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府春酒 广府春节教案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广府春酒 广府春节教案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广府春酒 广府春节教案篇1

广 府 春

广府春概况

河北广府春产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始建于1977年。广府春系列酒,被中国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确认为重点推广的“中国优质白酒”,是中国永年太极拳联谊会指定产品。广府春介绍

广府春是河北广府太极酒业有限公司(永年县太极酒厂)出产的系列酒,1977年,该酒厂是由中国名酒四川宜宾五粮液酒厂委派两名高级工程师亲自设计,指导,筹建的一个乡镇企业。长期以来,太极酒厂继承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生产的“广府春牌”,广府春系列酒,被中国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确认为重点推广的“中国优质白酒”,是中国永年太极拳联谊会指定产品。先后被省、市、县授予“明星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消费者信得过企业”“河北省著名商标”“河北省优质产品”等荣誉称号。酒类介绍 广府春收藏 52度 广府春收藏 60度

广府春建厂35周年纪念酒(75°)广府春60度天宝(梨木盒)广府春70度岁寒三友礼盒 广府春万事如意 广府春商会贵宾52度 广府春现红太极 度 广府春现红太极42度 广府春商会酒 42度 广府春系列 广府春红如意 广府春三年 广府春蓝如意 广府春五年

广府春珍宝三号48度 广府春珍宝二号43度 广府春珍宝一号42度 广府春鸿图 广府春中国红 获得荣誉 中国优质白酒 中国著名品牌 全国诚信单位 河北省优质产品 河北省著名商标

河北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河北省酒类优秀营销商 获得荣誉 太极峰会贡献 消费者喜爱的酒类品牌 全国摔跤比赛战略合作伙伴 邯郸地方名优特产品 邯郸守合同重信用单位 永年县重点保护企业 永年县优秀会员企业 酿造方法

广府春系列酒执行严格的质量制度,配备了白酒行业领先的气象色谱仪等化验设备,保障了产品质量。所有产品全部选用优质大米、江米、小麦、玉米、高梁和优质麦曲精心酿制而成,具有入口甜净,绵柔甘爽,醇香浓郁,回味悠长之特点,有独特的五粮风味。产品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喜爱。

文章来源:

本文地址:http:///zuowen/

广府春酒 广府春节教案篇2

小ka 带你过广府新年

----年味之广州篇

“年又过年,共庆欢乐年年。”还有没多久又到农历新年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点点期待感呢?今年的假期安排不给力,年三十都不没有安排休息,不知道有没有大乱你的计划呢?还有抢票回家的朋友,今年的12360够“赞”么?回家团员当然是件美事,不过留在广州过年也可以很精彩哦,下面由小ka给你带路,去感受最原汁原味的广府新年吧!

大年三十:年夜饭 & 逛花街

广州人最看重年夜饭,因为这是全家人难得聚在一起的时候。以前的年夜饭一般都在家里由长辈亲自下厨,从白切鸡到清蒸鱼,从小炒到海鲜,乐也融融吃的是家的味道。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家庭选择在茶楼里面吃团年饭,所以像广州酒家这些好的茶楼一般一两个月前的一晚三轮的年夜饭就已经饱满了。所以如果可以到本地朋友或者同事家吃饭那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如果没有,也尽量不要到一般茶楼吃饭,以免等位麻烦上菜又慢。

本地人其实很少看联欢晚会过除夕,吃完饭稍作休息都会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节目—逛花街。盛大的春节花街是花城广州的一样重要的名片,其中要数天河花市和荔枝湾花市最出名,特别是荔枝湾花市的水上花市,除了有传统的十里花街,还有水上集市、渔歌唱晚、花船巡游等特色项目,今年还推出网络花市,成为独具特色的“水陆空”3d花市。

花市里面花样繁多,很多市民会买些菊花,银柳,芍药花,大红花等散花回家装点花瓶,也有买菊花,兰花,牡丹等盆花放在客厅,现在还有五代同堂,荷包花等新品种争奇斗艳,当然最受广州人欢迎的还是寓意大吉大利的年桔和象征事业大展鸿图以及桃花绵绵的桃花啦。

除了流连琳琅满目的花档,你还可以挑个古色古香的花瓶回去装饰装饰,或者挑几个大红的新年挂饰给家里带点新年喜庆气氛,或者买副对联的(广州人比较喜欢叫挥春)装点门口,或者买个风车转转运气,总有一样是你所爱。

大年初一:佛寺祈福 & 灯光展

家里有做生意的,不少会赶着大年初一的凌晨抢头柱香祈求今年事事争先发大财。传统的新岁第一天,广州市民都喜欢到寺庙去祭祀祈福,希望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北京路的光孝寺和六榕寺都是祈福的不错的去处。为表虔诚,大家大年初一这一天很多都不吃肉,而是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作为正餐。经过年夜饭的大鱼大肉,吃点美味的斋菜清清肠胃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哦。祈福过后,可以到被大红灯笼和各种过年挂饰装点的北京路或者上下九凑凑热闹,感受那里浓厚的新年气氛。

为了厉行节俭和保护环境,以往大年初一的烟花晚会在2013年开始已经取消。取而待之的是珠江新城花城广场的灯光展,在尽显都是繁华的高楼大厦簇拥下,眩目艳丽的灯光效果定能让你感受广州别样的现代美。喜欢传统美的你也可以到荔湾湖公园,越秀公园等公园欣赏传统的花灯。

大年初二:走访朋友

和很多地方一样,初二这天都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的日子。你可以找机会到本地朋友家做客,尝尝蛋散,煎堆,油角,糖环等传统贺年食物,感受下糖冬瓜,糖莲子,糖莲藕的甜甜蜜蜜的感觉,少不了还有萝卜糕,芋头糕和鸡蛋糕等贺年糕点,和朋友们唠唠家常吃吃家常菜。给长辈问候一下,说上几句贺年吉利的祝福,你还可以拿到不少红包(广州话叫逗利是)哦!

农历新年其间各大景区也会有很多精彩的活动安排,你可以选择到白云山上桃花涧沾点喜气,也可以到周边的佛山西樵山上凑凑热闹看看黄飞鸿的徒弟表演舞龙醒狮,正月十五附近还会有盛大的广府庙会,地道美食和特色民俗表演定会使你乐而忘返!好了,说了那么多,你心动了吗?赶快好好计划一下新年的假期吧!祝大家都幸福安康,马到成功!

广府春酒 广府春节教案篇3

广府古城旅游开发情况

广府生态文化园区位于河北省永年县东南部,西南距邯郸市主城区15公里。园区成立于2009年4月,是邯郸市委、市政府立足于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着眼于构筑现代产业体系而成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这里具有区位交通、资源富集、市场容量、开发基础等诸多优势,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一、广府生态文化园区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

广府古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秀美的北方水乡风光和源远流长的太极文化,堪称是我国独一无二的古城、水城、太极城。

——古城。广府古城记载于春秋,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城池形成于魏晋。隋末唐初,夏王窦建德曾在此建都,为历代郡、府、州、县治所。唐代以前为土城,周长六里二百四十步。元朝侍郎王伟做郡守时,将土城周长增为九里十三步(4522米)。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知府陈俎调集九县民工,历时十三年将土城改为砖城,城高12米、宽8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知府崔大德为防水患和战事,增修四瓮城。城内面积平方公里,街巷纵横,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道小拐弯,现仍存原貌。古城内外历史文物及遗存众多,有广府古城和弘济桥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杨露禅和武禹襄故居、太和堂药店、毛遂墓、藏兵洞等省、市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

