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应急预案
【引导】优质的范文往往能节省您大量的写作时间,让您的办公学习游刃有余,以下是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煤矿应急预案”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所有,轻松搞定再也不用加班熬夜了,希望下面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煤矿应急预案 篇1:
摘 要:本文从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目的、范围、编制步骤、法律法规依据、编制要求、编制内容及格式等方面,阐述了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原则、方法和要求,对煤矿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应用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1 引言
居于高风险行业之首的煤矿行业,生产条件十分差,工作场所又处于不断地变化和移动之中,水害、火灾、瓦斯、煤尘、有毒有害因素、顶板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安全因素,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针对这些重大事故隐患需要制定相应的紧急措施和应急方法。笔者通过多年的煤矿事故控制的实践经验,从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目的、范围、法律依据、编制要求、编制步骤、编制内容及格式等六个方面,阐述了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原则和要求,对煤矿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目的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目的,就是通过事前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煤矿重大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3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步骤
完整、有效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从搜集资料到预案的实施、完善,需要经历一个多步骤的工作过程。整个过程包括:编制准备;预案编制;审定、实施;预案的演练;预案的修订与完善五个大的步骤。
3.1 编制准备
(1)成立编写组织机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安全、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方面专业人才或专家参与。因此,需要成立一个由各专业方面人员组成的编写组织机构。
(2)制定编制计划。一个完整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文件体系,由总预案、程序、作业指导书、行动记录四级文件体系构成。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很广,既涉及到本矿的应急能力和资源,也涉及到主管上级、区域以及相临单位的应急要求。因此,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计划应包括工作目标、控制进程、人员安排、时间安排,并且要突出工作重点。
(3)搜集整理信息。搜集和分析现有的影响事故预防、事故控制的信息资料,对所涉及的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
(4)初始评估。对煤矿现有的救援系统进行评估,找出差距,为建立新的救援体系奠定基础。初始评估一般包括:明确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审查现有的救援活动和程序,对以往的重大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等。
(5)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危险分析的目的是明确煤矿应急的对象,存在哪些可能的重大事故,其性质及影响范围,后果严重程度,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危险分析包括危险辨识、脆弱性分析、风险评价。要结合国家法规要求,根据煤矿的具体情况进行。
(6)能力与资源评估。通过分析现有能力的不足,为应急资源的规划和配备、与相临单位签订互助协议和预案编制提供指导。
3.2 预案编制
编制预案是一项专业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预案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施的效果,即事故控制和降低事故损失的程度。编写时按照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应急响应程序、预案的内容以及预案的级别(六级)和层次(综合、专项、现场)要求进行编写。
3.3 审定、实施
完成预案编写以后,要进行科学评价和实施审核、审定。编制的预案是否合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救援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新的危害等,都需要经过有关机构和专家进行评定。
3.4 预案的演练
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对应急人员进行教育、应急训练和演习必不可少。应急演练应包括基础培训与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及其他训练等,通过演练、评审为预案的完善创造条件。
3.5 预案的修订与完善
预案的修订与完善是实现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持续改进的重要步骤。应急预案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文件,同时又具有法规权威性,通过定期或在应急演习、应急救援后对之进行评审,针对煤矿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预案中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文件体系。
4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求
煤矿事故救援应在遵循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应分类、分级制定预案内容,上一级预案的编制应以下一级预案为基础。煤矿必须对以下潜在的重大事故建立应急救援预案:a.冒顶、片帮、边坡划落和地表塌陷事故;b.重大瓦斯爆炸事故;c.重大煤尘爆炸事故;d.冲击地压、重大地质灾害、煤与瓦斯突出事故;e.重大水灾事故;f.重大火灾(包括自燃发火)事故;g.重大机电事故;h.爆破器材和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事故;i.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引起的急性危害事故;j.其他危害事故。
预案编制应体现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的编制要求。在全面调查基础上,实行领导与专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出严密、统一、完整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应符合本矿的客观实际情况,具有实用性,便于操作,起到准确、迅速控制事故的作用;预案应明确救援工作的管理体系,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权限和各级救援组织的职责、任务等一系列的行政管理规定,保证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制定的预案经相应级别、相应管理部门的批准后实施。
预案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不能损害相临单位利益。如有必要可将本矿的预案情况通知相临地域,以便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能取得相互支援。
预案编制要有充分依据。要根据煤矿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煤矿安全现状评价,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评估等方面调查、分析的结果。同时要对预案本身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
切实做好预案编制的组织保障工作。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需要安全、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或专家组成,他们应熟悉所负责的各项内容。
预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文件体系。应包括总预案、程序、说明书(指导书)、记录(应急行动的记录)的四级文件体系。
预案编制完成后要认真履行审核、批准、发布、实施、评审、修改等管理程序。
5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内容及格式
5.1 方针与原则
应急救援预案要有明确的方针和原则作为指导。应急救援工作要体现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同时体现事故损失控制、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
5.2 应急策划
应急策划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基础,是应急准备、响应的前提条件,同时又是一个完整预案文件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明确煤矿的基本情况以及危险分析与风险评价、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分析等结果。
(1)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煤矿的地址、经济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道路等情况。
(2)危险分析、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分析结果应提供:a)地理、人文、地质、气象等信息;b)煤矿功能布局及交通情况;c)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d)重大事故类别;e)特定时段、季节影响;f)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
2)危险目标的确定。可选择对以下材料辨识的事故类别、综合分析的危害程度,确定危险目标:a)重大危险装置、设施现状的安全评价报告;b)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c)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d)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结果;e)其他。
(3)资源分析。根据确定的危险目标,明确其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以及应急救援所需资源;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上级救援机构或相临单位可利用的资源。
(4)法律法规要求。法律法规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前提保障。列出国家、省、市及应急各部门职责要求以及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应急救援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作为编制预案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都作了相应规定。
5.3 应急准备
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明确下列内容: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依据煤矿重大事故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分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应包括主要负责人、现场指挥人及有关管理人员。主要职责为:a)组织制订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b)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c)确定现场指挥人员;d)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e)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f)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g)煤矿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h)接受集团公司的指令和调动;i)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j)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2)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配备是应急响应的保证。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明确预案的资源配备情况,包括应急救援保障、救援需要的技术资料、应急设备和物资等,并确保其有效使用。
