk尽管在课程体系上较为规范,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了高等教育学本身所具有的实践性属性。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纸上得来终觉浅”,不与实践结合,学生的能力就不能得到提高。在就业时,即使有好的就业机会,也会因能力不足而与之失之交臂。

(三)培养方式低效。

hk和hb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都采用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既要发挥导师的力量,又要发挥整个导师组集体培养的优势。每位导师指导1~3名学生,并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的学习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并重的方式,导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督促学生学习。

两所高校的培养方式有其合理性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虽然强调了导师的作用,但是并未明确提出导师的职责,并且缺少考核检测,从而会导致很多导师的指导流于形式,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指导。其次,这种培养方式缺乏对学生业绩的考核,很多学生处于懈怠应付的状态,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实践训练缺乏。

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实践训练必不可少。但是仔细翻阅这两所高校的培养方案,发现在这个环节上都比较模糊。hk只是提及要有“校外调查及学习、教学实践”,但是具体如何实施、效果的监督检查并未说明。hb提出教学实践是参加本科生的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组织课堂讨论等”。虽然hb明确提出了教学实践的要求,但是也存在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有能力给本科生上课吗?这是在拿本科生当“小老鼠”做实验,这既是对本科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硕士研究生的不负责任。况且,很多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并非走进一线教学课堂更很少进高校教学课堂,即便进高校也多是做学生管理事务,这样的实践活动的合理性令人质疑。

三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优化的思考与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

当前,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社会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岗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高校大扩招的最初几年,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有很多进入高校做了教学和管理工作。但近年来,高校在招聘教师和科研人员时对学历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很少能进入高校工作,即便有幸进入高校,也多是管理岗位或学工队伍。这就导致大部分高校在培养目标上存在与实际就业的严重错位。

大多数高校培养的是从事高教理论研究的学术性人才,而就业市场大量需要的是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性人才。当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对这一需要设定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从而导致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高校任何一个部门工作,都几乎完全是生手。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要下大功夫,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既要考虑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更要确保学生实践能力锻炼。虽然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岗位尚未实现专业化,对管理人才并无专业上的特殊要求,但是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人才会具备集中优势,在未来就业时能够直接上岗。

(二)优化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真正意义在于使研究生通过形成以本学科专业知识为内核,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为外围的多维立体的个性化知识结构以服务于科学研究需要。”[1]从对以上两所高校课程设置分析看来,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理论性课程开设过多,实践性课程几乎没有开设。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学术性的课程体系如何能培养出符合实践性强的人才呢?此外,必修课所占比重过大,选修课比重过小。尤其是hb所代表的这一类高校,受师资力量所限,无法开设足够的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虽然hk这类高校确实开设了很多选修课,但是其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仅仅局限在了高等教育这一领域,并没有其他学科专业的拓展。诚然,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需要多方面加强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但这也将导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思维的局限性就会使得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困难,因为管理岗和学工队伍都是一些實践性非常强的工作领域。因此应适当加强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的拓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过程考核。

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是培养质量的第一把关人,导师指导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虽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对导师指导工作进行规范跟踪管理,相对较为随意,这样就很难保证研究生得到应有的、充分的、及时的指导。

因此应该对导师的具体职责、评价与考核的标准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对优秀的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表扬,对指导效果差、难以满足研究生发展需要的导师实行淘汰制,不断优化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并将此种制度切实落实到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

与此同时,培养机构应该加强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过程管理,增加淘汰和分流机制,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早谋求合适的出路。严格中期考核和毕业答辩环节,并且对评价标准从为学术创新转向学术与应用兼顾的价值取向,根据学生的实际就业取向采取多元的毕业评价标准,在美国“‘档案袋’和‘课题研究设计’等实践性强的毕业考核项目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传统的学位论文”[2]。我国当下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学习美国的做法,以有利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以求有更为满意的就读需求。

(四)重视实践训练。

结合hk和hb两类高校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习要求来看,主要还是在校内面对本科生进行一线教学。但是,考虑到大多数实际就业的情况,高校应重新思考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训练。