——水城。广府古城座落在面积达万亩的河北省三大洼淀之一的永年洼中央,围绕广府城墙四周是环绕5公里的护城 1

河。洼淀陆面平均海拔仅41米,比滏阳河底低两米,洼淀常年积水,且水质优良,芦苇茂盛、鱼虾共生、碧水风荷、雁戏鸟鸣的水乡景象,被人们赞誉为“北国小江南”。

——太极城。广府古城是杨、武式太极拳的发源地,诞生了杨露禅和武禹襄两大门派太极拳创始人,是闻名遐迩的太极之乡,名副其实的太极圣地。近200年来,广府古城出现了杨露禅、武禹襄、李亦畲、杨班侯、郝为真等一批太极拳泰斗、大师和名家,他们不但研习太极,而且广收门徒,使太极拳从广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自1991年以来,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大力弘扬了太极文化。

二、近年来广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永年县委、县政府和广府生态文化园区紧紧围绕“古城、水城、太极城”特色定位,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开发,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先后投资十亿多元,实施了古建遗存修复、洼淀湿地恢复、基础设施建设、外围环境打造等一系列工程,全力打造宜居宜游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创了广府古城文化旅游开发新局面。

(一)高站位编制规划。为将广府古城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遗存保护好,聘请了被誉为全国古城保护卫士的上海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高标准编制了《广府古城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聘请北京绿维创景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广府旅游总体规划》,进一步确立了旅游功能分区、特色定位。委托天津大学、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广府开发总体规划》,规划总面积 2

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包括广府古城、湿地及周边旅游休闲度假区、新城三个部分,总面积平方公里,整体旅游开发目标是:建设集古城观光游览、太极观摩修学、湿地休闲度假、田园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胜地。同时,广府园区核心区控制性与实施性详规、广府古城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城南新区控制性规划正在加快编制,为广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全面修复古建遗存。坚持“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原则,投资6000多万元,完成古城墙抢修和城门楼复建工程,实现了环城观光;对弘济桥进行了封闭保护,实施了杨露禅故居、武禹襄故居、武家大院、仝家大院等文物景点整修,打造历史人文景观。加快推进城内主街道立面仿古改造、电力和通讯线路入地工程,积极启动府衙、文庙、城隍庙等历史建筑恢复,打造城内旅游节点,建设古香古色的明清历史街区。

(三)致力抓好永年洼水面开发。坚持以“水”为脉,全面完成护城河综合开发,形成碧水绕城的壮丽景观。实施了芦苇荡综合开发、生态垂钓中心等湿地开发工程,全面启动了投资亿元的太极生态庄园项目。强力推进平方公里永年洼的“挖湖筑岛”工程,特别是2010年以来,着眼于永年洼湿地生态的恢复,返租永年洼地,实施扩渠引水工程,累计向永年洼补水1000余万方,新扩展10平方公里水面,使洼淀水域逐步恢复了碧水风荷、雁戏鸟鸣的湿地自然风貌。

(四)强力推进古城周边环境整治。一是实施大拆迁,提升景区周边环境。在完成南北门外、西瓮城、城墙内侧马道等一系 3

列拆迁工程基础上,2010年7月份以来,举全县之力实施了广府古城三个阶段的拆违拆迁会战,投入拆迁资金5亿多元,共拆除景区周边各类建筑万平方米,为古城保护奠定了基础,为再现北国水乡的亮丽风姿留足了发展的空间。2010年,荣获“河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河北省环境优美城镇”。二是实施大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成了“四门桥”、大石桥等7座桥梁,整修了环城路、北潭路、东潭路等旅游线路,修整了城内街道,总里程26公里,道路通行能力明显提升;完成了太极文化广场、东瓮城广场等5处广场建设,总面积10万多平方米;积极启动游客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建设,园区整体功能明显提升。实施了东关生态村、城南滨河小区、府北商贸城建设工程,安置拆迁居民,改善城内居住压力。三是实施大整治,扮靓古城面貌。浓厚“绿”氛围,实施了环城墙生态走廊、环城路外侧、南潭路两侧绿化工程,总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装扮“亮”古城,实施了古城墙、城楼、护城河等重点部位亮化工程,开辟了广府夜间观光新亮点;打造“净”环境,建立环卫长效管理机制,实行全天保洁,营造了古城良好环境。

(五)大力发展太极文化产业。在加强广府古城保护与开发的同时,深入挖掘太极文化内涵,打造强势“太极”品牌。自1991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十二届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七届广府太极拳年会、武式太极拳高峰论坛、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名家论坛等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邯郸(永年)太极峰会,加强与李连杰壹基金合作,联合举办“公益邯郸、广府行动”,2011年4月,4

在广府举办了一代宗师杨露禅祭奠仪式,国际巨星李连杰再次出席仪式,更加展示了太极故乡的无穷魅力。联合华谊兄弟集团拍摄《太极》电影,25集电视连续剧《广府太极传奇》在央视一套、八套的热播,在国内外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去年以来,围绕太极产业打造,切实加强太极拳师队伍建设,培训专业技击人才,在杨、武故居建立太极大师值班制度,推介广府当地太极名师,开发了太极器械、光盘等系列产品,“太极”已成为广府乃至邯郸、河北最闪亮的文化品牌,也为广府古城开发注入不竭的动力。同时,加强对广府的历史沿革、人文历史、古建遗存等多方面进行挖掘、整理,并编辑出版《广府神话故事》、《太极传奇》等系列丛书,使广府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再绽异彩。

(六)切实加强对外宣传营销。加强与影视公司合作,拍摄完成的《被遗忘的古城》、《太极之乡》、《神秘水中城》、《杨式太极拳传奇》等纪录片,先后在中央四套、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香港曹荣执导的《侠骨豪情》电影,全部外景在广府录制。组织召开广府古城景区旅游推介会,吸引了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百余家旅行社前来参会,三地九家旅行社现场签署了合作协议。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吹歌节”,吸引了众多媒体与群众关注,大力弘扬了传统文化。特别是去年国庆节前后,开展了“广府不夜城”活动,省、市各级媒体进行了报道;举办了首届广府论坛,邀请市内外文化、旅游、水利等方面专家为广府旅游开发把脉,近期在京珠高速公路沿线增设了广府灯塔广告,有力地宣传推介 5

了广府古城。2011年,广府接待游客达到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特别是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景区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实现旅游收入1600多万元。

(七)不断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把“引大客商、招大集团”作为最紧迫的战略举措,采取以商招商、密切对接招商等形式,积极与悦荣庄、美的、国旅等大型集团沟通、对接,成功签订了广府古城综合开发、湿地高尔夫等项目。特别是加强与中华慈善总会华夏养老基金对接,成功签订了总投资30亿元的中慈〃太极九九城项目,国旅集团先后两次到广府实地考察,洽谈旅游开发项目。同时,积极跑部进厅,在城南新区争取8平方公里用地规模,争取中央、省、市各项政策资金5000多万元。

总之,通过近年来的大规模保护、开发与整治,古城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洼淀湿地、古建遗存得到充分保护,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古城生态文化产业优势日益凸显。近年来,先后荣获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太极拳研究中心”、“太极拳圣地”、“全国简化太极拳推广先进单位”、“中国最佳旅游休闲县”、“东方神秘古城”、“河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河北省环境优美城镇”等称号。尤其是广府古城保护开发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全国政协原主席李瑞环,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郑万通等中央领导先后到广府视察指导,广府旅游开发项目被列为河北省二号旅游工程和 6