1)应急救援保障。分为内部保障和外部保障。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内部保障确定以下内容:①确定应急队伍,包括抢修、现场救护、医疗、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讯、供应、运输、后勤等人员;②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周围地区图、气象资料、煤矿安全技术说明书、互救信息等存放地点、保管人;③应急通信系统;④应急电源、照明;⑤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⑥煤矿运输车辆的安全、消防设备、器材及人员防护装备;⑦保障制度目录;⑧责任制;⑨值班制度;⑩其他有关制度。依据对外部应急救援能力的分析结果,外部救援确定以下内容:①互助的方式;②请求政府、集团公司协调应急救援力量;③应急救援信息咨询;④专家信息。
2)矿井事故应急救援应提供的必要资料,通常包括:a)矿井平面图;b)矿井立体图;c)巷道布置图;d)采掘工程平面图;e)井下运输系统图;f)矿井通风系统图;g)矿井系统图;h)排水、防尘、防火注浆、压风、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统图;i)井下避灾路线图;j)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k)瓦斯、煤尘、顶板、水、通风等数据;l)程序、作业说明书和联络电话号码;m)井下通信系统图等。
3)应急设备。应确定所需的应急设备,并保证充足提供。要定期对这些应急设备进行测试,以保证其能够有效使用。应急设备一般包括:a)报警通讯系统;b)井下应急照明和动力;c)自救器、呼吸器;d)安全避难场所;e)紧急隔离栅、开关和切断阀;f)消防设施;g)急救设施;h)通讯设备。
(3)教育、训练与演练。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确定应急培训计划;演练计划;教育、训练、演练的实施与效果评估等内容。
1)应急培训计划。依据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评估和社区或周边人员素质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a)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b)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c)社区或周边人员应急。向应知识的宣传。
2)演练计划。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a)演练准备;b)演练范围与频次;c)演练组织。
3)教育、训练、演练的实施与效果评估。依据教育、训练、演练计划,确定以下内容:a)实施的方式;b)效果评估方式;c)效果评估人员;d)预案改进、完善。
(4)互助协议。当有关的应急力量与资源相对薄弱时,应事先寻求与外部救援力量建立正式互助关系,做好相应安排,签定互助协议,做出互救的规定。
5.4 应急响应
(1)报警、接警、通知、通讯联络方式。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a)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b)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c)事故通报程序。
(2)预案分级响应条件。依据煤矿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和从业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设定预案分级响应的启动条件。
(3)指挥与控制。建立分级。向应、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的程序。
(4)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根据煤矿安全技术要求,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应急方案;确认危险物料的使用或存放地点,以及应急处理措施、方案;重要记录资料和重要设备的保护;根据其他有关信息确定采取的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5)警戒与治安。预案中应规定警戒区域划分、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的程序。
(6)人员紧急疏散、安置。依据对可能发生煤矿事故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7)危险区的隔离。依据可能发生的煤矿事故危害类别、危害程度级别,确定以下内容:a)危险区的设定;b)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c)事故现场隔离方法;d)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8)检测、抢险、救援、消防、泄漏物控制及事故控制措施。依据有关国家标准和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a)检测的方式、方法及检测人员防护、监护措施;b)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c)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d)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e)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f)事故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9)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依据事故分类、分级,附近疾病控制与医疗救治机构的设置和处理能力,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置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接触人群检伤分类方案及执行人员;b)依据检伤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类现场紧急抢救方案;c)接触者医学观察方案;d)患者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e)患者治疗方案;f)入院前和医院救治机构确定及处置方案;g)药物、器材储备信息。
(10)公共关系。依据事故信息、影响、救援情况等信息发布要求明确以下内容:a)事故信息发布批准程序;b)媒体、公众信息发布程序;c)公众咨询、接待、安抚受害人员家属的规定。
(11)应急人员安全。预案中应明确应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等级、现场安全监测的规定;应急人员进出现场的程序;应急人员紧急撤离的条件和程序。
5.5 现场恢复
事故救援结束,应立即着手现场恢复工作,有些需要即行可实现恢复,有些是短期恢复或长期恢复。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明确:现场保护与现场清理;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明确事故现场处理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的程序;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社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的程序;恢复正常状态程序;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连续监测程序;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程序。
5.6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或应急救援后对预案进行评审,以完善预案。预案中应明确预案制定、修改、更新、批准和发布的规定;应急演练、应急救援后以及定期对预案评审的规定;应急行动记录要求等内容。
5.7 附件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附件部分包括:组织机构名单;值班联系电话;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煤矿生产单位应急咨询服务电话;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煤矿平面布置图;消防设施配置图;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示意图和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及有关联系方式,供水、供电单位的联系方式;组织保障制度等。
5.8 预案编制的格式
通常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格式为:封面包括标题、单位名称、预案编号、实施日期、签发人(签字)、公章;目录;引言、概况;术语、符号和代号;预案内容;附录;附加说明等。
6 结论
随着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提高,预案的编制工作也引起了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在相关法规中也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预案编制的方法、内容、格式,还没有形成规范、规则、标准等,尤其是高风险煤矿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亟需技术性标准指导。
煤矿应急预案 篇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矿井冬季“三防”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矿生产实际,特制订《冬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第二条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有效,救人第一”的方针,对矿井发生的冬季三防事故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三条 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如下事故,火灾 结冰 煤气中毒等。
第二章应急救援体系
第四条 为加强对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矿成立冬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 长:
副 组 长:
成 员:
冬季三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xxx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24小时值班,并有一名矿领导带班。
第五条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和完善冬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检查指导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统一协调指导冬季三防抢险救灾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调动多方面力量快速有效处理事故,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2、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对抢险救灾方案进行决策指导,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进行裁决和紧急处理。
3、及时协调解决抢险救灾所需物资和救援队伍。
4、对各有关部门、施工队的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应急经费、信息传递、事故善后处理、伤员医疗救护、矿井秩序维护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5、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冬季三防事故应急救援知识普及教育,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6、督促有关部门提高应对冬季三防事故的防范能力,按期组织冬季四防应急救援演习。
第六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
1、负责冬季三防通信联络工作,及时传达领导小组抢险救灾命令,并负责监督落实;
2、及时调度三防事故现场抢险救灾进展情况,并向领导小组和集团公司汇报。
3、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抢险救灾的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
第七条 为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科学、高效、紧张有序、抢险救援物资及时供应和矿区稳定,成立 煤矿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技术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协调组。
一、技术组
组长:
成员:
下设四个专业组
1、采掘组:
2、一通三防组:
3、防治水组:?
4、机电运输组:?