相比担任本科生教学工作,还不如让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担任本科生的见习辅导员,或者兼而有之,从教学实习和管理实习两方面进行实践训练。教学实习可以参考“导生制”进行,即先跟着实习指导老师观摩学习,然后自行备课,并与实习指导老师不断交流,待时机成熟时尝试进行教学。管理实习就是让其对某个班级进行管理。实习考核从实习指导老师和所带班级的学生两方面进行,确保实习工作的圆满完成。此外,根据就业实际,鼓励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走出校门,多多参与社会实践,增长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都是必要的。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必须要突破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象牙塔’式的学校育人环境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3]。当然,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四结语。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培养问题的存在与就业难形成正相关关系,因此,要积极重视就业问题,办学改进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此,有必要重新设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招生环节,注意招生有一定学校教育实践基础的学生;在培养目标上,更加多元和灵活,允许学生在中期考核的时候分流到专业硕士学位就读;在课程设置上,加大研究方法课、选修课的范围和数量,给学生更为开阔的视野;培养过程更加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度,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在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对于不同就业取向的学生施以不同的评价标准。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大众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研究生教育规模在迅速膨胀,高层次人才数量急剧膨胀,随之而来的是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必须与毕业生的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虽然不能说培养为就业服务,但没有足够就业质量的人才培养肯定不是成功的。就业不好的专业势必为社会所淘汰,也为学生所厌弃。因此,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要自觉完善适应自我发展的调节机制,对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实现培养与就业的匹配。

参考文献。

[2]李云鹏.教育第三方物流合同中物流运营商的法律条款的问题基于rfid的第三方物流仓储管理系统设计应航运企业第三方物流躺供应链实施现状与策第三方物流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概念模型初探ahp在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中的应用谈数据挖掘技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应用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及其特征探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诚信管理建设探讨基于web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第三方物流的价值探析的形式与质量标准[j].比较教育研究,2013(3):28-32.

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黑泽明的梦论文【第八篇】

财政部颁布了企业新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新准则与原有的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变化很大。由于我国目前税务会计未从财务会计中分立,纳税人纳税义务的确定是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的,因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必然会对企业的纳税调整乃至企业的应纳税额产生影响,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要素计量以及存货、资产减值、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证券投资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不可避免会涉及大量的纳税调整事项,进行纳税调整是税收法规和会计准则相互分离的必然结果。

1理论概述。

税务会计的概念。

税务会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属于会计学体系的一个分支,但由于其性质、核算对象、作用的独特性,使其又同一般的会计有所区别,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税务会计是税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处理税款的会计,它的研究对象是税金及其运动,从税款形成开始,到税款成为财政预算收入为止。税金的活动过程涉及两个方面:征税的一方和纳税的一方,因此,专门进行税金核算的税务会计包括征和纳两方面的会计核算,即税收会计和纳税会计。因此,税务会计是以税收法令为准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以征纳双方为核算主体,运用会计技术和现代理论及方法对税务活动全过程的税收资金进行核算与控制,以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税收的实现和收缴情况,从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管理活动。

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财政部于2月15日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准则,并于2010月30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新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于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

新会计准则与旧的相比更强调真实性和公允性。归纳而言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新会计准则在会计处理方法上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加靠近。如:债务重组的利得由原来的计入资本公积改为计入当期的损益,会计处理采纳国际惯例所得税处理,这将改变以往很多企业采用的应付税款法,新准则规定采用递延所得税处理,引入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首次引入了与国际准则一致的分类和计量方法等。

2)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更强调可靠性和相关性。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引入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基于股权的支付等,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而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对于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由“以账面价值为计量基准,不确认收益”改为在符合一定的条件时.以公允价值计量,收益计入利润表。

3)自成体系,影响广泛。建成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几乎涵盖了现行所有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自成体系,影响广泛,规范性强,可独立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并行,而且互相补充,使我国会计体系更加完善,而且会计标准体系的发展能自动与经济环境的发展同步,为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指导。

2会计准则与税务会计的差异分析。

分析二者差异的意义。

税法相对于会计准则而言,具有强制性和高度的法律权威性,能够保证在编制的纳税申报表中提供更真实的财务信息。在企业纳税真实的前提下,只要弄清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并采取适当的办法进行调节,税法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保护和监督作用;若在企业纳税失实的情况下,企业若少报盈利水平、偷逃税,必须承担民事与刑事责任;企业若虚报盈利水平,企业所得税法更多地要求按照确定的、合理的经营损益计算应纳税额,这就从源头上防止了不确定的、人为判断的损益的计入,在编制的纳税申报表上提供更真实的财务信息。另外,对二者差异的研究,还能促进所得税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促进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法不断完善,与相关经济法规和经济环境相互协调,有利于推动税务会计的发展和税法的完善。

二者的差异所在。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是为衡量企业经营状况而服务的,而税法则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预定标准,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而形成的特定的分配方式或分配关系,是为了国家行使其职能而设立的。两者不同的侧重点,注定了存在差异的必然性。

1)目的不同。会计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业绩情况,更好地为会计信息者提供重要的信息。税法则是考虑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从而依据自身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而进行的征收。由于目的的差异性,致使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性不可避免。