邯郸市旅游业一号工程。

三、2012年广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点

2012年,广府开发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古城为根,水系为脉,太极为魂,以高站位规划为龙头,以古城综合改造为核心,扭住永年洼水面开发和基础配套建设两大重点,强化太极产业、宣传推介、招商引资三大举措,举全县之力,推进重点开发项目,做强广府旅游产业体系,全面开创广府文化旅游开发新局面。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2012年将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科学规划为龙头,高站位、大气魄编制规划,确保开发的规范、有序。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整合旅游资源,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充分调研论证,高标准编制广府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着眼于构筑大旅游产业体系,围绕产业配套功能完善,集旅游、园林、文化、林业等方方面面专家,采众家之长,高站位、高起点编制广府古城综合改造详规和永年洼水系综合开发详规,以及广府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府衙、文庙等古建筑开发规划,与广府古城总体规划形成统一整体,以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所有旅游开发项目必须遵循“规划、评审、建设”程序,坚决杜绝私自开发、无序建设现象,真正把广府独特的旅游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

(二)以古城综合改造为核心,恢复城内节点,打造历史街区,进一步做足古文章。以古城肌理的恢复、保护与延续为切入点,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启动府衙、文庙、城隍庙等历史 7

建筑恢复,整修武禹襄故居、武家大院、仝家大院等古民居,打造一批城内旅游节点。推进城内仿古改造、线路入地和街道路面改造工程,实施古戏楼、擂台等项目建设,恢复老字号、古商铺等。以东大街为试点,按照旅游配套功能,实施两侧民房仿古改造,打造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街区。全面整治“四海”周边环境,打造城内休闲景观带,形成“古城、古桥、古街、古巷、古院”特色旅游产品。

(三)以城外环境打造为重点,实施挖湖筑岛,完善基础配套,大手笔打造精品工程。一是挖湖筑岛,扩渠引水,打造生态旅游新亮点。返租永年洼土地,大力实施12公里环城水上观光走廊建设,堆积生态岛屿,恢复湿地风貌,打造国家级湿地休闲公园。加快推进黑龙潭开发、千亩生态农业园等生态旅游项目,积极启动生态垂钓中心、天然游泳场等项目建设,在护城河两岸及其它临水地方,因地制宜地打造一批亲水平台,做足水文章。二是完善基础,优化配套,夯实旅游开发基础。着力抓好广府旅游专线和京港澳高速快速连接线两条道路建设,实施东潭路、北潭路、引河路、环城路等景区主干道拓宽改造,提升景区道路通行能力。全面完成游客服务中心、水上接待中心、停车场、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际太极拳交流中心建设,积极启动“中慈〃太极九九城”项目建设,拉开城南新区建设框架。聘请园林设计单位,按照园林标准,高站位编制广府景区周边绿化、亮化方案,重点实施环城墙生态走廊、旅游道路两侧绿化,以及古城周边亮化工程。三是科学制定广府城内外管理办法,完 8

善相关硬件和软件设施,率先解决好城内外环境卫生、垃圾处理问题,并建立长效机制,将景区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塑造景区良好形象。

(四)以太极文化产业为载体,加强宣传营销,扩大招商引资,搭建广府旅游开发平台。一是做强太极魂。以弘扬太极、做强太极产业为着力点,深挖太极文化内涵,打造强势“太极”品牌。加快推进国际太极拳中心、太极文化博物馆、杨氏太极园等设施建设,精心办好2012太极拳运动大会、广府太极拳年会等系列活动。依托我县在各地商会,筹建太极会馆,组织广府太极名师到各会馆现场指导,提升知名度。加强与国家武馆中心对接,积极启动太极培训中心、段位认证中心建设,搭建太极文化交流平台,真正将广府打造成世界太极文化交流中心。召开太极拳师座谈会,实施太极拳进校园活动,培训太极拳专业人才,大力弘扬太极文化。聘请国内一流的编导,编排一台以太极为主题、具有视觉震撼力和冲击力的大型歌舞剧,每天固定演出。二是巧打宣传牌。积极启动广府古城和弘济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以申遗带动广府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和提升。强化“古城、水城、太极城”主题形象宣传,高站位拍摄广府旅游风光宣传片,联合华谊兄弟、李连杰,拍摄《太极》电影,打造太极大业。成立广府文化研究会,深入挖掘、收集广府民间传说、典故,整理成册,并聘请专家编写剧本,拍摄电视剧。组织开展广府文化省会行、首都行等活动,加强与长城网的合作,办好广府网站,集中推介广府古城。积极策划筹备组织“地方名小吃大赛”、“广府古城摄 9

影大赛”等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借势造势,形成良好的旅游效应。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跟进的方式,组建专业营销队伍,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强大的宣传促销态势。三是搭建招商台。制定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全面优化招商软环境。加大旅游资源开发、景区经营性项目和星级旅游饭店向投资者开放力度,聘请旅游策划专家,重点策划推出一批优势旅游项目,列入项目库,组成专门班子,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招商引资,尤其是加强与国旅、港中旅等大集团的对接与沟通,吸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广府,切实加快开发进程。加大跑部进厅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资金投入,完善旅游设施建设。

(五)以重点旅游项目为支撑,投资41亿元,实施重点开发项目,全面开创广府旅游新局面。一是城内古街道建设。项目投资2亿多元,以南大街为试点,全长810米,两侧共有居民176户。将临街住户及门店整体搬迁,按照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围绕旅游配套功能进行综合改造,并结合污水管网建设,实施通讯、电力线路入地工程,打造特色鲜明的古街区。二是武家大院整修。项目总投资1500 万元,规划占地面积7600平方米,按照故居原样恢复四进三落大型宅第格局,主要建设内容为东院落恢复、西院落整修及部分新建、中院落整修、南侧花园建设以及博物馆的内部布展等。三是武禹襄故居扩建。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实施故居周边民房拆迁,恢复故居南北中三条轴线原有建筑,故居东侧建设城内文化广场,打通故居与东城墙的直线通道。四是仝家大院恢复。项目总投资3000 10

万元,规划占地12000平方米,整修、恢复仝家大院两进院落,东侧建设仿古四合院、花园广场等,打造城内高档接待会所。五是府衙复建。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按照原貌恢复照壁、大门、大堂、二堂等历史建筑,对城内“西北海”及周边民居进行仿古改造,形成城内重要旅游节点。六是环城水上观光走廊。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在环城路外侧开挖长12公里、宽80米的环城水上观光走廊,建设12个景观亭,新建四座桥梁,以水路建设实现古城周边景观的串联,真正做足水文章。七是清晖书院及国际太极拳交流中心。投资16000万元,实施清晖书院建设,占地面积万平方米,恢复莲亭、香远堂、荷花馆、春秋阁等历史建筑群落,作为广府太极文化博物馆。绕书院开挖3万多平方米的荷花池,栽植荷花、垂柳,再现当年优美景色。实施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国际太极拳交流中心主楼建设,提升广府整体接待能力。八是污水处理厂。项目总投资7800万元,实施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区建设,铺设污水管网公里。九是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规划占地70亩,建设20000平方米大型停车场,11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南潭路邯临线至滏阳河桥段,道路两侧建设仿古商铺和大型生态停车场,与游客服务中心形成统一整体。十是水上接待中心。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面积200亩,其中水面面积150亩。西侧建设3000多平方米两层仿古接待餐厅,东侧堆积生态岛屿,建设木质度假别墅,形成高档接待会所。十一是中慈〃太极九九太极城。项目总投资26亿元,占地1500亩。其中一期工程包括三甲医院、养 11

生会馆、老年公寓等工程建设。十二是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亿元,加快推进广府旅游专线建设,6月底前竣工通车,全面启动京港澳高速至广府快速路建设。按照旅游道路标准,实施环城路、北潭路、东潭路、引河路拓宽改造工程,道路全长12公里,全面提升景区道路通行能力。同时,精心实施道路两侧及景点周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广府春酒 广府春节教案篇4