技术组职责
1、参加现场抢救并制定现场抢救技术方案,对抢险救援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为领导小组和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2、协助事故单位正确辩识重大事故隐患,对隐患整改提供技术指导。
3、参与事故鉴定和事故调查。
二、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三、善后处理组
组长:
成员:
善后处理组职责:
协调各方面关系,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四、协调组:
组长:
成员:
协调组职责:
1、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2、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按照规定通报事故情况。
第八条 公司应冬季三防急救援预案启动时,在本公司调度室立即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迅速开展事故抢救工作。
第九条? 指挥长、各专业组、现场指挥员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履行职责,做到规范动作,指挥顺畅。
各专业组是指挥部的参谋和执行工作机构,提出初步方案或意见,在指挥部领导下全过程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现场指挥员负责实施救灾方案,执行救灾命令,定时向指挥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当方案和命令不适应现场情况时,现场指挥员应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提出建议,指挥部修订方案后,组织实施;当现场出现紧急情况需要避险时,现场指挥员有权临机处置,事后向指挥部汇报。
第三章 应急救援措施保障
第十条 矿井必须预留20-50万元应急救援经费,并储备足够数量的'支护材料及其它备用品、备件和小型移动压风机。
第十一条 各采区主要斜巷、各采掘巷道入口及交岔点必须设置规范、醒目的避灾路线指示标志,指明安全出口方向。
第十二条 充灯房、井口考勤室必须严格按照《入井考勤制度》的规定,快捷、准确地对出入井人员登记和清点。
第十三条 应急救援办公室(调度室)必须备有符合井下生产实际情况的图纸、资料。
第十四条 指挥部应当根据灾区位置、灾变范围、事故类别及通风、运输条件等确定井下急救站位置。急救站内应有负责人、救护医疗人员以及卧具、保暖、挡风设施、医疗器材和药品。
第十五条 指挥部应当合理安排现场抢险救援力量,保持队伍精干,尽可能减少进入灾区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在5分钟内通知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和有关成员,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性质和受害程度决定是否启动《预案》。
第十六条 预案启动时,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在10分钟内赶到领导小组办公室(调度室),成立以矿长为指挥长的抢险救灾指挥部,迅速开展事故抢救工作,采取措施确保抢险工作顺利进行和矿区稳定。有关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第四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第十七条 我矿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预案实行逐级启动,一旦发生事故,先启动我矿应急救援预案,情况紧急时向矿山救护队请求支援。
第十八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在5分钟内通知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和有关成员,领导小组应根据事故性质和受害程度研究决定是否启动《预案》。
第十九条 预案启动时,迅速成立以矿长为指挥长的抢险救灾指挥部,开展事故抢救工作,有关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第二十条 预案启动时,必须有1名领导小组副组长在领导小组办公室指挥,在30分钟以内报集团公司,并汇报详细内容。
包括:
1、发生事故的区队、时间、地点;
2、事故类型;
3、事故涉及范围,人员遇险情况;
4、事故原因初步判断;
5、已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
6、发生事故前事故地点通风、供电、有害气体等情况。事故情况一时难以弄清时,首先报告事故简要情况。
第五章 指挥与决策
第二十一条 领导小组、指挥部在确定抢险救灾方案时,应当根据现场情况,充分估计各种不确定因素,尽可能制定多套营救遇险人员的技术方案和路线,防止单一方案受阻,延误救援时机。
第二十二条 井下发生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按下表要求通知有关人员,了解查询有关情况,做出分析判断,下达或传达有关决定与命令。
20xx年11月15日
煤矿应急预案 篇3:
为了确保本矿安全生产,杜绝事故发生,消灭隐患,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特编写该停送电制度和应急预案。
1、本矿在停电检修设备时,必须由调度室统一指挥,电工不得擅自停电检修设备。
2、在井下检修电器设备时,必须有安全员和瓦检员在现场跟班,只有在无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检修,电工在检修过程中必须随时报告检修情况,并闭锁好电器设备开关,挂上“有人作业,不准送电”的警示牌,并设专人看守。
3、检修完毕之后,汇报到调度室,由调度室通知安全员和瓦检员对所停电地点的瓦斯情况进行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之后方可送电,并由矿长下达送电通知。
4、电工接到送电通知后,才能取下“有人作业,不准送电”的警示牌,向停电区域恢复送电,并撤走警戒人员。
5、严禁约时送电
安全质量动态检查和验收制度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以质保安,工程质量是安全的保障。
2、以采、掘作业规程为施工的'质量要求基础,要求各作业班组严格以《煤矿安全规程》,采、掘作业规程,安全施工技术措施要求作业。
3、跟班作业矿级管理人员、安全员随时以安全质量要求进行班组作业指导,以保证班组每班作业都严格以安全生产质量要求进行工作,努力减少因质量不好而返工。
4、每月由安全生产矿长,工程带队组织检查验收确实作安全质量工作过程中有动态检查、验收。
5、每月20日由矿长组织带队检查验收班组工作的安全质量。
6、按安全质量三级建设管理进行管理考核,达到安全质量标准的进行奖励,达不到的按安全质量责任大小进行惩罚。
煤矿应急预案 篇4:
矿井火灾隐患的危害比较严重,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井下的环境比较复杂,施救条件有限,给井下火灾事故的抢险工作带来很多不利因素,而且火灾事故是属于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下发生的,也是经常被忽视的。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角度必须制定火灾应急救援预案,下面主要针对我矿井下火灾事故如何采取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加强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提高对火灾事故严重性的认识,同时制定井下火灾隐患及其预防措施,为了预防井下火灾事故的发生和规范井下火灾事故的预防和管理特制定火灾事故应急预安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针对煤矿井下火灾事故突发性强、情况复杂、救灾困难的特点,集中煤矿和社会各部门和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井下重大火灾事故救灾应急处理机构和其他有关机构,充分利用现有的装备和器材,快速反应,迅速出动,全方位做好井下重大灾害事故救灾处理工作,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基本原则
(一)主动报告灾情原则。建立完善的通讯系统,矿内外、井上下和主要作业地点通讯必须畅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时,必须向煤矿安全主管部门汇报,同时向矿山救护队报警,简要说明矿井的地理位置,发生事故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及入井人员等情况。
(二)快速反应原则。接到事故通知后,本矿立即成立救灾指挥部,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事故抢救,通知矿山救护队、煤炭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当地政府有关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
(三)迅速抢险原则。指挥部要根据现场事故情况,快速准确制订救灾方案,本矿参加救灾抢险的人员要配合救护队等有关部门争分夺秒地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故拖延时间。性透水事故后首先考虑到通风系统正常运行,防止烟流逆转,防止 引起瓦斯爆炸,最大限度把事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四)突出重点原则。首先抢救遇险遇难人员。同时,要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的扩大和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
三、基本情况
炉房沟煤矿建于1996年6月,20xx年3月投产,年生产规模6万吨。设计能力9万吨/年。登记注册经济性质为私营独资企业。
采用斜井开拓,开拓方式:斜井开拓。矿井有三个井口:主斜井:井口标高+1850m,断面为×,用于进风、运输煤、矸和辅助材料;副斜井:井口标高+1850m,用于进风、行人。风井:井口标高+1860m,断面为3×,用于回风;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由主斜井和副斜井进风,回风井回风。风井安设两台主要通风机,型号均为/2×45,功率为2×45。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井田范围内水系不发育,无溶洞与暗河。矿山范围及附近无常年性地表河流,矿山为基岩裂隙、溶隙充水矿床,大气降水或岩溶管道水为主要的充水水源,但外围有季节性溪沟存在,故地表水体对矿坑有潜在充水影响。煤层顶板无明显的隔水层,不存在承压水,矿井投产后开采的一采区位于矿井浅部,无自身老空积水;与相邻煤矿因留设足够的隔离煤柱,故不会遇到他矿的采空区。矿井浅部过去虽有零星小窑开采,因其条件制均在地表附近开采,且历时较久,均已填平夯实,故对矿井开采不会构成重大威胁,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10 m3/ m,最大涌水量仅30 m3/m。
根据矿井地理环境,煤层赋存状况及开采条件确定,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
四、井下火灾事故的应急救工作指挥系统
成立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指挥部:
组长:秦紹崇(指挥长)
副组长:李徳育(副指挥长)
成员:康波、王维田、崔同问、何有昌、秦紹林、秦紹峰、王玉派、
五、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的人员召集
1)井口调度室接到井下发生火灾事故的信息时,必须由矿长及时通知井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的成员迅速到矿参加事故抢险工作。
2)由矿长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援助。有必要时召请就近大矿的救护队支援。
3)井下火灾事故发生后,井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通知井下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能采取直接灭火措施的必须要及时灭火,防止火灾事故的扩大。
4)及时通知受火灾威胁地点的作业人进行紧急撤离到安全地点。
六、及时召请医疗部门到矿准备开展急救工作
矿长请求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召请就近的医疗机构到矿做好伤员的急救,以保护井下作业人员出井后全体人员的安全健康检查和及时治疗,确保人员身体健康。
七、井下发生火灾事故后的临时处置
