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防汛抢险救灾综合应急演练活动上的致辞
加强防汛抢险能力,提升应急响应水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应对自然灾害挑战。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全市防汛抢险救灾综合应急演练活动上的致辞”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2025年全市防汛抢险救灾综合应急演练活动上的致辞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全市防汛抢险救灾综合应急演练,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对我市防汛应急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刚才,各参演单位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圆满完成了各项演练科目,充分展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过硬作风。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体参演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奋战在防汛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我国已进入防汛关键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市汛期降雨总量较常年偏多20%,台风登陆频次可能增加,局地强降雨、雷电、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概率较高。特别是梅雨期北部和西南部乡镇可能出现区域性暴雨、大暴雨,盛夏高温日数明显偏多,台风影响程度较去年偏重,防汛形势严峻复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一场不能输的硬仗。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防汛抢险救灾的重大意义
防汛抢险救灾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直接体现,是检验党员干部责任担当的试金石,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防汛抢险救灾是一项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我们必须把防汛救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我市落地见效。
二防汛抢险救灾是一项民生工程。防汛救灾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危冷暖。近年来,我市虽未发生重大洪涝灾害,但历史教训深刻。1983年安康“7.31”特大洪灾造成870人遇难,经济损失4亿余元;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更警示我们,任何麻痹大意都可能付出惨痛代价。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态度,筑牢防汛救灾的铜墙铁壁。
三防汛抢险救灾是一项系统工程。防汛救灾涉及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灾后重建等多个环节,需要气象、水利、应急、公安、卫健等多部门协同作战。本次演练设置的“三断”抢修、地质灾害人员转移、水库管涌应急抢险等科目,正是对各部门应急响应能力、协同作战水平的实战检验。我们必须强化系统思维,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汛救灾体系,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二、聚焦关键环节,全面提升防汛抢险救灾实战能力
防汛救灾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久久为功。
(一)强化监测预警,筑牢“第一道防线”。气象、水文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雨情、水情、汛情监测,运用卫星遥感、雷达监测、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监测数据实时共享。要完善预警发布机制,通过手机短信、广播电视、乡村大喇叭等渠道,确保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特别是要针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二)突出隐患排查,消除“风险点”。隐患排查是防汛救灾的基础工作。要聚焦河道堤防、水库山塘、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市易涝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限。对短期内难以整改的隐患,要落实临时防范措施,设置警示标识,确保风险可控。同时,要加强对在建涉水工程的监管,严格落实安全度汛方案,坚决防止因施工导致次生灾害。
(三)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处置力”。应急预案是防汛救灾的“作战图”。要结合本地实际,修订完善防洪预案、台风防御预案、城市内涝应急预案等,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实战演练,不仅要开展综合演练,还要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演练,让干部群众熟悉应急流程,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例如,石牛寨镇通过演练检验了“镇、村两级应急响应速度和群众转移效率”,这种经验值得推广。
(四)加强物资储备,夯实“保障网”。物资储备是防汛救灾的物质基础。要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储备”原则,加大防汛物资储备力度,重点储备冲锋舟、救生衣、排水泵、发电机等抢险设备,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要建立物资动态管理机制,定期检查维护,及时更新补充。同时,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整合消防、武警、专业抢险队等力量,开展针对性训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三、压实工作责任,凝聚防汛抢险救灾强大合力
防汛救灾是一场“人民战争”,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应对灾害的强大合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链”。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市、县、乡、村四级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将责任细化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各级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及时解决实际问题。要建立“市、县、乡、村、网格、隐患点”六级包保责任体系,确保每个隐患点都有人盯、有人管。
(二)加强部门协同,织密“联动网”。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协同作战。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工程调度,确保水库、堤防安全;应急部门要统筹协调抢险救援力量,做好物资调配;公安部门要维护灾区秩序,保障道路畅通;卫健部门要做好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工作。要建立健全联合会商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汛情,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三)发挥党建引领,筑牢“红色堡垒”。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防汛救灾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要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区,让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网格化管理,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意识”。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防汛知识和避险技能,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要开展“防汛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手册、张贴海报等方式,普及应急避险常识。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营造全社会支持防汛救灾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防汛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扎实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