府村落田野调查个案

冯江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510641)●*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基金资助(b03-n7050760)广府村落田野调查个案:横坑●*

the investigation of heng keng village, dongguan 冯江 阮思勤 徐好好

feng jiang ruan siqin xu haohao 摘 要 在关键性地理因素和人工因素的影响下,横坑村初步形成了扇形村落格局,这一格局与珠江三角洲的常见村落有诸多不同之处,地理环境、客家民系的建造传统、微气候共同造成了横坑村在整体布局上的擘画理念。通过详细的实地考察和对家谱、村史的阅读,以及对作为村落关键性社会空间的祠堂的分析,阐述了在嘉靖十九年开放庶民建家庙之后,横坑旧村从中心式布局转向变形的梳式布局的过程,并对村落中四座主要的祠堂建筑进行了比较研究。关键词 横坑村 格局 祠堂

abstract

according to some key geographical elements and cultural influences, hengkeng village of dongguan was shaped as an fan-shaped was natural site, architectural tradition of hakka culture and microclimate which determined the planning idea of hengkeng, and made hengkeng so different from normal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pearl river delta, on the fieldwork,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ncestral halls as the key social space in the village, authors discuss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layout of the village from centralized pattern to comb-shaped pattern, and also make some comparisons between 4 ancestral halls in the words hengkeng village,layout,ancestral hall 中图分类号 tu2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3959(2006)01-00-00

旧筑书楼近岭坡,当年诗草竟如何。

可怜名士留名处,空剩花笺及二荷●①。

——横坑竹枝词:书楼

一 横坑:呈扇形展开的村落

在莞樟大道边繁华的市镇背后,藏着横坑的旧村,安静、祥和,像一把以村中的高地“后底岭”为轴心的扇子,面向连绵的水塘展开在坡岗上。

横坑,因村前水塘连横,旧称横塘。据村史记载,横塘于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年)开邨,有马、策、叶、林、何、刘、蔡、黄、卢等姓居住于村内。自钟氏横塘支五世祖守呆公(颖川)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迁居于此之后,钟氏一族日趋兴盛,至嘉靖时已成村中望族。1990年,横坑村有4000余人,其中钟姓人口占90%以上●[1]。

横坑的旧村占地 hm●2,村前的水塘约 hm●2。横坑旧屋区现有建筑约900余栋(有院落的传统建筑、联成一排的单间均视为整体,每组计为1栋),其中保存完好、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建筑18栋,以祠堂、书塾为主;保存较好的旧建筑80余栋,以青砖或土坯砖建造的民居为主;已稍加改建的单层民宅和近年来用旧建筑材料再建的建筑700余栋;完全新建的多层住宅92栋。虽然保存较好的建筑所占比例仅为11%左右,但因新建的住宅多在原址拆旧屋而后兴建,且因地权之故宅基一般仍旧,故村落的肌理和整体格局保存基本完好。

目前所见的旧村格局主要形成于嘉靖年间大中大夫钟渤(东冈公,横塘支八世祖)辞官还乡之后,他“建宗祠、立乡馆、筑道路”,南门、松园的石路和数口鱼塘大致就是此时兴建的●[1]。此时钟姓已经成为村中的主导姓,村落的整体格局因而显得完整、紧凑、有序,显示有主导力量在统筹全村的建设活动。旧村原分北门、南门、松园三坊,从北到南依次横列,共建有围门四座,其中松园两座,其他坊各一。据《颖川钟氏东莞横坑族谱》,各围门均有木阁,对外设炮眼,其中建于何屋岭上的一处称魁星楼。围门现已重建,但未依旧制。水塘边目前尚保存有古树近20株,以芒果树为主,亦有大榕树和荔枝等。数个水塘经改造后已成一体,称横丽湖,两岸以桥相连,桥的位置大致对应原来塘间的埂。水塘对面是大片的莆田,稍远处是很小的山丘油矮岭。

据钟氏家谱,《考工记》所载的设色五工中,掌染羽者即姓钟。横坑的钟姓家族源出颖川,颖川钟氏以微子启为始祖。横坑族谱所载本支的始祖始于宋,二世广公时由江西南安(今大余县)迁居广东长乐(今五华县),五世时至东莞岭厦、横塘。也就是说,在守呆公应朋友之邀来到横塘以前,钟氏家族已经在江西和广东的客家地区生活了数代,这段时间已足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建造风俗、工艺和习惯做法。钟姓在客家地区的经历已经积淀在了横塘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从语言亦能窥得一斑:横塘人虽操白话,至今仍有浓重的客家口音。

横塘的建造活动中渗透了多少客家地区的建筑文化因素?因为语言的关系,是否有大量的客家工匠来从事横塘的建造从而给这里赋予了客家建筑的色彩?至少,我们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土坯砖房,这是客家地区常用的建筑材料,相反,没有看到具有浓郁广府特色的蚝壳墙。

村落格局是否同样受到了影响?整个旧村虽然可以看做是梳式布局的变体,但是与珠江三角洲广佛核心文化区的一般村落不同,在横塘,大量的建筑并非南北向,而是顺应了地势,在小山冈和水塘之间舒缓地呈扇形展开。此外,绝大多数的民居并没有采用三间两廊的形式,而是以单栋或者联排的建筑为主。

本文尝试对旧村的肌理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探究影响村落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

二 影响横坑村落格局的关键元素

村落格局可以从自然地理特点以及基于此的人工添加元素来分析,从横坑的历史地图和相关文献来看,后底岭、祠堂、魁星楼、水塘、古树和远处的油矮岭是影响横坑村落布局的主要因素。

《重建易斋祖祠碑记》中提到了该祠堂的风水格局:前拱尖岭,后揽魁楼,颇为得地。这里的尖岭,是水塘对岸莆田中的油矮岭,而魁楼,则是前文提到的修建于何屋岭上的魁星楼,是全村的制高点因而具有地标的作用。其实此处所言的也是整个村落的形势,简言之,横坑旧村的关键地理因素包括后底岭、横塘和远处的油矮岭,村落背山面水,而油矮岭扮演了砂山的角色。

人工营造的村落格局体现于围门、地标性建筑、肌理等,围门扼守了通向村落的通道,地标性建筑则包括制高点魁星楼、主要祠堂、家庙、公共性的户外空间如渡口、滨水平台、桥、大树等。传统村落对地标性构筑物的选择总是基于对地形的充分理解,常常天然地与地理环境融为一体,关键性的空间一般位于关键性的地点,就横坑旧村来说,魁星楼建在高地接近山岭顶端处,大树种在村口或者水边,桥建在水口或者地形险要处。地形和主要地标建筑一起,引领了村庄的肌理。依山就势的格局既有利于排水系统的组织,也形成了生动的整体形象。

仔细分析村落的扇形平面,会发现这个扇形其实由两部分组成:以后底岭为大致圆心的扇形,包括北门和南门两坊;以何屋岭为大致圆心的半圆形,为松园坊,两部分之间衔接顺畅。图2是对村落肌理的分块分析,并且标出了各块的建筑主要朝向、巷道。从中可以看出,村落整体上非南北向,但是大量建筑主要朝向是东、东南、南,仍属较好朝向的范畴,另外,因为地形西高东低,面临水塘,加之建筑的密度高,所以建筑的朝向并没有必要成南北向,微气候的影响反而更加重要。巷道的位置和路线则顺应了地形,大约指向扇形的圆心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明珠里,在嘉靖时已成为周边多个村庄的人前往莞城赶墟的必经之路。祠堂在村落肌理中的作用亦可从图中得见,沿水的每座祠堂均引导着一列具有相同朝向和相近面宽的民居,这些民居很少采用广府地区常见的三间两廊形式,多是独栋的建筑或者由多个单间合建成一排。族谱所记载的大小钟姓宗祠共计33座。据村中老人钟兆祥等的介绍,沿着水塘布置的祠堂原有20余座,目前尚存的沿水祠堂有12座,显然这种成排建设的祠堂是经过了筹划的,在村落的格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现状格局的分析只是一个静态的描述,它不能还原村落最初的擘画理念和发展过程。今天看到的格局是否在当初的筹划者——虽然他们不能被称之为规划师——的神机妙算之中呢,还是历史在某个拐点之后偏离了原来的方向?