井下发生火灾事故后在能采取直接灭火措施的必须要及时灭火,防止火灾事故的扩大,不能采取直接灭火时,电气火灾发生时要及时想办法切断电源,在电源未切断以前严禁用水直接灭火,要及时将作业场所受威胁的全体人员进行紧急疏散至安全地方,并及时通知地面调度室报告矿长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情况危急时将井下全体作业人员全部撤到井外。在井下受伤的人员要及时送出井外进行急救。
八、应急部门人员的职责人分工
(一)抢险救灾领导小组。主要由矿长、工程技术负责人、跟班矿长、安全员、瓦检员、电工及地面管理人员组成。矿山救护队指导和协助本矿救灾指挥部的工作,根据现场指挥部制定的救灾方案,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完成对灾区遇险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负责提供救灾必备的技术资料,主要有矿井通风系统图,采掘工程平面图,矿井供电系统图,井下电话的安装地点,井下消防洒水、排水、压风等管路系统图、井上下对照图(标明井口位置、标高、公路、水井、储水池等)、矿井水文地质图、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同时根据入井人员的挂牌和领取矿灯情况,查清入井人员的人数和姓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救护队营救方法。
(二)后勤保障组。由王玉派负责,矿井救灾所需各类物资、器材的筹备和调运,解决好救灾人员的食宿等问题。
(三)保卫组。发生重大事故后要及时报告当地派出所或公安部门,同时本矿治安人员要负责治安保卫,维护矿区的正常秩序,严格监护爆炸物品,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非救灾人员逗留、围观和入矿。
(四)医疗救护组。本矿发生事故后要立及报告县(区)医疗卫生部门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和伤员转运工作。
(五)善后处理组。负责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处理、家属的安置及社会稳定工作。
九、井下发生火灾事故后的处理措施
(一)井下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应首先切断火灾电源,尽可能直接灭火,并立即报告矿调度室,说明事故地点、性质、范围、程度等情况。
(二)立即通知救护队赶到事故现场,并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先撤出灾区受害人员,并通知井下受火灾威胁区的人员撤出地面。若实情危急,一时难以撤到地面,可就近进入避难所避灾待救。
(三)救灾人员必须弄清发火地点、受灾范围、有毒有害气体和巷道完好情况,迅速确定灭火措施。若发火点在进风口附近时,现场指挥应使采掘回风短路后,立即命令主要通风机反风;若火源点在采掘区,应尽快使风流断路,让烟流直接从回风井排出,严禁瓦斯进入火区引起爆炸。
(四)处理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火灾区时,必须加强通风,防止瓦斯积聚,以免引起瓦斯、煤尘连锁爆炸事故。
(五)对于一般火灾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对于电源火灾,必须切断电源,只能用干粉灭火器和砂子灭火,当井下火灾发展到不能直接扑灭时,应迅速采了隔离法灭火,在通向火区的巷道中建筑密闭墙,停止向火区供风。
(六)撤退通路堵塞时,应立即进入避难所,进行自救或等待救护。
(七)通风方法的正确与否对灭火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发生火灾时,常采取的通风方法有正常通风、增减风量、反风、风流断路、隔绝风流、停止风机运转等。不论采取何种通风方法都必须满足:
(1)不使瓦斯聚积、煤尘飞杨而造成爆炸。
(2)不危及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
(3)不使火源蔓延到瓦斯聚积地域,也不使超限的瓦斯进入火区。
(4)有助于阻止火灾扩大、压制火势、创造扑灭源的条件。
(5)防止再生火源和火烟的逆转。
(6)防止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
(八)为接近火源、救人灭火,应及时把弥漫于井巷的火烟排除。
(九)扑灭井下火灾的方法有直接灭火法(用水灭火、惰气灭火、泡沫灭火等)、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综合灭火法(注泥浆和注砂、均压、分段启封直接灭火等)。发生火灾时,应根据火灾地点、范围、强度等情况具体确定。
(1)用水灭火时,要求有充足的水量,保证不间断供给;有正常的通风 ,使火烟和水蒸气能顺利排出;灭火时应由火源边缘逐渐向中心喷射,以防产生大量水蒸汽而爆炸;要经常检查火区附近的瓦斯,防止引发爆炸。
(2)惰气灭火是把不参与燃烧反应的惰性气体利用一定的动力送入火区,使火区的氧含量降到抑燃值以下,从而抑制可燃物的燃烧和爆炸。最常用的惰性气体是氮气。当不能接近火源或用直接灭火方法具有很大危险或不能获得应有效果时,可用惰气灭火。惰气灭火的优点是既能使火区气体惰化,又能抑制瓦斯涌出,在火区内的抢险和恢复工作也很安全,迅速,设备损坏率小;惰性气体的缺点是火势强,灭火时间长且易复燃。其冷却火源的作用比水要小。
(3)二氧化碳是一种窒息必气体,无助燃和自燃性,注入火区后,能起到降低氧含量,抑制燃烧和爆炸的作用。
(4)干粉有冷却、窒息、隔绝,切断燃烧的化学作用和产生冲击力,打乱燃烧物的`位置使其熄灭的物理作用。因此也是井下灭火的较好物质。
(5)高倍数泡沫能隔绝火源并覆盖燃烧物,产生水蒸气而大量吸热,阻止火场的热传异、热对流和热辐射的作用,其灭火威力大,速度快,因而也被广泛应于扑灭井下火灾。
(6)隔绝灭火法是在通向火区的巷道中构筑密闭墙,断绝火区的供氧源,使火区中的氧含量逐渐减少,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高,使火灾自行熄灭。这种方法适用于难以接近火源,不能直接灭火或者直接灭火无效时。采用隔绝法灭火的密闭材料,取材广泛易于就地解决,便于建造也便于启封。
(7)注浆防灭火是一种简单的综合灭火方法,即利用地面和井下的高差产生的压力,加上泥浆本身的压力,把事先搅拌好的泥浆注入火区,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注浆灭火兼有直接灭火和隔绝灭火的优点,取材方便,经济有效,因而被普遍使用。
(8)均压通风灭火是通过改变通风系统的压力分布,降低漏风风路两端的风压差以减少漏风,通过降低火区供氧量来加速火区熄灭,均压通风灭火适用于火源位置不明确,人员难以接近,采用直接灭火较困难的场合。
(9)、分段启封直接灭火是救护队经常采用的灭火方法,当火源范围大,蔓延速度快而被封闭了的火区火势减弱之后,可采用逐段启封直灭火的方法。
十、发生井下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当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各作业地点的人员必须沿进风巷道向外撤至安全地点,不得往回风巷道撤离人员。
十一、矿井火灾事故应急设备与设施的管理
1、在井下各机电硐室进风侧巷道中设置灭火器和灭火沙、钢铲,灭火器必须专人进行管理,灭火器失效的要及时进行填充,电工和通风队的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灭火器的气压情况,气压不足的要及时取出井外由专业部门进行充气增压,保证灭火器随时能正常使用,以便达到随时灭火的目的。灭火器上的开关销子不得有人随取掉。
2、各机电硐室必须要备有灭火沙,灭火沙的数量不得少于一立米,保持随时备用,灭火沙不得挪作它用。灭火沙要用口袋装好,保证随时用来灭火。
3、加强消防灭火及防尘水管的管理,防尘水管可以兼作灭火水管,井下防灭火水管(防尘水管)应每50米设置一个三通接头,保证随时都能接上水管进行洒水防尘或防灭火。消防灭火(防尘水管)的水压水量必须符合井下的消防灭火及防尘的要求,水质要符合要求。通风队要加强防灭火(防尘)水管的管理,发现漏水的管道要及时修复,保证水管畅通。(电气火灾不得用水直接灭火)
4、在地面保管室要有备用的高压喷水枪,必要时采用喷水枪灭火。
十二、井下火灾事故的报警程序
当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在能够直接灭火时尽可能采取直接灭火,在不能及时灭火时,要及时报告井下就近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采取措施进行灭火,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能及时进行灭火时,要及时撤除受火灾威胁地点的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同时要报告矿长或工程师采取措施进行灭火。
报告程序:火灾地点的作业人员报告就近的管理人员 井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报告矿长或工程师 报告矿长或主管部门。
报警信号:当井下各作业地点发现有不正常的烟雾时首先要想到井下发生了火灾事故,必须及时想办法撤除人员。作业地点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切断电源后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查明火灾发生的具体情况。
报警电话:地面值班电话要让井下职工都应知道,当井下发生任何灾害时以便任何人报警。在值班室必须有有关部门的联系电话。
煤管所的电话是:0874-7802097
煤矿矿长秦紹崇电话13577487770
煤矿技术负责人电话15877886600
十三、井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防灭火工作的责任
井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随时都有防灭火的意识,要采取积极防止火灾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加强对井下易燃物品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井下电气设备的失爆管理和爆炸物品的管理。特别是在进行爆破作业时,不得用煤粉或炸药纸当炮泥使用,井下作业必须杜绝明火明电,当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必须积极主动想办法进行灭火,不得拖延,更不得让事故扩大。井下灭火重在于一个“早”字。
十四、防灭火指挥系统
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当地面值班室接到报告后必须及时报告矿长或工程师即时组织进行火灾事故的抢险工作,应急领导小组的成员必须立即赶到矿上参加抢险。抢险时必须在矿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不得盲目灭火。严格按灭火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灭火。工程师及时提供防灭火管道布置图。抢险时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灭火设施设备进行直接灭火。
火灾事故后,在井下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清点各作业地点的作业人员,集合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按统一避灾路线进行紧急撤离。
搜救程序:只有经过培训和指定的人员才可参加搜救工作。搜救人员必须沿进风方向进行搜救,在进行灾区人员搜救时,抢险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否则不得进入火灾区域。
火灾发生时应及时切断受威胁地点的电气设备的电源,设备操作员应采用就近的灭火设备进行直接灭,灭火要防止烟尘反向。严格控制风流方向。
十五、火灾事故消除后恢复生产。
火灾事故后要及时朴灭余火,防止瓦斯燃烧或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彻底用水冲洗发生火灾的巷道,恢复生产前要由矿长邓全林组织人员认真检查井下安全隐患,进行彻底的整改,特别是电气失爆、爆炸物品的管理,明电明火的管理,机电设备的管理。补充完善防灭火措施,完善消防灭火管道,防止火灾事故的再次发生。
煤矿应急预案 篇5:
为有效处置我镇辖区内发生的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省、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辖区内从事矿产资源(除煤矿外)开采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死亡1人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适用本专项预案。
二、监管与预报
(一)监管机构及主要工作职责
监管机构由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镇安委会)监管,各非煤矿山生产经营企业设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报告员,形成镇、企业二级监管网络。镇安委会应按上级下达的监管任务以及实际情况按时完成监管任务,及时准确上报监管报告。
(二)监管种类