2)原则的不同。由于前两者存在的差异,导致两者所遵循的原则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相比两者,税法也遵循一些会计原则,但是税法也应遵循特有的原则,即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等,因而与某些会计原则有所区别。如历史成本原则。会计上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之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账面价值;税法上企业有关资产背离历史成本必须以有关资产隐含的增值或损失按税法规定的适当方式反映或确认为前提。

3)基本前提不同。会计: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税法:纳税主体:指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基本纳税单位(或自然人),会计分期:双方的差异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记账真实性上:纳税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如实自主申报,税务机关及税务人依照税法规定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核算内容的不同。应纳税额是依据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而核算的。由于会计与税法在收入、成本费用、减免税项目的确认以及项目的可扣性、扣除时间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的产生。

3新会计准则对税务会计的影响。

对税务模式选择的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竞争日益激烈,组建雄厚资本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趋势。因此企业的组织形式向股权分散的股份制企业发展。而股权分散的股份制企业为,更加遵循公认会计准则。为投资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成为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新会计准则的一个举措是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这表现新会计准则的一大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众多股民,减小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加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这与税法的为了实现国家税收的完全站在国家的权益角度的立场是不同的。因此,会减小税法对会计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极其重视对公允价值的衡量。虽然当前公允价值的衡量有很多经济理论进行支撑,但是不可避免地,公允价值还会受到很多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税法处于保证国家税收的强制性目的,是很难接受公允价值的人为操作空间,一定会以很严格的规定进行规范。结果一定会造成税法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小,即向英美模式靠近。

对资产计价的影响。

公允价值是目前国际流行的计量属性,但在我国市场经济尚未健全和规范情况下,前些年出现了较多人为操纵利润现象。财政部修改会计准则和制定企业会计制度对有关经济业务事项的处理,都采取尽量回避“公允价值”而改用账面价值的做法。但是税法上即使在没有可比市价情况下,对关联方之间资产转让也必须用“独立交易原则”确定“公平成交价格”;同时,税收上要求将非货币性交易(包括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和债务重组中的非现金资产抵债等业务,分解为资产买卖交易,要确认交易损益,对债务重组中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取得的各项资产要按公允价值确定资产成本,这与会计制度限制公允价值使用形成差异。

新会计准则提出五种计量模式,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属性,实现了计量基础的多元化,譬如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等资产计价,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在税法上,债务重组业务中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让步,即债务人清偿债务的金额,包括以低于债务计税成本的现金、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等,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计税成本与支付的现金金额或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与转让非现金资产相关的税费)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所得,计入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

除此之外,新企业会计准则还在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收益的计量方面、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方面都对税务会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或利或弊对税务会计的发展和完善造成干扰,这其中的弊端的消除就需要学术界学者的继续努力,期盼我国的税务会计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黑泽明的梦论文【第九篇】

大学直接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而人才的本质特质在于良好的适应性。良好的心理适应性以良好的心理机能为基础,而心理机能可分解为认知、情绪和意志三个基本的心理构成成分,本文拟从知、情、意三个方面分别讨论大学教育应实现的育人目标。

适应一词起源于生物学,后引入心理学,成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衡量标准和心理训练的基本目标。良好的心理适应性要求良好的心理机能,而心理机能可分解为认知、情绪和意志三个基本的心理构成成分,本文即拟从知情意三个方面分别讨论大学教育应实现的育人目标。

合理的认知。

1.认知内容。

认知是对事物的认识和学习,是人运用自身理性去认识环境,进而适应环境的心理机能。自我认知是适应社会的基点。只有清楚了解自己的兴趣倾向、能力结构和性格特征,才能恰当找准自己的社会定位,有效进入自己的社会角色。中学时期,学生接受着相同的基础教育,为同样的大学梦而努力,过着相似的校园生活,既缺乏自我认识的内部动机,也缺乏个性发展的外部环境。因此,引导学生自我探索、个性发展的重任就落在了大学身上。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充分尝试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挖掘,大学应当营造出一种包容自由、丰富多元、强调自觉的学习生活环境。

2.认知方式。

联系系统的观点。以联系系统的观点学习知识才能积累富有广度和深度的知识储备。才能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才能认识到其复杂性,形成关于社会理性的认识。

变化发展的眼光。以变化发展的眼光吸取知识才能始终紧跟专业前沿,保障知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才能纵深地认识自己,顺利地悦纳自己,有效地提升自己。才能认识到其前进性,形成关于社会积极的认识。