保存于钟氏祠堂的《重建钟氏祠堂碑记》(立于乾隆二十八年癸未七月)明确记载了乾隆年间重修祠堂时,祠堂前面是拥挤的人家,为开辟这条“荡荡乎诚大观矣”的甬道和祠堂四周的巷道,一共买了6户人家的屋场,1户人家的书房,和5户人家34井、3分3厘的地场,花了406两8钱银子和好几丈地。这说明至少在嘉靖年间修建钟氏祠堂时,并没有打算让钟氏祠堂像今天看到的其他祠堂一样来引领一列列的民居。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同样敕封的钟氏家庙(褒封祠)也没有位于水塘边,而水塘此时已大致形成。这是否可以看做当年的筹划者在突显“宗”的意义,选择了将重要的公共性建筑置于村落的中央,让众多的民居拱卫祠堂,而没有料想到“房”会迅速占据显赫的位置?

事实上,正是在嘉靖十九年(1540年),礼部尚书夏言上疏建议废除庶民不准建祠庙的限制,“乞诏天下臣民冬日得祭始祖”,使得修建祠堂之风迅速在民间普及,家族更加平民化和大众化,大规模的宗族组织开始出现分裂,出现了许多分支,支祠的建设因此成为一项重要的活动,横塘迅速迎来了修建祠堂的第一次高潮,以八至十一世祖命名的祠堂至少有11座:友渔公祠、古山公祠、易斋公祠、南沼公祠、宜轩公祠、石楼公祠、笔山公祠、岐山公祠、带岗公祠、晏嵎公祠,玉池公祠。这些祠堂大致应建于明朝末年,而在此之后,十二世、十三世仅见一座新祠堂:白斋公祠。目前所知的友渔公祠、易斋公祠和南沼公祠都是临水而建的,和水塘之间留下一条宽阔的道路。由此可以说明,将祠堂沿水塘一线展开的做法应当是在明末确定的,沿水的许多地块也被有意识地空下来以作为以后建祠堂的基址,直到乾嘉年间的第二次宗祠建设高潮和清末民初的第三次高潮来临之时,又有10余座祠堂填补了许多空白●②。

祠堂群选择面水而建的原因除了各房之间的平等和互不隶属的关系之外,也受地理环境和当时的经济活动、交通的影响。因为横塘有渡口,是周边多个村庄(龙船墟、石步、良平等)前往莞城的重要通道,所以面水的立面同时成为展示家族荣耀的一个载体,故而横塘选择了连续的祠堂作为村庄的外界面。

在支祠纷纷建立起来之后,钟氏祠堂和家庙反而遭到了冷落,以至于逐渐荒废,乾隆年间,已到了“外之墙壁尽倾,内之屋宇亦坏,子孙妇女且有据以为居者,堆积龌龊,目击心伤”●③的地步。乾隆二十八年修缮时所立的牌坊和开辟的甬道是有据可依的,并非被动适应当时的格局。据碑记所言:“予儿时犹见其门内甬道中立有牌坊一座,孟春正月,则购鳌山灯景,以栏杆护之,男女游赏不绝。”整个宗族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系统一样被瓦解和重构了,村落也从以钟氏祠堂为单核心的向心肌理转变成为并列式的梳式肌理,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虽然村落建设之初可能未能预见到日后的社会变迁和建设规模、拥挤程度,但显然钟氏的先祖们深刻理解了村落的地理环境,并设定好了具有灵活性和生长性的整体格局和发展方式。

三 横坑村的四座祠堂

本次调查选取了四座保存相对完好的主要祠堂:村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形制最古的祠堂是位于旧村中部的“钟氏祠堂”——追远堂,族人称“大祠堂”,是敕封的东莞三大宗祠之一。另三座祠堂分别为易斋公祠、南沼公祠和北菴公祠,据族谱世系表,可知并非“大宗”之长,而是一“房”之长,各房分别立祠正与华南社会以“房”为继嗣特点相一致。易斋公祠亦称祖祠,采用较为早期的形制,且保存有道光年间的重建记录;南沼公祠和北菴公祠则规格较低,均则采用了单院落、三间两廊的民居形式。

追远堂建成于明嘉靖八年(1529年),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经历大修并开辟了祠堂前的甬道,竖立了“四垣谏议”牌坊。1994年再次经历大修,但是这一次的修缮不当之处较多:屋顶全部采用了绿色琉璃瓦,正脊和行龙脊饰明显不合旧制,牌坊焕然一新,钟楼、鼓楼采用混凝土结构且样式明显与其他部分不相吻合。整个建筑群的原真性未能得到良好的维护。

易斋公祠,是九世易斋公的祠堂,始建于明末,曾经是村中四大私塾之一。道光六年重建,现状南侧廊大部已毁。头门、正堂已被加建土坯砖墙,堆放杂物,几乎弃置,为走地鸡徘徊之所。

南沼公祠,是九世南沼公的祠堂,始建于明末。南沼公祠同时以牌位和骨灰坛供奉祖先,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甚为罕见。除正脊脊饰和檐下灰塑修缮不当外,整座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北菴公祠,是嗣松南沼派北菴支北菴公的祠堂,北菴公世代不详,约为二十世。祠堂当建于清末。人民公社时期曾经作为生产队存放生产工具、记工分的场所,文革时期破坏了主要的装饰,现被用作杂物间。

四座祠堂表现出了某些相似的地方性特点,也折射出了不同时代的痕迹,各种差异显示了祠堂的建造因各种原因而采用了灵活的建造对策。下文是对四座祠堂的一些比较。从平面看形制

钟氏祠堂坐西向东,有前中后三堂、两进庭院。规模较大,现存建筑群开间 m,进深约 m。主要建筑头门、正堂、祭堂均为五开间,气魄颇为宏大,只可惜1994年重修时对脊饰和屋面采用了与以前不同且不协调的形式,村中主事者承认以前的脊饰并非如此。头门在大门外设有双塾(当地俗称包台或吹台),全部用红砂岩砌成,当心间为大门,两侧均有房间但留出了檐柱,平面上逐步向中间内凹;头门檐下的木雕当为乾隆年间重修时所更换;大门形式颇为古老,除设上下双档门之外,门口立有青石墩;大门板、仪门为1994年时重做。进到前院,最为特别之处是两侧分置有钟楼、鼓楼。据村中的老人介绍,虽然材料用了混凝土、绿色琉璃瓦,但是基台和原来一样大,钟楼、鼓楼从前就有。因为这里曾经被作为小学使用,所以很多人都对此有印象。从现场情况看,台基也已被重修,而攒尖顶的亭子明显在风格上与其他建筑不同,在乾隆二十八年的《重建钟氏祠堂碑记》中亦未见记载。院中左右各种有蒲葵一株。中堂位于五阶高的基座上,进深达到 m左右,两端尽间建有耳房,堂上高悬“追远”堂匾。绕过挡门进入第二重庭院,院内地面用红砂岩铺砌,两侧建有卷棚顶的侧廊,廊下有历次重修、捐助课金芳名等石碑。祭堂进深约为 m,祭堂中放置牌位的神楼按照原来形式重修,牌位按昭穆制度排列。