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下开采矿石、露天采石、采土、采砂矿(场)、爆炸、坍塌等。
(三)监管方式
镇安委会对所辖区域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情况进行经常性巡查监管,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跟踪监管;各非煤矿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报告员负责所在企业的日常监管工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镇安委会办公室。
(四)监管结果处理和预报
镇安委会要对有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分析并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及时上报预测报告。
三、应急处理工作程序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镇安委会应立即做出反应,组织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并实施抢险救灾,维护社会安定。
(一)应急反应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镇安委会应立即上报镇政府、区安委会办公室,并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速报制度要求的内容和程序及时上报。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要设立接警电话。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非煤矿山安全事故发生时,都应立即向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指挥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对灾情、灾害做出判断并及时上报应急指挥机构。
(二)非煤矿山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发生非煤矿山安全事故后,镇安委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组织;组织非煤矿山职工进行自救互救;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现场抢险救灾、应急队伍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医疗保障、电力保障、后勤保障、信息报送等各项工作。在应急过程中,及时报告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应急工作结束。
四、工作原则
(一)应急救援,以人为本。要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完善和强化抢险手段,科学、迅速组织应急救援,把人员伤亡和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二)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要根据事故类别和现场实况,在专家指导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抢险救援安全措施,组织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勘查事故灾害程度,做好抢救受伤人员、运送救灾物资和设备、疏散人员等工作,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五、预案启动程序
非煤矿山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分别向镇政府、区安委会办公室等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和地点、事故类别、事故原因、危害程度、救援要求和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并立即启动我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六、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主要职责
(一)组织机构
天门镇安委会成立镇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经贸委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经贸委办公室主任兼任。(指挥部电话: )。
1、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总指挥由镇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工业的副镇长、经贸委主任、共同担任,成员由经贸委、财政所、社事委、派出所、卫生院、安监所抽调工作人员组成。
2、职责分工
(1)镇安监所负责全镇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援综合协调、组织管理;与上级主管部门紧急联系,迅速组织赶赴事故现场;会同有关部门和领导针对事故类别和灾害程度制定相应的抢险方案及防止事故扩大的处理措施,报指挥部审定后实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配合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2)镇派出所负责抽调警力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封闭现场,维护秩序,疏散人员,确保道路畅通和抢险救护车辆有序进出;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防止并处理事故现场出现的突发事件;
(3)镇卫生院负责联系、安排区急救中心和医院,组织急救车辆、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提供急救所需药品;事故现场伤员抢救;随时向指挥部报告人员伤亡、抢救等情况。
(4)镇财审所负责事故应急救援所需资金的`保障工作。
(5)镇工会、镇社事委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伤亡人员家属安抚工作。
(6)镇供电所负责事故发生区域供电的应急处置。
(7)镇矿山救护队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3、通讯联络
镇党委办公室: 镇政府办公室:
镇安委会办公室: 安监所办公室:8314059
镇卫生院
(二)资金和物资保障
镇政府设立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应急需要。指挥部应指定有关单位做好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的物资储备,资金由镇财政解决。
七、事故预防和监督管理机制
(一)非煤矿山企业对事故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
非煤矿山企业对已确定易发生事故的危险源,要指定专门人员和机构负责管理,并认真做好以下相关工作。
1、掌握危险源的基本情况,了解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搞好现场安全管理;
2、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安全意识,严禁违规作业;
3、对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查和巡回检查,随时掌握动态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危及安全生产的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配备充足、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工具,每年至少进行1次应急预案演习。
(二)搞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镇安委会要督促有关企业,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并要根据演习中发现的问题,重点从以下方面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检查、修订和完善。
八、相关要求
(一)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镇安委会负责制定,并根据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和完善和国家、省、市、县的要求及全镇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出现的新的情况,及时做进一步修订、补充、完善,经审定后报镇政府备案。
(二)对在实施非煤矿山事故应急救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给予奖励;对在事故应急救援中失职、渎职的,依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预报。
(四)应急预案根据事故的态势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
(五)本预案由镇安委会负责解释。
(六)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煤矿应急预案 篇6:
为了做好煤矿内部的消防工作,确保所有员工的人身生命财产安全,落实消防工作“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原则,应对突发的火灾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以矿领导为总负责,组建灭火和应急疏散组织机构,由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警戒组、供电(水)组、医疗救护组、通信联络组、灭火保障组、专家组组成,具体分工如下:
1、灭火行动组:由矿长担任组长,带领专、兼职消防队员、消防车、负责火场灭火工作,协助仓管人员抢救没有被火灾包围的财产;
2、通信联络组:由办公室副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利用地面广播发出警报,指挥职工冷静、有序、快速撤离受火灾威胁的区域;
3、疏散引导组:由办公室人员担任组长、负责区域内、道路上人员疏散;
4、安全防护救护组:由调度室主任担任组长,负责火灾时车辆、医疗救护等后勤保障工作;
5、警戒组:由后勤人员担任组长,负责火灾现场拉起警戒带,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起火区域;
6、供电组:由机电矿长担任组长,负责对现场电源控制,保障好备用电源;
7、供水组:由生产矿长担任组长,保证各消防管网在火灾发生后有足够的水压(不少于兆帕),材料库蓄水池内保障储存量,确保不间断供水;
8、灭火保障组:由安全矿长担任组长,负责调配灭火所用的消防材料,联络总指挥部做好保障工作;
9、医疗救护组:由办公室主任担任组长,医务室主任任副组长,负责医护人员调动并备足各种急救、救护的医药器械及安排急救车辆。
二、报警和接处警程序
1、报警监控室必须配备火警电话,值班人员坚守工作岗位,对企业的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全方位24小时监控。
2、监控室收到监控区的火警信号及火警电话后,应立即用电话通知值班人员、巡逻员赶赴现场,并电话通知值班领导。
3、值班室必须配备必要的救灾设施。值班人员赶赴现场后,如未发生火灾,应查明警示信号的报警原因,并做详细记录。
4、如有火灾发生,应根据火情,立即拨打“119”报告消防队,并将信息反馈监控报警室,同时进行灭火及疏散工作。
5、监控室根据火灾情况,调集有关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预案。
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与措施
1、为使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顺利进行,安全部门应加强日常性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2、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人员应迅速赶赴火场,利用应急广播指挥员工有组织地疏散。
3、疏散路线尽量简捷,就近安排。
4、疏散引导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统一指挥。
四、扑救一般初级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当火灾发生时要沉着冷静,采用适当的方法组织灭火、疏散。