包容开放的胸怀。以包容开放的胸怀接纳知识才能开拓眼界、拓展思路,实现对知识的创新。才能不断自我突破和充实。才能认识到其多元性,形成关于社会亲和力的认识。

健康的情绪。

情绪是伴随着认知产生的对事物的体验与态度,是人运用感性经验促进理性认知和环境适应的心理机能。健康的、具有适应性的情绪应是平衡、稳定、积极和富有韧性的。

1.平衡。情绪是中枢神经的功能,只有保持中枢神经抑制与兴奋功能的平衡,才能保证情绪的正常,否则可能会引发失眠、抑郁、躁狂、神经衰弱等神经症,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中枢神经活动的平衡来源于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熬夜、节食、不按时吃饭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对中枢神经的正常活动造成影响。因此,学校应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及课外活动时间表,加强宿舍管理和食堂建设,开设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和锻炼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节奏与方式,保障学生情绪的正常与平衡。

2.稳定。在稳定的情绪状态下,有机体神经系统和脏器系统的活动都处于相对正常稳定的状态,有利于记忆、思维等高级心理活动的进行。稳定的情绪首先来源于生存、安全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获得的基本安全感。

3.积极。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增强个体的活动效率,帮助个体应对压力和挫折,使个体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平稳的心态。积极的情绪主要包含两个特质:相信自己和相信未来会更好。前者来源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被满足的信任感和效能感;后者来源于对环境中积极因素的敏感和关注。

4.韧性。韧性是情绪的复愈功能,是个体从消极情绪中自我调适恢复的心理品质,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只有能够从消极的情绪状态中迅速有效地回归平稳状态,才能避免沉溺于不良情绪中不可自拔,进而发展为持久的'抑郁心境,损害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消极情绪的调整恢复包括两个心理过程:接受和宣泄。

良好的意志。

1.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基础是注意,将注意的某些品质引申泛化至人格层面就是意志的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能够促使个体将心中的所思所想有效地付诸实践,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自主:选择性是注意的品质之一,即面对纷繁庞杂的外界信息时,根据自身需要忽略掉不重要不感兴趣的刺激,有选择性地关注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使有限的注意资源得到高效的分配。将注意的这一品质引申至意志层面就是意志的自主性品质,即在作出决策时,根据自身需要果断抛弃次要的,选择最重要的作为行动目标,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律:集中性是注意的另一品质,即在嘈杂的环境中抵抗各种分心事物的干扰,将自身注意资源集中投入到当前的认知对象上,保持对当前任务的专注度。坚韧:稳定性是注意的又一品质,即个体主动克服认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注意力的起伏和波动,以自身毅力将注意资源持久集中在认知对象上,保证认知活动的顺利进行。

2.良好意志的培养。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良好的意志品质以积极的人生观为前提。人生观决定了面对人生的基本态度,相比享乐主义、悲观主义等消极放任的人生观,建设性的人生观更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建设性人生观的关键在于对生活控制点的认识。建立清晰的价值观。此外,价值观的明晰还依赖于分析问题的能力。面对多种有利选择时,需要通过理性周密的分析进行权衡,作出取舍。

基于心理学视角分析黑泽明的梦论文【第十篇】

积极转变传统的幼儿园教育管理理念。

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使幼儿园教育出现小学化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理念出现问题。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及时转变传统的'幼儿园教育管理理念[4]。由于孩子的成长和心理特点,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提高孩子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成绩,而在于通过幼儿园教育,培养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形成,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老师不能单纯的以提升孩子的应试成绩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应该采取多种有效的教育形式,培养和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提高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老师应该根据孩子的成长和心理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减少文化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从而避免出现小学化问题。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尽量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寓教于乐,不能急于求成,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促进孩子天性的释放,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加大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素质。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并且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更是如此[5]。由于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学前教育阶段,尚且没有一般的判断和辨别能力,所以,老师是孩子除了家长之外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孩子在平时主要的模仿对象,因此,幼儿园老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水平。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出现小学化问题的原因之一是老师的教学素质不够高,针对这个问题,幼儿园应该在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方面多下功夫,这也是防止幼儿园教育出现小学化问题的主要步骤之一。

在此过程中,幼儿园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幼儿教师开展培训工作,让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的教学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未来成长,以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也可以从外界聘请有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开展讲座,与幼儿教师分享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从而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素质[6]。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应该积极引入幼儿教育的专业人才,以此来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应该及时完善和改进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能以学生应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应该在教学评价中综合考虑,从而为幼儿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以便于教师改进教学形式。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小学化问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影响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和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具体的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培养和提升孩子综合能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形式,从而避免小学化问题的出现,有效提升幼儿园教育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2]闫丽蓉.和谐管理思想观照下的幼儿园管理创新[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9):1.

[4]郑天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调查研究――基于海口市9所幼儿园的调查[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5.

[5]王冰,武艳艳.重新审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成因与对策――基于“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1):60-63.

[6]赵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原因分析――基于认识和实践的视角[j].教育实践与研究,(24):8-10.

48 3152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