易斋公祠,坐西向东,面向水塘,单进庭院,面阔 m、进深约 m,头门和正堂为三开间,庭院两侧有侧廊。道光六年重建,“仍旧基而经始,外设包台,内建两廊,复增两房,以为子孙读书之所”●④。

南沼公祠位于水塘边,朝向东略偏北,两进一院(实为天井),面阔 m,进深 m,是四座祠堂中规模最小的一座。头门未采用开敞的包台与石檐柱结合的形式,而与三间两廊民居相同,头门耳房直接以红砂岩勒脚、磨砖对缝青砖墙面作为立面。大门周边包石均用红砂岩,门楣中央雕菊花图案;进门之后有仪门,天井3 m深。正堂之中有砖砌的供台和神位,显系近年所建,但所供奉的牌位则自九世祖南沼公始,最为奇特的是堂上供奉的除有牌位外,竟有50余坛骨灰。究竟是南沼一支不能入土为安,选择将骨灰供于堂上,还是放置少量骨灰而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暂时未能知其缘由。据族谱记载,南沼公夫妇合葬于禾仓厦,并有墓碑,但南沼公牌位边亦放有骨灰坛。

北菴公祠形制上与南沼公祠较接近,宽 m,进深 m,显示在用地控制或者在营造尺使用上,遵循着同样的条件。与其他祠堂明显不同的是,除正堂檐下两根红砂岩石柱外,整栋建筑完全采用砖墙承重,正堂中两侧的开间均用砖砌成带阁楼的房间,仅当心间被留出作为祭祀空间。

从剖面看纵深关系和厅堂梁架

钟氏祠堂是横坑唯一有两进庭院的祠堂,越往后建筑的台基越高,建筑自身的高度也越高,祭堂室内地面高出中堂室内地面 m,中堂地面高出头门地面约 m,与包台标高接近平齐。和本地区一般多重院落的祠堂一样,前院比后院宽,庭院的宽度与建筑的高度、瓦屋面的坡度都保证了过白效果的实现。头门、中堂和祭堂都采用抬梁木构架,除檐下所用柱子为防雨用红砂岩外,其余用木柱。中堂脊檩下用蜀柱,另有贯穿整个剖面、刻成龙纹的叉手,正堂的脊檩则用瓜柱承托。因为规格较高,建造年代较早,所以结构构件尺寸较大,檩间宽度一般在72 cm左右,木雕洗练、有力。主要单体建筑的高度-进深比●⑤为~,建筑进深较大,但未采用勾连搭或者将前檐做成小卷棚顶,气势较为恢宏。钟氏祠堂的柱础颇有特点,整个祠堂共用柱30根,其中石柱26根,木柱4根,全部用红砂岩柱础,因位置不同,柱础会在形状和装饰上略有不同,整个祠堂共有11种柱础。柱础显得敦实、有力,主要柱子的柱础边长大约为52 cm,而且柱础上均有柱櫍。

易斋公祠朝向东南,宽 m,进深约 m,两进一院。头门设有包台,墀头的红砂岩雕刻精美,封檐板用如意纹木雕。正堂构架为抬梁式,檩间宽度也为72 cm左右。木构件的雕刻较为洗练,但是红砂岩雕刻应该在道光年间重建时采用了当时的风格,和钟氏祠堂的红砂岩雕刻相比,要精巧、纤细得多。

南沼公祠在四座祠堂中进深最小,因采用民居形制的缘故,头门的高度-进深比为,正堂为,在屋面坡度与钟氏祠堂相近的情况下,显见空间要局促很多。此外,庭院已经变成了天井。正堂的木构架还保留着明末的一些特点,石柱顶端做成栌斗状。脊檩下既不用蜀柱也不用瓜柱,而做成驼峰,檩间距只有46 cm左右,用材较小。

北菴公祠在整体格局上与南诏公祠相似,但天井稍大。与众不同的是正堂的结构形式,前半部为抬梁式,而后部采用砖墙承重,就连前部的梁架也是架在檐柱和承重墙之间的。祠堂正面显示出一些地方性特征

因为形制的不同,钟氏祠堂、易斋公祠明显和南沼公祠、北菴公祠的正面形象差异明显,前两者是大多数人所熟知的祠堂形象,而后两者则借用了民居的形式——这种做法的祠堂有时会以“书室”命名,通常只有在祖先没有功名和建设预算比较紧张的条件下才会采用。

因为修建时期不同,加之均经过不同程度的修缮、改建,所以四座祠堂在装饰上存在明显不同。钟氏祠堂的行龙脊饰为不当加建●⑥,除此之外雕饰朴素、简洁有力,易斋公祠有精美的墀头雕刻和垂脊兽,南沼公祠檐下用国画题材的灰塑,北菴公祠的灰塑则采用莨苕叶花纹。

除去这些不同之外,四座祠堂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相似的地方性特征。

首先,大量使用红砂岩作为建筑材料。不仅包台、虾公梁、檐柱、勒脚、门边包石用红砂岩,连磨砖对缝的清水青砖墙也用红砂岩包角或者有立起的隅石。在珠三角许多地区,一来因为红砂岩较易风化,二来因为更加坚固的花岗岩开采技术日趋成熟导致开采和运输成本下降,清初之后红砂岩逐渐被花岗岩取代,但在横坑,红砂岩的广泛使用一致延续到清末民初。这应该说与东莞盛产红砂岩有关,在燕岭有很大的红砂岩采石场,因而其成为建筑的常用材料,加之红色比较吉利,因此红砂岩的大量应用就成为横塘建筑很明显的特征。在红砂岩的勒脚上方,是磨砖对缝的青砖墙,其厚度可以达到40 cm甚至更宽,其构造方式是:两层承重墙、中空部分用三合土填实,外饰砖用青砖磨砖对缝,并用全顺的砌法。

另外一个与珠三角常见的祠堂建筑的平直屋檐不同的是,四座祠堂的屋檐中部有略微的下凹,形成柔和的曲线,连檐下的灰塑也在视觉上造成向中间倾斜的印象。

横坑村的格局尚能保持,但是宗族的消解仍在继续,所以我们看到了历史建筑日渐荒芜的景象。对横坑村的格局、建筑和民俗活动的研究还有待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以各种方式留下来的修缮记录颇有益于了解与建筑相关的历史变迁、建造习俗、工艺传统、审美偏好等,本文仅以几个浅显的话题,作为讨论的开端。□

钟氏宗祠测绘:钟家栋,孙博怡,吴炅;易斋公祠测绘:沈煜然,张彬;南沼公祠测绘:林晶晶,彭俊杰;北菴公祠测绘:胡蓉,蔚俊杰;测绘指导、插图整理:冯江,阮思勤,徐好好。

本次调研得到吴庆洲教授的指导以及王世福博士、寮步镇建设办、横坑村委会和村民的帮助,祠堂由华南理工大学2002级部分同学测绘,谨致谢忱。

本文根据发表于2005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会议的论文《基于田野调查的东莞寮步横坑旧村及祠堂浅析》修改。

注释

①《花笺》、《二荷》均为康熙三十二年出生的钟氏十四世映雪公所创作的民间通俗弹唱木鱼书(又称摸鱼歌、咸水谣)名篇,传唱至今并被译为英、德等多国文字。东莞民间有谚云:唔怕傻,读《二荷》;唔怕颠,读《花笺》。