2、对于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发动员工,迅速消灭。
3、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马上拨打119报警,然后组织员工控制火势的蔓延。
4、火灾扑救要服从火场临时指挥员的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5、当消防人员赶到后,临时指挥员应将火场现场情况报告消防人员,并服从消防人员统一指挥,配合消防队实施灭火、疏散工作。
6、火灾扑救完毕,矿安全部门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落实“三不放过”原则,处理火灾事故。
五、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1、所有参加灭火与应急疏散工作的工作人员应打开通信工具,确保通讯畅通,服从安全矿长的调遣。
2、救灾小组成员应在火场待命。
3、后勤人员在现场及时救治火场受伤人员,必要时与地方医院联系救治工作。
4、应调集车辆,确保交通畅通。
5、指定专人对被抢救、转移的物资进行登记、保管,对火灾损失情况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登记。
六、日常工作
1、落实消防责任制,宣传消防知识,提高员工消防意识。
2、每年应保证12次消防演习。
3、定期检查、维护消防设施。
煤矿应急预案 篇7:
工作例会制度
为更好的学习、贯彻应急救援制度,加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提高人员管理水平,及时准确的指导和解决应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矿井,特制定本制度。
一、会议时间:应急救援工作例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
二、组织单位:应急救援机构
三、主持人:应急救援机构总指挥
四、参加人员:应急救援机构副总指挥、应急救援机构成员、应急救援各专业组负责人、业务科室及相关人员。
五、会议内容
1、传达上级部门有关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
2、通报矿井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汇报。
3、应急救援机构负责点到,做好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4、对本阶段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下月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做出具体安排。
六、会议要求
1、参会人员必须按时参加会议,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向主持人请假。
2、参会人员手机必须设为震动,并做好会议记录。
3、应急救援机构负责点到,做好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4、要求各分管领导、业务科室及相关人员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及内容,切实落实责任制。
应急履行情况检查制度
为加强安全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规范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一、矿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
三、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并落实“一岗双责”。
四、检查内容:
1、指导、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组织安全生产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具体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管理和考核工作,综合监督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
2、负责通报本矿灾害发生情况,发布应急救援信息;
3、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检查,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处罚;
4、建立本矿重大危险源数据库信息系统,监督检查重大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
5、指导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工作;依法组织、指导有关特种作业人员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工作;监督检查生应急救援培训工作;
6、明确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并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确保实现年度安全生产控制目标。
7、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地点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重大危险源数据库信息,定期组织专家对重大危险源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督促生产经营单位采取有效的防范和监控措施。
8、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9、建立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受理和查处制度,设立并公开举报电话、电子邮箱或其他举报平台,并对收到的举报进行登记。对受理的举报事项,应当组织调查核实,并按规定处理。有关部门应当为举报者保密。举报事项经查证属实的,应当对举报者给予奖励。
10、加强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根据事故等级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工作,协调解决事故应急救援、善后处理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向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应急救援进展情况。
11、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保障体系,完善预警机制及平台,按计划组织演练。
五、检查采用查阅资料和现场核对应急物资、设施、设备数量及存放地点是否相符。
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有关规定,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积极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一、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原则
以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和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为目标,以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责任制为手段,坚持“全面排查、分轻重缓急治理,解决与监管并重,程序化管理”的原则,突出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严格考核,全力解决当前“一通三防”、防治水、安全供电等方面威胁矿井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
二、矿井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的责任划分
1、矿井是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的责任主体,矿长是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者,对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排查治理负全面责任。
2、矿井各分管领导及助理是本系统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的主要责任者,负责本系统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及排查治理工作。
3、矿井安全生产口各业务科室的科长是本专业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的具体责任者,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的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方案论证、工程设计、设备选型,并按计划安排认真组织实施,科室其他管理人员按照矿井安排和科室业务分工,负责本岗位范围内隐患认定和排查治理。
4、安全矿长、安监处长对全矿井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及排查治理负全面监督把关责任,具体负责重大安全隐患的统计汇总、建档、上报,并按照计划安排对各项重大隐患的排查治理,进行过程监管和结果验收考核。
5、矿井科负责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费用的核算统计、上报,并按照下达的安全费用计划对各项设备工程实行“三定”逐月逐季进行统计通报并考核。
6、各施工单位对施工的重大安全费用工程,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并按照“三定”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制度
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必须组织或聘请有资质人员按规定对重大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测、评估;
二、生产单位负责人直接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管理并对管理结果负责;
三、具体管理措施依照《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制度》执行实施。
四、建立健全物质安全技术资料,要求配置相应的应急器材。
五、凡进入重大危险源区域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才能进入工作岗位,区域内所有设施的更改需要按程序审核同意方可实施,外来人员要有专人陪同方可入内。
六、安全员对区域内的消防器材及应急物资的完好率负责,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保障设施正常运转使用。
七、运输物资需采用有危险品运输资质的单位承运,进入重大危险源区域的运输车辆必须戴上阻火器方可入内。
八、根据具体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在重大危险区域内安装有4路可燃性气体报警器,对重要岗位进行实时监测。
九、对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事故隐患,通过整改避免事故发生的单位将给予奖励,对于在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将责令限期完成整改并进行公示,对事故苗头知情不报者将给予处罚。
煤矿应急预案 篇8:
1预案编制的目的和范围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目的就是通过事前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煤矿重大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适用范围就是它在对人、地域、时间以及空间上的效力。也就是说,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实践性。在编制预案时一定要明确界定其适用范围,以确保预防事故的针对性。
2预案的编制步骤
从资料整理到预案的编制、完善,直至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需要经历一个多步骤的工作过程,整个过程包括:编制准备;预案编制;审定、实施;预案的演练;预案的修订与完善5个步骤。
(1)编制准备。在编制准备阶段需要做的工作有: ①成立编写组织机构; ②制定编制计划; ③搜集整理信息; ④初始评估; ⑤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⑥能力与资源评估。
(2)预案编制。这是编制预案的重点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预案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施的效果,即事故控制和降低事故损失的程度。编写时按照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应急响应程序、预案的内容以及预案的级别(六级)和层次(综合、专项、现场)要求进行编写。
(3)审定、实施。完成预案编写以后,要进行科学评价和审核、审定。编制的预案是否合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救援过程中是否产生新的危害等,都需要经过有关机构和专家进行评定。而且,预案必须通过审核、批准、实施,这也是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4)预案的演练。为全面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教育、应急训练和演习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应急演练应包括基础培训与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及其他训练等,通过演练、评审,为预案的完善创造条件。
(5)预案的修订与完善。修订与完善是实现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持续改进的重要步骤。应急预案是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同时又具有法规权威性,故必须通过定期或在应急演习、应急救援后对之进行评审,针对煤矿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预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断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文件体系。
3预案的编制要求
(1)煤矿事故救援应遵循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预案编制应分类、分级制定预案内容;上一级预案的编制应以下一级预案为基础。
(3)煤矿必须对潜在的重大事故建立应急救援预案。①冒顶、片帮、边坡滑落和地表塌陷事故; ②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③重大煤尘爆炸事故; ④冲击地压、重大地质灾害、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⑤重大水灾事故; ⑥重大火灾(包括自然发火)事故; ⑦重大机电事故; ⑧爆破器材和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事故; ⑨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引起的急性危害事故; ⑩其他危害事故。
(4)预案编制应体现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的编制要求。
(5)预案在编制和实施中不能损害相临矿井的利益。
(6)预案编制要充分依据煤矿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煤矿安全现状评价,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评估等方面调查、分析的结果。同时要对预案本身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
(7)切实做好预案编制的组织保障工作。
(8)预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文件体系,应包括总预案、程序、说明书(指导书) 、记录(应急行动的记录)四级文件体系。
(9)预案编制完成后要认真履行审核、批准、发布、实施、评审、修改等管理程序。
4预案编制的内容及格式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编制的主要内容为: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附件等。预案编制的格式:封面包括标题、单位名称、预案编号、实施日期、签发人(签字) 、公章,目录,引言、概况,术语、符号和代号,预案内容,附录,附加说明等。
5结语
通过平煤集团四矿矿井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与应用的实践,从预案编制的目的、范围、步骤、编制要求、编制内容及格式、程序、文件体系等方面完善了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原则、方法和要求,指导编制了具有规范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应急救援预案。这些技术性标准对于平煤集团四矿矿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煤炭行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煤矿应急预案 篇9:
为及时有效地做好非煤矿山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降低事故危害后果,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并在《永宁县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框架下,制定本预案。
一、事故灾难辨识
露天违规掏采,山体滑坡、坍塌,运矿车辆违章载人、严重超载都有引发重特大事故的潜在危险。
二、应急救援范围
本预案应急救援范围为:发生在本县境内,一次死伤亡3人及以上,虽无人员伤亡但其直接经济损失在30万及以上;其他性质严重、危险及影响重大的各类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
三、应急处理原则
非煤矿山事故应急处理遵循的原则有:预防为主、区域防范、分级管理、紧急处置原则;政府统一领导指挥,部门各自分工负责,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原则;紧急抢救、安全抢救、以及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四、非煤矿山基本情况
我县境内现有非煤矿山企业4家,分布在贺兰山东麓,以露天开采砂石料为主。
五、应急反应及预案启动程序
(一)报告程序
事故单位在发生事故的的.第一时间,向就近医院、120急救中心、县应急指挥中心和主管部门报告情况。报告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名称、事故类型(坍塌、车祸、物体打击等)等。
县政府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察明情况、实施救援,并向县指挥中心报告情况。
(二)救援程序
1、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报告。总指挥、副总指挥研究决定启动《预案》,并指派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调集车辆和救援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2、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及事故性质,作出明确判断,提出处置实施办法和防范措施,布置救援任务。
4、各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应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按各自的分工开展处置和救援工作。
6、事故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 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妥善保护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7、卫生部门立即组织急救队伍,及时抢救伤员,保障救护所需药品和器材的供应。
8、物资供应组应当保证抢险救灾物资供应、运输和提供特种装备。
9、事故得到控制后,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决定应妥善保护的区域,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开展事故调查和救援工作。
六、组织机构及职责
县政府成立非煤矿山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名单附后),指挥中心在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设办公室,县安监局局长路旭东任办公室主任,电话:8021879,8011879。
指挥中心职责: 负责落实应急救援领导及组织系统;设立现场救援指挥部,指定现场救援总指挥;指挥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开展抢险救援工作;督促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落实。 指挥中心办公室职责: 制定、修订全县非煤矿山事故应急预案,对非煤矿山企业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检查配备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应急救援总指挥职责: 指挥协调应急救援的组织和人员按预案规定的职责、任务和方案展开工作。
应急救援成员单位职责
(一)公安部门:负责组织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交通管制、受伤人员营救、危险控制、现场及周围地区治安秩序维护。
(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组织制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组织事故后现场的保护;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三)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勘察、地质灾害及非煤矿山事故救援工作,提供相应技术、设备、资料支持。
(四)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医务人员和药品,抢救受伤人员。
(五)交通部门:负责组织运输车辆,运送撤离人员和救援设备、器材及物资。
(六)发改部门:负责组织抢险物资供应,组织恢复生产。
(七)民政部门:负责伤亡人员的抚恤、救济发放。
(八) 县检察院:按照规定和上级安排参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调查,对相关人员的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县监察局:参与配合责任事故调查处理工作,通报责任事故处理情况。
(十)县总工会:参与配合事故调查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十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工伤事故认定及伤残等级鉴定,监督检查工伤事故处理、社会保险情况。
(十二)财政部门:负责应急救援经费保障。
七、其它事项
(一)本预案是非煤矿山事故发生后,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实施救援工作,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意见。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每两年修订一次。
(二)本预案的启用和救援工作的结束,由指挥中心决定。
(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参加非煤矿山事故抢险救灾的义务。县武警中队是非煤矿山安全事故抢险和保卫的重要力量。
(四)非煤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成员单位领导应按时限、地点及时赶赴现场,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参与救援。
(五)应急救援人员必须忠于职守,高度负责,对救援组织不力,造成事故损失扩大的,按有关规定追究。
煤矿应急预案 篇10: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凡是发生在井下地面而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火灾均属矿井火灾。矿井火灾按起因的不同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两大类。外因火灾:如井下明火,放炮、电火或电弧,机械摩擦发热着火,火灾或煤尘爆炸引起的火灾。