②根据目前能够获得的部分资料判断,乾隆至道光年间对旧祠堂的修复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例如钟氏祠堂、易斋公祠都是在这个时期修缮或者扩建的;而到了清末民初,钟氏传至十九、二十代时,新的建设又纷纷出现,如小坡公祠、碧江公祠、北菴公祠、石塘公祠,这一点同样可以从建筑形制和装饰细节上得到印证。③引自钟映雪所撰《重修钟氏祠堂碑记》。④见祠堂内的《重建易斋祖祠碑记》

⑤这里的高度采用室内地平至脊顶的距离,宽度采用前檐滴水到后檐滴水间的距离,以下同。

⑥钟氏祠堂的屋面和脊饰经过了不当修缮,并非原貌;北菴公祠的屋面被覆盖了板瓦;易斋公祠和南沼公祠的装饰亦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但这些不影响文中所说的关于地方性特点的判断。

参考文献

[1]东莞市寮步镇横坑村村民委员会,《横坑村发展史》编写小组.东莞市寮步镇横坑村发展史——自元朝延祐年间至2003年.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收稿日期 2005-09-09 横坑旧村航拍图 2 横坑旧村格局分析 3 四座祠堂的规模与平面格局 4 四座祠堂沿纵向轴线的剖面 5 钟氏祠堂的柱础 6 四座祠堂的正面

广府春酒 广府春节教案篇5

广州是一座有“千年商都”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越秀区作为广州市老中心城区是广府文化发源地,有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和成熟的现代商业文化氛围。越秀区文博资源丰富,具有五百米内有文博,点线面相结合和优势互补的特点。

反映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经济、文化、建筑工艺水平的秦汉造船工场遗址、西汉南越王墓地、南越国王宫御苑遗址,以及各朝代所建的光孝寺、六榕寺、三元宫、五仙观、镇海楼,以至近代的中山纪念堂、爱群大厦均汇集在越秀区境内。

海印石遗址、南汉水关遗址、禺山书院、万木草堂、春园、白云楼鲁迅故居等35处文物点,这些都是越秀区丰富的文博资源。

千年古道北京路、拱北楼基址、西汉水关等。还有与之相适应的商贸服务业:文德路历史上曾与北京琉璃厂、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齐名,成为我国最大的文化产品集散地之一;

中山四、五路商业街曾云集了一大批极具历史价值的老字号企业,30家老字号企业分布在零售、餐饮、住宿、服务等行业,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品牌优势;

而像北园酒家、爱群大酒店等老号企业本身就是文物。

越秀文博核心点——由人民公园这城市行政文化“原点”、大小马站古书院群、南越王宫博物馆和城隍庙等文物点构成。

越秀文博主线——由贯穿越秀山、官署衙门、商业区直到珠江这条广州古城中轴线构成。清代广东布政使司、广州府、广东都司等官署都集中在这条线上。

越秀文博基本面——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五大宗教俱全的文化景观;近现代革命历史文化史迹纪念馆;代表岭南建筑文化的东山洋房、华侨新村洋房建筑群;天字码头、海珠广场、长堤大马路等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黄花岗、先烈南路等辛亥革命史迹古墓群等构成。

1.五仙观

2.大小马站古书院群通过古书院群

3.千年御苑、千年船台、千年古道、千年水闸、千年古寺都是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博点

1.对新建设和新修复如东濠涌博物馆、东平大押这些微微型博物馆、主题博物馆。重拾对广州水城的记忆,增加人们保护河涌、爱惜水资源和爱护文物的意识。

2.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社区,如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东风街驷马涌社区等,具有岭南民居特色和西洋建筑风格的建筑大放异彩,还有富有体育文化特色的故事。

1.北京路千年古道。区内五大宗教文化并存,是一个难能可贵的人文景观。自唐代至近现代,我国大批历史名人从北方或中原入粤,他们对岭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活动范围大都在越秀区一带,如王勃、苏东坡、康有为、林则徐、孙中山、鲁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历史名人或革命领袖都先后在越秀区留下足迹。

2.以北京路步行街、大佛寺、古书院群、南越国王宫御苑遗址、城隍庙等为主要景点。

迎春花市、客家山歌、粤语讲古、五羊传说、广州狮头扎作技艺、广州箫笛制作技艺、广州戏服

南越古琴社

洪桥客家山歌、大新粤剧、东风曲艺

状元坊戏服、广彩、广绣

南粤先贤馆

文德路广府文化第一街

城隍庙、五仙观、大佛寺、六榕寺、北京路步行街、惠福美食花街、文德路

10个特色主题文化区:

北京路广府文化商贸旅游区、五仙观羊城源地文化区、麓湖—东濠涌亲水文化区、越秀山古城文化区、长堤老广州风情文化区、东山洋楼历史建筑文化区、先烈路近现代革命文化区、黄花岗创意文化区、流花时尚文化区和二沙岛休闲文化区

北京路步行街

皇上皇、致美斋、利口福等老字号产品

南关电影院

文德路 万木草堂

北京路广府文化商贸旅游区

南方剧院:广府华彩粤剧

广府巴士记忆文化

大佛寺

10大越秀至美景点:五仙观、越秀公园、中山纪念堂、南越王博物馆、二沙岛、光孝寺、兰圃公园、北京路商业步行街、沿江路休闲旅游区、新河浦洋楼

越秀区八景简介

1、广府溯源

是广府文化的集中展示景区,堪称广府文化之源、广州城市之根、广州人的精神家园。

自北向南,有越秀公园镇海楼、五羊雕塑、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政府大楼、人民公园、广州城市原点、“岭南名街”北京路步行街。这是广州2200多年来从未他移的城市中心,是广州城市发展的起点。

新落成的广州古城十八门景观,广府文化会馆与北京路“千年古道”遗迹,以及周边区域的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国水闸遗址、南汉御花园药洲遗址、明城隍庙、五仙古观、清大佛寺、庐江书院等,众多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成为广府文化之源。

2、千年文溪(东濠涌)

是广州现存唯一一条贯穿市中心区的河涌,宋代起就连通六脉通渠与珠江。曾一度沉寂,迎亚运时终于再次焕发新光彩,沿岸修建了全国首家河涌主题博物馆,已经成为见证广州这座千年“水城”变迁的“活历史”。沿线的越秀桥休闲亲水广场、糙米栏文化体育广场、越秀中自行车驿站、四十中弯桥亲水码头、东濠涌博物馆、越秀桥、小东门桥、筑横沙桥等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使人们在“绿道”休闲健身的同时,充分感受东濠涌所沉淀的“水城”历史文化。

3、共和旭日

辛亥革命在越秀区史迹的代表性展现,体现了广东人民自古至今勇于追求先进文化、追求进步与理想的性格。

(1)中山纪念堂

位于广州市东风中路越秀山南麓,是广东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为一座八角形宫殿式建筑,典雅庄重,富丽堂皇,是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结构风格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岭南最著名的纪念性建筑。

(2)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位于先烈中路,是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烈士墓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门上镌刻孙中山题书的“浩气长存”4个鎏金大字,内有“七十二烈士之墓”墓碑。黄花岗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黄花浩气,为羊城这座英雄城市树起一座丰碑。

(3)三·二九起义旧址

位于越华路小东营5号,是1911年广州“三·二九”起义时的指挥部所在地。此址原是私人物业,20世纪50年代初,业主李诵刚遵照其父李章达(原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遗愿,捐献给国家辟为纪念馆。2005年重修。