内因火灾:为自然火灾,是煤破碎后与空气中的氧接触,氧化生热,热量积聚导致煤层引起火灾。
矿井火灾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生大量的高温火焰及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
(2)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3)火灾烧毁设备和煤炭资源。
(4)火灾使井下风流逆转,导致灾情扩大。
发生火灾事故主要与以下几种因素相关:
(1)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
(2)一定数量的可燃物。
(3)足够的氧气。
(4)开拓、开采选择不正确、不合理。
(5)缺乏自然发火的早期识别和预报。
(6)管理上的缺陷。
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后,应急救援工作应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分工协作,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矿井消防物资的配备,合理运用灭火战术,把职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职工生命或矿井生产设施的安全,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积极灭火,组织人员使用灭火器,水和砂土进行灭火。
(2)迅速撤离,如果不能使用灭火器或采取直接灭火无效时,组织人员应迅速撤离灾区。
(3)烟雾巷道撤退时,应尽量躬着腰,低着头前进。
(4)遇有爆炸征兆时,应立即避开正面巷道,进入躲避硐室内。迅速佩戴自救器。应背向爆源,俯卧向外爬行。
3、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火灾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主要由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以及现场应急指挥部组成,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主要由通风,机电,安监等部分的人员以及总工程师组成。
指挥机构以及职责。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
煤矿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参照综合预案的指挥机构设置,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煤矿发生火灾事故后,矿长、总工程师和其他领导必须立即赶到救灾指挥现场,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长未到之前,由值班矿长负责指挥。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具体事务工作。办公室设在矿井调度室总指挥由矿长兼任或由总工程师兼任,副指挥由相关的副矿长及有关部门人员共同组成。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负责矿山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
(3)调度矿山应急救援力量,调配矿山应急救援资源。
(4)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协调矿山医疗救护工作。
(5)调用矿山应急救援基础资料及信息。
(6)火灾事故灾难扩大或专业领域救援力量,资源不足时,协调相关救援力量,及设备增援。
(7)完成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
结合火灾事故的实际情况,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可设五个救灾小组:
(1)通信供电主扇组。
①熟悉井下各条供电线路,并需时切断火灾事故地点的电源。
②确保井下通信畅通,一旦发生火灾时,能保持正常联系。
③根据矿长命令,必要时对主扇进行反风。
(2)通风组
①负责正常的通风系统管理,确保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②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组织人员对火区封闭,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③完善必要的局部反风设施,确保重点地段能进行局部反风。
(3)安全撤退组
①负责接指挥部要求有序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清点汇总人数等工作,并且主时汇报。
②要求各单位撤退前将动力,主副风机馈电开关找到零位并闭锁,同时关闭供水阀门。
(4)后勤保障组
①供应所需物资,设备并且保质保量到位。
②负责救援人员的食宿安排工作。
(5)安全保卫组
①参加抢险救灾的全过程,根据批准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调配检查人员,对作战计划的各环节,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确保作战计划安全顺行完成,发生不安全因素有权制止并提出安全可靠的补救措施,及时向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听取指令。
②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保证井口附近无火源。
4、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1)生产矿井都必须建立地面和井下防火措施和制度,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每隔一定距离设消防水龙头。
(2)禁止一切人员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
(3)井下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油。
(4)加强放炮管理,使用安全炸药,禁止违章放炮。避免放炮产生火焰。
(5)井口房、进风巷、回风巷、平峒主要巷道连接处,峒室,变电所都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6)进风井口设防火门,防止井口火灾波及井下。
(7)井口附近100米以内,设置消防材料库,主要运输大巷也要设置消防材料库,储备消防器材、灭火材料和工具,必须满足矿井灭火时的需要,平时不准挪作他用。
(8)正确选择开拓、开采方法,隔绝采空区,减少向采空区漏风。
(9)加强自燃发火的早期识别和预报。
预警行动
煤矿火灾事故的危险源,主要是可燃物和一定温度的热源,火灾必需的条件有:
外因火灾,形成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①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
②一定数量的可燃物。
③足够的氧气。
要预防外因火灾的发生,只要破坏其中一个或两个基本条件既可。
内因火灾,形成具有三个因素。
(1)煤尘本身有自燃倾向性。
(2)不断适量供应的氧气。
(3)有散热不良使热量得以积聚。
要预防内因火灾的发生,除第一条因素外,后两个因素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在一般情况下,氧气浓度是满足的,只要有热源和可燃物随时会引发火灾,因此,矿井必须加强对高温火源的管理,以及使用不燃材料,经常检查消防系统和灭火器材,减少各种发生隐患,一旦发现超标,就发布事故预警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5、信息报告程序
矿井调度室接到火灾事故汇报后,立即将事故概况向值班矿长汇报,并根据值班矿长的指示向矿山救护队,矿长,矿技术负责人汇报。汇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等,现场人员状况,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人数、程度、所属单位)等。
6、应急处置
响应分级
调度室接到火灾事故汇报后,立即通知值班领导,值班领导根据具体情况,通知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立即到调度室集合,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以及启动哪一级别应急预案。
(1)发生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时,事故后30人以上被困突区,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为Ⅰ级响应。
(2)发生特大伤亡事故时,事故后10人以上,29人以下死亡,为Ⅱ级响应。
(3)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时,即事故后3人以上,10人以下被困井下灾区,已经或即将导致3-9死亡,为Ⅲ级响应。
(4)发生一般伤亡事故时,既事故后1人以上,3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即将导致3人以死亡,为Ⅳ级响应。
矿井发生火灾事故后,矿井调度室为发出预警,通报的责任单位。当调度室接到井下发生火灾事矿的汇报后,立即控制火势,必要时进行矿井反风,火势严重时,立即撤出灾区人员。按矿井应急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有关人员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汇报,召集矿山救护大队 ,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派救护队员进入灾区侦察灾情救人,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救护队进入救灾工作,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
处置措施
发生火灾事故后,煤矿企业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井下发生火灾时有关人员的行动原则
①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根据火灾的性质、范围,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并迅速报告调度室。
②井下发生火灾时,为保证有效的灭火,必须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切不可惊慌失措,擅自行动。
③矿调度接到火灾报告后,值班矿长通知矿山救护队抢险,并迅速通知受到火灾威胁人员撤离灾区。
④抢救人员,灭火及封闭火区工作时,要指定专人检查各种气体及煤尘和风流的变化并严密注意顶板变化防止因燃烧或顶板冒落伤人。
⑤设置一氧化碳火灾监测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时发现火灾。
(2)直接灭火方法
①用水灭火,要有充足的供水,应从火源的外围开始灭火,防止大量蒸气伤人。
②随检查火区附近的瓦斯浓度和一氧化碳浓度防止爆炸或一氧化碳中毒。
③电气设备着火后,应首先切断电源,再用水灭火。
④灭火人员应站在进风侧,不准站在回风侧,防止高温烟流或水蒸气伤人。
⑤用砂子或岩粉灭火,通常用于扑灭油料和带电电气设备火灾。
⑥用化学灭火器灭火,可适用人员可接近,火势较小的火源。
⑦挖除火源,在人员可达地点,火源范围不大,火区无瓦斯积聚,无煤尘积存的情况下,将煤炭挖出扑灭。
(3)隔绝灭火法
当井下火灾不能用直接灭火法扑灭火时,必须迅速将火区封闭,在通向火区的所有巷道中构筑防火墙,切断风流,切断
氧气供给,给过一定时间以后,氧气消耗殆尽,火灾不能维持自然熄火。
(4)综合灭火法
综合灭火法当火源范围大,利用直接灭火隔绝灭火法难以扑灭时,可先用防火墙将火区封闭,然后再采取其它手段,如向密闭内灌水注浆,注入惰性气体,调节风压等。使火区内的火加速熄灭。
7、应急保障
应急物资保障
按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要求,建立健全进上、井下消防材料库,储备局部通风机,水泵、风筒、水管、灭火器材。施工材料(如料石、红砖、水泥、黄沙)等,必要的救灾装备,物资等。
应急装备保障
矿山救护和医疗救护装备配备专用警灯,警笛、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请求地方政府及时协调对事故进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赢得抢险救灾时产。同时,企业应建立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并提供相应的通信设备。
下一篇:拆除房屋协议书样例【实用4篇】