(4)广东咨议局旧址

位于中山三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始建于1909年。既有罗马式圆形建筑风格,又不乏中国园林建筑的小桥流水。在这里发生过中国近代史的许多重大事件。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宣誓就任非常大总统,并九次在咨议局举行演说和参加会议。2006年5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南越遗珍

1983年发现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是岭南地区年代最早、出土文物最多、考古收获最大的一座大型彩绘石室墓,墓中出土了众多的文物瑰宝,被誉为“岭南文化之光”和汉代三大考古发现之一。发掘后辟建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曾评为“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并入选世界80个著名博物馆之一。

5、沙岛晴波

二沙岛,是珠江中的一个沙洲,珠水环岛而过,是最具有广州现代文化风情的宝地。二沙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如今已成为文化、艺术、体育殿堂和环境优美的生活住

宅小区。借亚运东风,岛上建成了老城区面积最大、设施最完备的二沙体育公园,此外还拥有发展公园、传祺公园、广东体育馆、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广东华侨博物馆等多处文化景点。岛内风光秀丽,绿意盎然,景色宜人,各种现代雕塑分布周围,文化艺术氛围扑面而来。

6、霓映长堤

沿江路休闲旅游区包括沿江路、长堤一带,被称为广州的“外滩”,是一处集浓厚文化底蕴和休闲旅游氛围于一身的广州市标志性景观。这一带既有欧式酒吧、咖啡厅、小型西餐厅等异域风情店铺;又有爱群大厦、永安堂、中央银行旧址、江湾大酒店、海珠桥、工人石像广场、天字码头等近现代建筑,反映了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开放性。

7、河浦红楼

以“东山小洋楼”著称,是广州市现存最大规模的中西结合的低层院落式近代建筑群。大部分历史保护建筑为独立式住宅,多是仿西洋古典式建筑,以清水红砖墙、民国水刷石、西洋式风格为主要建筑特色。别具异国风貌和迷人的格调。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有五座,分别是春园、简园、逵园、培正路的明园和寺贝通津的隅园。其中逵园是中共“三大”会议旧址。

8、东湖春晓

湖中有五个半岛和一个孤岛,岛间以东山湖的标志性建筑九曲桥和落虹桥、五拱桥、三曲桥、一拱桥相连,岛上绿树丛中配置轻巧通透的亭、廊、榭、轩、花架等,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自然风景。1963年“东湖春晓”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成为市民休闲娱乐之地。如今,年过半百的东山湖公园经整治后再展芳华,特别是早晨雾霭朦胧,柳条翩摇,花树倒影,景致醉人。

越秀八景旅游服务信息

1、广府溯源

五仙观———越秀公园(镇海楼、五羊石像、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广州城市原点———南越国宫署遗址———城隍庙———北京路步行街及千年古道———南越国水关遗址———药洲遗址———大佛寺

五仙观(惠福西路)

交通指引:公交3、6、66、82、106、110、124、209、217、541、夜

5、夜

33、夜39路惠福西站

越秀公园(解放北路960号)113、124、180、182、185、186、211、244、244a、256、265、273、284、519、528、543、549、555、556、夜

8、夜12、21、夜22、24、夜

26、夜40路越秀公园站及地铁2号线越秀公园站

广州城市原点(中山五路人民公园南广场)

交通指引:公交2、7、12、22、24、27、42、102、107、108、182、191、215、233、243、264、833、高峰快线

7、夜

8、高峰快线

9、夜

21、夜

27、夜40中山五路站及地铁1号线公园前站

南越国宫署遗址(中山四路316号)

交通指引:公交7、22、102、107、108、191、243、264、517、833、夜

2、夜

12、夜21财厅站及地铁1号线公园前站

城隍庙(中山四路宗佑大街)

交通指引:公交7、22、102、107、108、191、243、264、517、833、夜

2、夜

12、夜21财厅站及地铁1号线公园前站

千年古道(北京路商业步行街中山五路-西湖路口段)

交通指引:公交7、22、102、107、108、191、243、264、517、833、夜

2、夜

12、夜21中山五路站或2、7、12、22、24、27、42、102、107、108、182、191、215、233、243、264、833、高峰快线

7、高峰快线

9、夜

8、夜

21、夜

27、夜40财厅站及地铁1号线公园前站

南越国水关遗址(西湖路63号光明广场负一层)

交通指引:公交2、7、12、22、24、27、42、102、107、108、182、191、215、233、243、264、833、高峰快线

7、高峰快线

9、夜

8、夜

21、夜

27、夜40中山五路站及地铁1号线公园前站

药洲遗址(教育路86号)

交通指引:公交2、7、12、22、24、27、42、102、107、108、182、191、215、233、243、264、833、高峰快线

7、夜

8、高峰快线

9、夜

21、夜

27、夜40中山五路站或6、14、29、64、104、253、519、夜

5、夜

8、夜22起义路站及地铁1号线公园前站

大佛寺(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233、243、264、833、高峰快线

7、高峰快线

9、夜

8、夜

21、夜

27、夜40中山五路站及地铁1号线公园前站

2、千年文溪(东濠涌)

地址:小北路,沿越秀路一直南下,注入珠江

交通指引:游览东濠涌博物馆及越秀桥、越秀桥亲水广场等景点可乘坐公交

2、b3c、b3、b4、b4a、11、27、54、56、62、65、74、85、133、184、185、204、209、220、261、283、284、293、305、483、518、801、高峰快线

12、高峰快线

14、夜

18、夜

19、高峰快线30、夜38路越秀桥站或80、11、236路大东门(越秀北路)站

游览糙米栏文化体育广场、小东门桥等景点可乘坐公交7、11、12、24、高峰快线27、35、36、夜39、54、61、65、80、91、101、104、182、184、194、222、264、519、541、夜

12、夜16路越秀南站

3、共和旭日

中山纪念堂———黄花岗公园———广东咨议局旧址———“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

中山纪念堂(东风中路259号)

交通指引:公交

2、b3、b3a、b3c、b3b、b4a、b4、56、62、74、80、85、133、185、204、209、229、261、276、283、284、293、297、305、518、801、高峰快线

8、高峰快线

14、高峰快线

23、高峰快线30、高峰快线

33、夜

5、夜

18、夜

19、夜38路纪念堂站及地铁2号线纪念堂站

黄花岗公园(先烈中路79号)

交通指引:公交6、11、16、65、72、74、78、85、112、127、192、201、219、220、223、236、285、290、522a、522、535、833、862、862b、大学城4线、夜

5、高峰快线

8、高峰快线

12、夜46黄花岗站及地铁5号线区庄站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越华路小东营5号)

交通指引:公交高峰快线1、14、22、27、高峰快线27、64、193、217、265、281、286、293、528、833路广卫路站

广东咨议局旧址(中山三路烈士陵园内)517、546、864、b8、夜

1、夜

2、夜

4、夜9路、夜

27、夜36、40、夜40烈士陵园站及地铁1号线烈士陵园站

4、南越遗珍

地址:解放北路867号

交通指引:公交203、273、552、7、211路解放北路站

5、沙岛晴波

地址:二沙岛

交通指引:公交89、131b、194、b21星海音乐厅(省中医二沙分院)站

6、霓映长堤

地址:沿江路、长堤一带

交通指引:公交4、57、61、64、128、131b、186、208、219、236、281、旅游2线、夜

1、夜

16、夜31长堤站及地铁2号线海珠广场站

7、河浦红楼

地址:恤孤院路3号

交通指引:公交811、813恤孤院路站

8、东湖春晓

地址:东湖路123号

交通指引:公交35、44、211、542、548东湖新村站

48 20649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